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真智慧之门

真智慧之门

真智慧之门─缘起性空哲学的应用

前言

佛门号称「空门」,释迦牟尼佛号为「空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与哲学,说「空」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空」是佛教的标志,要想了解「空」的哲理,只有向佛讨教。古德说:「十方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意思是说,十方世界有许多选拔佛的试场,应试者只要内心证悟空性,便被录取了。一个人尽管看了许多佛书,听了许多佛理,吃了许多年素,打坐、念佛、拜山样样都会,如果他不理解「空」的哲理,可以说这个人并未获得佛门的基本智慧。佛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宗教,它有极为高明的哲理,被列入大学、研究所的课程中。它也有极实用的修养方法,可以指导人的行为与生活,并使人的内心证入奥妙的境界中。学佛的四种过程为信、解、行、证,信解在行证之前。现代人误以为佛教是迷信,所以必须多在理解上下功夫,以启发信心,才可能付诸实行,获得证验。

一般人一听到佛教说空,便以为佛教虚无、消极、否定一切,因此对它起恐惧心、厌恶心、排斥心。其实这也难怪,只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真正的佛理。本文写作的目的,即在试图将此高深的哲理,以最浅显的文字说明,并希望读者能将它运用于为人、处事、读书之中,以获致人生真正的幸福安乐。

只要你抽出一些空闲,耐心地把本文看完,相信一向被认为艰深的佛理,你也可以多少尝到它的滋味。礼记学记说:「虽有佳肴(好菜),弗食,不知其旨(甘美)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花很少的时间,领会一门高超的哲理,很划得来。

法喜充满

笔者于民国五十二年,亦即大学一年级时,由于朋友的引进,加入佛学社团研习佛学,今年是七十四年,算来我的思想在佛门中也打滚二十多年了。这期间,阅读佛书,听闻佛理,有许多心花怒放的经验。不过近年来,最令我法喜充满的,便是在讲台上讲述性空哲学的时侯。近年,我在师专任教中国哲学史,并应邀在寺庙的佛学研习班上课。每一次讲到这个题目,心情不知不觉倍加兴奋,语句自然滔滔不绝,学生听讲也心不旁骛,全神贯注,从他们发亮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中,我确知他们已获实益。今年(七十四年)的三月八日妇女节,女生之外,男性师生照常上课,全班剩下三十一位男生,我原先是要照进度讲国文,但许多人

提议讲佛学,我心想有十多位女生未到,上正课的话不太妥当。于是问:「要听佛学的人请举手。」竟然三十一位男生通通举手。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讲两堂缘起性空哲学。上完课,我问:「听懂吗?」大多数人都微笑地举起手。但我常想,凭几小时的时间要阐明这样高深的道理,其中必有挂漏之处,而且光靠听讲,事后难免印象模糊,不如笔之于书,使意思表达确切明白,兼可流传久远。日前接奉慧炬杂志社才代董事长荣春老师大函催稿,写作之事益觉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现象界的说明

哲学不离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佛学也是一种哲学,自然也有它的各种论点。而缘起性空哲学便是大乘佛学对宇宙人生万象的一种扼要说明。

大乘佛学对现象界,如果用一个字来说明,便是「空」。用两个字来说明,便是「缘起」。用四个字来说明,便是「缘起性空」。如果用更多的文字来说明,便是二百六十字的心经,甚至六百卷的般若经。必要用多少文句说明才能使人理解佛教的宇宙现象论,这要看各人根基的利钝而定。

大乘佛学以「空」为基础,也以「空」为究极。所以研究佛学当以明「空」作为下手处。如果您想对「空」作初步的了解,本文可以作为敲门砖。如果您想深入研究,可以看今人印顺导师的「中观今论」、「中观论颂讲记」、「空之探究」,道安法师的「空的哲理」,智谕法师的「十二门论释」,张澄基博士的「空性哲学」,以及古代僧肇法师的「肇论」,龙树菩萨的「中论」、「大智度论」。当然,您若想全盘地、彻底地了解「空」的话,非遍读佛教大藏经不可。

缘起性空哲学侧重于宇宙现象界的说明,它不谈本体论,对于人生论也是点到为止。本文中有关哲理之运用部分,乃笔者个人揣摩佛意加以发挥。

缘起的宇宙万象

佛教认为宇宙万象都要依赖各种因缘条件才能生起,若因缘条件离散则消灭。所谓「缘起」,就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意思。「因」是主要的、决定性的条件,「缘」是次要的、辅助性的条件。比如说,一棵树的「因」是种子,种子里的基因,决定了树的形状、大小、花色、果实,但这棵树的发芽、成长,必须依仗众缘,如水分、土壤、阳光、人工等等。又如张三买一本书,念头是「因」,他人的介绍、书款、书局、交通工具就是「缘」。朋友之交往,双方性情合得来

是「因」,认识之机遇、交谈之时间、相处之空间,就是「缘」。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无一能脱离因缘而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集则生起,因缘散离则消灭,因缘变异则变异。一切事物没有它的「自性」。一切事物之性质如此,并非它自己要如此,而是因缘决定它如此。举例说,这座房屋之所以会这个样子,并不是房屋自己要成为这个样子,而是各种因缘,如人工、设计、建材,让它成为这个样子。又如张三之所以赞美李四,并非张三无缘无故赞美李四,而是各种因缘使其如此,如张三最近发现李四有良好表现,而恰好张三最近看了一本书说,赞美他人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加上张三原先也学习了赞美的语词。要说明「缘起」的道理,实例不胜枚举,读者可自行联想,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中论」在开头便说:「一切现象不是自已生起,也不是别一个因素所生起,也不是自己与别一个因素所共同生起,更不是没有原因忽然生起。」举例说,张三不是由张三自己生的,张三也不是单靠他妈妈生的,如果没有张三的爸爸,张三就无法被生出来。张三自己不能生张三,张三也不是别一个因素──张三妈妈独力所生。更不是张三自己与他妈妈共同生张三,张三更不可能不靠因缘而生。所以说张三是由于众因缘和合而生。读者或许会怀疑,张三明明是他父亲和他母亲和合而生的。但是我问您,只靠他父亲和他母亲便能生张三吗?他母亲在受孕后,如果不吃饭、不呼吸、环境不安定、起居不正常,能顺利生下张三吗?所以张三的出生可以说依仗着众多因缘。张三如此,其他事物亦莫不如此。(注一)深一层观察,事物的生起散灭,有其直接因缘,更有其间接因缘。此如说,某个学生退学了,三分之二的科目成绩不及格是直接因缘,父亲失业,家境拮据,心情恶劣是间接因缘,而世界经济不景气、工厂裁员,造成他父亲失业是更间接的因缘,父亲体弱多病、工作效率低被裁员,又是另一层间接因缘,如此层层推究,任何一件事物的发生,都可推究到无穷的因缘。

因缘决定了一切,主持了一切,这使得一切事物之本身,失去了自主性、独立性、绝对性、坚实性、永恒性,于是佛说缘起性空。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的自性空幻不实。空性即是一切事物的本性。空性即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变化性、可塑性、灵动性、可作性、可灭性。宇宙内的事事物物并非不存在,所以说「空」。而是说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以「空」的方式存在,依「空」的原理而存在。世界之所以如此多采多姿,森罗万象,是因为事物自性「空」的关系。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说:「因为有『空』的原理,所以一切现象能够生成。如果没有『空』的原理,一切现象就不能生成了。」(注二)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由于事事物物的灵动性、变化性,才容许有不断的创造、改进。因此佛说「空」,并没有什么不好。况且佛并非为了劝善,而故意说「空」,佛只

是依其智慧的观察,发现了「缘起性空」的原理,把它如实地说出来,以令众生觉醒而已。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空性」的原理,则一切事物便无从生起,即使事事物物现成地在那里,独立、固定、永恒,绝对地存在,宇宙也只是一种死寂、刻板的状态,多么单调而乏味。

与缘起性空的道理相通的,还有所谓的「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是变化不已的;而诸法无我的意思是:一切现象都不是自主的、独立的、固定的。因此只要了解缘起性空,自然也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了。

说「空」不碍说「有」

前面说过,「空」并非百分之百的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只是否定它们的绝对独立真实性,至于相对的真实,短暂的真实仍是被肯定的。在某个有限的时空因缘下,万物仍具有其特定的性质、功能与作用。譬如说,这里有一只好狗,以性空的观点说,这只狗之所以被称为好狗,一定是按某种标准而说,换另一种标准说,它便不一定能被称为好狗。其次,这只好狗在某一种状况下,难保不变为一只疯狗,难保不咬死他的主人。虽然如此,依目前某种标准言,我们仍不妨称它为一只好狗。又譬如说一盆水,以性空的观点说,这盆水在某种因缘的决定下,暂时保持这个样子,它可用以滋润解渴,亦可用以灌溉花木、洗脸洗脚,但当时空因缘转变,它会变为蒸气,或变为冰块,功能又自不同,所以我们说:「这一盆水的本性是空的。」这与我们说:「这盆水在那里。」两句话并不相矛盾。

佛教有二句名言:「真空妙有」与「空有不二」。所谓「真空」是说一切事物无丝毫绝对独立实有性,所谓「妙有」,是了悟到世间万象的生灭都是非常奥妙难思的。所谓「空有不二」,是说「空」之与「有」两种观念,非但不互相矛盾、互相妨碍,而且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空」与「有」都是依缘起说的。一切事物皆依因缘而说为「有」,也依因缘和合所以说为「空」。因此,若有人说,佛教只会说「空」,这也空,那也空,这只对一半。因为佛若只说「空」,不必耗费那许多口舌气力,说法四十九年。佛教的大部分经典都在说「有」。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生命有三世,有前世,有今世,有来世。说有饿鬼,有地狱,有天堂,有佛、菩萨、罗汉、神仙,有金翅鸟,有毒龙,有十方恒河沙般的世界。在佛眼的观察中,世界是如此千差万别,森罗浩瀚,生灭变异,如幻如化。从平淡到神奇,从简单到复杂,从美丽到丑恶,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宇宙间的一切,无不是「有」,同时也无不是「空」。这种空有不二,不落两端的观

念在佛教叫做「中观」,意即「中正不偏之观念」。这种理论叫做「中论」,意印「中正不偏的理论」。将这种观念实现于生活中,叫做「中道」,意即「中正不偏的人生之道」。

佛说的空有与凡夫所认识的空有不同。凡夫以为「空」就是「无」,也就是什么都没有;以为「有」就是真真实实,独立不变的有,这是落入二边的偏激思想,是有毒的。世界上少部分人属于虚无主义,认为人生的一切到头来都归于虚无,所以否定了现世一切努力的价值,使自己变成醉生梦死,行尸走肉。这是落入「邪空」造成的弊害。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属于实在主义,把一切事物看得太过于实在,所以患得患失,心神惶惶不可终日,这是落入「邪有」造成的弊害。一个人若深深理解「缘起性空」的哲学,便自然避免了这些过失。

事物性空,名言也是性空

以上所说都是侧重于事物来说「空」,其实佛说性空也包含一切名言在内,如美丑、大小、成败、动静、长短、寿夭、贫富、贵贱....智愚等等相对的观念。以美丑来说,美丑应该牵涉时空因缘来界定才有意义,时空因缘转变,美丑的看法也会跟着转变。如果有句话说:「阿花是第一美人。」不懂缘起哲学的人就会把这句话当真,马上在脑海中浮起一个他心目中美人的形象。他没有想一想,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这人是根据什么说的?阿花是三家村的第一美人,或是非洲刚果的第一美人,或只是阿土心目中的第一美人。理解缘起哲学的人知道,阿花的「美」,事实上只是一个假名──假借时空因缘而赋予的名言。在未见到真相以前,他不会为那所谓的「第一美人」,起非非之想。理解缘起哲学的人不会把「世界小姐」的头衔当做绝对的真实。因为世界小姐是在特定的时空因缘的限定下产生的。或许另一位可能被选上的小姐,在某种因缘左右下,未克参选。而所谓世界小姐也只是那评审小组依某种标准而选定的。况且评审员也难免受情绪的影响,说不定评审的前一天晚上,某评审员与太太吵了一架,那么隔天那些长得有点像他太太的参选小姐就遭殃了。大与小看来比较客观,甲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一大一小,人人可以有相同的论断,但大与小依然只是相对的真实,而非绝对的真实。因为甲若大于乙,我们说甲大乙小。但甲是无法单独被称为「大」的,甲被称为大,只因为有乙的对比、陪衬,所以简单而有力地说,就是:「甲不自大,因乙而大,乙不自小,因甲而小。」假使甲喜欢被称为大,那么他应该感谢乙,没有乙的衬托,甲是无法显出其大的。而乙如果不喜欢被称为小,也不必太自卑,因为乙之所以小是由于甲大的关系,并不是自己如此。智愚的名言也一样。「张智高读书最后一名。」这句话如果抽去时空因缘来谈,并无一定的涵义。这只是

缘起性空的假名。在弄清楚张智高本人所处的时空因缘之前,不要一听到张智高之名,就马上以为他的智慧必定很高。听到他读书最后一名,也不要立刻断定他一定很偷懒。或许小张实际上是很笨,取名为「智高」,只代表他父亲的希望。或许小张的智慧真的很高,但他在聚集精英的学府里读书,老师要求很高,能得到最后一名,且安全过关,已属不易。成败、动静、长短、寿夭、贫富、贵贱,也都离不了空性假名的原理。读者可以类推,在此不赘。

破什么迷执

以上所言,侧重于理论,从此以下,将细说其妙用。空性哲学的目的在于破除各种迷执,并建立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培养健全的心态。佛教认为,众生的大病在于无明──无智慧的光明,由于无明覆盖,然后有各种的妄想执着。大分之,有我执与法执。细分之则有:理想之执、方法之执、观念之执、个性之执、道义之执、职业之执、亲情之执、爱情之执、邪见之执、体貌之执、名誉之执、财物之执、权力之执。为了扼要起见,此处我们归纳为四点来谈:一、破现象界绝对独立实有之迷执。二、破单一因,或唯一主宰之迷执。三、破自然论之迷执。

四、破无因论之迷执。

执着事物名言的烦恼

就第一点说,对于人生中的一切,如财物、亲情、爱情、权力、名誉、体貌,大部分人虽各有所偏重,但或多或少,没有不执着的。原因是大家把它们看得太过于真实,不了解这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大家非要多多取得、占有不可。所谓「未得之,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以财物来说,多数人总觉得多多益善,甚至已超过一生所需,犹不觉满足。不知财物之取得、累积、与财物之价值、功能,有其缘起之理则,取财非道,理财无方,亿万家财,可以转瞬间化为泡影。人的一生,财物固然不可或缺,但并非最高的价值所在。而且某些人,如无德者、愚蠢者、低能者,并不适合拥有太多的钱财。世界上,人为财死的例子,所在多有。以亲情说,执着心太重的父母,总想一辈子把子女留在身边呵护、指导,子女一旦远离,便日思夜想、牵肠挂肚。我曾听说高雄市有一位母亲,因唯一的女儿北上求学,她便整日以泪洗面,惟恐女儿不能适应新环境,而事实上,她女儿活得好好的。我又听说,有一位父亲,当他唯一多年相依为命的女儿嫁到美国,他人在台湾日日盘算女儿的行程,女儿到了那里,他便用一只图钉钉在地图上做记号,当他肯定女儿已上了新大陆,便自杀了。一个十个月大的小孩,在

家里时时黏着妈妈,别人要抱他,常哭个不停,当他年岁大一些,无明减轻,就自然没有这种现象。以男女爱情说,执着心越重,越有强烈的排斥心理,把第三者看成电灯泡、眼中钉。这就是小夫妻喜欢自组小家庭,厌恶其他长辈同住的原因了。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近几天也有这种消息)说,许多法国夫妻不愿生孩子,理由是干扰甜蜜的婚姻生活,结果造成全国人口减少的恐慌。夫妻常因深重的情执,破坏了配偶与他原先家属的亲情。丈夫也常因对「野花」、「野草」的妄执,而演成家庭的悲剧。以权力说,权力使君子发展抱负、建功立业,但若太恋栈权位,疾病缠身,不胜其任,犹不知放手,这也不是苍生之福。至于小人无学「有」术,迷执权力,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残害忠良,鱼肉百姓,更是罪孽深重。

对于名言,如美丑、大小、高低、贵贱等等,人也是很执着、在意。所以人常为了这些名言的执着而烦恼不已。女人为了符合一般美的标准而去割双眼皮,或去隆鼻、丰颊、隆乳,被密医广告所惑,弄得破碎脸满街跑,哭诉无由。为了衣着的美,女人尤其喜欢赶时髦,流行的便以为美,流行过了便以为不美。说来令人好笑,流行短裙时,看到穿长裙的人硬是觉得那小姐土土的,等大家不时兴迷你裙,改穿长裙(又称迷地裙)时,便觉得长裙较高雅,一样的裙子,却有两种看法,岂不怪哉!对于学历的高低,人也是看得很实在,一个专科学生站在一个大学生面前,硬是觉得自己矮一截,内心不是味道,而这位大学生也硬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难免在言语间想占上风,这种不管实质,只管名义的习气,造成多少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破执不等于放弃一切

佛家基于性空的智慧,要人破执,但破执不等于放弃一切。比如说,教你不执着财物,并不是教你不去赚钱,或者放弃赚钱的机会。因为人生的幸福也须赖各种因缘(条件)的配合,而钱财是人生幸福的条件之一。穷得衣不蔽体,三餐不继,自然也无幸福可言,况且一个人行善也不可无钱财;所以一个理解缘起性空的人,仍然与一般人一样工作嫌钱,所不同的是,他对钱财不加妄执,抓得没有那么紧,该用则用,但也不浪费。对于男女感情的处理也一样,理解缘起的人,结婚与否,不加妄执,有良缘则结婚,无良缘也不强求。我喜欢对方,对方却不喜欢我,这是因缘不具足,我只好放弃。如果这桩婚姻,意义重大,利人利己,我又何妨依正道,努力一番,以待因缘成熟。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肥。」名会带来许多烦恼,若无实力作后盾,大名之下,出丑机会也更多,但是名也有名的作用,一个人若想服务社会,又不可不树立声名,如一优良产品一样,不做

广告,无法广泛造福大众。所以一个真正有大智慧、大学问、热心奉献的人,虽不必刻意追求声名,但也无须刻意逃避声名,一切可观察因缘、形势而决定。

常常有学生问我:「一个人通通不执着了,也不是完了吗?」差不多每年都有人提出这个问间。他们以为一个人须执着于他的理想目标,努力以赴,才有成功的希望。这种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人生的旅途,难免有许多障碍,若不坚持到底,理想必难实现。我的看法是:佛教也极鼓励人发愿,如佛教的课诵本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佛教主张破执,只是破去迷执─迷惑的执着,违背道理的执着。如果您的执着是合理的,那么您仍该坚持;所以佛要人坚持戎律,净土宗要人执持名号(指阿弥陀佛的名号),密宗要人持诵咒语。总之,一个人的作为只要顾及时空因缘,以及行为的妥当合理与否,他的执就不属于迷执。譬如我手中紧抓着一样东西,如果我是为了防止这个东西摔破,那么这个紧抓的动作是合理的;如果这样东西是别人所有,我紧抓着是为了夺为己有,那么这个紧抓的动作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迷执了。世人常执迷于色欲、钱财、权力、声名,以致作出许多害人害己之事,烦恼不堪,这便是佛家破执的根本原因所在了。

破执不等于乱来

许多人以为佛家破执着,就是什么都不要,连做人的规矩,处事的原则都可以不必再去坚持,而可以变得随随便便,吊儿郎当。该上课不去上课,该吃饭不去吃饭,该睡觉不去睡觉。有人问:「你何以如此?」他说:「佛教人不要执着嘛!为什么一定要上课、吃饭、睡觉呢?」如果您这样的话便是会错意了。佛说性空是根据缘起说的。脱离缘起去谈空、去破执,便落入「恶取空」、「邪空」了。缘起有缘起的结果,不读书、不吃饭、不睡觉各有其不良的后果,与佛家的宗旨─「离苦得乐」相违背,所以是不对的。一个人若修到阿罗汉的境界,是可以不须读书、吃饭、睡觉,但凡夫却不能。读书、吃饭、睡觉仍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缘」。

在缘起性空的哲学中,一切的事物、名言都无丝毫的绝对真实性,都不应执着,但因缘果的法则却是极端地真实而超越时空的。那些「因」加上那些「缘」,会产生什么「果」,这是一定不变的,所以佛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侯未到。」有一条化学方程式:硫酸加铜,结果必然是硫酸铜,这个实验你做两次或一千次、一万次,结果都一样。一个人以仇恨心对待他人,天天如此,结果如何,不问可知。所以说因缘果的法则,是

超越时空,万古常新的。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高度的处事效率,亦有其一定的缘起法则可循,所以做人不能没有规矩,处事不能没有原则。

当代佛学权威印顺导师说得好:「缘起性空的哲学要落实于八正道的实践才无弊害。」这真是透彻之言。所谓八正道就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思想)、正语(正当的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工作)、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方向)、正念(正当的念头)、正定(正确的禅定)。

一个人口口声声说他不执着,于是他故意不按时上班,故意穿衣不扣钮扣,故意随地吐痰,故意在车上高谈阔论,故作潇洒豪放状,行为不顾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在佛教说是「被法缚」。说清楚一点,他已执着于「不执着」了。因为他的心已念念不忘于「不执着」,这种反常、失态的表现,乃是另一种形态的执着,同样会带来许多烦恼

破执不等于取消一切假名

佛说一切事物及名言,无非是性空的假名、意思只是要人不执着于假名,并不是要人否定、取消一切假名。所以佛教有一句格言说:「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注三)假名是无需破坏,也不可以破坏的。世间人说:「这是一座高山。」性空论者也说:「这是一座高山。」世间人说:「张三是政治学博士。」性空论者也说:「张三是政治学博士。」所不同的是二者对「高山」、「博土」之内涵的理解。性空论者认为「高山」、「博士」虽为假名,但为了言说的方便,不可没有这些假名。世间森罗万象,千差万别,所用以描述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都属于假名的范围,只要不当作绝对、独立、真实而加以执着,何妨灵活运用这些假名来说明奥妙的道理与事象。

佛教有二谛,即真谛与俗谛,真谛即出(超)世间的真理,俗谛即世间的真理,这两种真理不但不互相违背,反而是互相融通的,所以叫做真俗无碍,真俗不二。真谛说空,俗谛说有;真谛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乃至于一切皆为不可说,不可思议,离一切语言文字;俗谛却不妨说有生有灭,有常有断,有一有异,有来有去,乃至横说、竖说,善巧譬喻,穷劫不尽。所以佛经常说「无我」,但佛陀仍然自称「我」,「我」过去世如何行菩萨道,「我」今世如何证得菩提。所以在佛教,真实界的不可说,并不妨碍世俗界的言说,许多人研究佛学,就是在这一点上很难理解。这需要较多的耐心加以突破。

不执着真好

迷执是烦恼的根源,佛所不许,前面说过:一个人只要顾及时空因缘,他的执就不属于迷执。此如说,肚子饿了就想吃饭,这是合理的。但是迷执的人就坚持要吃什么样的菜,到那里去吃,不管他口袋里有多少钱,不管时间来得及否。不迷执的人会考虑时空因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不会坚持非吃什么不可,非到那里去吃不可。又比如说,有人对职业很迷执,非耍干那一行不可,「不成功便成仁」。民国七十二年九月九日的中央日报有一则新闻说,某大学的张姓学生,因转牙医系不成而上吊自杀,这就是职业迷执造成的悲剧。不迷执的人考虑到种种时空因缘,一面不断充实自己,设法改善因缘,或随顺因缘,不过分强求,只要能维持生活,贡献社会,从事任何行业,都能觉得心安理得,胜任偷快。

世上男女对于爱情方面,常有很深的迷执。因此,报纸常报导因感情纠纷而引起的凶杀、毁容、泼汽油、烧房屋的惨剧。这都是所求不遂,而又执迷不悟的后果。许多人纵使未演成惨剧,但也常为爱情而痛苦、忧郁不堪。关键常在于心中的一念迷执:「我非娶她不可。」「我非嫁他不可。」「只要我喜欢,她便没有理由拒绝我。」「妳不答应,我就要妳好看。」迷执的人不会想到时空因缘,没有想到两情相悦,何其不易,须具备某些妻件(因缘),因缘不足不可强求。不迷执的人常考虑到时空因缘,不随意追求异性,不存非分之想,有良缘则结为终身伴侣,共同追求理想,无良缘则宁缺勿滥,独往独来,何等洒脱自在!

不迷执的人常观察时空因缘,随顺因缘,广结善缘,做适当的事,说适当的话,动适当的念头。他有点像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无入而不自得」;有点像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有点像庄子的「逍遥」;更像菩萨的「随缘自在」。

破单一因的迷执

在众生的许多迷执中,单一因的迷执是大烦恼的根源之一。我们常把成功与失败、幸运与灾祸,归结于一个原因。以缘起哲学的观点看,这是错误的。缘起哲学认为:宇宙内的一切事件,必须靠众多因缘配合才能生起。「因」是主要条件,「缘」是辅助条件,有主要条件而无辅助条件,事情仍然做不成。比如某甲是位优等生,许多人完全归因于他有一位好母亲。但了解缘起的人知道,好母亲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如果没有健全的父亲,安定的社会,热心的老师,以及他本身的上进心,也无法专心读书,获得优异的成绩。一件事情的失败决不是单一因所能造成。「某某政权的垮台完全是因为官吏贪污造成。」这是不明缘起的人讲

的。许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有一位少女时常责怪她的母亲把自己生得丑陋,为此时常与家人争吵,后来竟然负气自杀。佛教认为,那位母亲生了这位少女,是因为彼此有缘的关系,至于这位少女长得丑,是因为她自己前世业力使然。天下的母亲决不可能故意把自己的女儿生得丑陋,而且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相貌好坏差距往往很大,怎能责怪母亲不公平呢?

单一因的迷执使人心里常想:「我今天之所以落得这个下场,都是某人所害的。」「我今天之所以有此局面,都要感谢某人。」有了这种念头之后,对于害自己的人,仇恨一天一天加深,终于下定决心,不报此仇,誓不甘休。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感恩一天一天加重,把其他人的功劳给忽略了。有人做了某些助人之举,后来被他帮助的人飞黄腾达了,他便想:「要不是当年我帮助他,他何能有今天?」于是内心巴望着对方有所回报,要是对方一直无所表示,甚或忘记,他便破口大骂对方忘恩负义,这就是太强调自已功劳所引生的烦恼。

单一因的迷执使人过分看重某种单一因素,而过分忽略其他因素,于是产生偏差的心理。缘起哲学对宇宙人生万事,有「如实」(恰如实际)的观察。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轻重等差,不过分强调某一细节,也不过分忽略某一细节。(注四)因此,一切荣耀归于多人分享,过失也由多人分摊,何等公平、合理。最近几年,在金马奖与金钟奖的颁奖典礼中,许多得奖人在致词时,常表示对许多人的感谢之意,感谢他的父母、妻子,感谢长官、同事,感谢评审委员....等等,就这件事来说,这些得奖人都有缘起的智慧。

走笔至此,使我们想到社会上那些歹徒,恶贯满盈,走上刑场,令人一掬同情怜悯之泪。这些歹徒所以如此,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不全因为他们本性恶劣,不全因为国中时被编入牛头班,不全因为交上恶友。算起来,这些歹徒周遭的亲友、师长,乃至整个社会、国家,都应分担一些责任。如果大家能认识到社会混乱,人人有责的道理,消极上多做一些自律自清自制的努力,积极上多贡献一些爱心智慧,相信社会风气将会日渐好转。

单一因的迷执使人迷信宇宙间所谓的「司命之神」、或「最高主宰」、或「注生娘娘」,或「注死公公」有绝对的权力任意操纵人的生死祸福,相信此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某种外力预先安排好的。所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以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以为「我与你结婚,完全是上帝的旨意。」甚至以为「大陆沦陷是天意的安排。」某人一生富贵荣华,某人穷愁潦倒,都是注生娘娘注定好的。某人被汽车撞死,某人被水淹死,这都是「注死的」。如此推论的结果是:「人不必努力,反正已安排好了。一切都是徒劳而已。」「这不是我的缘故,这是天意。」于是人可以不奋斗了,遭遇厄运时,也不必反求诸己了,

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何等轻松?正如项羽战败时所说:「此天也,非战之罪也。」(这是天意啊!不是因为我不懂战略啊!)说穿了,这都是缺乏缘起智慧使然。

试问,纵然有注生娘娘,注定我生于富贵之家,但我若不努力奋斗,我就能保得住这些富贵吗?纵然有注生娘娘注定我长命百岁,但我死的机会何其多,走路不小心跌倒,可能脑震荡而死,不注意汽车机车往来,可能被撞死。平日一时气愤,可能割腕而死。而且怎不想想,注生娘娘凭什么注定我生于富贵之家,又凭什么让我长命百岁呢?

有些人竞选议员、立法委员,到庙里求神明、菩萨、玉帝保佑,试问,如果不靠自己的真才实学、高尚品格,神明、菩萨,玉帝「有办法」、或「乐意」保佑一个不学有术,为人不齿的人当选议员、立法委员吗?

有些宗教徒吃饭前总要在胸前额头比画比画,然后默谢上帝的恩赐。缘起哲学的看法是,护国佑民的天帝诚该感谢,但是我们同时也该感谢农夫的耕耘,百工的辛劳,与厨工的调制,否则一顿饭菜能顺利上口吗?

罗马不是一天建造的,也不是一人建造的,因此某皇帝或某大臣的功劳不应被过分渲染,而那些小百姓的苦劳不应完全被漠视。

破自然论之迷执

有人不迷信单一因或唯一主宰,却迷信自然论的说法。以为宇宙间万物皆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人类的生病是自然,战争是自然,私欲也是自然,一切皆为自然,故人须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改变现状。其实,佛经也常提到「法尔自然」,中国的老庄更是高唱自然。但是我们要知道,世俗的所谓自然,大异于佛老的所谓自然。世俗的自然乃指事物的情况而言,佛老的自然乃指自然之道理而言。世俗的人认为:人为的部分如文明的建设、政治的措施是可以改变的,而自然的部分,如人性的贪得好色,自傲排他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世俗的自然颇有必然的意味,好像许多事情都是该当如此,必须如此的,而佛老的自然,一方面是指法性而言,一方面是指法则而言。法性即诸法的自性,亦即现象界的本性,佛言空性即诸法的自性,现象界的空无自性,并不是谁规定如此,而是自然如此的。其次,法则即是因果法则,某些因,遇到某些缘,产生某些果,若因与缘相同,结果也一定相同,一千次,一万次都是如此,丝毫不爽,这不是谁规定如此,而是自然如此的。法性与法则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顺其自然而已。因此,世俗的顺其自然是顺其事,佛老的顺其自然是顺其理,二者有天壤之别。前者的顺其自然,使人长居鄙俗烦恼之境地,后者的顺其自然,使人永远获得智慧解脱。

许多人认为,某甲的残废是天生的,某乙的愚蠢是天生的,既是天生自然的,便是该当如此,无法改变的。佛教则认为,任何人的残废、愚蠢乃至于健全、聪明,都是因缘决定的。残废或愚蠢或许是因母体怀孕时误服不当药物造成,大部分的原因乃是前世的不良业因业缘所致。人的现在身心状况,乃是过去所作「业」的结果。所以人若希望将来有良好的身心状况,现在就必须注意检点自己的「业」。(注五)所有的「业」都是「因」,这些业因,遇到众「缘」,便会结果,叫做「业果」。此如说,张三向李四借十万元,限期三个月偿还,时间到了,李四自然会想到这件事。可惜张三交友不慎,生意失败,李四碍于情面,纵然不立即催讨,但心里难免懊恼。借钱是因,交友不慎是缘,无法还债令人懊恼是果。佛陀觉察到因果的复杂性与深远性,发现到生命界的许多现象,时间上牵涉到无穷的三世,空间上牵涉到无边的法界(宇宙),所以才说缘起甚深,非凡夫智慧所能彻了。无论是说「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或「法界缘起」;总之,佛家的宇宙观是不离缘起的。一切既是缘起的,所以人的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美丑强弱,国家的治乱兴衰,风俗的隆污良窳,便不是天生自然,而是人为造作与众缘和合的结果。

正确的顺从自然乃是顺任自然之道,而非顺任事物的现况。比如说,自私是人的劣根性,多为他人设想,便可减轻自私心,这是自然之道,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凡事便多为他人设想,来减轻私心,如此便能养成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襟怀。如果有人说,人类生而自私,所以人应顺任自然,加强保护私权,否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走向狭隘的个人主义路上去,何足取哉?

破无因论的迷执

许多人说:「人生的际遇都是偶然的。」所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便成为一般常用的口语了。所谓「偶然」便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的意思。「某人无缘无故被车撞了。」「某人无缘无故,突然大叫。」「他无缘无故对着我笑。」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一件事情无缘无故,怎么会发生呢?说穿了,这只是无因论的迷执。

许多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书名已经遗忘,里面有一小段说到:「生命就像凋谢的花瓣一般,风起时,花瓣纷纷飘堕,有的堕到篱笆上,有的堕到草地上,有的堕在茅坑里,有的堕到水池里,际遇不同,但有一点相同,便是花瓣的命运都被「偶然」所决定。」照这样说,一切既是偶然,所以成功是侥幸,失败是不幸,努力与否,品德如何,和人的成败祸福,便没有太大的关连。某人当皇帝,

是因为他侥幸生于帝王之家;某人三餐不继,是因为他不幸生于贫穷之家。某人考上高考是运气好,某人落第是运气坏。当然,百分之百的偶然论、无因论者是少有的,但一般人或多或少,总以为人生的种种,总有少分或多分属于偶然或无因。

缘起哲学的看法是,宇宙万物都是缘起的,非偶然而生,非无因而生。一个人的成败祸福与他今生的努力有关,更与他过去世的「业」有关。过去世未曾种善因的人,这一世很难遇贵人相助。过去世不能成人之美,这一世必是阻碍重重。每一个人今生的父母、师长、兄弟、夫妇、朋友都与自己有密切的「缘」。无缘是不能相聚的。缘有善有恶,善缘使人和乐相处,恶缘则令人冲突、蹩扭。佛教说,一个人的福与慧,与今生的努力当然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前生的修行。修福得福,修慧得慧,功不唐捐,分毫不爽。有人前生修福不修慧,故今生有福而无慧,所享受的只是一种痴福,虽身体健康,不愁吃穿,头恼却很笨。有人前生修慧不修福,故今生有慧而无福,尽管聪明绝顶,却穷愁潦倒,所求不遂。有人前生修福又修慧,故今生有福有慧,身体好,相貌好,环境好,悟性敏锐,学业精进。

总之,偶然论者或无因论者认为许多事情是偶然的,无因的,所以是防不胜防,无须负责,努力也常徒劳无功。因此他们的生命是飘荡无依,妄念纷飞的。他们不敢把握现有的,因为随时会有不测之风云,他们不想劳心劳力,却常期盼好运忽然降临。缘起论者却认为事情的发生,其原因或许难知,但不能说无因,既然事出有因,所以谨慎为要,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获,天下无徒劳之事。成功是众缘的配合,不只靠一己的努力,功不必尽归于己,失败虽与因缘有关,主要还是自己的福慧不足所致,须痛自勉励,不断修福修慧。

充满光辉的人生远景

破除了种种妄执以后,缘起哲学使人建立健全美善的心理。俗语说:「有破坏才有建设。」佛法正是如此,它是「破立同时」的。佛学是一门高深的心灵工程学,世尊的种种言说,其目的都是在为众生破除颠倒妄想,建设广大圆满的心灵。

世人皆知,一个人不能没有希望,有了希望,人才能活得起劲。佛教的人生目标是修成一位人格圆满的大觉者──「佛」。「人人皆可成佛,众生皆可成佛」,在佛教中是一个共识与共信。但这个观念必须有它的真理作基础,这个真理即是缘起性空的哲学。缘起论者觉悟到没有绝对独立固定的个性我。在三世流转的生

命历程中,「我」是无自性的,因此也是不断亦不常的。「不断」就是继续存在,「不常」就是剎那变异。因为「我」是如此地存在,所以「我」是可以改造的。换言之,愚痴的「我」,并非永远愚痴,暴躁的「我」,也非永远暴躁;愚痴可以转化为智慧,暴躁可以转化为柔和,于是成佛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缘起论者觉悟到万事万物的空无自性,认识事物的可变性、灵动性、可析性,于是对于改造环境、改变现实,深具信心。古德所谓「建水月道场,作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成梦里菩提」,便是性空哲学的具体表现。

佛经说,从初地菩萨修到成佛,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成佛的路是如此遥远而漫长,但基于因缘果的法则,种佛因,植佛缘,是必然结佛果的。因此觉悟缘起性空的人,内心必然对未来充满乐观及希望。他们了解,只要我努力改造自己,明日之我必可优于今日之我。对于他人亦然,性空论者相信,再坏的人也可以感化,改善。

总之,性空论者绝不会放弃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美好期望。

致广大─无差别「空智」的开显

性空哲学由于破去种种颠倒妄执,所以解脱了许多心灵的束缚,使心灵恢复其原有的光明、开阔、坦荡。这可以从古代许多禅宗大师的悟道偈得到证明。如茶陵和尚云: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封锁

如今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寒山诗亦云: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比伦

教我如何说」

禅的目的在于明心见性,而明心见性须先体悟缘起性空,解黏去缚,始克有成。凡人因种种妄执,内心不断向外驰求,杂念纷飞,精神疲劳,不得休息。如明镜蒙尘,失其照物之用,一旦体悟性空之后,破去迷执,回光返照性灵本体,真积力久,心光日益升腾辉耀,层层穿透五阴魔境(注六);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能所双亡,境智两忘,离言绝待,顿现佛性法身,这叫做无差别般若空智的开显。此般若空智又叫做「根本智」。因为这时只是看见心灵的本来面目罢了,尚不能无所不知。若欲增进各种智慧,尚须以「根本智」为基础,运用心光,观察照了世间万事万物之「外相」、「性质」、「本体」、「能力」、「作用」、「主因」、「助缘」、「结果」、「影响」等等。以成就「后得智」,为什么叫「后得智」呢?因为这些智慧是成就「根本智」之「后」,才「得」到的。根本智可比镜子的光明,「后得智」可此镜中的影像。镜子蒙尘即失去光明,不能照物,人无根本智,则心光亦不完全开显,自不能彻了事理。可见根本智是智慧的基本。

根本智其实就是实相般若。实相即宇宙人生的真相、本体。般若为梵语,意即妙智慧。实相般若即证悟宇宙人生本体的妙智慧。此本体不可言说,超越一切对待,乃人生最后的归根处,亦即是菩提大道的起点。而这个妙智慧,这个本体、真相、归根处与起点,与缘起性空哲学是密不可分,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换言之,解空、证空,即得实相般若、根本智,见佛性、法身,入涅盘。佛性不生不灭,法身不生不灭,涅盘境界不生不灭,「空」亦不生不灭。而佛家的基本目标,就在了解、证悟到这个不生不灭的理体。

尽精微──妙分别「有智」的习得

以为佛教只说「空」,这个人的佛学只得五十分,不及格:因为佛教不但说「空」,也说「有」。空为「真空」,有为「妙有」,「真空妙有」才是大乘佛学的全貌。「空」,故海阔天空,「有」故森罗万有;森罗万有也不碍海阔天空,二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万有无不是缘起的,既是缘起的,所以无不是性空的。知性空所以破执,从而解脱心灵的桎梏,开展心灵的光明;观缘起,故对万有的生起因缘,了了分明。何因加何缘产生何果,这是一定的。万事万物都依因缘而决定,因此要裁制事物,改变事物,创造事物,必先研究各事物之因缘。何因何缘而有贞观之治?何因何缘而有天宝之乱?历观各代兴衰治乱之因缘道理,于是产生历史哲学的智慧,从而规画未来更理想的政治。何因何缘而产生胃病,不同的因缘引起不同的胃病,

不同的胃病以不同的因缘而得解除,深深了解胃病来去的因缘,这个人便成胃病的专家学者。许许多多的智慧都由于明瞭各种因缘果的法则而获得,许多迷惑,都可由于明见事物的生灭因缘而解除。

各种社会现象各有其起灭因缘,明瞭其中底细,此人即是社会科学家;各种自然现象各有其起灭因绿,明瞭其中底细,此人即是自然科学家。无论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都不离缘起,了解两者之间的基本缘起法则,那么这个人便是哲学家。科学或哲学都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真理就是真实的理则,亦即因缘果之作用程序或架构。现象界中,因缘作用至复杂、至精微,其中道理如恒河沙。正如朱子所说:「一物有一物的理,一事有一事的理。」万事之理,穷毕生之力,亦无法彻底明了。佛教说,幸好我们有无穷的来生可以利用,因此也无须急于一生穷尽一切真理。

佛有十种名号,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其中「世间解」即对世间万象的充分了解,「正遍知」,即正确而普遍地了知一切缘起之理,佛的智慧之所以如此广大,乃是累积三大阿僧祇劫的研究修行,破除了如尘沙般之迷惑而得来的。大乘菩萨道是积极入世的,所以大乘菩萨须研究五明。一、内明:指内在的心灵科学。二、声明:指语言、文学、诗歌、音乐。三、医方明:即医学。四、工巧明:乃工艺技巧,即现代所谓的科技。五、因明:即逻辑学(理则学)。此五明乃由深观世间各种缘起法则而得,在佛学说就是方便般若。

总之,佛菩萨依于缘起而悟性空,依于性空而成就实相般若,培养成一种超然自在、光明的心态。以此心态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缘起的底蕴,了解各种生灭现象,善巧分别,而成就方便般若(即方便善巧度众生的智慧)。近代佛教界流行一句名言:「以出世的胸怀,做入世的事业。」这是缘起哲学妙用的最好说明。有学生问我,既出世又入世,这不是矛盾吗?显然,这位学生误以为出世就是脱离世间社会。我说:「出是超然、超脱之意,也就是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出世只是超越凡俗的不良心态,以较高层次的智慧来生活而已。」古德说:「无三界可出,无涅盘可入。」华严经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教的宇宙观认为,空间为无边际,时间为无始终。一念觉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堕入轮回。所以不要误以为有一个具体的三界可出,有一个具体的涅盘可入,此中妙理,一时也说不清,只好留待读者继续努力探究。

不再感情用事

大体说,一个人若凡事能想到缘起,他便能唤醒理智,一切以理智行事了。多年来,我深深觉得,贫贱不足为患,残病不足为患,人类真正的大患在于失去理智。亚里斯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的,人失去理性,便与禽兽无异了。禽兽有情欲而无理智,故不得自由。人若无理智,只是情欲的奴隶罢了。当情欲不得顺遂,大则从事于互相毁灭的战争,搞得天翻地覆,哀鸿遍野;小则人际关系不和谐,互相排斥、伤害,弄得家庭鸡犬不宁,社会罪恶充斥,所以看起来失去理智的结果,将会连禽兽都不如了。

一个在事业上、考试上或感倩上失败的人,内心难免受打击,但若能想一想,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是各种因缘造成的。那么他就不会把怨气集中于某一方面,而做出傻事。以男女感情而言。二年前,有一位留美的硕士,竟然为了他从前的女友移情别恋而专程回国,将汽油泼到女友身上,将她活活烧死。这件事不必目睹,只要看报纸,凭几分想像,就相当令人惊心动魄。如果这位留学生能观察缘起的哲理,结局便不致如此悲惨。男女感情是勉强不得的。若不是双方因缘巧合,自然两情相悦,何必向对方苦苦相逼,或百般献媚呢?了解缘起哲理的人知道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情,所以不敢有非分之想,也绝不会陷于失恋或苦恋的深渊,无法自拔。

儒家思想讲求恕道,古语云:「谦卦六爻皆吉,恕道终身可行。」可见恕之为用大矣。恕是如心,亦即将心比心,多为对方设想,设想自己处于对方的时空因缘中。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在那种情况下,我会如何?」最后往往得到一个结论:「如果我是他,恐怕我也会那样。」于是宽恕、谅解之心便油然而生。

不必抱怨老天不下雨,或下太多雨,也不必抱怨夏天太热或冬天太冷。试想,没有云怎么下雨呢?,云太多,雨怎么停呢?身处南方,焉得不热?身居北地,焉得不冷?

一个不懂缘起之理的母亲才会怒不可遏地打她尿床的七岁小孩;一个不懂缘起之理的父亲才会把小孩数学成绩不理想,完全归罪于老师。试想小孩子七岁还尿床,多半不是故意偷懒,而是膀胱弱的缘故,不给小孩固膀胱补肾气,光打他有什么用,小孩数学成绩不佳,可能的原因很多,不先查清楚就怪老师,恐有不公。

袪除自卑感

深观缘起的人没有自卑感。缘起哲学告诉我们:如是因,加如是缘,生如是果。凡有所作,配合诸缘,必有所成。如果我们努力充实自己,动机纯正,一旦

机缘成熟,不怕不能发展抱负。中年不成,可待老年;今生不成,可待来世。一个人的脑力、体力、学历、家世若与人差不多,固然比较不易自卑;万一差得多,就必须观察三世因缘果报之理,忏悔业障,今生加倍努力,改过迁善以积福,多闻多思以积慧,使福慧俱增,自可扭转劣势,有所成就。

况且差人一等的感觉原是比较得来,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既是相对的,就不是超越时空之外的,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对象相比,结果便不相同,感受也不一样。一个人何必固执地与他人比,而不与他物比呢?若非与他人比不可,又何必固执地往上比,而不往下比呢?若非往上比不可,何必固执此时与他比,此地与他比,此方面与他比;而不以后再与他比,他处与他比,他方面与他比呢?

自卑的人是不快乐的,用缘起哲学想一想,自卑原也没有什么道理。既是无道理,所以不快乐便是不必要的。

一个人的优越与卑劣常无一定的标准,就算有一定的标准,而世上比我差的人何其多,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又何必自卑呢?就算天下的人都比我强,但我若与蚂蚁比,与蛇蝎比,与鸟兽比,我又是何其幸运?想一想,我纵然比较笨,体力也不甚好,但只要我努力,某一方面,或某二、三方面,我总会有所成就。那么,在某些场合里,总会有我的立足之地,在某段时间后,我总有可能赶上别人,或超越别人。

只要了解因缘性空,努力修养自我的学德,人就不会觉得自己永远卑劣,或任何方面皆属卑劣。

自傲也没有什么道理

自卑与自傲同为病态心理,同样引起烦恼。自卑的人常压抑自己,使能力无法发挥;自傲的人常放纵自己,使气势凌驾别人。二者都有碍于人际之和谐,招来他人之抱怨。前者喜好推卸,后者喜好干预;前者自认事事不行,后者自夸样样拿手。所以前者处处逃避,后者处处表现。同为不健康的心理,但相此之下,自傲之害大于自卑。

自卑只是令人怜悯,自大却令人厌恶。自卑只是太否定自己,所以不敢承担责任;自大却是太肯定自己,想支配他人甚或整个社会、国家。往往由于他的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因而对他人或社会、国家造成重大的伤害。历史上没没无闻,任人摆布的小卒小民,多半是安分而自卑的人,而那些嚣张跋扈、误己误国的独裁着、野心家却全是自大狂的人。

佛说,人的根本烦恼之一是我慢(自我的傲慢),而治疗我慢的妙方,仍然离不开缘起性空的哲学。基于缘起,佛说无我;既无我,则何来我慢?无我,并非否定自我的存在,它的意思只是说,没有一个绝对独立、坚实不变之自我存在。换言之,自我没有坚实不变之个性,自我的型态依于时空因缘而变化无常。佛说,自我由五蕴结构而成,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记忆、行─心念、识─识别。色构成「身」,受想行识构成「心」。然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随时空因缘而变化,故五蕴构成的我即非坚实不变,所以说:「五蕴无我」。无我而以为有我,便叫我执;由于我执,遂起我慢、我见、我痴、我爱。无边的烦恼都由此我执而起,所以佛教的修行者重破除我执,其故在此。

五蕴假合的我不可执,属于我所有的财富、学问、美貌、地位、势力、权力、体力等等更不可执着,以为这一切是绝对坚实不变而产生骄傲。以财富言之,财富之来若由于祖传,非由自已努力,固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就算由于自已努力,若不是治安良好,经济繁荣,这些财富能产生或保住吗?况且时势变化,价值飘忽不定,人命无常,旦夕可能易手。故知财富从因缘而起,亦从因缘而灭,财富只是暂时归我使用,我有何可骄傲之处?再以地位言之,由于世袭的地位,固然不值得骄傲,由于努力而来的地位也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骄傲。孟子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一个人的贵贱,随时空因缘而变化无常,所以古人有谓:「宦海浮沉」,我们现代人可以说:「选民之所贵,选民能贱之。」现代民选的官员、民意代表,无不鞠躬曲腰,靠选民抬举,既是如此,有何可骄傲?何况地位也要靠脑力、体力来维持,一旦老病侵寻,脑力衰退,体力不继,地位也就保不住,所以地位也是缘起缘灭,不值得骄傲。依此类推,学间、美貌、势力、权力、体力的拥有,只可谨慎、珍惜、善用,不可存自傲之心。

化解嫉妒心

一般人因自己拥有可爱之物则易起骄慢心,对于别人获得可爱事物则易起妒嫉心。当我们看见别人获得财富、地位、美名,或见他人拥有才智、美貌时,内心往往觉得不是滋味,这不是滋味的那种滋味便是嫉妒。嫉妒是一种烦恼,使人郁郁寡欢,若不加以治疗,会恶化成破坏心、攻击心,最后损人损己。如妯娌间常因对方较得公婆宠爱而嫉妒怨恨,明争暗斗。同学间常因某人长得漂亮,而处处看她不顺眼,故意揭发她的缺失来丑化她。古今中外圣贤从来不教人嫉妒,如孔子说:「见贤思齐。」便是化解嫉妒的方法之一。以佛教来说,善观缘起,即可以治疗嫉妒。佛教讲业力与因缘:一个人拥有健康、美貌、智慧、才干、财富、声名,全因这个人的过去所作「业」的回报。换句话说,一切的所得,悉由今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