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知识

第一讲姓氏名号与中国传统文化

人们初次见面时总要打个招呼:“您贵姓?”、“您怎么称呼?”、“您叫什么名字?”

一些会议在叙及参加者的顺序时往往说是按姓氏笔画来排列的。这里,“姓氏”和“名字”都是偏义复合词(偏义词),即问你的姓和名,氏和字已失去了意义。但是,在先秦,姓和氏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个人的名和字也往往是不一样的。

古代的姓氏

我国古代有关姓氏最著名的书是宋代初年的《百家姓》,共收入411个不同的姓氏,后增至504个。“百姓”一词与今义不同,百姓=百官,因为古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宋代郑樵《通志》记载姓氏为1745个。清代张澍《姓氏寻源》统计为5129个。今人阎福卿编《中国姓氏汇编》,收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复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中华姓符》收6363个。袁义达、杜若甫《中华姓氏大辞典》收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钮钴禄、郭布罗),四字姓569个(爱新觉罗、叶赫那拉),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三个,九字姓一个(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

姓的由来及其作用

姓脱胎于母系氏族社会

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是标示家族系统的母系血缘符号,其名称来源于原始家族、氏族或部落联盟的代号。《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诗经》中有大量的商周祭祀祖庙的乐章,都是歌颂自己的母亲的。《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居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大约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对直系亲属间的通婚产生了怀疑,看到了群婚的恶果:其后代在体力和智力上都有缺陷。于是,人们首先要求对不同血统的各个氏族,部落要加以区分,以便于区别婚姻对象。同时,一个氏族由于不断繁衍,人口增多,居住地也开始分散,一族之内也就有了若干分支,也需要区分。这个区分或以图腾崇拜,或以居住地,这就是姓。因此,也有人认为“姓”是最初的族号。

商族祖先是吞燕子卵而生汤,卵为子,于是以子为姓。姜嫄履巨人迹而生后稷,故姓姬。炎帝部落是羌人的一支。羌人为牧羊人,其图腾为羊,因以姜为代号。当然,也有认为炎帝居于姜水之滨,黄帝居于姬水之滨而得姓。舜出生于姚地(今濮阳范县),以姚为姓。后移居妫河边,又以妫为姓。由于姓的起源是以母系为中心的,因此,最初的姓多为女字旁,如:姜、姬、妫、姒、嬴、妘、姞、姚等。

姓的作用

《资治通鉴·外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郑樵《通志·序》:“生民之本,在于姓氏。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婚姻。”姓的作用:明世系、别婚姻。

鲁昭公娶吴孟子事。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死不赴,故不称夫人。不反哭,故不言葬小君。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wen(用麻绳束发髻),放絰die(系在腰间的麻绳)而拜。”

《唐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

姓的特点

第一、姓千年万年而不变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楚之同姓也。”

第二、先秦时,贵族女子一定要称姓

未婚女子名(排行﹢姓):孟姜、叔隗、季隗、伯姬、仲子、季芈

已婚女子名:

所出国名﹢姓:吴姬、吴孟子

配偶的封国、封地名、谥号﹢姓:武姜、赵姬、怀嬴、秦穆姬、息妫

第三、古称妇女可在姓下加氏

武姜(姜氏),骊姬(姬氏)

氏的形成及其发展

氏的产生

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是姓的分支,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是表示拥有一定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的家族系统的父系血缘符号。其名称来源于氏族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封赐。其主要功能是区别贵贱,先秦时男子才称氏。

《资治通鉴·外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制其子孙之所自分。”

姬姓到周代时为王姓,历代周王继承王统,继承姬姓,无氏。而其庶子庶孙则被分封到各地,或以封国封地为氏,或以祖名祖字为氏,分衍出432个氏。

氏的来源

①以封国、封地名为氏:从“姬”分出来郑、应、管、蔡、鲁、卫、曹、燕等氏;从“嬴”分出来梁、徐、葛、秦等氏;从“姜”分出来申、吕、许、纪、齐、田、薛等氏。孟尝君封地在薛,其后代以薛为氏。造父善驾车马,被周穆公封于赵地,其后人以赵为氏。

②以祖辈的字或名为氏:宋公孙嘉字孔父,他的后代便以孔为氏。伍子胥名员,其后代以员为氏。

③以官职命氏:师、史、卜、司马、司徒、司空、太史、中行、乐正、上官等。

④以居住地命氏:东郭、西郭、南郭、北郭;西门、南门、北门、东门;南宫、百里、池、江等。

⑤以排行次第为氏:伯(孟)、仲、叔、季;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等。

⑥以技艺命氏:巫、卜、祝、祀;陶、贾、商、乐、师、农、漆、屠、雕等。

⑦以爵位或身份为氏:公侯伯子男、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

氏的特点

第一、祖孙、父子、兄弟不必同氏

伍子胥,名员,楚大夫伍奢之子,以伍为氏。以功高封于申地,以申为氏,世称申胥。出使齐国时,属其子于鲍氏,是为王孙氏。被赐死后,其子为避祸纷纷改氏,有的因其祖伍参食邑于椒,以椒为氏;也有的因伍子胥名员,以员(郧)为氏。

第二、同一个人也可以有几个氏

第三、由于特殊事件或情况,一个人可以改氏

(三)赐姓和命氏

郑和本名马和,因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大功,明成组朱棣欲封其为官,但皇室有“马不能登金銮殿”之忌,需改姓。因其打胜仗之地在北京近郊的郑村坝,被赐姓郑。

郑成功收复台湾,被赐明朝国姓朱,时人称之国姓爷,其军队被称为国姓军。郑成功在台湾发行的货币,背面有一个郑成功的亲笔签名,即“朱成功“。

汉代后,中央政府为了笼络少数民族及外来民族,也经常赐姓给他们:汉武帝曾赐匈奴休奢王的儿子姓金。唐皇赐党项族首领拓跋氏为李姓,宋代又赐党项人姓赵。

也有一些人受了政治迫害之后,被赐予了带有惩戒性的姓:武则天将高宗宠爱的萧良娣赐姓枭,将中宗皇后王氏赐姓蟒。明朝时南方的少数民族时常发生叛乱,政府派兵镇压后强迫其改姓:刀、怕、剁等。

改姓

1、因避祸而改姓的

韩信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司马迁事(司、马、同、冯);田氏代齐事(陈完、田、王)

2、因避讳而改姓的

项伯被赐姓刘,其后代又改刘为金姓。姬氏为避唐明皇李隆基讳,改为周姓。荀卿为避汉宣帝刘询讳,被改为孙卿。庄子为避汉明帝刘庄讳,被改为严子。

同音也要避讳:汤上古改为阳,秦代改为杜,汉代又改为鍚,明代汤和又改音。

3、少数民族改姓的

北魏孝文帝时,改皇姓拓跋氏为元,贺兰氏为贺,达奚氏为奚,丘穆氏为穆,拓跋氏为长孙,叱李氏为李。

辛亥革命后,满人纷纷改姓:爱新觉罗-金,那拉氏-那,满人共改汉姓670多个。

作业一:×姓来源考

李姓来源考

李姓源于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嬴姓,是皋陶的后裔。皋陶是尧的理官,其后代世袭此官,因此以理为氏。商代末年时其后裔理征,因获罪于纣王被杀,其子理利贞随母逃难到伊候之墟(伊河流域),食木子得活,为避祸改为李氏。

李姓中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血统的比较多。如诸葛亮征南后曾改当地族姓为李;唐朝是空前开放的朝代,唐皇胸襟广阔,常赏赐国姓“李”给他人。

李姓中还有一支源于鲜卑族,由鲜卑贵族叱李氏改为李姓,世居洛阳。孟津、新安的李姓为鲜卑后裔。

古人的名、字和号

古人不单有名,而且有字有号,有的人并且有不止一个别号。名是用来自称表示谦卑的,尊对卑、上对下或表示鄙视的感情时也直接称人的名。对人称字、称号,则是表示尊敬的。

古人的名和字

什么是名?什么是字?

名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写作。《说文解字》:“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为生孩子,引申为孳乳义。《现代汉语词典》:“字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按照周礼,婴儿出生三个月起名,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家庙里为其举行冠礼,并由乡党中有威望的尊长者为之取字。有字之后,下对上、卑对尊、平辈之间为了表示尊重只能称其字不能称其名。上对下、尊对卑、本人自称时一般称名不称字。如:诸葛亮,自称“亮”,别人则称他“孔明”。女子十五岁时,若已许嫁则行笄礼并取字,表明从此可以嫁人。若未许嫁,则至迟二十岁也要加笄取字,以示成人。(未字、待字闺中)

古人的名和字的联系

《颜氏家训·风操》指出:“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清代王引之在《春秋名字解诂序》里谈及名与字的关系时指出了五种类型:

第一、同训:名和字是同义或近义关系。屈原,名平,字原。颜回,字子渊。宰予,字子我。樊须,字迟。周瑜,字公瑾。岳飞,字鹏举。孟郊,字东野。杜甫,字子美。曾巩,字子固。班固,字孟坚。

第二、对文:名和字是相反或相对的关系。曾点,字皙。晏殊,字同叔。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朱熹,字子晦。韩愈,字退之。王绩,字无功。

2、古人的名和字的联系

第三、连类:又叫连类而及,即名和字源于同一句话。楚公子侧,字子返(尚书:无反无侧)。曹操,字孟德(荀子: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谓德操)。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左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赵云,字子龙(周易:云从龙,虎从风)。于谦,字廷益(尚书:谦受益)。

第四、指实:即一种照应关系,名和字相关。楚公子启,字子闾。苏轼,字子瞻。孟轲,字子舆。

第五、辨物:名和字是一种种属关系。孔子儿子孔鲤,字伯鱼。清代书法家范泰衡,字宗山。明代篆刻家周鼎,字伯器。

其他:孔子,名丘,字仲尼。

古代男子字的构成

①春秋时,男子称字最普遍的方式是在字前加“子”表示尊称

子产(公孙侨)、子犯(狐偃)、子胥(伍员)、子渊(颜回)、子有(冉求)、子贡(端木赐)、子夏(卜商)、子路(仲由)、子游(言偃)、子张(颛孙师)

②周代贵族男子通常在字前加“伯(孟)仲叔季”表排行和嫡庶,在字的后边加“父”或“甫”表示性别

刘伯温,名基。孔鲤,字伯鱼。王安石,字介甫。曹操,字孟德。

也有以排行为字的:管夷吾,字仲。范睢,字叔。鲁公子友,字季。

古代称人多名字相连

古代称人多名字相连,但情况又有不同。先秦多为先字后名:如孔父嘉(孔子六世祖,公孙氏,子姓)、叔梁纥(孔子父亲,孔氏)、孟明视(百里奚儿子)、西乞术(蹇叔儿子)、白乙丙(蹇叔儿子)。

汉代以后多先名后字。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7位文学家,最早提出“七子”之说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榦。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古人的号

别号:古代的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除名、字之外,还常为自己取别号,以寄托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晋代陶渊明,又名潜,字文亮,号“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传”以柳树的朴实无华喻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和诗酒自娱)。宋代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陆游号放翁,陆游力主抬金,但愿望不能实现,因此以酒浇愁。主和派诬陷他“不拘礼法,侍酒颓放。”陆游遂号放翁。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别号为“六如居士”,来自他自己所云“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他如: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郑燮号板桥,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等。

绰号是根据人的外貌、性格特点而取的别号。绰号看似语言游戏,却有丰富的信息量,耐人寻味,它提取人物某一典型特征,使其成为其独一无二的特有标识。

有些绰号是有贬损意义的。秦国人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因为他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换回来的。秦末的英布因受过黥刑,被叫做“黥布”。曹操称刘备大耳儿,称孙权碧眼儿。有些绰号恰恰是对人形象的表彰。汉朝名将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宋代宋祁被称为“红杏尚书”,温庭筠被称为“温八叉”,李白被称为“李谪仙”。

《水浒》绰号之多,是中外小说中当然的冠军。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神行太保戴宗,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九纹龙史进,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母夜叉孙二娘等。

古人的尊称和谦称

称地望

①出生地:如王临川、柳河东、河东狮吼(陈慥妻善妒。苏轼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②郡望:发祥之郡、望族之郡

十大郡望及代表姓氏:

京兆郡(西安):杜、史;天水郡(甘肃):赵、秦;

汝南郡(河南上蔡):周、袁;河南郡(洛阳):方、元;

南阳郡:韩、邓、叶、白;西河郡(临汾):毛、林;

平阳郡(临汾):汪、解;陇西郡(甘肃临洮):李、董、牛;

济阳郡(兰考):江、蔡、丁;渤海郡(沧州):高、封、欧阳。

如:韩昌黎、刘彭城、李陇西

③任职地:如韦苏州、孔北海、刘豫州

称官爵

杜甫,因做过工部侍郎,世称“杜工部”,又做过左拾遗,人称“杜拾遗”。

东汉班固做过兰台令史,被称为“班兰台”。其弟班超因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候,史称“班定远”。

陶渊明做过83天的彭泽县令,世称“陶令”。(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称排行

唐人喜欢用排行来称呼对方(在本族兄弟中的排行),因此出现许多数字名,如:秦七(秦观)、黄八(黄庭坚)、白二十二(居易)、韩十八(愈)、元九(稹)、李十二(白)、高三十五(适)等。

张继《饮李十二宅》:“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韩愈有《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诗:“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徒然潜隙地,有靦屡鲜妆。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陇草萧萧白,洮云片片黄。彭门剑阁外,虢略鼎湖旁。荆玉簪头冷,巴笺染翰光。乌麻蒸续晒,丹橘露应尝。岂异神仙宅,俱兼山水乡。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旧官宁改汉,淳俗本归唐。济世宜公等,安贫亦士常。蚩尤终戮辱,胡羯漫猖狂。会待袄氛静,论文暂裹粮。称谥号

谥号是古时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一个称号,始于西周初年。

据《谥法解》记载,古时有固定的164个字用于谥号,分为三类:

美谥是对死者一生为善或建立功勋的褒扬。如:文、武、景、惠、昭、元、平、桓、康、宣、成、明、献、穆等,它们各有意义。“经天纬

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岳飞的谥号是武穆,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公。

恶谥是对死者生前道德行为有悖于礼义而进行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南宋奸相秦桧的谥号是缪丑。平谥是死者登位不久即夭折,或志向未申即死去,是表示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等。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从盛唐开始,谥号的字数开始增多。唐太宗初谥文皇帝,玄宗时增其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康熙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称庙号

庙号是和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称号。皇帝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太庙祭祀,追尊为某祖某宗,以显扬其在皇族世系中的地位。因此,所谓庙号,即已故皇帝在太庙奉祀时的牌位上写的称谓。

庙号始于殷代,一般第一代皇帝称祖,后世称宗。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但有些朝代有不止一祖:元代有太祖(成吉思汗),世祖(忽必烈,实为第五代),且有三帝(泰定、天顺、顺帝),其余均为宗。明代二祖(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除建文帝外皆称宗。清代三祖(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其余皆称宗。

唐代以前对已故君王一般只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因谥号越来越长,不便称说,于是多改为以庙号称之(明清除外)。

称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始。

新君即位必须改用新年号,称改元。如汉武帝即位(公元前140年)称建元元年。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每有鼎故革新,皇帝便更改年号,以求吉祥。如汉武帝在位54年,曾改元11次: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和、征和、后元。武则天称制21年(称后6年,称帝15年),共改年号17个。

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因此,我们称说他们时多用年号:洪武(明太祖朱元璋)、永乐(明成祖朱棣)、嘉靖(明世宗朱厚熜)、顺治(清世祖福临)、康熙(清圣祖玄烨)、乾隆(清高宗弘历)、同治(清穆宗载淳)等。

古代的其他尊称和谦称

尊称:陛下、殿下、阁下、足下、膝下、麾下;君、公、卿、子、先生、大人、夫人、父子、相公;大作、大著、尊著、高见;府上(家);春秋(年龄);令尊、令堂、令室、令妻、令郎、令爱(家人)。

谦称:臣、下官、仆、愚、窃、婢、妾、妪、老妇、老身;鄙人、本人、小人、小生、小可、在下;不才、不佞、不肖、不敏;拙文、拙著(作品);鄙意、浅见(意见);寒舍(家);虚度、痴长(年龄);家父、家母、内子、山妻、拙荆、犬子、豚儿、小女(家人)。

古代的避讳习俗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避讳是指出于对某些人物的尊敬或畏忌,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凡涉及其名用字之处,避而不用本字,采用改字、空字、缺笔等办法来加以替代。

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汉代以后日趋完备,唐宋之时很是盛行,到清代雍、乾之时,避讳之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雍正即位后,其他兄弟名中的“胤”均改为“允”字。唐太宗名世民,唐代用“代”代替“世”,用“人”代替“民”。

避讳的种类

1、国讳,又叫公讳,指对君王名字的避讳,全国均要避

秦始皇生于正月元旦,名政,正月改为端月,或改读阴平。其父名子楚,秦代改“楚”为“荆”。

汉高祖名刘邦,相邦改为相国。高后名吕雉,雉改名为野鸡。汉文帝名刘恒,北岳恒山改为常山,月中姮娥被改名为嫦娥。

晋武帝司马炎之父为司马昭,晋人改王昭君为王明君,“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清圣祖名玄烨,东汉的郑玄成了郑元,唐玄宗成了唐元宗。《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成了:“天命元鸟,降而生商。”

2、家讳,又叫私讳,指回避家族尊长的名字,特别是祖父、父亲的名字

司马迁父亲名谈,因此,司马迁笔下的人物“谈”均改为“同”。战国时期的张孟谈成了张孟同,汉文帝的宦官赵谈成了赵同,“同子骖乘,袁丝变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晋人在别人言谈中若涉及到自己祖父、父亲的名字,就赶快哭泣,以表孝心。东晋桓温之子桓玄除太子洗马,友人来祝贺,席间友人嫌酒凉,要侍者温酒。桓玄一听此言大声痛哭流涕,以致不能出声。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其父名李晋肃,晋、进同音,因此一辈子不能举进士。韩愈对此颇为不平,作《讳辨》一文:“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苏轼祖父名苏序,其父苏洵写文章时不写序,用“引”代替,苏轼则写作“叙”。

北宋诗人徐积,父名石,他一生不用石器,走路遇石头避开,过石桥让人背。宋代刘温叟父名岳,韦冀父父名乐,二人终生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甚至不饮酒,不参加娱乐活动。

避讳的方法

1、换字法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书面语或口语交际中避开讳字的方法是另外用一个与讳字同义或近义的字来代替讳字。如:正月改为端月,郑玄改为郑元等。

2、改音法

对讳字不直读其音,而改读另一音的办法。如:“丘”读作“某”音,写作“某”字。正月的正读作阴平等。

3、缺笔法

唐代以后出现缺笔避讳法,一般是少写最后一笔,叫做“敬末”,如世——,丘——,玄——。

4、空字法

在行文时避开讳字,用空出一个字的位置来表示避讳,这一空位可用“口”表示,也可写作“讳”字。如南朝沈约修《宋书》,为避宋武帝讳(刘裕),把刘裕写成“刘口”或“刘讳”。

5、小字法

把讳字写得比一般的字小一号。

第二讲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地理知识

古代的天文知识

七政(七曜)

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星和日月合起来称为七政。其中金木水火土叫五星,又叫五纬。

金星古代又叫明星、太白星、太白金星。金星黎明时分见于东方,又叫启明星。黄昏时见于西方,又叫长庚星。《诗经?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中的明星指的就是金星。

木星又叫岁星。古人认为它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十二次纪年法)。

水星又名辰星。古人认为龙能行云而布雨,主水,而龙在十二地支中属辰,因名。

火星又叫荧惑星。

土星又名镇星或填星。

赤道、黄道和白道

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极之间,画一条假想的平行线,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和北半球两部分。

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为标记,天球上才有对应的九州分野。

天文黄道是太阳围绕地球运转一圈所形成的轨迹。换一种说法,即“在地球上观察太阳运动所形成的视运动的轨道就叫黄道”。

黄道一个周天360度,分成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十二次或十二宫。从子到亥,一宫30度,每月走一宫,十二宫走完,太阳转了一个周天。白道是在地球上观察月亮围绕地球转一圈所形成的轨道,叫白道。

四象、二十八宿与三垣

古人观测日月和五星的运行时是以天上的恒星作为背景的。经过观察,古人选择了黄道附近一周天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座标,叫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组,每组七个星宿。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一种动物的形象,叫四象。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居中,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组星宿。在紫微之外,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为天市垣。

紫微垣居中,古人把它与人间联系起来,帝王居中,故用“紫”来代表帝王(如“紫禁城”)。

北斗

北斗七星属大熊座,是在北方的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斗柄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称为杓。斗身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称为魁。

利用北斗星,我们可以确定北极星的位置,从而判断方向。

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鹖冠子》记载:“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

古代的历法知识

历法的种类

历法是在观测天象的基础上制定的。

古人经常观测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因此把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周期定为一日。把月圆月缺的周期定为一月。年的概念最早是以庄稼成熟的周期为单位的。年和岁不同,岁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年则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明年的正月初一。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又叫纯阴历。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9、53日,近似于29天半。为了计算方便,大小月交替为29天和30天,每年12个月共354天。

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一个太阳年约为365、24199日,一年分十二个月,天数28、29、30、31不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公历即阳历。

既考虑月亮运行周期,又考虑太阳运行周期的历法叫阴阳合历。我国古代的历法即阴阳合历,俗称阴历。因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又称农历。因为此历法据说从夏代已开始使用,又称夏历。

置闰

阳历的优点是记录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缺点是没有顾及到月相。阴历表现了月相,但其一年的长度只是月份的倍数,与太阳年无关,也顾不了寒暑节气。

为了兼顾月相和季节,我国古代采用的是阴阳合历。阳历和阴历相差11、24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古人想到了置闰的办法。

闰月是十九年七闰,即大约三十二个月有一个闰月。汉武帝前闰月一般在岁末,称为“十三月”。汉武帝主持制定太初历后规定“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

“中气”指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太初历把每个中气固定在每个月里,但一个朔望月比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短大约一天,过了三十二个月后,这个差额就会积累到一个月,从而出现了无中气之月。因此就把这个月定为闰月,月序上仍按上月的顺序,冠以闰字,称“闰某月”,这样,每个月就都有中气了,从而使太初历的各个月份和天象物侯保持相对确定的关系。

四时和二十四节气

一年四时又称四季。一二三为春季;四五六为夏季;七八九为秋季;十十一十二为冬季。每个季节三个月,古人又按孟、仲、季的顺序称之:一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四月(孟夏)、五月(仲夏)、六月(季夏)、七月(孟秋)、八月(仲秋)、九月(季秋)、十月(孟冬)、十一月(仲冬)、十二月(季冬)。

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拟古诗九首》:“仲春遇时雨。”《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季节、气温和物候等,即二十四节气。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前半月的叫节气,在后半月的叫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

月8日和23日是交节日期。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

纪年

①年次纪年法

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即按国君即位的年次纪年。

《左传》是传《春秋》的,而《春秋》是鲁国的国史,因此,《左传》是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次来纪年的。从鲁隐公即位记起,然后是桓公、庄公、闵公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事则以赵国国君在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事则以齐国国君在位年次纪年,如“襄公八年,伐纪,纪迁去其邑。”“桓公五年,伐鲁,鲁将师败。”

②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自汉武帝始。汉武帝即位后起年号曰“建元”,称建元元年。

皇帝更迭要换年号,叫改元,如武帝后,昭帝即位,改元为始元元年。

同一个皇帝在位时遇大事也可以换年号,如汉武帝在位54年,就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十一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换了13个年号。

明清时期的皇帝大多不改元,只用一个年号,因此,我们称明清皇帝,多称其年号,如康熙、乾隆等。

③岁星纪年法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分别按本国国君即位年次纪年较混乱,因此产生了以天象纪年的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木星,约十二年在星空中绕行一周。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自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次。

岁星每年行经一个星次,运行到哪里,便记为“岁在ΧΧ”,十二年周而复始。

④太岁纪年法

岁星是逆时针由西向东运行,古人分黄道一周天为十二分,习惯则是由东到西,与岁星运行正相反。因此,古人便设想出了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由东向西与真岁星背道而驰,叫太岁纪年。

太岁年名太岁所在岁星所在

摄提格寅(析木)星纪(丑)

单阏卯(大火)玄枵(子)

执徐辰(寿星)诹訾(亥)

大荒落已(鹑尾)降娄(戌)

敦牂午(鹑火)大梁(酉)

协洽未(鹑首)实沈(申)

涒滩申(实沈)鹑首(未)

作噩酉(大梁)鹑火(午)

阉茂戌(降娄)鹑尾(已)

大渊献亥(诹訾)寿星(辰)

困敦子(玄枵)大火(卯)

赤奋若丑(星纪)析木(寅)

岁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即太岁在寅。

《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们可以推知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⑤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我国古代用来记时的一套序数系统。干指十天干,又称十干,十母,即甲乙丙丁戌已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十二子,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六十循环一周,称六十甲子。因六十之内错落花插相配,绝不重复,又叫六十花甲子。干支最初用以纪曰,用它来纪年始于东汉。近代用得更多: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庚子赔款、辛丑条约等。一干支代表一年,民间称人年届六十为花甲之年。

六十甲子名称: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⑥十二生肖纪年

干支纪年法传到民间,民间对它进行改造,略去了天干,用十二种动物表示十二支,即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纪年自东汉始,一直到今天仍在民间使用。

纪月

①数字纪月

数字纪月即把数字冠于月前,分为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一月又叫正月、元月。秦时避始皇讳,改为正月、端月。

十二月又叫腊月,因腊祭活动安排在岁尾而得名。

②地支纪月

春秋战国时把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配来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一个“建”字,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建子之月。

地支纪月依次为:十一月(建子之月)、十二月(建丑之月)、正月(建寅之月)、二月(建卯之月)、三月(建辰之月)、四月(建巳之月)、五月(建午之月)、六月(建未之月)、七月(建申之月)、八月(建酉之月)、九月(建戌之月)、十月(建亥之月)。

纪日

①干支纪日

古代纪日主要用干支,六十个甲子周而复始地循环使用。

②数字纪日

初一——初十,十一——三十。

③月相纪日法

每月初一为朔日,初三为胐日,小月十五、大月的十六为望日,望后一日为既望日,每月最后一天为晦日。

纪时

①天色纪时法

古人纪时,主要是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个时段,这叫天色纪时法。

夜半(23—1)鸡鸣(1—3)

平旦(3—5)日出(5—7)

食时(7—9)隅中(9—11)

日中(11—13)日昳(13—15)

哺时(15—17)日入(17—19)

黄昏(19—21)人定(21—23)

《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鸡鸣,雪止。……晡时,门坏。”

②十二时辰纪时法

汉武帝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并用十二地支,即十二辰来代指它们,叫十二时辰。

子时(23—1)丑时(1—3)寅时(3—5)

卯时(5—7)辰时(7—9)巳时(9—11)

午时(11—13)未时(13—15)申时(15—17)

酉时(17—19)戌时(19—21)亥时(21—23)

很多习惯说法即由此而来:24点被称为夜半、子夜,12点被称为中午、正午时分,上班被称为点卯。

唐宋时把十二个时辰中的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两个小时辰,便形成了一昼夜24小时的纪时制。

③铜壶滴漏法

古人还曾经用铜壶滴漏法来纪时。

铜壶由滴水壶和受水壶组成,水从滴水壶向受水壶滴漏。受水壶中有箭杆,箭杆上有一百刻划,随着水的增多而逐渐上浮,一昼夜正好全部浮出。因此,古代的一昼夜是一百刻。

夏至时分昼长夜短,白昼60刻,夜晚40刻。冬至时分夜长昼短,白昼40刻,夜晚60刻。春分、秋分时分则昼夜平均,均为50刻。

现在一昼夜则只有九十六刻。

④更

古人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并在每个时段打更报时。

一更(19—21时)二更(21—23时)

三更(23—1时)四更(1—3时)

五更(3—5时)

三更正好是夜半时分,因此,人们常说“三更半夜”,形容很晚了。五更时分天还不太亮,人们把起早叫起五更。

古代的地理知识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常与“天文”并提。

《周易?系辞上》:“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从上可知,“地理”的本义是指地表的形态。

班固《汉书?地理志》又赋予其新义:以疆域政区的地理沿革为主,山川原隰退居从属地位。

祖国的山川

五岳

五岳之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传说五岳为众神所居,历代帝王祭祀于此,以求近于神灵。

五岳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

泰山

东岳泰山,初名大山、太山、岱山,因其为群山所宗,五岳之长,故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秦始皇开始至泰山封禅。历代帝王至泰山封禅的并不多,这是因为,封禅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改朝换代之君;其二,必须有政绩;其三,必须有祥瑞之物出现。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32.7米,极其雄伟。

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杜甫的《望岳》则写尽了泰山的雄奇之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衡山

南岳衡山,又名岣嵝山,位于湖南中部,素有“五岳独秀”之誉。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汉宣帝定的五岳中以安徽省天柱山为南岳,隋文帝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为南岳。

衡山古名为寿岳衡山。据《星经》所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为28宿之轸星,轸星乃主管人间苍生寿命。

华山

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县南部,海拔2154.9米。《水经注》引《山海经》:“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华状。”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

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恒山

北岳恒山,主峰天峰岭在山西省浑源县南部,海拔2016.8米。明代以前北岳指河北曲阳的恒山,汉时因避文帝讳而改为常山,今通称大茂山。

明代后改祀山西浑源。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而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西浑源,恰在京城之北。明代虽改称浑源恒山为北岳,但因路途遥远,祭祀仍在曲阳。直到清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据礼臣的建议,改祀北岳于浑源。

嵩山

中岳嵩山属伏牛山脉,分太室、少室二山,各三十六峰,主峰海拔1491.7米。

嵩山古称外方山,平王东迁后,以嵩山位于中央,故定嵩山为中岳。

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

北宋以后,又称之为中岳嵩山。

与五岳相关的概念

山东:①初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与当时的“关东”含义相同。因战国时秦国建都关中,其他六国在崤山以东,故山东泛指秦国以外的其他六国。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唐时建都长安,那时便常以陕西华山为座标。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②汉时也有称齐鲁为山东的,此乃以泰山为标准。《汉书?儒林传》:伏生得《尚书》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山东大师,亡不涉《尚书》以教。”③指太行山以东地区,即今河北省。《史记?晋世家》:“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

山西:战国时称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又称“关西”、“关中”,即秦国。后称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即今山西省。

山左、山右:山左特指山东,山右特指山西,以太行山为界。

关东:①函谷关、潼关以东。②山海关以东。

关西:函谷关、潼关以西。

关内:①同“关西”。②山海关以西,嘉峪关以东地区。

关外:①同“关东”①。②同“关东”②。③嘉峪关以西地区。

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其地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四渎

《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从周朝开始,四渎神就作为河川神的代表,由君王来祭祀。《礼记·祭法》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据《风惜通义·山泽》记载,祭祀河神的庙在河南荥阳县,祭祀江神的庙在广陵江都县,祭祀淮神的庙在平氏县,祭祀济神的庙在东郡临邑县。

上古“江”、“河”为专有名词,其他河流称“水”。后来以淮河为界,北方以黄河为尊,河流大多以“河”命名;南方以长江为尊,河流大多以“江”命名。

济水又叫泲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在山东入海。宋代时,下游河道为黄河所夺。由济水得名的地名有:济源、济南、济阳、济宁等。唐始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为金、明各代所沿袭。

与四渎相关的概念

江东(江左):①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习惯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史记?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乌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②三国时孙权建都于建康,其统治区域称江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江西(江右):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有时又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河内:古代指黄河以北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也专指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孟子?梁惠王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宋梅尧臣《卫州通判赵中舍》:“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

河外:春秋时晋人称河西与河南为河外。《左传?僖公十五年》:“(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

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为河东。柳宗元是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

河西: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之西。《左传?文公十三年》:“秦伯师于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

九州

传说大禹划分中国为九州,但指哪些地方,说法不一。

《尚书?禹贡》的九州: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

《尔雅》的九州: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营州。

《周礼》的九州:冀州、兖州、并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青州。

传说禹分九州后,用各诸侯国朝贡之金铸成九鼎,并在其上铸九州山川名物,以喻九州。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九鼎由3件圆鼎、6件方鼎组成。从此,九鼎成为国家象征,鼎在国在,鼎亡国亡。夏亡时,九鼎殷人得之;商亡,周得之;后为秦得;后为宋得;宋被吞并后九鼎再未出现过。考古发掘中也未见丝毫踪迹。因此,有人认为它只是传说罢了。

历代行政区域划分概况

国家为了方便管理而把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在这些区域内分设一系列地方行政机构,这叫行政区划,简称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变革。

(一)先秦时期

夏商行政区划已无考。周代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居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又把土地和居民分为若干采邑封给卿大夫建立家。秦代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又增加为40郡),郡下设县,形成了郡县两级政区制。

(二)汉魏六朝时期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个刺史部(即十三州),各置刺史一人,巡察郡国吏治。东汉时期,刺史权力扩大,州演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体制形成。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沿用了汉的三级政区体制。

(三)隋、唐、宋、辽、金

隋初取消郡,为州县二级;后改州为郡,恢复郡县制。唐代州、县数量大大增加,于是,在州上设道,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宋代改道为路,路下设州、府、军、县。辽代是道、州(府)、县三级。金代则是路、州(府)、县三级。

(四)元、明、清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体制。明代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清代是省、道、府、县四级制。

五.历代建都地

夏代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部)。

商代都亳(商丘市南),盘庚迁殷,纣王都朝歌。

西周都镐京(西安西部),东周都雒邑(洛阳)。

秦代都咸阳(咸阳市东北)。

西汉都长安(西安西北),东汉都雒阳(洛阳东北)。

三国(魏都洛阳,蜀都成都,吴都建业)

西晋都洛阳,东晋都建康(即建业,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而改)。

南朝(宋齐梁陈均都建康),

北朝(北魏都平城,孝文帝迁洛阳;北齐都邺;北周都长安。)

隋代都大兴(古长安),又以洛阳为东都,以太原为北都。

唐代都长安,名西京,又以洛阳为东都。

北宋都开封,称为东京,又以洛阳为西京,以宋城(商丘县)为南京,以大名(河北大名县)为北京。

南宋都临安(杭州)。

辽代都临潢(内蒙巴林左旗南),称为上京。

金元明清均都北京,但金称“大兴”,元称“大都”,明清称“北京”,又称“京师”。

注意古地名的特殊性

第一,同名异地

亳:①商汤都城(商丘县);②盘庚迁都地(偃师县);③安徽毫州。

北京:①西晋时指洛阳;②南朝刘宋时指镇江(京口?);③十六国时的统万城(内蒙乌市旗白城子);④北魏迁都洛阳后称平城为北京;⑤唐及五代唐晋汉的太原府(今太原);⑥金的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⑦北宋时指河北大名县;⑧明初指开封市;⑨明清的北京。

第二,同地异名

北京:春秋至南北朝称蓟;金称中都,又叫大兴;元叫大都;明清称北京;民国称北平。

南京:战国时为楚之金陵;秦称秣陵;三国时吴称建业;晋改称建康;隋改称丹阳郡;唐置江宁郡,后改为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称建康府;明称应天府,后又称南京;清称江宁府。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衣食住行

服装和佩饰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基本需要。衣排在首位而不是食,说明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像一件衣服的样子,但与今天的衣服形制不同。衣服、衣裳,今天是指穿在身上的服装,古人则把人从头到脚穿戴的全称为衣。头上戴的叫头衣或元服,身上穿的叫体衣,脚上穿的叫足衣。

头衣

头衣古代又称元服。《说文解字》:“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从冖,二,其饰也。”(高鸿缙《中国字例》:“冖、、冃、冒、帽,五形一字。”)《仪礼?士冠礼》:“令月吉日始加元服。”郑玄注:“令、吉,皆善也。元,首也。”《汉书·昭帝纪》:“(元凤)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上古文献中没有帽,汉代以后才定头衣、元服为冒(帽的古字)。

上古贵族男子的头衣有冠、冕、弁、胄等,平民的头衣有帻等。

冠是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头衣。《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并取字。《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二十岁被称为“弱冠之年”,戴冠时要先把头发束起来,因此,古人又用“束发”、“结发”来代指二十岁,如“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陈子昂?感遇),“结发夫妻”等。

冠的形制和部件:见下页图片

举行冠礼之后,当冠时一定要冠。如子路事、齐景公事。

冠不像后来的帽子能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有个冠圈,上面有一根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作用是束缚头发和装饰。

戴冠时,先把束在一起的头发盘在头顶上(髻),用纚(又写作“縰”,是一块整幅二尺二寸宽,六尺长的缁帛)把头发包住,然后加冠,再用笄(先秦时叫法,汉代以后称簪,是一根细长的钎子,竹或金、银、玉、骨制成)横插过来固定头发。为了防止冠倾斜,在冠圈两边有布条或丝绳(缨)在下巴处打结。

古代不戴冠的有四种人

小孩:二十岁前垂发,称为“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头发长了在脑后扎在一起,叫“总发”。扎成左右两束,叫“总角”,“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罪犯:受了髡形的罪犯常常用青黑色的巾缠头,称“苍头”,上古军队多由奴隶组成,同样以青布裹头,称“苍头军”。

异族人:少数民族以被发为常,“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

平民:戴巾。

与冠相关的成语有:冠冕堂皇、冠盖相望、冠盖如云、弹冠相庆、挂冠而去、沐猴而冠、衣冠禽兽、冠军、冠名、桂冠等。

《说文解字》:“冕,大夫以上冠也。”

冕的形制是在冠圈上覆一块长方形的版,叫“延”。两侧悬玉石,前沿挂一串串小圆玉,叫“旒”。是天子、诸侯、大夫在朝堂和祭祀场合所戴,区别在于旒的数量不同:天子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秦代以后,只有帝王戴的冕才能有“旒”,于是,加冕成了帝王即位的代称,“冕旒”成了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弁是贵族配礼服戴的比较尊贵的头衣,次于冕(吉礼必须戴冕)。

弁有皮弁和爵弁之分。皮弁是武冠,由白鹿皮拼接而成,类似后代的瓜皮帽,拼接处缀以玉石。爵弁又称雀弁,是文冠。爵弁与冕形制近似,但无旒,且顶上的延前后平(冕则前低后高),因颜色红中带黑近雀头而名之。

弁后代多为武士所戴,因此武官被称为弁、马弁。弁是戴在头上的,书开头的话叫弁言。

胄是男子打仗时所戴头衣。先秦叫胄,秦汉以后叫兜鍪,宋代以后称盔(像翻边的锅)。杜甫《垂老别》:“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辛弃疾《南乡子》:“年少(指孙权)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戴胄时并不摘冠,而是在冠上加胄。见尊长者,应摘胄。《左传?僖三十三》记载,秦晋殽之战前,秦军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胄与后代的盔的不同是,它不但保护头部,而且保护面部,戴上后别人看不见他的脸。《左传?哀公十六年》记载,楚国白公发动政变,叶地之主叶公入都勤王:

(叶公)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若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得君面,是得艾也。……而反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

平民的头衣

帻:帻是盖住发髻的头巾,可以一直盖到前额,汉代以后戴冠者也先用帻覆发。《汉书?东方朔传》:“董君(董偃)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李白《古风?八》:“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陌头、绡头:陌头以缠法名之,从后横陌而前也,类似陕西白羊肚手巾包头的方法。绡头又叫帩头、幧头,以质料名之。帩头外边还可戴帽子,《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幞头:前打结,又在脑后扎成两角,自然下垂。后来用金属丝扎起两脚,且在里边衬以木片,称展脚。幞头后来成文官所戴帽子,武官的两展脚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因幞头用青色纱(乌纱)制成,后代称其为乌纱帽。

妇女的头饰

礼记》:“女子十五,笄而字。”女子与男子一样,也要先盘头,用纚包住,用笄固定。女子包头的巾又叫帼,因此“巾帼”成了妇女代称。

女子头发长得不好,就要戴假发。假发古称“髢”,《左传?哀公十七年》:“初,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以为吕姜髢。”后来,晋攻卫,庄公入于戎州己氏,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己氏曰:“杀汝,璧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璧。男子如果秃顶,也需要戴假发。因此,古代假发的价格不菲。《世说新语?贤媛》:“(陶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髢,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妇女的笄簪也很讲究:先秦曰笄,后曰簪,有两个细尖的叫钗。

笄簪可以用玉制成。《西京杂记》:“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因此,后代又称簪为“搔头”。冯延已《谒金门》:“斗鸡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簪也可以用金属制成,根部又缀以珠玉,称“步摇”。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穷人则只能用骨、竹乃至荆条作簪、钗,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即荆钗布裙,因此,后人又用“拙荆”来代指自己的妻子。

体衣

衣与裳

二者并称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作为合成词则与衣服、服装等义同。

衣有长短之分。短上衣叫襦,其中仅及腰部的叫腰襦,《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长襦称褂。长衣叫深衣,长及脚踝。衣有内外之分。内衣古称亵衣,又称中衣、衷衣、私、泽等,《诗?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外衣叫裼,是一种罩在狐裘之外的衣服,它外边还可以再加一层外衣,叫正服。衫出现较晚,一般指长衫。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古代的棉衣也有几种。裘是皮衣,价值昂贵,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悉。”狐裘最珍贵,而集腋成裘的狐白裘更是价值连城(鸡鸣狗盗)。袍里絮的是乱麻和旧丝絮,茧里絮的是新丝絮(漂母饭信)。”

《说文》:“裳,下裙也。”《仪礼》郑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

绔、袴、裤,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管,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系于腰间。褌又称穷袴,与今天的裤子形制同。

上衣的形制和部件

衣襟又称衽、衿,《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因衣襟正当胸部,称胸襟、襟怀、正襟危坐。传统习惯衣襟左压右,在右腋下用两根细带相系,称右衽。

袖子又称袂,非常宽大,从手部向上反折,要达到肘部,宽一尺二寸,因此又称长袖、广袖。《韩非子》:“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寂寞嫦娥舒广袖”。袖子内层多缝有口袋,装一些小物件。《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袖子十分宽广,挥手时不见,因此,就有“挥袖、振袖、拂袖、奋袖、甩袖”等。二人并肩走路,袖联在一起,称“联袂”。

衣带用丝布做成,前有带钩,极精致。衣带又叫绅(大带也),缙绅之缙是搢的通假,插笏于绅之意,后用作官员的代称。

衣料

上古无棉花,衣料除皮以外,只有丝、麻。

丝统称为帛或缯,还有其他称呼,如:

绢(生丝织成)

缣(较细的双丝织成)、素(未煮练、未彩绘,多用作里子或凶服)。《诗经·上山采靡芜》:“新人工织缣,旧人工织素。织谦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纨、纱和绡是丝织品中较精细的。纨是白色的细绢。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暮春春服成,粲粲綺與紈。”韩愈《咏雪赠张籍》:“砧練終宜擣,階紈未暇裁。”纱是绢之轻细者。《老学庵笔记》:“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得其法也。”绡是一种轻薄的生丝织品。曹植《洛神赋》:“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练是洁白色的煮过的丝织品。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練。”

绸,古是缠绕的意思,明代才取代了帛,成为丝织品的代称。

罗,古指捕鸟的网,后指稀而软的丝织物。

绨是厚缯,质地较粗。《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须贾到秦国后赠给范睢的就是绨袍。

绡帛织好后上绘或绣图案,叫锦、绮。

缎本是贴在鞋后跟上的皮革,明后指丝织品。

麻织的布叫褐。《诗?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足衣

鞋字始见于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是鞵的异体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曰屦,汉以后曰履。”

屦是用麻、草、葛藤编的鞋。《孟子?滕文公上》:“(许行门徒)捆屦织席以为生。”草鞋又叫躧、舃、屣。

木底的鞋叫舃,又叫木屐(有的有齿,有的无齿),据说南北朝士大夫好木屐,谢灵运上山着木屐,去前齿,下山去后齿,人称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袜古代用布帛或皮子制成。用生皮子制作的称韈,用熟皮子制作的称韤、韎,用布帛制作的才称襪。

饮食和器皿

古人对饮食非常讲究: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吃饭时也非常讲究礼仪(食礼):

《礼记?曲礼上》:“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烹饪类动词极多:烤炸煮炖熬煎蒸烘焙烩炝炆煨炒烧焗煲熏……

颜色词:咖啡色、茶色、酱色、橙色、枣红、橘黄、乳白色、豆沙色、苹果绿……

惯用语:大锅饭、小锅饭、铁锅饭、炒鱿鱼、大杂烩、吃醋、吃不消……

俗语:吃饱了撑的,吃不了兜着走,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贪多嚼不烂,敬酒不吃罚酒,僧多粥少,捞油水……

主食

五谷:黍、稷、麦(麰、来)、菽、麻

《论语·微子》:隐者“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粟:黍的籽粒,后成为粮食的通称。粱:稷的良种,黄粱为粱中上品。禾:本专指稷,后成为粮食作物的通称。稻:专指黏者,不黏的叫秔(稉,粳),后作为稻类的总称。

粮与食:粮指出外带的干粮,是炒熟的米、豆、麦等,食是在家吃的日常饮食。“子在陈绝粮。”(论?卫灵公)“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庄子?逍遥游)。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

饼:饼是各种面食的总称。用火烤的叫烧饼,用水煮的叫汤饼,用笼屉蒸的叫蒸饼。汤饼是把水调的面团放在水里煮,也有人认为是面条。蒸饼就是馒头,武大郎卖的炊饼也是馒头,因宋代皇帝赵禛与之音近,改叫炊饼。米粉调团煮成的叫粢,又叫饵。

馒头又叫馒首,大约出现在三国时期,其发明人是诸葛亮。“馒”最初写作“曼”,是包裹的意思。

《事物纪原》载:“稗官小说云: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祭之,神则助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祠,神亦助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明人郎瑛在《七类修稿》中也有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馒头。”

清代以前,馒头都是有馅的。唐人蒋贻恭《咏安仁宰捣蒜》:“死牛肠肚作馒头。”《归潜志》:“又因会宴,诸将并妻皆在座,时共食猪肉馒

首。有一将妻言,素不食猪肉,雅尔呼达趣左右易之。须臾食讫,问曰:…尔食何肉??其人对曰:…蒙相公易以羊肉,甚美。?雅尔呼达笑曰:…不食猪肉而食人肉,何也?尔所食非羊肉也。?其人大呕,疾病数日。”

清代馒头也可指无馅的,清人编的《正音撮要》里馒头一词下有“无馅之包”的说法。

无馅的发面馒头出现在晋代,但当时叫蒸饼。

肉食

六畜:马牛羊豕狗鸡。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郑玄注:“故…谓祭享?”。

《梁书·谢胐传》记载,谢胐的儿子谢谖“官至司徒右长史,坐杀牛于家,免官。”

羊和猪是较普通的肉食,但羊中之羔,猪中之豚仍为美食。

《后汉书?仲长统传》:“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人;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流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赍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古人喜欢吃狗肉,因此屠狗成了一个专门的职业,称狗屠。《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荆珂“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筑者高渐离。”刘邦大将樊哙也曾“以屠狗为事”。(史?樊哙列传)

烹调

五味:醯、醢、盐、梅、菜

烹调方法:煎(把醢煎了以后加到稻米饭或黍米饭上,再用动物油脂浇在上面)、炮(在禽畜裹泥放在火上烤)、醃(肉切片放在酒中浸泡,然后加佐料吃)、擣(牛羊或野味里脊肉捣烂,去其筋腱,加佐料食用)、炙(烤肉)、脍(把肉切成极细的丝)、羹(以肉加五味煮成的带汁的肉)、脯(腊肉)

醢和脯还是古代的一种酷刑。醢是把人剁成肉酱的刑罚。《史记?殷本纪》:“九侯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礼记?檀弓上》记载,子路在卫国内乱时被杀,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子)遂命复醢。脯是把人剁成长条晒干。《史记?殷本纪》:九侯被醢,“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脯既然是一条条细长形的,所以又叫脩。《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后用“束脩”代指学费。

食器

1、鼎(煮肉或盛肉)

个头很大,因上古牲有全煮的,也有肢解为大块(据使用场合不同分解为两块、七块、二十块)。鼎以圆腹三足为多,也有方腹四足的。口有直立的两耳,可以穿杠子抬举。用来煮肉的叫鼎、鼐,盛食的叫升鼎。

与鼎有关的词语有:鼎足而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钟鸣鼎食、问鼎、定鼎等。

古代用鼎有规制: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

2、鬲(煮粥)

形制与鼎相近但较小,且三足是中空的。

《尔雅·释器》:“款足鼎也。”

3、镬(煮肉)

颜师古:“鼎大而无足曰镬。”

古代的酷刑“煮”就是把人扔进镬里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镬。”《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要挟刘邦:“今不急下(降),吾烹太公。”刘邦对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4、甑(蒸饭用具)

似今之笼屉,平底,底部有孔以通气。米放甑中,甑放鬲或釜上,鬲、釜中放水。

甗(分两部分:上甑下鬲)

5、釜

用途与鬲相近,但所煮不限于粥。

《汉书?楚元王传》:“(刘邦)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大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羹尽鐐釜(勺子在空釜中撞击)。”

曹植《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6、豆

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据材料不同分若干种,木头和青铜的叫豆,竹子的叫笾,瓦做叫登。

引申为容量单位,《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

又引申为重量单位,《刘向?说苑》:“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房孺妻妒丫环,“月给燕脂一豆,粉一钱。”

古人的饮食习惯

古人一日两餐。

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上午九时左右食用。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左传?成公二年)

项羽曰:“旦曰享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飧,下午四时左右进食。古时稼穑艰难。农作物产量不高,取火也不易,做饭费时,因此,晚餐一般是朝食剩下来的加水热一热吃,不再重做,不吃稠的,只喝稀汤。有些地方把晚饭叫喝汤,即源于此。

晋灵公派勇士鉏霓杀赵盾,“晨往,(盾)方食鱼飧。”(公羊传?宣公五年)

古代的酒器

古代喝的酒是清酒(未经过蒸馏的),纯度很低,因此,古人酒量很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古代英雄的快意人生(武松十八碗,李白斗酒诗百篇,樊哙立饮斗卮酒)。

古代的酒器也有多种:

盛酒器:尊、壶、卣、彝、罍、缶等。

饮酒器:爵、角、觯、斝、觥、觚等。

古代的宫室和起居习惯

穴居与版筑

.穴居

《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据考古发掘资料,穴是在地面掘出深约1米的方形或圆形浅坑,坑内一般用二至四根立柱承托屋架,屋顶覆以树枝及茅草。入口为附有门槛之斜坡门道,门道上建两坡形屋顶,室内中央稍前置火塘,建筑面积约在10平方米左右。

穴字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建筑的特点。从穴的字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如:帘、突、空、穷、窑、窟、窦、窍、窖、窨、窗、窘。

2.版筑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版筑是筑土墙用两块木板相夹,两版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衬住,装满泥土,用杵捣紧,筑毕拆除木柱木板,就成了一座墙了。

地面建筑出现后,文字中用宀来表现它,与之相关的文字有:

宫、宿、塞、家、安、室、宝、向

庭院布局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

《公羊传·宣公五年》:“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盾)方食鱼飧。

古代庭院多由数重院落构成。欧阳修《蝶恋花》词:“庭院深深深几许?”唐代崔郊与姑母的婢女相恋,但婢女后被卖于另一大户人家,崔郊无限惆怅,一年寒食节偶遇,写《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候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春秋时代贵族住宅的大体轮廓:大门——闺(寝门)——堂——室

萧墙

大门外的影壁古代叫屏、树、又叫萧墙。《尔雅·释宫》:“屏谓之树。”

屏又有内外之分。《荀子·大略》:“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祸起萧墙的典故:《论语·季氏》写鲁国的掌权大夫季氏要伐鲁的属国颛臾,孔子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以内即住宅本体,这是孔子看到了季氏的家臣阳货已经把持了季氏的家政,暗示臣将危主,家起内乱。后代称家族内讧为萧墙之祸,即本此。大门

“门”的甲骨文写作或,《说文》:“门,闻也。”段玉裁说:“闻者,谓外可闻于内、内可闻于外也。”许慎是用声训指出门的功能:门是阻止外人进入的,要进,需要“传达”。《尔雅·释宫》:“门谓之閍。”则是着眼门的防卫作用。

上古贵族庭院的大门一般是三开间。三间中当中一间为明间,为出入之门。左右各一间,类似后代的门房、传达室,叫塾。《尔雅·释宫》:“门侧之堂谓之塾。”过去私人聘请教师来家教授子弟即在此室,叫家塾或私塾。

外庭(外廷、外朝)、内庭(内廷、内朝)

大门与闺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外朝,外庭是下人、杂役人等居住和盛放杂物的房间。在宫廷内,外庭对内廷﹑禁中而言,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处理政事的地方。

闺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内朝,文献上的朝或庭一般都是指内庭。《史记·伍子胥列传》:“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

内庭是主人日常活动或宴飨宾客时乐舞的表演处。《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庭训”即源于此。

内庭处于堂之下,又叫堂下。《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庭都较大。《史记·张仪列传》:“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三十套车马陈于庭中,庭的面积小了是不行的。

庭中要植树,棘和槐是王公大臣职位高低的标志,后来就用这些植物名指朝廷的高位,如任昉《桓宣城碑铭》:“将登槐棘,宏振纲网。”

君王的庭中还设火炬,叫做庭燎,不同爵位的贵族所设庭燎数目各不相同。

外朝、内朝也指朝廷官员。

闺门

闺在大门之内,堂之前,为第二重门,其门较小。《说文》:“闺,特立户也。”所谓特立即独立,也就是只有一个门。《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

闺又称为寝门。闺内为主人起居之处,由此后来称内宅为闺。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

在封建时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女子所居之地谓之闺阁、闺房,未婚者为闺女。《汉书·谷永传》:“意岂陛下志在闺门,未郎(顾念)政事。”颜师古注:“志在闺门,谓留心于女色也。”

进入二门穿过内庭,迎面而立的便是建在高台之上的主体建筑——堂、室、房。

堂是主人平时活动、行礼、待客的地方。堂建在高台上,进堂时须拾阶而上,故称“上堂”、“登堂”、“升堂”。堂前台阶左右各一,称“东阶”、“西阶”,古人尊右,因此西阶为宾客所用。《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阶,又称除、陛,称皇帝为陛下,是因为不敢直接与皇帝对话而只能让在阶下伺候的官员、卫士传话。

堂的正面大都无墙,只有两根柱子,称“楹”,楹联便挂在这里。堂的东西有两堵墙,古称“东序”、“西序”,堂的前面无墙,后面又有户,因此又敞亮,又通风,“亮堂”、“穿堂风”等词均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将堂发展成前后有门的堂屋,使之成为一家人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

堂后是室,有户相通。要入室,必先升堂,孔子在评论子路鼓瑟水平时说:“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意思是说子路的鼓瑟技术已经入门,但还不到家。后代便以“升堂入室”表示得到某人的真传。

堂边叫廉,廉必直,所以后来说廉正、廉洁。

堂从汉代起叫殿,并逐渐成为宫廷和庙宇的高大房屋的专名。

室和房

古代室和房不同。《说文》:“房,室在旁也。”段玉裁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东房、西房,很像后代一明两暗的房子中的东套间、西套间。《左传·宣公十七年》:“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献子(即郤克)怒,出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室在堂后,有户相通。户的甲骨文字形为,《说文解字》:“户,护也。半门曰户。”《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窗口叫牖。《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说文》说:“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说:“塞向墐户。"

室内陈设和古人的起居习惯

1筵席

南北朝以前无桌椅凳,古人坐卧均在地上,地上铺大席子,所以有“席地而坐”、“寝不安席”之说。

席又分筵和席。筵在下层,多为竹、芦苇、蒲草织成。《诗经·大雅·行苇》:“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后来在其上再铺一层谓之席,多为丝织品。《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稍微讲究一点儿的在大席子上再铺张小席子,谓之重席。

席子上的坐位是有讲究的,《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客退,晏子直席而坐。”直席也就是正席。正席是指席子的四边与墙壁平行。这是礼的要求。《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坐不中席。”中席为主席,其他为贵宾席、嘉宾席、来宾席等。

入席、离席、缺席等表示参加不参加某活动。

避席:尊者进来或离席时,卑者要避席伏地以示谦卑。

割席:与朋友绝交的代称。东汉管宁、华歆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酒席、吃席、赴席、席面:酒宴在席上举行,故如此称。

2几

几与幾不同。

古代的几为长方形,不高,类似北方的小炕桌或茶几。

几放在席子上,几的作用是在坐时可以依凭小憩或置物。《诗经·公刘》:“俾筵俾几,既登乃依。”

帝王赐人几杖表示养尊敬老。

古代的床较矮,较小,是供人坐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捉刀”的典故。《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东床”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丞相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南北朝时,床已经可以坐卧两用。

胡床可以折叠,比较轻便,类似后代的木质交椅。

与床差不多,狭长而矮的坐卧用具。

《三国志?管宁传》:“管宁自越海及归,常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

初为坐榻,后为睡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六赵匡胤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下榻,指临时住宿某处。

日本的榻榻米(室内地板上铺上席子或垫子)。

“坐”和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坐姿不一样,现在意义上的坐姿是在东汉末年胡床胡椅传入中原之后,随着一些高脚桌椅家具的应用,大家才开始垂腿而坐。

古人的标准坐姿为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后跟。

坐姿有四种:经坐、共坐、肃坐和卑坐。贾谊《新书·容经》:“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见下图。

跽又叫长跪,也叫危坐,是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是准备站起来的姿势,也是对人表示尊敬的姿势。

《史记?留侯世家》:“项王按剑而跽曰……”

《范雎说秦王》:“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箕、踞

箕、踞,也叫箕踞,是一种很随便的坐法。两腿可以平伸,身与腿形成近似直角,其形像簸箕。如果有外人在场,这种坐法是对客人的不尊敬。如果有意傲人,箕踞就是不拘小节的表现。

《礼记·曲礼上》:“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刘邦常箕踞骂人。《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甚恭,高祖箕踞骂之。”

《韩诗外传》: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去之。”母曰:“何也?”曰:“踞。”

座次

室内四角称为隅。《论语·述而》:“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个角都有专名。《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窔(yào)。

四个角中以奥的位置最为尊贵,《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父母健在者)居不主奥。”

奥可以是室内的祭祀之所。

因奥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张良西向侍。”

第四讲中国古代的婚丧礼俗

古代的婚嫁习俗

婚姻的概念

《尔雅·释亲》:“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白虎通》:“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新娘则“因之而去”,故曰“姻””。

《易·睽卦》:“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

《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汉魏以后,成婚时举乐、延宴宾客才有了合法性。汉宣帝诏:“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但黄昏迎娶,青庐行礼的礼仪依然没有改变。《世说新语·假谲》:“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

杜甫《新婚别》:“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乔老爷乱点鸳鸯谱》:“到黄昏时候,听得鼓乐喧天,迎亲轿子已到门首。”

《情梦柝》:“到晚上,花轿到门,听得花炮震天,鼓乐刮耳。”

婚姻中的不平等关系

先从几个汉字入手分析:

嫁:《说文解字》:“女适人也。”《白虎通》:“嫁者,家也。”

归:《说文解字》:“归,女嫁也。”

娶:先秦古籍中为“取”(二者为古今字)。《说文解字》:“以手执耳也。”获左耳以表功,是一种残酷的占有方式,而女子被取后,也失去了独立性,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娶的对象仅仅是妻,男子的其他配偶则是“买”、“纳”、“收房”等。

妻:甲骨文中“妻”字作,一个长发妇女跪跽在地,一只手抓着她的长发,反映的是上古掠夺婚的情况。

夫妻关系的不平等还反映在古代社会所要求的一夫一妻制和忠贞观念只对妇女而不对男子,它是“妻子方面的一夫一妻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一夫一妻制。”

媵妾制是男人公开的多偶制,是古代群婚制的某些残余。媵又叫妻姊妹婚。如少康逃奔有虞,有虞之君“妻以二姚”,尧以二女妻舜,周代的诸侯嫁女同姓媵制度都是如此。

①媵指随同诸侯国女子出嫁的她的妹妹或侄女

“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壹聘九女。”(左传·成公九年)

“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左传·成公八年)

②“媵”也可指陪嫁的奴仆: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左传·僖公五年)

战国后,媵的习俗泯灭,但在一些部族还有遗留。

妾指男子在妻子之外娶的女子。多为:家贫卖身的妇女,罪犯的妻女,私奔的妇女,战败方的妻女等。妾实际上是男子的性奴隶,只需买资。《唐律》规定:“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为妻者,徒一年半。”《谷梁传》:“毋以妾为妻。”即妾无资格扶正为妻,有妾无妻的男子是鳏夫,属未婚。

在礼制中,妾的数量有严格规定:“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礼记)

妾的地位十分低下。如文伯事。

妾是男人、嫡妻甚至是庶子的打骂对象。如严挺之、冒辟疆、杨政事。

妾在礼制上是有法律地位的,而姬、婢、妓则无任何地位,遭遇更可悲。如唐变文《霍小玉传》,苏轼事。

苏轼《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乐天双鬓如霜营,始知谢谴素与蛮。”苏轼《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收继

收继是指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兄死弟娶寡嫂,弟死兄娶寡弟媳的婚姻形式,是原始社会群婚习俗的残留,也是一夫多妻制的表现。收继可以防止财产、劳力的外流。

收继又叫烝或报。烝即“淫父之妾”,即纳父之妾。《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烝于齐姜,晋惠公烝于贾君,卫宣公烝于夷姜,齐人使卫昭伯烝于宣姜。所谓报是指“淫季父之妻”,即纳叔伯之妻,如郑文公报郑子妃陈妫等。

收继是指父死子娶庶母,叔死侄娶婶母,兄死弟娶寡嫂,弟死兄娶寡弟媳的婚姻形式,是原始社会群婚习俗的残留,也是一夫多妻制的表现。收继可以防止财产、劳力的外流。

收继又叫烝或报。烝即“淫父之妾”,即纳父之妾。《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烝于齐姜,晋惠公烝于贾君,卫宣公烝于夷姜,齐人使卫昭伯烝于宣姜。所谓报是指“淫季父之妻”,即纳叔伯之妻,如郑文公报郑子妃陈妫等。

婚姻史话

1、群婚制(氏族内婚制)

远古时,人类处于蒙昧时期,人们的婚姻关系中没有固定的配偶,所以,“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

2、血缘婚制(氏族内婚制)

血缘婚制排除了父母子女间、祖孙间的男女杂婚关系,但同辈的兄弟姐妹间可以互为夫妻,仍是人但知其父,不知其母的阶段。如女娲、伏羲二兄妹成婚的传说,希伯来神话中的亚当与夏娃,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父宙斯与妻子赫拉既是兄妹又是夫妻。

3、族外婚(氏族外婚制)

不同氏族集团之间同辈男女的互相通婚,子女为母亲所有,仍属母亲氏族社会(姑舅表婚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景颇族、门巴族、独龙族、瑶族、傣族等解放前后还保持此婚俗。

4、对偶婚

一个女子可以在一群男子中选一个做她的主夫,一个男子也可以在一群女子中选一个主妻,但除主要配偶外,他们还有若干个配偶,男子须到女方氏族过访居生活,子女从母姓生活。

5、父权制家庭

6、专偶制家庭

(四)婚姻的原则和择偶条件

1、互婚是先秦婚姻的基本模式

互婚又称重婚,指两个族姓之间长期、稳定的互为嫁娶的婚姻关系。

炎帝和黄帝所率部落就是以相互通婚建立了牢固的政治联盟,从而为我们留下了炎黄子孙的光荣称号。秦晋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二,他们为了保持霸主的地位,也结成姻亲来巩固、加强其联盟,长期互婚,因此,后人把婚姻称为“秦晋之好”。

2、门户婚在汉魏六朝成为最重要的婚配准则

门户婚的兴起很早,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王者必先娶大国”。如偶有小国女子封后,就要先分封其家族。但直到汉魏六朝时,士族崛起后,门户婚才真正凸现它的威势。

3、良贱不婚和异族不婚

4、同姓不婚

(五)婚姻过程

从《仪礼·士昏礼》的记载可知,士娶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主要仪节,称为婚姻的“六礼。”

1、纳采(采择、选择,即后世的提亲)

男方请媒人带着礼物和雁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的话就收纳其礼物。六礼中除纳徵外,其他五礼都需有雁,且是活的,象征生生不息,原因有三:

①大雁随季节南北飞还,定时而有规律,象征婚姻有时不可耽搁。

②雁是随阳之鸟,古人认为夫阳妻阴,喻夫唱妇随,不离不弃。

③大雁飞徙,必成行列,而嫁娶之礼也要长幼有序,不可逾越。

2、问名

3、纳吉

4、纳徵

纳徵时送的聘礼有玄色和纁色(浅红色)的帛共五匹,鹿皮两张。

5、请期

6、亲迎

“主人爵弁,纁裳缁边,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仪礼·士昏礼第二)。女家在祖庙为祖先设席,女方面南而立。新郎到达,女父迎进门,新郎向岳父行再拜叩首之礼。引新娘拜公婆仪式在青庐进行。(青庐可设在大门外,也可设在寝门外,仪式结束后,新娘才可登堂入室,成为家中一名正式成员。)

婚礼的六礼一直延续到唐代,宋代把它简化为三礼:纳采、纳币、亲迎。二、古代的丧葬习俗

古代的丧葬习俗

殡前仪节

1、寿终正寝:古代贵族的居室有正寝和燕寝之分。

2、属纩:《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后来成为临终的代称。

3、复(招魂复魄):古时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顶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三次,这叫“复”。复时由复者身披死者生前衣物招魂,然后把衣物覆盖在死者身上,希望魂能回复于体魄。李贤注引《礼记》:“凡复,男子称名,女子称字”。

4、奠:古代丧礼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对死者遗体(魄)的处理,二是对死者精神(魂)的处理。奠就是对死者魂灵的祭祀。奠的本义是指把器物放在地上。丧礼中,把酒食等祭品放在地上的祭祀叫奠祭,或简称奠。古代人从始死到落葬之前的祭祀都是奠祭。

5、沐浴净身:用煮过的淘米水为死者洗头、澡身,然后为死者剪指甲,理顺胡须,最后用丝带为死者束发,插上发笄,穿上贴身的衣服。

6、殓(敛):小殓和大殓

小殓:给尸身穿上寿衣。《礼记》规定,士以上身份的人,一律用十九套衣服,上盖三条被子。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衣服二十层,被五条,外扎9道丝带。汉代的皇帝和高级贵族也有穿玉衣的。金缕玉衣从东周至三国曹丕下诏禁用,共流行四百余年。按级别的不同分为金缕玉衣(用金丝串联玉片,帝王用)、银缕玉衣(用银丝串联玉片,诸侯王用)和铜缕玉衣(用铜丝串联玉片,公侯大夫用)。我国目前共发掘出土二十余套,其中最早发现的是68年发掘于河北满城汉墓中的两套,墓主为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刘胜玉衣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窦绾玉衣用玉衣2161片,金丝1098克。95年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为墓主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所有,其用玉4248片,金丝1576克。刘戊金缕玉衣拥有三个“最”:年代最早,以刘戊于景帝三年自杀推算,入葬时间不晚于公元前154年,比刘胜墓(公元前113年)早41年。玉片最多。玉质最佳,刘胜用普通岫玉,而刘戊玉衣全部是产自新疆和阗的白玉和青玉。

尸身的脚要用绳子捆扎在一起,意为防止死者的灵魂出走向生人作崇。

大殓:将尸体装入棺柩。地点由正寝转移至堂上,表示死者正一步一步地离开自己生活过的地方。

殓时死者口里须饭(用米填塞死者口中)含(填塞贝、玉、珠等),以表示死后仍得奉养。饭含时丧主用角匙从敦中取米,放入死者口内的右侧,放三匙,再加一枚贝。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在口中间和左侧放米、贝。然后再往口内放米,直至填满口腔。《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弗忍虚也。”

77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墓主口中所含的玉有21件:计有玉牛6只,玉羊4只,玉猪3只,玉狗2只,玉鸭3只,玉鱼3条。一人口中含如此多,这些动物很小,大的如黄豆般,小的只有绿豆大,但个个栩栩如生。

7、报丧和吊唁

《仪礼·既夕礼》:“赴曰:…君之臣某死。?”郑玄注:“赴,走告也。今文赴作訃。”

发丧:人死公告于众,似今日门前贴讣告。

奔丧:直系亲属从外地赶回办理丧事。

报丧:丧主向国君报丧,国君派人吊唁并致送助丧物品。

吊丧(吊唁):亲友至丧家吊祭,哀悼死者叫吊,安慰死者家属叫唁。

护丧(今治丧委员会):亲属或朋友主持丧事。

8、殡:入殓后停丧待葬叫殡。

《礼记·王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日而葬。”

居丧:大殓之后,丧主要居住在门外搭建的丧庐中,睡草席,枕土块,衣不解带,只是喝粥。

出殡:即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

路祭: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沿途设筵祭奠。

葬礼制度

殉葬制度

古代有人殉制度,一人死后,其妻妾、奴仆要部分殉葬。

《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殷商时确乎如此,武官村大墓,共殉葬79人。侯家庄大墓,与主人同穴殉葬者96人,异穴殉葬者86人,共计182人。

秦国的秦穆公死,用大量人殉葬,遭到当时和后来著作家的谴责,被称作“缪公”。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舆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是以知秦不复东征也。”

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是唯一发掘的秦君墓葬,初步确定墓主为秦景公,殉葬186人。

南越王墓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赵昩之墓,共发现15具人殉。前室1具,身份是”景巷令”;东耳室1具与乐器同出,可能是乐伎;东侧室有4具夫人;西侧室有7具与厨房用具同出,可能是厨师或杂役奴仆;墓道中有2具,其中1具可能是卫兵,另1具可能是车夫。经专家鉴定,殉人多是被击砸后脑致死的。

曾侯乙墓(湖北随州)中发现殉人21个,均为女姓,年龄在15至24岁。

秦始皇墓中,据史书记载,二世下令把其后宫妃嫔(无子者)及工匠数千名全活埋于墓道中。始皇陵周围已经发现的陪葬墓有四百余座,包括修陵人墓、始皇公子公主墓和后妃墓。

就连一般的士大夫死后也要有人殉葬。《左传·宣十五》:“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战国秦献公时,方下令“止从死”,人殉制度才彻底废除。

后世知人力可贵,改以俑代替活人。俑有木制,有陶制,最著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试掘了一部分,全部发掘后可达6000多件全身铠甲,手执兵器的步兵俑;二号坑出了334个弩兵俑,估计全部出土后有1000多件;三号坑内有64件武士俑。

陪葬品

古人把死后想象成灵魂的世界,认为灵魂是和人一样要吃喝拉撒睡的。因此,坟墓中与阳世一样,随葬一些日用品、钱币等。贵族及诸侯王、皇帝墓里更是一应俱全:衣物、食物、钱币、各种日常用具、武器、饰品、乐器、文房四宝、家禽家畜、车马、船,有的墓中甚至有很豪华舒适的厕所、浴室、贮冰室等等。

曾侯乙墓出土随葬品达1万余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和金器、玉器、木器、漆器、竹简等。单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124件乐器。

西汉梁王陵(永城汉墓)中出土铜钱225万枚,重3000多公斤。

棺椁制度

上古贵族墓葬大多有棺有椁。《荀子·礼论》:“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士再重。”

马王堆汉墓中軑侯妻子用的是五重棺椁,即一棺四椁。其外椁长6.72米,宽4.88米,高2.8米,用材在200方以上。

黄肠题凑:汉代天子专用,其他皇亲国戚,功勋大臣要经天子特批才可用。用黄色的柏木内心(最坚硬结实)堆垒而成,叫黄肠。从内看,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北京大葆台汉墓发掘的黄肠题凑南北长15.7米,东西宽10.8米,高2.7米,共用15000根柏木。

坟墓制度

《礼记·檀弓》:“古者,墓而不坟(隆起的高地)。”殷商和西周的墓都没有坟堆。后代才开始在墓上堆坟,一则为标记,二则增加盗墓的困难。

墓穴大多形制为竖穴土坑墓,但也有依山开凿巨大洞穴的崖墓,其为横穴墓。墓内有的直接放置棺椁,有的则是多墓室结构的。如南越王墓就有多个墓室,主室放主人的棺椁,东侧室是四夫人室,西侧室是七侍女室,后葬室又分为厨房和储藏室。

墓内棺椁的安置也有一定之规:棺——椁——木炭(吸湿)——白膏泥(防潮)——填土。

墓碑、墓阙、神道和石像生

墓碑是用来标记、表功、颂德的,祠堂是供祭祀之所。

墓阙是进入墓区的城阙、大门。

神道是从墓阙通往陵墓的道路。

石像生是在神道边设置的石人石动物。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又称“翁仲”。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司马贞的《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但是没有实物留存。西汉霍去病墓石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像生实物资料。丧服制度

丧服制度的原则是由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的,九族之内五等丧服,即五服。出了五服,就不用穿丧服了。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五服名称:

1、斩(不缝辑,断处外露,故曰斩)衰(凡丧服上衣曰衰,下衣曰裳)

斩衰用生麻纺成的粗麻线制成,不缝边,以示无心装饰。

子为父,父为嫡长子,妻妾为夫,未嫁女为父服斩衰,并着丧髻,守丧三年。

2、齐衰:

齐衰用熟麻制成,也是粗麻,但缝边整齐,因此叫齐衰。

服齐衰者:①父卒为母,母为长子,三年。②父在为母,夫为妻一年。③男子为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子孙为祖父母,一年。④为曾祖父母三月。

3、大功(织布及缝纫工巧)

男子为出嫁的姐妹、姑母,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服之,丧期九个月。

4、小功(比大功更精细)

男子为从祖父母(祖父的兄弟及子孙长于己者),外祖父母;女子为夫家的姑母、姐妹、弟媳,服丧五个月。

5、缌麻(比小功更精细)

男子为族祖父母、族父母、兄弟(曾祖父的兄弟及子孙长于己者)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服外亲服三月。

第五讲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宗法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礼仪文明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礼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礼是统治秩序。礼是国家典制。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礼是人际交往的方式。

三礼:《仪礼》是记述先秦各种礼仪制度的,《周礼》是记述周代官制的书,《礼记》是解释《仪礼》所记各种礼仪制度的含义的。

君臣之间要守礼:天子对诸侯国定期视察,称之为“巡守(狩)礼”。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称之为“朝觐礼”,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国家官制也要合乎礼制:《周礼》设计出一套理想官制,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六官各辖六十职,共计三百六十职,象征天地三百六十度。隋唐以后,这套制度成为历代的官制模式。

社会活动中,礼更是无处不在。

《礼记》:“夫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渊,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礼的分类

吉礼

吉礼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是为求吉祥,故称为吉礼。《周礼》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和地祗三类。

①天神

第一等是昊天上帝。天子才可以祭天,诸侯不能祭天。祭天冬至日在国都南郊的圜丘举行。明清两代祭天都在天坛。

第二等是日月星辰。

第三等是除此之外有功于民的星辰,如主宗室的司中,主寿的司命,司风的箕星,司雨的毕星等。

②地祗

第一等是社稷、五岳等。

第二等是山林、川泽之神。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之神。五祀:户、灶、霤、门、行,《礼记·月令》:“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五祀从周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康熙之后,罢去户、中霤、门、行,仅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

③人鬼

是对祖先以及先贤的祭祀。祭祖必于庙,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祭贤如孔子庙、岳飞庙、夫子庙、关帝庙等。汉代以后还有对历代帝王的祭祀。

凶礼

凶礼是指对丧葬和天灾人祸的哀吊,可细分为五种:

①丧礼:人有丧事,其亲戚要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还要为之服丧,丧服依与死者的关系而有不同。

②荒礼:己国或邻国谷不熟或疫病流行,应用一定方式表示同忧并贷给饥民粮食。先秦荒礼大致有祷神、变礼、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周补等几种表现形式。

③吊礼:邻国遇水灾,要派使者去吊问。《左传》记载,庄公十一年,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去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

④襘礼:邻国发生祸难,有重大物质损失,兄弟之国应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助。《左传》记载,襄公三十一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

⑤恤礼: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派使者前往存问安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贾公彦疏:“云哀之者,既不损财物,当遣使往諮问安不而已。”

军礼

①大师之礼

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出征前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得胜后也要有凯旋、告庙、献俘、献捷、受降、饮宴等活动。

②大均之礼

军队的建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100人),五卒为旅(500人),五旅为师(2500人),五师为军(12500人)。大均之礼意思是平摊军赋,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

③大田之礼

天子诸侯四时田猎时的礼仪,即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④大役之礼

营造宫邑、堤防而役使民众时的礼仪。

⑤大封之礼

诸侯间战争后,侵略一方受到征讨后,确定原有的疆界,聚集居民,要封土植树,故名。

宾礼

诸侯朝见天子、诸侯间互相聘问和盟会、士人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

①朝礼

诸侯群臣朝见天子的时间、地点、朝服、站立位置、出入揖让等礼仪。

②相见礼

士相见礼、士见大夫礼、大夫相见礼、大夫庶人见君礼等诸色人等相见时的礼仪。

③蕃王来朝礼

明时制度,蕃王来朝觐时如何迎接、如何朝见、天子如何赐宴、各王如何宴享、如何送行等礼仪。

嘉礼

嘉是善、好的意思。嘉礼是饮食礼、婚礼、冠礼、宾射礼(古时乡有乡射礼,朝廷有大射礼)、燕飨礼、脤膰礼、贺庆之礼、巡守之礼、即位改元礼、节日朝贺礼等的总称。

礼的要素

礼法

指行礼的章法、程式,即其操作程序,包括行礼的时间、场所、人选、人物的服饰、站立的位置、使用的辞令、行进的路线、使用的礼器、以及行礼的顺序等。《仪礼》就是先秦各种礼仪的礼法的汇编。

《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用雁。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使者,玄端至。摈者出请事,入告。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再拜。宾不答拜。揖入。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以宾升,西面。宾升西阶,当阿,东面致命。主人阼阶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间,南面。宾降,出。主人降,授老雁。”(男家先遣媒向女家提亲,然后行纳采礼,用雁作求婚的礼物。主人在祢庙堂上户西布设筵席。筵席以西为上,几设置于右方。使者身着玄端服而至。摈者出问事,入告于主人。主人身穿与宾相同的礼服,出大门外迎接。主人两拜,宾不答拜。宾主相揖进入大门。至庙门,相揖而入。如此相对三揖,到达堂前阶下,谦让三番。主人与宾一同登堂,面朝西。宾从西阶登堂,至栋下面朝东致辞。主人在阼阶上方面朝北两拜。使者在堂上两楹之间授雁,面朝南方。宾下堂,出庙门。主人下堂,把雁交给年长的家臣。)

礼义

礼法是礼的外壳,礼义是礼的内核,它是礼法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礼记》一书就是以推明《仪礼》的礼义为主旨的。

从宏观上看,礼的设定都有很强的道德指向。

《礼记?射义》:“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诸侯相互聘问,以玉圭为贽。郑玄解释说:“君子于玉比德焉。以之聘,重礼也。”聘礼结束时,主人要还贽,郑玄解释说:“还之者,德不可取于人,相切厉之义也。”

礼器

行礼的器物叫礼器,主要有食器、乐器、玉器等。使用何种礼器行礼以及礼器如何组合,都传达着礼义的信息。如在礼器的组合中,鼎和簋最为重要。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则用五鼎四簋等。

辞令

古礼中的辞令,一般有规定的格式。如第一次去见仰慕的君子,到达门口时要说“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希望通己名于使命者,不敢直接通于君子,以示敬重和自谦)。献东西给国君出访,曰“致马资于有司”(送给随行的有司,聊充车马之资)。赠东西给朋友,曰“赠从者”(朋友的左右随从之人)。

礼仪场合对于称谓有特殊规定,《仪礼·觐礼》:“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则曰小童。”“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

礼容

即行礼者的体态、容貌等要与礼义相符。

《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在乡学、宗庙、朝廷以及出使国外等不同场合时的礼容。

在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在宗庙:“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在朝堂之上:“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躇如也。

出使国外,举行典礼时:“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足宿足宿如有循。”献礼物时:“享礼,有容色。”私下与君臣见面时:“私觌,愉愉如也。”

等差

阶级社会的礼有鲜明的阶级性,它规定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卑贵贱。

《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古代的礼制是公开的不平等,是维护当时社会等级和阶级的有力工具。《礼记》:“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畜不过百乘。”

不同等级的人要行不同等级的礼,如祭天就是天子的专利,其他人是无权祭天的。

礼仪的等差通常是由礼器的大小、多少、繁简来表示的。礼以多为贵:如宗庙之数,坐席的层数(天子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礼以高为贵: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礼以大为贵,如宫室、器皿、棺椁、陵墓。礼以文为贵,文饰越复杂,越尊贵,如服饰。

古代主要的礼

冠礼(笄礼)

远古氏族社会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儒家后来把它加工改造成“冠礼”。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认为: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文舞),成童(15岁)舞象(武舞),学射御。

二十而冠,始学礼……

《仪礼》有《士冠礼》一篇,详细记载士之子举行冠礼的仪节。《礼记》有《冠义》一篇,说解冠礼的含义。

《礼记·冠义》:“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孝)、为人弟(悌)、为人臣(忠)、为人少者(顺)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①筮日

通过卜筮的形式选定吉日,由其父提前三天通知亲友(戒宾)。

②筮宾

通过卜筮方式在亲友中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加冠的主宾,主人要提前一天到正宾家作特别邀请。除此之外,还要特邀一名赞者协助行礼。

③程序

冠礼在家庙举行,由父亲主持。举行冠礼时由正宾依次将缁布冠、皮弁和爵弁加于将冠者之首。每一次加冠前都有祝辞,每次加冠后,冠者都要进房换上相应的服装。加冠毕,正宾要为冠者取字。冠礼毕,冠者要拜见国君和卿大夫。大夫们接见冠者时,要对冠者有所教诲。冠礼在中国古代一直很受重视,古人把它视为嘉礼之重者。清人入关后,冠礼被废止。

男子有冠礼,女子则有笄礼。《礼记》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郑玄在注中又补充道:“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礼法与冠礼基本相同,但由母亲主持。

《国语·晋语六》记载赵文子冠礼事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

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祅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

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矣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

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士相见礼

《仪礼·士相见礼》记载了入仕的士初次去见职位相当的士的礼节。

按古代的礼制,身份相当的人可以分庭抗礼(伉——对等、相当。原指宾主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地位相待,相对行礼。后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或搞分裂)。

《礼记·曲礼》:“礼者,自卑而尊人。”这一观念在《士相见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士相见时,求见一方不能贸然前往,之前一定要通过“将命者”去转达求见之意,会见时要通过“摈者”协助行礼。

不以挚,不敢见尊者。

求见一方得到主人同意见面后,才能带挚(见面礼,一般是雉——取其不受引诱,不惧威慑,宁死不屈义)前往相见。

宾到主人大门外,要通过摈者与主人对话。彼此的遣词极为谦敬,而且有固定的辞令格式。

宾曰:“一直想拜见,今来。”主人要说:“请反。”宾再次表达在此见面的愿望后,主人要再请反。宾再次表达在此见面的愿望后,主人才能表示同意接见来宾。

然后还要辞挚,再辞。

之后主人才正式出门迎接宾,行再拜之礼,宾以再拜之礼作答。主人请宾入内,自己从右侧入,宾从左侧入。

宾主双方首先行受挚礼。来宾授挚,主人再拜之后受挚,宾也行再拜之礼。礼毕,宾出门。

主人让摈者转达希望叙谈之意。宾乃返回,与主人相见。叙谈毕,主送宾出,行再拜礼。

请反——再请反——辞挚——再辞挚——受挚——会客——送客

不以挚,不敢见尊者。

求见一方得到主人同意见面后,才能带挚(见面礼,一般是雉——取其不受引诱,不惧威慑,宁死不屈义)前往相见。

宾到主人大门外,要通过摈者与主人对话。彼此的遣词极为谦敬,而且有固定的辞令格式。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干货,建议收藏) 2017-09-10 00:01 常见借代词语 1、桃李:学生 2、社稷、轩辕:国家 3、南冠:囚犯 4、同窗:同学 5、烽烟:战争 6、巾帼:妇女 7、丝竹:音乐 8、伉俪:夫妻 9、白丁、布衣:百姓 10、伛偻,黄发:老人 名家与作品 1、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3、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4、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文学之最 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著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曲江集》。 以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名作集名,如杜牧有别墅在樊川,集名即为《樊川文集》。 以作者的官衔作集名,有的是用作者曾任官职中最高的官衔作集名,有的则以作者诗文创作较多或成名时的官衔作集名,也有一些是以作者做官时所在的地名作集名的。如杜甫一生最高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集名《杜工部诗集》。 以作者的封、谥作集名,如南北朝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集名即为《谢康乐集》;北宋司马光封温国公,谥文正,集名《温国文正司马公集》。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集锦识代古文化常“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1. 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2. 高的官职或称号。“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3.“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的称号。)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4.? 创作音乐等。.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5 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6 骑”等。.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7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8? 副钤辖。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御史台(?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官。表示贬“左迁'“迁”表示晋升官职,“谪”'“擢”.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

“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4 表示臣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方位词,15.北面,?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即.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丁忧”,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褒宠。假节、持节、持节:18.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19 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践国、特指皇帝登临皇位,20.践祚: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统、践位、践极、(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21王侯的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的25“字”是古人在举行了成年礼仪式之后才起的,且不一定是父亲所起。)(尊称。“路”是行政区域名,宋代始设。元代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东昌路,26 较为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2015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 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 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 300多年。如《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院试】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扑克人物】 黑桃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丹麦人霍克拉 红桃J:查尔斯七世的宫廷随从拉海亚 梅花J:亚瑟王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 方块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罗兰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纳,古希腊神话中智慧与战争女神 红桃Q:朱尔斯,德国人,查尔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的约克王后 方块Q:是《圣经o旧约》中的约瑟夫的妹妹,莱克尔皇后 黑桃K:戴维,公元前10世纪的以色列国王索洛蒙的父亲,擅长弹奏竖琴 红桃K: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沙勒曼 梅花K: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块K:罗马名将和政治家朱亚斯o西泽,罗马统一后成为独裁统治者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 〖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年龄称谓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1)等

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12)冬至:又叫“至日”,节

高中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生必知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科举、教育 察举 汉代规定:由公卿、列侯、刺史及郡国守相等推举人才,由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始于汉文帝,至武帝时形成较完备的制度,主要有岁举和诏举。岁举一年一次,由刺史、郡国守相察举孝廉及秀才等。诏举则时间、对象、员额等均由诏令规定,科目有贤良方正、文学、明经等,对策合格者授以官职。如《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征辟 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辟(bì)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东汉尤为盛行。公卿以能招致贤才为高,俊才名士也以有所依凭为重。皇帝或官府征辟,对被征辟的人不具有强制力,而是一种礼请,故被征辟者可以应聘,也可以托词不就。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陈情表》即是以祖母无人供养辞谢晋武帝不赴诏命的。征辟制的推行,有利于破格擢用人才,但也产生严重的弊病。隋统一后,规定九品以上官吏皆由吏部任免,征辟制自此消失。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孝为敬事父母,廉为品行正直。实际上所举多由世家大族弄虚作假,互相吹捧,故有“举孝廉,父别居”之讥。举孝廉者多任为郎,东汉尤为求仕进者必由之路。汉以后隋以前,孝廉合为一称,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又,明、清时称举人为孝廉。 秀才

本指优异之才,始见于《管子》。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时始定为选官制度中的察举科目之一。东汉避刘秀讳,改称茂才。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初曾与明经、进士等并设为举士科目,在各科中地位最高,旋停废。后逐渐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泛称。明清则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科举 隋、唐以后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名。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始行。唐代设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以进士科最为人所重。至明、清,科举制度已达鼎盛。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只进士一科。考试内容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命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八股,改试策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行新学,废科举。 童生试 明、清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应试者无论年龄大小,均称童生。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者称生员(秀才),生员可以参加乡试。其优异者为廪生,由国家按月发给伙食补助,其次为增生、附生。《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即是说成名正准备参加童生试。 秀才地位已比普通百姓高,如见了知县可以不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动用刑法,但尚不具备做官资格,仍是百姓,所以《儒林外史》中,胡屠户敢于教训已成为秀才的范进“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教他不要同“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平头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 乡试 明、清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称大比,考期在旧历八月,故亦称秋闱。每省有规定的录取名额,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已步入社会上层,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所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胡屠户便不敢再倨傲而极尽逢迎。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珍藏版)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1.“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2.“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3. “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4.“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5.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 6.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骑”等。 7.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 8.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副钤辖。? 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 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 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御史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擢”“迁”表示晋升官职,“谪”“左迁’’表示贬官。(“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14.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5.北面,方位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表示臣服。 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即“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 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18.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19.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20.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21.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王侯的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 25.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作者:8288于2013-11-22 18:19 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网络文摘|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 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 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

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古代文化知识集锦

古代文化知识集锦 古代文化知识范围相当广泛。大致说来,举凡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诸多方面,都是。就某一门类说,也有相当复杂的内容,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内容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演变,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现在我们只能就中学课文中常遇到的,扼要地说明。 一、称谓 1、对人的称谓 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身上,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也多如此,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第二种情况是称字、号、斋名、谥号。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以上称字。“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是称号。称谥号的,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史可法为史忠烈公。自称多有称斋的,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第三种是称官名、爵名。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颜太师、称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第四种情况是称籍贯。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几项兼称。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列都督肇基等皆死”,“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等等。这种称谓,一般说来,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此外,由于人们的身分、关系不同,尚有谦称、敬称及其它称谓。谦称类:寡人、孤(王侯自称)、臣(臣自称)、仆、不才、不佞、愚(一般人对人自称),妾(女子自称)。敬称类:陛下、大王、皇上、(称君),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之类。子、夫子、师、先生(称师),公、君、足下、丈、大人(称朋友或尊长者)。尔、汝为上称下或平辈之间不客气时,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者。 2、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因而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职业身分。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表明职业是厨师,“丁”是人名。其他如《师说》中的“师(乐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师(乐师)旷”;《柳敬亭传》中“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之交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史上最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史上最全)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

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德品德、辞令、仪态、女工)【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一

2017.5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一)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李斯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名翟)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常识大全

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常识大全 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肖:还记得刚才《说唱脸谱》的歌词和旋律吗?想必大家都听出来了,今天我们班会的关键词就是——京剧!在此欢迎老师同学们来到初二十一班“弘扬传统文化品味京剧国粹”主题班会的现场。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②生产技术:a.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息产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和欧洲。b.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五行:金木水火土 /仁义礼智信 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殷正茂真的很贪吗?殷正茂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是他的贪污行为是全国都知道的。他当文官的时候偷吃农民的赋税,当武将时又偷吃军队的军饷,因此人们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所以当高拱提议让殷正茂作为统帅平定叛军的时候,所有人都表示不同意。 五谷:稻麦黍菽麻 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发展基础。正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有三大理论来源一样,我们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所创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渊源。 五彩:青黄红白黑 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五官:耳目口鼻身 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古代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李斯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名翟)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