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修3 汇编

选修3 汇编

选修3 汇编
选修3 汇编

21.(12分)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F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分处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A 与C形成的分子为三角锥形;D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E原子核外每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已成对,E的电负性小于F。

(1)写出B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A、C形成的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与该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

(3)比较E、F的第一电离能:E(填“>”或“<”)F。

(4)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如右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5)光谱证实单质F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F(OH)4]-生成,则[F(OH)4]-中存在(填字母)。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为了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并提高汽油抗爆震性能,目前汽油中常加入乙醇、甲

醇、恶唑等及环戊二烯三羰基锰(CMT)等金属类添加剂。

(1)基态Fe的电子排布式。

(2)1mol恶唑分子中含有molσ键,其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3)锰类金属添加剂不仅可有效提高辛烷值,而且可大大减少汽车尾气中CO、NO x、C2H4等碳氢化物排放,再经催化转化为CO2、N2等。

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O呈直线型

b.C的第一电离能比N小

c.CO2和N2均属于非极性分子

d.C2H4沸点比N2H4低得多,主要是因为C2H4相对分子质量小

②CMT是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图1,C5H5Mn(CO)3中锰的价态是,CO与Mn之间的化学键

为。

③锰的氧化物可与镧的氧化物合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某锰的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晶胞中O2-数目为。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沙瑞特试剂[(C5H5N)2·CrO3]是一种高选择性氧化剂。例如它可将乙醇氧化生成乙醛而不继续氧化生成乙酸。

①沙瑞特试剂组成元素中C、O、N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CH3CHO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3)氯化铬酰(CrO2Cl2)熔点:-96.5℃,沸点:117℃,能与CS2等互溶。则固态CrO2Cl2属于晶体。已知N与CS2互为等电子体,则1mol N中含有π键数目为。

(4)元素Cr的一种氮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已知配合物CrCl3·6H2O中心原子Cr3+的配位数为6,向含0.1mol CrCl3·6H2O的溶液中滴加2mol·L-1 AgNO3溶液,反应完全后共消耗AgNO3溶液50mL,则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应用的主要瓶颈,目前所采用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储氢材料有:配位氢化物、富氢载体化合物、碳质材料、金属氢化物等。

(1)Ti(BH4)2是一种过渡元素硼氢化物储氢材料。

①Ti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②B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2)液氨是富氢物质,是氢能的理想载体,利用N2+3H22NH3实现储氢和输氢。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NH3分子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

B.相同压强时,NH3沸点比PH3高

C.[Cu(NH3)4]2+中,N原子是配位原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83577039.html,-的电子式为[··C??N··]-

(3)2008年,Yoon等人发现Ca与C60(分子结构如图1)生成的Ca32C60能大量吸附H2分子。

①C60晶体易溶于苯、CS2,C60是(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1molC60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

图1

图2

(4)MgH2是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为

cm3[用a、N A表示(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Cu(NH3)4]SO4·H2O是一种杀虫剂。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元素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3)H元素可与O元素形成H2O和H2O2,H2O2易溶于H2O,其主要原因

为。

(4)H元素与N元素可组成化合物N2H4,其中N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5)与S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6)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黄血盐〔K4[Fe(CN)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食盐中黄血盐的最大使用量为10mg·kg-1。下列问题:

(1)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K4[Fe(CN)6]中Fe2+与CN-之间的化学键为。

(2)CN-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1mol CN-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

(3)金属钾、γ-铁的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钾、γ-铁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4)黄血盐溶液与稀硫酸加热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气态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已知A、D、E、G、L、M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6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序数与周期序数相等,D、G、L、M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R+核外有28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D、E、G、L、M、R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G、M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右图是由Q、R、G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高温超导体的晶胞结构,其中R为+2价,G为-2价。基态R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Q的化合价为价。

(3)1mol晶体L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4)G与M可形成MG3与MG2,MG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MG2中M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5)在(EA4)2R(MG4)2中存在的化学键除极性键外,还有(填字母)。

a.离子键

b.氢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A.K2Cr2O7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酸性条件下会被还原剂还原成Cr3+。

(1)Cr3+能与OH-、CN-形成配合物[Cr(OH)4]-、[Cr(CN)6]3-。

①Cr3+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②不考虑空间构型,[Cr(OH)4]-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③CN-与N2互为等电子体,写出CN-的电子式:。

(2)K2Cr2O7能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直至乙酸。

①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②乙酸的沸点是117.9℃,甲酸甲酯的沸点是31.5℃,乙酸的沸点高于甲酸甲酯的沸点的主要原因

是。

(3)一种新型阳极材料LaCrO3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已知距离每个Cr原子最近的原子有6个,则图中

原子代表的是Cr原子。

A.A、B、C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2,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E是第4周期元素,其中E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9。D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中最多。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分子(AB)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8电子,其结构式

为,1mol该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

(3)基态D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DO2Cl2的熔点:-96.5℃,沸点:117℃,则固态DO2Cl2属于

晶体。

(4)E的氢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化学式是。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铜、碳、氮、硫、氯等是组成物质的重要元素。

(1)S、Cl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则此化合物的结构式为。N、O、S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铜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人工模拟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某化合物Y与Cu(Ⅰ)(Ⅰ表示化合价为+1)结合形成图1所示的离子。

①写出Cu(Ⅰ)的电子排布式:。

②该离子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填序号)。

A.极性键

B.离子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③该离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3)向氯化铜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生成白色沉淀M,M的结构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CaC2可用于固氮:CaC2+N2CaCN2+C,CaCN2(氰氨化钙)和水反应可生成NH3。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NH3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C的空间构型为。

(4)CaCN2中阴离子为C,与C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填写一种化学式即可);写出CaCN2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2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帮助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物质;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氯化铯晶胞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F>O>N

B.1个苯分子含3个π键和6个σ键

C.氯化钠和氯化绝晶体中氯离子的配位数相同

D.第一电离能的大小:Br>Se>As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羰基硫(OCS)分子的结构式为。光气(COCl2)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OCl2分子空间构型为(用文字描述)。

(3)Cu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会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晶体,该物质中配位原子的杂化方式为,不考虑空间构型,其内界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A.研究证明,Fe、Fe2+、Fe3+易与CO、CN-等形成配合物。

(1)配合物Fe(CO)5会使合成氨等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中毒。

①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0,写出铁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该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配位键

②常温下Fe(CO)5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据此可以判断Fe(CO)5晶体的类型为。

(2)Fe、Fe2+都能被硝酸氧化。N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3)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4[Fe(CN)6]溶液,可生成蓝色沉淀KFe[Fe(CN)6],右图表示的是该晶体晶

胞的八分之一(K+未画出)。

①写出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

②该晶体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K+的个数为。

21.(12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一代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为多晶硅、非晶硅等太阳能电池,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CIS中掺入Ga)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价电子排布式表示为。

(2)硒为第4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B(OH)4]-而体现一元弱酸的性质。

①[B(OH)4]-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

②不考虑空间构型,[B(OH)4]-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4)单晶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C原子换成Si原子且同种原子不成键,则得右图所示的金刚砂(SiC)结构;若在晶体硅所有Si—Si键中插入O原子即得SiO2晶体。

①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

②判断a.SiO2,b.干冰,c.冰3种晶体的熔点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序号)。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镓(Ga)、锗(Ge)、砷(As)、硒(Se)均为第4周期的元素,它们在高科技尖端科学特别是信息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

B.第一电离能:Se>As>Ge>Ga

C.镓、锗、砷、硒都属于p区元素

D.半导体GaP、SiC与砷化镓为等电子体

(2)砷化镓是将(CH3)3Ga和AsH3反应制备得到,该反应在700℃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AsH3空间构型为。

(3)G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H2Se中硒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AsH3沸点比NH3低,其原因是。

A.我国部分城市灰霾天占全年一半,引起灰霾的PM2.5微细粒子包含(NH4)2SO4、NH4NO3、有机颗粒物及扬尘等。通过测定灰霾中锌等重金属的含量,可知目前造成我国灰霾天气的原因主要是交通污染。

(1)Zn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S的空间构型是(用文字描述)。

(3)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污染,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 x、O3、

CH2CH—CHO、HCOOH、(PAN)等二次污染物。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O结构式可表示为N N O

b.O3分子呈直线形

c.CH2CH—CHO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d.相同压强下,HCOOH沸点比CH3OCH3高,说明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

②1mol PAN中含σ键数目为。

③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填数字)。

(4)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β-射线吸收法,β-射线放射源可用85Kr。已知Kr晶体的晶胞结构如

右图所示,设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相紧邻的Kr原子有m个,晶胞中含Kr原子为n个,则=(填数字)。

21.(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在5-氨基四唑()中加入金属Ca,得到的盐是一种新型气体发生剂,常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1)基态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2)5-氨基四唑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其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在1mol 5-氨基四唑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叠氮酸钠(NaN3)是传统安全气囊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剂。

①叠氮酸钠(NaN3)中含有叠氮酸根离子(),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的空间构型为。

②以四氯化钛、碳化钙、叠氮酸盐作原料,可以生成碳氮化钛化合物。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右图)顶点的氮原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1.(12分)硫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如SC、SO2、S、S等。

(1)SC中S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SC的空间构型是。

(2)向[Cu(NH3)4]SO4溶液中通入SO2至微酸性,有白色沉淀生成。分析表明该沉淀中Cu、S、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经测定该沉淀的晶体有一种三角锥形的阴离子和一种正四面体形的阳离子。

①[Cu(NH3)4]SO4中Cu2+的电子排布式为。

②[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

A.共价键

B.氢键

C.离子键

D.配位键

E.分子间作用力

③写出与S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

④上述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21.(14分)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其中配位键和氢键均采用虚线表示。

(1)写出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金属铜采用下列(填字母)堆积方式。

(2)Cu2+还能与NH3、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序号)。

A.配位键

B.离子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②已知[Cu(NH3)4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

③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3)实验证明,用蒸汽密度法测得的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大,其原因是。

(4)S的空间构型是。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0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 15-14有机化学 1.(2010全国卷1)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即可!

【答案】B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 (2010浙江卷)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 阴极射线、 -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试题解析: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来自高中化学课本体系的不同位置,但,都是所在部分的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化学知识面的宽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和重点知识的敏感度。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棉花是天然纤维,油脂是天然混甘油酯,棉花和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BS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 B、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分据不同章节,和社会生活热点息息相关。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书本知识。要了解低碳的含义,更要明确化学知识对低碳的实际意义。考察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应用积极性。其中无磷洗涤剂不能直接降低碳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 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 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 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 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 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 1010-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 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

政治选修3重要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汇编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必背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性质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是国家性质。 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 (1)、专政 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民主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与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统治阶级组织政体的必要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③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两种类型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从国体、政体两个方面看民主制国家: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国体意义上讲,都是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体;从政体意义上讲,则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 二、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的国家管理形式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也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原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有: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8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8新课标1卷】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 _、_____(填标号)。 A.B. C.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______。 (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_ 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 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_______J·mol? 1,O=O键键能为______J·mol?1,Li2O晶格能为______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D C Li+核电荷数较大正四面体sp3AB5204982908 【解析】分析:(1)根据处于基态时能量低,处于激发态时能量高判断; (2)根据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判断;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微粒判断化学键; (4)第一电离能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据此计算;根据氧气转化为氧原子时的能量变 化计算键能;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据此 解答; (5)根据晶胞中含有的离子个数,结合密度的定义计算。 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构型,电离能、晶格能,化学键类型,晶胞的计算等知识,保持了往年知识点比较分散的特点,立足课本进行适当拓展,但整体难度不大。难点仍然是晶胞的有关判断与计算,晶胞中原子的数目往往采用均摊法:①位于晶胞顶点的原子为8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4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 ** 整理制作) 2011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 -选修 3-4 1(广东第 18 题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2( 2011 安徽第 15 题). 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 n 随着波长 的 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 A .屏上 c 处是紫光 B .屏上 d 处是红光 C .屏上 b 处是紫光 D .屏上 a 处是红光 答案: D 解析: 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 a 、b 、 c 、 d )依次为红、橙、 黄、绿、蓝、靛、紫。屏上 a 处为红光,屏上 d 处是紫光, D 正确。 3(2011 全国卷 1 第 16 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 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 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 过球心的截面, 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 a 、b 、c 、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 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 排序为 d 、c 、 b 、a 、故: 折射率为 : n d n c n b n a 频率为: f d f c f b f a 选B BC n A 2 4 ,其中 A 、 a b c d B 、 C 是正的常量。太阳光 进 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 如下图所示。则

4( 2011 全国卷 1 第 21 题)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波长为 1.2m ,振幅为 A 。当坐标为 3 A 。当坐标为 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运动时, x=0.4m 处质元 2 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解析:选 C 5(2011 海南 18 模块 3-4 试题) .(12 分) (1)(4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图如 图 所示。介质中 x=2m 处的质点 P 沿 y 轴方向做简谐 运动的表达式为 y=10sin ( 5π t )cm 。关 于这列简谐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 对 1 个给 2分,选对 2 个给 4 分;选错 1个扣 2 分,最 低得 0 分)。 A. 周期为 4.0s B. C. 传播方向沿 x 轴正向 ( 2)( 8 分)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 赛 艇前端 有一标 记 P 离水面 的高度 为 h 1=0.6m ,尾部下端 Q 略高于水面; 赛艇正前 方离赛艇前端 s 1 =0.8m 处有一浮标,示意如 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 s 2 =3.0m 处下潜到 深度为 h 2 =4.0m 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 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 Q ;继续下潜△ h=4.0m ,恰好能看见 Q 。求 解析: 2 5 周期为: T 0.4s ,由波的图像得:振幅 A 10cm 、波长 4m , 故波速为 v 10m/s ,p 点在 t=0 时振动方向为正 y 方向,波向正 x 方向传播 x=0 处质元的位移为 3 A 且向 2 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 x=0.4m 处质元的位移为 A . A 、延 y 轴正方向 B 2 1 A ,延 y 轴负方向 2 C . 3 3 A 、延 y 轴正方向 2 D . 23A 延 y 轴负方向 振幅为 20cm D. 传播速度为 10m/s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归纳

选修3-3知识点归纳 2017-11-15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阿伏伽德罗第一个认识到物体是由 分子组成的。 ①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 ②A N M m 摩分子=(对固体液体气体) A N V V 摩分子=(对固体和液体) 摩摩物物V M V m ==ρ 2、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①S V d 纯油酸=,V 为纯油酸体积,而不能是油酸溶液体积。 ②实验的三个假设(或近似):分子呈球形;一个一个整齐地紧密排列;形成单分子层油膜。 3、分子热运动: 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②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证实分子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还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③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 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从阳光中看到教室中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4、分子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 ②当r=r 0=10-10m 时,引力=斥力,分子力为零;当r>r 0,表现为引力;当r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

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选修)

1.【2017新课标1卷】(15分) 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2.【2017新课标2卷】(15分)

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新课标3卷】(15分)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及详细解析(选修3-3)(2016-2018年)

2018高考物理选修3-3 真题汇总及详细解析 2018年全国I 卷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 。对此气体,下列说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 .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 .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状态c 、d 的能相等 E .状态d 的压强比状态b 的压强小 (2)(10分)如图,容积为V 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 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 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K 。开始时,K 关闭,汽缸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0p 。现将K 打开,容器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 8V 时,将K 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6 V 。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流入汽缸液体的质量。 33.[物理——选修3-3] (1)BDE (2) 设活塞再次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1V ,压强为1p ;下方气体的体积为2V ,压强为2p 。在活塞下移的过程中,活塞上、下方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112 V p p V = ① 0 222 V p p V = ② 由已知条件得 11326824 V V V V V = +-= ③ 2263 V V V V = -= ④ 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m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21p S p S mg =+ ⑤ 联立以上各式得 K T O a c b e d ① ④ ③ ②

高考化学选修三汇编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第I卷 2012年【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台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Se原子序数为,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4)H2Se的酸性比H2S (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来源:学#科#网](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x l0-3和2.5x l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X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 ; ② 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密度为(列式并计算),a 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pm(列示表示)

2013年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化学键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kJ?mol-1356 413 336 226 318 452 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6)在硅酸盐中,SiO4- 4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 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 为。 2014年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_选修 精品

十五、选修4 1.(山东理4)不等式|5||3|10x x -++≥的解集是 A .[-5,7] B .[-4,6] C .(][),57,-∞-+∞ D .(][),46,-∞-+∞ 【答案】D 2.(北京理5)如图,AD ,A E ,BC 分别与圆O 切于点D ,E , F ,延长AF 与圆O 交于另一点 G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AD+AE=AB+BC+CA ;②AF· AG=AD·AE ③△AFB ~△ADG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 .①② B .②③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A 3.(安徽理5)在极坐标系中,点θρπ cos 2)3,2(=到圆的圆心的距离为 (A )2 (B )942π+ (C )9 12π+ (D )3【答案】D 4.(北京理3)在极坐标系中,圆ρ=-2sinθ的圆心的极坐标系是 A .(1,)2π B .(1,)2π - C . (1,0) D .(1,π)【答案】B 5.(天津理11)已知抛物线C 的参数方程为28,8. x t y t ?=?=?(t 为参数)若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与圆()2 224(0)x y r r -+=>相切,则r =________.【答 6.(天津理12)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 与CD 相交于点F ,E 是AB 延长 线上一点,且::4:2:1.DF CF AF FB BE ===若CE 与圆相切,则线 段CE 的长为__________. 【答案】2 7.(天津理13)已知集合{}1|349,|46,(0,)A x R x x B x R x t t t ??= ∈++-≤=∈=+-∈+∞????,则集合A B ?=________.【答案】{|25}x x -≤≤ 8.(上海理5)在极坐标系中,直线(2cos sin )2ρθθ+=与直线cos 1ρθ=的夹角大小为 。 【答案】arccos 5 9.(上海理10)行列式a b c d (,,,{1,1,2}a b c d ∈-)的所有可能值中,最大的是 。【答案】6 (陕西理15)(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10.分) A .(不等式选做题)若关于x 的不等式12a x x ≥++-存在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B .(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90B D AE B C AC D ∠=∠⊥∠= ,且6,4,12A B A C A D ===,则B E = 。 C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设点A ,

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2.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4、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 ⑴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⑵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⑶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7、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2020届高考化学选修3知识点汇编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 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 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 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 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 为或 ,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 0、d 0、f 0、p 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 22p0、12Mg 3s 23p 0、20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 22p 3、15P 3s 23p 3、24Cr 3d 54s 1、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 22p 6、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30Zn 3d 104s 2、36Kr 4s 24p 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 :[Ar]4s 1。 (2)电子排布图(又叫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 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 为1s 2 外,其余为ns 2np 6。He 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 轨道,还未出现p 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 ↑ ↓ ↓ ↓ ↑ ↑ ↑

江苏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

江苏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

————————————————————————————————作者:————————————————————————————————日期:

2012江苏各地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选修3-3 (苏、锡、常、镇四市2012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一))A .(选修模块3—3)(12分) (1)我国将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 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 .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的p -V 图象如图所示.在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的过 程中,理想气体的温度 ▲ (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在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C 的 过程中,理想气体吸收的热量 ▲ 它对外界做的 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mol -1,在标准状态(压 强p 0=1atm 、温度t 0=0℃)下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都为 22.4L ,已知第(2)问中理想气体在状态C 时的温度为 27℃,求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A )(12分) (1)B (4分) (2)升高(2分),等于(2分) (3)设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为V ,由气体实验定律得 T V T V = (1分) 代入数据得 V =2.73L (1分) 该气体的分子数 220 7.310A V N N V = =? (2分)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物理学情检测试题)A .(选修模块3-3)(12分) 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变到状态D ,其体积V 与热力学温度关T 系如图所示,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状态A 的体积为V 0,温度为T 0,O 、A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 V O A B C D V T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2.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4、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 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7、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 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虽然失败,但是伟大尝试

全国新课标三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分类汇编

全国新课标三卷高考化学选修三物质与结构汇编(新课标Ⅲ) 2020新课标Ⅲ.氨硼烷(NH 3BH 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 、B 、N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根据对角线规则, B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______的相似。 (2)NH 3BH 3分子中,N—B 化学键称为____键,其电子对由____提供。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 下水解释放氢气:3NH 3BH 3+6H 2O=3NH 3+336B O -+9H 2,336B O -的结构如图所示: ;在该反应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变为______。 (3)NH 3BH 3分子中,与N 原子相连的H 呈正电性(H δ+),与B 原子相连的H 呈负电性(H 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与NH 3BH 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NH 3BH 3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NH 3BH 3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氦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 、 b pm 、 c pm ,α=β=γ=90°。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9新课标Ⅲ.磷酸亚铁锂(LiFePO4)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优良、安全性高等特点,文献报道可采用FeCl3、NH4H2PO4、LiCl和苯胺等作为原料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与Li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______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 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 (3)苯胺)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5.9℃)、沸点(184.4℃)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沸点(110.6℃),原因是___________。 (4)NH4H2PO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_____;P的_______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_______键。 (5)NH4H2PO4和LiFePO4属于简单磷酸盐,而直链的多磷酸盐则是一种复杂磷酸盐,如:焦磷酸钠、三磷酸钠等。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如下图所示: 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____________(用n代表P原子数)。 2018新课标Ⅲ.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 I1(Zn)_______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ZnCO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