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假设检验

一、填空题:

1. 就是事先对总体参数作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该假设是否合理。

2.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关系是。

3.假设检验最常用的有三种情况:双侧检验、和。

4. 当总体方差已知,正态总体时,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选择的统计量为统计量。

5. 左侧检验的拒绝区域位于统计量分布的,右侧检验的拒绝区域位于统计量分布的。

6.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H0,备择假设H1,则称()为犯第一类错误

A、H0为真,接受H0

B、H0为真,拒绝H0

C、H0不真,接受H1

D、H0不真,拒绝H0

2. 按设计标准,某自动食品包装及所包装食品的平均每袋中量应为500克。若要检验该机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应该采用()。

A、左侧检验

B、右侧检验

C、双侧检验

D、左侧检验或右侧检验

3. 当样本统计量的观察值未落入原假设的拒绝域时,表示()。

A、可以放心地接受原假设

B、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与原假设

C、没有充足的理由否定备择假设

D、备择假设是错误的

4.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

A、都减少

B、都增大

C、都不变

D、一个增大一个减小

三、多项选择题:

1. 关于原假设的建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若不希望否定某一命题,就将此命题作为原假设

B、尽量使后果严重的错误成为第二类错误

C、质量检验中若对产品质量一直很放心,原假设为“产品合格(达标)”

D、若想利用样本作为对某一命题强有力的支持,应将此命题的对立命题作为原假设

E、可以随时根据检验结果改换原假设,以期达到决策者希望的结论

2. 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的关系是()。

A、α和β绝对不可能同时减少

B、只能控制α,不能控制β

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减少β

D、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α,必然会增大β

E、增大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少α和β

四、计算题:

1.某种感冒冲剂的生产线规定每包重量为12克,超重或过轻都是严重的问题。从过去的资料知σ是0.6克,质检员每2小时抽取25包冲剂称重检验,并做出是否停工的决策。假设产品重量服从正态分布。(1)

建立适当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如果=12.25克,你将采取什么行动?(3)如果=11.95克,你将采取什么行动?

2. 某厂采用自动包装机分装产品,假定每包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每包标准重量为1000克。某日随机抽查9包,测得样本平均重量为986克,样本标准差为24克。试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能否认为这天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正常?

3. 某企业人事部经理认为,该企业职工对工作环境不满意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1/5以上。为了检验这种说法,从该企业随机调查了职工100人,其中有26人表示对工作环境不满意。试问: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调查结果是否支持这位经理的看法?

4.某电视机厂声称其产品质量已超过原来的标准(原来的标准为1200小时),随机抽取100件产品后测得均值为1245小时,标准差为300小时,如果а=0.05,能否说该厂的产品质量已显著地高于规定标准?如果а=0.1,结论又怎样?(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第5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假设检验

2. 相互对立

3. 左侧检验右侧检验

4. Z

5. 左侧右侧

6.拒真错误取伪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 B 4.A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 CE

四、计算题:

1.解、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根据显著性水平0.05查得临界值Z 0.05=1.645

由于,所以拒绝H0,接受H1。即这批产品的使用寿命确有显著提高。

2.解:依据题意,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H0:u≤1200,H1:u>1200

Z=(1245-1200)/(300/10)=1.5

因为Z0.05=1.645 Z<Z0.05,所以接受原假设,即不能说该厂的产品质量已显著地高于规定标准,

又因为Z0.1=1.28 Z>Z0.1,所以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说该厂的产品质量已显著地高于规定标准。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一、填空题:

1.统计分组有等距分组与两大类。

2. 频率是每组数据出现的与全部次数之和的比值。

3.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和组距。

4. 统计表从形式上看,主要由、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四部分组成。

5. 是测度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是测度离散趋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

6.当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不同时,需要用来测度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

7.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8.对于一组数据来说,四分位数有个。

二、单项选择题:

1. 次数是分配数列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

A、各组单位占总体单位的比重

B、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

C、数量标志在各组的划分

D、以上都不对

2.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600以上。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620

B、610

C、630

D、640

3. 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0以下。又如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2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460

B、470

C、480

D、490

5.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指标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众数和中位数

6. 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应取()

A、9.3

B、9

C、6

D、10

7.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的调查显示,男生的平均体重是6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女生的平均体重是5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据此数据可以推断( )

A、男生体重的差异较大

B、女生体重的差异较大

C、男生和女生的体重差异相同

D、无法确定

8. 某生产小组有9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10,11,14,12,13,12,9,15,12.据此数据计算的结果是( )

A、均值=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均值

C、中位数>均值>众数

D、均值>中位数>众数

9. 按连续型变量分组,最后一组为开口组,下限值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距为500,则最后一组组中值为()

A、2500

B、2250

C、2100

D、2200

10. 下列数据是某班所有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85,95,86,78,86,45,87,92,73,82。这些成绩的极差是()

A、78

B、50

C、45

D、40

11.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一组数据可能没有众数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2.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志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F、职工按收入水平分组

3. 下列哪些属于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

A、几何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E、离散系数

4. 下列哪些属于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

A、几何平均数

B、极差

C、中位数

D、方差

E、离散系数

四、计算题:

1.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公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67 90 66 80 67 65 74 70 87 85 83 75 58 67 54

65 79 86 89 95 78 97 76 78 82 94 56 60 93 88

76 84 79 76 77 76

要求:

(1)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并编制成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

(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考试成绩的算术平均数。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2.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

(2)计算工资的众数、中位数、标准差。

3. 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个工人,各人日产的件数如下:

第一组: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二组:67 68 69 70 71 72 73

这两个组每人平均日产件数都是70件,试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变异指标:

(1)全距(2)标准差,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第2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不等距分组

2. 频数

3. 组数

4. 总标题数据资料

5. 均值标准差

6. 离散系数7.众数 8. 3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B

4. C

5. D

6. D

7. B

8. A

9. B 10. B 11. C

三、多项选择题:

1. BCDE

2.AF

3. BDE

4. AC

四、计算题:

1、解:(1)

组距频数频率(%)向下累计(%)

20~30 2 4.00 4.00

30~40 1 2.00 6.00

40~50 2 4.00 10.00

50~60 2 4.00 14.00

60~70 13 26.00 40.00

70~80 8 16.00 56.00

80~90 12 24.00 80.00 90~100 9 18.00 98.00

100 1 2.00 100.00

合计50 1

2、解Σ XiFi 250×15+350×30+450×20+550×20+650×15

X= = = 440(万元)

ΣFi 100

M0=300+(30-15)/(30-15+30-20)×100=360(万元)

M E=400+(50-45)/20×100=425(万元)

第三章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 是对样本数量特征的描述。

2. 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和。

3. 样本均值的均值等于。

4. 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

5.不重复抽样的修正系数的表达式为。

6..抽样调查是用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的指标数值。

7.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8. 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从各个层(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

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也叫分类抽样。

二、单项选择题:

1. 已知总体X服从均值为40,方差为64的正态分布,现从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均值是(),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是()

A、40,4

B、40,2

C、20,4

D、20,2

2.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

A、50,8

B、50,1,

C、50,4,

D、8,8

3.大样本情况下,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服从()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F分布

D、8,不能确定

4.已知总体比率为0.5,现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比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

A:0.5,0.05,B:0.5,0.5,

C:0.4,0.05,D:0.5,0.04

5.抽样分布是指():

A: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

B: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D:样本数量的分布。

6. 已知人类智商的得分X服从均值为100,方差为256的正态分布,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2,则样本容量为()

A:16 B:64 C:8 D:不确定

7. 总体参数通常是未知的,需要用()进行估计

A:总体均值B:总体方差

C:总体的分布D:样本统计量

8. 已知总体比率为0.6,现从该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比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0.6,0.05 B:0.4,0.049

C:0.6,0.049 D:0.4,0.05

9.某地区有1000户居民,欲抽取5%进行调查,了解居民户对消费者权益的认知状况,先将居民户按顺序排队并分成50个组,每组20户,第一组随机抽出编号为6号居民户,其它各组抽中的居民户编号依次为26号、46号、……、986号,这种抽样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对称等距抽样

D、随机起点等距抽样

三、多项选择题:

1.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抽样方法的差别有()。

A、抽样的样本数目不同

B、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

C、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

D、标准差不同

2. 抽样估计的特点是()。

A、无偏性

B、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

C、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

D、抽样估计存在抽样误差

3.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经常采用()来代替总体标准差。

A、凭抽样调查者经验估计

B、用样本的标准差

C、用总体方差

D、先组织试验性抽样,用试验样本的标准差

E、用过去同类问题的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经验数据

第3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样本统计量

2. 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3. 总体均值

4. 总体方差的1/n

4.

5.. 样本总体

6.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7. 分层抽样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A

4.A

5.C

6. B

7. D

8. C

9. 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 BCD 3. BD

第四章参数估计

一、填空题:

1.参数估计方法有两种,即和。

2. 是根据样本资料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

3. 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有三个,分别是、和。

4. 是为了使抽样误差,不超过所给定的最大允许误差,至少应抽取的样本单位数目。

5.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但调查工作量大,成本越。

6.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抽样调查中,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即提高概率,必须()。

A、缩小误差范围

B、确定总体指标所在的范围

C、扩大误差范围

D、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2. 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3. 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抽选5%和10%的单位样本,那么重置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置抽样平均误差对比关系是()。

三、多项选择题:

1. 关于区间估计,正确的有()。

A、根据样本指标和抽样平均误差,确定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

B、区间估计所表明是一个可能范围

C、区间估计所表明是一个绝对可靠的范围

D、欲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扩大误差范围

E、要提高推断的概率,要缩小误差

2. 在区间估计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概率保证程度与精确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A、前者愈低,后者也愈低

B、前者愈高,后者也愈高

C、前者愈低,后者愈高

D、前者愈高,后者愈低

E、两者呈相反方向变化

3.要提高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方法有()。

A、增加样本数目

B、减少样本数目

C、缩小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改善抽样的组织方式

E、改善抽样的方式

4. 影响抽样单位数目的因素有( )

A、总体方差(或标准差)

B、概率保证程度

C、抽样方法

D、允许误差范围

E、抽样组织方式

四、计算题:

1. 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如下表: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数;

(2)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2. 某学校共有3000名学生。该校对学生的电话费月支出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是:平均电话费月支出为38元,标准差为15.5元。试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估计该校学生人均电话费月支出的置信区间。

3. 某企业从长期实践得知,其产品直径X是一随机变量,服从标准差为0.05的正态分布。从某日产品中随机抽取6个,测得其直径分别为1

4.8,1

5.3,15.1,15,14.7,15.1(单位:厘米)。在0.95的置信度水平下,试求该产品直径均值的置信区间。

4. 已知某种灯泡的寿命服从正态分布,现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6只,测得其使用寿命(小时)如下:1510 1450 1480 1460 1520 1480 1490 1460 1480 1510 1530

1470 1500 1520 1510 1470

试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估计这批灯泡平均寿命的置信区间。

5. 2008年对悉尼995名成人的随机调查发现,有216人每天都抽烟。试在90%的置信度水平下估计悉尼成人中每天都抽烟比率的置信区间。

6. 根据以往的生产统计,某种产品的合格率约为90%,现要求允许误差为5%,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应抽取多少个产品作为样本?

第4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点估计区间估计

2. 区间估计

3.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 必要样本数目

5.小高

6. 估计量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A

三、多项选择题:

1. ABD

2. CDE 3.ACDE 4. ABCDE

四、计算题:

1.解:根据题意,n=10,1-a=95%, t0.025(9)=2.2622故

最大允许误差= t0.025(9) ×s/n1/2=2.2622.×17.136/101/2=12.26

则置信度为95%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791.1-12.26≤X≤791.1+12.26

778.84≤X≤803.36

2.解:根据题意,n=200,p=60/200=0.3,1-a=95%,Za/2=1.96故

Δp = Za/2·б(p)=1.96×0.032=0.063

则置信度为95%的总体比率的置信区间为:

0.3-0.063≤P≤0.3+0.063

0.237≤P≤

0.363

3.解: 已知E=0.05,α=0.05,Zα/2=1.96,当π未知时取为0.5。

在95%的可靠程度下,应抽容量为385的样本。

4. 解:显然有因此可以用正态分布进行估计Zα/2

=1.645

结论:在90%的置信度水平下认为悉尼成人中每天都抽烟的比率在19.55%~23.85%之间。

5. 解: 已知E=5%,α=0.05,Zα/2=1.96,π=90%。

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应抽取139个产品作为样本。

第六章方差分析

一、填空题:

1.方差分析是对多个总体均值是否进行假设检验。

2.把方差分析研究的对象称为。

3.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出的统计量的值服从分布。

4. 在多因素方差分析中,最简单的是。。

5. 在双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A有3种水平,因素B有5种水平,则SST的自由度为,SSA的自由度为,SSB的自由度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要了解饮料的颜色对饮料的销售量是否有影响,则因素是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销售量

B、颜色

C、饮料

D、不确定

2. 在满足方差分析假定的基础上,总离差平方和是水平项离差平方和和误差项离差平方和之()。

A、和

B、积

C、商

D、差三、多项选择题:

1. 考察饮料的颜色和销售地区对销售量的影响,则这里的因素有()。

A、颜色

B、饮料

C、销售量

D、销售地区

E、影响

2.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离差平方和有误差项平均平方的计算方法下列属于品质变量的有()。

A、总离差平方和性别

B、水平项离差平方和

C、误差项离差平方和

D、组内方差

E、组间方差

四、填表题:

为了调查4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影响,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进行调查。在第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下,随机抽取了6名学生,得到6个成绩;在第二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下,随机抽取了7名学生,得到7个成绩;在第三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下,随机抽取了6名学生,得到6个成绩;在第四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下,随机抽取了4名学生,得到4个成绩。根据表格有关数据,试把下表填完整。

第6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相等

2. 因素

3. F

4. 双因素方差分析

5. 14 2 4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A

三、多项选择题:

1. AD

2. ABCDE

四、填表题: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1.当一个变量取一定数值时,另一个变量有确定值与之相对应,这种关系称为。

2. 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1和+1之间,即-1≤r≤+1。计算结果r>0为,r<0为。

3. 当一个变量取一定数值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变量的数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按某种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种关系称为。

4.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方向分为和。

5. 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不完全相关和。

6.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根据其关系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用来近似地表示变量

间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7.我们把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如果一个变量的数量变化,由另一个变量的数量变化所唯一确定,这时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称为()。

A、单相关

B、复相关

C、不完全相关

D、完全相关

2. 当变量x的数值增大时,变量y的数值也明显增大,相关点的分布集中呈直线状态,则表明这两个变量

间是()。

A、强正相关

B、弱正相关

C、强负相关

D、弱负相关

3. 判定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A、绘制相关图

B、编制相关表

C、进行定性分析

D、计算相关系数

4.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A、–0.86

B、0.78

C、1.25

D、0

5.下面的关系中不是相关关系的是()

A、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B、工资水平与工龄之间的关系

C、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D、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6.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个肯定有误()

A、=25–0.75x

B、= –120+ 0.86x

C、=200–2.5x

D、= –34–0.74x

7.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 C )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判定系数

D、估计标准误差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

B、存款期限与存款利率

C、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

D、存款利率与利息收入

E、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

2. 相关系数数值的大小,反映了()。

A、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密切程度

B、协方差(L xy)的大小

C、变量x的标准差的大小

D、变量y的标准差的大小

E、的大小

3.相关关系的关系程度不同有()。

A、单相关

B、复相关

C、不相关

D、完全相关

E、不完全相关

4..相关关系的判断,一般用()来判断。

A、定性分析

B、相关表

C、相关图

D、建立回归直线方程

E、估计标准误差

四、计算题:

1.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时间与个人的薪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研究人员搜集了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的有关受教育年数和年薪的数据,如下:

(1)做散点图,并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2)计算受教育年数和年薪之间的相关系数。

2.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该国的GDP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为研究某国家的一段时间内通货膨胀状况,研究人员搜集了该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和同期GDP的历史数据,如下表:单位:亿元

年份货币供应量该国GDP

1991 2.203 6.053

1992 2.276 6.659

1993 2.454 8.270

1994 2.866 8.981

1995 2.992 11.342

1996 3.592 11.931

1997 4.021 12.763

1998 4.326 12.834

1999 4.392 14.717

2000 4.804 15.577

2001 5.288 15.689

2002 5.348 15.715

试以货币供应量为因变量y,该国家的GDP为自变量x,建立回归模型,并计算样本回归方程。

第7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函数关系

2. 正相关负相关

3. 相关关系

4.正相关负相关

5. 完全相关完全不相关

6. 相互

7. 简单线性相关

二、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D 4.C 5.C 6. B 7.C

三、多项选择题:

1. AC

2. AE 3.CDE 4.BC.

四、计算题:

解:(1)

(2)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最小二乘法得:

由此可得=0.732,=-2.01,则回归方程是=-2.01+0.732x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填空题:

1. 由于决定时间数列变化的因数是多方面的,因此通常把时间数列上各期发展水平按其影响因素的不同分

解成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长期趋势、、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

2.时间序列按照数列中排列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3. “增长1%绝对值”指标其实质是水平的1%。

4. 是把原动态数列的时距扩大,再采用逐项移动的方法计算扩大了时距的序时平均数。

5.就是研究某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向上或向下发展变动的趋势。

6. 就是指某些社会现象由于受生产条件或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在一年内随着季节的更换而呈现出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

1. 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A、趋势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随机性

2. 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

A、环比增长率

B、平均增长率

C、年度化增长率

D、增长1%绝对值

3. 某银行投资额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0%,2005年比2003年增长了15%,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

A、15%÷10%

B、115%÷110%

C、(110%×115%)+1

D、(115%÷110%)-1

4.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上涨了5%,两天累计张幅达()

A、15%

B、15.5%

C、4.8%

D、5%

5.如果某月份的商品销售额为84万元,该月的季节指数为1.2,在消除季节因素后该月的销售额为()

A、60万元

B、70万元

C、90.8万元

D、100.8万元

6.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7. 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各个的算术和

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各个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增长速度各个的连乘积加1

8. 以1950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 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

均发展速度时,须开()。

A、46次方

B、47次方

C、48次方

D、49次方

9.已知连续四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7.5%、9.5%、6.2%、4.9%,则现象在这段时期内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7.5%×9.5%×6.2%×4.9%

B、(7.5%×9.5%×6.2%×4.9%)-100%

C、(107.5%×109.5%×106.2%×104.9% )-100%

D、107.5%×109.5%×106.2%×104.9%

10.在具有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A、平均发展速度

B、总增长速度

C、定基增长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 用于分析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量

2. 用于分析现象发展速度的指标有()。

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

3.某企业1989年产值为2000万元,1997年产值为1989年的1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

A、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5%

B、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

C、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

D、年平均增长量为125万元

E、年平均增长量为111.11万元

4.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C、长期趋势剔除法

D、月平均法

E、季平均法

四、填表题:

下表是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有关资料,试把下表填完整(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五、计算题:

某市汗衫、背心零售量资料如下:

要求:(1)用月平均法计算汗衫、背心零售量的季节比率;

(2)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剔除趋势影响的季节比率。

第8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季节变动

2. 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3. 前一期

4. 移动平均法

5.长期趋势

6. 季节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D 4.B 5.B

6. B

7.C

8.B 9.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 BCE

2. AD

3.ADE

4.DF

四、填表题:

第九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 是表明社会现象复杂经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2. 统计指数按照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

3. 统计指数按照统计指标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

5.统计指数按其测定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和。

6. 按照在一个指数数列中所采用的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和两种。

7. 统计中,将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关系的若干指数形成的整体,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要求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权数必须是()

A、同一时期的

B、不同时期的

C、基期的

D、报告期的

2. 指出下列指数中拉氏数量指数公式()

A、B、C、D、

3. 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则商品销售额()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4.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长了15%,价格增长了10%,则销售额增长了()

A、4.8%

B、26.5%

C、1.5%

D、4.5%

5.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10%

B、90%

C、110%

D、111%

6. 下列哪个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A、价格指数

B、产量指数

C、股价指数

D、销售额指数

7. 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

A、只值原来的0.8元

B、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1元钱等值

D、无法与原来比较

8. 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应该选用相应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通常把它固定在()上。

A、基期

B、任一期

C、报告期

D、计划期

9.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该选用相应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通常把它固定在()上。

A、基期

B、任一期

C、报告期

D、计划期

10.按说明对象的数量特征不同,总指数分为()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三、多项选择题:

1. 质量指标指数有()

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C、购买额指数

D、商品销售额指数

E、产品产量指数

2. 编制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平衡作用

B、同度量作用

C、权数作用

D、平均作用

E、比较作用

3. 指出下列指数中的数量指标指数是()。

A、价格指数

B、商品销售量指数

C、产量指数

D、劳动生产率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

4.某农户的小麦播种面积报告期为基期的120%,这个指数是()。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动态指数

5.如果用p表示商品价格,用q表示商品零售量,则公式∑p1q1-∑p0q1的意义是()。

A、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C、综合反映总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D、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E、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6. 已知某工业企业报告期生产费用(∑p1q1)为2850万元,比基期增长14%,又知报告期假定生产费用

(∑p0q1)为3000万元,则()。

A、成本降低5%

B、产量增加20%

C、报告期生产费用比基期增加35万元

D、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生产费用150万元

E、由于产量增加而多支出生产费用500万元

四、计算题: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6分)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2)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6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第9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指数

2. 个体指数总指数

3. 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

4.简单指数加权指数

5. 定基指数环比指数

6. 指数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D4.B5.D

6. B

7. B

8. C9.A10.B

三、多项选择题:

1. AB

2. BC

3. BC

4.ACE 5.BE

四、计算题:

解:依据题意:

Σp1q0 2196.8

(1)Lp= = =107.73%

Σp0q0 2039.2

Σp0q1 2124

Lq= = =104.16%

Σp0q0 2039.2

ΣP1q1 2281

(2)p p= = =107. 39%

Σp0q1 2124

Σp1q1 2281

p q= = =103.83%

Σp1q0 2196.8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

一、填空题:

1.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政治算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2.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

统计学。

3.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4.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

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5.按数据的来源渠道划分,数据可分为和。

6.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和。

7.抽样误差只存在于调查中。

8.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基本单位构成的整体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个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2. 对黄冈师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黄冈师院所有的学生

B、黄冈师院每一位学生

C、黄冈师院所有的学生成绩

D、黄冈师院每一位学生成绩

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

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

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每一户

B、每个人

C、每个地区的人

D、全国总人口

5.下列属于数量变量的是()

A、性别

B、年龄

C、职称

D、健康状况

6. 下列属于品质变量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7.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确定调查的范围

C、确定调查的单位

D、登记的方便

8. 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人口

B、每一个人

C、每一户

D、工人工资

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和估计总体指标

10.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数量变量的有()。

A、性别

B、工种

C、工资

D、民族

E、年龄

2. 下列属于品质变量的有()。

A、性别

B、工种

C、工资

D、民族

E、年龄

3.统计一词的含义有()

A、统计工作

B、统计经验

C、统计资料

D、统计管理

E、统计科学

4.普查一般属于()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专门组织的调查

第1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 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 .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79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 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 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 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统计学计算例题及答案

计算题例题及答案: 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 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01023 76 101037 75 101052 70 101024 91 101038 70 101053 88 101025 87 101039 76 101054 93 101026 78 101040 90 101055 62 101027 85 101041 76 101056 95 101028 96 101042 86 101057 95 101029 87 101043 97 101058 66 101030 86 101044 93 101059 82 101031 90 101045 92 101060 79 101032 91 101046 82 101061 76 101033 80 101047 80 101062 76 101034 81 101048 90 101063 68 101035 80 101049 88 101064 94 101036 83 101050 77 101065 83 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答案: (1)考试成绩由低到高排序: 62,66,68,70,70,75,76,76,76,76,76,77,78,79, 80,80,80,81,82,82,83,83,85,86,86,87,87,88, 88,90,90,90,91,91,92,93,93,94,95,95,96,97, 众数:76 中位数:83 平均数: =(62+66+……+96+97)÷42 =3490÷42 =83.095 (2) 按成绩 分组频数频率(%)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频数频率(%) 频数频率(%) 60-69 3 7.143 3 7.143 42 100.000 70-79 11 26.190 14 33.333 39 92.857 80-89 15 35.714 29 69.048 28 66.667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统计学经典题库与答案

2. 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A 、发现数据的错误 C 、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3.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 B 、对数据进行排序 D 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 ) A H 0:二=0.15;二-0.15 B H o :二二 0.15;二=0.15 C H 0: 一 - 0.15;二:: 0.15 D H 0:二乞 0.15;二 0.15 9.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 大,则(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C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10. 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A 、 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 、 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 B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1.当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 A )。 z 分布 B 、t 分布 F 分布 D 、 2 分布 A 、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 C 等于2倍的平均数 D 5.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 则峰态系数的值( )。 B 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 等于2倍的标准差 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A =3 C 、v 3 6. 若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C 不存在任何关系 7. 如果所有变量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 均数( )。 A 、不变 B C 减少为原来的1/3 D > 3, =0 )。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而变量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 扩大到原来的3倍 不能预测其变化 8. 某贫困地区所估计营养不良的人高达 15%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实际上还要 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 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4. 如果一组数据标准分数是(-2 ),表明该数据( )。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 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 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 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 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详细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题库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5、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户 B 、144户 C 、100户 D 、288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520 B 、 510 C 、 500 D 、490 8、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n X X X ,,,21 是来自总体 ),(2 N 的样本,样本均值X 服从( )分布 A 、),(2 N B.、)1,0(N C.、 ),(2 n n N D 、) , (2 n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学习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 下: 率。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 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 ,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 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 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 2.25倍 5、 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 ,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 户 B 、144 户 C 、100 户 D 、288 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 520 B 、 510 C 、 500 D 、 490 8、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XjX 2’…,X n 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 X 服从( )分布 A 、N(F 2) B.、N(0,1) C 、 N(n 巴nb 2 ) N(=) D 、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 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

统计学计算习题

第四章 六、计算题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比重(%)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4 25 84 126 28 2 8 30 42 18 合 计 267 100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1、(1) 430025500267 x f x f ?+?+ == = ∑∑甲工资总额 总人数 3002%5008%7003%f x x f =? =?+?+?+ ∑∑乙 (2) 计算变异系数比较 ()2 x x f f σ-=∑∑甲甲 甲甲 () 2 x x f f σ-∑∑乙乙 乙乙 V x σσ= 甲 甲 甲 V x σσ= 乙乙乙 根据V σ甲 、V σ乙 大小判断,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小。 甲品种 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1.2 0.8 1.5 1.3 600 405 725 700 1.0 1.3 0.7 1.5 500 675 375 700 4.8 2430 4.5 2250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2、(1) 收获率(平均亩产) 2430 528.254.8 x = ==甲总产量总面积 2250 5004.5 x = =乙 (2) 稳定性推广价值(求变异指标) 2 2 2 2 600405725700506 1.25060.8506 1.5506 1.31.20.8 1.5 1.34.8 σ???????? -?+-?+-?+-? ? ? ? ?? ???????=甲

2 2 2 2 500675375700500 1.0500 1.35000.7500 1.51.0 1.30.7 1.54.5 σ???????? -?+-?+-?+-? ? ? ? ?? ???????=乙 求V σ甲 、V σ乙 ,据此判断。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 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 况分组(%) 商店 数目 实际商品销售额 (万元) 流通费用率 (%)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 68.4 34.4 94.3 14.8 13.2 12.0 11.0 试计算 (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 (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 8、(1) () 101%1 % f f x = = =?∑∑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 实际销售额 计划完成 (2) 据提示计算:2012.7%x = 品 种 价格 (元/公斤)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甲 乙 丙 0.30 0.32 0.36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13、提示:= 销售额 平均价格销售量 企业序号 计划产量(件)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一级品率 (%) 1 2 3 4 5 350 500 450 400 470 102 105 110 97 100 98 96 90 85 91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应用统计学 主考教师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A 9 C 10 C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 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 1%109%107%1053-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

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70件,σ=件乙车间: x=90件, σ=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