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评说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

评说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

评说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
评说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

姓名:朱磊

学号:1051410029

时间:2011年11月21日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公费师范专业一班

评说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再研究》

评说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公费师范一班朱磊

2011年11月21日摘要:该文基于对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拜读而作。有感于著者史料搜集运用功力,分析批判能力及客观冷静的反思追问等,从治史态度、方法及写作、批判等角度来综合评述。

关键字:批判历史真实思辨

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辛辛苦苦一十二载功,。茅海建先生用他的如椽巨笔为我们再现了鸦片战争的另一番风致。这也是他站在巨人肩膀的上反思“近代化”总结二十世纪历史学启示二十一世纪国人的时代佳作。在序言中著者明确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1,在今天现代化使命仍未完成的中国,其历史意义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减,相反“屈辱、仇恨、自卑、希望”2等诸种情绪交织又使其成为一个绝不会令国人轻松的课题。因此作者既“注重人物命运”,又“解释历史现象”3,以较为冷静客观的态度对民族历史进行客观批判,以更好的认清过去,预见未来,还原鸦片战争的真正历史意义。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具体评说。

一、首先折服于著者的扎实基本功:十余年搜集史料、思考问题的苦功,两年的展纸动笔终成书出版,令吾辈羡慕之余不禁汗颜。

第一在搜集运用史料方面:在行文大量引用其查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资料、《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华书局)、《鸦片战争の研究》(日本、佐佐木正哉)、《中国丛报》、当世人张喜的《探夷说贴》、《鸦片战争》和许多当事人的奏折书札日记以及大量外国档案、著作、作战记录等,并反复对比考证,务求还原历史真实中可略窥一二。同时在其详尽的战略攻防态势举措部署(尤其是中国)及中英双方军力之动态比较,还有随着战事发展及清政府在剿抚间的徘徊挣扎的叙述上亦用功尤深。足见著者搜集运用史料功底之深厚。

第二其对历史人物命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情境假设的联系思考亦令笔者耳目一新,深深震撼。囿于篇幅,仅举一例:在<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中著者

从琦善家世背景、为官经历、人类心理缺陷等各个方面分析其“卖国”的不可能性,并推翻世人所谓琦善“卖国”的四项罪名,从而在事实证明琦善并不卖国,而至多也只是面对现实由“主剿”变“主抚”,对英妥协(甚至妥协的决策也是道光皇帝的决策,尽管琦善对圣意有所迂回曲折变通)罢了。然而琦善何以背卖国的骂名至今?由此触及中国传统史学常用方法:“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4然而著者并未止于此,而是首先从儒家传统及天朝观念分析士子、史家“只反'奸臣'不反皇帝”5的“自觉”接着更进一步深入思考,探求其掩盖历史误导民众的虚假宣传性,更重要的是著者人不放弃思考,最后从其遮蔽中国旧有道德、性理明教、文物制度乃至中国旧体制的层面来批判其“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挚爱”6,为我们打开一条重新审视历史的新思路,正视以往对鸦片战争的矛盾解释8,反思“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7即如著者所言:“一个沉思者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9也即“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10

二、著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继承创新发问,推进研究,启思世人。

在此以著者对蒋孟黻先生的批判继承为例,略作梳理。首先是在对琦善的态度上11,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蒋孟黻先生曾为之“翻案”,但在中日战争爆发后又视琦善“不足责”。著者没有再去深究其为现实国情而带的政治宣传成分,而是基本否定了其“'远超时人'的外交家”形象还原其天朝一“无知”(时代局限非个人所能为)官员的面目,让人们“离历史真实更近”12。这基本是否定了蒋孟黻先生的观点。同时在对林则徐对当时清帝国问题的认识上,著者则对蒋孟黻先生所谓的“林则徐是知道了不说,知道了不做,对此提出了道德上的指控。”13只简单概述,继而转到自己的创见上来,即“林则徐的思想被今人夸大了”14并从林则徐对战争的错误判断及其对神光寺事件的反应和他复出后的言论行动上予以论证,最后对今人据“史料钩沉”所得出“林则徐具有改革中国的思想”15这一论断的来源的予以质疑,最终在批判的基础上认定“林则徐有可贵且有限的开眼看世界的事实,但还不能推导出他有着改革中国的思想”16。最后在对《南京条约》前后中外关系的认识上,著者对蒋孟黻先生“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的认识予以很高的评价——“相当凝练且传意”17。但同时又从微观角度的国家关系、经贸关系以及猖獗的鸦片走私贸易上的对比变化上对以一个“不平等”来概括中外关系对比变化提出质疑并进一步研究探讨17,并超越了蒋孟黻先生简单的宏观视野,又从细微的角度给我们一个思考视角。以上三点略可对著者的批判继承创新思想有一个简单的概括。至于其中的历史真实,囿于暂时无法得到原始文献对比核实,在此不作品评,仅就其批判继承发问创新的思想予以评说。

三、本书不仅结构谨严内容充实而且线索清晰引证规范,对志于从事史学写作的初学者来说绝对堪称典范。

具体来看,首先著者从<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开篇,先分析其人其政其心理动机人性缺陷;再接着分析其时代背景,主要是“天朝”观念和中英关系;最后深入到中国传统史学、旧有道德、性理名教文物制度层面的原因。层层深入,逐层剥离,又深入浅出,从而站在时代、历史、客观的角度尽可能还原一个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琦善。既圆满地还原了史实又谨严了行文结构。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著者在此不仅提出问题总摄全篇,同时该篇自身也结构完整而且又可独立成文。后文也几乎每章也都袭用此法——既可独立成文但又章章不偏离著者开篇提出的诸问题,谨严有序。其次著者切实按照自序中“注重人物命运”、“解释历史现象”18的要求紧扣时间、地域、剿抚回旋三大线索次第铺展,线索清晰明确,大大便利了读者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进程的认识把握,又有利于读者对鸦片战争中的剿抚回旋变化的理解。同时最后在<历史的诉说>中也完整的补充了鸦片战争中先后出场的各大员的结局与其战后的反思表现,人物命运、形象跃然纸上。又不无意味的比照于日本,以反思、发问结束行文,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和玩味。最后也不得不提一下兹文的引注,其史料引证的原始性及其范围的广博性,在第一点里已有论证无需赘言,更重要的是其引证注解的规范详尽,既补充了大量原始史料信息又对中英双方及不同当事人的不同见闻笔录都尽为收录,供读者自我评判参考,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了对史实的尊重。同时对中英双方的军力比较及中方调兵时间的表格化、数字化处理也使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的传达了历史真实。还有书中附有的战争形势图和炮台及防御工事图亦有此功用19。(同时这也应该是计量史学的实践应用,值得推崇学习借鉴运用)。

四、著者质疑反思发问的治学研究方法也颇值得学习。

在此只选两个尤有思考价值的例子来具体论述:第一是绪论中在对“以纪传体为正宗的中国传统史学,过多地注重了人物的褒贬,历史著作中登场的历史人物,身上都带着明显的标签。”20这一问题的质疑反思中大胆提出以下诸问题:当时情况下,中国是否有取得鸦片战争胜利的可能?当时清政府有没有谁可以领导或指导这场战争取得胜利?还是这注定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则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如何看待英勇殉国的将士?如何看待封建君臣在这场战争中的功过是非?如何看待剿抚的回旋?再比较稍后的日本,对比中日近代以来的命运作为历史研究者的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如何解释?抑或将一切责任推给历史?······21尽管著者并没有完全为我们解决以上各问题,但毕竟能打破局限提出问题本身已实属不易了。况且著者在此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探讨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22,已在回答着这些问题了。另外一个则是在<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中关于传统民族主义的质疑与创见。传统的主流的史界基本将三元里民众抗英视为民族的爱国主义23。著者对此就不敢苟同,不仅从史实上分析论证,而且还在传统“天下”、“夷夏”观下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过度的视角下考察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的意义,提出“保卫家园”与“保卫祖国”24的不同命题以及汉奸和顺民的问题,并进一步挖掘到“几千年历史积淀积累下来的民族缺陷”25的大问题。并进行合理化分析思考启示世人。这种对民族精神的质疑、反思、正视,不正像牛虻一样叮着民族驱策其进步向前?

五、行文优美的词句、犀利的笔锋、思辨的哲理和笔端流露的对民族、历史的无限的感情又构成文章的另一大特点。

诚如在<清朝的军事力量>中这样两段:“当权力与金钱一样上市流通之后,即刻产生威力无比的社会腐蚀剂,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不可逆转。”“我为了研究结论的公允,曾千百度的寻找光明,但光明始终远我而去。我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鸦片战争时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26寥寥百余字,写尽清军的腐败腐朽,笔锋犀利却又一点也不失文雅之风。同时在论及林则徐时著者用“林则徐不是神,尽管他今天有如神话”27这样一句

来评价他所犯的“错误”,简直是妙不可言。而后有恰如其分的分析这一神话的产生“处在失败中的人们,找不到胜利的迹象,最容易产生某种希望。林则徐就是这种希望。而且,局势越危机,战争越失利,这种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由此,一个神话诞生了。”28只有丰富的历史想象与颇具思辨才情的史家结合才会碰撞出如此般炫目的火花。再如论及颜伯焘厦门防御时“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力量。然而愚昧的力量再强大,仍只是妄动,妄动能产生一种强大的破坏力,使国家和民族蒙难,但却不能战胜近代化的敌人。”29睿智的思辨与优美的语言之间流露的是著者对国家民族深深的爱与反省。还有在评价伊里布时用“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30尔后甚至“狠心”的说“没有希望的战争,越早结束越好”31却又不无悲凉的写道“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32对民族的爱与无奈流露无遗。思来不觉潸然泪下,希望诚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步是以巨大灾难为代价的。”

六、最后不揣鄙陋的对书中的某些观点做一点简单肤浅的批判;首先是文中曾多次以今责古,就像对清朝军队装备的责难“长久的和平,使清朝统治者们忘记了未来战争的大课题,他们从未制定过长期的武器装备研制计划。”33“长期的武器装备研制计划”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之后的概念,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苛责清王朝的统治者呢?还有对《南京条约》签订的谈判以及以后续约中,大清帝国拱手让人的所谓“主权”“利益”,笔者认为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大清帝国这些只是“天朝”给异邦的一点恩惠,根本无所谓“平等”之概念。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帝国、时代、体系的初次战端。即便再“可笑”“可痛可恨”,我们也不能超越时代的去苛求什么,任何道德层面的批判都只会陷入一个就如著者自己所说的怪圈,难以自拔,但显然著者自己也仍不自觉的还未完全摆脱这种道德责难的怪圈34。还有对于著者自序中提到的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从第八章<历史的诉说>来看,著者确乎做到了。但笔者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著者最终只简单介绍了鸦片战争中几位大员的后事及其思想、行为的“不作为”,并大致归因于时代局限和资料不足,在此笔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孤独的先行者,他们的言行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并不像著者认为的那样过于悲观或黑暗。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视角来解释那个“屈辱”时代的人和事,著者已在努力实践,吾辈亦在追赶。

以上就是笔者拜读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一点体会品评。落笔完稿,不胜惶恐。最后感谢茅海建先生为我提供了一场精彩的鸦片战争再巡礼。

引注:以下未经说明皆引自《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

1、2、12引自第一页<自序> 3、18引自第二页

4引自第十九页 5引自第十七页

6引自第二十三页 8 鸦片战争败于中国的落后,但又坚持只要中国坚持抵抗就有可能取胜,而没能取胜又是因为奸臣卖国贼的破坏,倘若没有奸臣破坏,抵抗派主张实施,中国就有救,如此又拒敌于国门之外,洋洋自得,然后呢?近现代化呢?(总结归纳自第二十三页)

7、9引自第二十五页 10引自第二十六页

11引自第十五、十六页 13、14、15、16引自第五百六十四页 17引自第四百八十二页 19具体数字化表格化处理参见55、56、64、68、82—85、140—141、444、420、469等各页,战争形势图及炮台和防御工事图具体参见42、221、262、284、336、342、350、360、366、433、436、442等页

20引自第二十四页 21概括自24、25两页及<历史的诉说>

22即“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价值”、“人们只有明白地看清了过去,才能清晰地预见到未来”参见第二十五、二十六页

23参见第三百零九页 24参见第三百一十一页

25参见第三百一十三页 26引自第七十一页

27引自第一百一十一页 28引自第一百四十三页

29引自第三百四十一页 30引自第二百零五页

31引自第四百九十一页 32引自第五百八十二页

33引自第四十六页 34参见第五百五十九、五百六十页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关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探索史与斗争史,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封闭自足的传统封建社会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没落,尽管封建势力在苦苦挣扎,但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被轧得粉碎。 作为文科生,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现在我想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关于这本《天朝的崩溃》,《天朝的崩溃》是作者茅海建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着述已出版不少。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该书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并着重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可是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鸦片战争的意义,而看的最少的是“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茅教授在书中专门分析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是犯

错的,并对战争涉及清王朝的种种史实进行考证,对种种陈说予以分析,另外还对这次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加以评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吸取以往的教训,正视以往的错误。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一个民族理应对自己的历史进行自我批评。为此,作者从多个方面详实的再现了鸦片战争中的情节,并深入的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且有许多独到而极具颠覆性的学术观点。 鸦片战争的彻底失败告诉中国人这样一个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的潮流。着名史家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曾论及这样的问题:“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茅海建教授正是这一观点的认同者。作者就武器装备、制造工艺、武备管理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对比和分析。经过这样的对比之后,就不难发现清军的落后了。在西方的英国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赖以为生的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西方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英方已经使用初步发展的火器时,清军却是冷热兵器混用。清方少有的一些火炮相当一部分还是明朝的遗物,质量差,铸炮工艺落后,弹药少,几近报废的程度,而火枪也不过是极其落后的鸟枪。而作用更大的海军,差距则更大,清方的防御系统——炮台、城,却又相当的落后,以至于根本无法抵御英军强大的火力进攻。另外还有就是英军已经有着近代军事技战术,最好的例子关天培的虎门,一流的的将领,一流的防御体系,在天朝可谓是最好的防御体系之一,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鸦片战争,我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这次在王老师的引荐下,我读了《朝的崩溃》这本书,了解到很多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受益匪浅。 《天朝的崩溃》又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是北京大学茅海建教授研究鸦片战争的成果,该书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并着重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鸦片战争的意义,而看的最少的是“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茅教授在书中专门分析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是犯错的,并对战争涉及清王朝的种种史实进行考证,对种种陈说予以分析,另外还对这次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加以评论。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但是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从古代到近代,直至今天都没有完全在一个体系中。这是我品读中最大的感叹,书中也提到了蒋先生的名言:“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国家力量的悬殊。经济力量的悬殊便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闭关自守的中国在对外贸易一直处于优势,用传统保守的自然经济模式抵抗者英国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出口远大于进口,直到英国人开始通过贩运鸦片来获得贸易平衡,攫取利润,通过战争和条约来保障其经济利益的时候,中国的自然经济才逐渐破产,不得不走上近代化之路。这是造成经济差距的外因,而内因是清朝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闭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读了本书之后,我感觉作者在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来将近代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鸦片战争幕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许多我们耳熟能想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原来想的那样,以前的历史课本上所塑造的人物如林则徐和关天培等人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完美,琦善也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愚蠢的卖国贼,人们那时候纷纷指责琦善乃是因为不方便直至统治者道光帝,传统儒家思想使人们只能将所有的愤恨发泄到另一个替代品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以史鉴今人,即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今日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困扰前几代人的老问题,作者选举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在这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错误,回答了一些问题。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尽管历史学家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作者选择不对本民族进行袒护,对清王朝的批判,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这里面的观点可能会使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以比较理智的思维去读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战争中的细节,并且越来越同意作者的观点。 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道光帝给林则徐的训令本就是一个悖论,即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许挑起衅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执行的。林则徐封锁商馆,从清朝的法律上来说已经算是宽容大量了,但是他把英政府代表也关起来,这就给英国发动战争以借口了,正中了英国人的下怀。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把鸦片收集起来经由他转交给林则徐,这样一来偷梁换柱,林则徐竟没意识到其

《天朝的崩溃》读后杂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杂感 导读: 《天朝的崩溃》读后杂感 文/王梅芳 说起鸦片战争,国人再不懂历史者也能说上几分,但若要细细推敲、点点分析,却发现太多所谓细节所谓真相其实并不明了。一百多年来,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不胜其数,观点却是大同小异。我们难免会疑惑,这场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它的形成、爆发直至失败真的只是我们所了解的“贸易争端”、“奸臣卖国”、“忠臣难封”这么简单吗? 这诸多疑惑,在阅读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后大都得到了解答。本书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与之前所读文献不同,茅先生除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海量史实外,更致力于站在当时的情景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解读历史,使得许多在今人看来荒谬的行为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鸦片战争中决策的皇帝与诸位官员构建书的脉络,在官员们的决策做法中窥探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环境,评价清王朝在此历史转折点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可谓推陈出新,别树一帜。

“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会说谎。”本书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对待历史极为认真的态度,这从书中丰富详尽的引用和注释便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其坚持事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认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汉奸”、“卖国贼”,林则徐则是能救国于危亡却被构陷而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书中,作者通过严格分析,将有关琦善“卖国”的证据一条条驳倒,告诉我们是琦善而非林则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鸦片”的决定,琦善“卖国说”的根由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是去企图用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于是,“妥协”便被视为“投降”,“投降”又被提升为“卖国”,帽子便这样一顶一顶加在了琦善头上。他同样告诉我们,林则徐固然有着值得称颂的业绩与精神,却绝不是大厦将倾时可支的那根“独木”,与同时期其他官员相比,他肯致力于新知的努力,了解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做着当时官僚士子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实为难能可贵。但他的见识水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使他未能准确了解对手的实力、战术,亦未能对战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寻求进步的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个人,总是无法彻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时人们对林则徐的盛赞和期许,更多是因为那是当时他们所能抓住的难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林公的敬仰与怀念,多的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侥幸与不甘。 历史学家与我们普通大众一样,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明白,

读后感-《天朝的崩溃》800字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800字读后感 篇一:《天朝的崩溃》800字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800字读后感 读完了《天朝的崩溃》,我感触很深,又重新了解了清王朝在那个时期的腐败与黑暗。历史学家茅海建对鸦片战争的再研究充分揭示了在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在各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导致后期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导火索。 在《天朝的崩溃》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天朝是怎样崩溃的,但书中对多个问题的解释与论述,我终结出了天朝崩溃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武器。在中国晚清时期,军事武器还是鸟枪等落后的武器,还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而侵略中国的英军的武器炮弹、长枪等,已经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从兵器上来说,中国就已经输了。第二个原因是士兵与军官的问题。晚清时期,军队人数很多,在人数上占据很大优势,但清军驻防懒散,难以集中,调度非常困难,并且,大部分的军队都是用来维护治安,保护皇城的,没有较强的作战能力。晚清士兵与军官腐败,没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同时,军队也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了军队懒散等问题的出现。 第三个原因是天朝在对待鸦片腐蚀民族的问题上认识不清楚, 开始一直认为禁烟不成功是地方官僚腐败无能,没有把这个问题与英国商人联系起来。并且,在初期,没有禁烟的打算,直到皇室内部出现

烟火,清政府才同意禁烟,这就反映出清政府没有一点危机意思,依据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还未清醒。 晚清时期的中国还是封建王朝,专制,黑暗,而此时的英国已经是资本主义,无论是在军事,经济上,都远远的超过中国,正在走向巅峰,这就决定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必败。天朝的崩溃是必然的,无论有没有鸦片,有没有英军侵略,这种传统的落后腐朽的制度,如果不改变,中国永远都是挨打的,不可能强大。,从这一角度来说,天朝崩溃帮助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现在,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的对待每一段历史,从那些错误的,荒谬的事件中获得信息,以便更好的发展。 篇二:读后感《天朝的崩溃》 拒绝一言堂,提倡民主法治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今年是甲午年,一提到这个年份,我想华夏儿女想到的一定会是100多年的甲午战争。最近,我有幸拜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在读完这本厚达600多页的书之后,我同作者写完书的感受似乎有几分相似,没有一点轻松的感觉,反而更加的沉重。这是一本记录那段晦暗历史的战争回顾,它承载着国人耻辱的记忆。甲午战争的意义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消逝而日渐减少,反而更加的厚重。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让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悲惨记忆。这本书真正的给我揭开了鸦片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读了本书之后,我感觉作者在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来将近代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鸦片战争幕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许多我们耳熟能想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原来想的那样,以前的历史课本上所塑造的人物如林则徐和关天培等人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完美,琦善也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愚蠢的卖国贼,人们那时候纷纷指责琦善乃是因为不方便直至统治者道光帝,传统儒家思想使人们只能将所有的愤恨发泄到另一个替代品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以史鉴今人,即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今日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困扰前几代人的老问题,作者选举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在这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错误,回答了一些问题。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尽管历史学家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作者选择不对本民族进行袒护,对清王朝的批判,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这里面的观点可能会使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以比较理智的思维去读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战争中的细节,并且越来越同意作者的观点。 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道光帝给林则徐的训令本就是一个悖论,即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许挑起衅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执行的。林则徐封锁商馆,从清朝的法律上来说已经算是宽容大量了,但是他把英政府代表也关起来,这就给英国发动战争以借口了,正中了英国人的下怀。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把鸦片收集起来经由他转交给林则徐,这样一来偷梁换柱,林则徐竟没意识到其中的猫腻,他面前的对手并不再只是作为个人的外国商人,而是他们背后的大英帝国!义律代表鸦片商人缴出鸦片,并不意味着将遵循中国的法令,而是将商人的货物变为英国政府的财产,图谋以此为由向中国发动战争。此等外交手段何等狡猾高明,而相比之下中国当时并无外交意识,“天朝”体制不允许林则徐进行外交交涉,林本人亦抱着”天朝”观念而无意于此类交涉。他们也一直主观地认为战争不会发生,当边衅消息传来时,林则徐竟认定为“恫吓”并称其为“谅亦无所施其伎俩”言外之意是说英方没有办法才故意弄得小伎俩,我方大可不必惊慌!这就是赤裸裸的轻敌,战争到来了,前方主帅却没有发出战争警报!但林则徐并非像道光帝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他作为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对新知的追求使他已对英方占有大量的情报,知道英国以贸易立国,于是他下了一个赌注,认为即便鸦片走私之利断绝,英国为茶叶等项利益,也决不至于与中国决裂。他的对自己下的论定太过自信,这个赌注下得太大,以至于后来他输得太惨,这也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说起鸦片战争,国人再不懂历史者也能说上几分,但若要细细推敲、点点分析,却发现太多所谓细节所谓真相其实并不明了。一百多年来,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不胜其数,观点却是大同小异。我们难免会疑惑,这场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它的形成、爆发直至失败真的只是我们所了解的“贸易争端”、“奸臣卖国”、“忠臣难封”这么简单吗? 这诸多疑惑,在阅读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一书后大都得到了解答。本书又名《鸦片战争再研究》,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与之前所读文献不同,茅先生除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海量史实外,更致力于站在当时的情景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解读历史,使得许多在今人看来荒谬的行为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他用鸦片战争中决策的皇帝与诸位官员构建书的脉络,在官员们的决策做法中窥探大清国的政治军事环境,评价清王朝在此历史转折点的所作所为,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如作者自己所言:“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可谓推陈出新,别树一帜。

“历史学家可以说谎,但历史不会说谎。”本书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对待历史极为认真的态度,这从书中丰富详尽的引用和注释便可见一斑,更难得的是其坚持事实、力图还原历史真相的努力。 在之前的认知中,琦善、伊里布等人就是“汉奸”、“卖国贼”,林则徐则是能救国于危亡却被构陷而壮志难酬的民族英雄。但在此书中,作者通过严格分析,将有关琦善“卖国”的证据一条条驳倒,告诉我们是琦善而非林则徐促成了道光帝“查剿鸦片”的决定,琦善“卖国说”的根由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是去企图用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于是,“妥协”便被视为“投降”,“投降”又被提升为“卖国”,帽子便这样一顶一顶加在了琦善头上。他同样告诉我们,林则徐固然有着值得称颂的业绩与精神,却绝不是大厦将倾时可支的那根“独木”,与同时期其他官员相比,他肯致力于新知的努力,了解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做着当时官僚士子们不屑于做的事情,实为难能可贵。但他的见识水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使他未能准确了解对手的实力、战术,亦未能对战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是一个寻求进步的人,但再伟大的人也有其局限性,作为个人,总是无法彻底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而当时人们对林则徐的盛赞和期许,更多是因为那是当时他们所能抓住的难得的希望;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对林公的敬仰与怀念,多的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侥幸与不甘。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天朝的崩溃》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占领至高点居高临下开炮。而清军却从未采取相应措施,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组织防御,并且盲目自信,等敌军轻易攻破防线又仓皇逃窜。 以作者的看法,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当然作者的观点虽然只是假设,但仍是相当成熟的。从文中的这一段话便可以看出:“这里面有两个需要分清的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该抵抗?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德层面的,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但是对此我却并不完全认同,也许作者的想法更符合当时的国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理性地分析比较,避免这场血的战役。然而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倒退与逆转,而清政府自认为的“天朝”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峰,又怎肯做个缩头乌龟主动屈服呢?且不说日本被西方列强侵略是在中国之后,已有前车之鉴,以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当时官场腐败的习气,深刻的思考战败的原因,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困

难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抵抗、牺牲是一个必然付出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更何况道光皇帝本身并不是资质最差的皇帝,关键在于腐朽的制度和陋习使他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中国发展到这个样子,应该说被列强的炮火打开国门是一个必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似乎也是无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战败后的中国没有能够及时走上自强的道路。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摘要:天朝的崩溃我们只看到了琦善等人的卖国却没有看到深层问题,当时统治者的自大,国家军事实力的落后,与列强的强大差距决定了当时中国的失败。议和已经是不可避免的道路了,社会体制的变更也是历史的必然,只是中国是通过深刻的教训实现的。 关键词:天朝崩溃实力差距 天朝的崩溃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本书讨论了天朝的崩溃是因为自己实力的悬殊还是琦善等人的卖国行为,显而易见是前者。 琦善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卖国求荣,可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他还有选择吗?初中历史课本中有一个英雄就是林则徐,他引导了虎门销烟,强烈的表达了对于鸦片的深恶痛绝,他对待外来列强的强硬态度铸就了他的英雄形象。他因为虎门销烟被光绪帝罢职,使得清军在英国列强面前节节败退,给人产生一种误区认为如果林则徐没有被罢职,那么中国的鸦片战争也不会失败的如此惨烈。可是这本书中纠正了教科书给我们的错觉。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经济实力是世界顶级的,中国大量的出口,一度的繁盛,让统治者以天朝自居,认为天朝什么都有而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断。统治者甚至认为西方为蛮夷,他们的东西天朝不需要学习。这种环境中国的经济在后退,工业被西方远远甩在后面,军事实力也是天壤之别。更为甚者当列强侵略的时候,军队任然用着原始的武器,而那些先进的武器被统治者放在库房里,他们认为只有清军的铁骑才是厉害的,可想而知当时的社会有多么的落后。这样的环境让当时的领军如何抵抗列强? 琦善的卖国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达到顶峰,国家体制的变更已经势不可挡,只是道路的不同罢了。当时不过谁处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结果的不变的。所以林则徐能够成为民族英雄也可以说感谢光绪让他在风口浪尖上下来,也许如果林没有被光绪罢职,那么他将面对的也是战争的失败和卖国。 琦善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卖国的,他也是到任后进行了军事的抵抗,可是他发现实力的悬殊如此之大,战胜不可能的,不议和就是百姓受苦并且继续失败,议和是没有办法的决定。 历史的角度,议和永远是弱者的抉择,抵抗才是英雄改选择的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偏见。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还去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可以说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当时清廷中的主战派没有了解实际情况,盲目抵抗,这无疑是一种无用功。 经济技术实力的悬殊是硬件上的,那软件呢?当时的中国是封建社会,官员们真正的“父母”是谁?是皇帝。官员们围绕的中心就是皇帝,在他们心中什么都不重要,皇帝高兴最重要。前面战事的失利无疑是一件令皇帝不高心的事情,他们的选择就是各种周旋,最终到皇帝耳中的真实信息所剩无几。这样一个统治者连准确信息都得不到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曾经有一个管理学家说:如果一个独裁者总是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专制是最好的制度。可不幸的是光绪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独裁者,并且在这种被官员周旋的情况下,做出正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 当读完本书后,我对这段距今已近二百年的发生于“天朝上国”的耻辱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无疑在这段历史中应当有很多的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无数后人的唾弃与辱骂,但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在天朝体制下,这种于制度,器物,士兵上面的差距,又岂是一两个人可以弥补的。” 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主要从鸦片战争出发,以历史人物的变化为主线,又从各种角度上分析了战争失败的原因,最终完整的论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我对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他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可观的角度上去冷静的分析整个事件和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感到钦佩。不论是主和派的琦善、伊布里或者主战派的林则徐、奕经,作者都能从人物的性格、经历等出发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纵观本书,作者对各个名词以及历史事件的注解是最令我钦佩的,这是我看过注释最多的一本书,相信作者肯定在上面花了不小的功夫。而且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晚清的一个官场环境,从京城到地方,一个七品甚至八品的小吏到了地方甚至比一省督抚还要厉害,主政一方的总督巡抚之间粉饰之风盛行,说之为胡编乱造都不为过。

就拿奉旨剿匪的“靖逆将军”奕山来说,在道光帝不低于六道圣旨的催促下,这位深受皇恩的康熙帝的五世孙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广东,而后手握数万大兵的奕山在对英的作战中被打的落花流水,英军一直逼到广州城下,开出了数条条约。最终交出了六百万的“赎城费”后英军才撤去。但是他是怎么汇报的呢?完全颠倒了历史舞台上的正反角色,英军反而成了祈和的一方,还借段永福之口说出一段自我表白的话“大将军奉命而来,唯知有战,”一何壮哉!再说整个战争的决策者——道光帝,这位以勤俭而著称的皇帝光是其自身对战争的态度就已经令人难以琢磨了。在英军已经进驻长江时他还不了解“英吉利”到底为何物,且其本身又在战与和之间反复,没有丝毫的坚决性。读后感·在这样的皇帝与大臣之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大清王朝的余晖,而道光帝自己如果知道仅仅在十四年之后他的儿媳慈喜将带着一家老小匆匆逃出紫禁城奔向热河,不知又将作何感想。 在读完本书后,我不禁也要有同作者一样的问题: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一百五十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相信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作者:张亚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 作为一个理科生,对于鸦片战争,我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这次在王老师的引荐下,我读了《朝的崩溃》这本书,了解到很多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受益匪浅。 《天朝的崩溃》又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是北京大学茅海建教授研究鸦片战争的成果,该书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并着重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当今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鸦片战争的意义,而看的最少的是“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茅教授在书中专门分析当时的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是犯错的,并对战争涉及清王朝的种种史实进行考证,对种种陈说予以分析,另外还对这次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加以评论。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但是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从古代到近代,直至今天都没有完全在一个体系中。这是我品读中最大的感叹,书中也提到了蒋先生的名言:“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国家力量的悬殊。经济力量的悬殊便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闭关自守的中国在对外贸易一直处于优势,用传统保守的自然经济模式抵抗者英国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出口远大于进口,直到英国人开始通过贩运鸦片来获得贸易平衡,攫取利润,通过战争和条约来保障其经济利益的时

候,中国的自然经济才逐渐破产,不得不走上近代化之路。这是造成经济差距的外因,而内因是清朝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闭关锁国这一政策并不见诸与当时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来的。闭关锁国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它并不能抑制资本主义力量的发展,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最终被动挨打的局面。对于这样的史实,有种惋惜,如果清政府能及时改变一系列对外政策的话,或许以后的局面便不会是那样的悲惨。 其次,它围绕一些晚清时期我们所认为的汉奸及英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最大的亮点是阐述了真相,将教科书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还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对于林则徐的了解仅限于虎门硝烟这一事件,中却进一步写出了林则徐的真实人物性格,他只不过又是一个被清政府官场蒙蔽的普通官员,发配出去后仍然败在“官场”二字上,复出无力,阻挡不了英军的入侵,这“天朝”连最后的精良指挥都敌不过英军,大局又如何稳得住?庙堂之上,当年事可歌可颂,公却永远无法超越他所在时代,非英人所畏惧的一个汉人神话,他的眼光、知识也难以逾越天朝的狭隘……. 感谢《天朝的崩溃》还了历史一个真相,让我们感受到演变的轨迹,对这段历史,它的综合与解释理性中含着热忱痛切,令人悚然心惊,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历史,就是应该吸取历史所提供的那些失败的教训,进行自我批判,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天朝的崩溃 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笔记 一节一节的读完了这本书,每次读完一节就会引起我长时间的思考。读完后我有些庆幸我所读的第一本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史学经典是这本书,作者看待这段历史时期的心态和视角是十分值得我学习的。 既然先提到了心态与视角的问题,我便先从这一层面谈起。 我先前对了解中国近代史是有些拒绝的。在他国入侵时毫无还手之力且仍自以为是的“天朝”让我产生一种挫败感,如临境中的看着她一步步陷入任人欺辱的境地,感觉自己没法不用过激的情绪来面对这段历史。在上专业课时,其实也能感受到老师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化,对当时的事件与人物有着定性式的评价。 我认为茅海建先生做出了绝佳的示范。此书的一个最中心的观点就是:清朝迎战必败,鸦片战争注定是清朝败北。而作者并未在开始时就将此观点灌输给读者,即在战争还未开始前就否定了战争的合理性,而是以前线官员为中心,通过分析他们在战事推进中的举措,再结合清朝当时的“硬件配置”,来一步步将战争胜利的可能性降低为零,无可争辩的事实就这样清晰的展现在眼前。 然而到最后,作者也并未将战争中中国人的反抗贬低的一文不值,而是对时人抱以了解之同情,在天朝的大背景下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作者在评价每一个人物时也始终十分客观:琦善卖国说现已基本上被否定,然而他在了解真实情况后的不作为还是不值得被肯定的;林则徐“救国英雄”这一身份被逐渐否定,却不能将虎门事件中的外交失败完全归咎于他。之后的伊里布、奕山、耆英等人皆是如此。在这同一时代,身处同样位置的这一群人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简单的用清朝内部腐朽堕落来解释是没有道理的,必须要将人放回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不带人格偏见地去分析他们的真实心态。“爱而不见其恶,恶而不见其美”乃历史研究之大忌。 再来看视角。 本书开头在讨论完琦善的卖国罪名成立与否后抛出了一个问题:卖国说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看待不同时期的学者们评价近代史中各个事件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视角转换让研究者不仅能够在研究某一具体事件中获得真相,更重要的是能够解读出当时社会人们的普世心态与价值观,同样也能分析出不同人所处不同地位而导致出现的不同社会心理,从而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待不同时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读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对《天朝的崩溃》有一定的了解. 这本书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中的历史性研究方法、二手资料的分析、典型事例的深入研究、提出假设的方法。由于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搜罗并阅读了大量有关鸦片战争中的书籍、史料、书信、档案资料等。作者在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鸦片战争的种种问题、现象,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力图向我们展示一个全面的鸦片战争,并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参与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弱国无外交,鸦片战争中清王朝一次次的战败,一次次的屈辱求和,每当读到这一段历史.,都会感到无限的惋惜和悲痛.不过在读《天朝的崩溃》的时候,更多的是带上了一副名叫“客观”的眼睛. 中国必须适应近代化,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这是我品读此书中最大的感叹,书中也提到了蒋先生的名言:“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在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在对外关系上,自以为是居于他国之上的”天朝”,不承认与之平等国家的存在,即所谓”敌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朝对外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 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 在绪论中,作者对琦善卖国一说的分析,从当时大清王朝自诩为天朝大国的时代大背景来看,琦善个人是无法脱离其所处的环境.,从而否定了其卖国的罪名. 清朝的外交政策——闭关锁国。闭关锁国这一政策并不见诸与当时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提出来的。闭关锁国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它并不能抑制资本主义力量的发展,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导致最终被动挨打的局面。 作者在此书中认为;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各自的水平,那就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历史上火药和管制火器虽都是中国发明的,但中国一直都处于前科学时期.没有形成科学理论和实验体系.使得清王朝至鸦片战争时,清军所使用的武器仍然是自制的老式’洋枪洋炮”.主要表现在铁质差,铸造工艺落后,炮架或瞄准器不全或不完善..炮弹种类少,质量差等方面.对照中英武器装备,差距最大者,莫过于舰.船.英国海军当时为世界之最,其作战军舰具有航速快.机动性能强.吃水浅等优点.相比之下,清军与其悬殊差距.另一方面,清军防御工事落后, 关于鸦片在中英。印三角贸易中的地位,即鸦片,茶叶,棉织品的三角关系,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英国居于首位。而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威胁了清朝封建统治基础,进而又向中国发动了武装进攻。而林则徐禁烟活动更是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当时摆在林则徐面前的两种选择,尽管他本人未意识到:要么杜绝鸦片来源而引起战争,要么避免战争而放弃禁烟的努力。天朝体制不允许林则徐进行外交干涉,林则徐本人亦抱着这天朝观念而无意于此类干涉,且英国和国际形势也没有能力为此类交涉做适当的铺垫。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天朝与日不落帝过似乎没有商量转圜的余地。由此得出结论;既要杜绝鸦片来源而不引起挑衅,道光帝的训令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根本无法执行。这也是林悲剧的症结。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00字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2000字 读《天朝的崩溃》有感2000字 原创:将离 这是一本读来颇为厚重的书,不仅指近六百页扎实的史料考证和客观的人物分析,更是指茅海建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思考。在读的过程中稍有感触,可能有些零散,姑且罗列在此,当作看过这本书的一些见证吧。 (一) 作者在绪论中“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里这么写到:“历史学是讲究客观的。但历史学家的主观意愿,总是不断地被糅合到历史著作之中......这种为醒世而作的历史著作和文章,已经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围,而成为一种宣传。” 读到此处深以为然。我以为历史学是应该客观的一门学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历史真实性去达到某些目的,尤其是出于历史研究者主观的

引导。言必有据,据必可信,所以才有“穷尽史料”这一说法。 正如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所说:“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邓广铭先生在《治史丛稿》自序中曾引用这一观点并说“章学诚最为反对的即是一个撰述者在其撰述的成品当中,既不能抒一独得之见,又不敢标一法外之意,而奄然媚世为乡愿。” 无论是“独断之学”亦是”考索之功”,都必须以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我所差着实太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自己可以时刻铭记这些话来规范自己的写作。 (二) 作者在介绍清朝的军官来源时说:“正如认为八股文章可以治天下一样荒谬,清代武科举的考试项目与近代战争的要求南辕北辙。且不论《武经七书》这类偏重于哲理的古代兵书不宜作为初级军官的教科书,然这项仅有的与谋略

有关的内场考试,因考生们错误百出,而在嘉庆年间统统改为默写《武经》百余字。” 当选拔军官时的标准不再注重战略的考察,而只是重蛮力,甚至于不识字亦可成为军官,便可得知这个国家的军队系统在面对近代战争时会多么无措。 这并不是崇尚纸上谈兵,或是一味苛求武官同文官一般博学,而是基本的军事知识储备是成为一名近代战争中的军官必备的素养,只重武力可以是选拔下层官兵标准,但绝不是选拔军官的标准。 在冷兵器时代,仅凭军官一己的骁勇即可以激励士兵和其一同上战场厮杀;但当火器出现后,对冷兵器的使用退居其次,像拉硬弓等仅对臂力的考察便不能再成为主要的选择标准。 当仅凭蛮力便可上位,军官成为鲁莽武夫的代名词时,军人的身份被社会鄙视,重文轻武再次成为社会风尚亦不足为奇。而当有能力有才华的年轻人不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篇一:《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史书该如何书写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报告 学号+姓名岭南学院 摘要: 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让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中的人和事,启发我重新审视所读过的史书,打破固有的对历史人物道德评价的束缚,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回到历史的大背景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其与众不同的史学观点,也启发我思考,史书该如何书写。我认为,史书一方面固然要还原历史的真相,客观记录史实,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宣扬正确的观念。另外,读史的人也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研究历史。 正文: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将一百多年前那场中国近代开端的战争呈现在我们面前。《天朝的崩溃》与其它史书不同的是,它不单单是在讲故事般地告诉人们鸦片战争中发生了什么,而是系统地从清朝的军事力量,到琦善、林则徐、杨芳、奕山等官员将领,再到签订的各个条约,全面地分析鸦片战争。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首先,是作者“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

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1作者坚持“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2因此在《天朝的崩溃》中,琦善不再是绝对的坏人,林则徐也不是绝对的圣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个人的观念加上对时局各方面的考虑造成的,所以人的行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不能用简单的善恶的道德观念去给人下定义。第二,就是相较于之前看的史书,《天朝的崩溃》写作方式严谨,史料详实。作者旁征博引,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附有标明出处的史料为基础,让人信服。当得起“研究”这两个字。 书中,茅海建先生逐条批驳了判定琦善是卖国贼的原因,根据史料,分析出“禁烟,打击林则徐、主张投降,拒绝增兵虎门和私许香港”都不是琦善的所为。琦善之所以在道德评判中被定义为“恶”,或许是因为他是主和,而非主战派,这和传统的“贫贱不能淫,富贵怒能以,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不符。“对于列强的入侵,武力抵抗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另作选择也是明智的。前者是道德层面的,后者是政治层面的。负责任的政治家可以选择对其民族更有利的策略。对此不能简单地以‘爱国’或‘卖国’的道德观念概括之”3因此哪怕妥协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在道德上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琦善和林则徐,一个被奉若圣人,一个臭名昭著。加上道德的评判,人们就更容易忽视历史的细节。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先妥协再图自强,比硬要往枪口上撞更要明智一些。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史书该如何书写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书报告 学号+姓名岭南学院 摘要: 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让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中的人和事,启发我重新审视所读过的史书,打破固有的对历史人物道德评价的束缚,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回到历史的大背景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其与众不同的史学观点,也启发我思考,史书该如何书写。我认为,史书一方面固然要还原历史的真相,客观记录史实,另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宣扬正确的观念。另外,读史的人也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研究历史。 正文: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将一百多年前那场中国近代开端的战争呈现在我们面前。《天朝的崩溃》与其它史书不同的是,它不单单是在讲故事般地告诉人们鸦片战争中发生了什么,而是系统地从清朝的军事力量,到琦善、林则徐、杨芳、奕山等官员将领,再到签订的各个条约,全面地分析鸦片战争。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首先,是作者“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1作者坚持“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2因此在《天朝的崩溃》中,琦善不再是绝对的坏人,林则徐也不是绝对的圣人,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个人的观念加上对时局各方面的考虑造成的,所以人的行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不能用简单的善恶的道德观念去给人下定义。第二,就是相较于之前看的史书,《天朝的崩溃》写作方式严谨,史料详实。作者旁征博引,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附有标明出处的史料为基础,让人信服。当得起“研究”这两个字。 书中,茅海建先生逐条批驳了判定琦善是卖国贼的原因,根据史料,分析出“禁烟,打击林则徐、主张投降,拒绝增兵虎门和私许香港”都不是琦善的所为。琦善之所以在道德评判中被定义为“恶”,或许是因为他是主和,而非主战派,这和传统的“贫贱不能淫,富贵怒能以,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观念不符。“对于列强的入侵,武力抵抗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另作选择也是明智的。前者是道德层面的,后者是政治层面的。负责任的政治家可以选择对其民族更有利的策略。对此不能简单地以‘爱国’或‘卖国’的道德观念概括之”3因此哪怕妥协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在政治上是正确的,在道德上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琦善和林则徐,一个被奉若圣人,一个臭名昭著。加上道德的评判,人们就更容易忽视历史的细节。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先妥协再图自强,比硬要往枪口上撞更要明智一些。 而更进一步来说,我们是在一百多年后,站在高台上审视着鸦片战争中各个人物的一举一动,我们当 1范冠华:《百度百科——天朝的崩溃》2014-02-11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04 自序1页 3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读书报告 14120406 吴狄磊

这本书我是在我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老师的推荐下去阅读的。它的作者是茅建海,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他著有许多有名的作品,而这本是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天朝的崩溃》这本书总共有八个章节和一个绪论。书的第一章讲的是清朝的军事力量,二到六章讲的是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第七章则是写南京条约的签订,第八章是对整个战争的回顾。 《天朝的崩溃》围绕着鸦片战争的进行展开了全面的分析,他以琦善“卖国”作为绪论,由此展开,全面为我们公平客观的解读了鸦片战争中的各个历史人物。 从前我们在初中高中学鸦片战争历史的时候是否会有人想过,如果清政府没有撤销则徐的官职,而是让他在广州继续抗击英军,让他继续禁烟,英国是不是就不会在广州肆虐?如果琦善,奕山等人不向英军屈服,投降,同时也没有像杨芳这样的奇葩将领,中国军队或许可以击败英军。又或者,如果三元里抗英这件事没有被清政府阻止的话,清朝的人民可能就已经把英军打败了。似乎这种想法十分合理,但是自从我看了《天朝的崩溃》之后,我为我那贫瘠的历史知识而感到羞愧,我从来也没有想到,在教科书上短短几段字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情况,《天朝的崩

溃》让我更为真实的认识了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其中最让我映像深刻的就数琦善,林则徐二人了。 说起琦善这人,我们最多的想法就是“卖国贼”,他破坏禁烟,私自与英军协商,并接受了英军的贿赂,造成了战争的失败,使得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是一个大大的奸臣。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中国自认为是天朝上国,认为英国是西夷,许多清朝上层官员都以与英国人交往为耻,更不要说是贿赂这种事了。而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琦善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中国官员,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他曾说“而今之在粤者,名为兵目,尤为蛮野之人,礼仪不知,廉耻不顾,皆得在场为所欲言,纷纷藉藉,无非扛帮,肆其鬼蜮伎俩。既不能以理瑜,亦且难以情遣。”这些用语活脱脱地显露了琦善只是一个墨守“天朝”观念的人,又如何会对英国向往,接受贿赂呢?同时根据史实,割让香港是道光帝亲自同意的,琦善只不过是一个传话筒罢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皇帝是至高无上,不允许犯错的,因此当时的史官便把一切罪责推给琦善,无疑他在其中扮演了替罪羊的的角色,他成了皇帝的替罪羊,也成了中国传统体制的替罪羊。 我对这本书最大的兴趣便是它对“禁烟名人”林则徐的评价并不高。战前他并不了解英国和世界,虎门销烟不过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莽撞行动,并直接引发了战端。至于对战事的准备布置,虽然勇气可嘉,但既外行,也仓促,甚至没想到会打仗。那么,除了对国事的忧心、为政的清廉以外,比当时的其他官吏者,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