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探讨宋江刘备唐僧性格特点

探讨宋江刘备唐僧性格特点

探讨宋江、刘备、唐僧三个人性格形成的文化原因

汉语言文学2009101545 张琼芬

在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虽非一人所作,但我们却可发现其中的一些共同点:一是,作品在人物组合模式上都遵循着“主弱从强”的原则。二是,书中统帅群雄的几位老大,宋江、刘备、唐僧,在历史上,他们都是存在的,是真有其人。

三是,在小说里,他们的性格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四是,他们都是作者极力推崇和褒扬的“道德模范”,“英雄”,“仁者”,但在我们看来却是“无能”,“虚伪”,甚至是“窝囊”之辈,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更没有一丝英雄气度。我觉得这四个相似点,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第四个。归根到底,其实也是前三个的相似点造出了第四个现象的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作品的客观效果怎么会走向作者主观愿望的反面?我个人觉得,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一定的联系。三部作品的开始,作者都极力的想展示一个完美的形象,而处处避免人物性格不好的一面,将原型人物拔高,而随着人物自身的发展逻辑,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他要塑造的形象之间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作者又始终想维持他们的良好形象,所以处处为他们做下遮掩,这样,就导致了读者的极度反感,所谓的“物极必反”,太过于想维护人物的正面形象,铸造出的就是一个个“不真实”的人物,本来的“仁者”就变成了“伪君子”。

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就是宋江、

刘备、唐僧三人为什么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的。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作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这个方面来探讨:

刘备:“仁君”变“伪君”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作者极力推崇和褒扬的封建理想君主, 作者就是要塑造一个仁君的形象,这个意图是十分明显的。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对他的评价却是,“妇人之仁”,“一介懦夫”, 对刘备的帝王之位,也用“哭出来的江山”来概括。《三国演义》中, 作者最想表达刘备的性格特点,就是:“仁”。刘备就是“仁”的代表, 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为了表现刘备的“仁”,刘备的“正统”,作者怎么做?

从《三国演义》的第一回,作者就急切的想告诉我们,刘备是个

“不一般”的人物,对刘备大力地进行表扬。首先,作者用“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的一个英雄”引出了刘备,作者形容刘备的第一个词就是“英雄”。张角造反,第一个出现的“英雄”就是刘备,可见,作者对其的定义,给予其的厚

望。接着是一段性格外貌的描写,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这里写出刘备三处性格特点:一是“不甚好读书”;二是

“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於色”;三是“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F豪傑”。我们来看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原文,是这样的: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

少争附之。”作者将第一句话截掉了后面一节,只说他不喜欢读书,后面的“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全然不提,为什么不提呢?很浅的道理,一位“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的人该是怎样的?直脱脱就是一个浪荡纨裤形象,一个卖草鞋的,还有这等奢华的爱好,可见这刘玄德也是个腐败种子。而罗贯中心目中的帝王形象,他很难接受一个

这样的英雄成为帝王的事实,所以他必须删了后面。“性宽和”,相比较,《三国志》还是直率了一些,说刘备“善下人”。

性宽和”

是一个很大的人格魅力,就是对任何人,包括下人,家人,朋友等等,同时也指对物、对事,都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善下人”明显表达的意思要少得多。其实,这里已经很明显看出作者在极力美化了。“寡言语”,这个特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有提起,但是,这与《三国演义》的后文是有很大的矛盾,在后文,我们是可以感知到刘备是比较能说会道,而且在宋江、刘备、唐僧,三人中,刘备是最强的,在袁绍面前简直是能把死人都说活。为了表现刘

备“素有大志”,作者举了他小时候的一个例子:“其家之东南, 有一大桑树, 高五丈余,

遥望之,童童如车盖”,刘备“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

当乘此车盖”。对这棵树,有相者云: “此家必出贵人”,而其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 “此儿非常人也! ” 这件事是否存在,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它的存在其实也无法说明什么,如果不是后来真的发迹,这类儿童玩闹其实不值一哂。至于刘备的外貌,作者是描写得比较奇特的,“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耳大,手长,眼利”,作者认为这样的描写很自然地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似

神人”,但在我们看来却只能说是一个“怪人” ,进而怀疑他的可信

度。接下来,就是正身份了,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汉景帝阁下玄孙” , 罗贯中处于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榨,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各方义军不仅与元军奋战, 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政治腐败, 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情此景让罗贯中的内心痛苦万分, 不由生出对清明政治, 对仁君的向往。在《三国演义》中很明显透露出拥刘反曹倾向,几乎处处在提醒着我们,刘备乃“正统人物” 。古代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名正言顺,生而姓刘,又当汉末,这是个优势,刘备能够成功,说白了,也就是因为这个身份。“名正言顺再加上品格完美,这种人就当是做君主的料。”这是第一回,作者就想表达的意思。

为营造刘备的性格,罗贯中还特地对于一些史实进行了修改:

1、刘备怒打督邮,这件事最能体现刘备的性格是江湖儿女的性格,

与罗贯中所描述的刘备的性格格格不入,于是将此事安在了张飞身上。

2 、东吴招亲,面对阴谋,诸葛亮劝刘备勿往,刘备却不在乎,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也体现了刘备作为一个草莽英雄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中改为诸葛亮劝刘备前往,明显是要将刘备的草莽之气去处。

3、刘备与庞统发生争执,最后刘备将庞统叫回问庞统的话是“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演义中改为“昨日酒醉,言语触犯,幸勿挂怀。”。本来刘备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他与庞统“宴乐如初”

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了庞统;演义中却成了刘备认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一改之下,意义完全不同,终于符合了他们眼中的帝王形象。

因此,在作品中,作者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而这样导致的效果就是,在突出其“仁爱”

的同时落入了“无能” 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这

也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所说的一句话,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让我们怀疑,这样一个人是当君主的料吗?

宋江:“全忠仗义”变“黑心狠毒”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

作者要描写的就是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而宋江就是作者编写这一主旨的主力人物,“宋江作为小说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义的化身。”但同样的,宋江的形象一直不能讨好众人。《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沙弥怀林述语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

'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学真强盗也。”我们大多数人不喜欢宋江,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他一直是梁山好汉中的主降派,并最终导致了起义军和他自己的悲剧命运。作者一直全力打造“忠义”的旗帜,在描写宋江的每一件事,都想安上“忠义”二字,特别是“忠”,而这样造就的结果,无疑使人物出现性格矛盾, 导致众人的不喜欢。作为一个起义军的领导,却在主降,这是何等的矛盾?本来的“忠义之士”却把兄弟们推上死亡,这是什么“忠义” 简直就一个“黑心肝的贼寇”。

宋江是《水浒传》里名号最多的一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三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这三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几个特点,加上“ 呼保义”就四个绰号,基本把他的人生轨迹描绘了出来。“黑宋江”是宋江的第一个绰号,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长得其貌不扬。《水浒传》第18 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

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来表明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虽然“黑”,但“人不可貌相” 义黑三郎”是宋江的第二个绰号,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宋江,自

。“孝

然是个孝子,作品中有一个例子,宋江因为老父病故的一封家书而

甘冒杀头的危险回家去给父亲送终,后来还接父亲兄弟上梁山享福,这些都基

于一个“孝”字,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作者对宋江的“义”的表现,似乎就出现问题了。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虽然是出于义举,但是自私一面也是有的,不然也不会再和阎婆惜协商未过的情况下而动了杀机。而孝义之后依然加了一个黑字,我觉得理解做脸黑,不如说是心黑。“及时雨”是宋江的第三个绰号,书中说他

仗义疏财,喜欢扶人之困,喜欢救济别人,所以就好像需要雨的时候,雨就下来了,所以就把他比喻成及时雨。但是仔细看时,却发现,文中说宋江救济别人的事情除了告密和拿银子为兄弟付酒钱之外,几乎没有别的。而他所谓的义字不是体现在给予,而是体现在接受上,武松、花荣等人为了他而受尽了苦累,而他这样一个文不行,武不通的人到头来却弄得兄弟们是死得死伤得伤,难道这就

是他所谓的义举吗?呼保义这个词专家们有很多解释,但在我看来这个

是作者想通过宋江这个绰号,来告诉我们,要学习宋江的忠义,在大宋王朝对他招安之后作者给的怀柔之名,送他以保国之名而又不失了义气。这样的“保玉”,在我们看来,不就是把兄弟们带上了死路换来的吗?

对宋江的身份,作者用一首童谣来暗示。古代人可是特别的迷信的,一首童谣道出的可是未知的天机。在《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出现了一首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童谣所应的就是宋江,“上天叫我作造反头子”,这便有了天然合法性。在宋江刚刚上梁山,就申明了他作为造反头子的“天然资源”。

在历史上,是确有“宋江起义”的,《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

通过宋《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

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 转略十

郡”。起义的首领就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据地。而起义的结局是严重受挫后投降。这与《水浒传》里, 一直想受“招安”的宋江是有

明显的反差的。为什么作者要将结局改为“招安”呢?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

《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结合杂剧戏曲的刻划,对其人其事都进

行了全面“包装”。《水浒传》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出于对

封建正统思想的考虑,作者一方面一厢情愿地安排宋江的出路,以使之合乎忠君爱国的理想,另一方面又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大力鞭挞圭寸建制度的黑暗腐朽,使造反起义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造反英雄的歌颂。而作者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毫无保留地体现在宋江这个人物的塑造上,使得宋江成为小说中最让人痛恨的人物。

安排招安结局,作者不想让宋江起义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草寇生涯就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招安即投降朝廷才是青史留名的美事。

宋江这个形象的失败,就在于他完全成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 至于人物性格的发展前后矛盾,破绽百出!可以说,正是由于作者世界观的矛盾导致了宋江性格的分裂,最终使其缺少真实感。

唐僧大慈大悲变成懦弱无能

唐僧是一个虔诚执著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意志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从个体形象而言,唐僧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僧侣,是中国古代历代取经者的形象代表;从整体意义而言,唐僧是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与处境的一种象征。唐僧形象寄寓了作者很深厚的一种宗教情怀。作者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不甘万死也要前往西天取得真经的虔诚的理想主义者。

但是读过作品的人,却对这个人物多少都有些讨厌。他有着常

人难以容忍的许多缺点。作为一个出家人,唐僧的“心地善良”真

的是没话说。他一心向佛,擅长念经,但是,在我们看来,除念经

之外,没有其他特长,其实就是一介凡人。他的特点是总以慈悲为怀,但是,他的慈悲,看起来似乎不是对那些总是帮助他的徒弟们, 而十有八九是对那些想吃他的肉的妖精;简单点说,这么一个“大

善人”,在我们眼里,其实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和尚”,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经常被妖怪捉了去预备做点心,要靠孙悟空来救命。总结他的取经之路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一是胆小懦弱。

作品里每逢写到师徒一行走到穷山恶水时,总写会写“那长老大惊失色”或“流下泪来”。连猪八戒都曾说过他是“老大不济事”。

二是无情无义,有时甚至显得很自私。孙悟空为了他可谓是舍生忘死,但他对孙悟空却是动不动就念紧箍咒,甚至把头箍得像个葫芦还不肯罢休。

同样的,唐僧取经原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贞观年

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前去天竺国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 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回真经,影响深远,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历史上,唐玄奘去天竺取经是非组织行为, 在边关九死一生才得以偷渡出国。但到了小说家的笔下,就改变,唐僧做老大,领导了三个法力无边的徒弟了。取经也不是“偷渡”出去的了,而是唐太宗为回报从阴曹地府的还阳,选拔了大德高僧玄奘, 得到皇帝的恩准取经,这样唐僧的取经是具备“合法性”的,而且他还可以让观世音帮忙,可以驭使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猴子,这样的处理,使唐僧取经成功后,成为第一大功臣,修成正果,成为旃檀功德佛就理所当然。与宋江、刘备一样的,作者也给了唐僧一个有光彩的

身份,为了显示唐僧的显示血统高贵,作者在《西游记》还中将唐僧改成了状元陈光蕊的遗孤。

九死一生才得以偷渡出国的僧人,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的玄奘,怎么可能是一个胆小懦弱,只会念经的人呢?作者几乎完全改变了原型的模样,一味要把佛家的仁慈表现,却写出一个让人觉得特别

“无能”,只会拖后腿的唐僧。作者塑造的唐僧,基本上是依照封建时代上层的形象来刻画的,他的道德资源便是奉旨取经,然后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重修养、轻劳动、斯文等等,而佛家的好心,作者就更是极力的刻画,只可惜这样一个只对妖精慈,有没有半点能力的

“瓷和尚”,让人特别反感。

刘备、宋江、唐僧三人,当作者用“仁”、“忠”、“善”的标准去拔高他们的原型的时候,用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原型进行规范化的时候,得到的却是一个可敬而不可爱的人物。当作者企图突出刘备的宽厚的时候,却无意中写出了刘备的虚伪。当作者企图突出宋江的忠义时,却无意中写出了宋江的黑心。当作者企图突出唐僧的宽厚的时候, 却无意中写出了唐僧的无能。作品的客观效果都走向作者主观愿望的

反面。这种矛盾性格的塑造跟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及创作意图

有着莫大的联系,与人物自身的发展逻辑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产生

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也有关系。对于人物的刻画, 我觉得“真实性”是

很重要的,好与坏是相对的,哪来的全是优点, 全是缺点的人物。

味的追求“完美”,只会导致最终的“不完美”,引起读者的怀疑和

厌恶罢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