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08沉淀溶解平衡图表题(难点突破) 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沉淀溶解平衡图表题(难点突破) 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沉淀溶解平衡图表题(难点突破) 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沉淀溶解平衡图表题(难点突破) 2019届高考化学图表题专项突破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 沉淀溶解平衡图表题

【19年高考命题前瞻】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试题是这几年高考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如2018课标全国Ⅲ12、2018江苏卷13、2017课标全国Ⅰ27;2017课标全国Ⅱ12、13;2017课标全国Ⅲ13;2016课标全国Ⅲ13;2015课标全国Ⅰ10、28;2015课标全国Ⅱ26,主要考查外界因素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沉淀转化、结合图像进行有关溶度积K sp的计算,注意K sp只与温度有关,完全沉淀一般隐含了离子浓度为1×10-5mol/L。考查方式不只局限在计算上,还会结合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曲线图考查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以及K sp、重结晶等知识,同时还倒结合溶解度曲线进行考查,可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也可以结合非选择题原理题或工艺流程题考查,虽然考查形式发生变化,但难度适中,K sp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及其对应计算已经成为高考热点,预计2019年高考仍然会以这种考查方式出现。

【名师精讲】

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试题的考查特点:近几年的高考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考查一直较热,主要考查要点有三个:一是考查溶解平衡的移动;二是结合图象,考查溶度积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三是沉淀反应在生产、科研、环保中的应用。

2.溶解平衡图象中信息的提取:

(1)溶解平衡曲线类似于溶解度曲线,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一点均表示过饱和,此时有沉淀析出,曲线下方的任一点,均表示不饱和。

(2)从图像中找到数据,根据Ksp 公式计算得出Ksp

(3)比较溶液的Q与Ksp 的大小,判断溶液中有无沉淀析出。

(4)涉及Q 的计算时,所代入的离子浓度一定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因此计算离子浓度时,所代入的溶液体积也必须是混合液的体积。

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类图像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要认识图像横坐标、纵坐标表示什么,如表示离子浓度、pM等;曲线上的点表示达到平衡状态,曲线上方的点代表“过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代表“不饱和溶液”。其次要结合涉及的原理明确如何书写溶度积表达式,如何确定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以及溶度积常数的影响因素。如浓度不会改变溶度积,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多数情况下,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最后要能够将图像与溶度积原理联系起来,分析题目设置的问题,如求离子浓度、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等。【典题剖析】

典例1(2018届湖北省襄阳市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统一测试)某温度下,向10mL0.1mol/LCaCl2溶液中滴加

0.1mol/L的Na2CO3溶液(此时不考虑CO32-的水解),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a2+)与Na2CO3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z 点对应的分散系很稳定

B.w、x、y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w点

C.若用等浓度的Na2SO4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则图像在x点后的变化如虚线部分所示

D.此温度下,Ksp(CaCO3)=1x10-8.6

【析图】从题干所给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横坐标表示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②横坐标表示碳酸根离子浓度③x点坐标为(10,4.3)④曲线上还有y、w两点⑤曲线外还有一点z。

【信息处理】A、z点在曲线下方,根据z点的坐标点,纵坐标不变时,碳酸根的浓度大于曲线上碳酸根的浓度,故z点表示的是悬浊液状态,悬浊液不稳定;B、盐溶液中水电离的程度取决于碳酸根浓度的大小,根据w、x、y点的横坐标可知溶液中c(CO32-):w

【答案】D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曲线分析,注意图像中-lgc(Ca2+)越大,Ca2+浓度越小是解题的关键。如题中C项,K sp(CaSO4)>K sp(CaC O3),当c(SO42-)=c(CO32-)时,CaSO4悬浊液中c (Ca2+)大于CaCO3悬浊液中c(Ca2+),图像在x点后的变化在实线下方。

典例2一定温度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p(M n+)表示-lg c(M n+),横坐标p(S2

-)表示-lg c(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Ag2S的K sp=1.6×10-49

B.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NiS>SnS

C.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104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i2+、Sn2+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

【析图】从题干所给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横坐标表示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②横坐标表示硫离子浓度的负对数③a点坐标为(30,10-lg 4)④b点坐标为(15,6)⑤坐标系有三条曲线,分别是Ag2S、SnS、NiS。

【信息处理】A.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各个点都是平衡点。故可根据Ag2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点数据计算K sp;B.根据比较K sp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是相同类型,SnS、NiS是相同类型,故可根据SnS、NiS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比较;C.先根据图像计算出K sp(NiS)和K sp(SnS),再根据饱和溶液中锡离子和镍离子浓度之比等于溶度积之比计算;D.计算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i2+、Sn2+所需c(S2-)的大小,进行比较。

【解析】A.由a(30,10-lg 4)可知,当c(S2-)=10-30 mol·L-1时,c(Ag+)=10-(10-lg 4) mol·L-1,K sp(Ag2S)=c2(Ag+)·c(S2-)=[10-(10-lg 4)]2×10-30= 1.6×10-49,A项正确;B.观察SnS、Ni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可以看出,当两条曲线中c(S2-)相同时,c(Ni2+)>c(Sn2+),由于SnS和NiS沉淀类型相同,所以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NiS

>SnS ,B项正确;C.SnS和NiS的饱和溶液中===10-4,C项错误;D.假设Ag+、Ni2+、Sn2+均为0.1 mol·L-1,分别生成Ag

S、NiS、SnS沉淀时,需要c(S2-)分别为1.6×10-47、10-20、10-24,

2

因此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2S、SnS、NiS,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不同金属离子的沉淀曲线的分析比较,注意图像中-lgc(M n+)、-lgc(S2-)越大,M n+、S2-浓度越小是解题的关键,此时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一点均表示不饱和,曲线下方的任一点,均表示饱和,此时有沉淀析出。

典例3(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①已知t ℃时AgCl的K sp=2×10-10;②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的固体。在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KCl溶液,可以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C.在t ℃时,以0.01 mol·L-1 AgNO3溶液滴定20 mL 0.01 mol·L-1 KCl和0.01 mo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 CrO42-先沉淀

D.在t ℃时,反应Ag2CrO4(s)+2Cl-(aq)2AgCl(s)+ CrO42- (aq)的平衡常数K=2.5×105

【析图】从题干所给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横坐标表示银离子浓度②横坐标表示铬酸根离子浓度③曲线上有两点Y、Z④曲线上方有一点X。

【信息处理】A.可借用中和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理来确定,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KCl 溶液,能否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溶解平衡逆向移动,银离子浓度降低,但仍为饱和溶液,Y点沿曲线变化向Z 点靠近,K2CrO4固体量大的话会继续沿曲线变化,但到不了X点;C.根据Qc与Ksp的大小可判断谁先沉淀;D.根据两者的Ksp可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解析】A、用AgNO3溶液滴定过程中,由于AgCl的溶解度小,AgCl先沉淀出来,待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的一滴AgNO3溶液即与K2CrO4反应,形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则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时即达到终点,所以能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A正确;B、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仍为饱和溶液,点仍在曲线上,所以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B错误;C、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Ksp(CrO42-)=c2(Ag+)c(CrO42-)=1×10-12;Ksp(AgCl)=c(Ag+)c(Cl-)=1.8×10-10,以0.01mol/L 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 KCl和0.01mol/L的K2CrO4的混合溶液,c(CrO42-)=0.01mol/L,得到c

(Ag+)==10-5mol/L,0.01mol/L KCl溶液中,c(Cl-)=0.01mol/L;依据溶度积计算得到:c(Ag+)

=2×=2×10-8mol/L,所以先析出氯化银沉淀,C错误;D、在t℃时,Ag2CrO4(s)+2Cl-(aq)2AgCl(s)+ CrO42- (aq);离子浓度相同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和Ag2CrO4(橘红色)的溶度积计算,

K====6.25×107,D错误。

【答案】A

【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分析判断,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应用,溶度积是随温度变化,依据图象曲线上的数据结合溶度积常数概念计算得到;曲线上的点是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是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一定温度下溶度积是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依据银离子浓度相同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和Ag2CrO4(橘红色)的溶度积计算得到平衡常数;依据溶液中离子浓度结合溶度积常数计算银离子浓度,银离子浓度越小先析出沉淀。

4、滴定曲线的判断

案例4(2018届福建省南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某温度下,分别向10 mL浓度均为0.1mol/L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u2+)和-lgc(Zn2+)与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K sp(ZnS) > K sp(C uS),1g3≈0.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pH:a<b<e B.a 点的ZnCl2溶液中: c(Cl-)<2[c(Zn2+)+c(H+)]

C.a-b-e为滴定CuCl2溶液的曲线D.d点纵坐标小于34.9

【析图】从题干所给图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横坐标表示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②横坐标表示硫离子浓度③a在纵坐标轴上④b点坐标为(10,12.7)和c点坐标为(10,17.7)⑤坐标系有两条曲线。

【信息处理】A、溶液中Zn2+和Cu2+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分别加入硫化钠生成沉淀,Zn2+和Cu2+离子浓度减小,酸性减弱,pH值增大;B、根据电荷守恒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C、比较K sp(ZnS) 、 K sp(CuS)的大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专题Word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基础知识: 对于反应mA(g) + nB(g) pC(g)+qD(g) △H<0 m+n>p+q 条件改变变化结果 K变化平衡移动反应A的浓度C(A)A转化率C的含量条件改变ν逆ν正变 化 1C(A)增大 2C(A)减小 3C(C)增大 4C(C)减小 5温度升高 6温度降低 7压强增大 8压强减小 9加催化剂 课时探究 探究一、图像绘制,读图解题 例题1: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3H2(g)+ N2(g)2NH3(g) 来合成 氨气;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在a b两种条件下分别加入相同浓度 时间t/min02468 条件a c(H2)/10-2mol·L-1 2.00 1.50 1.100.800.80 条件b c(H2)/10-2mol·L-1 2.00 1.30 1.00 1.00 1.00 12 1 T2 下同),△H 0,根据表格数据请在下面画出c(H2)-t图: (2)a条件下,0~4min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平衡常数为; (3)在a条件下,8min末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1/2,11min后达到新的平衡,画出 8min~12min时刻c(H2)的变化曲线。

探究二、图像解题方法 1、反应mA(g) + nB(g) pC(g)+qD(g) △H <0 m+n>p+q 反应速率和时间图如图所示 ,t 1时刻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①图1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图2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图3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④图4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⑤图5所示, t 1 时刻改变的因素是 ,平衡向 方向移动, 2、①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②对于反应mA(g)+nB(g) pC(g),右图所示, 请判断温度大小:T 1 T 2,△H 0 P 1 P 2, m+n p 探究三、陌生图像的解题技能 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图像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该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关联?能用关联解决问题? △H 0 mA(g)+nB(g) pC(g) ①y 是A 的浓度,△H 0,m+n p ②y 是C 的含量, △H 0,m+n p

最新高考化学图像专题

高考化学图像专题 一、考纲要求 2012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 (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 (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二、坐标图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解答时要求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明确坐标”,“分析折点”,“认识曲线”。 1、明确坐标 明确坐标就是明确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分析出横、纵坐标所示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曲线的意义,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从进行分析和判断。 2、分析折点 分析折点就是分析坐标图中的关键点,主要有“起点、折点、终点”。 3、认识曲线

高中化学09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一、几大影响因素对应的基本v-t图像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 2.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知识梳理

由曲线可知:当升高温度时,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即υ吸>υ放,故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υ正和υ逆 <υ放,故化学平降低,但吸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即υ 吸 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举例反应:mA(g)+n(B)p(C),m+n>p] 由曲线可知,当增大压强后,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 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增大的倍 数大于'υ逆增大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减小压强后,υ正和υ 均减小,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逆 减小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减小的倍数大于'υ逆减小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气体反应来说: *若容器恒温恒容,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虽然容器中的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或者说: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总压强没有改变),故无论是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均不改变。 *若容器恒温恒压,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为了保持压强一定,容器的体积一定增大,从而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说:相当于减小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压强),故靴和她均减小,且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复习

专题五化学平衡图像 一、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 1、速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 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 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 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含量—温度(压强)—时间图 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例4.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g);△H<0,在相同温度、不同 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 4、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5.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化学平衡图像题汇总

专题强化训练 巧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题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 【解析】选A。在0~50 min内,pH=2和pH=7时反应物R都完全反应,降解率都为100%,A正确;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的酸碱性及起始浓度均有关系,因此根据图中曲线所示,由于起始浓度不同,故不能判断R的降解速率与溶液酸碱性的直接关系,B、C错误;pH=10时,在20~25 min之间,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10-4mol·L-1·min-1,D错误。 2.(2015·武汉模拟)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所示的是

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解析】选D。图象中有三个量,应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定温度,讨论压强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m+n>p+q。 【加固训练】如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 响的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 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C.升高温度时,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的产率提高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图像试题试题

图像试题 (2011烟台毕业)1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011潍坊毕业)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1南宁)1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1遂宁)3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应操作(或治疗)的是 A B C D A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011绥化)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加水的量/g A 反应时间/s B NaOH 溶液质量/g C 反应时间/s D A B C D

高三化学化学图象与图表专题

2009届化学图象与图表题 化学图形题是一种利用数学中的二维图象解决化学问题的题型。它考查范围广,中学化学中的所有内容,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均可以此方式进行考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以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题目不断增多。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图象是题目的重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解答图象题必须抓住有关概念和有关物质的性质、反应规律及图象特点。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 “形” “义” “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起点” “交点” “转折点(拐点)”“终点” 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 基础能力测试百看不如一练 1.在1 L 含0.1 mol NaAlO 2和0.1 mol Ba (OH )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mol ·L -1的H 2SO 4溶液,下列 图象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2.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 .NaHSO 3粉末加入HNO 3溶液中 B .H 2S 气体通入氯水中 C .NaOH 溶液滴入Ba (HCO 3)2溶液中 D .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3、将足量的CO 2不断通入KOH 、Ca(OH)2、KAlO 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 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4.向用盐酸酸化的Mg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m 与加入的体积V 之间的关系,关于下图曲线的推测正确的是 A .ab 段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 B .ab 产生段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C .bc 段产生的沉淀为氢氧化镁 D .bc 段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5.反应N 2O 4(g )2NO 2(g );ΔH =+57 kJ ·mol -1,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 中N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的反应速率:A >C B .A 、 C 两点气体的颜色:A 深,C 浅 C .由状态B 到状态A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 .A 、C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 C m/g

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完整版)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试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B .反应开始时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 .反应开始时10s ,Y 的转化率为79.0%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 2.( 广东1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 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 2(g) 2NH 3(g), 673K ,30MPa 下n(NH 3)和n(H 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点a 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 的大 B .点 c 处反应达到平衡 C .点d (t 1时刻) 和点 e (t 2时刻) 处n(N 2)不一样 D .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t 1时刻,n(H 2)比上图中d 点的值大 3.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 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若A 、B 是气体,则D 是液体或固体 C .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 、B 、C 、D 均为气体 4.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 (g )+B (g )C (g );△H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H>0 B .T 1<T 2,△H>0 C .T 1>T 2,△H<0 D .T 1<T 2,△H<0 5.现有可逆反应A (g )+2B (g )nC (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p 1>p 2,n >3 B .p 1<p 2,n >3 C .p 1<p 2,n <3 D .p 1>p 2,n=3 6.对于反应2A (g )+B (g )2C (g );△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 7.T ℃时,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A 、B 、C 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t 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t 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T ℃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 —1 A 0.1 mol·L —1 B 和0.4 mol·L —1 C 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0.4 mol·L —1 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 的转化率增大 8.右图表示反应N 2(g )+3H 2(g ) 2NH 3(g );ΔH =-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 0~t 6中 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A . t 0~t 1 B . t 2~t 3 C . t 3~t 4 D . t 5~t 6 n 2· · · · · a b c d e NH H 2 1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图像图表专题复习 一、图象题 对于化学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1、(1)解题思路 ①看懂图象:要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四看要不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 ②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2)分析过程 对于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 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相结合。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⑤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象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图像类问题是同学们学习离子反应中难点,采用“识图像 想原理 学整合”三步曲解决图像题,能提高解题效率。识图像——指理解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曲线和点表示意义;联原理——根据题示信息,涉及到哪些化学反应原理,如化学反应,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与数据结合起来;学整合——在识图像,联原理的基础上,将图像与原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找准切入点。 (一)化学平衡图像 *已知图象判断反应特点 1.符合图象的反应为( )。 A.N2O3(g) NO2(g)+NO(g) B.3NO2(g)+H2O(l )2HNO3(l )+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 2CO(g)

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反应物浓度 D. 加入催化剂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完整各类型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解题思路:一看轴(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零点的意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六想规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和化学平衡移动规律) 1. 速率-时间图 1.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 +Y W +Z ,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 )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 ,Y ,Z ,W 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 (A)Z ,W 为气体,X ,Y 中之一为气体 (B)Z ,W 中之一为气体,X ,Y 为非气体 (C)X ,Y ,Z 皆为气体,W 为非气体 (D)X ,Y 为气体,Z ,W 中之一为气体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A . B . C . D . E . (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3)减少C 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4)增加A 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 2. 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 3.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M N B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 1时,N 的是M 浓度的2倍 3. 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4. 可逆反应m A (s )+n B (g ) e C (g )+ f D ( g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 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 %)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 %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n >e +f (D)达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g )+N (g ) R (g )+2L 此反应符合下面 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 (A ) 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 (B ) 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 (C ) 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 (D ) 正反应放热,L 是固体或液体 6. 可逆反应m A(s) + n B(g) p C(g) + q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 时,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图(T 2>T 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化学平衡图象专题

化学平衡图象专题 1.牢固掌握相关的概念与原理,尤其要注意: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讲,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在速度—时间图、转化率—时间图、反应物的含量—浓度图等上如何体现。要能够画出相关的变化图象。 2.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实行分析: (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相关的原理挂钩。 (2)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 (3)抓住变化趋势,分清正、逆反应,吸、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v(吸)>v(放),在速率一时间图上,要注意看清曲线是连续的还是跳跃的,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变。例如,升高温度时,v(吸)大增,v(放)小增;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突变,v(逆)渐变。 (4)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一时间图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相关原理实行推理判断。 3.对于化学平衡的相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实行分析: (1)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2)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看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3)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5)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一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6)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4.几种平衡图像 对于反应mA(气)+nB(气)pC(气)+qD(气);△H<0 ⑴转化率-时间 ⑵含量-时间图 ⑶转化率-温度-压强图

2020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doc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 2020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 (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 (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 (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 (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 (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09年全国理综Ⅱ·27)(15分)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 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2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55 0.10 0.90 10 0.55 0.10 0.90 14 0.55 0.10 0.90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

2020年高考化学微专题陌生平衡图像的精准分析

04 陌生平衡图像的精准分析 [内容框架] [增分攻略] 通过图像图表描述试题信息是高考化学常用的考查方式,速率、平衡图像逐渐打破传统的图像模式,反应体系不再局限于气体间的反应,开始增加溶液中反应的图像。横纵坐标也不再局限于时间、温度、压强、速率、转化率等常见的物理量,开始引入更多的变量,如物质的量之比、气体分压的负对数等来增加新颖度、陌生度,属于高区分度试题。 1.首先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 2.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出图像中起点、终点、拐点的意义,这些往往代表一个反应阶段的结束或条件的改变。分清直线(水平段居多)、曲线的变化(上升、下降、平缓、转折等),同时对走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段分析,找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每一段可能发生了不同的反应。 3.当有两个条件因素对一个事件的影响相反时,事件的最终发展方向由影响大的因素决定。但两个条件的影响程度可能会发生转变,此时事件的发展方向会发生转折。 4. 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模板 [抢分专练]

考点1 根据图像选择合适条件或分析原因 1. (2020湖南六校联考)“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方法,但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主反应:3C 4H 8??→?催化剂4C 3H 6;副反应:C 4H 8??→?催化剂 2C 2H 4。 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 )随温度(t )和压强(p )变化的趋势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1)平衡体系中的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从图1和图2中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300℃ 0.1 MPa B .700℃ 0.1 MPa C .300℃ 0.5 MPa D .700℃ 0.5 MPa (2)有研究者结合图1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450℃的反应温度比300℃或700℃更合适,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450℃比300℃的反应速率快,比700℃的副反应程度小;该温度下丁烯转化成丙烯的转化率高;该温度下催化剂的选择性最高;该温度是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合理即可) (3)压强增大,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平衡逆向移动,丁烯浓度增大,导致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丙烯含量增大 【解析】(1)由题图1可知,300℃时,乙烯的质量分数最低,虽然丙烯的质量分数不是最高,但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最大。由题图2可知,当压强为0.5 MPa 时,乙烯的质量分数最低,丙烯的质量分数最高,则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最大。故最适宜的条件为300℃、0.5 MPa 。(2)从图像分析认为450 oC 的反应温度

(完整word)初三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化学图表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其特点为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将化学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 、y 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 【例一】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 ) A B C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 【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 表示( ) A 、锌 B 、铁 C 、铝 D 、银 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练练】 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 B 、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 、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氢气的质量/g 反应时间/s 甲 乙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练习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练习 一、ν-t图像或c-t图像 1. ν-t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练习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H<0,填写改变的条件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t1时,, 平衡向移动。 t2时,, 平衡向移动。 t3时,, 平衡向移动。 t4时,, 平衡向移动。 小结:改变条件,图像一点保持连续;改 变,两点突变,_____________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而平衡不移动。 【练习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练习3】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mA(g)+nB(g) 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则 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

【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 数据、图表、图象信息的归纳结论和运用(复习必备)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设计**整理制作) 专题四数据、图表、图象信息的归纳结论和运用 反应原理简述题 (一)高考试卷中的体现: 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化学试题,每年都有试题中常以图表方式呈现相关实验结果及化学信息,要求学生在获取信息后对相关化学现象、事实作出合理解释,在推理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试题的新颖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图表的创新得以体现,这也是新课程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图文转化能力是学生适应高考的必备能力。图示形式主要有坐标图、表格图、流程图、模型图等。 (二)此类题的解题思路: 解答图表题需要“两会”: (1)会识图:一看面、二看线、三看点(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含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2)会析数:分析数据,弄清各数据的含义及变化规律,分析图像中的隐含信息,将数据和图像加工成化学语言,同时联系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三)此类题的解题策略: 1、坐标图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解答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一明标”,“二析点”,“三识线”。 2、表格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 表格题是把经过整理的概念,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规律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以及伴随这些过程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条理、有系统地编排在一定的表格里,以便确切而清晰地揭示和反映客观事物或过程的某种内在规律性或关联性。表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记录表的形式,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渗透。特点为:围绕所探究的主题,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分析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或是对研究性课题的实验目的,仪器,现象、假设、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填写实验报告;或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定量计算等。 另一种是比较或归纳概括表,它是提供一个有序的框架,根据你所需要了解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比较,或对同一问题进行归纳小结。特点是在表格中设置横标目和纵标目。横坐标目的内容是要比较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几个化学量,纵坐标目的内容是作比较所依据的特性。相应的格子里则填每一件事物关于各个特性的信息。 表格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点,了解图表的内容及答题方式,然后根据所示信息点,利用问句中的关键词语,在头脑中搜索相应的信息,提取问题的答案。

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

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分类总结 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1、步骤: (1)看图像。一看面,即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 (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做判断。根据图像中体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先确定横坐标(或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再讨论纵坐标(或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二、常见的几种图像题的分析 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像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度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 2、浓度-时间图像 此类图像题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拐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高考化学数据图表图象信息专题训练试题 共四套

数据、图表、图象信息训练题(一) 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 4Cl ,理论上需NaCl g 。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 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 4Cl 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 (5)若NH 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 2、某化学反应2A B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 的浓度(mol/L )随反应时(min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 ·min)。 (2)在实验2,A 的初始浓度C 2= mol/L ,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 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 1,则v 3 v 1(填>、=、<=),且C 3 1.0mol/L (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2SO 4 NH 44Cl 产品

3、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 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 3+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 为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 3+ ,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 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 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H 2O 2,将Fe 2+氧化成Fe 3+ ,调节溶液的pH =4,过滤结晶即可。请回答下列问题: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 3+ 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H 2O 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 .将Fe 2+氧化为Fe 3+ 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 .调节溶液pH =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 .Cu 2+ 可以大量存在于pH =4的溶液中 E .在pH>4的溶液中Fe 3+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4、(09年广东化学·20)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CH 3 (l)+H 2O(l)HCOOH(l)+CH 3OH(l);△ H >0 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 1下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如下图: 请计算15-20mi 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 mol ,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mi n -1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332()() ()() c HCOOH c CH OH K c HCOOCH c H O ?= ?,则该反应在温度T 1下的K 值 为 。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 2(T 2大于T 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 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