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翼状胬肉(医师版)

翼状胬肉(医师版)

翼状胬肉(医师版)
翼状胬肉(医师版)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丝裂霉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

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不进入路径。

3.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入路径。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9-CM-3:11.3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5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术前日)住院第3天(手术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和“住

院病历”

□科室经治医师、个案管理员、

临床专家(主任)完成准入评估,

并记入病程记录

□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及

手术的风险,填写首次病情告知及

沟通记录单,签署授权同意书。

□伴随疾病会诊

□提醒患者办理报销审批手续

□核实各项检查结果并归档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完成术前小结。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

中和术后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完成术前准备和评估后书写

术前小结

□填写手术分级审批表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和手术安全核对表

□术前再次确认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和手术眼

□实施手术

□完成“手术记录”及

“术后小结”

□填写住院期间医患沟

通记录单,向患者及其家

属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临床路径管理

□眼科Ⅱ级护理

□普食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术眼

(4次/日)

临时医嘱:

□血、尿常规、血型

□输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查

□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糖血脂)

□心电图+心电向量

□测眼压

□裂隙灯+眼底检查

□普通视力检查

□胸透

长期医嘱:

□眼科Ⅱ级护理

□普食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术眼

(4次/日)

临时医嘱:

□冲洗泪道及结膜囊

□明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左/右

眼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前15分钟

术眼滴表麻药3次

□丝裂霉素1支,术中用

长期医嘱:

□眼科II级护理

□普食

□一、二代头孢抗生素

药物皮试后应用(过敏患

者可选用克林霉素)ivgtt

临时医嘱:

□术中用显微手术缝

线。

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第1页(共2页)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时间住院第4日(术后第1日)住院第5日(出院前日)

主要诊疗工作□检查患者术眼,更换敷料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

症,明确是否出院。若患者可以出院,则

需完成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及病案首页

□完成病程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恢复情况

□评估患者明日是否出院

□检查患者术眼,更换敷料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明确是否

出院,若患者可以出院,则需完成病程记录、出院记

录及病案首页

□进行出院前沟通,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出院后注意事

项,预约复诊日期

开局出院证及诊断证明并交患者或其家属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眼科II级护理

□普食

□一、二代头孢抗生素药物(过敏患者

可选用克林霉素)ivgtt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术眼(4次/日)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点术眼(4次/日)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3次/日)

(必要时)

临时医嘱:

□裂隙灯+眼底检查

□普通视力检查

□换药

长期医嘱:

□眼科Ⅲ级护理

□普食

□一、二代头孢抗生素药物皮试(过敏患者可选用

克林霉素)ivgtt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术眼(4次/日)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术眼(4次/

日)

临时医嘱:

□裂隙灯+眼底检查

□普通视力检查

□小换药

□眼压检查

□今日出院

出院带药: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点术眼(4次/日);重组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术眼(4次/日);小牛

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3次/日)(必要时)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第2页(共2页)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讲解学习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ICD-9 :11.3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 体征:鼻侧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底部朝向内眦尖端,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按发展情况分为两类: (1)进行性胬肉,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速度较快,呈灰白色胶状隆起,其前方的角膜出现浸润,体部充血肥厚。 (2)静止性胬肉,头部平坦,无进行性迹象,体部轻微充血或不充血,组织菲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 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侵入角膜; (3)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4)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5)影响美容。 2. 手术方式常用以下几种。 (1)单纯胬肉切除(ICD-9 :11.39 )。 (2)胬肉切除合并羊膜移植(ICD-9 :11.32 )。 (3)胬肉头部转向术(ICD-9 :11.31 )。 (四)标准住院日为3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11.001 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泪液分泌试验、眼球运动、外眼像。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眼底、眼科 B 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3-6 天。

翼状胬肉手术2016年临床路径(附表单)

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翼状胬肉手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 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10 11.311) (二)诊断依据。 1.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 症状:异物感、散光、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3. 体征:睑裂区球结膜增生、肥厚,其下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充血。 4. 病变直观,影响美观。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翼状胬肉(ICD-10 H11.001)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2-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冲洗泪道。 (3)心电图。 (4)视力、眼压、验光、眼前节照相、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试验)、角膜曲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大者(高龄合并全身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对症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对症保守治疗。(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术前推荐不含激素类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眼药水,常用量:局部广谱抗生素术前使用12次或以上,局部非甾体滴眼液每天4次。 (2)术后推荐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常用量:滴眼

医院翼状胬肉临床路径及表单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常规检查;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菌药物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眼科-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 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 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结膜移植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 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免疫常规、住院生化、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结膜移植术。 3、术中用药:有感染危险时, 可使用第一代头孢类,术前30分钟使用, 术后24小时 停止使用。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必要时加用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不进入路径。 3、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入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1年版)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

眼科临床路径

一、 白内障治疗临床路径 :(新农合病人) 入院化验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 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 入院眼部检查 : 裂隙灯、气测眼压、电脑验光、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科 A/B 超、晶体测算、角膜内皮 计数、光定位、红绿色觉、前房角镜、散瞳眼底、心电图。特殊情况根据病情考虑做 OCT 诊断依据 : 1. 症状 : 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 体征 : 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 眼前节检查基 本正常。 3. 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治疗 : 洛美沙星眼水(氧氟沙星) 、双氯芬酸钠眼水局部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详细询问病史,口 服药自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安排:入院后第 2-3 天 ,眼部及全身状况(血压血糖)稳定。 手术准备: 麻醉(表麻、局麻严格掌握适应症 )散瞳要求瞳孔大小 术后检查项目 : 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验光、晶体位置、眼底检查等。 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典必舒或佳名) 钠)至手术后一个月, 根据病情每周点药次数递减, 泪液。反应不 重可口服抗生素。 出院标准 : 1. 眼压正常 2. 伤口愈合好 3. 无明显眼前节炎症反应 变异及原因分析: 眼前节反应较明显需用药观察,其住院时间相应延长, 、短效激素全身及激素类眼水局部频繁点眼减轻角膜水肿及保 护角膜内皮药物。 2. 出现手术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 ,需要及时后节 手术对症处理。 3. 出现严重手术后并发症 (人工晶体位置异常、 视网膜脱离、 眼内炎) 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手术干预。 、青光眼治疗临床路径 入院化验检查 :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 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 眼部检查 : 裂隙灯检查、气测眼压、电脑验光、 UBM 、电脑视野、眼科 A/B 超、眼轴长度及晶体测厚、 角膜厚度、前房角检查、泪道冲洗、角膜内皮计数。 诊断依据 : 2 周;非甾体类眼水(双氯芬酸 门诊复诊酌情使用角膜营养药或者人工 4. 人工晶体位置正常。 主要 1. 术后角膜水肿明显,眼压高, 应用降眼压药物(甘露醇等)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

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对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翼状胬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发生率为14.6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44%,对照组为36.59%,对照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采取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控制并发症及复发率,促进术后恢复。 标签:单纯切除术;角膜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为常见眼科疾病,实施常规切除术后,复发率可达25%~85%左右,是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1]。有学者研究发现[2],术中辅助注射β射线照射与局部丝力霉素应用等,都能起到控制复发率作用,但是辅助治疗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新型的术式,本组研究对翼状胬肉分别实施单纯切除术及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翼状胬肉为研究对象,符合《实用眼科学》制定的翼状胬肉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5.3±6.4)岁;病程5d~3个月,平均病程(25.6±4.8)d。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4.2±6.2)岁;病程8d~5个月,平均病程(25.1±4.5)d。纳入标准:符合翼状胬肉诊断标准;具有手术指征者;18~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两组手术均为显微镜下,将病变胬肉组织切除。观察组:在病眼下方角膜外3mm取切口,与角膜缘平行,将球结膜剪开,将球结膜平行向前渗入透明角膜内1mm,随后将植片剪断。术中将移植片平行放置于植床,使用10-0尼龙线作间断性缝合,需要实施固定浅层巩膜,做结膜瓣下对腔内血管清理,结膜瓣与巩膜创面紧密相连。术后使用抗生素眼膏作感染预防;对照组:局部浸润麻醉后,将角巩缘球结膜剪开,从胬肉上下缘对病灶进行分离,将胬肉根部彻底剪断。胬肉根部提起后,向头部分离,直至将胬肉完全切除。术中保持角巩表面呈光滑状,术后常规抗感染。 1.3观察指标记录术后复发情况及角膜瘢痕、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详细对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了解。

眼科临床路径

眼科临床路径 一、白内障治疗临床路径:(新农合病人)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入院眼部检查: 裂隙灯、气测眼压、电脑验光、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科A/B超、晶体测算、角膜内皮计数、光定位、红绿色觉、前房角镜、散瞳眼底、心电图。特殊情况根据病情考虑做OCT 。诊断依据: 1.症状: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治疗: 洛美沙星眼水(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眼水局部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详细询问病史,口服药自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安排:入院后第2-3天,眼部及全身状况(血压血糖)稳定。 手术准备: 麻醉(表麻、局麻严格掌握适应症 )散瞳要求瞳孔大小 术后检查项目: 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验光、晶体位置、眼底检查等。 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典必舒或佳名)2周;非甾体类眼水(双氯芬酸钠)至手术后一个月,根据病情每周点药次数递减,门诊复诊酌情使用角膜营养药或者人工泪液。反应不重可口服抗生素。

出院标准: 1.眼压正常 2.伤口愈合好 3.无明显眼前节炎症反应 4.人工晶体位置正常。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角膜水肿明显,眼压高,眼前节反应较明显需用药观察,其住院时间相应延长,主要应用降眼压药物(甘露醇等)、短效激素全身及激素类眼水局部频繁点眼减轻角膜水肿及保护角膜内皮药物。 2.出现手术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需要及时后节手术对症处理。 3.出现严重手术后并发症(人工晶体位置异常、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干预。 二、青光眼治疗临床路径: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气测眼压、电脑验光、UBM、电脑视野、眼科A/B超、眼轴长度及晶体测厚、角膜厚度、前房角检查、泪道冲洗、角膜内皮计数。 诊断依据: 1、症状: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2、体征:眼压高,前房浅,结膜充血,角膜水肿,色素KP,青光眼斑,虹膜节段萎缩,前房角狭窄或关闭等。 入院治疗: 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局部抗生素眼水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对症治疗(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方式选择:

翼状胬肉

江西省人民医院 (眼科专用病历) 入院记录住院号:819928 姓名:姚桂英性别:女年龄:58岁籍贯:江西南昌入院时间:2011/1/13 婚姻:已婚民族:汉族职业:退休地址:江西省新建县现代米罗401室 主诉:双眼内角长膜状物8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于近期8年前开始发现双眼内角长有一白色带血管膜状物,经常眼红不适,对视力影响不明显,曾在当地县医院求治,被诊断为“翼状胬肉”,未行特殊治疗,今来我院门诊求治,以“双眼翼状胬肉”收入院。患者自起病以来,二便饮食正常,精神睡眠可,体重无进行性减轻。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输血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曾患传染病无 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及外伤 史 无 疫水接触史无特殊嗜好无

生育月经史 14 2-4 28-30 51岁, 育1男1女。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 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 吸 20次/分血压136/84mmHg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皮肤颜色,纹理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黏膜无异常发现。头颅大小正常,未见肿物及压痛,颈项双侧对称,活动自如,无肿块。颈动脉搏动正常,无杂音,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压痛、结节。胸廓外形正常,双侧对称,无局部隆起、压痛、水肿,双侧呼吸活动度对称,双肺扣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锣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对称,呼吸运动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和叩击痛及异常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无压痛、叩击痛。腹部叩诊为鼓音。二阴无异常发现。脊柱和四肢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翼状胬肉(医师版)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丝裂霉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

翼状胬肉的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加头转移术(IOL)(ICD-9-CM-3: 11.390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6-7天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手术准备日)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开具检查检验单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核验各项检查结果正常 □手术医嘱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眼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抗菌药物眼药水点术眼 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血糖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必要时行心脏超声、心功能、肺功能检 查 □眼科相关检查 长期医嘱: □眼耳鼻喉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抗菌药物眼药水点术眼 □其它相关治疗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 □拟于明日手术室局麻加表麻下行左/右眼翼状胬肉 切除术加头转移术 □术前1小时眼睑结膜冲洗 □术前术眼剪眼睫毛 □术前用药 □术中特殊用药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及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健康教育 □患者活动:无限制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执行入院后医嘱 □心理支持 □指导进行相关检查等 □静脉采血 □患者活动:无限制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卫生知识及手术知识宣教 □术前沐浴、更衣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 □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执行医嘱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眼科临床路径知识讲解

一、白内障治疗临床路径:(新农合病人)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入院眼部检查: 裂隙灯、气测眼压、电脑验光、泪道冲洗、角膜曲率、眼科A/B 超、晶体测算、角膜内皮计数、光定位、红绿色觉、前房角镜、散瞳眼底、心电图。特殊情况根据病情考虑做OCT 。诊断依据: 1.症状: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 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入院治疗: 洛美沙星眼水(氧氟沙星)、双氯芬酸钠眼水局部点眼。合并有全身病的详细询问病史,口服药自服。(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支、心血管病等) 手术安排:入院后第2-3 天,眼部及全身状况(血压血糖)稳定。手术准备: 麻醉(表麻、局麻严格掌握适应症)散瞳要求瞳孔大小术后检查项目: 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压、验光、晶体位置、眼底检查等。术后用药:局部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眼水(典必舒或佳名) 2 周;非甾体类眼水(双氯芬酸 钠)至手术后一个月,根据病情每周点药次数递减,门诊复诊酌情使用角膜营养药或者人工泪液。反应不重可口服抗生素。 出院标准: 1.眼压正常 2. 伤口愈合好 3. 无明显眼前节炎症反应 4. 人工晶体位置正常。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角膜水肿明显,眼压高,眼前节反应较明显需用药观察,其住院时间相应延长,主要应用降眼压药物(甘露醇等)、短效激素全身及激素类眼水局部频繁点眼减轻角膜水肿及保护角膜内皮药物。 2.出现手术并发症(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外溢、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需要及时后节手术对症处理。 3.出现严重手术后并发症(人工晶体位置异常、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干预。 二、青光眼治疗临床路径: 入院化验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两项、HIV HCV Hbsag ,特殊可以查血糖或者生化局部项目。眼部检查: 裂隙灯检查、气测眼压、电脑验光、UBM电脑视野、眼科A/B超、眼轴长度及晶体测厚、 角膜厚度、前房角检查、泪道冲洗、角膜内皮计数。 诊断依据:

翼状胬肉

主诉:**眼内眦红、异物感3年。 现病史:患者自3年前即发现**眼内眦红、异物感,内眦部球结膜增生,并逐渐长大,已影响视力及面容。发现以来,无明显诱因,无眼痛、眼胀,无眼前黑影、视物变形,未予重视,未行诊治。近日发现内眦部球结膜增生较前严重,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眼翼状胬肉”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来,精神可,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过去眼病史:无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毒物接触史及疫区接触史,生活规律,无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身体健康。 家族史:否认遗传病及传染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T:36.5℃ P:72次/分 R:18次/分 Bp:120/80mmHg 老年*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精神可,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鼻翼无扇动,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无亢进。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肱二、三头肌反射、双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巴彬斯基征、奥贲汉姆氏征、克尼格氏征均未引出。 专科检查 右左 视力0.6 1.0

眼压15mmHg 15mmHg 眼睑无浮肿,无内外翻倒睫,无上睑下垂无浮肿,无内外翻倒睫,无上睑下垂 泪器泪小点位正,大小可,泪道冲洗通畅,无 分泌物溢出 泪小点位正,大小可,泪道冲洗通畅,无分 泌物溢出 结膜无充血,无水肿、滤泡、斑痕、结石 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状生长,头部已 侵入角膜缘内约3mm,其上充血 无充血,无水肿、滤泡、斑痕、结石 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状生长,头部已侵 入角膜缘内约3mm,其上充血 巩膜无黄染,无结节,光滑无黄染,无结节,光滑 角膜大小正常,鼻侧被胬肉组织覆盖,周边见 灰白色老年环,余清,上皮完整,无角膜 后沉着物 大小正常,鼻侧被胬肉组织覆盖,周边见灰 白色老年环,余清,上皮完整,无角膜后沉 着物 前房轴中深,房闪(-)轴中深,房闪(-) 虹膜棕褐色,纹理清,无粘连、萎缩棕褐色,纹理清,无粘连、萎缩瞳孔圆居中,对光反射灵敏圆居中,对光反射灵敏 晶状体透明透明 玻璃体混浊混浊 眼底视网膜色红润,血管走行清晰,视盘色正 界清,黄斑中心反射灵敏 视网膜色红润,血管走行清晰,视盘色正界 清,黄斑中心反射灵敏 眼球无突出及凹陷无突出及凹陷 眼肌各方向眼球运动无受限各方向眼球运动无受限 眼位正正 眼眶眶缘无压痛眶缘无压痛 辅助检查 检查日期项目结果 暂缺。 初步诊断:**眼翼状胬肉 医生签字: / 2013-12-**,**:00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眼内眦红、异物感*年。 2、PE:V OD *,V OS *,眼压:右1*.0mmHg,左1*.0mmHg,*眼内眦部球结膜增厚,呈翼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骨科: 1.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术 2.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3.上肢肱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4.尺、桡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5.下肢股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6.胫、腓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7.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置换术 8.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9.胫骨平台骨折 10.踝关节骨折 神外: 1.颅骨修补 内科系统:

1.2型糖尿病 2.短暂性脑缺血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脑出血 5.支气管哮喘 6.蛛网膜下腔出血 7.自发性气胸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10.胃十二指肠溃疡 11.甲亢 12.不稳定型心绞痛 1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4.Graves病 15.Ⅰ型糖尿病

16.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科: 1.热性惊厥 2.小儿腹泻 3.支气管肺炎 4.支原体肺炎 5.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 6.川崎病 7.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 8.急性肾小球肾炎 9.过敏性紫癜 10.毛细支气管炎 眼科: 1.老年性白内障

2.翳状胬肉 耳鼻喉: 1.扁桃体摘除术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声带息肉 4.慢性鼻窦炎 5.喉癌 6.鼻出血 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8.鼻中隔偏曲 9.分泌性中耳炎 10.甲状腺肿瘤 11.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人工耳蜗植入) 12.突发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普外: 1.大隐静脉曲张 2.腹股沟疝 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4.甲状腺腺瘤 5.鞘膜积液 6.轻度急性胰腺炎 7.痔疮 8.自发性气胸 9.直肠息肉临床路径妇科: 1.卵巢良性囊肿 2.输卵管妊娠 3.子宫肌瘤 4.子宫腺肌病

眼科护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一、选择题 A型题 1 眼球近似球形,其前后径约为 C A 21mm B 22mm C 24mm D 28mm E 32mm 2 不构成眼球壁的组织是B A 角膜 B 结膜 C 巩膜 D 葡萄膜 E 视网膜 3 屈光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E A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E 虹膜 4 关于角膜的说法正确的是E A 呈竖椭圆形 B 前后曲率半径相等 C 营养主要来自空气 D 各方向子午线曲度都相等 E 屈光度相当于+43.00D凸透镜 5 角膜的解剖特征哪项是错误的E A 透明、屈光 B 表层丰富感觉神经末梢 C 无血管 D 上皮细胞再生能力强 E 内皮细胞含有色素 6 角膜组织再生能力强,对细菌亦有较强抵抗力的是A A 上皮细胞层 B 前弹力层 C 基质层D后弹力层E内皮细胞层 7 巩膜最薄处位于D A 角巩膜缘 B 赤道部 C 与视神经连接处 D 眼外肌附着处 E 筛板部 8晶状体的解剖生理特征哪项是错误的D

A扁圆形双凸透明体B屈光、调节 C 无血管 D 界于角膜与玻璃体之间E界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9 黄斑中心凹视力最敏锐是由于C A 该处神经纤维较密集 B 该处有大量杆细胞 C 该处有大量锥细胞 D 该处离视盘近 E 该处是神经纤维汇总处 10 眼球中起“暗房”作用的是B A视网膜B葡萄膜C角膜D巩膜E角膜和巩膜 11 司明视觉和色觉的细胞是D A 色素上皮细胞 B 双级细胞 C 神经节细胞 D 锥细胞E杆细胞 12 感受弱光的细胞是E A 色素上皮细胞 B 双级细胞 C 神经节细胞 D 锥细胞E杆细胞 13 视盘为生理盲点所对应的部位,主要原因为该处D A 无色素上皮 B 无色素上皮 C 无视网膜 D 仅有神经纤维而无视细胞E视细胞被中央动静脉遮盖 14泪液中的粘液是由哪种组织或细胞分泌D A 泪腺 B 副泪腺 C 睑板腺 D 结膜杯状细胞E睑缘腺 15有关晶状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 A形如双面凹透镜B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C具有调节作用 D由囊膜、皮质、核组成E具有屈光作用 16泪膜的构成由表浅向深部依次为A

最新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一、翼状胬肉手术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10 11.311) (二)诊断依据。1.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症状:异物感、散光、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 3.体征:睑裂区球结膜增生、肥厚,其下纤维血管侵入角膜,结膜充血。 4.病变直观,影响美观。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翼状胬肉(ICD-10H11.001)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2-3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冲洗泪道。(3)心电图。(4)视力、眼压、验光、眼前节照相、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试验)、角膜曲率。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角膜地形图、眼前节OCT。(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大者(高龄合并全身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对症保守治疗。(3)对于有明显手术禁忌症者,对症保守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术前推荐不含激素类的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非甾体眼药水,常用量:局部广谱抗生素术前使用12次或以上,局部非甾体滴眼液每天4次。(2)术后推荐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常用量:滴眼液每日3-4次,眼膏每晚一次。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结膜肿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膜肿物(ICD10码H18.901)需行结膜肿物切除术(ICD9-CM3编码10.31)。 (二)诊断依据。 1.症状:眼红、磨痛,伴流泪、异物感等; 2.结膜肿物特征:患者睑结膜或球结膜组织透明或粉红色隆起,形态及颜色多样; 3.相关眼部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段照相; 4.鉴别诊断:睑裂斑:位于睑裂部球结膜,角膜缘内外侧有黄白色无定形隆起斑,不侵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结膜肿物切除术+常规送病理检查。(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膜肿物疾病编码(H18.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2天。 1.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X线胸片(可选); (4)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段照相。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眼眶CT,UBM检查,泪液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心脏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 天。 1.麻醉方式:局麻(病人不能配合手术时可进行全麻) 2.手术内固定物:无。

3.术中用药:无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眼前节照相。 2.术后用药: 1)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2)局部非甾体消炎药物; 3)抗菌药物:按照《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结膜切口愈合好,缝线在位;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结膜切除后送病理回报如为恶性,需行二次手术,给予广泛彻底的清除。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翼状胬肉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翼状胬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体征: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3)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2.手术方式:单纯胬肉切除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11.0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常规检查;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眼球运动。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泪液分泌试验、外眼像、眼底、眼科B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菌药物眼液1-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球运动。 2.术后用药:局部用抗菌药物眼液、糖皮质激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天。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2.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处理者,或采用其它术式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不进入路径。 3.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入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1000-2000元。 二、翼状胬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ICD-9-CM-3:11.3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缺血性肠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缺血性肠病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缺血性肠病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缺血性肠炎(ICD-10:K55.015),局限性缺血性肠病(ICD-10:K55.901),缺血性肠炎(ICD-10:K55.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胃肠病学》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萧树东、许国铭。《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1.临床表现:最常见是腹痛,突然发生,位于脐周及下腹部,阵发性绞痛,程度不同,坏死型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急腹症症状。其次为便血,呈鲜红、暗红或果酱色,可伴腹泻。体征可有下腹部压痛。 2.结肠镜检查:发病48小时内,粘膜充血与苍白区交替,随后粘膜下水肿,高低不平,粘膜下岀血,呈现散在分布红色瘀斑,融合后出现蓝紫色小结节,继后出现粘膜浅表糜烂和溃疡,酷似溃疡性结肠炎。但病变呈区域性分布,与正常段分界清楚。7天左右溃疡融合延长,变深,可出现纵行、匍行性溃疡,类似结肠克罗恩病。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缺血性肠炎(ICD-10:K55.015),局限性缺血性肠病(ICD-10:K55.901),缺血性肠炎(ICD-10:K55.902)。临床病情排除急性坏死型。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乙肝五项、HCV 抗体、HIV抗体、血型)、D-二聚体、C反应蛋白; (3)胸片、心电图、立位腹平片、腹部B超 (4)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或存在结肠镜检查禁忌症的患者,可选择其它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CT、MRI、DSA)。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肿瘤标志物 (2)其它与本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病因学检查项目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支持治疗: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酸中毒,必要时给予禁食和胃肠减压。 2、给予扩血管药物:罂粟碱、中药制剂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总结-最新范文

医院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院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院不断深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至今,全院共11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共28个病种,分别为骨科、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消化内科、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老年科、肿瘤科、昆机分院,其中只有3个病种进入单病种付费管理,由于我院收治的病人以老年病人居多,多种疾病共存,导致能入径病人数很少,或因为变异提前退出路径,2015年进入临床路径人数为46例其中:鼻骨骨折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0例,尺骨桡骨远端骨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5例,腹股沟疝2例,Grawes病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1例、轮转病毒感染性腹泻3例,手足口病4例,异位妊娠手术治疗1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共2例。 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虽已1年余,但实际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分析如下:

1、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认知不足 临床路径主要是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最终目的在于使医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处置,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患者住院时因种种原因产生的变异情况,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虽短住院天数,帮助患者对所患疾病多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但有一部分医护人员仍然不了解其最终目的,不明白入径对象如何选择,如何入径,何为退径,何为变异,对医患双方有何意义,从而降低了入径率,甚至有些病种没有入径患者。 2、医患有效沟通有待加强 进入临床路径,并非医务人员自己为之,还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有个沟通的过程,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何为临床路径,进入了临床路径对于他们自身有什么实际意义,以及进入路径后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增强治愈的信心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欠缺规范化、信息化平台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欠缺,使进入临床路径的数据收集不完全,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