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江西省萍乡中学彭群

一、说“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新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准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经常性的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散文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二、说教材地位

本文安排在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单元要求的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习惯,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语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通过本文的赏析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诗歌音韵、情韵、意蕴,获得审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高。

二、说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有过听闻,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2.诗词教学中会有一定的诵读,但学生对于诵读的节拍、重读、语调、缓急等方法强化不够,大部分学生的诵读未能达到声情并茂的较好水平。

三、说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四、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诗词诵读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基本技巧。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置身诗境、吟咏诵读的方法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品析诵读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透过诗人劝酒中表现的悲乐恣愁之情把握其性格特征中的乐观自信、愁而能壮等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六、说教法学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比较法

七、说教学步骤

(一)导入

翻开古代卷帙浩繁的诗卷,几乎页页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人饮酒作诗,往往透着一股雅韵,劝酒也是如此。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投影全诗),劝出了真挚的友谊及惜别不舍之情,叫人怎能不喝呢?再如白居易的《花下自劝酒》(投影全诗),他借劝酒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呢?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珍惜眼前。

古人的劝酒诗里,有浓浓的情意,深深的感慨。而在这么多劝酒诗里,写得最有名,最有感染力,最酣畅淋漓的当属李白的《将进酒》了,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品一品这《将进酒》吧!

【设计意图:营造浓郁的诗意,激发学生兴趣,介绍劝酒诗,扩展学生知识面,为理解《将进酒》做铺垫。】

(二)自由诵读——初闻酒香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初步把握节奏和情感。请一生朗读检查。

【设计意图: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教学应由浅入深,遵循教学规律。】

(三)思考探究——深品酒味

问题一:劝谁喝?岑夫子,丹丘生。

这两人什么身份?李白的挚友,隐士。由此结合注释一,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问题二:怎么喝?畅饮,豪饮,狂饮,愁饮。要求学生用诗歌原文回答,再概括。

大家能不能联想出李白这样饮酒的其他诗句?

畅饮: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今夕不尽杯,留欢更邀谁?

豪饮: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百年三万六十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狂饮: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

愁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问题三:为什么这么喝?借酒抒情。酒是引子,情感才是李白内心涌动的血液。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围绕劝酒,层层递进,带领学生深入对诗歌的理解。】

分组讨论:李白借劝酒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先找出诗中表达作者感情的词,快速理清思路)明确:悲乐恣愁

请出四个组学生每组选择其中一种情感按照表格的提示进行品析。一名同学代表发言。再选出一组讨论朗读,老师提供朗读建议方案供参考,然后进行小组展示。

内涵手法朗读

悲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比喻夸张节奏

乐得意尽欢,自信乐观夸张重音

恣蔑视权贵,愤激不平借代用典语调

愁怀才不遇借酒销愁夸张语速

在讨论每一点时,教师引导理解诗句深意。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鉴赏:首句诗人驰骋想象,写景起兴:涛涛黄河之水,从天而下,巨浪排空,滚滚流逝,势不可挡。比喻人生奔腾不息的时光长河一去不复返。诗人又将人生由少到老的过程说成朝夕间的事,什么手法?夸张。夸张的写出了青春的倏忽即逝。“举杯才知乾坤大,沉醉方悟人生短”,黄河如此雄壮永恒而人生如此渺小短暂,仿佛朝夕间的事,让人多么惆怅悲伤啊。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鉴赏:这几句写出了李白的自信豁达乐观。此处的“得意”显然不是指功成名就,在这个语境里是什么意思呢?朋友聚首,也是人生一件畅意之事。既然不能改变人生短暂之悲,那就相聚畅饮,莫负良辰美景,要乐观自信。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鉴赏:李白抒发的这几句感慨引起过一些人的批评。你读了以后有什么疑议或不理解的地方吗?李白为什么要这样说?“寂寞”指的是无人理解,无人知遇,受到冷落。引导学生看李白举了陈王曹植的例子来自比。曹植被谢灵运赞为才高八斗,“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但在政治上受哥哥曹丕的打击,郁郁不得志。当一个人郁郁不得志,极度压抑之下,会说出什么话来呢?愤激不平之词。这些都是李白怀才不遇,极度愤懑下说的愤激之词。因此只能借酒销愁。李白“万古愁”愁什么?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加上定语“万古”,说明什么?愁之深广,是古往今来所有郁郁不得志的仁人志士之愁。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人物和李白一样有如此之愁的呢?曹植,屈原,孔子,孟子,贾谊,苏轼…所以这万古愁,震撼心灵,贯穿古今。李白的愁到底有多深,下面这组资料或许能让我们有更深的领悟:

1、礼部尚书苏颋、陈州刺史李邕、都督马公、裴长史、右丞相之子张垍、玉真公主、邠州长史李粲、坊州司马王嵩、采访使韩朝宗、参军元演父子、刘长史……

2、被人嫌弃出身商人、在维扬千金散尽贫病交加、入赘故宰相家、被大舅子诬陷排挤、遭张垍冷落欺骗、在长安遭流氓恶打、翰林院中受阴谋诡计遭馋毁……

第一组是李白曾漫游干谒过的诸侯的姓名,李白写文章投赠给他们求引荐做官,第二组是李白曾遭受过的磨难,可以说是“十谒朱门九不开,历尽磨难受打击”!他的愁真的是很深啊!

而且这愁伴随着李白的一生,我们来看一下李白的绝笔诗。

临路歌

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诗人把自己比作大鹏、仲尼,有高远志向,可是遭遇重大挫折力量不济,他悲痛的问道:“我将逝去,谁会为我哭泣呢?”所以当李白举杯痛饮,唱出“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时候,我们要读出愁,也要读出李白一生的孤独与抗争!

【设计意图:分组讨论,生生合作,深入思考。在诗歌最难读懂的地方让学生质疑解疑,提

高鉴赏能力。】

小结:我们回顾一下这“悲、乐、恣、愁”四种感情基于哪一个字?

愁。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狂放恣肆。作者把他复杂丰富的感情都融入酒中,这一杯杯酒是李白酸甜苦辣复杂的人生况味!

(板书“酒”字。)

【设计意图:通过抓情感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快速理清情感线索,并用“酒”字作结,形象生动。】

(四)朗读唱和——挥洒酒韵

1.读一读

请出准备朗读的小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朗读点拨:高扬的声调重读“天上来”显出黄河的气势,用低沉的声音重读“悲”字,给人悲凉感。重读“必有用”“三百杯”,语调高扬,读出乐观自信。“恣欢谑”重读,进入饮酒醉了的状态,“五花马,千金裘”句式由长句变为三言短句,应加快语速,体现作者的狂放。“万古愁”应拖长并重读,语调高扬,愁中有壮。)教师小结:其实《将进酒》的朗读有很多版本,我认为只要是用真心与作者的感情相应的朗读都是最好的朗读。

2.写一写

讲一段劝酒的佳话。李白被赐金放还,和杜甫会于山东,李白写了一首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给杜甫,其中有两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杜甫回赠了一首《七绝·赠李白》有两句是这么说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对于李白的劝酒狂饮,我也化用李白的诗句写了一首小诗:

《劝李白》

古来圣贤不寂寞,

平乐观里有知音。

岂能长醉不复醒,

要留华章耀古今。

希望同学们也能化用诗中句子来写首小诗劝李白。限时3分钟。推荐佳作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写诗激发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基本素养。化用李白诗句来写劝李白的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以德树人,创造立美。】

课堂总结: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酒已凉了,昔人也已远去,但他们的思想情感永远不会远去!

八、说板书

《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吴春娥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通过品读探究,理解诗歌中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了解诗人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课件),这是写谁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穿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狂言,因酒而成传世佳作。 唐代天才诗人李白在这个方面尤为突出,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的诗为证: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课件) 你读到的是怎样的李白? 一个嗜酒如命,狂放不羁的李白跃然笔下。不过李白不仅能喝,而且也善劝酒。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的一首劝酒歌——《将进酒》,感受他与酒的不解之缘。 二、释题与背景: 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2、背景简介 跟谁喝酒呢? 注意课本注释,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浅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字音: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情感: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须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 2、学生放声朗读,并自习三分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四、品读诗歌,把握情感 (整体情感感知) 1、李白在诗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悲、欢、愁(板书) (前半部分品读) 2、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写作这首诗歌时,诗人已经47岁了,在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甚至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这是他感叹悲伤的深层原因。 ②那么开篇的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它并举又有什么作用?这不是多余的吗? 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了,作者却说“黄河之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诗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本课是高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中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诗。本单元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并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方法,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并且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蕴涵其中的开阔与旷达打动人心而又引人思考。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充盈内心力量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 1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3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学会正确面对人生挫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 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学会正确面对人生挫折。

二、说教法 1、诵读法 本人长期坚持示范性朗读,所以首先利用声情并茂的美读,激发兴趣,继而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放在诗人豪纵狂放的外在形象和忧愤郁怒的内在情感的理解上。 3、研究性学习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在授课中我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具体体现在自寻资料上和人物性格分析上,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生通过看电视片段、预习、自主探究。结合老师简介李白经历的基础上,领会其内涵。 第二步:合作探究。方法是分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老师的点拨下,分析诗歌的内涵。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三、说学法: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 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 2、李白其人及其诗歌学生略知一二,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

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国家一等奖《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五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还是浅层次的。本堂课旨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本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强。 重点难点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他带着酒气从遥远的盛唐飘然而至。他有着“千古诗才,无人媲美;一身傲骨,气压群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巅峰代表诗人——李白。 活动2【导入】二、回顾作者诗歌特点 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及其诗歌的特点。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把这首诗先读一遍,一边读诗歌一边看注释,圈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2.请一位学生读诗歌,师生共同正音。 3.课件展示重要字词的读音,提醒学生做笔记。 将(qiāng)进酒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 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4.请学生放开声音再自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活动4【活动】四、指导诵读吟诵诗歌 1.全班放声齐读一遍这首诗。 2.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诗歌的方法。 3.小结诵读方法。 教师从节奏、感情、停顿、强弱、快慢等方面进行点拨总结。 活动5【活动】五、各抒己见体会情感 过渡:刚刚我们在诵读的时候,有些句子我们读的高亢,有些读的低沉,这是依据什么而定的?的确,这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关,下面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情感? (以下讲解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抒发了什么情感?为何而悲? 时光的流逝,人生苦短。我们知道,自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 课件展示:还有: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及《三国演义》卷首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 2.小结:开篇李白就悲叹人生苦短,人生就如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想我李白啊,满腹经纶,谁料竟落得如此下场:年过半百,青丝成雪,浪迹江湖,一事无成。 课件展示:作者的《秋浦歌》也有这样的感叹。“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过渡:诗人是不是一悲到底了呢?接下来诗人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将进酒》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的首篇课文,也是入选的能够代表李白风格与成就的两篇作品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这首诗虽借用了旧题,却又跳出了前人或以饮酒放歌为言或以濡首荒志为戒的窠臼,自创新意,将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该诗题以积极的内容。作者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愤激,再转狂放,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和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面对的是内容上大胆开拓,感情上跌宕起伏,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匠心的诗篇,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郁怒情绪; (2)鉴赏诗歌中比兴,对比,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如: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开篇即以黄河起兴,既是排比又有夸张。)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诵读能力; (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阅读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设计依据:反复诵读文本有助于深入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方便教师教学,所以我把诵读作为一个重点;鉴赏诗歌表达上的技巧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此,将鉴赏此诗的夸张、对比等艺术特色作为第二重点。此外,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中诗人的情感又是复杂的,诗中一方面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抱负,还反映出悲叹命运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将如何看待李白的痛饮狂歌,体味诗歌的主旨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很难有耐心深入文本的现实,教师的指导阅读和问题引导更显得重要,因此我立足于学案导学,让学生首先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生僻字词等基础知识;通过听朗诵,正音,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情感;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设置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1、导入: 余光中曾对李白有这样的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述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将进酒》现在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说说这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说教材 《将进酒》是编排在职高语文高一下册二十一课《唐诗二首》的,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古体诗,向来被视为李白的巅峰之作。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其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应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全诗慷慨潇洒,感情奔放,气势磅礴,读来令人震撼。是张扬个性的一首劝酒诗,学习此诗有助于同学更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风,由于此诗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对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作为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但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时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诗歌中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名句。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并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 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我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对比法等,使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学法: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

将进酒》公开课教案

《将进酒》组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张建勋 【文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歌内容,找出作者在抒发情感时用到的修辞手法,进一步体会修辞手法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独特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并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作者借助酒气,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气的情感,体验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赏析文章内容,体验用典、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诗歌情感表达方面的独特魅力,进而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其愤懑而又极其豪放的不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五粮液》广告视频,以其酒香酒美引出课题。 五粮美酒夜光杯,诗仙长醉却不归。 他日豪气凌云志,愤愤寂寞壮壮悲。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将进酒》,体验诗仙李白的酒仙风范。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齐读诗歌,解决字音问题。并请同学找出不懂得字词句,疏通文意。 2、李白是诗歌豪放大气,请一位男生齐读诗歌,尽量读出豪放大气。 3、请全体男生齐读诗歌,读出豪放大气之感。 4、默读全诗,理清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文本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悲、欢、乐、寂寞、销愁。

将进酒详细讲解

将进酒赏析 写作背景 李白曾于天宝初年应诏入京为翰林,但无法实现他“以当世之务为负”的志向,且生性高傲,很快遭到了权贵谗毁。天宝三年,唐玄宗“赐金”让他“还山”,李白离开长安。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不以国事为念,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他当时应友人岑勋与元丹丘之邀在颍阳山作客,三人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重点句赏析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长句,如挟天风裹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是肉眼不能穷极的,作者想落天外,语带夸张,写出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又写出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从空间范畴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句为空间范围的夸张,这两句则是时间范围的夸张。把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加短暂。与前两句本来波澜壮阔说得更加壮阔,形成两组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两组长句既有比喻意,又有反衬作用-----以大江东去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显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板书:人生易逝悲感)这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这种力量感也是有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造成的,读来气势磅礴,丝毫没有低沉阴暗的感觉。

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的性格。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接下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做欢乐。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好像诗人有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似乎得意过:“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句由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了自我。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有用”而“必”,何其自信!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什么不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呢!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作者要豪饮一番,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板书:饮酒行乐欢乐) 与“千金散尽”的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二是整头整头的“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绝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至此,欢乐之情趋于高潮,势的旋律加快。诗人那眼花耳热的醉态跃然纸上,恍惚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将作者的醉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似乎已是忘却是在写诗,后一句更是将诗句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好一个李白!即使是借酒消愁也不失其豪放本色。 我们在读下面几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 《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节奏的把握,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对作者激愤的思想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难点;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学生问在疑问处,教师讲在关键时,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将进酒》是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单元选编的这几首诗,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更进一步认识诗人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品质,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诗风。其中对李白作品风格的把握是一个重点。了解李白的诗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桥语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 1 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把握李白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了解李白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诗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高二诗歌单元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很少能深入挖掘,而诗歌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这节课就要以《将进 2 酒》为例结合实践渗透学法激发兴趣。 三、说教法 1、诵读法 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在阅读中去审视文章的思想内容。 2、导读法 教师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讲述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重点在于诗人豪放洒脱的形象的感悟上。 3、比较法

将进酒 说课稿(有配套课件)

《将进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将进酒》是人教版中等职业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欣赏》的第一课。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总之,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基础教学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这首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 (2)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逐渐产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能够体味出诗中的意蕴美 3.课时安排:一课时 4.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在诗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和能力上。 二、说学情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计算机09—4班,通过这一学期三个月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而诗歌本身表达含蓄,跳跃性又大,学生难免对诗歌产生敬而远之、望而却步的态度,这节课就要以《将进酒》为例,激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三、说学法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 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 2 、能够朗读诗歌不难,理解诗歌复杂的思想感情就不容易了,通过让学生自己探寻、发现、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学难点】 在质疑释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的意境,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4、质疑法——主动质疑问难,发现美 据本单元的要求以及诗歌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多种形式并用(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在诵读中进入诗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难点;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学生问在疑问处,教师讲在关键时,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将进酒说课稿

《将进酒》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响水职中颜玉英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阅读与欣赏的教学,要求能够在诵读涵泳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能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感悟古诗的艺术魅力。 理论依据: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把抒情法归为三类:一是奔迸的表情法,二是回荡的表情法,三是含蓄蕴藉的表情法。李白的《将进酒》是运用奔迸表情法的杰作。对这样的乐府歌行,“读便是一切”,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怀才不遇,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二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 学习这首诗,要先把握本诗的整体内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弄清诗的基调,然后探究诗人的艺术手法。本诗时而奔放,时而深沉,豪壮的酒话背后是如波涛汹涌般郁结的情感。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2、教学目标分析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讲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 稿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3、善于设疑,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美的殿堂,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培养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及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以读带讲、以讲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2、课上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释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过程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中情感激越跳荡、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学难点】 在质疑释疑中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的意境,领会诗中宏大广阔的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学法】 1、诵读法——把握语言特色,感受美 2、导读法——感悟作者情感,体味美 3、点拨法——还原诗歌意境,鉴赏美

李白 将进酒 教案

李白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常识简介 1.解题 ⑴《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2.作品背景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将进酒》参赛课件及说课稿

《将进酒》参赛课件及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将进酒》是编排在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的诗歌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学习了解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李白、杜甫是唐代诗坛上双子星座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杜甫沉郁顿挫、语言极其精练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其中李白的《将进酒》是张扬个性的一首劝酒诗学习此诗有助于同学更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风 由于此诗易有及时行乐、悲叹人生的消极思想如何看待这种思想如何理解诗人的狂歌痛饮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对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三阶段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要求要读懂还要求学生学会鉴赏因此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据此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诗歌中比兴、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背诵课文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名句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并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珍惜现在的时光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阅读诗歌、背诵诗歌、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鉴赏此诗的比兴、夸张等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 这首诗整体基调是豪放的但是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诗中一方面大喊“钟鼓馔玉不足贵”表现出蔑视权贵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负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发表自我见解加深对诗歌的主旨理解 二、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我采用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对比法等使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思考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手段上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制作七个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学法: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学生自主鉴赏教师指导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将进酒获奖说课稿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将进酒》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将进酒》,《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是: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开篇课。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将进酒》对后面的诗歌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并掌握“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诗歌赏析中更好地运用并实践它。《将进酒》是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李白当时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他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 【学情分析】 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体味诗歌的“韵味”,还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在“原始的起点”与诗歌鉴赏之间缺少联系的“桥”。而教师要帮学生建起这座“桥”。这个“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建设,从认知阶段到解读阶段再到鉴赏阶段,由“表”及“”里,体会诗歌音韵美、意境美、语言美、思想情感美。 【设计理念】 1、发挥选修课的特质,培养学生诵读鉴赏、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获得审美体验。 2、营造一个开放性、真实性、动态生成的课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