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2 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建筑空间可以大体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因此,想对空间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加以探讨,并对收敛空间和扩散空间是怎样的、它们分别的关系如何,进行探讨。

对某对象A,当我们把包围它的空间B作为充实的内容考虑时,B对A可认为是积极的(Positive),这里称B为对A的积极空间(P space)。而当考虑包围对象A的空间是自然的非人工意图的空间时,B对A可认为是消极的(Negative),称B为对A的消极空间(N space)。

例如:用西欧的油画技法描绘静物时,经常是连背景也用颜料涂得一点空白不剩,因此可以把它视为积极空间。东方的水墨画,背景则未必着色,空白是无限的、扩散的,所以可以把它视为消极空间。这样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有时得到N->P的质的转变机会而维持平衡。也有经过长时间与自然同化,包含着成为P->N的可能性而维持平衡的情况。

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所谓计划,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而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所谓无计划性,对空间论来说,那就是从内侧向外增加扩散性。因而前者具有收敛性,后者具有扩散性。

那么,这个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概念,运用到实际建筑上来看,是怎样的情况呢?

对象A如果是方尖碑或雕塑那样的中心性物体,并且放在无限延伸的自然环境中,对于对象A来说,周围就可视为消极空间。这种场合,对象A也可以说是唯一的、纪念性的。如果把A假设为柱子或暖炉等独立的物体,因其周围的居住空间在三维空间的意义上是充实的东西,所以可以认为是积极空间。根据这一意义,建筑的室内空间可以说是具有内部功能的积极空间。

城市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分异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动因 两个概念: 1.城市社会空间 城市社会空间可以看做是城市社会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是城市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在城市物质空间上的表现,即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变化赋予城市物质空间以社会意义。 它通常有泛指和特指两重含义。 ①城市社会空间泛指城市里面一切人类所感知或体验的空间。 ②城市社会空间特指城市里面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宗族种族乃至行为心理的社会群体所占有的空间,如唐人街、贫民窟、富人区等。 2.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社会经济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是指原本同一体中的个体由于不断增长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差异产生新的社会距离,从而从原本群体中不断分开或异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不断分化和相对集中的演化过程。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因: 城市社会空间三个因素: 1.经济社会地位 由于人们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具有差异化的社会身份,进而以经济组织和社会结构为基础,产生经济社会地位。 2.种族 不同群体由于人种、宗教、国家和文化等特征而形成的种族差异,如非洲人等,这些种族群体在空间上的聚集从而形成了族裔社区。 3.城市生活方式 具有相同或相似生活方式的人们常聚集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如老龄化社区、蚁族社区等城市社会空间。 二、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模型 同心圆 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物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五种力综合作用下,城市地域产生了地带分异,便产生了自内向外的同心圆状地带推移。他认为社会经济状况随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而变化,并根据生态原则设计了表示城市增长和功能分带的模式。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此学说的缺点是: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其成功之处是:从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新的思想。

校园的绿色建筑改造方案

绿色建筑课程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题目: 提交论文(报告)时间:2011年12月28日

目录1.绿色建筑在实际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的发展史 世界绿色建筑发展史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史 .项目概况 学校概况 宿舍用能情况 能源使用存在的情况 2.我校教学楼的绿色改造方案 教学楼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材质的改造 教学楼门窗节能研究 教学楼屋面蒸发隔热 3.我校食堂的绿色改造方案 食堂卫生改造 基础卫生设施与卫生要求 食堂餐具的清洁改造 食堂厨房的通风问题 食堂的防火问题 4.我校宿舍的绿色改造方案 宿舍水电的畅通 太阳能的使用 水循环利用 宿舍防火措施 5.我校图书馆的绿色改造方案 图书馆的次序改造方案 图书馆的防火措施

6. 我校办公楼的绿色改造方案 办公楼屋面的植被绿化 办公楼屋面隔热技术 1.绿色建筑在实际中的应用 摘要: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利用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制的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意义、内涵以及在当今建造建筑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绿色建筑在“四节一环保”各个方面的技术;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等内容。以及对本校学生宿舍的绿色建筑改造具体方案、作用、意义和后期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绿色家园环保资源利用 前言 所谓“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随着建筑的迅速发展,在建筑能耗不断加剧的同时,建筑形成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也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当今大学校园,学生宿舍是我们当今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很多同学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寝室里面度过。然而现如今各种能耗的增加已经让同学们的这个“家”的环境日趋恶化,这样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然而我国在校园建筑能耗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且研究水平地域差别大。因此,我国各地区进行关于校园建筑能耗状况以及节能潜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本校学生宿舍建筑的能耗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节能改造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明建设节能、环保、生态的绿色校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绿色建筑的发展史 世界绿色建筑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 ——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Design 设计, 2018, 3(2), 44-5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7130230.html,/journal/design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7130230.html,/10.12677/design.2018.32008 Reform Design of Public Space in Zijingang Campus, Zhejiang University Yuan Sun1, Fangyuan Chen1, Wenxuan Sun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2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May 28th, 2018; accepted: Jun. 12th, 2018; published: Jun. 19th, 2018 Abstract In the view of the users of Zijingang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authors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ublic space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 of daily life and learning. Also, with screening the different scales of the reform object, we try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order to bring students better environment of learning and living. In the case of possible circumstances,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ults should be promoted. Keywords University Campus, Public Space, Reform Design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 ——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 孙源1,陈方圆1,孙文瑄2 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收稿日期:2018年5月28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19日 摘要 笔者站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使用者的角度,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体验、观察和切实需求,探究大学校园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筛选不同尺度的改造对象,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期以带给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将改造方案与特色成果加以推广。

大学校园空间分析

大学校园空间分析 摘要:大学空间小是指个别的研究室、实验室、教学楼或图书馆,也小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木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是容纳人们丰富室外活动的场所。 关键词:城市空间校园空间 一、大学校园空间的界定 大学是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 其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共同体。大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知识传授和交流的场所, 其本质是生产知识或者说是创造知识的场所, 这需要一种可供教师与学生共同携手生产或创造知识的实在的场所, 或者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空间, 这就是大学的空间。大学空间不是指个别的研究室、实验室、教学楼或图书馆,也不是单纯地指具有树林的大面积的场地, 而是指由校园必要设施围合而成的开放空间作为基本单元而形成的校园空间。 多样的大学空间的形成与变化正是以开放空间作为媒介, 而开放空间的聚合力及对聚合空间的开放力正是大学空间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原理。 二、大学校园空间的分类 大学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里面承载者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空间,但是这些空间没有明确的划分,所有的空间都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仅以个人感受和分析,我认为校园空间可以按以下的方式分类: 2.1按使用功能分类 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不同,我将其分为教学空间、居住空间、景观空间、交通空间。这四个空间都是校园里不可缺少的空间,也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空间。 2.2按开放性与私密性分类 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开放性和私密性,根据其具有开放性与私密性的不同比例,将其分为开放性空间、半开放半私密空间、私密性空间。 2.3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 根据建筑形成的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这些空间的分类买一个分支都有交叉,比如说景观空间有属于外部空间,外部空间又可划分成开

城市居住分异的模式总结

城市居住分异的模式总结? 吴启焰1 徐建平1 朱喜钢2、张京祥2 (1.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1) (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摘 要:本文介绍近来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领域内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一些阶段性成果。作者认为根据社会分异空间显征化的动力结构(如政治经济形态、城市和土地利用的开发与组织和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论)和表达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如各类型居住邻里的空间相互关系、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居住邻里建筑环境的差异)构成划分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的标准,可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划分为两大类型九小类。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 分异 模式 研究城市居住分异历史演化过程表明,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各项物质显征要素,以及社会分化动力因子都是处于一个交互作用且互为因果的社会空间统一体范畴之内。在特定的历史场合之下,这些形成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因子以及物化显征要素的组合,都反映城市社会空间本身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体现空间与社会互为因果解释的社会地域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用模式化的研究方法,揭示主导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诸要素之间的基本因果功能关系,对掌握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演化过程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划分城市居住空间类型的标准 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研究中,我们从城市居住实体形态演化角度,探讨城市居住分异不同历史时期内,居住形式中的表征方式及演化的主导因素。 在此,我们从形成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动力机制及社会效果两方面入手,运用类型定义手法,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划分为两大类型——动力结构类型及社会效果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与这两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由此形成我们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模式体系。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分异的动力构成作用机制及其空间表征结果——居住空间分异都各不相同。因此,促进社会分异空间显征化的动力结构(如政治经济形态、城市和土地利用的开发与组织和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论)和表达居住空间分异的空间结构特征(如各类型居住邻里的空间相互关系、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居住邻里建筑环境的差异)构成划分居住空间分异类型的标准: 1.1 政治经济形态 政治经济形态可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社会关系内确定居住分异的社会分化内涵,并以制度体制的形式保证社会分化的空间化过程顺利进行。如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通过资本与劳力之间的权力关系确定基本社会结构;然后以住宅市场分化形式,通过土地所有者、房地开发商、建筑承包商、城市规划设计部门、银行信贷机构和公房管理机构之间有机协作确保前述社会阶(级)分 ?本文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061002资助。 个人简介:吴启焰(1971—),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以及相关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多篇,个人专著《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于2001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Chiyanwu@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7130230.html,或chiyanwu@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7130230.html,

《校园改造申请报告》

《校园改造申请报告》 关于高明镇平罗朱小学 学生厕所重建及校园硬化绿化工程 项目的申请报告 大荔县教育局: 平罗朱小学位于大荔县高明镇西七公里处,是一所县、镇确定的西片重点完全小学。现有教职员工13人,学生102名,教学班六个。目前教室、教工、学生宿舍楼已全部达到了楼房化,在县乡各级政府与村民的支持下,危房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学校面貌已焕然一新。为了早日跻身于市县示范学校行列,我们决定在学生厕所、校园硬化、绿化工程上再上新的台阶,使学校面貌有一个根本的改观,使学校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示范小学。 学生厕所目前已破烂不堪,且坑位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房舍危漏,谈不上遮风挡雨,墙体残垣随处可见,断裂现象严重。为了学生有一个良好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此项工程迫在眉睫。学校计划重建一所砖混结构的高规格厕所,预计投资6.79万元。 校园需要硬化面积为3400平方米,购买苗木绿化校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为了使学生学习生活告别泥泞,给师生创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工作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再申请各级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弥补资金不足,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预计投资26.7万元。 特此申请,望审查批准为盼。

大荔县高明镇平罗朱小学 xx年九月 附工程预算一份预算一:厕所重建工程 砖: 0.24元×8万块=19200元白灰:150元×15立方米=2250元大沙:90元×30立方米=2700元水泥:350元×12吨=4200元石子:70元×10立方米=700元楼板:75元×30块=2250元钢筋: 4.2元×500公斤=2100元人工费:180元×150平方米=27000元瓷砖:20元×75平方米=1500元 预算二:投资6000元新建一座25立方米的沼气池。预算三:硬化绿化 硬化:3400平方米×75元=255000元绿化:1xx元 总工程预算合计: 33.49万元 内容仅供参考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格局下单位制社区的走向

·6· 一、单位制与基于单位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体制改革前,单位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态,而以单位组织为基础的社会体制或制度结构就是所谓的“单位体制”或“单位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所具有的“单位”现象,美国社会学家魏昂德(Andrew G·Walde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最早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学者路风概括了单位的主要制度特征,随后论述了单位制的形成和起源。他指出,单位制形成于社会主义中国对社会的重新组织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使得商品经济、市场关系、自由劳动、契约合意、私人资本以及社会结构自治都丧失了合法性,此时,单位体制成为整个社会运转的根基。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中的单位是调控整个社会运转的中枢系统,这种中枢功能不仅体现在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上,而且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上——以单位为主体的住房实物分配体制的实行对中国城市空间的塑造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那时,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单位出资建房,然后分配给职工居住,只收取极低的房租,住房的管理和维修养护也由政府和单位承担。在建筑空间的选择上,本着“先生产后生活”、“最小化通勤距离”等原则,以单位为分配主体的城市住房在地理位置上通常紧挨本单位的生产空间且相对集中,这样一来,中国城市中就形成了基于不同性质单位的居住生活空间,这便是“单位社区”的由来,其不仅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地域单元,而且成为计划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格局下单位制社区的走向 王 美 琴 (山东大学 社会学系,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体制改革前,中国社会特有的单位体制塑造了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随着社会的转型,特别是住房商品化体制的确立,原有的“单位化”城市居住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被重塑为以阶层为导向的分异结构。本研究通过对一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国有企业单位社区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与再生产过程中,许多类似的传统单位制社区已从“单位化”城市居住空间中的基本单元逐渐演变为住房商品化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分异格局中的底层聚集区。如何实现这类社区的重建与新生,将是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单位制;单位社区;居住空间分异;住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0)06-0006-04 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和管理单元。从整个城市空间格局上看,体制改革前,中国城市社会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就是由性质、规模、位置等各不相同的单位社区组成的。这些不同的单位社区之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而在每一单位社区内部,同质性较强,因为每一单位空间不仅是单位成员的工作场所,还是居住场所,不仅是他们生产活动的区域,而且是生活休养的所在,在这一空间范围之内,单位为其成员提供生活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福利设施,承担城市中的大部分社会职能,单位职工不出社区,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生活在这里的单位成员因此更容易形成亲密群体。 在单位体制下,中国城市的基本生活空间就是依附于不同类型的单位形成的单位社区,其具有集中性、封闭性、排他性和自足性等特征。在每一个单位社区内部呈现出的是滕尼斯笔下的那种温馨的乡村“社区”的景象:成员的同质性高,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以邻里和朋友等关系相维系,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另一方面,单位社区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彼此之间形成较大的封闭甚至隔离。许多单位还往往通过“围墙”来实现其空间的围合性、封闭性、完整性,并以“院”的形式来组织单位内部的居住设施、生活设施及各项福利设施,单位的这一物 质形态与空间载体则被称为“单位大院”[1] 。 单位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塑造结果便是“单位社 收稿日期:2010-05-14 作者简介:王美琴(1980— ),女,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师资博士后。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基金(项目编号:200903097);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2010年11月第6期Nov.2010No.6

广州市城市贫困空间分布、演变和规划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08年第4期总第176期囊黼制学列 廿 誊 田11∞5-2004年大都市区贫困人口区位商变化类型 圈2五种地域类型空间分布示意图(1995-2004年) 由于过去lO年间广州市内城核心和外围区贫困空间变化显著。本研究选取2005年8月④内城区97个街道的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数据迸一步分析分布特征。 2.2.1贫困空间呈现整体非均衡性。97个街道的贫困人口相对于面积的差异指数为5989.50。集中指数为85.69@。体现了高度的集中性。贫困人口分布洛仑兹曲线图也显示了空间分布的集中性。11.58%的贫困人口分布在l%的面积上.60.10%分布在17.99%的面积上(图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珠和荔湾区的部分街道。3l%的贫困人口分布在海珠区,海珠区中又有37.4%的贫困人口集中在滨江、海幢、龙凤三个街道。22%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荔湾区.其中5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岭南、多宝、金花和龙津四个街道。 2.2.2贫困空间与老城区和工业区耦合:贫困人口区位商高的街道主要分布在内城核心区部分老城区、核心及外围的工业区(图4)。内城核心地区经过多年的城市更新,局部区位不佳开发成本高、衰退程度高的地区至今仍然是贫困人口的居住地.集中在越秀和荔湾区中南部。内城核心和外围区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企业及配套居住区集中的街道也是贫困的高发区。集中在海珠区西北角、芳村区北部和天河区的东部等街道。 0lO2030 40∞∞70舳帅l∞% 街道面积 圈3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洛仑兹曲线图(2005年) 田4内城街道贫困人口区位商(2005年) 3贫困空间分布和演变的影响因素 3.1社会空间结构的继承 城市空间具有历史延续性。现状城市社会区、社会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分异与历史遗存有紧密联系。广州城市至清朝和民国时期,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空间结构,总体特征是: “西富一东贵”区与平民区相间布局。城西是典型的富人聚居 万方数据

城市居住形态_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_秦红岭

·总第435期· 理论界2010第2期□秦红岭 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作为城市空间主要的组成元素,居住空间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大城市,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引发的居住空间郊区化的现象,便是城市形态形成“摊大饼”式的圈层扩展和蔓延的重要因素;又如,高低档次不一、类型不同的住宅区组成了城市形态的“马赛克”式的镶嵌图,形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极化,以至出现城市的“富人区”和“贫民区”。〔1〕居住空间形态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整个城市形态的功能和城市效率的实现。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城市居住空间格局上的阶层分化趋势,涉及空间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大问题,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芝加哥学派针对当时美国城市出现的两极分化、居住隔离等社会现象,借用了生物界自然竞争的生态学规律来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指出人群居住的空间区位是分化与竞争的结果,强调经济因素、土地价值对城市居住形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居住空间结构的三大模型,即伯吉斯(E.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the sector model)、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的“多核心”模式(the multiple nuclei model)。上个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学派和冲突理论基础上,一些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了住房资源对社会分层的意义,指出不同地理(或空间)区域意味着不同的生存机会,居 住的空间区位与个体其他社会资源的拥有具有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后福特主义城市转型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空间分异加剧。城市变得更加“分化”、“碎化”和“双城化”:一极是精英阶层在舒适豪华的典雅社区居住,这些社区通过围墙、保安杜绝外人的自由接触,形成所谓防卫型社区(gated community);另一极是城市下层、低收入人群或有色种族在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密集居住。〔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和社区,同时分异人群逐渐转变为贫富差异,并由此导致了城市低收入和贫困人口聚居化的现象。如李志刚等学者对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城市从相对均质型的‘簇状’单位大院向异质型的以社区为单位的新的居住空间的转变。”〔3〕冯健对北京市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查,指出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要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4〕沈关宝、邱梦华以广州为例,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局部已出现极化与隔离的现象,严加防护、外人不得入内的高级别墅区和治安混乱、外人轻易不敢入内的城中村就是证明。〔5〕刘玉亭则以南京市为例,具体着眼于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和居住空间状况展开了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贫困阶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集中的趋势,且主要集中于城郊结合部。其中城市户籍贫困人群多分布在一些早期建设的居民小区内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北京100044)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宅产业化步伐的推进、居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社会分层的加剧,对城市居住形态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适度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过度分化与隔离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尤其是富裕与贫困阶层之间社会距离扩大并引起居住空间形态上强烈反差的社会现象,却可能隐藏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社会和谐。达成居住空间融合的方式,除了摸索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居住模式以外,还应当强调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 关键词:城市居住形态;空间分异;空间融合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10)02-0192-03 注: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成果。 [收稿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秦红岭,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从事伦理学和建筑文化研究。 【社会观察】 192

校园外部空间中人性化尺度的涵义

校园外部空间中人性化尺度的涵义 摘要:人性化尺度缺失的问题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并不罕见,其原因在于在对校园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人性需求的忽略,忽视了校园空间在本质上“自由”、“交往”的场所精神。本文意在阐述校园外部空间人性化尺度的涵义和意义。 关键词:自由交往;共生共融;文化性;单纯性;多样性abstract: human scale deletion is not rare in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ampus, the reason lies in the neglect of human needs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ampus, ignoring the campus space in essence “freedom “, “ communication” spirit of pla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human scale of campus space. keywords: freedom of association; harmony; culture; simple; d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8.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近道矣。” ——四书大学 这是我国古代对于“大学”涵义的描述,将学习的过程用“知”、“定”、“静”、“安”、“虑”、“得”概括出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当代“大学”已经与之前有所不同。一所符合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相关研究综述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相关研究综述 院系: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摘要 居住空间是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居民决策居住地在空间形态分布上的反映。本文通过笔者阅读从2004年到2014年有关城市空间分异的论文30余篇,从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10篇,主要针对国内城市空间分异成因以及解决方法做出一定的综述,同时搜集了上海、合肥等城市的空间分异的相关文献,结合具体的情况做进一步的阅读、了解,简要分析了城市空间分异解决方法的局限性。 关键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因,解决方法,局限性 正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住水平的改善,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分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异日趋明显。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也并非完全遵循客观空间经济规律,而是易于走入居住隔离的极端,从而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和谐性,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总体福利,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一、城市空间分异的成因 各阶层对居住空间的不同需求和选择从根本上引发了居住空间分异。居住空间变化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不同地区和国家有着不同的居住分异成因,比如以种族文化隔离为主导的北美城市居住隔离、受福利制度影响的欧洲城市居住隔离等等,本文只是选取了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三个主要原因。 1.1住房政策和制度性因素 我国近三十年来的住房体制改革和相应政策变化是导致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直接因素。中国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是以国家统包、无偿分配、低租金、无限期使用为特点的实物福利性住房制度,住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居住空间分异。 1978年城市居民全价购房的试点开始了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探索; 1988年我国颁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面向住房商品化的住房体制改革全面拉开; 1994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这种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社会政策的分异,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三房”建设又相对落后于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相对突出,使得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加剧。 1.2 居住空间市场分化加剧 城市的贫富差距悬殊,在城市中集中反映在固定资产多寡及消费水平差异上。一方面,富裕阶层的高档住宅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贫困及低收入阶层面临着居住条件恶劣、住不起房、住不到房的困难。作为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凝聚与物化,住宅是城市居民安居乐业之依据,实现空间权利之根本;而从城市物

1-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任务书

建筑设计I课内作业一 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5.5周/ 44学时) 教学组成员:杜晓辉、秦会彬 ■教学目标 在进一步认知空间、理解空间的构成要素以及运用空间要素建构空间的基础上,将空间构筑物与特定环境结合,理解空间与特定外部环境的关系,根据环境的影响来调整空间的构成和布局方式。对特定场地进行分析,理解和掌握场地空间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空间构筑物与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教学内容 1. 空间的建构——构筑物 2. 环境的认知——场地 3. 空间与环境——构筑物与场地的融合 ■教学过程 阶段一、基本空间的生成、观察和描述 ■工作任务 对上学期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包括观察思考身边的建筑空间,动手尝试空间的各种形态塑造,掌握空间限定与空间组合的方法,了解形式美的原则,根据本次设计体量要求,进行基本空间构筑。 ■工作方法 制作场地构筑物模型,其外观轮廓基本符合本次设计的体量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构筑物建构在场地内。 2)构筑物高度控制在4.8m以下。 3)构筑物可覆盖部分的面积不能超过160m2。 ■成果要求 制作的空间模型尽可能强化空间建构的要素(盒子、板片、杆件)的空间特征,明晰空间要素的构件关系,并保证模型具有结构合理性。 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空间概念模型采用清晰的构件构成关系加以组织。 2)每位同学至少完成两个基本空间建构模型,进行观察和比较,比例为1:100。 3)基本空间建构模型应妥善保留。

阶段二、材料、色彩、光影与结构的感知 ■工作任务 研究前阶段的基本空间模式模型,在空间模型推敲中从以下角度去尝试: 1)材料:运用不同模型材料来构建空间模型,观察和思考不同的模型材料在材料纹理、材料色彩上的区别,以及这些区别对空间产生的影响。 2)色彩:了解不同色彩对空间围合、环境气氛、使用效率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3)光影:比较不同立面开窗洞的形式所形成的光影效果,了解光影对营造空间气氛、烘托空间的作用,体验光线带来的空间变化。 4)结构:观察在模型中,哪些构件是结构所必须的,哪些是可以去除的,因此所带来的结果对空间有何种影响。通过手指按压来体验力的传递,观察结构是否稳定,对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加固。 体会用不同构件所形成的结构在空间围合特征以及在形式上的差异,分析该模式的结构问题和潜力,同时注意:对结构模型的调整仍应保证阶段一空间模式的延续,最终完善空间概念模型。 ■成果要求 依据对材料、色彩、光影与结构的感知来调整和完善基本空间概念模型。 阶段三、场地调研与分析 ■工作任务 对场地进行踏勘和分析,并通过不同场地的比较和分析了解构成场地的基本要素,以及周边环境与场地的制约关系。重点考虑空间构筑物与场地之间的关系。 ■工作方法 踏勘基地,运用初步的环境认知方法,对其空间环境从小到大作一系列认知分析。观察该基地所处位置和主要出入口,将基地中主要控制线标示出来,这些控制线可能是基地边界、道路边界、空间轴线等,也可能成为建筑入口、周边地标的对位线。 每个基地都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结合基地条件,思考自己设计的“校园构筑物”如何通过空间的设置来与场地结合。 具体要求如下: 1)初步分析和解读基地图纸。 2)现场调研,结合观察、访谈、测绘、照片、速写等手段,从空间区位、功能流线、构成形态等多个方面对多选场地进行分析和记录。要求有不同角度的记录,并与基地平面图相结合进行分析。 3)比较现有两个基地的基本要素,选择其一确定为设计基地,进行分析。 ■成果要求 根据基地选择的不同,分组制作基地模型。进行基地调研成果汇总。 具体要求如下: 1)分组制作模型,比例要求1:100,要求能够体现基地的基本特征,周边建筑物对基地的围合程度,重要的环境要素应表达清楚。(任务书给出的总平面图的范围。)每位指导老师组应有两个不同的基地模型。 2)每位同学对其所选的基地进行分析,绘制分析图,包括周边建筑物的分析、基地周边环境分析、外部交通分析、基地内部交通分析、基地控制线分析、空间轴线的对位关系分析、功能需求等。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_以广州市为例_高军波

〔文章编号〕1002-2031(2011)08-0055-07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 ———以广州市为例 高军波余斌江海燕 〔摘要〕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 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类型社会分异;广州市〔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高军波(1979―),男,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余 斌(1963—),男,河南信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江海燕 (1973—),女,湖北京山人,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乡绿地与景观规划设计。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840036);信阳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2011-01-27〔修回日期〕2011-04-06 一引言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依托载体,就 其空间分布特征差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定点设施、如教育、医疗、文体、公园绿地及其他休闲设施等;非定点设施,如警察巡逻、消防、街道环卫设施等;网络设施,如给排水、电力、电信设施等。其中,定点设施是城市社会性服务业的物质载体,具有典型消费性 服务业特征,其外部性场呈圆锥形分布,其非均质的 空间布局将导致定点设施的服务效益凸显空间差异 和社会不公平。因此,城市定点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成为激发不同社会群体在住房市场中竞争和冲突,并引发城市空间隔离、加剧居住分异的重要因素 [1] 。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事关城市居民生活质 量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其空间分布的社会生态学分析历来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 总第193期 城市问题2011年第8期

城市贫困_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_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

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 )))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 钱志鸿黄大志 提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调整和转型,就业、人口和社会福利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导致了城市贫困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贫困及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西方国家在就业、人口和福利制度领域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引起的城市贫困风险;最后,探索了城市贫困在社会经济空间上的成因机制,总结和归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排斥社会极化西方 中图分类号F290 一、关于城市贫困的各种概念和理解 在西方社会,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其间存在不同的理解和争论。总体而言,人们对贫困的认识沿着行为和结构两个途径,由经济领域深入到社会政治领域,由静态描述转向动态分析,经历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认识过程。 1.城市贫困 贫困是一个常见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对贫困的认识在理论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例如斯皮克(Spicker,1993)认为,贫困描述的是一系列生活条件,是描述人们生活条件的一种方式。巴拉茨和格里格斯比(Baratz and Grigsby,1971)列举了一系列与贫困紧密相关的因素,如身体严重不适,健康不佳,缺乏安全和保障,缺乏福利以及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等,认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陷入贫困。有些学者把贫困理解为缺少物质资源,认为贫困是由于穷人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保障其基本需求所造成的。资源匮乏究竟怎样导致贫困,对此学者们有着各自的认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Sen,1985、1992)指出,贫困不是对人们所拥有的全部资源的反映,而是对他们能够有效用来满足基本需求的那部分资源的反映。意大利学者明焦内(Mingione,1996)把贫困定义为持续面临经济困难而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的状态。他之所以如此定义,是因为他认为穷人贫困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支配的资源总量低,而是这些资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能提供一个社会可能接受的生活条件。汤森(Townsend,1993)则从剥夺(depriva tion)的角度来分析贫困,认为如果人们缺少必要的满足生活条件的某种物品或者资源就被认为处于/剥夺0状态,但这不等于说被剥夺就是贫困。汤森认为,剥夺可以分为物质剥夺(与食品、衣服和住房等有关)和社会剥夺(与家庭、娱乐和教育相关)。他所关注的焦点是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而不仅仅限于物质领域。由此看来,贫困还具有社会性。森(1992)认为,个人的能力(capabilities)非常重要,能力就是获取有价值的功能的机会。据此,生活可以被视为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功能(functions)组成。森氏的/能力说0非常重视有价值的功能,这些功能既包括物质方面,如吃得饱、穿得暖和有住所,又包括较复杂的社会成就,如参与社区生活,能够出入公共场所而不遭到羞辱困扰等等。在他看来,能力的集合反映一个人能够获取的各种功能的总体,以及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所以能力概念包含贫困的政治和社会内容。森表示,在富裕的西方国家,收入仅仅是贫困的一个影响因子,多样的社会条件和特征(医疗设施不足、城市暴力、社会关怀缺失)都可能影响贫困,因此也必须给予考虑。 54

城市贫困问题与城市规划

城市贫困问题与城市规划 【摘要】城市贫困是贫困者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受到限制而使某些城市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社会活动机会相对甚至绝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他们维持生理需求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可以接受标准的一种生存状态。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的对象既包括体制转轨时期下岗失业引发的贫困者、金融危机时期失业引发的贫困者、也包括就业日益困难的大学生和农民工等。 【关键字】城市贫困问题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贫困的类别和成因 现阶段中国贫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状态结构与致因方面变得异常复杂。在状态结构方面,中国目前的贫困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 一是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立的592个国家贫困县或市虽在近几年中陆续有部分县市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仍然有相当部分贫困地区未能摆脱贫困;而城市阶层贫困问题却正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显突出,据1996年的统计资料,按五等分法将城镇居民收入划分为最高、次高、中间、次低与最低收入户,上海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最低收入户的3.95倍,广东为4.72倍,内蒙古为5.03倍;1997年按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计算,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收入最高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1.4%,而收入最低的1/5人口仅仅占有全部收入的4.06%[1];区域贫困问题与阶层贫困问题此消彼长的趋势,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政府在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还宜及早筹划缓和阶层贫困问题的对策。 二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从世界范围考察,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如美国人口普查局1999年的统计表明在各大都会地区,市中心地区居民的贫困率是18.5%,比郊区居民的贫困率8.7%高出一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则主要集中在乡村,中国的现实却是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并存,到1998年时乡村的贫困人口比率为4.6%,城市贫困人口比率则为5.3%,城乡贫困人口在总量指标上虽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但从贫困发生率来看,城市与乡村均在4%以上,从而表明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并存。即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教育文化落后、思想观念落后和人口素质差等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存在着突出的精神贫困现象,它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程度低、轻视科学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研究分析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分析

————————————————————————————————作者:————————————————————————————————日期: 2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各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状况开始出现并日益加剧,不同收入和社会地住的人开始不断分离、各自聚集,原来混居的人们开始分别属于不同地段的住宅区域内。这一现状与住房的货币化改革密切相关。文章从政府的政策变化、土地区位的优劣、城市居民的阶层分化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 [关键词]居住空间分异;收入分异;社会分层 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消费类型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出现种种分化,在城市地域空间上最直接的体现是居住区的地域分异Ⅲ。 空间居住分异,从人文生态学角度解释,是由于居民的职业类型、收入水平及文化背景差异产生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区,其实质是社会分层在居住空间地域上的反映。也有学者认为居住分异是指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家庭结构、择居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的居住水平和居住区位的差异,在空间形态上形成面积不同、景观相异、相互隔离且具有连续性发展趋势的同质化居住区体系,形成城市景观中的空间“马赛克”现象。另有学者认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指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特性的居民聚居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本文拟对空间居住分异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以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的制订。 一、我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基本现状 我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由来已久。封建社会时期受礼制思想和阶级对立的影响,就有分区而居的传统。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等级森严,这一特征在住宅制度上必然反映出来:等级分明,不能僭越。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镇社会,人们的住房获得及居住空间模式带有强烈的国家再分配和“单位社区”的特点,基本上是同一行业、同一单位的人居住在一起,周围的邻居也往往都是单位的同事。住房供给被纳入到国家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体系,因此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居住分异。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分异依然是十分明显的,只不过是按照不同的“单位”地域被重新诠释了。 1988年后国家进行了住房体制改革,一个基本的方向是住房建设投资改变为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1998年,国务院对住房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住房货币分配最终过渡到商品房制度。随之,住宅建设在全国各大城市展开。随着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拉大,在居住空间上逐渐形成了以环境较好的高档商品住宅区为代表的高收入区,以安居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小区为主的中低收入居住区,以及以旧城衰败的单位制住宅和政府新建廉租房为代表的低收入区。 中国城市在居住空间上的新型分异正在迅速形成并扩大,分异状况日益明显,单体均质而整体异质的社会空间正日渐成为中国城市的典型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