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伽达默尔理论作业

伽达默尔理论作业

伽达默尔理论作业
伽达默尔理论作业

英汉对比翻译2014.5.14 关于伽达默尔阐释学和翻译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伽达默尔生平简介及其哲学阐释学的起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三大理论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并理论联系实际,将阐释学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就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作用和名著重译对文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阐释学、理解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

一、引言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在此之前,伽达默尔坚信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运动会给德国哲学界带来新的希望。来到弗莱堡以后,他不同意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观点,更多地倾心于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系统地发展了海德格尔晚年的思想,他将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所显露出的解释学危机看作一个“谜”,他没有在这个谜前止步,而是仅仅回避了海德格尔哲学归宿的形而上学问题,沿着海德格尔反心理学和反方法论的哲学方向,进一步推进了本体论解释学,并建立起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解释学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说明哲学解释学研究的是本体论问题。哲学解释学关涉到一个远为根本的问题,即关于真理的问题。传统认识论将真理看作是那种以命题形式出现的判断与对象的符合。伽达默尔追随海德格尔,坚决抛弃异化真理观,确信真理就是存在的敞亮,即展露自身并随之揭示他者的澄明过程。质言之,真理就是去蔽,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本真阐明。因此,伽达默尔标举真理论,而反对狄尔泰的方法论。在《真理与方法》书中,从自己的真理观出发,伽达默尔强调艺术、历史,语言中的真理的经验,进而将解释学分成三个领域,即美学领域、历史领域和语言领域。展开了他著名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等解释学原则和观点。

二、阐释学概述

阐释学(Hermeneutics)即宣告、口译、阐明和解释的术语。Hermeneutics 这个词的词根Hermes(赫尔墨斯)本是上帝的一位信使的名字,他给人们传递上帝的消息。他的宣言显然不是单纯的报道,而是解释上帝的指令,并且将上帝的指令解释成人间的语言,使凡人得以理解。阐释学的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18世纪的施莱尔马赫把解释活动总结、归纳上升为一种一般的理论,使解释学转变为一种普遍适用于一切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19世纪的狄尔泰试图把解释学当作使精神科学获得科学地位的一般方法。20世纪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使解释学从一种方法论上升为一种本体论。伽

达默尔建立了系统的哲学阐释学,他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以“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作为阐释学的三大哲学理论原则。

“一般来说,理解是阐释的开始,阐释是理解的深入”。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在根本上就是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语言性质。语言就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语言表达问题实际上已经是理解本身的问题。“一切理解都是解释,而一切解释都是通过语言的媒介进行的”。翻译即是用一种语言表现另一种语言的意义。1、理解的历史性

所谓理解的历史性,主要指理解者所处的不同于理解对象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这些因素必然要影响和制约他对理解对象的理解。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事实,无论是领会者还是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性,而是去正确地评价和适应这一历史性”。因此,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性而是去正确地适应和评价它。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译者总是在某个时代、某种文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采用的翻译方法要受到他们如何理解自己、以及如何理解自己文化的方式所左右”事实上,就纯文学的层面而言,译者的翻译行为受到自身的翻译经验、语言能力、文学素养等翻译内部或者文本层面的技术、知识性积累的限制。译者内在的积淀、融贯中西的学养不同,对文本理解效果会大相径庭。从社会层面来看,译者的翻译行为也受到各自所处的历史时空、客观社会环境、价值观、政治立场、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翻译外部或社会意识形态因素所限制。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固有的历史性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在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理解对象的构成;以及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这些历史性的制约因素构成“成见”。由于理解的历史性,译者对文本产生一定的成见,理解决不是理解与对象的绝对吻合,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而是创造性的劳动,体现出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成见本身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理解的历史性揭示了参与理解的主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理解是主体对文本所作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性‘逗留’”。要完全消除误读现象是不可能的,因此,伽达默尔的对成见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翻译作品的误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不是所有的误读都是错误的,误读也存在一定的文学价值,引发新的思考。

理解和阐释的文本作为一个历史性个体总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之上。理解总是一定历史阶段内的理解它必定是不完善的、相对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译者由于其理解的历史局限性不可能一次性穷尽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解读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其审美价值本身的过程不存在永恒的、一劳永逸的、终极的理解。这一点为文学作品重译奠定了基础。现代阐释学指出:“任何主体不是孤立的主体既是历史的载体也是通往未来之桥梁,因此主体是一个综合体是历史、个人和时代境域的合一。”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原作文本的意义的开放性,不同时期的译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文本的理解必然有所差异,或存在误读、偏见。因此,名著重译有多种可能性,一部好的翻译作品是一个时代偏见的最好阐释。

2、视域融合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有自己的视域,理解的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谁不能把自身置于这种历史性的视域中,谁就不能真正理解本文,理解历史流传物的意义。因为由于传统和成见的作用,每一个理解者和解释者必然有自己的“现在视域”。不过,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不是抛弃自己的视域,而是在理解中扩大自己的视域,使自己的视域与其他视域相交融,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谓的“视域融合”。理解就是理解者和解释者的现在视域与对象所包含的各种其他视域相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历史和现在,客体与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

伽达默尔说:“对过去的理解,无疑需要一种历史视界。但这并不是靠着把自己置入一种历史境遇之中而来获得这种视界。相反,我们一定总是已经有了一个视界,才能够把我们自己置入一种境遇之中。因为,所谓‘把我们自己置入’于一种境遇中,这是什么意思呢?无疑这并不只是要漠视我们自己。当然,就我们必须设想其他境遇而言,这种漠视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也把我们自己带入到这另一个境遇之中。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把我们置入’的意义。”

从视野融合的角度看,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应该考虑译者自身的历史性偏见和个人偏见。“在对某一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不管译者如何力图进入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为原作者翻译都不可能纯粹是作者原始心理过程的重新唤起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受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指导这一点是完全清楚的。”所以,由于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不同

译者的视界永远都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译者不可能完全体会原作者的意图、目的与情感因此对原作的理解也必然会有偏颇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观启示我们,在翻译中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本意。忠实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及观点。但事实上,译者视界和作者视界经常互相碰撞、排斥,结果译者免不了用译语文化归化、过滤原语文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不得不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删、改。

3、效果历史

正确地评价和适应历史性的意识,就是伽达默尔所称之为的“效果历史的意识”。在他看来,把自己置身于前人或他人的地位,完全超越自己的任何观念,这纯粹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的,人们毕竟是从自己的社会历史处境出发去理解前人和他人的思想,他把这种思想就叫“效果历史的意识”。那什么是“效果历史”呢?所谓“效果历史”,应被叫作“有效果的历史”更为合适,意思是说,人总是历史的人,历史对人总是产生一定效果的,人总是在一定历史的影响下去理解和解释的。他说,“我用这个词指我们不可能使自己摆脱开历史演变,或者说,不可能使自己与其保持距离,以便使过去变成我们的对象。我们永远处于历史中,就是说,我们意识是由真实的历史演变所决定的,以致于意识不能随便地使自己面对过去。”“时间间距使历史不仅不成为我们理解的障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新真理的意义之源泉”。由此看来,文本应该是开放的、超越生成它的时代的,而且它的意义永远也不可能穷尽。效果历史原则强调从艺术作品的效果历史中理解作品,这样就把历史与现在紧密相连,充分肯定了古代作品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如果从效果历史的角度来探究翻译的话,我们就更应该提倡重译文本、尤其是经典的文本。因为效果历史告诉我们,文本的意义永远也不会在某一个点上被

固定、被规范。相反,文本的理解永远处于向未来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之中。一部译作只能是对原作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其本身决不可能是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经典”。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世界从来就不是某个混沌初开的世界,而是不断遗留给我们的世界”。例如,对一部欧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言文、白话文、散文、骈文、五言诗、七言诗等等文体的翻译,就体现出了不同时代的译者风格,同时,正是这种新的阐释不断打破原文的限制,也在变化中凸显了传统新的活力,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原文本新的视野。

三、结语

“阐释学反思的普遍任务就是倾听语言并给予语言以各种可能性,即在传统中向我们所说的中间所暗示但依然未说出的可能性”。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告诉我们,理解的历史性暗示了文本意义多元化理解的可能。又因为“任何理解都是在历史之内进行的任何作者和读者都以自己的一定生存方式处于历史中”。因此,每个译者由于所处时代、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个人素养等不同,同时出现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从而,不可一味指责文学作品的误读,这也为文学作品的重译提供了可能性。首先,由于个人视域和历史视域的不完全融合,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出现多文本的多元化阐释。这种融合能达到多大限度的可能?如何达成“视域融合”呢?思考的文本与译者的视域是以何种方式实现融合?对此缺乏足够的方法论分析和思考。其次,承认了由于“效果历史”的存在而引发的重译的必要性,那么,翻译标准随着译者时代背景、理解的深入而具有历史的相对性。那么,对于多译本的翻译标准又如何制定,尺度又如何把握呢?第三:怎样去衡量不同译者带着各自有别的前理解历史背景所译出的译本的质量呢?

参考文献: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黄龙胜. 阐释学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李修群.论伽达默尔阐释学视角下的名著重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 2009(1).

[4]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

[5]西风. 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

[6]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7]潘德荣.付长珍,对话与和谐-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伽达默尔的理解历史性理论

5.伽达默尔的理解历史性理论 伽达默尔从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出发,把海德格尔理解的概念扩展到存在性,把解释学作为哲学本体论对待,视解释学现象为人类的世界经验,通过强调理解的普遍性,确立了解释学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的独立地位。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性。 理解是历史的。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人是历史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殊性和历史局限性。无论是认识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评价和适应它。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这一论述为我们重新审视翻译中的历史性误读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评价方法。翻译正如勒费维尔所言,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无论哪一位译者,都会受到各种主观或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对“信”的译文不可能存在。历史性误读是时代认可的理解,是理解之前业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价值观等影响的产物。例如晚清时期,面对列强入侵、外族统治,当时的文人志士充分发挥小说的政治教化功能,不少本来政治色彩较淡或甚至毫无政治色彩的外国小说,在译介到中国时,都被加以一种“政治性阅读”,肩负起了政治任务。理解的历史性揭示了参与理解的主、客体都是历史的存在,理解就是主体对文本所作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性“逗留”。要完全消除误读现象,进行纯客观地理解是根本不可能的。 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理解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但伽达默尔认为这种偏见是“合法的”。他充分肯定了偏见对理解的意义,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深化了海德格尔关于“前结构”的思想,声称“偏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上,我的存在的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的倾向性。”偏见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它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是解释者对处身世界意义的一种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断言: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从而对误读不能一概否定与责难,而要重新审视其价值。庞德唐诗英译中的错误在美国引发的新诗运动,寒山诗于50和60年代在美国、日本激起的热潮,易卜生在五四前后中国掀起的波澜,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对其评价只有“还以背景”,才能“还以公道”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对过去文本产生偏见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偏见本身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创造力的表现。庞德曾为自己不“忠实”的翻译辩护道:“我的工作就是要把一个死人救活过来,展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理解决不是理解与对象的绝对吻合,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相反,理解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充分体现出人的精神存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在理解者前见中照亮文本,在对文本的体验、感悟中揭示作品的意义。好的翻译是“让一株植物有机地从种子中生长出来,这比那些准确地再现植物的蓓蕾,再把这些蓓蕾用胶水粘连起来的翻译要令人满意得多”。正因为如此,中国译者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所译的《哈姆雷特》,与西方译者从Freud的心理分析角度所译的Hamlet各具创造力;而英国Routledge和KeganPaul 出版社出的Clement Egerton翻译的《金瓶梅》,读来更是一部创造了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理解的历史性和由此产生的偏见观,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选择甚至定向的功能。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同的选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小组报告-汽车机器人建模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报告 (《线性系统理论》) 设计题目:汽车机器人建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班级:自动化1班、2班 指导教师:蔡林沁 填表时间:2017年12月

重庆邮电大学

摘要 汽车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交通中,它的方便、快速、高效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这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有效、行驶安全的城市用无人智能驾驶车辆,将驾驶员解放出来,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出很多控制算法,对汽车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汽车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了其模型的能控能观性、稳定性,并通过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控制,达到了一定的性能要求。这些研究为以后研究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路径导航,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字:建模、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任务分工 (2) 第二章系统建模 (2) 2 系统建模 (2) 2.1运动学模型 (2) 2.2自然坐标系下模型 (4) 2.3具体数学模型 (6) 第三章系统分析 (7) 3.1 能控性 (7) 3.1.1 能控性判据 (7) 3.1.2 能控性的判定 (8) 3.2 能观性 (10) 3.2.1 能观性判据 (10) 3.2.2 能观测性的判定 (12) 3.3 稳定性 (13) 3.3.1 稳定性判据 (13) 3.3.2 稳定性的判定 (14) 第四章极点配置 (15) 4.1 极点配置概念 (15) 4.2 极点配置算法 (15) 4.3 极点的配置 (16) 4.4 极点配置后的阶跃响应 (17) 第五章状态观测器 (18) 5.1概念 (19) 5.2带有观测器的状态反馈 (20) 5.3代码实现 (21) 5.4 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比较 (23)

产业经济学复习习题

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⑴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古诺假定市场上只有A、B两个生产和销售相同产品的厂商。厂商的生产成本为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两个厂商都是在将对方产量作为已知的条件下,分别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假定A厂商首先进入市场。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A厂商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在线性需求的条件下,最优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1/2。之后B厂商进入市场。B厂商在已知A厂商的产量之后决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产量:B厂商选择A厂商后剩余的市场容量的1/2,即全部时常容量的1/4。这之后,当A厂商知道B厂商留给他的市场容量为3/4,时,为了利润最大化,A厂商将调整产量至总市场容量的3/8。对应于A厂商选择后剩余的5/8的市场容量,B厂商再次按剩余市场容量的一半进行生产。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的产量调整之后,A厂商的产量逐渐减少,而B厂商的产量逐渐增加。最终,当A和B的产量分别达到时常总容量的1/3时,市场处于均衡。而市场价格则由此时的两个厂商的数量总和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所决定。 ⑵纳什均衡指的是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给定的时候,自己的最优策略就是纳什均衡策略。假设第i个参与人的策略为Si* ,其他参与人的策略为S-I,那么为纳什均衡解的条件是ui(Si*,S-i*)≥ui (Si*,S-i*),其中Si为第i个参与人的任何一个其他的策略。这时候,(Si*,…,Sn*)就是纳什均衡。

⑶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就是各方都不会改变的均衡解。这正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实际上,古诺模型的分析过程就是纳什均衡的实现过程。 请比较分析古诺模型与伯特兰德模型。 答:这两个模型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非合作寡占的性质,但它们对于厂商是进行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以及是同时选择产量还是有顺序地选择产量,具有不同的假定,由此导致对于均衡的产出、价格、利润等都作出了不同的预测。如果只有一家企业,两个模型都预测是垄断行为。行业中厂商数目越多,古诺均衡越接近于社会最优或竞争均衡。但同质产品的伯特兰德均衡不受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影响,只要该行业中至少包括两家生产能力不受限制的厂商,伯特兰德寡占均衡与社会最优相同。但如果存在产品差别化,伯特兰德均衡将有别于竞争均衡,行业中厂商的数目将影响价格。 (1)假设。双寡头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产品是同质的,厂商的决策变量是产量,厂商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并且他们同时进行生产决策,没有其他厂商进入。简单的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两家企业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无差异的,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稍微复杂的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只是在竞争厂商数量上有所改变。伯特兰德模型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等多种类型。 (2)均衡。双寡头古诺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水平为(a-c)/3,利润水平为(a-c)2/9。而同质产品的伯特兰德均衡时的产量水平和利润水平与竞争均衡相同,分别为(a-c)/2和0。多家厂商的古诺均衡时单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伽达默尔是西方解释学现代发展的最大代表,不仅在于他创立了哲学解释学,更重 要的在于他将解释学理解为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随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创立,其思想迅速传播和应用于哲学、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文学评论 和宗教等人文社科领域,“‘解释学’成了现代思想中的一个‘流行词’”①,形成了世界性的一种 新哲学形态和“显学”理论。那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伽达默尔的 解释学实践哲学又具有什么样的建设性意义呢?作为一种对话的“本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对象”,它又会在交流的参与中向我们显明一种什么样的新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呢? 显然,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 等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为代表)。自从20世纪 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 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 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 释学”及重新认识中国实践哲学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一、解释学与“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从有“史”走向有“学” 西方解释学历史悠久,可上溯古希腊与中世纪,有赫尔墨斯对神的旨意的解释与传达的 神话,有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解释,有奥古斯丁关于解释对于理解神之旨意的意义研 究以及对于解释问题零散研究的系统化等努力,特别是在西方有着很长一段时期的对《圣经》解释的历史传统,1654年J·丹豪色最早采用“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用作书名。 不过,真正说来,解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近100多年的事情。自从19世纪施莱尔 马赫、狄尔泰等人将解释学作为一般解释学、作为方法论的解释学之后,解释学才获得了 自身的特殊意义,解释本身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被加以研究而形成了丰富的解释学理论。随后海德格尔从其基本本体论出发,赋予了解释学以本体论性质,而伽达默尔则将这种具有 本体论性质的解释学上升为一门哲学解释学来研究。这就表明,从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史来看,“学”与“史”是分开的,有解释的“历史”不等于有解释的“学”(即解释理论)。因为“一种 ‘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其研究的对象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自觉(即自觉地把它要研 究的对象作为‘对象’来研究,并能为社会普遍所接受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①。 同样,中国的“解释学问题”可谓由来已久,甚至比西方有更长的历史,但“迄今还没有一套 自觉地把‘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且与西方解释理论有所不同的理论体系”②,其根本原 因在于,尽管中国对本文意义的解释古已有之,也非常普遍,但始终没有将解释本身作为对象 来加以研究,没有形成关于解释的一套基本原理和理论。因此,可以说,虽然中国存在着十分 明确的解释实践活动,但却一直不曾有过独立的解释学理论,因而,作为一门理论学科,解释学 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在中国解释学问题上,可以说,有漫长的解释史却无一般的解释学。

在线作业答案北语15秋《课程理论》作业3满分答案

北语15秋《课程理论》作业3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6 道试题,共 24 分。) 1. ()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A. 教学目的、教学任务 B. 教学目标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 :A 2. 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教学艺术以教学科学为基础,它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均具有科学性,没有教学科学就谈不上教学艺术。这体现的是教学艺术的()。 A. 独创性 B. 科学性 C. 教育性 D. 审美性 正确答案 :B 3. 影响和制约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和教师在教学上的主观追求。 A. 主要 B. 关键 C. 内在 D. 外在 正确答案 :C 4.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可将教学组织形式分为()。 A. 课堂教学、课外教学 B. 固定课时制、灵活课时制 C. 单式教学、复式教学 D. 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 正确答案 :D 5. ()艺术是教学语言的辅助手段。一般分为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 A. 语言 B. 非语言 C. 书面 D. 板书 正确答案

:D 6. 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它既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A. 课程 B. 教学 C. 教师 D. 学生 正确答案 :B 15秋《课程理论》作业3 二、多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 常见的教学媒体分类,是根据教学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把教学媒体分为()。 A. 视觉媒体 B. 听觉媒体 C. 视听媒体 D. 综合操作媒体 正确答案 :ABCD 2. 教学策略都是对一定()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相互之间有联系。 A. 教学规律 B. 教学原则 C. 课程类型 D. 教学原理 正确答案 :ABD 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展开了教学过程本质的讨论,观点纷呈。在各种学说中,()影响较大。 A. 认识说 B. 发展说 C. 交往说 D. 本质说 正确答案 :ABC 4. 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A. 正向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标准功能 正确答案 :BCD 5. 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为:()。

线性系统理论大作业

目录 题目一 (2) (一)状态反馈加积分器校正的输出反馈系统设计 (2) (1)建立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判断系统性质 (2) (2)状态反馈增益矩阵和积分增益常数的设计 (4) (3)全维观测器设计 (6) (4)如何在闭环调速系统中增加限流环节 (8) (二)二次型最优全状态反馈控制和按负载扰动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8) (1)线性二次型最优全状态反馈设计 (8) (2)降维观测器设计 (13) 题目二 (15) (1)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最优控制律 (15) (2)非零给定点的最优控制设计和仿真分析 (16) (3)权矩阵的各权值对动态性能影响分析 (17)

题目一 (一)状态反馈加积分器校正的输出反馈系统设计 (1)建立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判断系统性质 1)画出与题目对应的模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原始系统结构图 取状态变量为1x =n ,2x =d I ,3x =d u ,控制输入u=c u 1222212333375375111 T L e la la la s s s C x x T GD GD C x x x x RT T RT K x x u T T ?=-???=--+???=-+?? 将已知参数代人并设输出y=n=1x ,得被控对象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L x Ax Bu ET y Cx =++= 其中,2 37500039.768011=-3.696-17.85727.05600-588.2351 00 T e la la la s C GD C A RT T RT T ???? ? ???????=- -?????? ??????-??? ? ,

各时期游戏学说

各时期主要的游戏学说 时期名称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 早期 经历过剩说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英 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 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生存的冷厉。生物体进化的越高级,生存的能力就越强。 生活准备说 德国生物家、心达尔文主义 者:格罗斯 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生活的准备阶段。 成熟说 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 博伊干介克 人有潜在的内部力量。而心里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潜在的内部力量的驱动下完成的,不需 要联系也能发展起来。 放松说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茄克 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受到疲劳,为了放松自己,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 生了游戏。 行为复演说美国心里学家:霍尔 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产的结果,儿童要洗是更重要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是对从太古时代 到文明社会之行为发展的复演活动。 修养说德国体操鼻祖:顾兹姆斯等 游戏室一种修生养息,一种为调节或消除身心疲劳进行的体育活动。这就与“放松说” 相近。 生长说 美国学者:阿普利登美国学 者:达尔摩 啊: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游戏是生长的结果,也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 种生长型手段。 精神分析的游戏 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一切生物都具有一些这种压抑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压抑,这种 压抑如果找不到一条出路便会导致精神分裂,游戏便是排解内在心里矛盾和冲突的途径

各时期主要的游戏学说 现代 之一。这一理论又称为发泄轮或补偿论。 角色模仿的游戏 观 心理学家;萨立儿童游戏的实质在于执行某个角色,获得某种新的地位感。 认知动力的游戏 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游戏是儿童认识客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巩固已有概念和技能的方法,还是使思维和行为 相协调、平衡配合的方法。 行为主义的游戏 观 美国心理学家:戴克 儿童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也受学习的效果律和练习律 的影响。 社会活动的游戏 观 苏联的一些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 苏联心理学家、教 苏: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观点来解释游戏。 鲁:游戏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活动,是儿童对周围态度的一种表现。 艾:游戏作为儿童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由于儿童的地位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发生 了变化而出现的。 彼:儿童诗游戏的创造者,儿童的游戏是生命活动与机能性快感相联系的一种形式,是 儿童表现其积极性的一种形式。他强调了儿童在游戏中的主动性。 元交际理论心理学家:贝特森 作为一种元交际,游戏室通过向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的途径和必须的技能,是组成人类 文化的现实与基础、 游戏的觉醒理论 心里学家: 伯莱茵 将人们在不在游戏、需不需要游戏、适不适合游戏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归结于人们处不 处于“最佳觉醒状态”。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作业题答案

项目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 1.企业战略环境的概念及结构是什么 答:(1)企业战略环境是指在战略期内对企业战略活动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和力量的总和。战略期是指从制订战略开始,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期限。就具体企业而言,战略环境实际上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未来环境。 (2)企业战略环境的结构 企业战略环境从结构层次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属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分析又称为企业实力分析或企业素质分析。 2.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 答:。企业制订战略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只有科学分析企业战略环境,才能准确把握环境中的机会,有效规避环境中的威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结构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那些对企业战略活动一般没有直接影响作用,却又能经常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因素和力量。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宏观环境中各类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的,如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新技术和顾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企业难以改变和控制,只能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企业也并不只是一味地去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部分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巨头或领袖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来影响宏观环境中一些因素的变化趋势。 (2)行业结构环境 行业环境是指对企业战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一系列因素和相关利益者。行业环境包括供应商、购买者、竞争者和替代者等。行业环境与企业直接接触,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如居民对住房需求上升会刺激和拉动房地产价格攀升,从而带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宏观环境的影响不直接作用于企业,而是通过改变行业环境对企业施加影响。 (3)微观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企业素质的体现。通过对企业实力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企业微观环境中的因素对企业而言是可以控制和调整的,企业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企业的业务范围,分配企业的各种资源,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4.PEST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答: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阐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即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时间距离等,特别指出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循环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前理解、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前理解来自同事情本身的关联,并根据完满性前把握这一预设而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对事情本身的正确理解。正确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则可以同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所谓客观解释划清界限,又同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所谓主观解释表明分歧。本文还探讨了诠释学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发展,认为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虽然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发展而来,但由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从而超出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本文作者特别提示,事情本身与完满性前把握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 【关键词】伽达默尔/诠释学循环/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满性前把握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是从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理论发展而来的,但由于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历史性深层向度,使之

超出了海德格尔的此在诠释学而转入一种历史性的哲学诠释学。 一、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 精神科学的循环结构①在诠释学里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解释的循环结构,这种结构在诠释学里被称之为诠释学循环(der hermeneutische Zirkel)。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古代修辞学早就认识到整体与部分所谓诠释学循环,即要理解语句,首先要理解其中的语词,而要理解语词,又必须先理解语句。宗教改革派路德和他的追随者曾把这种从古代修辞学里所得知的观点应用于理解过程,并把它发展成为文本解释的一般原则,即文本的一切个别细节都应当从上下文关系以及整体所目向的统一意义,即从scopus(整体结构)上加以理解;反之,整体结构的统一意义又必须从一切个别细节去理解。当把这一原则用于对《圣经》的理解时,他们反驳罗马教会独断论对《圣经》的解释,认为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乃是对《圣经》理解和解释的唯一正确原则:一方面对《圣经》的整体理解指导着对个别细节的解释,另一方面,《圣经》这一整体也只有通过对个别细节的理解才能获得。从这里,新教改革派提出《圣经》是自身解释自身的所谓《圣经》自解原则(Schriftprinzip)。 对于古代修辞学这种整体与个别的诠释学循环,伽达默尔在他的《论理解的循环》(1959)一文中写到:“我们必须从个别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论对比较教育学的启示

吉林教育 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哲学诠释学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在当前学术界盛行的后现代哲学思潮中,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代表作《真理与方法》自问世以来在西方哲学与美学两个学科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继而扩展到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神学等领域。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解释学作为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登上历史舞台。其中,视界融合理论对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视界融合理论方面展开论述。 一、思想渊源 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源自西方传统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基础。他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这些思想对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视界融合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诠释学是西方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在研究和解释典籍资料中,发现被解释的“本文”与解释者的地位、境况、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诠释学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产生于德、法两国,由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创立,强调通过解释来揭示文本中作者的原意。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把理解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来把握,从而使诠释学从精神科学的方法转变成一种哲学。伽达默尔继海德格尔之后把理解和解释当作人性的内在特征,当作所谓“此在存在”来论述,把诠释学推进到人本主义的阶段。 伽达默尔继承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思想,把诠释学作为哲学本体论对待。海德格尔认为,人作为此在其最本源的涵义是追问一切存在包括他自己的存在问题。因此理解存在,不是对存在的认知,而是让存在即“现象”在隐藏不露的情况下得以澄明。因此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理解赖以发生的基础必须是共同参与世界的存在。伽达默尔进一步发展了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他在《真理与方法》中写道:“海德格尔并不是主体诸多行为方式中的一种,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视界融合”理论 “视界”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指的是“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伽达默尔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真理与方法》的第二章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视界就是“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视界融合是指“在意象活动中主体思维与客体思维通过相互作用最后归并所呈现的交融状态。”解释者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敞开的,视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由这种经由理解活动所互动产生的理解化的新的视界被伽达默尔称为“视界融合”。作为诠释学的理论,视界融合的核心要义在于“理解”。“理 解”具有以下三重特点: (一)前见性。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这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的。他认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现有、先见和先把握来起作用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先见是合法偏见。解释从来就不是对某个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 伽达默尔借鉴海德格尔的术语,将“合法偏见”称之为“前理解”。所谓前理解,就是相对于某种理解以前的理解,或者说,在具体的理解开始之前,我们就对要理解的对象有了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或信息,它主要表现为成见或偏见。伽达默尔认为:“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 前理解包括了理解主体的精神要素,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念、知识经验和情感因素等。因此,前理解其实也就规定了理解的视界。只要我们不断地检验我们的所有前见,那么视界就能不断形成,不断完善。前理解是历史赋予理解者或解释者的生产性的积极因素,它为理解者或解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界。不把自身置于这种历史性的视界中,就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意义。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界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界,使它与其他视界相交融。 (二)历史性。“理解本身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观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置身于传统事件中的行动,在这行动中过去与现代不断进行中介。”理解的历史性是指理解对象的特定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研究者绝不会生活在真空之中,任何人都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有其特定的民族的心理结构。因此研究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无法超越历史的现实境遇而对原文加以客观理解,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历史性的偏见。偏见是在历史和传统下形成的不确定因素。伽达默尔主张对正确和错误偏见加以区别。每个时代都有它理解文本的方式,文本意义不只是由原作者最初的意图所决定,同时也由解释者的历史处境所决定。 由此达到了伽达默尔“效果历史”这一诠释学核心概念。他指出: “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与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质性。因此我就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必须具有效果历史意识。“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的‘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论对比较教育学的启示 笙广西师范大学白瑾 摘要: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西方哲学领域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诠释学的角度考察,通过对视界融合理论的论述分析,根据理解的前见性、历史性、交互性三个特征,分别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三个方面得出对比较教育学的启示。 关键词: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理解 高教科研GAOJ IAOKEYAN 8 吉林教育01/2010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一) 2012年2月24日 一、如果需求曲线为p=a-bq,这里a=60,b=0.5,假定编辑成本和平均成本恒定,且MC=AC=10,垄断者在价格p m=35的水平上售出50个单位的产品,其中需求弹性为-1.4, 1.请计算该垄断者的利润和净损失。 2.如果需求曲线围绕它与MC线相交的点转动,与价格轴的交点为p=90,请计算此时该垄断者的利润和净损失。 3.比较(1)和(2)的计算结果,你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二、你通过数年的努力,耗用了1.5亿元的资金,最终通过了FDA的许可,可以销售发明的具有特种功能的药品A。市场调查表明A的需求弹性为1.25。估计生产并销售A药的边际成本为1元。请计算 1.该药品在利润最大化时每剂的价格是多少? 2.当你的专利到期时,你希望A的需求弹性升高还是降低? 三、如果有A、B和C三种商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0.5、1.9和2.8,如果三种产品的价格均上涨10%,将会对收益产生什么影响? 四、如果你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有600辆车的停车场。该停车场的需求为Q=1000-2p,Q是持有停车场年度停车证的消费者人数,p是每辆车的年停车费,请 1.推导出你的边际收益曲线。 2.价格为多少时能产生最大收益? 3.你的利润最大化价格是多少? 五、某产品市场需求函数为:Q=30-2p,市场供给函数为:Q=2p。若考虑厂商在出售商品时,一半的销售收入被政府以税收的方式取走。求: 1.征税前的市场均衡价格、数量、消费者净剩余、生产者剩余。

2.征税后的消费者净剩余、生产者剩余及政府税收量,并分析征税前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变化。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

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思想 一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当代解释美学代表人物。1900年生于德国马堡,1922年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并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来到弗莱堡大学,见到在那里任教的胡塞尔,对现象学发生浓厚兴趣。1937年开始任教于马堡大学,1938年转到莱比锡大学任教,1946-1947年曾任莱比锡大学校长。1949年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同年又去海德堡大学任教。从1949年至去世前一直为海德堡大学教授。曾主持过久负盛名的德国《哲学评论》杂志工作。伽氏一生著述甚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和历史哲学两个领域,其哲学解释学就在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960年出版《真理与方法》一书,此书为其代表作,构思最长,影响最大,曾多次再版,并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发行。此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诞生,并成为现代哲学解释学的经典著作,也奠定了伽达默尔作为现代哲学解释学大师与著名哲学家的地位。本书正如其副标题所说"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即着重于揭示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现象的一系列特征。本书由三部分组成,即从艺术、历史和语言三个部分,阐明理解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第一部分"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着力对艺术经验的本体论进行分析,揭示艺术经验的哲学真谛,并展开了"理解"现象一般特征的分析。本书的书名《真理与方法》准确地说,应是《真理或方法》,也就是在真理和方法之间加以选择。实际上,伽氏反对把真理与方法划等号,而是试图凭借解释学本体论深入探讨真理问题,第一部分就是着重探讨"艺术经验中的真理问题"。关于方法与真理的关系,伽氏说道:"因而本书所关注的是,在经验所及的一切地方和经验寻求其自身证明的一切地方,去探寻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1)可见,本书的主旨就是超越启蒙主义以来理性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而去探寻真理的经验。关于艺术问题,他又说道:"为了拒斥受科学的真理窒息的美学理论而保护我们由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对真理的经验,本书的探讨就开始于一种对审美意识的批判。"(2)他又一次对理性主义真理观影响下的美学理论与审美意识给予了明确的批判。同时表明,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由艺术作品所获得的对真理的经验"。 伽达默尔写作《真理与方法》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十分明确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正是"二战"之后,人类又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一方面社会取得了进步,另方面人类的生存危机却愈加深重。因此,伽氏所面临的首先是物质进步与精神危机的矛盾。他说:"当科学发展成全面的技术统治,从而开始了'忘却存在'的'世界黑暗时期',即开始了尼采预料到的虚无主义之时,难道人们就可以目送傍晚夕阳的最后余辉--而不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候的最初晨曦吗?"(3)在这里,伽达默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物质与精神矛盾的图景。一方面,科技全面发展,但科技统治却使人类"忘却存在"而进入"世界黑暗时期"。面对这样的矛盾,应该怎么办呢?是像尼采那样因"上帝已死",而目送傍晚夕阳最后的余辉呢?还是转过身去寻望红日重升时候的最初晨曦呢?显然,伽氏是取后者的态度,试图以现代解释学理论去克服当代物质进步与精神危机的矛盾,通过改变人的生存状态而去迎接最初的晨曦。伽氏所面临的另一问题就是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所谓人文学科在德语文献中称作"精神科学"。在传统的理论中、包括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理论中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对立的。在德国,精神科学这个概念最早由狄尔泰提出。以后,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W·文德尔班在其《自然科学史》一书中,又进一步对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作了区分。弗莱堡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李凯尔特及其它理论家也都作了不同的阐述。但都立足于两者的对立。当然,在实际生活中,科技拜物教的进一步泛滥,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线性系统大作业1

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 研究生:

线性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为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是最为简单和最为基本的一类动态系统。线性系统理论是系统控制理论中研究最为充分、发展最为成熟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分支。线性系统理论中的很多概念和方法,对于研究系统控制理论的其他分支,如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鲁棒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等,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 线性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模型方程具有线性属性即满足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是指,若表系统的数学描述为L ,则对任意两个输入变量u 1和u 2以及任意两个非零有限常数c 1和c 2必成立关系式: 11221122()()()L c u c u c L u c L u +=+ 对于线性系统,通常还可进一步细分为线性时不变系统(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和线性时变系统(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s)两类。 线性时不变系统也称为线性定常系统或线性常系数系统。其特点是,描述系统动态过程的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中,每个系数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函数。从实际的观点而言,线性时不变系统也是实际系统的一种理想化模型,实质上是对实际系统经过近似化和工程化处理后所导出的一类理想化系统。但是,由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在研究上的简便性和基础性,并且为数很多的实际系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足够精确地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来代表,因此自然地成为线性系统理论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线性时变系统也称为线性变系数系统。其特点是,表征系统动态过程的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中,至少包含一个卷数为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在视实世界中,由于系统外部和内部的原因,参数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严格地说几乎所有系统都属于时变系统的范畴。但是,从研究的角度,只要参数随时间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讲解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是()。 A、《企业的性质》B、《企业的策略》C、《企业的方向》D、《企业的理论》2、提出“契约人”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西蒙B、威廉姆森C、张五常D、阿尔钦 3、下面哪一个是定量市场绩效的指标()。 A、税率B、生产率C、利润率D、GDP 4、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二战后的()。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5、()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 A、发展B、和谐C、高效D、协调 6、被誉为产业布局学鼻祖的经济学家是()。 A、韦伯B、胡佛C、杜能D、帕兰德 7、市场学派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 A、自由B、垄断C、竞争D、现代 8、目前实行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的国家基本上只有()。 A、德国B、中国C、美国D、法国 9、当代最重要的政府规制是()。 A、经济规制B、法律规制C、安全规制D、环境规制 10、德国经济学家韦伯认为,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就选择在()点上。 A、利润最高B、成本最低C、运费最低D、利润均衡 1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 A、产业结构 B、产业关联 C、产业布局 D、产业政策 1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1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1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1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16.以下所列不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A) A.国民经济总量B.产业结构C.产业政策D.产业组织 17.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B)。 A.克拉克B.马歇尔C.斯密D.贝利 18.以下不属于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是:(C) A.行业集中度B.洛伦兹曲线C.需求弹性D.基尼系数 19.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用于20世纪(D)年代。

伽达默尔理论作业

英汉对比翻译2014.5.14 关于伽达默尔阐释学和翻译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伽达默尔生平简介及其哲学阐释学的起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其中的三大理论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并理论联系实际,将阐释学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就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作用和名著重译对文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阐释学、理解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 一、引言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在此之前,伽达默尔坚信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运动会给德国哲学界带来新的希望。来到弗莱堡以后,他不同意胡塞尔的先验唯心主义观点,更多地倾心于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系统地发展了海德格尔晚年的思想,他将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所显露出的解释学危机看作一个“谜”,他没有在这个谜前止步,而是仅仅回避了海德格尔哲学归宿的形而上学问题,沿着海德格尔反心理学和反方法论的哲学方向,进一步推进了本体论解释学,并建立起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解释学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说明哲学解释学研究的是本体论问题。哲学解释学关涉到一个远为根本的问题,即关于真理的问题。传统认识论将真理看作是那种以命题形式出现的判断与对象的符合。伽达默尔追随海德格尔,坚决抛弃异化真理观,确信真理就是存在的敞亮,即展露自身并随之揭示他者的澄明过程。质言之,真理就是去蔽,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本真阐明。因此,伽达默尔标举真理论,而反对狄尔泰的方法论。在《真理与方法》书中,从自己的真理观出发,伽达默尔强调艺术、历史,语言中的真理的经验,进而将解释学分成三个领域,即美学领域、历史领域和语言领域。展开了他著名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等等解释学原则和观点。 二、阐释学概述 阐释学(Hermeneutics)即宣告、口译、阐明和解释的术语。Hermeneutics 这个词的词根Hermes(赫尔墨斯)本是上帝的一位信使的名字,他给人们传递上帝的消息。他的宣言显然不是单纯的报道,而是解释上帝的指令,并且将上帝的指令解释成人间的语言,使凡人得以理解。阐释学的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18世纪的施莱尔马赫把解释活动总结、归纳上升为一种一般的理论,使解释学转变为一种普遍适用于一切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19世纪的狄尔泰试图把解释学当作使精神科学获得科学地位的一般方法。20世纪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使解释学从一种方法论上升为一种本体论。伽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平时作业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 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 A.学习者的经验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 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D )在发挥作用。 A.小系统B.中间系统C.外系统D.大系统 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 A.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 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 A .蒙台梭利课程B.瑞吉欧教育方案C.方案教学D.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 B D ) A.非真实性B.积极情绪C.目的导向D.自由选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