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传的互文性解构模式及运用

交传的互文性解构模式及运用

交传的互文性解构模式及运用
交传的互文性解构模式及运用

交传的互文性解构模式及运用

啜京中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近年来解构主义和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当前翻译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拓展了译者的视角。本文以具有解构主义思想的互文性为基础,将互文性与解构主义的相关理论用于交替传译理论和实践,对互文性和解构主义的相关论述、交替传译的互文性解构模式L +M +P (听/理解+记忆+表达)及其运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互文性;解构主义;交传;翻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ies of deconstructionism and intertextuality have been widely employed in translation ,which is not only an amendment to the current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but also an aid to broaden the vision of both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In this paper ,the description of intertextuality and deconstructionism ,model L +M +P for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its use are advocated.

K ey Words :intertextuality ;deconstructionism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1-0052-03

0.引言自尼采提出“上帝死了,重新评价一切”的观点以来,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怀疑、颠覆逻格斯中心主义的浪潮,法国的“五月风暴”诞生了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派,解构主义对西方长期以来所遵循的结构主义二元对立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以延异、播撒为主要特征的解构主义思想。也就在同一时期,受解构主义思想影响的克里丝蒂娃提出了互文性的观点,指出“每个文本都是由引言构成的马

赛克,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

(Hatim &Mason ,2002:121)。这无疑对传统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翻译中运用互文性的观点、以解构主义的视角提供翻译策略,特别是将互文性的解构主义思想运用于交替传译实践,无疑对交替传译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新的策略和途径。与同声传译不同,交替传译既有自身的特点,又具有明显的笔译特征,这是由交替传译与笔译的翻译方法及所采取的策略决定的。因此,在交替传译中运用解构主义互文性的观点和方法会使译者以新的视角应对交传实践,以更加开阔的思路理解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重视译者的作用、提高交传质量。1.互文性与解构主义的相关论述

1.1互文性与解构主义索绪尔(1974:78)认为:“语言是一个互相依存的语词系统,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语词的确切含义都是与其他词语相互依存的结

果。”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之后产生的具有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互文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ertexto ,为相互交织,重迭之意。该词诞生在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思潮交替的法国。1967年,出生于保加利亚的法国符号学家克里丝蒂

娃博士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用它来表示不同语篇之间的联系并把它引入文本分析和文学批评。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文本中心论的传统观念。

互文性有被动互文(语内互文)和主动互文(语外互文)之分。被动互文涉及话语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而主动互文指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在文本的理解过程中主、被动互文相互交织,但通常互文性更强调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认为没有纯粹原初的文本,文本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罗兰?巴特指出:“每一所指的位置都可能被其他能指取代过,能指所指涉的与其说是一个概念(所指),不如说是另一些能指群……它们可以互相指涉、交织、复迭;同样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四周已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一文本都从中提取已被写过、读过的段落、片段或语词,从来不存在‘原初’的文

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

(朱立元,2003:299)巴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观点是对互文性理论的补充。而Hatim 和Mason 则以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观点为基础,将前文、原文以及目标语的互文关系做了如下图示,并以此形成互文链:

PRETEXT -(Cited in )-SL TEXT -(replaced by )-TL

如图所示,文本之间的关系相互交叉,在互文关系下的目标语由原文本、原文本之前的相关文本构成。由此文本之间相互依存,传统的所谓原初文本在互文关系下根本不可能存在。

Hatim 和Mason 提供的的互文链关系表达了克里丝蒂娃以及其他后结构主义者,如巴特对文本转换的互文性观点,也是之后人们对互文性的普遍认识。但是Hatim 和Mason 认为文本在互文链关系下的转换过程只是文本之间的静态转换,互文关系中克里丝蒂娃所强调的“引言”的作用也不能忽视。“A text is not merely an amalgama 2tion of ‘bits and pieces ’culled from other texts.Nor should intertextuali 2ty be understood as the mere inclusion of the occasional reference to an 2other text.Rather ,citations ,references ,etc.,will be brought into a text

作者简介:啜京中(1964-),博士生,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口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6-10-20(修改稿)

 

2007年第1期总第214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7,№1

Serial №214

 

for some reason.(Hatim&Mason,2002:128)“引言”的作用要远远超出其本身的语义功能,并包含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主体的目的性行为。同时,Hatim和Mason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一个互文空间,其协调努力的大小取决于互文关系的强弱。如来自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引言”或隐喻,就易于西方人理解,不需更多的“协调”。而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协调或理解所付出的努力就多一些。值得一提的是Hatim和Mason不仅认识到了互文关系中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他们关注主体在文本转换过程中的阐释功能,超越了相关的传统认识,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互文性的解构主义特征。

解构主义对文本的理解与互文性相吻合。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派提出了“延异”,“撒播”的解构主义思想,彻底颠覆了西方多年来逻各斯中心的二元对立,认为所谓本源的文本中心论根本不存在。解构主义思想认为文本无限开放,意义相互交织,互为补充,文本之间不断“撒播、延异”(Davis,2004:17),在互文性的海洋之中构成了美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卡勒定义的“寄生”关系。互文性和解构主义打破了西方传统的文本中心论的影响,使我们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文本的转换过程。

1.2相关论述

互文性和解构主义观点不仅对一般的文本转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者对于翻译这个特殊而又典型的文本转换也有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西方一直以通顺、流畅、忠实作为衡量翻译的标准,所谓好的翻译应该是用目标语的符号代替原文的符号,以便读者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像阅读自己本民族的东西一样流畅地阅读用目标语改写的来自异域的文化。其结果不仅形成了文本的等级制度,忽视了文本转换的互文性,把原文当作原初的文本,使译文处于从属地位,同时译者也不得不隐身。这种使翻译作品屈从于目标语文化的翻译策略被Venuti称之为“文化帝国主义”。(Venuti,2004:17)解构主义和互文性理论为重新认识文本转换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提供了宏大的理论视角。由于互文性和解构主义颠覆了文本的本原地位,将文本之间的关系看作相互依托、相互交织的寄生关系,使译文的地位得以重视。德里达认为是译文给予原文生命,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异,因而,每一次的翻译都是原文本的再生。

德国阐释学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指出,翻译“要么靠近原作,要么靠近读者,没有中间路线可言”(Venuti,1995:97)。在逻各斯中心论的关照之下,多少年来通俗、流畅的译文使西方思想、文化在不经意中自然地流入目标语国家,原语言的风格、异域的思想被披上了本土的外衣,在没有任何断裂、抵制的情况下成功地进入了译入语文化以至于我们可以自然地像接受本土文化一样将原语溶化。通顺、流畅的翻译一方面消减了原语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强调以译入语为目标的翻译策略,译者的作用是“隐身”的。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受“诗学、赞助人,意识形态”所限,会在“靠近原作”和“靠近读者”之间作出适当的选择,但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需要指出的是施莱尔马赫选用“靠近”一词,应该考虑了译者不同于原作的知识、文化背景)。采取靠近原作的翻译策略,译者与原文本,读者形成了三元关系。既要保持与原文的互文关系,同时还要将原文内容传达给读者,既要理解原作的历史环境,尽可能读出原作的意图,同时还需要像使用“引言”一样在保留原作语言、社会、文化特征的同时,确保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同时译者为方便目标语读者尽快适应、理解异质翻译的内容还需做一些“协调”,如对原文的某些内容做脚注、注释等;译者的作用显而易见。Hatim和Mason提到译者对文本的阐释也属于互文性范畴,而即使是异化的翻译,由于译者的介入,原文的理解渗入译者自身的“视域”,文本也会由于译者的在场发生变化,所以解构主义强调的“作者已死”,在翻译中同样具有说服力。正如黑格尔所言:“知识是一个辨证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进行理解的意识和它的对象都得到了改变……每一种新的知识的获得都是过去的知识与一种新的并且是扩展了的环境的调解或重新汇合。”(加达默尔,2004: 75)

在口译实践中上述理论依然具有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因为交替传译一般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下进行,双方的风格、语体、文化应最大限度地保留,以体现各自的“身份”。为了和原文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译者一方面要尽可能与原文产生最大程度的关联,借助互文关系准确理解讲话者的话语,使听者尽快溶入原语言的语境。另外,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意识到在对原文的解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视域给译文质量带来的影响。

2.交传的互文性/解构主义模式

在口译实践中译员对话语的理解以及对词汇、段落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释意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和我国学者鲍刚(2005)认为口译“脱离了原语言的外壳”,这个具有解构主义特征的口译理论对推动我国口译理论的发展、指导口译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构主义互文性的运用使我们能够将前人的理论与当前的交传模式相结合,不仅能够从理论上肯定交替传译具有“脱离原语言的外壳”的特征,同时还可以帮助口译工作者和爱好者认识到互文链中文本转换对交替传译的作用,培养平时自觉积累知识的习惯,为今后口译工作把握译文质量提供理论和“物质”保障。L(listening&comprehension)+M(memory)+P(Production)的交替传译运作模式是笔者在翻译实践和口译教学中总结的交替传译过程,一般情况下,译员的交替传译过程都应通过这个模式进行。由于本模式具有的互文性和解构主义特征为交替传译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解释交替传译运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笔者认为这样一个理论有保障、操作性强的模式能够填补目前我国交替传译理论相对于笔译理论的滞后,是一个便于口译工作者和爱好者了解、实践交替传译的运行模式。

1)L:在实际操作中,交替传译中听力和理解同时发生。但汉译外和外译汉在操作中应该区别对待;前者不涉及有关听力的障碍,后者的运行还需要夯实外语基础。但如果两种语言水平达到基本一致,在交替传译中听和理解同时发生的特点构成了交替传译的一大特征。交传的另一特点在于通常交际双方在谈判前已具有共同的假设语境,只要译员能够击活双方的假设语境,口译就可以顺利进行,关键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译者如何把握。为避免交际失败,译员通常要尽可能地提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经验丰富的交传译员在口译前总会想方设法收集有关口译的资料,这一现象在我们对互文性有所认知后,就不难看出译员是在为自己能够进入原文或讲话者的互文链做物质准备。因为从互文性的特点可以得知,首先,任何知识都和前文本或以往的知识有关;再者,译者对背景知识了解越多,所建立的互文关系就越紧密,就越容易找到相应的能指符号。具备了这样的状态,交替传译过程第一步的“听力理解”就会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2)M:记忆是一个使用短期记忆“刺激物”激活长期记忆的大脑

?53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 

处理过程。激活长期记忆事实上就是译员在对文本的解构过程中寻求“前解”,或前意识的过程,因此记忆中认知语境的语境效果直接影响译者对译文的阐释,而这个认知语境就是Hatim和Mason提出的互文空间。在这个互文空间内译者期待通过短期记忆的刺激开启大脑的记忆之门,使译者通过原文中的字、词、句这些语义框架找到相应的符号。这一过程又是典型的互文关系转换过程。正如我们所知,译者在大脑中寻找记忆符号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能指与所指(概念)关系,而如巴特所言是一个能指在能指群中寻求替代物的过程。短期记忆的原文能指符号需要通过译者在储存的assumptions中找到另外一个可以取代原文符号的能指,而译者记忆中的符号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经验、视域的限制也不可能完全是原文的对应体。口译互文链的三元关系要求译者应达到译者与原文互明、译者与听者互明。因此在口译实践中采取以大脑记忆为主,笔记为辅的方针也被越来越多的口译人员接受。心理学实验结果发现:“最先学习和最后学习的东西回忆成绩好,而中间部分回忆成绩较差。”(崔丽娟,2004: 141)交替传译内容的记忆也符合这个规律。因为这个称为“系列位置效应”现象的心理学记忆模型显示中间大量的短期记忆效果最差,而口译理解记忆过程中大量短期记忆的消失会导致译员无法进行有效的回忆。所以专业的交替传译译员都会通过笔记来完成这一记忆过程,通过做笔记巩固短期记忆、激活长期记忆。

3)P: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达过程,它与译者的双语能力有关,也是译者综合水平的具体表现。在互文关系下,交替传译的表达=说话者的信息(说出的文本)+译者储存的相关信息经加工后所产生的新信息。显然译文在这个互文链下“脱离了原语言的外壳”(鲍刚, 2005:69)。况且除了语言、知识方面的因素,译者的操作策略,如文化的差异的影响、采用归化或异化策略,等等,也会在表达过程中对译者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交替传译的特点在于,口译的范围经常涉及国际局势、学术/校际交流项目、国际援助项目、技术项目、工程设计等,双方既是讲话者又是听众,在谈判之前双方对相关内容所产生的熟悉程度常常会超过译者,交际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译者本身与相关背景知识建立的互文关系,而同时原文/讲话者各自的立场、观点、身份特征在“脱离了原语言的外壳”情况的翻译过程中双方一般尽可能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即使是政府相关机构阐述国家的立场、观点,如会议口译/记者招待会的交替传译也是如此。

3.运用

交传的互文性和解构主义的L+M+P模式在实践中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交替传译的理解与阐释具有共时性的特征使它与时间相对充裕的笔译在操作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交替传译L+M+ P的运行模式的优势在于该结构的每个环节都具备鲜明的解构主义互文性特征,而通过从互文性角度阐释该模式可以使口译工作者在实际操作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译者的主体性。下面的材料是根据几年前从CCTV实况录制的原国务院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就日本教科书问题发表中国政府观点时的汉-英交替传译实例,充分展示了译员运用L+M+P模式的过程。

原文:“中日之间的关系已经在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的时候共同确定了一种致力于和平和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去年我访问日本的时候,按照江泽民主席所提出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和日本政府的领导人进行了友好的会谈,我也向各界人士做了一些增信释疑的工作。我认为目前中日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教科书问题并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问题,它是日本同整个亚洲人民之间的问题。如果日本的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这个历史事实被歪曲,那不但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伤害了全亚洲人民的感情。这些教科书是由日本政府的文部省来审定的,所以日本政府对修改教科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够以观点言论自由作为借口来推卸这个责任。我听说已经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根据亚洲各国人民的要求,这种修改还是不够的。”(根据CCTV录像整理)作为口译模式的第一步L(listening&comprehension),听到上述讲话的第一时间,即听到有关中日关系,教科书问题就应立即开启理解过程,并在大脑中将已储存的相关内容进行汇总、处理,对整体内容进行预测。当然译者的背景知识、个人口译经验等均会影响翻译的理解过程以及口译的记忆效果与翻译质量。所以如果译员对中日关系的有关问题有所了解,那么听力和理解的困难就相对小,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增信释疑”这样已较为固定的表达方式也会在英语中尽快找到与原文相类似的符号,并且在听的同时,随着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启动第二步M(Memory),迅速用笔记(笔记为作者在口译教学中为学生演示的快速笔记)将短期记忆记录,进一步调动、调整记忆中的assumptions,找到相对应的能指,并以大脑记忆为主,笔记记录为辅的原则为表达做铺垫;

1)CJ关系-1998江访!友好,伴TO和,发。L年I日按江“史为MIRROR,未来”会谈与J GOV AND“+信-?”I两国好。

2)书NOT ONL Y C,JA,BU T日()亚洲?!。IF日MIL I主义侵,反,HURT感OF中,亚。

3)这jk书审被日政-文部,THUS J GOV不可推。观,言论FREE借O,no!

听SUO修,但不够!-亚人反YIN。

P(production):President Jiang Zemin paid an official visit to Japan in1998,during which,both sides agreed to work together towards a friendly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oriented towards peace and devel2 opment.Since the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grown significantly.I myself visited Japan last year.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irit of using history as a guide and mirror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proposed by President Jiang Zemin,I held friendly discussions with lead2 ers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I also worked to enhance trust and re2 duce misgivings through contacts and talks with people from all social sectors in Japan.In my opinion,the over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is good.The question of the textbook is not just an issue be2 tween China and Japan.Rather it is an issue between China and all the Asian countries and people throughout Asia.If the past history of aggres2 sion started by Japanese militarists is denied and if the historical facts are distorted,it will not only hurt the feelings of the Chinese people,but also those of people throughout Asia.Since textbook has to be reviewed by the Japanese G overnment,or to be more specific,the Ministry of Educa2 tion,the G overnment of Japan bears unshirkable responsibility to have those amendments made.They should not avoid taking responsibility on the grounds that people have freedom of view and freedom of speech.I know that certain changes to the amendments have already made.But ac2 cording to the views of people throughout Asia,these(下转封三)

 第1期啜京中 交传的互文性解构模式及运用?54 ? 

其实,这种理论框架分类法,是我很多年来看待人类一切学问框架的一贯分类法。我曾在1986年建立元—泛理论(系统提出过元文学—泛文学;元比较文学—泛比较文学;元诗—泛诗;元哲学—泛哲学;元批评—泛批评等多种体系)。元—泛理论认为当代人类的一切学科,一切知识系统都可以分为元—泛两大类。即知识框架的核心部分和外围部分。核心部分延伸出来后往往和其他因素(例如其他学科)发生交叉、重合,从而衍化许多理论变种,这些变种不用说已经在不同的程度上脱离了原来的核心理论。学术界应该容忍甚至在某些条件下鼓励这些变种理论,因为在特定的场合,它们有增大人们视野,启发新思路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变种理论又容易自我繁殖,越来越多,结果在一定的时候又会走到极端,导致喧宾夺主,使最初的核心理论反倒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在这样的场合又应该对它们加以适当抑制(不是恶意打击它们)。抑制的办法是使翻译理论界明确翻译理论本身的元—泛大系统,务使各类理论因时因地因人各有所归,各安其位,相互补充,而不是毫无节制地扩张各自的学术空间,使核心理论受到相对压制。

翻译学体系框架可以有多种划分,以见出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多向性。我自己还以研究对象本身的微观与宏观性质为依据做过另一种划分,可见于本书的一篇讲演提纲。这里不再重复。

本书的大多数论文都曾在报刊上刊登过。

《翻译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写于1982年,作为讲义用于1983、1984年,曾于1987年5月的首届全国研究生翻译理论大会(南京)和1987年7月第一届全国翻译理论研讨会(青岛)上引起强烈反响,同年8月为香港“当代国际翻译研讨会”接纳。首次刊载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8年第l期、后摘要刊载于《中国翻译》1989年第1期,《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摘要刊载于《世界名诗鉴赏词典》、《世界诗歌鉴赏大典》,收入《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年),收入《译学新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曾获北京大学五四青年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1988),主要论点收入《中国翻译词典》翻译名家论翻译栏目(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Metatrans2 latology”是我在1997年8月于北大召开的“文化与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宣读过的英文论文摘要,后由《中国翻译》发表(2002年第4-5期)。《中诗西渐译例品味》和《关雎》英译批评首次刊载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86年第3期(笔名古申),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五四科研论文一等奖,摘要刊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首次刊载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 1988年第3期,转载于(百家)1989年第1期。这个集子主要以单篇论文形式发表,以保存文章最初发表时的原貌。特作说明。

(上接第54页)changes are not enough.

交传以笔记为提醒物,同时为清楚地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原文最大程度上保留讲话者的语气、语体特点,但是仍然可以看到译者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译者根据相关知识的互文链对原文信息符号进行阐释的痕迹。又如2006年3月的“两会”期间,我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回答中外记者有关问题时,其中一句以我国古代“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为基础做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国家不在大小,只要爱好和平、主持公道就好”的句子(CCTV 实况转播)。在译员完成交替传译后,李部长立即用英文对原句进行了不同的阐释。笔者认为两个翻译各有特点,但如果换个角度理解恰恰折射出解构主义互文性对译者的作用以及译者不同的视域对译文的影响。

4.结语

本文以法国符号学家朱丽业?克里丝蒂娃提出的互文性为基础,应用具有解构主义思想的互文性对交替传译译者的影响,以及在交替传译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述。长期以来,翻译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以笔译为主,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口译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凸显其桥梁作用。笔者基于多年的交替传译实践和口译教学活动,认为虽然口译、笔译相辅相成,但口译的作用笔译无法取代。因此有必要借助笔译理论为口译实践搭建一个操作性强、适应其自身特点的理论、实践平台。解构主义和互文性为交替传译实践提供了运行的理论基础。因为根据互文性的特点,文本在互文关系下,原文本的概念被打破,从而颠覆了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基础,在德里达的“播撒”、“延异”的解构思想下,能指和所指成为动态的关系,任何文本都是前文本的再创造,即使是“说出的文本”也会遵循Hatim和Mason 互文链中能指滑动的轨迹。因此,运用互文性原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解过程即是对原文的解构和阐释,所以不可能产生完全“对等”的译文,而长期以来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策略也因而显得苍白,难以真正实现,这又无疑向传统的使译者“隐身”的通顺、流畅、忠实的翻译策略提出了挑战。由于互文性将译文的质量与译者的视域紧密相连,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依据互文性和解构主义为指导的L+M+P模式应成为指导交替传译的基本思路和操作策略,并有待于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Hatim,B.&Mason,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2

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2.

[2]Saussure,F.D.Course i n General L i nguistics[M].London:

Fontana/Collins,1974.

[3]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 ork:Routledge,2004.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

[5]崔丽娟.心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4.

[7]克里斯蒂娜?豪威尔斯?德里达[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2002.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一、解构主义的含义: 什么是解构主义?德里达在接受张宁的访谈中这样说:“在某个既定的时刻,我曾说过如果要我给‘解构’下个定义的话,我可能会说‘一种语言以上’,哪里有‘一种语言以上’的体验,哪里就存在着解构。”又说:“解构一直都是对非正当的教条、权威与霸权的对抗。”解构主义拒绝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延异、替补、互文性。 二、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可惜它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是一曲“带着脚镣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手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三、德里达的解构策略 1 反对“语音中心论” 德里达解构主义首先是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判开始的。 德里达所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指西方哲学中的如下倾向: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代总是存在着一种二元的等级划分,比如本源与事物、逻各斯与事物、理念与摹本、本体与现象、原子与虚空、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灵与肉、理性与感性、主体与客体、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意向活动与意向对象、语言与在者、理解与解释、所指与能指等等,在这诸多的二元划分中,前者总是更根本的、更基础的,前者拥有普遍性与稳定性,而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是不断变动的、暂时性的存在。因此,在二者之间,前者是实体,后者是实体的属性。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德里达就把这种倾向叫做逻各斯中心主义。 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语言学的层面就表现为语音中心主义。因为在语言学上对语言也存在着二元划分,一是语音,二是字形或符号。按照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更强调语音的重要性。传统形而上学之所以把言说和语音放在首位,就是为了保障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意义”的“在场出席”(presence)。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语音中心论”,他认为言语和意义有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能直接反映意义(思想,真理),而书面文字则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声音的代替。同样,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它表现语言,是语言这种声音符号的代表。语言优于文字的另一表现,是讲话人的“在场”。讲话人在现场,可以准确地解释其“意图”,避免歧义。与之相对,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号,由于讲话人的不在场,它们很容易引起误解。 为了否定这种语音中心论,德里达力图证明书写文字的优越性。 德里达认为符号具有两个必备特征,即“可重复性”和“不考虑讲话人之意图性”,这验证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 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 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 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 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 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 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 集约型增 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 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 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能够发展 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 这种发展理念严重 扭曲了中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 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 《中国资 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 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 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论文

大 众 文 艺大 60摘要:当今社会,整个城市建筑的风格不尽相同,混泥土、钢 筋结合下得现代建筑缺乏生机。解构主义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构主义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德里达;哲学 在现代设计史上,设计风格的转变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转变后的设计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而这些设计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支分支。 一、解构主义的由来 解构主义(d e s o n s t r u c t i o 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 。因此,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的角度上讲,1967年前后就被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德里达所攻击的对象,恰恰是列维·斯特劳斯理论,他认为其理论“毫无生气”。在70年代已有一些学者攻击斯特劳斯理论。他们被成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也是其中成员之一,但最后发展自己的体系,最终形成了所谓的“解构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影响甚大。 二、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影响 对于设计、建筑界来说,德里达理论的提出比较适时。从建筑设计来讲单调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垄断设计风格几十年之久,在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厌倦。而解构主义正是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哲学理论的提出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 三、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运用及代表人物、作品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语言的创新、尝试与探索,它不是保守的而是反传统的、激进的、凭建筑师的直觉经验而来。按伽德纳的理解,直觉是另一种东西,人们可以借助它来达到某种内心的、对于潜藏在世界背后并且弥漫于世界之中的创造流(crearive flow)的交感进行认知。直线(垂直、平线)的古典原则在这儿遇到了斜线。零散与偶然的挑战,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因此,解构是反传统和约定俗成的,它是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起点。 进行“解构”思考的著名设计师有P?艾曼森(P e t e r Eisenman)、哈迪德(Zaha Hadid)、盖里(F.Gehry)等人以及赛特集团和OMA集团,他们的共同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如在美中寻丑,理性中寻求非理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对受压制、约束的不纯和杂乱无章的东西以及内在的粗野狂暴进行描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建立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1.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 最早反映在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代表作:1989年设计的德国维特拉国际家居展览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建于(1995~1997)年,作为9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新建筑,盖里重新撰写了建筑手法的传统 盖里的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他重视解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2.P?艾曼森(Peter Eisenman) P?艾曼森(Peter Eisenman)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与P?艾曼森有较多联系,对其思想也有一定影响。艾曼森的两大作品——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克斯纳艺术中心与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 艾曼森主持的DAAD学院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始于1987年,学院1996年底建成。原建筑呈折线互相联系,扩建部分在原有建筑北侧而且沿着山坡布置。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独具特色。设计借助计算机,建筑轴网的每个交点都在三度空间不断位移,多层次交叉、错动。利用扩建部分与己建成部分的空间作为中庭。新旧建筑之间的空间本来就极不规则,设计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并予以发挥。沿中庭北侧布置单跑大楼梯,平面呈曲线状,坡度极缓而且有宽度变化,大楼梯与横跨中庭的天桥、顶光组合成极具特色的共享空间。由于高层的变化、结构的扭转、空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动感,这种扑朔迷离的空间在建筑艺术确实有所突破。DAAP学院的外立面也很有特色。新主入口由轻淡的红、绿、蓝三色组成交叉的状构图,具有独特的动感,有人称之为“交响乐式的地震”。 3.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在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下,屈米在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一反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类型学,生态学和文脉主义的观点,认为那些观点都是怀旧、保守的表现,脱离今天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拉维莱特公园应当是无中心、无边界开放型公园,建筑艺术不依赖传统的构图规律,如等级、秩序等,而是以点、线、面整体并列、交叉、重叠、创造出动态的空间构成,一种新的空间模式。 无中心或许是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拉维莱特公园中心构思是设计的核心思想。 在 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成为西方建筑届的热门话题。“解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它采用歪曲、错位、变形的手法,反对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等彼此的有机联系,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解构主义的风格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极大的丰富了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在当今社会,整个城市都是一样的白灰色盒子,显得呆滞而缺乏生气。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都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世界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解构主义像是七彩多元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那一抹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6. [2]许力主编.薛恩论.李道增等编著.《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5. [3]尹国均编著.《混杂搅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N中变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尹国均编著《国外后现代主义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 [5]谷康.李晓颖.朱艳春.编著《园林设计初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英)杰里米·梅尔文编著:《…isms流派》建筑卷,王环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 倪晓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理论研究?设计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论文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规律 [论文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对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1.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以耗竭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沉重代价的,造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这些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其投资扩张。加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底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因此,单纯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对解决深层次矛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全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区域已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定更全面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因此,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总结我党执政经验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的有意成果,而得出的科学理论。

论第三代诗歌解构传统的策略

论第三代诗歌解构传统的策略 第三代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重新发现“人”、与“神”对话完成对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历史的反叛,并在对语言的反叛中实现与之共谋,进入一个新的诗歌创作世界,达到对抗朦胧诗,消解传统诗歌的目的。 标签:第三代诗歌;传统;反叛 加缪在《反叛与艺术》中认为,人的处境是荒诞的,在荒诞的境遇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反叛”。对荒诞的体验是个人的苦难,而从反叛的行动起,人的苦难意识便具有了集体性,便成为众人的冒险行为,所以“我反叛,因而,我存在”。在进入艺术分析之前,加缪分析了两种反叛: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历史的反叛。他认为形而上学的反叛是人起来反抗自身的条件和整个世界,是对人的目的和世界的目的持否定态度,这是一种绝对否定的态度,矛头指向上帝。形而上学反叛者虽然不是无神论者,但他们以秩序的名义辱骂神明,并且把上帝指责为死亡之父、万恶的渊薮。形而上学的反叛因为其否定一切的立场,最终必将导致虚无主义。历史的反叛在逻辑上是形而上学的继续,它将历史当成绝对价值,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进行反叛,即通常说的“革命”。加缪认为,所有的“革命”都容忍恶存在,都将暴力、杀戮合法化。米兰·昆德拉认为:“背叛意味着打乱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着打乱秩序和进入未知。”第三代诗人在对“人”重新发现与对神的反抗中,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和历史的反叛,并在对语言的反叛中实现与之共谋,进入一个新的诗歌创作世界。 一、重新发现“人” (一)自觉的普通意识 作为一个人,首先作为一个普通人,第三代诗人自觉地摆出了自己的位置,不管这个位置是高还是低是对还是错,他们不在乎,他们以普通人自居,“他们不以为生活欠了他们什么,他们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使命感,他们是一群小人物,是一群凡人,他们要写什么不知道……他们顶顶重要的是生活……” 其次,平凡事走入诗中。在以前的诗中有许多重大的题材和事件,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有诗人对历史、对社会发出的深刻的思考和展示的事件的丰富性、复杂性,在第三代诗中,平凡的小事进入了诗的领域,“在我们认为什么都可能是‘诗’: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虚幻的怪诞的胡思乱想。门外一个人的叹息以及阴天里蚂蚁搬家等等”(新口语宣言),“那些偶然、无谓、不确定的等等琐事成为我们表现人类日常性最为得心应手的契机”(日常主义宣言)。诗歌近乎生活现象,日常琐事,什么都可能是诗。 (二)裸体越过圣地 第三代诗歌中女性诗歌是一个不容小视的力量。这里所谓的女性诗歌,不只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途径措施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国目前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是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放在一起。这就说明他对世界局势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个民族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包括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所以中国政府一直对全球化持积极态度,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应该说政府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赢家之一,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和出口,中国的很多增长都将是不可能的。似乎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对国际体系采取的战略都还是防御性的战略,如保护主权,使自己免受伤害,等等。但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角色似乎不得不发生真正的改变,这样它才会对全球公共品供给和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在过去较长时期,出口导向和扩大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消费需求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角色。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形成较大冲击。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 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则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普通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不仅会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消费升级,而且也会逐步提高产品消费的环保意识,这恰恰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2009年政府主导投资的投资乘数作用小,为世人所诟病,主要是因为多数投资带动的仍是过剩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过剩行业并无扩大投资的需要,所以投资的乘数作用小。如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得到有效落实,居民收入增加将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投资乘数作用必然扩大。 除此以外,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工作:

电影_疯狂的石头_之解构策略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8 王笛 在分析影片《疯狂的石头》具体的解构策略之前,本文拟对解构主义理论及其核心概念做一简要梳理。 解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的,其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其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路,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 在德里达看来,延异“不是一个名称,不是一个纯粹的命名单位,而且在一个变化和推延的置换链中不停地自我移位”,延异的领域是不可认知的,但是没有认知的知识(在场的领域),它不可能出现。这是因为在人类经验里我们和它关联,通过语言而且总是通过概念和论断的方式与它关联。同一性是所谓的是其所非,非其所是。德里达熟练地应用许多不同的且常常惊人的隐喻来重复同样的观点,他习惯于信手拈来地抓住一些经典作家和理论家的作品中常为人所忽略的词语,从歧义相关的角度深入剖析,即兴地创造出一些“解构式”术语。例如,“延异”、“播撒”、“涂改”、“痕迹”、 “替补”等等。正是这些术语,构成了他解构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有力武器。 其中“延异”与“播撒”,是最为核心且被德里达频繁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下面我们借助这两个概念来分析刮起国产电影旋风的《疯狂的石头》具体的解构策略。 一延异:通向异域的“涂改” 在影片《疯狂的石头》里,片中的角色形象,无论是包世宏、道哥、黑皮、国际大盗麦克,还是次要人物谢小盟、秦秘书,他们对传统经典形象进行了肆意的“涂改”。由于传统经典形象所代表的古典、正统、理性与常规的世界,与当代多元化、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普通人所身处和感受到的世界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与冲突,因而他们一出场就被“延异”,以一种戏谑嘲讽的姿态和奇异怪诞的风格通向“异域”,从而产生强烈的解构效果。 影片一开始没多久,谢小盟在缆车上对一女孩说:“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光从这段话,谢小盟的言行举止俨然一个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但是它却出自于一个小混混般的败家子之口。说到“子宫”的时候,旁边两个大娘吐出短短的两个字“流氓”。“子宫”这个词本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术语,但在电影特别营造的语境里却被两位大娘视为下流词汇,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在秦秘书的出场中,“延异”所造成的解构效果更为强烈。 撞车之后,秦秘书说:“狗日,高科技啦,无人驾驶!没看到啊,别摸我,开不了不要开嘛!”所有知识都是语境化 的,并受文化、传统、语言、成见、信仰背景的影响。因此,解构通过在对任何特定的世界观中可供选择的意义和真理的说明,对客观知识的主张表示怀疑并提出质问,不管这种世界观的追随者是否认识,它是确实的存在,这些意义将破坏正在讨论的世界观。在这里,“BM W”原初的或客观的意义被“涂改”,被破坏得完全相反甚至没有意义,剩下的只是“痕迹”。 大盗麦克在大陆的出场,英姿飒爽,但是打的士的时候,箱子被拐走,经典台词“顶你个肺”首次出炉。后来,麦克又用看似专业的手段,从梁上垂下绳子来偷翡翠,结果绳子不够长。他不由发出感叹:这奸商!麦克从罗汉寺脱身,一身狼狈地出来,给秦秘书打电话:“出了点小意外,情况还在我控制中。”“我的招牌是讲诚信,跟你老板说,我一定会完成任务的。”麦克的粤语腔配上他自己的狼狈情况,专业的手法和不专业的结果形成的反差,给我们带来的是对国际大盗强烈的解构效果。本该具有反派大佬英雄气质的国际大盗被演绎成了笨手笨脚、洋相百出的滑稽小丑。经典台词“顶你个肺”成为社会流行语,如同“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这句话一样,经过“涂改”,被“延异”成特殊语境的一种特殊表达。 “延异”思维作为一种解构策略,不仅表现在表演、台词及镜头语言上,而且充分体现于电影整体的构思、故事编排和角色设定等方面。 先来看故事的整体构思。故事由一块在厕所里发现的价值不菲的翡翠而起。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经济效益特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国际大盗麦克与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不同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他们在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在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的解构了一把。整个故事情节大胆、痛快,让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一次次被“涂抹”,而且越抹越黑。导演用卓尔不群的构思和十分娱乐的台词,让观众在“延异”中体验了传统的中心、价值观与世界观被无情奚落的快感。 在故事的编排和角色的设定上,故事中谢小盟的话要是摆在其他电影里让一些“艺术家”一本正经地说出来就可彰显自己的深刻和玄妙,但是在这里只是一个浪子用来泡妞的语句。导演有意铺垫起来的浪漫情境,观众还没来得及沉浸,就被“涂抹”得变了味,通向了“延异”的异域。 二撒播:多元歧义的丰富联想 将不同语境中完全相同或谐音相关的词语以及特征类似的形象并置在一起时,常常会产生多元歧义的效果,引发 摘要本文以当代中国影像传播现象中的突出个案作样本,结合后现代理论的解构策略对样本进行具体分析,并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解构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延异、播撒”作为文本分析的工具,从思想内容、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具体的解构策略。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延异播撒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电影《疯狂的石头》之解构策略 201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 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 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 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73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 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设计师盖里、埃森曼、特斯楚米、本尼什、晗迪特、里伯斯坎、辛门布劳和日本的井广美藤。其中以生于加拿大的美国设计师盖里的作品最负盛名。 20世纪80-90年代,盖里的设计引起世界户泛关注,其重要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巴黎的“美国中心”、瑞士巴塞尔的维斯塔公司总部、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市市政会议中心;本尼什设计的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学院大楼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而这个的通常结论就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构主义在学术界与大众刊物中都极具争议性。在学术界中,它被指控为虚无主义、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疯狂。而在大众刊物中,它被当作是学术界已经完全与现实脱离的一个象征。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解构主义仍旧是一个当代哲学与文学批评理论里的一股主要力量。 解构在建筑上: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一一,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果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是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暗黑模式解构

一、暗黑的沉迷路线图 利用我之前给出的“沉迷模式”,分解出暗黑的沉迷路线图 恩~,要找一款大多数玩家都沉迷过,而且和现在网游类型较有关系的游戏,最好的选择应该是Diablo,暗黑破坏神(下面简称为暗黑)。 那暗黑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沉迷呢? 暴雪制作?晕倒~~~就象问李嘉城为什么会富有,是因为他是李嘉城?天啊!难道我要想富有就只能改名叫李嘉城、、、、、、 如果我们期望可以象李嘉城那么富有,就应该分析他的发财的原因,so,如果我期望可以象暴雪制作出让我们沉迷的游戏,也应该分析暴雪制作的游戏是如何让我们沉迷的。 首先利用我之前给出的“沉迷模式”,分解出暗黑的沉迷路线图: 对于上图的一些说明:

在沉迷模式中,是认为存在两级压抑-释放循环的,即有低级和高级压抑-释放循环,通过共同的释放元素,来使到玩家从低级压抑向高级压抑过渡。这就是沉迷路线图。 Low inhibition 低压抑 High inhibition 高压抑 对于沉迷模式更加详细的说明就参看拙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2754932.html,/blog/static/73000942007212102135866 从“事后”分析(即玩暗黑沉迷后),玩暗黑的玩家都会不同程度地“追装”,就是追求极品装备,这里也印证了装备是暗黑玩家高级的压抑元素。(神啊,为什么还不给我暴出+n法力的法杖) 由上图可以看到,装备的“追求点”可以分解成:+耐恢、+技能、+属性和+属防,四个不同的追求点就是不同的压抑点,分解下去,就有了四条沉迷路线。玩家就是通过沉迷路线慢慢过渡到“追装”。 在后面章节可以看到,一条沉迷路线对应项成本指出,就如旅游业一样,一条旅游路线就是一项成本指出,对于旅游业,沿途景色是自然资源,但对于游戏而言,则是需要花费money的哦。不过还好的是,和旅游路线是成本支出,同时是摇钱树一样,沉迷路线也是。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专题九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专题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突飞猛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资源能源消耗急剧增长,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及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重大关系;努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而节能减排被视为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项迫切任务,这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体现,也表明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所承诺承担的重大责任。在高考备考中这一关系人类长远发展的课题是我们永远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点击时政·学会获取解读信息】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4月28日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主持并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2.2008年12月8日至10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3.2009年1月5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长谢旭人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等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年1月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强调,要把加快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当前扩内需、保增长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5.2009年1月4日,温家宝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讲话指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6.200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常委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的通报。会议在强调成绩的同时,清醒地看到了我国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指出,我们始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不断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