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附原文版《六国论》导学案

附原文版《六国论》导学案

附原文版《六国论》导学案
附原文版《六国论》导学案

原文版《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以、而、之”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和掌握“亡、道、得”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相关文学文化知识,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学习议论文的写法。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运用对比论证、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领会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第一课时

【预习清单】

一、作者介绍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作此文的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他主张“尚威”,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写《六国论》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

三、基础训练

1.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秦之欲()

抱薪救火()燕赵()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邯()郸()当()与秦相较荆棘()()颠覆()()

2.通假字

或曰_______:六国互丧

..___________,率.______赂秦耶?曰:不赂者以_____赂者丧,盖_____失强援,不能独._____完.____________________。故曰:弊在赂秦也。

1、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类活用不能独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

4、划出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

第二课时

秦以______(攻取)__________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_____________秦之所得,与

战胜而得者,其实_____________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_____________,诸侯之所大患._____________,固._.____________不在战矣。思_______厥_____先______________祖父_____________,暴_________霜露,斩荆棘,以________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___以.________予___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奉._____之.___________弥.___繁._____,侵._____之.____________愈.___急.______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____矣。至于______颠覆________,理________________固宜然。古人云:"以______

地事______秦,犹________抱薪救火,薪不尽________,火不灭。"此言得之

..____________。

1、古今异义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今:

思厥先祖父古:今:

2、词类活用理固宜然

3、翻译句子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

4、问题探究

(1)第3段可分哪几层意思?并在课文上划出。

(2)在第3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对比性的句子?

(3)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4)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第三课时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_______.五国迁灭

..____________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

.._________,何哉?与嬴

________丧__________,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_______有远略,能守其_______土,义

_____________不赂秦。是故_______________燕虽_________小国而后亡,斯___________用兵之

_________燕赵处秦革灭

..__________孤..______________殆_______尽之际.__________,可谓智力

_______危_______,战败而亡,诚________不得已。向使_________三国各爱.__________其地,

齐人勿附.________于秦,刺客不行._______,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________,存亡之理._________,当与秦相较,或________未易.__________量。

1、古今异义

可谓智力孤危古:今:

刺客不行古:今:

后秦击赵者再.古:今:

2、词类活用义不赂秦

李牧连却之

3、句式

斯用兵之效也()赵尝五战于秦()洎牧以谗诛()

4、翻译句子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

5、问题探究

(1)找出本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2)比较燕赵两国对待秦国时态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本段采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论据有哪些?

第四课时

呜呼!以_______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____秦之心,礼_______天下之奇才,并______

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_______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____秦人积威____________之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____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____胜之之势。苟____以____天下之大,下而从________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

1、古今异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今:

2、词类活用

礼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并力西向

3、特殊句式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其势弱于秦()

4、翻译句子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

5、问题探究

(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

(2)第五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五段已经总结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那第六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语言品读】

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 一、重要实词积累 (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二)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后秦击赵者再 (7)刺客不行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日削月割 理固宜然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义不赂秦 (3)不能独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划线的词语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 5.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速祸焉 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洎牧以谗诛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 (8)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 然后得一夕安寝 二、虚词 1.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举以予人 (5)洎牧以谗诛 (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7)至丹以荆卿为计 (8)苟以天下之大 (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而 (1)赂秦而力亏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二败而三胜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之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较秦之所得 (3)苟以天下之大 (4)子孙视之不甚惜 4.与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word文档资料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 (翻译) 苏洵《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六国论》导学案解析

《六国论》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 1、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基础巩固 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lù)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 革灭殆尽(dài)或未易量(liàng)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5.一词多义。 (1)非: 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不是) ②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 一、重要实词积累 (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 (二)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后秦击赵者再 (7)刺客不行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日削月 割 理固宜然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才 义不赂秦 (3)不能独 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划线的词语1.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 5. 至于颠覆,理固/宜 然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 与嬴而不助五国 也 8. 始速祸焉 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洎牧以谗诛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 利而秦兵又至 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 露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 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 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终终继五国迁 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 略始速祸焉

六国论 原文及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译文】 六国地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地)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地力量,(这就)是灭亡地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地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地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地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地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地贿赂),小地就获得邑镇,大地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地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地土地,比战败所丧失地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地欲望,六国诸侯最大地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他们地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地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地)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地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地土地有限,强暴地秦国地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地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地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地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地国君,起初有长远地打算,能够守住他地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地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地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地)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地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地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地时候,可以说(他们地)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

2020高中语文 1.2《六国论》 4学案 鲁人版必修4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鲁人版必修4) 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鲁人版必修4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4.背诵本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五、教学方法 1、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 3、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理解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学法指导】 1.对词语作分类归纳,理解并作积累。 2.反复诵读,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年27岁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遂悉焚自己平常所写文字,闲户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成数千言,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包括10篇政论和史论。本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文字,因此一般选本改题为《六国论》。 2.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给加点字注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秦()抱薪.救火()邯郸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第一课时 【研读文章】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在.赂秦盖.失强援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六国论 宋代: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创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①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 击强暴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时安排:2课时 █自觉预习 一.作者简介 详见《同步练习》 二.预习作业检查 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 ) 草芥.(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下咽.(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参与.()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悲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时代背景: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 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 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

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主动阅读 【我读我知】 【我思我问】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第一、二节 █课堂导学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得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原文+翻译+赏析+背景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②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③”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④继五国迁(31)灭,何哉?与⑤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⑥丧,齐亦不免⑦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⑧不赂秦。是故(32)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33)速⑨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⑩,李牧连却之⑾。洎⑿牧以谗⒀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⒁尽之际,可谓智力⒂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⒃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⒄,当(tǎng)(34)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⒅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⒆秦之心礼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势(22),而(2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4)。为(25)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27)秦,而犹有可以(28)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29)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12.洎:及,等到。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快要。15.智力:智谋和力量。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26.劫:胁迫,挟制。27.势弱于秦。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六国论学案(教师版)

补充课文 六国论(一) 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1.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容。 2.把握文章的写法特点。 3.积累文言词句。 【知识】 1、作者 《六国论》的作者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期眉州眉山(现在的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轼、辙到了 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洵,洵文名因而大盛。 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轼、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

端软弱。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自主学习】 一、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4、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梳理出文章的结构(思路)图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樊云芳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 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 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 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 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 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 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 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

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 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 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 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 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 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 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 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 “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 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 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 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 一镜矣!”

学生版《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对比论证手法。 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 [学习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 1.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理解对比论证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今四川省眉山县),北宋著名散文家。相传他27岁才发愤读书,精通经书,下笔顷刻数千言。受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宰相韩琦的举荐,宋仁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参加修纂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不久去世。后人称他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并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善作政论,文章议论锋利,明快酣畅,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苏洵著有《嘉祐集》十五卷,本文选自其中的《权书》。《权书》中有十篇,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文章。本文是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前朝藩镇割据,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于对武将防范限制过重,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与契丹、西夏的百年征战中败多胜少,加之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北宋外交极度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宋朝每年要向契丹、西夏纳银和绢数十万计。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敌国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后患。苏洵正是针对这一现实撰写了本文。 3.文体常识: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一篇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邯.郸( )弊在赂.秦( )厥.先祖父( ) 草芥.( ) 与嬴.而不助五国( ) 殆.尽( ) 洎.牧以谗.诛( ) 暴.霜露( ) 燕.赵之君( ) 日削.月割( ) 为.国者( ) 胜负之数.( )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从.散约败( ) 反间.计( ) 下咽.( )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六、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一部分(1-2节) (1)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3-4节) (2)文段分析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第3自然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第3自然段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4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授课类型: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一、作者介绍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宰相韩琦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结成《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例 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又被迫追 加银10万、绢10万匹。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 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疏通全文,自己画出重点词句,难于翻译的也勾画出来。 2.预习思考题: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段是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为国者当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并力却敌,不要为敌人的积威所吓倒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向北宋当局敲起勿蹈复辙的警钟。 四、基础训练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 --------------------------------------------------------------------------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六国论知识点 原文欣赏《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

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唿!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

六国论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二十四六国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