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13动手做做看-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13动手做做看-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13 动手做做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本文的文章情节简单,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妈妈对伊琳娜说:“你动手做做看!”朗志万告诫孩子们:“要动手做做看。”几个小朋友在听了朗志万提的奇怪的问题后,是不是动手做做以后再回答的呢?我们的学生当时又是怎样想的呢?朗志万到底“哄骗”小朋友没有呢?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为什么高兴地笑了?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伊琳娜会说什么呢?这一课会带给孩子很多启迪,在学习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入情入境,激起学生的兴奋点。伊琳娜想到的,我们的学生想到了吗?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并训练学生读好对话,培养语感。在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后“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再说,说后再写;也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就写,写完再说。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交流识字方法、复现、辨析指导等,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观察插图、角色体验、语言品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的话,也不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的话,也不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1.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智慧树、智慧果

师: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与动手做实验有关。(板书课题)

二、聆听故事,整体感知

1.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聆听精彩的故事吧!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2.交流第一个问题。

(1)“动手做做看”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妈妈、科学家郎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如:妈妈对伊琳娜说:“不能光想问题,你动手做做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怎么想的、伊琳娜怎么做的呢?继续听。

郎志万对伊琳娜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2)结合生字教学:“郎”、“伊琳娜”。

3.辨析:郎——良,并组词。(“伊”在汉语中表示人的姓。)

(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那么,妈妈和科学家要伊琳娜做什么呢?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打开课文,认真读一读。要求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后反馈

瞧,小鱼带着生词娃娃来了,你会读吗?(有条件可用课件显示:哎呀漫出来哄骗鱼鳞)

请两个孩子来读,注意把音读准。(用学生教读、教师范读等方式正音)来源学。科。网Z。X。X。K]

3.通过质疑、解疑的方法理解“漫出来”的意思,生活中你看见什么时候水在哪里漫出来?(水烧开时,水从茶壶里漫出来;汤盛的太满了,水会从碗中漫出来。)

4.去掉音节,只剩下单独的生字,这样你还会认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的,把好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交流各种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的方法、猜字谜等。)

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后交流内容。)

2.师:你心目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

3.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那科学家说的话,你信吗?科学家朗志万就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谁知道是什么?

(抽学生读,出示有关句子。)一个杯子装满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小朋友,对于科学家的话,你会怎么解释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4.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呢?

(生读句子)

师:我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出示词语,积累。并把“不假思索”和“毫不犹豫”填入句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另一个孩子(毫不犹豫)地说:”(生个别读,分组角色朗读。)

5.引导学生用“一个……另一个……”说话。

(学生造句)

6.过渡:事情是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伊琳娜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下课后去探讨,那么说了这么久,也该动动我们的小手了。

五、写字指导

1.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生活中的每一个发现和发明,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动动脑,动动手。下面我们练习写“提”和“题”这两个字,比较一下这两个字,你能发现什么?

“提”字里的“是”最后的捺写得短一些,“问题”的“题”里的“是”那一捺要写得长一些。

(2)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么运笔和安排结构的。

(3)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4)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作业,写得漂亮的就夸夸他,你觉得谁没写好就帮帮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二、体味感悟,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去思考伊琳娜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现在,你的小脑袋里有答案了吗?

生: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但自己也想不出道理来,于是回去问妈妈。

师:妈妈说──

生:“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师:你如何理解妈妈说的话?(投影出示这句话)

(1)换词理解“光”。来源学科网

(2)指导朗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鼓励的语气)

(3)你怎样评价这位妈妈?

三、研读课文,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伊琳娜受到妈妈的启发和鼓励决定自己动手做做看,我们来重复一下她的实验经过好吗?

(学生动手做实验,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满水的杯子、金鱼。)

2.师:你听到一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你自己的实验证实与他说的不一样,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伊琳娜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在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语句,你怎做: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

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漫出来,可结果伊琳娜试了一下,水却漫出来了。

师:你被别人哄骗过吗?当时什么感受?(联系自身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③师:伊琳娜觉得自己被哄骗了,也非常地生气。你能通过看图进一步理解吗?(出示教学插图)

生:我看见水漫出来把桌布都打湿了,水还流到了地上,多糟糕啊!

生:伊琳娜张大了嘴,眼睛睁得大大的,很吃惊,也很生气。

④师: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

⑤师:那么“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进行表述。)

⑥师:“第二天一早”又说明了什么呢?

(伊琳娜着急生气地赶去质问,想得到一个结果。)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采取学生自己练读、评读的形式完成。

4.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师: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学生在书上划出相关句子。)(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朗志万说的话)

出示句子,理解意思: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品读“哈哈大笑”。(会心的笑,善意的笑,为有孩子敢于挑战权威而笑,为自己的启发下有孩子去验证而成功的笑。)(2)比较:妈妈:“你动手做做看!”(板书:你)

朗志万:“要动手做做看。”(板书:要)[妈妈是提出的建议和鼓励;朗志万是启发同学们应该怎样去做;伊琳娜由听了科学家的话的迷茫,到得到妈妈的建议到自己亲身(板书:亲身)去实践,已经证明了个深奥的道理。]

课外拓展:

一杯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枚硬币进去,水不会溢出来,要放好几枚才会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一杯装着满满水的杯子,往水杯里放几枚一元的硬币,水才能漫出来,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促使其相互间收缩在一起。而其张力大于玻璃杯和水之间的吸引力,所以水开始不会流出来。但是当投入的硬币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水分子之间的张力已经无法支撑玻璃杯和水之间的吸引力或者是水自身的重力,这时候水就会流出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