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整理
高中物理《运动学》经典习题整理

2016年运动学复习资料

选择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题共23小题)

1.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

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υ,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υ(1

υ≠2υ),则此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A .可能等于1υ

B .不可能等于2υ

C .可能等于12υ

D .可能大于22υ

3.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 、b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t 图像,已知在t 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1~t 2时间内,a 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在t 1~t 2时间内,a 车的位移比b 车的小

C.t 2时刻可能是b 车追上a 车

D.t 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

4. A 、B 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 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 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 2 v 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A.甲先被击中 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5. 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

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的位移最大

B.质点A的路程最小

C.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三质点平均速率相等

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

C.在t1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

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7.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

8. 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变化很快,而加速度很小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9.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3 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B.第5 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C.第6 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D.第7 s内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

10.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继续增大

11.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不同

13.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

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

平均速度是

A.等于(v0+v)/2

B.小于(v0+v)/2

C.大于(v0+v)/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4. 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6m处有一小石子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g取2

10m/s,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

B.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s末追上气球

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7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15. 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为2l,列车匀加速行驶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车尾过桥尾时速度为

A.3v2-v1

B.3v2+v1

C.(3v22-v21)

2

D.

3v22-v21

2

16.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 图像如图,在3秒末两质点相遇,由图像可知 A.甲的加速度等于乙的加速度 B.0时刻甲在乙之前6m 处 C.0时刻乙在甲前6m 处

D.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6m

17. 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加速度滚下,依次通过A 、B 、C 三点,已知AB=6m ,BC=10m ,小球通过AB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2s ,则小球通过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A.2m/s ,3m/s ,4m/s B.2m/s ,4m/s ,6m/s C.3m/s ,4m/s ,5m/s D.3m/s ,5m/s ,7m/s

18. 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 内的位移是1m ,第2s 内的位移是2m ,第3s 内的位移是3m ,第4s 内的位移是4m ,由此可知 A.此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是零 C.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

D .此物体在前4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9.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 、第2个2s 和第5s 内三段位移比为 A.2∶6∶5B.2∶8∶7C.4∶12∶9D.2∶2∶1

20. 平直公路右侧有一排电线杆,相邻两根电线杆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一辆汽车先后通过相邻的三根电线杆A 、B 、C 。已知汽车在通过AB 杆之间的平均速度为1υ,通过BC 杆之间的平均速度为2υ,则该汽车在AC 杆之间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υ,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2

2

1υυυ+=

B.2

12

12υυυυυ+=

C.21υυυ=

D.未给出相邻两杆的距离,因此无法确定

21. 一辆汽车以速度υ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另一半,恰好静止,则此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υ21

B.υ32

C.υ23

D.υ3

1

22. 关于加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不变的

B.速度均匀变化的物体加速度是不变的

C.若物体受合外力(不为零)恒定,则该物体加速度恒定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E.若物体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也为零

G.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H.加速度增大,速度也增大

I.若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则速度变化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最大

J.加速度可以突变,速度不能突变

23. 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 .骄傲的兔子在T 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 3

D .在0~T 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0道简答题0道实验题19道计算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四.计算题 (共19小题)

24. 一条平直铁路上,列车甲正以1v 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猛然发现铁轨前方0s 处有另一列车乙正以速度2v (2v <1v )同向行驶, 为使甲乙两车不至于相撞,甲车司机立即开始制动。则甲车制动的加速度a 至少为多大?

1234

5s s s

25. A 、B 两棒均长1m,A 棒悬挂于天花板上,B 棒与A 棒在一条竖直线上,直立在地面,A 棒的下端与B 棒的上端之间相距20m,如图所示,某时刻烧断悬挂A 棒的绳子,同时将B 棒以v 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且210/g m s ,试求: (1)A 、B 两棒出发后何时相遇?

(2) A 、B 两棒相遇后,交错而过需用多少时间?

26. 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开始追赶正前方100m 处正以v o =10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 max =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2min 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7. 在同一平直公路上,A 、B 两车沿同一方向运动,当两车相距7m 时,A 车以速度V A =4m/s 做匀速运动,B 车此时以速度V B =10m/s 、加速度大小为a=2m/s 2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B 车在前,A 车在后,若从此时开始,A 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B 车?

8s

28. 有甲、乙两条铁轨平行,甲轨上一列车正以1m/s 2

的加速度出站,正前方1000m 处的乙

轨上有一车以40m/s 的速度减速进站,且加速度为a=-1m/s 2

。问: (1)甲、乙两列车的前端经多少时间“相遇”?

(2)设两列车长均为20m ,两车从“交肩”开始到互相离开需多长时间?

29. A、B两辆玩具小汽车在相互靠近的两条平直的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初速度分别为v A=6m/s、v B=2m/s,当A车在B车后面x=3.5m 时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 A=1m/s2大小刹车并停止运动,求:

(1)A车超过B车后,保持在B车前方的时间,以及领先B车的最大距离。

(2)若A车刹车时B车同时开始加速,加速度a B=2m/s2,但B车的最大速度只有v m=4m/s,通过计算说明A车能否追上B车?

6.25s 4.5m 6s

No

30. 某高速列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50 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a=5 m/s2,求:

(1)列车刹车开始后20 s内的位移;

(2)从开始刹车到位移为210 m所经历的时间;

(3)静止前2秒内列车的位移.

31. 晚间,甲火车以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当时乙火车误入同一轨道,且以20 m/s的速度追向甲车,当乙车司机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仅125 m,乙车立即制动,已知以这种速度前进的火车制动后需经过200 m才能停止.

(1)问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2)若要避免两车相撞,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

32. 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是多少?

(2)石子抛出后到离抛出点5 m处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33. 汽车正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 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3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倾角为θ=30°,某同学在斜面上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在斜面上的O点将小球以速度v1=6m/s水平向右抛出,小球第一次与斜面相碰的位置记为P点;第二次仍在O点使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小球经过相同的时间也恰好到达P点,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O、P两点的间距s;

(2)第二次实验时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初速度v2。

35. 为了让观众体会到亲身参与挑战的兴奋和激情,时下很多电视台推出了以全民体验竞技魅力为宗旨的大冲关节目.其中有一关叫跑步机跨栏,它的设置是先让观众通过一段平台,再冲上反向移动的跑步机,并在跑步机上通过几个跨栏,冲到这一关的终点.现有一套跑步机跨栏装置,平台长L1=4m,跑步机长L2=32m,跑步机上设置了一个跨栏(不随跑步机移动),跨栏到平台末端的距离L3=10m,且跑步机以v0=1m/s的速度匀速移动.一位挑战者在平台起点从静止开始,以a1=2m/s2的加速度通过平台,冲上跑步机,之后以a2=1m/s2的加速度在跑步机上向前冲.在跨栏时,挑战者不慎摔倒了,经过2s后爬起,又保持原来的加速度在跑步机上顺利通过剩余的路程.假设从摔倒至爬起的过程中挑战者与跑步机始终相对静止.试求挑战者通过跑步机跨栏装置全程所需的时间为多大?

36. 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T=0.1s释放小球,在连续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15cm,s 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a;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 B;

(3)拍摄时C、D间的距离s 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37. 在一次警车A追击劫匪车B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s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 A=15m/s2,a B=10m/s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 A=45m/s,v B=40m/s,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

38. 甲、乙两车做同向直线运动,初始相距S 0=10m.已知甲车在前以速度v =4m/s 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以初速度v o =16m/s 开始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4m/s 2。试分析:两车相遇几次?何时相遇?

39. 甲、乙两车相距s 0=40.5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 1=16m/s 、

加速度为a 1=-2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 2=4m/s 、加速度a 2=1m/s 2

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2)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40. 将小球A 以初速度s m v A /40=从地面上一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t ?后又以初速度s m v B /30=将球B 从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为了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试分析t ?应满足什么条件.

41. 当汽车B在汽车A前方7m时,A正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B此时速度v B=10m/s,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此时开始计时,则

(1)经过多少时间,A和B相距最远?

(2)A、B相距最远的距离为多大?(3)经过多少时间A恰好追上B?

42. 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的地面上,列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秒,列车全部通过他用了20秒,则列车一共有几节车厢?(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

2012年高考模拟题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D C C AD BD BD AB BD

ABC D A C B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D

B

D

C

B

B

ABC DGI J

D

1.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木块和木板之间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前,木块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121m m kt a a +=

=。木块和木板相对运动时,121m g m a μ=恒定不变,g m kt

a μ-=2

2。所

以正确答案是A

5.解析:由图象可知B 做匀速直线运动,A 、C 做变速直线运动,但它们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又因为所用时间也相同,所以三质点的平均速度也相等,由于A 质点的路程最大,平均速率最大.故C 正确.

6.解析:甲图线的斜率不断变化,乙图线的斜率不变,故A 对;t =0时两图线的斜率不为零,故B 错;t 1时刻两物体位移相等,即相遇,但甲的斜率大,故C 错,D 对.

7.解析:选BD.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说明质点的速度在增加,加速度增大,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继续增大.加速度减小,但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继续增大.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由于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位移一直增大,加速度等于零后,速度不再增大,而位移继续增大.故选BD 8.解析: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就大;只要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它的速度就增大,故B 、D 选项不可能.

9.解析:前3 s 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同向,A 正确.第5 s 内速度随时间减小,速度与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B 正确.第6 s 内速度随时间增大,速度与加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C 错.第7 s 内速度与加速度反向,物体做减速运动,D 错.

10.解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就增加;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加,达最大值;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则位移一直增加,选项B 、D 正确.

11.解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是加速,也可以是减速,加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表明物体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至速度不变,故A 、B 、C 、D 都正确.

12.解析:三个质点的起止位置相同,故三个质点的位移相同,D 项错;由于运动时间相同,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A 项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不是任何时刻速度方向都相同的,B 项错;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并不相同,平均速度也不同,C 项错.

13. 解析:若物体做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时间0~t 1内的位移

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x =12(v 0+v )t 1,其平均速度为v =x t 1=v 0+v

2

但物体实际的v -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大于阴影部分的面积,

所以平均速度应大于v 0+v

2

,故A 、B 、D 均错,C 正确.

14.开始石子的速度大于气球的速度,距离变近,石子速度减为10m/s 时,

上升了15m ,气球上升了10m ,随后距离增大,所以最小距离为1m ,A 错B 对;C 对;若气

球上升速度等于7m/s ,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与气球相遇,但之前一定相遇过一次,D 错。

15.解析:v 22

-v 21

=2a ·2l ,而v 23

-v 21

=2a ·3l ,v 3=

(3v 22-v 2

1)

2

,C 正确. 四.计算题答案: 24.

、追击相遇问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到两个物体的位移、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即相遇条件;

再以此为突破口,列式求解。本题的相遇条件是 即2

112

v t at -≤02s v t +,则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2

221042b ac v v as ?=-=--≤0,

∴a ≥

()

2

120

2v v s -

本题若以乙车为参考系,利用相对运动来求解,则简单的多:两车相对速度为012v v v =-,追上时相对速度为零,相对位移s '≤0s ,应有a ≥

()

2

120

2v v s -

25.

由于A 、B 两棒均只受重力作用,则它们之间由于重力引起的速度改变相同,它们之间只有初速度导致的相对运动,故选A 棒为参考系,则B 棒相对A 棒作速度为v 0的匀速运动。 ∴ A 、B 两棒从启动至相遇需时间1020120

L t s s v =

== 当A 、B 两棒相遇后,交错而过需时间20220.120

l t s s v =

== 26.先判断摩托车应该怎样运动

摩托车应先以a 匀加速至v max ,再匀速直线运动追赶卡车

a=2/11=0.182 (m/s) 27. 8s

提示:B 车已停止运动

28. (1)设经t 0时间两车“相遇”,有202002012

121t a t v t a L ++= s s t s m s m a 2540

1000

t v L /1a /10002221===∴-==则

乙轨上的列车减速为零需时间合理故s t s a v v t 25,2540 401

40

020=?=--=-=

' (2)“相遇”时,v 甲=a 1t 0=25m/s,v 乙=v0+a 2t 0=15m/s 设“相遇”后经时间t 后离开,有

s v v L t a L t a t v t a t v 102,a .221210

1202221=+=-==+++乙

甲乙甲故而

102s

s s =+12

t t t

==max

10max 12

1100)(2

1v at t v v t t at =+=-+

乙轨上的列车从15m/s 速度减为零,需时间s s a V t t 10151

15

0,22?=--=-=''''因为,

故t=10s 合理。

29.解:(1)设A 车用时t 追上B 车,对A 车,22

1

t a t v x A A A -

= 对B 车,t v x B B =相遇时有x x x B A +=解得t 1=1s ,t 2=7s 显然t 1为A 车追上B 车,由于s a v s t A

A

672=>

=,故t 2为A 车停下后被B 车追上。 设从开始到A 车被B 车追上用时为t 3,则x a v

t v A

A B +=22

3得t 3=7.25s

所以13t t t -=?,解得s t 25.6=?

设当A 车与B 车速度相等用时为t 4,则B A A v t a v =-4,s t 44=

则此过程中A 车位移2

4421t a t v x A A A -=',B 车位移4t v x B B ='

故A 、B 最大间距为A B x x x x '-'+=?,解得m x 5.4=?

(2)设从B 车刹车开始用时t 5两车速度相等,B 车加速至最大用时t 6,匀速时间为t 5-t 6,

从开始刹车至速度相等过程中,m A A v t a v =-5且6t a v v B B m +=,解得t 5=2s ,t 6=1s

对A 车,2

5521t a t v x A A A -

='',m x A 10=''

对B 车,)(26522t t v a v v x m B B m B -+-=''(,m x B 7='',

此时有m x m x x A B 105.10=''>=+'',A 车不能追上B 车。

30.解析:(1)列车从开始刹车到停下用时:

由v =v 0+at 得:t =v -v 0a =0-50

-5

s =10 s

则20 s 内的位移等于10 s 内的位移.

x =v 0t +12at 2=[50×10+12

×(-5)×102

] m

=250 m

(2)由x =v 0t +12at 2

得:

210=50t +12

×(-5)t 2

解得:t 1=6 s

t 2=14 s(不合题意,舍去)

(3)列车的运动可看做初速度为0的反向加速运动

则x ′=12at ′2=12

×5×22

m =10 m.

答案:(1)250 m (2)6 s (3)10 m 31.解析:(1)乙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a =0-v 202x =0-202

2×200

m/s 2=-1 m/s 2

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有:

v 甲=v 乙=v 0+at ,解得t =16 s , 此过程甲车位移x 甲=v 甲t =64 m ,

乙车位移x 乙=v 0+v 乙

2

t =192 m ,

由于x 甲+125 m

(2)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到达同一位置时两车的速度相同,则125+v 甲t =v 0t +12

a 0t 2

,v

甲=v 0+a 0t

代入数据解得t =15.625 s ,a 0=-1.024 m/s 2

即为使两车不相撞,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为1.024 m/ s 2

.

答案:(1)会发生 (2)1.024 m/s 2

32.解析: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v 01=20 m/s ,a 1=-g ,v 1=0,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 2-v 2

0=2ax ,v =v 0+at 得

上升最大高度h =v 2012a 1=v 201

2g =202

2×10 m =20 m ,

上升时间t 1=-v 01a 1=v 01g =20

10

s =2 s.

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v 02=0,a 2=g ,

回到抛出点时,x 1=h =20 m ,

到抛出点下方20 m 处时,x 2=40 m ,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下落到抛出点时间

t 2=2x 1g =2×20

10

s =2 s ,

回到抛出点时间t =t 1+t 2=4 s. 下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 处的时间

t =2x 2g =2×40

10 s =2 2 s.

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 处所需时间t ′=t 1+t =2(1+2) s.

答案:见解析

33.解析:汽车和自行车运动草图如下:

要使汽车刚好不碰上自行车,必须满足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者速度相等.

则运动时间为:t =v -v 0a =4-10

-6

=1 (s)

所以关闭油门时汽车距自行车的距离为:

Δx =x 汽-x 自=v 0t +12

at 2

-vt

=10×1+12

×(-6)×12

-4×1=3 (m).

答案:3 m

34.解:(1)小球以v 1平抛,经时间t 落在P 点。

水平方向1cos x s v t θ== 2分 竖直方向2

1sin 2

y s gt θ==

2分

解得12tan 5

v t g θ=

= 212

2sin 4.8m cos v s g θ

θ

== 2分 (2)小球沿斜面向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sin mg ma θ= 2分

由运动学公式2

21 4.8m 2

s v t at =+= 2分

解得2 5.2m/s v =≈

35.解:观众匀加速通过平台: 通过平台的时间:…2分 冲上跑步机的初速度:…1分

冲上跑步机至第一个跨栏:…1分解得:t 2=2s …1分

第一次摔倒至爬起随跑步机移动距离:x=v 0t=1×2m=2m …2分 第一次爬起向左减速过程:v 0=a 2t 3 解得:t 3=1s …1分

位移:…2分[]

向右加速冲刺过程:

…2分 解得:t 4=7s …1分

∴观众通过跑步机跨栏装置所需的总时间为:…2分 36.解:(1)由2

s aT ?=知小球的加速度

22222

2015

/500/5/0.1

BC AB s s a cm s cm s m s T --=

=== (2)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即:

1520/ 1.75/20.2

AB B s v cm s m s T +=

==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CD BC BC AB s s s s -=- 所以2250.25CD BC AB s s s cm m =-==

(4)设A 点小球的速率为A v ,根据运动学关系有: B A v v aT =+

所以 1.25/A B v v aT m s =-=

故A 球的运动时间 1.250.255A A v t s s a ===,故A 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两个. 2

1

112

1t a L =s 221

1

1==

a L t s m t a v /4111==2

222132

1t a t v L +=m t a t v x 5.02

12

32301=-=2

4

23212

1t a L L x x =-++14s t t t t 4321=++++=t t 总

37.解:如图所示,以A 车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Ax 为正方向,令L 为警车追上劫匪车所走过的全程,l 为劫匪车走过的全程.则两车原来的间距为ΔL=L -l

设两车加速运动用的时间分别为tA 1、tB 1,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 2、tB 2, 则v A =a A tA 1,解得tA 1=3s 则tA 2=27s,(1分)同理tB 1=4s,tB 2=26s (1分)

警车在0~3s 时间段内做匀加速运动,L 1=12

a A tA 12

(1分)

在3s ~30s 时间段内做匀速运动,则L 2=v A tA 2(1分)

警车追上劫匪车的全部行程为L=L 1+L 2=12

a A tA 12

+v A tA 2=1282.5m (2分)

同理劫匪车被追上时的全部行程为l=l 1+l 2=12

a B tB 12

+v B tB 2=1120m,(2分)

两车原来相距ΔL=L -l=162.5m (2分) 38.解:设二者经时间t 相遇,则2001

2

V t at Vt S -

?=+ 代数字解得:t 1=1s ;t 2=5s(大于乙车刹车时间,舍去).

1s 末乙车的速度为V 1=V 0-at 1=12m/s,它以此速度超过甲车并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后被甲车追上.乙车在这一阶段发生的位移为:

2

1118()

2V S m a ==

甲车追上乙车所需要的时间为:

1

t ' 4.5()S s V =

=

故第二次相遇的时刻为:t 2=t 1+t /

=5.5(s)

即二者共相遇两次,相遇时间分别为t 1=1s ;t 2=5.5(s) 39.

40.解:设A 、B 两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A t 、B t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2A A v t g =

2B B v

t g

= 考虑t ?的上限,即A 球就要落回地面时才抛出B 球,则B 球会在地面上方与A 球迎面相碰,故应有:A t t ?<

考虑t ?的下限,即B 球抛出后快回到地面时,被A 球追上相碰,故应由:A B t t t ?>- 由题中数据40/A v m s =30/B v m s =即可得:

28s t s

41.解答:(1)t=3s(2)?s=16m(3)5s

42. 16 方法一: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1(:)23(:)12(:1--??--n n 一节车厢的时间为t 0=5秒,则n 节总时间为

00000)1()23()12(1t n t n n t t t t ?=--+??-+-+==20

n=16

方法二、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2n-1),20内共有4个5秒,则连续四个5秒的位移之比为1:3:5:7,则有7+5+3+1=16个单位车厢长度。 方法三:一节车厢长度21011

2522

x v t at a =+

=?,20秒内总长度

2201140022x v t at a =+=?,有21

16x

x =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高中物理经典试题库1000题

《物理学》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习题精炼

生物第一章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水的作用: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③代谢的原料(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④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⑤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2) (3) C 、H 、O 、N 在生物体 内含量达95%以上,其中C 是生物体核心元素, O 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种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主要分布 动植物细胞: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植物细胞: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乳糖 植物细胞: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糖原 合成部位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肝脏和肌肉 功能 ①主要能源物质 ②细胞结构成分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 3、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I 包括:油脂、磷脂、固醇、植物蜡等 油脂: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①组成元素:C 、H 、O (C 、H 比例高,燃烧时耗氧多,产能多); ②功能:储能、保温等; 磷脂: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基本骨架; 固醇:组成元素:C 、H 、O ;小分子物质 ① 固醇: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化学本质是脂质); 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4、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R 基的不同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形成肽键,见下图: 氨基:-NH2; 羧基:-COOH ;肽键:-CO-NH-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 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③ 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④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蛋白质功能: ①组成功能:肌肉;②催化功能:酶;③运输功能:血红蛋白; ④调节功能:生长激素;⑤免疫功能:抗体 (5)蛋白质的变性:变性不可逆;变性的本质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 (6)假设有m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 条链,则: ①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m-n ; ②至少有n 个氨基,n 个羧基游离; ③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总数-18×(m-n) 元素 参与构成的相关化合物或作用 P 参与构成ATP 、ADP 、磷脂、核酸等 Ca 与肌肉的收缩有关(抽搐与肌无力) K 与神经的兴奋传导有关。 Na 与神经的兴奋传导有关。 Fe 亚铁离子参与构成血红蛋白,与氧气的输送有关。 Mg 参与构成叶绿素 I 参与构成甲状腺激素

生物化学经典题

计算一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ATP分子数,并计算每克硬脂酸彻底氧化产生的自由能. [答] (1)一分子硬脂酸需要经过8轮β氧化,生成9个乙酰CoA,8个FADH2 和8NADH,9个乙酰CoA可生成ATP:10×9=90个;8个FADH2可生成ATP :1.5×8=12个;8个NADH可生成ATP:2.5×8=20个;以上总计为122个ATP,但是硬脂酸活化为硬脂酰CoA时消耗了两个高能磷酸键,一分子硬脂肪酸净生成120个ATP。(2)120个ATP水解的标准自由能为120×(- 30.54)KJ=-3664.8KJ,硬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6。故 1克硬脂肪酸彻底氧化产生的自由能为-3664.8/256=- 13.5KJ。 详解: 硬脂酸活化为硬脂酰CoA时把一个ATP转化成为AMP,消耗了两个高能磷酸键,长链脂酰CoA和肉毒碱反应转移进线立体时没有耗能,在β-氧化的反应过程中第一步脱氢:脂酰CoA在脂酰基CoA脱氢酶的催化下,其烃链的α、β位碳上各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α、β烯脂酰CoA(trans-y-enoyl CoA),脱下的两个氢原子由该酶的辅酶FAD接受生成FAD.2H.后者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而生成水,同时伴有两分子ATP的生成。第二步加水没有能量损失,c 再脱氢:β-羟脂酰CoA在β-羟脂酰CoA脱氢酶(L-βhydroxy acyl CoAdehydrogenase)催

化下,脱去β碳上的2个氢原子生成β-酮脂酰CoA,脱下的氢由该酶的辅酶NAD+接受,生成NADH+H+ .后者经电子传递链氧化生成水及3分子ATP. d 硫解:β-酮脂酰CoA在β-酮脂酰CoA在硫解酶中无能量损失,1分子软脂酸含16个碳原子,靠7次β氧化生成7分子NADH+H+,7分子FADH2,8分子乙酰CoA,而所有脂肪酸活化均需耗去2分子ATP.故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共生成:7×2+7×3+8×12-2=129分子 ⒏试说明“酮尿症”的生化机制。 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机制一定是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方式方法,并进行一定的加工,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等等。 生化机制:常常是指在某些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物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一定的化学物,这个过程使得完成某项生理功能或现象。 是在生物化学这个角度,各个元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并行使其功能。 计算一分子硬脂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ATP分子数,并计算每克硬脂酸彻底氧化产生的自由能

高中物理电磁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电磁学部分) 25、如图22-1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 的中央各有小孔M、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 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B.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C.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 N孔继续下落。 图22-1 D.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一直闭合时,A、B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到N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 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 应选A。 若把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 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应选D。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和D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 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从与两板 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 入两板间的电场中。设离子通过平行 板所需的时间恰为T(与电压变化周图23-1 图23-1(b)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_力学计算题49个

四、力学计算题集粹(49个)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1-70所示,求: 图1-70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则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的坐标;(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 2.如图1-71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s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1-71乙,试求拉力F. 图1-71 3.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4.如图1-72所示,火箭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图1-72 5.如图1-7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摩擦因素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图1-73 6.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高度下降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 (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 (2)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竖直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g取10m/s2) (3)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的什么部位? (注:飞机上乘客所系的安全带是固定连结在飞机座椅和乘客腰部的较宽的带子,它使乘客与飞机座椅

高中生物200个经典题汇总

个经典判断题高中生物200 第一部分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 1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 12.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球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 13.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14.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 15.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均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则是与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结合而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使酶活性下降。据此可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弱的是加入的竞争性抑制剂。 16.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17.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 1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 19.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20.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21.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22.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 2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 24.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 25.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

生物化学经典解答题

12.扼要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溶液中具有下列性质。 (1)在低pH时沉淀。 (2)当离子强度从零逐渐增加时,其溶解度开始增加,然后下降,最后出现沉淀。 (3)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达到等电点pH值时,表现出最小的溶解度。 (4)加热时沉淀。 (5)加入一种可和水混溶的非极性溶剂减小其介质的介电常数,而导致溶解度的减小。 (6)如果加入一种非极性强的溶剂,使介电常数大大地下降会导致变性。 (1)在低pH时,羧基质子化,这样蛋白质分子带有大量的净正电荷,分子内正电荷相斥使许多蛋白质变性,并随着蛋白质分 子内部疏水基团向外暴露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因而产生沉 淀。 (2)加入少量盐时,对稳定带电基团有利,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但是随着盐离子 浓度的增加,盐离子夺取了与蛋白质结合的水分子,降低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使蛋白质水化层破坏,而使蛋白质沉淀。 (3)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最小,所以其溶解度最小。 (4)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内部的疏水基团被暴露,溶解度降低。从而引起蛋白质沉淀。 (5)非极性溶剂减少了表面极性基团的溶剂化作用,促使蛋白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从而取代了蛋白质分子与水之间的氢键。(6)介电常数的下降对暴露在溶剂中的非极性基团有稳定作用,结果促使蛋白质肽链展开而导致变性。 22.何谓蛋白质的变性?哪些因素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的机理是什么?变性蛋白质有何特征?举例说明蛋白质变性的应用。蛋白质变性作用是指天然的蛋白质在一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并伴随着其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1)物理因素:加热、剧烈的机械搅拌、辐射、超声波处理等;(2)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酸胍、尿素、表面活性剂等。 蛋白质变性的机理: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次级键破坏,二级以上的结构破坏,蛋白质从天然的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但一级结构保持不变。 蛋白质变性后会发生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生物活性丧失;(2)理化性质的改变,包括:溶解度降低,结晶能力丧失;粘度增加;光学性质发生改变,如旋光性改变、紫外吸收增加;(3)侧链反应增强;(4)对酶作用敏感,易被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变性的应用: (1)加热煮熟食物时食物蛋白质变性既有利于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也可使食物中的致病菌中的蛋白质变性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使食物安全可靠; (2)酒精消毒也是微生物蛋白质在酒精作用下产生变性; (3)剧烈地搅打蛋清,蛋清变稠也是由于蛋清蛋白发生变性;(4)面团在搓揉过程中面筋蛋白质发生变性,体积增加,易混入气体使面团变得松软有弹性等。 试述磺胺类药物抗菌的作用原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 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 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 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 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v2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 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A.0.3m/s2B.0.36m/s2 C.0.5m/s2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 30 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 10 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Δv v1-v36-18

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x AD=84.6mm,x AE=121.3mm __________m/s,v D=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非选择题经典大全

必修三非选择题 1.(8分)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1。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促进生 长,___________则抑制其生长。 (4)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5)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 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7分)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__,B液为________,C液为________,三者共 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________。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若某人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________中的蛋白质含量下降,从而导致________中的水分含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组织水肿。 3.(10分)右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内填序号) (1) 突触由[ ] 、、[ ] 三部分构成。 (2) ③的名称是____,③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称为______。 (3) 右图中神经兴奋传递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左/右),因为 (4) 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为[ ] _______ (5)缩手反射属于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 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 的低级中枢要接受的控制。 4.(11分)如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淡水虾 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A.海鸟 B.水绵 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一段时间内大鱼数目_____,水藻数目_____,淡水虾数目_。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________。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上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 分,未体现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8分)如图所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 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

生物化学经典例题

名词解释 增色效应减色效应DNA的熔解温度(Tm)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判断题 1. DNA的Tm值随(A+T)/(G+C)比值的增加而减少。()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许多mRNA都是多顺反子转录产物。() 3.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4. 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ApC,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为:pGpApCpCpTpG。() 5. 若种属A的DNA Tm值低于种属B,则种属A的DNA比种属B含有更多的A-T碱基对。() 6.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多为负超螺旋。() 7. tRNA的二级结构中的额外环是tRNA分类的重要指标。() 8. 目前为止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大多存在于tRNA中。() 9.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出现减色效应。() 选择题 1. 在右图中,哪一点代表双链DNA的Tm值? A.A B.B C.C D.D E.都不对 2. Watson和Crick的DNA双股螺旋中,螺旋每上升一圈的碱基对和距离分别是: A. 11bp, 2.8nm B. 10bp, 3.4nm C. 9.3bp, 3.1nm D. 12bp, 4.5nm 3. 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 胞核DNA B. rRNA C. tRNA D. mRNA 4. 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A. 溶解度降低 B. 溶液粘度降低 C. 紫外吸收增大 D. 紫外吸收降低 填空题 1.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__ 2. 核酸对紫外光有吸收,核酸的最大吸收波长是nm。 3.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符号的中文名称 mRNA;FAD;cAMP;dCMP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解析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思路点拨]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 [解题过程]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8-1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 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 [解题过程] 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8-2).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m与木板长度L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1000题

《物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光线垂直于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从空气射入介质中,介质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零,所以光速不变 B、光速为原来的n倍 C、光速为原来的1/n D、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为90°,光速不变 2、甘油相对于空气的临界角为4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光从甘油射入空气,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光从空气射入甘油,入射角大于42.9°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3、一支蜡烛离凸透镜24cm,在离凸透镜12cm的另一侧的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倒立,放大率K=2 B、像正立,放大率K=0.5 C、像倒立,放大率K=0.5 D、像正立,放大率K=2 4、清水池内有一硬币,人站在岸边看到硬币() A、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B、为硬币的实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C、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浅 D、为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深 5、若甲媒质的折射率大于乙媒质的折射率。光由甲媒质进入乙媒质时,以下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A、折射角>入射角 B、折射角=入射角 C、折射角<入射角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6、如图为直角等腰三棱镜的截面,垂直于CB面入射的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三棱镜的临界角() A、大于45o B、小于45o C、等于45o D、等于90o 7、光从甲媒质射入乙媒质,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光速分别为v甲和v乙,已知折射率为n甲>n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α>γ,v甲>v乙 B、α<γ,v甲>v乙 C、α>γ,v甲

生物化学试题3答案分解

2005年生物化学下册考试题(B) 一、名词解释(20) 1、乙醛酸循环(2分) 是某些植物,细菌和酵母中柠檬酸循环的修改形式,通过该循环可以收乙乙酰CoA经草酰乙酸净生成葡萄糖。乙醛酸循环绕过了柠檬酸循环中生成两个CO2的步骤。 2、无效循环(futile cycle)(2分) 也称为底物循环。一对酶催化的循环反应,该循环通过A TP的水解导致热能的释放。Eg葡萄糖+A TP=葡萄糖6-磷酸+ADP与葡萄糖6-磷酸+H2O=葡萄糖+P i反应组成的循环反应,其净反应实际上是ATP+H2O=ADP+Pi。 3、糖异生作用(2分) 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 4、Lesch-Nyhan综合症(Lesch-Nyhan syndrome)(2分) 也称为自毁容貌症,是由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遗传缺陷引起的。缺乏该酶使得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不能转换为IMP和GMP,而是降解为尿酸,过量尿酸将导致Lesch-Nyhan综合症。 5、Klenow片段(Klenow fragment)(2分) E.coli DNA聚合酶I经部分水解生成的C末端605个氨基酸残基片段。该片段保留了DNA 聚合酶I的5ˊ-3ˊ聚合酶和3ˊ-5ˊ外切酶活性,但缺少完整酶的5ˊ-3ˊ外切酶活性。6、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2分) 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这种修复方式的过程是:识别出下正确地链,切除掉不正确链的部分,然后通过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合成正确配对的双链DNA。 7、外显子(exon)(2分) 既存在于最初的转录产物中,也存在于成熟的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术语外显子也指编码相应RNA内含子的DNA中的区域。 8、(密码子)摆动(wobble)(2分) 处于密码子3ˊ端的碱基与之互补的反密码子5ˊ端的碱基(也称为摆动位置),例如I可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例1】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3-2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和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 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的对应关系,弹簧这种特 【解析】本题主要研究a与F 合 殊模型的变化特点,以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 运动性质。对物体运动过程及状态分析清楚,同时对物 =0,体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找出AB之间的C位置,此时F 合 由A→C的过程中,由mg>kx1,得a=g-kx1/m,物体做a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在C位置mg=kx c,a=0,物体速度达最大。由C→B的过程中,由于mgf m′,(新情况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见f m>f m′即是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由f m=μN知正压力N减小了,即发生了失重现象,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然竖直向下,所以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故A、B正确。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由于惯性原因,木块必然向中滑动,故D 正确。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应为A、B、D。 【例3】如图3-11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度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 【解析】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线 中拉力T,滑块A的支持力N,如 图3-12所示,小球在这三个力作用 下产生向左的加速度,当滑块向左

高中生物会考练习题(含标准答案)

高二生物会考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沙漠中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 C.脂肪D.水 2.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3.细胞核控制合成的RNA进入细胞质以及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分子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 A.核膜 B.核孔 C.胞间连丝 D.内质网 4.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磷脂和胆固醇 B.载体蛋白 C.蛋白质、磷脂 D.膜蛋白和糖蛋白 5.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线粒体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D.少、大、暗 7.鉴定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化学试剂()A.龙胆紫染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8.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9.下列哪一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 () A.产生C02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放出O2 10.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其表现在()

A.水光解产生[H]的量不足 B.光反应中产生的ATP数量减少 C.暗反应过程中还原剂的数量不足 D.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数量减少 11.下图表示植物在不同的光照下生长的状况,其中哪一组的植物长得最差 () 12.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蓄、保鲜应保持:()A.低温、高氧B.低温、低氧 C.高温、高氧D.高温、低氧 13.检测某一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速率减慢,且细胞萎缩。这说明该细胞正在()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1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 15.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A.胎儿出生时 B.胎儿发育时 C.受精卵形成时 D.受精卵卵裂时 16.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那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鸟嘌呤与尿嘧啶 B.腺嘌呤与胸腺嘧啶 C.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17.豌豆是一种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A.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 B.不同品系的豌豆具有对比鲜明,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生物化学练习题(校)

生物化学 练习一 1、以下哪一种氨基酸不具备不对称碳原子 A、甘氨酸 B、丝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2、侧链是环状结构的氨基酸是() A、Lys B、Tyr C、Val D、Ile E、Asp 3、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 A、半胱氧酸 B、瓜氨酸 C、蛋氨酸 D、丝氨酸 3、分离鉴定氨基酸的纸层析属于()。 A、亲和层析 B、吸附层析 C、离子交换层析 D、分配层析 4、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为4.6、5.0、5.3、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4种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该是:() A、5.0 B、4.0 C、6.0 D、7.0 E、8.0 5、某蛋白质PI为7.5,在PH=6.0的缓冲液中进行自由界面电泳,其泳动方向为() A、原点不动 B、向正极泳动 C、向负极泳动 6、某一氨基酸混合液含有四种氨基酸,成分如下,在PH=6.0时最容易析出氨基酸的是() A、谷氨酸(PI=3.22) B、丙氨酸(PI=6.0) C、赖氨酸(PI=9.74) D、脯氨酸(PI=6.30) 7、下列()侧链基团的pKa值最接近于生理pH值。 A 、半胱氨酸 B、谷氨酸 C、谷氨酰胺 D、组氨酸 8、某一种蛋白质在pH5.0时,向阴极移动,则其等电点是() A、>5.0 B、=5.0 C、<5.0 D、不确定 9、甘氨酸的 34 .2 = CO OH pK , 60 .9 2 = NH pK ,故它的pI为 A、11.94 B、7.26 C、5.97 D、3.63 E、2.34 10.赖氨酸的pK1为2.18,pK2为8.95,pK3为10.53,其pI是 [ ] A. 9.74 B. 8.35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典型例题解析1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典型例题解析 【例1】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中张力可以为零 B .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 C .小球刚好能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是Rg D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 反 解析:像该题中的小球、沿竖直圆环内侧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等没有支承物的物体作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有下列几种情况: (1)m g m v /R v 2当=,即=时,物体的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向心Rg 加速度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恰能过最高点继续沿圆周运动.这是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2)m g m v /R v 2当>,即<时,物体不能通过最高点而偏离圆周Rg 轨道,作抛体运动; (3)m g m v /R v m g 2当<,即>时,物体能通过最高点,这时有Rg +F =mv 2/R ,其中F 为绳子的拉力或环对物体的压力.而值得一提的是:细绳对由它拴住的、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可能产生拉力,而不可能产生支撑力,因而小球过最高点时,细绳对小球的作用力不会与重力方向相反. 所以,正确选项为A 、C . 点拨:这是一道竖直平面内的变速率圆周运动问题.当小球经越圆周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当小球经越圆周的其它位置时,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法向分力)提供向心力. 【问题讨论】该题中,把拴小球的绳子换成细杆,则问题讨论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有支承物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时:

(1)v (2)v (3)v 当=时,支承物对小球既没有拉力,也没有支撑力; 当>时,支承物对小球有指向圆心的拉力作用; 当<时,支撑物对小球有背离圆心的支撑力作用; Rg Rg Rg (4)当v =0时,支承物对小球的支撑力等于小球的重力mg ,这是有支承物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能经越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例2】如图38-1所示的水平转盘可绕竖直轴OO ′旋转,盘上的水平杆上穿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现将A 和B 分别置于距轴r 和2r 处,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已知两球与杆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f m .试分析角速度ω从零逐渐增大,两球对轴保持相对静止过程中,A 、B 两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变化? 解析:由于ω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当ω较小时,A 和B 均只靠自身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A 球:m ω2r =f A ; B 球:m ω22r =f B . 随ω增大,静摩擦力不断增大,直至ω=ω1时将有f B =f m ,即m ω=,ω=.即从ω开始ω继续增加,绳上张力将出现.12m 112r f T f m r m /2 A 球:m ω2r =f A +T ;B 球:m ω22r =f m +T . 由B 球可知:当角速度ω增至ω′时,绳上张力将增加△T ,△T =m ·2r(ω′2-ω2).对于A 球应有m ·r(ω′2-ω2)=△f A +△T =△f A +m ·2r(ω′2-ω2). 可见△f A <0,即随ω的增大,A 球所受摩擦力将不断减小,直至f A =0

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热学试题49个

五、热学试题集粹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E.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E.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E.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 卩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 = r 。时两分子间的斥力 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 P=0 [ ] A.当r>r 。时,E p随r的增大而增加 E.当rVr 。时,E 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 。时,E P不随r而变 D.当r = r 。时,E P= 0 6.—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C升高到LC时,压强变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 变化情况是[ ] 图2-1 A.不变 E.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6 .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E,则气体在状态E时的温度为[ ] 图2-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