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

阜宁县实验初中2015届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3),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4)东边日出西边雨,。(刘禹锡《竹枝词》)

(5)天上的明星现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歌咏燕子的诗文不绝如缕,不少佳作脍炙人口,刘禹锡《乌衣巷》中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都堪称千古绝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5分)

“谁不说咱家乡好。”盐城,这个屹立在黄海之滨的靓丽风景,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究竟有哪些瑰丽夺人的风物、哪些(优美的余音回旋不绝)的辞章、哪些卓尔不凡的气质以及哪些波澜壮阔的成就,让我们爱得如此深沉?漂泊的游子们,当那些美好的憧憬总是被现实蹂躏得一蹋糊涂的时候,归来吧,这里永远是你心灵的港湾。

(1)给加点字注音。瑰.丽憧.憬

(2)改正文中的错别字。改为,改为

(3)根据括号的内容,写出词语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它和文人艺术真是,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

C.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

4.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2分)

A.随便你走进哪个教室,课桌上都堆着很多根本没用的资料。

B.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班主任介绍说这位是新转来的同学。

C.他真的很好说话,只要你跟他相处几天,就会发现这一点。

D.这家培训机构发来短信,请学员们务必在5月10日前去领证。

5. 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当然,所谓的“抄书”,其实大有讲究。。不过,“文抄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会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

①不仅仅是中国文人抄书,外国人中也不乏这种雅趣。

②抄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③你要读书,最好是深入字丛,在那里驻足、悠游、徜徉,而不是走马观花。

④清代第一流学者中,不乏喜欢此道者。

⑤本雅明就有这样的妙喻:就像坐飞机无法领略窗外风景,除非你亲自走进风景中。

⑥归国之初的鲁迅,曾用了十年时间来“钞旧书”。

A、①②④⑥⑤③

B、②④⑥①⑤③

C、③②⑥④①⑤

D、④⑥①⑤②③

6.名著阅读。(5分)

(1)“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最能体现红孩儿“聪明狡黠”性格的是哪三件事情?(每件事不超过16个字)(3分)

(2)阅读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回答问题。(2分)

我递给他一把手枪,叫他别在腰带里,又叫他扛起3杆步枪,我本人则带上一把手枪和另外3杆步枪,披挂完毕,我们便出发了。我口袋里装进一小瓶甘蔗酒,叫他扛着一只大口袋,里面装着备用的火药和子弹。我叫他紧随我后面,没有听到吩咐不得妄动,不得射击,同时,不得乱言乱语。部署

完后,我朝着右首,迂回了将近一英里,以便渡过那条小河,钻进树林里,这样,我才能人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射程,而据我的望远镜观察,这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

语段中“他”是谁?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7.综合性学习。(9分)

【材料一】

人民网3月28日电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言时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俄罗斯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第38个亚投行意向创始会员国。

此前,关于俄罗斯是否会加入亚投行的议论众说纷纭。俄罗斯最终下定决心,是否是因为受博鳌亚洲论坛以及习主席演讲的影响所致还未可知,但中国领导人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一定让俄罗斯感受到了中国是有能力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发展得更好的。

自此,亚投行的“朋友圈”里又增加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材料二】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倡议。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截止2015年4月1日,法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决定加入亚投行,这将使亚投行扩围至51个成员国,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材料三】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亚投行将和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合作,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合理分担风险,共享利益,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

(1)为材料三拟一个标题。(1分)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

(3)概括出“亚投行”得以成立的原因。(3分)

(4)国家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依据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写出记者提出的问题。(2分)记者问:?

答:各方商定,将2015年3月31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后需要两周时间征求各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因此,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最早4月15日才能确定。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6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8.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2分)9.“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4分)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

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④,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①光、黄:宋代光州、黄州②朱家、郭解:人名,此二人均为秦汉之际侠士。

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④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 仿佛

..若有光()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 因谓.之方山子( ) (4) 问余所以

..至此者(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闾里之侠皆宗.之

A.才通.人B.余既耸然异.之

C.尉果笞.广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用“/”划分下列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欲以此驰骋当世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段,说说陶渊明笔下桃源中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原因是什么?苏轼的朋友陈季常一家居于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这又因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小题。(13分)

文明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峰回路转之际,舆情也呈现从简单判断到深入剖析的演进,让人看到社会文明建设“更进一步”的契机。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几件小事,情节反转,揭示出“文明”一词背后复杂的现实语境。

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污点。有了这样的共识、守住这样的底线,文明才算是迈出了小小的第一步。

④不过,现实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文明判断题。暴打司机的视频足以激发很多人的义愤,但看了双方此前你争我抢的斗气,不少人也转变看法表示“无法同情女司机”。骂人的导游确实让人全无好感,但“一元团”的背景,也让人感叹游客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刻字激发“文明耻感”,但人肉搜索、电话骚扰却也走到了另一个不文明的极端。新闻本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看到结尾就匆忙下结论、做断语,难免会失之偏颇,进而产生道德迷失。

⑤上世纪70年代,电影艺术领域曾出现“道德焦虑派”,以影像探讨人可能面临的道德悖论。上面这几起事件,就颇有道德悖论的意味,却也足以激发更多关于文明的思考。从支持一方,到诘

问双方;从看到结果,到关注原因;从率尔行动,到反思后果,这样的“递进一层”,或许也正是文明“更进一步”的开始。

⑥部分舆论的反转

..启示我们,在追寻社会文明时,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如果不幸成为当事人,可以更多反躬自省,掐断不断恶化的因果链条。有人曾提出“踢猫效应”:父亲被老板批评,回家骂孩子;孩子心里窝火,去踹路边的猫;猫逃到街上,司机避让时撞伤了路过的老板。放在“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如果双方都能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或许就能打破“坏情绪传导闭环”,让事情向着不同方向演变了。

⑦而对于更多围观议论的人,或许也可以多看一面、深想一点。不管你是开车还是走路,是游客还是导游,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忙着挥舞“道德棒”、当起“键盘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化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也正是从自我审视开始的。有了“同理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分析事件的背景、思考道德的要求,也才能在现实语境中理解一种生活化的德行、一种可感可触的文明。

⑧惟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才让人越思索而越敬畏。这是康德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其中所谓“沉思”,绝不仅仅是重视,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审视与反省。惟有如此,才能让道德成为责任、文明成为习惯,才能让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有改动)

《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06日 05 版)15.有人认为标题“文明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这句话能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如果要你从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你觉得是哪一句?(4分)

17.下面两句名言,哪一句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3分)

A.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以长己之恶。——出自《鲁斋先生集》

B.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郑板桥

18.阅读下面的材料,解释第⑥节中加点词“反转”的意思。(2分)

链接材料:“反转”:股市用语。股价朝原来趋势的相反方向移动分为向上反转和向下反转。指股价由多头行情转为空头行情,或由空头行情转为多头行情。大势来讲,就是由牛市转变为熊市,或是由熊市转变为牛市,从个股来讲,从下跌趋势转向上升趋势,投资者应积极参与,股票的形态看好。从上升趋势转为下跌趋势,投资者应尽快出局或远离该股票。

“反转”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20分)

残梅

张守民

①我注意那丛榆叶梅至少也有十几年光景啦,而且是从一次买粥开始。

②某年的一春日晨练后,我照例来到大杂院门口买早点。跑动之中发现,不远处正绽放着一团火红的鲜花,近前一瞅,一丛榆叶梅正浓艳地盛开着。只见那花儿,一朵朵欢腾雀跃,一对对精彩纷呈;藉红色的花瓣,舞动中飘逸着娇嫩;金黄色的花蕊,含蓄中满透着清新。不经意间,一份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伴随着隐约可见的高贵和靓丽竞相显露,让人赞叹不已。

③花儿是美丽的,但其生长环境却几近丑陋。榆叶梅的西南两向,是一片高矮不等,破烂不堪的棚户区;榆叶梅树根处,紧贴着一堵歪歪扭扭的废弃砖墙;而榆叶梅驻足的三四平方米旮旯内,则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一些杂物,就连向上的空间也被堵了个正着。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我站在那愣神半天,居然忘记了买早餐。

④突然,北侧传来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循声望去,只见一大嫂,三十几岁,着白围裙,手拿铁勺,正站在大铁桶前,而身边是几个买粥人。我近前一看,那粥真是诱人,羊脂玉似的大米粒,红宝石般的红豆粒,参差错落,漂游浮动在乳汁一样的米汤内,而且清香四溢。我随便问道:“这粥好吃吗?”一位老者说:“好吃,真好吃,买吧!”随后,又悄声说:“她是个残疾人,咱们都帮帮她。”后来听那老者说,这个女人为给丈夫治病,把老家房子卖了,最后人财两空,带着孩子

来这里以卖粥为生,为省钱,租住在一间煤棚子里。

⑤今年四月一个清晨,我又来街口买粥。此时,正是赏梅季节,但小树内却断枝横陈.落

英满地.满树不见一只花影,其问,有一株榆叶梅还被拦腰折断。赶巧.又遇上那位老者.他告诉我.昨夜刮了一场大风.大院许多树都被吹倒了.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就在清洁工人拽开榆叶梅断枝的一刹那.那种皮连著筋、筋扯著骨、浆液进飞、枝断叶落的惨烈.直看得我心惊肉跳的,烦躁至极,而那棵残枝树桩上的六七个小花骨朵,更是让我心生怜悯。之后两天没见残疾大嫂出摊,再后来的三天出差中,心里总是惶惶的。

⑥第六天一早,我急急地来看榆叶梅。没等站稳,就听到一声稚嫩的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噢,哪来个卖粥的孩子?循声望去,只见北侧空地上,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站在大铁桶前卖粥呢,直觉告诉我,那肯定是残疾大嫂的女儿。这时,那老者正在问话:“孩子,怎么是你卖粥啊,你妈呢?”女孩小声说道:“妈妈生病了。”还未说完就哭了起来。“啊,病了,很重吗?”“嗯,起不来床了。”这时,买粥的常客又到了不少,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女孩。现场静极了,没人说话,只有女孩那低低的抽泣声。好一会儿,只听老者喊道:“大家伙快买粥吧!”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抢着买粥。这时,那位老者帮忙打粥,两位大妈帮助收钱,也不知是谁开的头,一元钱一碗的粥,扔下五元钱就走,后来又变成十元一碗,再后来就是五十元一碗,一百元一碗,一会儿工夫,粥桶便空了,后到的人就直接捐款,我把兜里的钱也都捐了出来,只一会儿,就收到厚厚一沓钱,光百元大钞就二十几张。女孩急得只喊:“不行的,妈妈会打我的!”那位老者把钱装进她兜里说:“孩子,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别害怕,我和两位奶奶送你回家。”随后,他又面向大伙说道:“谢谢大家了!”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完,他们三人领着女孩,推起粥车,朝小区外走去。

⑦随着三老一少的渐行渐远,北侧空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那丛榆叶梅正花开灿烂,欢快热烈。其中,有一朵最漂亮的大红花,恰恰来自那棵榆梅残枝。熙熙晨光里.在众多榆梅花的簇拥下.那朵大红花愈发从容自信.引人注目.全无半点的娇羞和胆怯。

19.第①节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0.下面句子中的“举”字用得很妙,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其精彩之处。(3分)

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

21.下面一段话选自《紫藤萝瀑布》,与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在描写内容和写作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4分)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22.卖粥大嫂是一位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23.选文以花喻人,请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说明。(4分)

24.选文最后一句话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作文(60分)

25.请以“那是一朵盛开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阜宁县实验初中2015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

(3)

(4(刘禹锡《竹枝词》)

(5(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受热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9)歌咏燕子的诗文不绝如缕,不少佳作脍炙人口,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都堪称千古绝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答题。(5分)

“谁不说咱家乡好。”盐城,这个屹立在黄海之滨的靓丽风景,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究竟有哪些瑰丽夺人的风物、哪些(优美的余音回旋不绝)的辞章、哪些卓尔不凡的气质以及哪些波澜壮阔的成就,让我们爱得如此深沉?漂泊的游子们,当那些美好的憧憬总是被现实蹂躏得一蹋糊涂的时候,归来吧,这里永远是你心灵的港湾。

(1)给加点字注音。瑰.丽guī憧.憬chōng

(2)改正文中的错别字。靓改为亮,蹋改为塌

(3)根据括号的内容,写出词语余音绕梁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A)

对历史细节,普通人往往采取,大而化之,甚至是玩笑戏谑的态度。比如中国戏曲,台上摆一张桌子,旁边放两把椅子,服装道具,,善恶忠奸,美丑妍媸,全靠脸谱区别,什么朝代,都是这一套。它和文人艺术真是,另有自己的欣赏规矩。即使贵为天下母仪,如慈禧太后,人称国学大师,像陈寅恪,只要是进戏园子听戏,都得遵守这套规矩,根本没有谁跟历史较真儿。

A.漫不经心千篇一律大异其趣B.漠不关心千人一面大异其趣

C.漠不关心千篇一律各异其趣D.漫不经心千人一面各异其趣

4.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2分)(B)

A.随便你走进哪个教室,课桌上都堆着很多根本没用的资料。

B.讲台一边站着一个人,班主任介绍说这位是新转来的同学。

C.他真的很好说话,只要你跟他相处几天,就会发现这一点。

D.这家培训机构发来短信,请学员们务必在5月10日前去领证。

5. 下列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B)

当然,所谓的“抄书”,其实大有讲究。。不过,“文抄公”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尺度与审美标准,否则会变成偷懒甚至抄袭的借口。

①不仅仅是中国文人抄书,外国人中也不乏这种雅趣。

②抄书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料准备,也是一种写作技巧,还可以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

③你要读书,最好是深入字丛,在那里驻足、悠游、徜徉,而不是走马观花。

④清代第一流学者中,不乏喜欢此道者。

⑤本雅明就有这样的妙喻:就像坐飞机无法领略窗外风景,除非你亲自走进风景中。

⑥归国之初的鲁迅,曾用了十年时间来“钞旧书”。

A、①②④⑥⑤③

B、②④⑥①⑤③

C、③②⑥④①⑤

D、④⑥①⑤②③

6.名著阅读。(5分)

(1)“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最能体现红孩儿“聪明狡黠”性格的是哪三件事情?(每件事不超过16个字)(3分)

假变7岁孩童计擒唐僧;假扮观音诱擒八戒;识破假扮牛魔王的孙悟空

(2)阅读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回答问题。(2分)

我递给他一把手枪,叫他别在腰带里,又叫他扛起3杆步枪,我本人则带上一把手枪和另外3杆步枪,披挂完毕,我们便出发了。我口袋里装进一小瓶甘蔗酒,叫他扛着一只大口袋,里面装着备用

的火药和子弹。我叫他紧随我后面,没有听到吩咐不得妄动,不得射击,同时,不得乱言乱语。部署完后,我朝着右首,迂回了将近一英里,以便渡过那条小河,钻进树林里,这样,我才能人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射程,而据我的望远镜观察,这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

语段中“他”是谁?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星期五胆大、心细,考虑问题周全

7.综合性学习。(9分)

【材料一】

人民网3月28日电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言时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俄罗斯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第38个亚投行意向创始会员国。

此前,关于俄罗斯是否会加入亚投行的议论众说纷纭。俄罗斯最终下定决心,是否是因为受博鳌亚洲论坛以及习主席演讲的影响所致还未可知,但中国领导人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一定让俄罗斯感受到了中国是有能力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发展得更好的。

自此,亚投行的“朋友圈”里又增加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材料二】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倡议。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投行。截止2015年4月1日,法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决定加入亚投行,这将使亚投行扩围至51个成员国,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材料三】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亚投行将和现有的多边开发银行合作,撬动私营部门的资金,合理分担风险,共享利益,促进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

(1)为材料三拟一个标题。(1分)俄罗斯将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俄罗斯亚投行重量级

(3)概括出“亚投行”得以成立的原因。(3分)

①“亚投行”的筹建倡议得到了多数亚洲国家以及主要西方国家的响应;②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③亚洲地区缺乏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融资平台;(亚洲地区缺少融资机制)(一点1分)(4)国家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依据新闻发言人的回答,写出记者提出的问题。(2分)记者问:发言人,您好,请问何时能确定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数量?/请问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数量有多少?(内容1分,礼貌用语1分)?

答:各方商定,将2015年3月31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后需要两周时间征求各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因此,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最早4月15日才能确定。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6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8.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

9.“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之处?(4分)

相同之处: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同之处:“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还以动写静(以声衬静),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写“想象那一片蛙声都是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也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④,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节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注]①光、黄:宋代光州、黄州②朱家、郭解:人名,此二人均为秦汉之际侠士。

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④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 仿佛

..若有光(隐隐约约)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3) 因谓.之方山子( 称、叫) (4) 问余所以

..至此者( ……的原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

例句:闾里之侠皆宗.之

A.才通.人B.余既耸然异.之

C.尉果笞.广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2.用“/”划分下列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欲以此驰骋当世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同,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和狗的叫声

(2)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俯下身子不回答,(忽然)仰头大笑,呼喊我晚上住在他家里。

14.根据文段,说说陶渊明笔下桃源中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原因是什么?苏轼的朋友陈季常一家居于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这又因为什么?(4分)

从节选的文段来看,桃花源中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安定,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和平劳动幸福生活,所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

陈季常一家徒步往来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这表明了他们一家人安贫乐道的良好品德(2分。答到“不慕荣利”得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小题。(13分)

文明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峰回路转之际,舆情也呈现从简单判断到深入剖析的演进,让人看到社会文明建设“更进一步”的契机。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几件小事,情节反转,揭示出“文明”一词背后复杂的现实语境。

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污点。有了这样的共识、守住这样的底线,文明才算是迈出了小小的第一步。

④不过,现实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文明判断题。暴打司机的视频足以激发很多人的义愤,但看了双方此前你争我抢的斗气,不少人也转变看法表示“无法同情女司机”。骂人的导游确实让人全无好感,但“一元团”的背景,也让人感叹游客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刻字激发“文明耻感”,但人肉搜索、电话骚扰却也走到了另一个不文明的极端。新闻本身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是看到结尾就匆忙下结论、做断语,难免会失之偏颇,进而产生道德迷失。

⑤上世纪70年代,电影艺术领域曾出现“道德焦虑派”,以影像探讨人可能面临的道德悖论。上面这几起事件,就颇有道德悖论的意味,却也足以激发更多关于文明的思考。从支持一方,到诘

问双方;从看到结果,到关注原因;从率尔行动,到反思后果,这样的“递进一层”,或许也正是文明“更进一步”的开始。

⑥部分舆论的反转

..启示我们,在追寻社会文明时,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如果不幸成为当事人,可以更多反躬自省,掐断不断恶化的因果链条。有人曾提出“踢猫效应”:父亲被老板批评,回家骂孩子;孩子心里窝火,去踹路边的猫;猫逃到街上,司机避让时撞伤了路过的老板。放在“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如果双方都能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或许就能打破“坏情绪传导闭环”,让事情向着不同方向演变了。

⑦而对于更多围观议论的人,或许也可以多看一面、深想一点。不管你是开车还是走路,是游客还是导游,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忙着挥舞“道德棒”、当起“键盘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文化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也正是从自我审视开始的。有了“同理心”,才能更深刻地体会他人的处境、分析事件的背景、思考道德的要求,也才能在现实语境中理解一种生活化的德行、一种可感可触的文明。

⑧惟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才让人越思索而越敬畏。这是康德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其中所谓“沉思”,绝不仅仅是重视,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审视与反省。惟有如此,才能让道德成为责任、文明成为习惯,才能让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有改动)

《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06日 05 版)15.有人认为标题“文明需要更多省视的目光”这句话能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如果要你从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你觉得是哪一句?(4分)

这句话不能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因为这只是作者针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引发的结论,作者提出的不是“文明需要省视”的问题,而是“文明需要怎么省视”的问题。

中心论点:让道德成为责任、文明成为习惯,才能让我们处身其中的社会真正走向和谐。16.第⑥节提及“踢猫效应”的故事,有哪些作用?(4分)

穿插“踢猫效应”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运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有力的论证了“通过反省,可以掐断不断恶化的因果链条”的观点。17.下面两句名言,哪一句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3分)

A.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实以长己之恶。——出自《鲁斋先生集》

B.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郑板桥

A. A句的意思是: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德,苛责别人则助长自己的恶行。

这个可以作为道理论据证明本文的观点;而B句谈的是人有关谦虚和骄傲方面的道德品质,与本文的观点无关,所以不能作为本位的论据。

18.阅读下面的材料,解释第⑥节中加点词“反转”的意思。(2分)

链接材料:“反转”:股市用语。股价朝原来趋势的相反方向移动分为向上反转和向下反转。指股价由多头行情转为空头行情,或由空头行情转为多头行情。大势来讲,就是由牛市转变为熊市,或是由熊市转变为牛市,从个股来讲,从下跌趋势转向上升趋势,投资者应积极参与,股票的形态看好。从上升趋势转为下跌趋势,投资者应尽快出局或远离该股票。

“反转”意思是指的是事情朝与原先不同的方向演变。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20分)

残梅

张守民

①我注意那丛榆叶梅至少也有十几年光景啦,而且是从一次买粥开始。

②某年的一春日晨练后,我照例来到大杂院门口买早点。跑动之中发现,不远处正绽放着一团火红的鲜花,近前一瞅,一丛榆叶梅正浓艳地盛开着。只见那花儿,一朵朵欢腾雀跃,一对对精彩纷呈;藉红色的花瓣,舞动中飘逸着娇嫩;金黄色的花蕊,含蓄中满透着清新。不经意间,一份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伴随着隐约可见的高贵和靓丽竞相显露,让人赞叹不已。

③花儿是美丽的,但其生长环境却几近丑陋。榆叶梅的西南两向,是一片高矮不等,破烂不堪的棚户区;榆叶梅树根处,紧贴着一堵歪歪扭扭的废弃砖墙;而榆叶梅驻足的三四平方米旮旯内,则乱七八糟地堆放着一些杂物,就连向上的空间也被堵了个正着。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我站在那愣神半天,居然忘记了买早餐。

④突然,北侧传来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循声望去,只见一大嫂,三十几岁,着白围裙,手拿铁勺,正站在大铁桶前,而身边是几个买粥人。我近前一看,那粥真是诱人,羊脂玉似的

大米粒,红宝石般的红豆粒,参差错落,漂游浮动在乳汁一样的米汤内,而且清香四溢。我随便问道:“这粥好吃吗?”一位老者说:“好吃,真好吃,买吧!”随后,又悄声说:“她是个残疾人,咱们都帮帮她。”后来听那老者说,这个女人为给丈夫治病,把老家房子卖了,最后人财两空,带着孩子来这里以卖粥为生,为省钱,租住在一间煤棚子里。

⑤今年四月一个清晨,我又来街口买粥。此时,正是赏梅季节,但小树内却断枝横陈.落

英满地.满树不见一只花影,其问,有一株榆叶梅还被拦腰折断。赶巧.又遇上那位老者.他告诉我.昨夜刮了一场大风.大院许多树都被吹倒了.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就在清洁工人拽开榆叶梅断枝的一刹那.那种皮连著筋、筋扯著骨、浆液进飞、枝断叶落的惨烈.直看得我心惊肉跳的,烦躁至极,而那棵残枝树桩上的六七个小花骨朵,更是让我心生怜悯。之后两天没见残疾大嫂出摊,再后来的三天出差中,心里总是惶惶的。

⑥第六天一早,我急急地来看榆叶梅。没等站稳,就听到一声稚嫩的叫卖声:“大米粥啦,大米粥!”噢,哪来个卖粥的孩子?循声望去,只见北侧空地上,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站在大铁桶前卖粥呢,直觉告诉我,那肯定是残疾大嫂的女儿。这时,那老者正在问话:“孩子,怎么是你卖粥啊,你妈呢?”女孩小声说道:“妈妈生病了。”还未说完就哭了起来。“啊,病了,很重吗?”“嗯,起不来床了。”这时,买粥的常客又到了不少,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了女孩。现场静极了,没人说话,只有女孩那低低的抽泣声。好一会儿,只听老者喊道:“大家伙快买粥吧!”所有人这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抢着买粥。这时,那位老者帮忙打粥,两位大妈帮助收钱,也不知是谁开的头,一元钱一碗的粥,扔下五元钱就走,后来又变成十元一碗,再后来就是五十元一碗,一百元一碗,一会儿工夫,粥桶便空了,后到的人就直接捐款,我把兜里的钱也都捐了出来,只一会儿,就收到厚厚一沓钱,光百元大钞就二十几张。女孩急得只喊:“不行的,妈妈会打我的!”那位老者把钱装进她兜里说:“孩子,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别害怕,我和两位奶奶送你回家。”随后,他又面向大伙说道:“谢谢大家了!”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完,他们三人领着女孩,推起粥车,朝小区外走去。

⑦随着三老一少的渐行渐远,北侧空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那丛榆叶梅正花开灿烂,欢快热烈。其中,有一朵最漂亮的大红花,恰恰来自那棵榆梅残枝。熙熙晨光里.在众多榆梅花的簇拥下.那朵大红花愈发从容自信.引人注目.全无半点的娇羞和胆怯。

19.第①节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点题。(2)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3)引出下文对梅的回忆。(答出两点即可)

20.下面句子中的“举”字用得很妙,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其精彩之处。(3分)

但它那并不粗壮的几枝树干,仍从残墙断壁的挤压里倔强地长出,将一团团粉红的花朵举向天空。

“举”字用了拟人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叶梅面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抗争,也展示了榆叶梅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21.下面一段话选自《紫藤萝瀑布》,与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在描写内容和写作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请作简要分析。(4分)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内容上:都是写它们的不辛遭遇。选文写了榆叶梅遭受自然风雨的摧残而凋零的惨状;《紫藤萝瀑布》中写了遭受人为砍伐后的凋零。

写作目的上:都是为了与现在的它们的靓丽旺盛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22.卖粥大嫂是一位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卖粥大嫂是一位自强、自尊、诚信、正直的人

23.选文以花喻人,请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说明。(4分)

以榆叶梅生长环境的丑陋喻卖粥大嫂生存环境的恶劣;

也榆叶梅遭受自然风雨的摧残喻卖粥大嫂遭受生活的打击;

以榆叶梅的靓丽与高贵喻卖粥大嫂的品质高贵。(答出两点给4分)

24.选文最后一句话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写出了榆叶梅蓬勃的生命力;以拟人的笔触写出了榆叶梅在自然风雨洗礼后从容自信的品行;象征卖粥大嫂一家在众人的关心帮助下生活会越来越好;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是对整个社会向善的

风气的礼赞。(一点1分,两点3分,答出三点给4分)

三、作文(60分)

25.请以“那是一朵盛开的花”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