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31个主要省市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31个主要省市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31个主要省市经济效益分析
中国31个主要省市经济效益分析

应用回归期末论文中国31个主要省市经济效益分析

姓名:李星颐

学号:0733002

专业:统计学

摘要

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我国各地区经济效益发展状况。抽取了全国31个省市关于经济效益的10个指标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以及系统聚类分析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力图对这些省市的经济效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我们利用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合理将10个指标合理地解释为经济因子和人口数及货运量因子,并根据每个省市的综合得分对31个省市的经济效益进行排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得出了影响GDP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即年底总人口数、工业总产值、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利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将31个省市合理地分为两类,最后得出了大部分省市发展均衡的结论。

关键词:经济效益因子类

目录

1.选题背景 (4)

2.数据来源及说明 (4)

3.分析数据集介绍 (6)

3.1.因子分析数据集介绍 (6)

3.2.回归分析数据集介绍 (7)

3.3.聚类分析数据集介绍 (7)

4.方法原理简介 (7)

4.1.因子分析 (7)

4.2.回归分析 (8)

4.2.1.回归模型 (8)

4.2.2.回归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8)

4.2.3.线性回归模型 (8)

σ的估计 (9)

4.2.4.参数β与2

4.2.5.有关统计量及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9)

4.2.6.显著性检验 (10)

4.3.聚类分析 (11)

4.3.1.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11)

4.3.2.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12)

4.3.3.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 (13)

4.3.4.系统聚类类数的确定 (13)

5.分析过程及结果 (14)

5.1.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14)

5.2.回归分析过程及结果 (15)

5.3.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 (16)

6.结论 (17)

7.参考资料 (18)

8.附录 (18)

附录1 (18)

附录2 (18)

附录3 (19)

附录4 (19)

附录5 (21)

附录6 (22)

附录7 (25)

附录8 (25)

附录9 (26)

附录10 (26)

附录11 (26)

附录12 (28)

1.选题背景

在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局势,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加快,全国范围内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因此分析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效益发展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根据全国31个主要城市2008年关于年底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在岗职工人数、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个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针对这些城市的经济效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原因,同时针对个别城市分析其自身效益的发展趋势。

2.数据来源及说明

采用的数据主要是从网上搜集的,关于31个主要城市2008年年底总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在岗职工人数、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个指标的数据都由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2691032.html,/tjsj/ndsj/2009/indexce.htm)收集整理得到。由于该网站中统计年鉴的数据只更新到2008年,因此我们只针对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指标介绍:

(1).年底总人口数:即年度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指每年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年度统计的全国人口总数内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3).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4).客(货)运总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旅客)数量。该指标是反映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数量指标,也是制定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研究运输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指标。货运按吨计算,客运按人计算。货物不论运输距离长短、货物类别,均按实际重量统计。旅客不论行程远近或票价多少,均按一人一次客运量统计;半价票、小孩票也按一人统计。

(5). 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

(5.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5.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6).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

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7). 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城乡居民在某一时点上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本(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总额。它既包括城乡居民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又包括他们的各种外币储蓄存款。既包括城镇居民的,又包括农村居民的,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

(8). 在岗职工人数: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的数量,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的数量。

(9).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样本介绍:

样本数据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31个地区的10个指标的观测值构成。

3.分析数据集介绍

3.1.因子分析数据集介绍

因子分析所用到的原始数据集为dy.sj(见附录11),注意这里我们多加了一列序号变量,主要时为了便于绘制主成分法旋转后的因子得分散点图(见附录2)。

3.2.回归分析数据集介绍

回归分析中所用到的原始数据集只要将附录11中的数据集去掉第一列的序号变量即可。

3.3.聚类分析数据集介绍

聚类分析所用到的原始数据集为dy.sj2(见附录12),其中因子值1和因子值2分别为因子值系数(附录3)乘以对应变量的标准化值(附录4)并求和得到。这些处理由EXCEL完成。

4.方法原理简介

4.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利用少量几个遐想变量(即因子)表示基本结构。这些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因子载荷矩阵中,各行元素的平方和,即共同度,表示每个指标受个因素所解释的变异数的总和。而各列元素的平方和则表示每个因子对方差的解释能力,即方差贡献率。方差贡献率越大,则表示因子所含的信息越多。

具体步骤如下:

(1)将原始变量标准化,得出一个变量指标标准化矩阵。

(2)求标准化值的相关矩阵。

(3)求解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

(4)确定公共因子数。

(5)求解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并进行旋转。

基于上述五个步骤,应用因子分析对我们31个地区2008年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4.2.回归分析 4.2.1.回归模型

变量Y 与其他有关变量k X X X ,,,21 的关系ε+=),,,(21k X X X f Y 称为“回归模型”,其中ε为均值为0的随机变量。

当f 为为线性函数时,回归模型:εββββ+++++=k k X X X Y 22110称为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我们将采用线性回归模型。

4.2.2.回归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1)建立变量Y 与k X X X ,,,21 的经验公式(回归方程,预测公式),即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变量之间近似的数学关系式。

(2)对经验公式的可信度进行检验。

(3)判断每个自变量),,2,1(k i X i =对Y 的影响是否显著。 (4)对经验公式进行回归诊断(诊断经验公式是否适合这组数据)。 (5)利用合适的经验公式,根据自变量的取值对因变量的取值进行预测。 4.2.3.线性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εββββ+++++=k k X X X Y 22110式中,

k βββ,,,10 是未知的参数,ε是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称为误差项,假定),0(~2σεN 。

如果有n 次独立的观测数据);,,,(21i ik i i y x x x i=1,2,…,n ,则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成如下形式:

??

????

?+++++=+++++=+++++=n

nk k n n n k k k k x x x y x x x y x x x y εββββεββββεββββ 221102

2222211021112211101

式中,n εεε,,,21 相互独立且服从),0(2σN 分布。 4.2.4.参数β与2σ的估计

若X 的秩n k X rank ≤+=1)(,参数β的最小二乘估计为Y X X X ''=-1)(?β,

可以证明β

?为β的最小二乘估计。 当给出β的估计)?,,?,?(?10'=k

ββββ 后,将其代入回归模型并略去误差项,得到的方程k k X X X Y ββββ?????22110++++= 称为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可由自变量k X X X ,,,21 的观测值求出因变量Y 的估计值(预测值)。

若n k X rank ≤+=1)(,均方残差(MSE ):S

E k n s 1

1

2--=

即为误差ε的方

差(也是实测值Y 的方差)2σ的无偏估计,均方残差有时也称为均方误差。

4.2.5.有关统计量及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残差平方和:∑=-=n

i i i y

y SSE 1

2)?(反映了出去Y 与k X X X ,,,21 之间线性关系以外的因素引起的数据n y y y ,,,21 的波动。若SSE=0,则每个观测值可由线性关系精确拟合,SSE 越大,观测值与线性拟合值的偏差也越大。

模型平方和:∑=-=n

i i y y

SSM 12)?(反映了拟合值与其平均值的总偏差,即由变量k X X X ,,,21 的变化引起的n y y y ,,,21 的波动。若SSM=0,则每个拟合值均

值相等,即),,2,1(?n i y

i =不随k X X X ,,,21 的变化而变化,这实质上反映了01===k ββ 。

总变差平方和:∑=-=n

i i y y SST 12)(反映了数据n y y y ,,,21 的波动性大小。

可以证明SST=SSM+SSE 。因此,SSM 越大。说明由线性回归关系描述的

n y y y ,,,21 波动的比例就越大,即Y 与k X X X ,,,21 之间的线性关系越显著。

判定系数SST

SSE

SST SSM R -==

12可以解释为n y y y ,,,21 的总变化量SST 中被

线性回归方程所描述的比例。2R 越大,说明该回归方程描述因变量总变化量的比例越大,从而拟合的误差平方和SSE 就越小,即拟合效果越好。可见2R 反映了回归方程对数据的拟合优度,是衡量拟合优劣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

4.2.6.显著性检验

建立了回归方程后,还不能马上进行估计和预测,因为该方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它是否真实反映了k X X X ,,,21 和Y 之间的关系,需要检验后才能证实。

显著性检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回归方程的检验,二是回归系数的检验。 (1)回归方程的检验

检验因变量Y 与自变量k X X X ,,,21 之间线性关系是否显著,也称为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检验假设为:

0,,:0:1110不全为k k H H ββββ ===

检验统计量)

1/(/SSE F --=

k n SSE k

可以证明,当0H 为真时,F~F (k ,n-k-1),这里F (k ,n-k-1)表示自由度为k ,n-k-1的F 分布。

利用SAS 进行回归分析时,在方差分析表中提供SST 的分解值(sum of squares )、均方(mean square)、F 统计量的观察值(F Stat)和相应的

{}0F F P p ≥=值等。若p 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拒绝原假设0H ,认为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下,Y 与自变量k X X X ,,,21 之间线性回归关系是显著的,或称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否则不能拒绝0H ,说明Y 与自变量k X X X ,,,21 之间线性回归关系不显著。

(2)回归系数的检验

回归方程显著并不意味着每个自变量i X 对Y 的影响都显著,可能其中的某

些自变量对Y 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了从回归方程中剔除那些对Y 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建立一个较为简单有效的回归方程,需要进一步对每个回归系数

),,2,1(k i i =β是否为0进行检验。

检验的假设为:

k i H H i i i i ,,, 210

:0

:)

(1)

(0=≠=ββ

检验统计量为:)

1/(?--=

k n SSE t i

i β或)

1/(--=

k n SSE P F i

i

式中,)(i SSM SSM P i -=,这里SSM(i)为去掉i X 后剩余k-1个自变量对Y 的模型平方和。

可以证明,当)

(0i H 成立时,)1,1(F ~F )1(~----k n k n t t i i ,。

在SAS 的多元回归分析中,根据一组观测数据n i y x x x i ik i i ,,2,1),,,,,(21 =,计算统计量i t 和i F 的观察值0i t 和0i F 及相应的{}0i i i t t P p ≥=和{}0i i i F F P p ≥=值。若i p 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拒绝原假设)

(0i H ,认为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下,i β不为0,即认为i X 对Y 的作用是显著的;否则不能拒绝i β为0,认为i X 对Y 的作用不显著,这时常称i β未通过检验。

4.3.聚类分析

4.3.1.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设有n 个样本,每个样本测得m 项指标(见表1)。系统聚类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定义样品间的距离(或相似系数)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一开始将n 个样品各自自成一类,这时类间的距离与样品间的距离是等价的;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并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类间距离,再按最小距离准则并类。这样每次减少一类,知道所有样品都并成一类为止。这个并类过程可以用谱系聚类图形象地表达出来。

表1

4.3.2.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1)数据变换

为了便于比较或消除量纲的影响,在作聚类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变换。

最常用的标准化变换为:m j n i s x x x j

j

ij ij ,,2,1;,,2,1*

==-=

式中,m j x x n s x n x n i j ij j n i ij j ,,2,1;)(11;11

221 =--==∑∑==。变换后的数据,每个变量的样本均值为0,标准差为1,而且标准化变换后的数据{}

*

ij x 与变量的量

纲无关。

(2)计算n 个样品两两间的距离

选择度量样品间距离的定义,计算n 个样品两两间的距离,得到样品间的距离矩阵)0(D 。

(3)聚类过程

首先n 个样品各自构成一类,类的个数{}),,1(:)(n i X G n k i i ===,此时类间的距离就是样品间的距离(即)0()1(D D =)。

令j=2,…,n ,执行如下并类过程:

1) 合并类间距离最小的两类为一新类(类间距离参见4.3.3)。此时类的总个数k 减少一类,即k=n-j+1;

2) 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得到新的距离矩阵)(j D 。

若合并后类的总个数k 仍大于1,重复1)和2)步,直到类的总个数为1时止。

(4)画谱系聚类图

谱系图能明确清晰地描述各个样本点在不同层次上聚合分类的情况。 (5)决定分类的个数及各类的成员 4.3.3.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

设有原始数据资料阵,如表1所示。G 为在某一聚类水平上的类的个数,k

C 是当前(水平G )的第k 类,k n 为k C 中的样品个数,KL

D 为第G 水平的类k C 和类L C 之间的距离。

根据类间距离的计算方法的不同,有11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在这里我们使用Ward 最小方差法(离差平方和法)。

Ward 最小方差法也称Ward 离差平方和法。类间距离定义为

)/1/1/(2

L k L

K KL n n X X D +-=

Ward 方法并类时总是使得并类导致的类内离差平方和增量最小。 4.3.4.系统聚类类数的确定 根据统计量确定分类个数:

在SAS 的CLUSTER过程中,提供一些统计量可以近似检验类个数如何选择更合适,用统计量决定类数的方法来自统计的方差分析思想,下面做一些介绍:

(1)2R 统计量:T

P R G

-

=12 其中G P 为分类数为G 个类时的总类内离差平方和,T 为所有样品或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2R 越大,说明分为G 个类时每个类内的离差平方和都比较小,也就是分为G 个类是合适的。但是,虽然分类越多,每个类越小,2R 越大,所以我们只能取G 使得2R 足够大,但G 本身比较小,而且2R 不再大幅度增加。

(2)半偏2R 统计量:在把类k C 和类L C 合并为下一水平类M C 时,定义半偏相关

半偏T

B R KL

=

2,其中)(L K M KL W W W B +-=为合并类引起的类内离差平方和的增量;t W 为类t C 的类内离差平方和。半偏2R 用于评价一次合并的效果,其值是上一步2R 与该步2R 的差值。其值越大,说明上一次合并的效果越好。

(3)伪F 统计量: 伪)

/()

1/()(G n P G P T F G G ---=

伪F 统计量评价分为G 个类的效果。伪F 统计量越大,表示分为G 个类越合理。通常取伪F 统计量较大而类数较小的聚类水平。

(4)伪2t 统计量:

伪))2/()/((2-++=L K L K KL n n W W B t

用此统计量评价合并类k C 和类L C 的效果,该值大说明合并的两个类k C 和

L C 是很分开的,不应合并这两个类,而应该去合并前的水平。 5.分析过程及结果

5.1.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求解因子分析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AS 编写程序(见附录1)。

因子分析的主旨是利用少数几个公共因子来解释较多个变量存在的复杂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公共因子时,一般要求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由输出结果(见附录2)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90.84%,因此可以选择前两个作为公共因子。

采取方差最大法,对得到的公共因子进行旋转,由旋转后的结果(见附录3)知,因子1对指标2X (国内生产总值)、3X (工业总产值)、4X (客运总量)、6X (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

、7X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X (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10X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因子载荷较大,而因子2对指标1X (年底总人口数)、5X (货运总量)、9X (在岗职工人数)的因子载荷较大,通过这几个指标的内容可以看出,因子1可解释为经济因子,因子2为人口数及货运量因子,从而解释了这10个指标。附录3中的Standardized Scoring Coefficients 为经方差最大化旋转后的因子值系数。因子值系数乘以对应变量的标准化值(见附录4)就得到了因子值,并以旋转后的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全数,分别为49.431%和41.408%(见附录3中的 Variance Explained by Each Factor )。对每所城市的两个因子得分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并以此对它们的经济情况进行排序。由排序结果(见附录5)可以看出,综合经济状况最好的地区是广东,最差的是西藏。

5.2.回归分析过程及结果

抽取2008年的数据,把影响经济效益最大的GDP 作为因变量,考虑它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做相应的回归分析。

把其他所有变量都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时,进入自变量的只有3个:年底总人口数、工业总产值、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具体地,在显示的结果中(见附录6省略了第4,5步),第0步记录了全部9个变量进入回归后的回归分析结果,戏中参数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变量4X 最

不显著;接着第1步是将变量4X 剔除后剩下的8个变量进入回归后的回归分析结果。剔除的变量4X 是进入回归的各变量中影响最小的一个,剔除4X 后2R 与第0步保持一致,仍然为0.9941,所以从预测的角度来看剔除这个变量的影响是很小的。

继续剔除进入回归的变量中最不显著的5X ,…,直到所有的参数显著不为0,。结果见附录6的step6。

参数估计部分表明拟合的回归方程为:

103190229,112943.008705.022792.166X X X Y +++-=

模型的2R 为0.9925非常大,表明线性回归拟合程度很高。方差分析中模型的作用也是显著的(F 统计量的值为1185.80,p 值<0.0001<0.05=α)。

5.3.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

以因子分析中得到的主成分因子为分析变量,变量city 作为标记变量,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中的Ward 最小方差法(离差平方和法),编写SAS 程序(见附录7),由得到的分析结果(见附录8)中可以看出聚类分析的完整过程(Cluster History ):

(1) 2R 统计量(列标为RSQ )用于评价每次合并成NCL 个类时的聚类效果。

2R 越大,说明NCL 个类越分开,故聚类效果好。附录8中,分为2类之前的并

类过程中2R 的减少时逐渐的,改变不大的;当分为2类时465.02=R ,而下次合并后分为8类时2R 下降较多(000.02=R )。这时通过分析2R 统计量可以得出分2类时较合适的。

查看2R 变化的大小也可以有合并类时的半偏2R (列标题为SPRSQ )得到。半偏2R 的值是上一步2R 与该步2R 的差值,故某步的半偏2R 值越大,说明上一步合并效果好。本例中半偏2R 的最大和次大分别为NCL=1和2,说明根据半偏2

R

准则分为2类或3类时较合适的。

(2)伪F统计量(列标题为PSF)用于评价NCL个聚类的效果。伪F值越大表示这些观测样品可显著地分为NCL个类。附录8中伪F值都随NCL值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不具有参考价值。

(3)伪2t统计量(列标为PDT2)用以评价此步合并类的效果。由该统计量的定义知伪2t值大表明上一次合并的两个类时很分开的,也就是上一次聚类效果是好的。附录8中,伪2t最大和次大分别为NCL=3和1,说明根据伪2t准则分为2类或4类时较合适的。

由此看出:2R准则支持分为2类和3类,伪2t准则支持分为2类和4类。综合分析认为,用Ward法10个地区分为2类较合适。

使用SAS代码画出谱系图(代码见附录9),从图中可见(附录10),分为两类的结果为:

G1={北京,天津,海南,西藏,青海,宁夏,上海,山西,福建,重庆,甘肃,内蒙古,新疆,吉林,黑龙江,陕西,江西,贵州,辽宁,浙江,江苏,山东,广东}

G2={河北,安徽,湖南,湖北,广西,云南,河南,四川}

6.结论

6.1.在影响经济效益的各指标中,可以提取两个因子,因子1可解释为经济因子,因子2为人口数及货运量因子,从而解释了这10个指标。

6.2.回归分析表明:GDP与年底总人口数、工业总产值、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业总产值。

6.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为两类城市的个数分别为23,8,可见城市发展大体均衡。只有个别城市发展特别迅速活着发展特别缓慢,个别城市发展迅速或者发展缓慢可能与该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或者国家的政策有关,如沿海或者

偏僻地区。

7.参考资料

《应用多元分析》王学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社会经济统计词典》崔之庆河南人民出版社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陈在余陶应龙清华大学出版社

《应用统计分析教学实践案例集》胡平崔文田徐青川清华大学出版社

《SAS软件与统计应用教程》汪远征徐雅静机械工业出版社

8.附录

附录1

proc factor data=dy.sj n=2rotate=varimax out=out;

var x1-x10;

proc plot;

plot factor1*factor2=num;

run;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中国省市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矿产资源遍布于各省、市、自治区,但因所处大地构造带和成矿地质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其矿种、储量、质量差异较大,形成了各地域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 (一)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地处中国主要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与丘陵相间分布,地势平坦,水网发达,频临海洋,交通条件甚好,且属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占有明显的科技和经济优势。该地区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其中原煤产量占全国的23%原油占42%,发电量占49%,钢占58%,烧碱占64%,化肥占42%。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劣势是资源相对贫乏。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严重短缺。能源探明储量仅占全国的7.4%,45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只占全国的15.5%。从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己探明的储量来看,东部地区除石油、铁矿石外,其他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煤炭只占全国总储量的6.6%天然气占30%,铜占7.7%,铝土矿占19.7%磷矿占11.7%。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以山东为界,北富南贫。 (二)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45种主要矿产潜在储量占全国的44.8%,有20多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占全国的半数或更多。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58%,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占全国的近1/2,铝土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1%铜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7%磷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40%,稀土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的98%。从矿产资源的地域分布看,煤炭、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方省区,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煤炭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其储量占全国的51%;石油集中在黑龙江,储量占全国的37%;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北,储量占全国的21%;铝土矿主要集中在河南,储量占全国的18%铜矿主要集中在江西,储量占全国的22%稀土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储量占全国的96%。 中部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基础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该地区生产的原煤、原油均占全国的半数以上。煤炭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炭基地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基地。由于其地理位置适中、煤炭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品种齐全、易于开采,己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供应基地。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的煤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安徽的两淮煤田,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煤炭基地。大庆油田和中原油田都是中国的大型石油基地。中部地区的铜产量、磷矿石产量都占全国的40%左右。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有包头、武汉、马鞍山、太原等钢铁基地,山西铝基地,江西、湖南、安徽铜基地,山西、内蒙古南部、豫西煤化工基地,湖北磷化工基地,吉林石油化工基地等。 (三)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远景储量很可观。能源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疆的煤炭远景储量居全国首位,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前景良好。西部地区的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也是中国云母.石棉、石膏、玉石、菱镁矿等非金属矿的主要储藏区。根据目前探明储量,西部地区煤炭的保有储量占全国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如今水源短缺的世界形势、人口繁多的国家现实下,如何利用现有水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来并不缺水的我国却面临水源短缺危机,这就是当初不重视环境保护只图经济招来的恶果。现在,我们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应是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祖国。在全球日益重视环保的今天,将可持续发展落实起来,让每个人都参与环境保护才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水源短缺、原因、应对策略 引言:水是国家发展的必需资源。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水资源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国对于水资源又有什么发展策略吗? 正文: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这是我们经常谈到的。然而,又有多少人在生活中会珍惜身边的一滴水。那是因为大部分人并不清楚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1)。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2)。从表面上看,我国是个水源大国,担心水源短缺好像是杞人忧天,其实不然: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由于水源短缺而造成的其他并发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由于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导致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3)。 我国明明水源充足却为何如此缺水?如梦幻般婉约清纯的江南水乡为何面上沾满尘土?塞北大漠的风沙怎会如此肆无忌惮?总总的总总,都是有原因的。在浙北杭嘉湖地区,河网纵横,尤其有钱塘江、太湖和长江水可资利用,看似水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用水量已远超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上水资源保护不当,大量水体遭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急剧减少,“江南水乡闹水荒”的现象在这一地区尤为突出。被誉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广东,近年来却面临着缺水的困扰,到2010年广东省缺水量将达到82.6亿立方米。广东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雨量充沛,而且还有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水系珠江穿境而过,其水资源总量为4190亿立方米,高居全国之首。但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

中国光资源分布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如表1.1所示 五类地区分布图见图1.1

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 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

及阿拉善盟最 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 进到内蒙古境内,所以空气干燥,阴云天气少,日照充足。内蒙古大部分年日照时数都大 于2700小时,其中: 1、巴彦淖尔市西部,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全市各地太阳年总辐 射量为198.8-208.5瓦/平方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步增多。其中,杭锦后旗、五原为200-204 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 、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而5月是 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 水天气的逐渐增多,总辐射量有所下降;8月为降水量多的时期,且日照时数也减少,辐射进一步减弱,其他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比5月平均少30小时以上。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80%以上地区海拨高度3000m。大气层相对稀薄,目 光透过率高,加之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无霜期长,云层遮蔽率低,故太阳能辐射资源十 分丰富。其特征为:一是年日照时间长,全省各地年日照时间达2300~3650h,年平均日照 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 104kJ/m2·h以上。 新疆太阳能资源状况: 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辐照度年总量为5×105~6.5×105 J / (cm2·a),年平均值为5.8 ×105J/(cm2·a),年总辐射量比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高15%~25%,仅次 于青藏高原,居全国第二位。太阳辐射峰值出现在东疆和南疆东部一带,最低值出现在博 州、阿尔泰和天山北麓部分地区,年总辐照度的区域分布大致是由东南向西北不均匀递减 。东南部太阳总辐照度多在5.8×105J/(cm2·a)以上,西北部均为5.2×105 J/(cm2·a)。

中国资源分布

铁矿资源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 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 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 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 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华北地区铁矿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中南地区铁矿 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华东地区铁矿 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其他地区铁矿 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国内5个主要铁矿储量集中分布地区,即鞍山—本溪、冀东—北京、攀枝花—西昌、五台—岚县、宁芜—庐枞。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与分布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聚集和赋存规律,可以天山-阴山造山带、昆仑山-秦岭- 大别山纬向造山带和贺兰山-龙门山经向造山带为界,将中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南、西北和滇藏五大赋煤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断裂带将东部三个赋煤区划分为六个亚赋煤区,即二连-海拉尔赋煤亚区和东三省亚区,黄淮海和晋陕蒙宁亚区,华南和西南亚区。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中国省市县列表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3市辖区5县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 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津)14市辖区4县 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 西青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静海县宁河县宝坻县蓟县 山西省(晋)省会太原市4地区7地级市15县级市85县 太原市 古交市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 大同市 大同县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左云县广灵县浑源县 阳泉市 平定县盂县 长治市 潞城市长治县长子县平顺县襄恒县沁源县屯留县黎城县武乡县沁县 壶关县

晋城市 高平市泽州县陵川县阳城县沁水县 朔州市 山阴县右玉县应县怀仁县 晋中市 介休市昔阳县灵石县祁县左权县寿阳县太谷县和顺县平遥县榆社县 忻州地区 忻州市原平市代县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宁武县静乐县繁峙县 河曲县保德县定襄县苛岚县 吕梁地区 离石市孝义市汾阳市文水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岚县 交口县交城县石楼县 临汾地区 临汾市侯马市霍州市汾西县吉县安泽县大宁县浮山县古县隰县 襄汾县翼城县永和县乡宁县曲沃县洪洞县蒲县 运城地区 运城市河津市永济市闻喜市新绛市平陆县恒曲县

绛县稷山县芮城县 夏县万荣县临猗县 河北省(冀)省会石家庄市11地级市109县23县级市6自治县 石家庄市 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平山县井陉县栾城县正定县行唐县 灵寿县高邑县赵县赞皇县深泽县无极县无氏县 唐山市 遵化市丰南市迁安市迁西县滦南县丰润县玉田县唐海县滦县乐亭县 秦皇岛市 昌黎县卢龙县抚宁县青龙满族自治县 邯郸市 武安市邯郸县永年县曲周县馆陶县魏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鸡泽县邱县 广平县肥乡县临漳县磁县 邢台市 南宫市沙河市邢台县柏乡县任县清河县宁晋县威县隆尧县临城县 广宗县临西县内丘县平乡县巨鹿县新河县南和县 保定市 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满城县清苑县涞水县

中国矿山资源分布明细

内蒙古的矿产资源分布 内蒙古矿产资源分布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等金属矿产以及化工原料 工业辅料等非金属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石油、天然气 内蒙古准格尔旗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尔多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市 自治区直辖县级政区:煤炭 兴安盟:铁、铬、银、锌、铅、铜、花岗岩、珍珠岩、煤 乌兰浩特市:铜、铁、铅、锌、大理石、石灰石 阿尔山市:铁、锌、硅砂、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黑曜岩、珍珠岩 突泉县:铜、煤、银、锌、铁、石灰石、蛇纹岩、铝矾土、膨化土 科尔沁右翼前旗:大理石、莹石、硅石 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银、铜、铁、铅、锌、稀土、珍珠岩、石英石、麦饭石、煤 阿拉善盟:芒硝、花岗岩、金、银、铜、水晶、玛瑙、冰洲石 阿拉善左旗:煤、盐、硝、石膏 阿拉善右旗:煤、盐、碱、硝、黄金、铁、铜、石墨、萤石、花岗岩、冰洲石 巴彦淖尔盟:金、硫铁、铜、铅、锌 乌拉特中旗:黄金、煤、珍珠岩、褐铁、赤铁、铬铁、硫铁、铝、锌、磷、萤石、石英、长石、石灰石、石墨、云母、菱镁、萤石、蛇纹岩、冰洲石、玉 髓、绿柱石、铌铁、钶铁 乌拉特前旗:煤、铁、金、铜、石墨、云母、石英石、石灰石、珍珠岩 乌拉特后旗:硫铁、铜、铅、镍、钴、玛瑙、石墨 呼伦贝盟:煤、铜、铅、锌、金、银 牙克石市:煤矿、铁矿、石灰矿、铜矿 扎兰屯市:铜、铁、砂金、硅石 根河市:铅、锌、铁、锰、金、银、石灰石、大理石、珍珠岩、石墨、冰洲岩

陈巴尔虎旗:铜、钼、莹石、芒硝、硫铁 阿荣旗:金、铜、铁、铝、锌、石灰石、大理石、玛瑙、硅石、沸石、煤 新巴尔虎左旗:硝、碱、石油、煤、珍珠岩、膨润土 新巴尔虎右旗:金、银、铜、钼、铅、锌、锰、铁、鳞、钨、锡、锇 鄂伦春族自治旗:煤、白金、黄金、银、镍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煤炭、铁矿、沙金、珍珠岩 锡林郭勒盟:石油、天然碱、煤炭 锡林浩特市:煤、石油、铬、铁、锡、铜、莹石、锗、芒硝 阿巴嘎旗:煤、石油、油页岩、铁、镍、萤石、石灰石、石膏、磷、芒硝、水晶 西乌珠穆沁旗:煤、水晶石、大理石、石油、铁、镍、铜 东乌珠穆沁旗:煤、石油、金、银、铜、铁、钨、岩盐、水晶、玛瑙、芒硝、珍珠岩、石灰岩 苏尼特左旗:褐煤、芒硝、萤石、云母、硅石、石膏、花岗岩、水泥灰岩、大理石、金、铬、铁、铜 苏尼特右旗:铁、铜、金、芒硝、石油、天然碱、萤石、石膏、石灰石、红色花岗岩 太仆寺旗:银、铜、锡、镍、钴、铅、铀、硅石、钾长石、大理石、白云母、氟石、珍珠岩、松脂岩、黑耀岩、膨润土、石墨、玛瑙、天青石、雕塑刻用玉石 正镶白旗:石灰岩、自然芒硝、白盐、花岗岩、碱、萤石、水晶石、金、铁铜、锌 武威市:煤、石膏、萤石、花岗岩 民勤县:煤、石油、食盐、芒硝、石墨、石膏、水晶石 古浪县:煤炭、石膏、花岗岩、铁、铜、高岭土、粘土、重晶石、砂金 陇南地区:铅、锌、锑、金、铜、铁、汞、大理石、重晶石 成县:铜、铁、铅、锌、煤 礼县:金、铜、锑、铅、锌、铣、冰洲石、玛瑙石、水晶石、大理石、煤 康县:黄金、铁、磷、煤、银、硫、硅石、冰洲石、水晶石、景文石 武都县:煤、铁、铝、锌、沙金、磷、硫、石灰岩 文县:铜、铁、煤、重晶石

我国江河湖泊及水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江河湖泊及水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陆地水域总面积约2667万公顷,其中江河为1200万公顷,湖泊800万公顷,人工塘库667万公顷。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0%;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的河川径流量不到全国的6%,其中海河流域耕地的亩均水量低于以干旱著称的以色列;西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3,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图1.1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年降雨量,单位mm。 注:图中数字为年降雨量,单位mm 图1.1 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1. 我国江河流域及水资源分布 中国江河众多,全国大小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大江河有79条。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多条。与水资源分布趋势相应,中国的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河流总长度)总的趋

势是南方大,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 河川径流总量为2.7115×1012m3,折合径流深284mm,分布在十大流域之中。但因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部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其中长江流域径流量为9.513×1011m3,居全国第一位;珠江流域径流量为4.685×1011m3,居全国第二位;雅鲁藏布江径流量为1.654×1011m3,居全国第三位。我国河流水量虽然丰沛,但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季节性明显,夏季丰水,冬季枯水。 表1.1为我国2007年主要河流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表1.1 我国主要河流2007年水资源分布情况 2 我国湖泊分布格局及水资源 湖泊是大陆水体的开阔水域,是湖盆、水流及水中物质互为作用的综合体。除人工湖泊外,大多是自然营力所造成的。中国的湖泊分布广,湖泊类型多样,其中

2018年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

中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排行榜,哪里最缺水?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用水是十分方便的,只要打开水龙头,便会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这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中国的水资源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丰富吗? 中国官方层面给出了答案——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 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而中国人口占比全球超过18%),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约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西藏、四川水资源最多,宁夏天津最少 那么具体到全国个省级行政区,各自的水资源总量情况又如何呢?

按照国家水利部先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前三的,依次是西藏、四川、广西,均处于中国的西南方向。 而同期全国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末三位的,依次是宁夏、天津、北京。不过由于天津和北京均为直辖市,在土地面积上明显少于一般省级行政区较多。所以如果在排除直辖市的前提下,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最少的三个省份,则分别是宁夏、山西、河北,均为北方省份,尤其集中于华北地区。 中国多省份处于“极度缺水”区间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和人的身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中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缺水而死。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一.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 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 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 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 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 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 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 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 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 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水污染问题 中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 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 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

中国城市名称大全_全国省市县区名称_全国各大城市名称-2011年最新版

中国城市名称大全,全国省市县区名称,全国各大城市名称,全国省会城市名称,全国省份城市名称,全国各城市名称 共661个城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直辖市 北京市:【京】 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丰台区、朝阳区、崇文区、大兴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 天津市:【津】 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河东区、南开区、红桥区、北辰区、津南区、武清区、塘沽区、西青区、汉沽区、大港区、宝坻区、东丽区、蓟县、

静海县、宁河县 上海:【泸】 黄浦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南汇区、奉贤区、崇明县 重庆:【渝】 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垫江县、武隆县、丰都县、城口县、梁平县、开县、巫溪县、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忠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7+5地级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 19县级市-吐鲁番市、哈密市、昌吉市、阜康市、博乐市、库尔勒市、阿克苏市、阿图什市、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奎屯市、塔城市、乌苏市、阿勒泰市、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 西藏自治区: 1地级市+6个地区-拉萨、昌都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林芝地区 1县级市-日喀则 宁夏回族自治区: 5地级市-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

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其中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

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三】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1)。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

湖北省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分析

湖北省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分析 前言 本研究报告由东润环能市场研究中心撰写,该报告对湖北省风、太阳能及生物质资源分布情况进行阐述,并对该省风、光、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及政策支持情况做了分析。 目录 第一章资源分布情况 (3) 1.1风资源分布情况 (3) 1.2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6) 1.3生物质资源分布情况 (7) 第二章湖北省资源开发情况 (8) 2.1风资源开发情况 (8) 2.2太阳能资源开发情况 (8) 2.3生物质资源开发情况 (9) 第三章能源产业开发瓶颈与发展建议 (9) 3.1 风电开发问题与建议 (9) 3.2 光电开发问题与建议 (11) 3.3 生物质开发问题与建议 (12)

第四章湖北政策支持情况 (13) 4.1湖北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13) 4.2其它相关政策 (14) 第五章湖北省示范城市建设情况 (15) 附件一:湖北十二五发展规划 (15) 附件二:湖北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16)

第一章资源分布情况 1.1风资源分布情况 湖北省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在“三带一区”,即荆门—荆州、枣阳—英山、部分湖岛及沿湖地带、鄂西南和鄂东南部分高山地区。按现有开发技术,湖北可开发的风能总计达332万千瓦。 葱坡站,为3.7m/s,其次是汉江中游的荆门,为3.1m/s,最小值出现在鄂西南山区的来风,为0.5m/s,其余大部分分测站年平均风速在1.0-3.0m/s。 图表2 湖北风资源空间风速分布情况

祥等地在3000-3500h之间,鄂北的襄樊、宜城、随州、广水、鄂东南部分测站以及江汉平原在2000-3000h,鄂西大部分测站不足1000h,其余测站大多在1000-2000h。 图表4 有效风速时数

中国的土地资源和中国的水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