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六)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六)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课时检测(二十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的能力。这说明智者学派()

A.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俗

B.侧重于私人事务的处理

C.重视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D材料强调个人能言善辩的能力。在公私事务中强调能言善辩适应了城邦事务的发展,故D项正确。

2.(2019·如东中学月考)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泰格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 A.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解析:选A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不被认同且著作被公焚说明人文主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项正确。

3.(2018·苏州中学月考)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解析:选B材料没有直接告诉“什么是爱情”的答案,而是强调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与认识,故B项正确。

4.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解析:选D从普罗泰格拉到柏拉图,有关“人”的概念被逐渐限定和明确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觉醒。故D项正确。

5.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两派争论()

A.导致民主的衰败B.引起社会的分裂

C.促进阶级的分化D.利于思想的进步

解析:选D材料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提倡道德,引导人们脱离智者所铺设的感觉主义的相对主义路轨,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这有利于思想的进步,故D项正确。

6.(2018·盐城中学月考)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道:“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这一观点()

A.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B.反映了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原则

C.体现亚里士多德认识的局限

D.认为轮番而治使人人都获得权力

解析:选C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把统治分成两种方式:一是主人统治非自由人,即奴隶;二是自由人统治自由人,即公民统治公民。强调的是轮番而治,但从执政者的素质考虑,亚里士多德认识有其局限性,故C项正确。

7.(2019·沭阳中学月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解析:选A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A项正确。

8.(2018·南京二模)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与20世纪学者对文艺复兴的不同看法。19世纪与20世纪的时代特点不同,影响到学术领域,导致学者对文艺复兴的关注重点大相径庭,故D项正确。

9.(2018·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欧洲文艺复兴史》在评述人文主义运动时称:“教会之守旧,人文派之复古……古代艺术之爱好者,甚至为教皇所奖励保护,由此可见新旧冲突非表面而为内心的也。”这里教会与人文派的内在冲突是指()

A.“因行称义”还是“因信称义”

B.遵从守旧观念还是鼓吹复古思潮

C.坚持神权至上还是人性至上

D.王权高于教权还是教权高于王权

解析:选C“因行称义”“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时期的内在冲突,故A项错误;遵从守旧观念还是鼓吹复古思潮是教会与人文派的外在冲突,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教会与人文派的内在冲突是坚持神权至上还是人性至上,故C项正确;王权高于教权还是教权高于王权是宗教改革时期的冲突,故D项错误。

10.(2018·镇江一模)某学者在评价欧洲一作家的作品时说:“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但并不一味强调人的自然欲望的天然合理性,而是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去销蚀欲望中的粗俗乃至野蛮与疯狂的成分。”该学者评论的这位作家应该属于()

A.人文主义者B.禁欲主义者

C.现实主义者D.宗教改革者

解析:选A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的,与材料中“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相符,故A项正确。

11.有学者评价,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是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这主要是基于文艺复兴()

A.旨在阐释欧洲古代文化的精髓

B.以弘扬古典文化内在价值为终极目标

C.意图复活古代欧洲的价值观念

D.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解析:选D结合材料中“在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用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D项正确,A、B、C三项

错误。

12.下面三幅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古希腊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三幅作品共同体现了()

A.人性的光辉——人性之美

B.凝固的永恒——运动之美

C.神秘的微笑——艺术之美

D.缺憾的静美——爱情之美

解析:选A文艺复兴期间,文艺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彰显人性之美,故A项正确;符合运动之美的只有第一幅米隆的《掷铁饼者》,故B项错误;符合神秘微笑的只有第三幅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故C项错误;符合缺憾静美的只有第二幅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故D项错误。

13.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的挑战,而不是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理性主要是指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材料中体现不出理性色彩,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还没有提出推翻君主制的政治主张,故D项错误。

14.(2018·无锡一模)“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解析:选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反对基督教的禁欲、安于贫困的思想,主张追求现实生活的物质享受,符合题干中对享有财富的赞颂,故A项正确。

15.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高级神职人员。这一现象表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A.缺乏广泛性的群众基础

B.资本主义尚未出现萌芽

C.社会上层热衷古典文化

D.封建保守势力异常强大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高级神职人员”说明这一时期参与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是社会上层,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引导,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

16.“另类历史”是指某些作品本身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或史料,但其中包含着某种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二下图是“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画作《芦滩钓艇图》

材料三下图是《罗汉图》和《西斯廷圣母》

宋朝刘松年《罗汉图》,是《十六罗汉图》之一,又名《灵猿献果图》。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但罗汉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小和尚接过灵猴摘送的果子,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

中世纪的圣母玛利亚像全部都是冰冷的、僵硬的。而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则是慈爱的、美丽的。该画作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温柔、秀美与坦然的骄傲,更歌颂了圣母将怀中孩子奉献人类、拯救世间的崇高行为。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绘画和城市格局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为研究宋都汴京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与《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资料相比有何优势?(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吴镇画作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比较两幅图的共同点以及在内涵上的不同点。(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清明上河图》风格得出风俗画兴起;结合材料一的描述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得出坊市制度被打破。第二小问,图片比文献更直观、形象。第(2)问,运用画作风格可以看出是文人画,结合文人画特点即可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从题材选取、对宗教中神的态度、对宗教氛围的描绘等方面比较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罗汉图》“小和尚接过灵猴摘送的果子”和材料三中《西斯廷圣母》“崇高行为”歌颂人性分别得出突出了生活情趣的描绘和人性以及圣母拯救世间的崇高行为。

答案:(1)变化:风俗画兴起;坊市制度被打破。

优势:更直观、形象。

(2)特点:画作类型是士大夫的文人画(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3)共同点:都是宗教题材绘画;都体现了世俗化倾向;都对宗教中的神赋予了新内容;都淡化了宗教气氛。

不同点:《罗汉图》突出了生活情趣的描绘;《西斯廷圣母》突出了人性以及圣母拯救世间的崇高行为。

江苏小高考历史复习技巧精编WORD版

江苏小高考历史复习技巧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历史学科 1、历史是一门记忆、理解并重的学科,理解比记忆还要重要。学好历史,要树立好时空观,建立事件内部与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 2、①不认真做好课内工作,包括听课、默写。先看几个例子: 第二题:“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建立官方哲学体系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这道题是历史测评上面的原题,练习册给的答案是错误的。但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已经订正了这个错误,却仍然会有人错。 第32题(判断题):清朝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产生,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阶段。() 第33题(判断题):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出现。()这两道题(其实不止)都是上课默写过的,如果好好对待默写,认真订正,这些基础知识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 所以说,课堂的学习非常重要,老师不仅会给我们一个整体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知识,还会提醒我们一些易错点和一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到的点。 ②过于依赖小册子(要点梳理),忽视历史教材

第34题(判断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 下发的小册子上这样写:“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如果仅仅看了小册子,这道题就很容易答错。但实际上这是书上这一课“本课要旨”中的原话。小册子是最重要的知识点的梳理,而书上还有一些细节,也是同样需要关注的。 ③只记忆不思考,没有把有联系的知识进行整合 如果历史只是死记硬背,那是行不通的。这次的考试中,也有好多题都是对材料(图表、史书、名言等等)的分析,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思考。至于整合知识,也就是之前的树立时空观。脑中最好要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轴,很多历史事件都是有紧密联系的。 3、①背诵前先过书!先过书!先过书! 每到历史考试之前,我都会把历史书大略看一遍,包括本课要旨、学思之窗(这部分会有选择性地看)等等。所以建议大家在背诵之前,可以先把书完整过一遍,这样的话会有一个整体的框架,从而使背诵更加轻松,也会在无意中记住一些小细节,考试的时候会出现“这道题书上好像有原话”的奇异的感觉 ②建议大家背诵知识点时更加着眼于书本。 历史学科的知识虽然有一个大体框架,零碎的知识点如时间、人名、着作等等还是很多的,因此背书的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也不是否定小册子的作用,小册子可以给我们查漏补缺的机会,上面的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

2018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工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人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作业(含解析)

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A组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南京模拟)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 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 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 答案 D 材料中“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强调了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故D项正确。 2.(2018江苏南通一模)1948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 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该法案( ) 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 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 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 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答案 A 根据对“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西欧”“美国则给予……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这些信息的分析,可知这是在说马歇尔计划,所以B、C、D三项明显与史实不符,答案选A项。 3.(2018江苏考前模拟)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某国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答案 D 根据图中利用美元“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可知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而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的是杜鲁门主义,故A项错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观动机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

【精】江苏小高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分数段: A:90-100 B:75-89 C:60-74 D:0-59 —————————————————————— 题目分值: 全卷100分 选择、判断2分/题 材料2题共19分,问答11分 —————————————————————— 一、选择题 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 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礼乐丧葬制 C.婚娶联姻制 D.功臣分封制 2.《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 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3.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4.右图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 明

A.秦汉书法和篆刻的艺术共融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衍生创新 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 5.“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 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7.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右图所示城市状况 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8.“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 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完整word版,2017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文档

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含 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郡县制 【解读】家谱是记载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族世系繁衍的图书体裁,根据关键 词“《包氏家谱》”,可知答案为C。 2.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 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解读】“兼爱”、“非攻”、“尚贤”和“节用”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故选 择B。 3.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 经济的特征是 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解读】邮票是蕴藏丰富信息的有效历史资源,根据牛郎放牛、织女织布的画 面,可知A项正确。

4.《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 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 【解读】根据“令郡国举孝、廉”可知是以德行为选拔标准的察举制,C正 确。 5.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解读】抓住关键词“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可联系到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从封 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故A正确。 6.《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 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7.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 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D.严控对外联系 8.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 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201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 件,其中农具占58 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 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 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3.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爷,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 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冶的论 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 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5.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了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6.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7.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 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 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7江苏高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学科.网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 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题型分类练 训练11 江苏卷第23题类型

训练11 江苏卷第23题类型 1.(2018·南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做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十六、十七世界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且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十九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十六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外政策的变化并简要说明中西海外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 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奋斗。 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得到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2)变化: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 后果: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2018·盐城三模)罗斯福新政期间的农业改革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1914年到1919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2.64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14.7%和110.3%,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3倍。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材料二1938年2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保证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

江苏小高考历史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 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 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 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3.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 该不晚于下列哪个朝代?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4.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 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 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 展 5.右图中的条幅是2008年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 雄拜谒 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一脉相承,提成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 A.李赞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6.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 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 7.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

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C.南北朝D.唐朝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C.耕种 D.冶铁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C.陆九渊 D.黄宗羲 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孑L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2020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

2020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 2016年江苏“小高考”考试说明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昨天 新鲜出炉!学测必修科目俗称小高考,2016年江苏小高考考试时间 为2016年3月28-29日。因为小高考一科得A可以在高考中加1分,四科得A可以在高考中加5分,所以考生们都格外重视。在拿到考 试《说明》之后,记者与连年取得小高考佳绩的南京市第二十九中 的把关名师联系,请六科名师为明年小高考变化进行解读,为考生 们冲A助力。 历史 测试范围扩大、内容增多,难度加大 点评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沈功书 主要变化 2016年历史学测说明有较多的变化,反映的趋势是内容增多、 难度加大。1。删除部分主要是:始皇帝的来历、兴中会成立、希腊 的城邦制度、德国的分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等。2。增加部 分主要是:明朝废丞相、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西征和北伐、古代中国 手工业的纺织成就、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等,以上增加的内容均 是“了解”要求。3。测试内容的能力要求从“了解”上升为“理解”,主要有全民族团结抗战、土地革命、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 改革、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等,以上部分要 重点复习。4。表述变化导致了测试范围实质的扩大,主要有五四运动、一届政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 民族工业兴起,复习时要适当拓展,不仅是内容,还要关注背景、 影响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5。命题指导思想主要变化是明确提 出了“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这也在典型题示例中充分体现出来,改动的7道选择题和1道判断题中,第13、14、17题属于较难题,

江苏小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全).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4年未考):[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1变迁:夏、商、周(东周、西周分为两个时期)更替,合称三代。 2.周:西周(BC1046- BC 770); 东周(BC770- BC221):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二)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11-13年连续考查): 1.分封制(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目的:为了扩大和巩固统治。 2)基本内容:周武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义务:为周天子随从作战、镇守疆土、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特点:(层层分封,形成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秩序。) 5)影响: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积极); 随着诸侯实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2.宗法制: 1)内容:按血缘关系的秦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注意:大宗与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级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3)意义: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3年新增考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考点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了解秦朝的统一(4年未考) 1.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朝——秦王朝。(★巧记:“喊赵薇去演戏”) 2.秦统一的原因:①经济:商鞅变法,国力增强; ②民心:人民渴望统一; ③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二)了解“始皇帝”的来历特点及秦的中央官制机构(10、12年考查) 1.“始皇帝”1)来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德超过“三皇五帝”。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特点: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本质:君主专制。 (★两千多年皇帝制度: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宣统帝溥仪) 3.秦的中央官制机构——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及其职能:①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是虚职,无实权) ③御史大夫: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202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三)思想文化考前复习提纲(精华版)

范文 2020年江苏省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必修 1/ 9

三)思想文化考前复习提纲(精华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三.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考点解读】一、百家争鸣 1.社会背景:(认识: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①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历史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诸子百家人物时期观点备注①思想核心:“仁”。 (仁就是爱人,“己主张恢复周礼,所不欲,勿施与人”)实质是维护奴②民本思想: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隶社会制度,体政和刑杀。 现了思想保守孔子春秋③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 (具的方面;但追求至圣末期有保守性)统一安定、和谐

④教育方面: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有序的社会局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有积极意面。 义。 ⑤著作方面:整理了六经。 3/ 9

孟子亚圣战国①主张实行“仁政”;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③伦理观:“性本善”。 ①主张施政用“仁义”、“王道” ②民荀子战国本思想:“君舟民水”③伦理观:“性外儒内法本恶”。 ①世界观: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老子春秋末期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是运动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朴素辩证主义)三、董仲舒的新儒学(汉代) 1.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内容(1)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2)①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为了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③在道德标准方面,提出“三纲五常”。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3)代表作:《春秋繁露》 2.汉武帝的崇儒措施(1)思想上: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2)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 (3)教育上:①将儒家经典定为教科书。 规定五经和博士,教育为儒家垄断。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江苏省高考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6高二上·日喀则期中)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①③② D . ②①③ 2. (2分) (2017高一下·屯溪期中)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 “一五”计划实施 C . 大跃进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2分) (2017高二上·淮北开学考)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通过历史上第一部《已婚妇女财产法》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1875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 A . 妇女人格独立地位的法律确认 B . 民主进程激发妇女维权意识 C . 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 D . 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妇女地位 4. (2分) (2018高一下·宜宾期末)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 .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江苏小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20200915004417)

江苏小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江苏小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必修 1 最后冲刺暨考点过关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6 种元素是 C、H、O、N、P、S。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 元素。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 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 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 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 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如 Mg 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 PO43-是合成核苷酸原料、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I -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2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 、O 3 种元素组成。 2、分类 概念种类分布主要功能 核糖 核糖、脱氧核糖、组成核酸的物质 五碳糖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脱氧核糖 葡萄糖动植物细 葡萄糖、果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 胞都有 六碳糖 所需要的重要能源物质糖、半乳糖 水解后能够生蔗糖 植物细胞 二糖成二分子单糖麦芽糖 的糖乳糖动物细胞 水解后能够生 淀粉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多糖成许多个单糖 成分 分子的糖 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 蔗糖→ 1 葡萄糖 +1 果糖 麦芽糖→ 2 葡萄糖 乳糖→ 1 葡萄糖 + 1 半乳糖 淀粉→ 麦芽糖→葡萄糖 纤维素→ 纤维二糖→葡萄糖 糖原→ 葡萄糖 3

高二小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清河中学高二年级第一次周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1.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正确的是 ( ) A.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结束了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历史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某同学构思撰写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拟定的标题没有史实错误的是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C.“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原因 D.《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3.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4.右图是某年台湾海峡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 准确的是 ( ) A 他们离散了至少有38年 B.这个场面可能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 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 D 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5、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考,不管考题怎么变化,不管是哪个地方命题,有些重要考点几乎年年都考,反复的考,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一1.闭关锁国的原因 (1)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生产的产品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是清朝闭关自守的主要原因。 (2)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夷”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而危及其统治。 2.闭关锁国的影响 (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消极影响:①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以沉重打击,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②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步入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代:一方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 6.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二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中国,曾对儒家思想采取过过激的否定态度。如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都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