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防冬春季幼儿呼吸道感染

预防冬春季幼儿呼吸道感染

预防冬春季幼儿呼吸道感染

贝贝幼儿园卫生保健宣传

预防冬春季幼儿呼吸道感染

幼儿因呼吸道生理解剖特点,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受凉或疲劳、室内外温差大等环境因素,幼儿极易患呼吸道疾病。然而这个季节阳光温暖却时常伴有凉风,穿得太多又容易出汗,被风吹很容易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大多数都已病毒为主,可占90%以上,细菌较少见。

主要症状:

1、轻型。低热,鼻塞、流清涕、微咳、喷嚏、流泪,咽部不适,也有不发热的,一般3—4天

内能自然痊愈。

2、重型。起病较急,时有高热,可达40℃,甚至更高,持续1周左右,伴有头痛、冷感、全

身无力,食欲不振,睡眠不安,流大量鼻涕,频繁咳嗽,有的甚至高热惊厥。

因此,在这个季节必须要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1、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空调温度保持在18℃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幼儿感冒。

3、睡眠时多关心幼儿是否踢被,及时给与盖好。

4、与家长沟通,让父母父母每天要注意看天气预报,当气压低、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少让

幼儿出门。人多的场合也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因为很多商场都是靠空调调节,空气质量并不理想。

5、积极体煅,平时多让幼儿参加三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锻炼,增强体质。

6、避免交叉感染。尽量避免与急性上呼吸道者接触。接触病儿后要洗手。

7、讲究卫生避免诱发因素,留心气温骤变,随时增减衣服,对出汗过多的幼儿,及时用干毛

巾擦干。注意幼儿的合理营养,积极治疗营养性疾病。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目的:分析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方法:选 取420例感染新生儿的痰液、血液、咽拭子及脐分泌物等标本纳入研究,对420例标本进行培养,并对细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488份感染标本送检,共分离28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7株(51.0%),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比例分别为39.5%、28.6%、8.2%,敏感性较高的药物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类等;革兰阳性菌141株(49.0%),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比例分别为19.9%、26.9%、12.1%,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事万古霉素、青霉素等。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时宜针对性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disease and drug sensitivity status.Method:420 newborn with infection of sputum,blood,swabs and umbilical discharge specimen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420 cases of specimens were cult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antibiotic sensitivity of bacteria.Result:A total of 488 infected specimens,288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including 147 strains(51.0%)of gram negative bacteria,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cloacae,the rates were 39.5%,28.6%,8.2%,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imipenem,Amikacin,cephalosporins.Gram positive bacteria,including 141 strains(49.0%),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rates were 19.9%,26.9%,12.1%,a higher sensitivity of drugs in vancomycin,penicillin,etc.Conclusion: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onatal bacterial infection should be targeted to select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Key words] Newborn;Bacterial infection;Pathogen;Drug sensitivity analysis 新生儿由子宫内胎儿生活骤然转变至宫外,由于其皮肤嫩、抵抗力及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肚脐残断仍与外界相通,导致新生儿容易因各种因素而感染。据相关统计显示,全球新生儿死亡因素主要包括早产、窒息、重症感染,比例分别为29%、23%和25%[1]。笔者特于2010年4月-2014年10月对420例感染新生儿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旨在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明确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病原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疾病新生儿4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6例,男284例;出生时间0.5~27 d,平均(8.5±2.2)d;其中败血症118例,肺炎360例,脐炎149例,脐炎并发败血症9例,败血

小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病例。症状重,处理难度较大,有些病例反复发作。因此我们要认识其发病机制,和主要病因与诱因、临床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状态,合理和规范化临床治疗对策,是病情好转避免呼吸衰竭的关键。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病毒、支原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许多新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耐药菌株的感染成为细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毒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也显著增加。 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 病原体直接侵袭,机体反应性改变,免疫机制参与,三者共同作用。 二、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先有上呼吸道感染,逐渐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多数热型不规则,亦有表现弛张热或稽留热。其它表现还有进食困难,呕吐,腹泻等,少数有些有皮疹。 常见体征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烦躁、紫绀、矛盾呼吸等。听诊有喘鸣音/湿罗音。肺泡含气量增加时,膈肌下移使肝下界下移。 X线胸片示肺内斑片状影,可明确肺炎诊断。 病原学诊断:鼻咽分泌物培养,特异抗体测定等。 三、同病原肺炎的严重状态 包括原发感染所致的全身严重状态;肺部病变的广泛程度或累及胸腔、纵膈;肺脏与其它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即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甚至MODS。 不同病原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四、婴儿重症肺炎三种临床状态及发展趋势 重症肺炎患儿临床上存在着不同的病因和病情发展过程。我们归纳为以下三种状态,有时以某种为主,也可互相交叉、重叠发生,在危重症病例多为同时存在。 1.急诊状态:肺炎患儿突然出现以下情况常使病情恶化,包括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梗阻、分泌物潴留、呼吸暂停、抽搐、呛奶、胃食道反流、呼吸肌疲劳等。此时处于潜在呼吸衰竭(impending respiratory failure)或临界呼吸衰竭(criticalrespiratory failure)状态,严重者立即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以急诊状态收入PICU患儿占2/3。 婴儿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且严重度加重。病因有RSV感染、先心病肺充血、有早产史患儿、新生儿期遗留慢性肺疾患、胃食道反流、气道对各种物理化学刺激敏感,如吸入气体过冷、过热,湿度过大或不足、体位不适,吸痰过度刺激,甚至疼痛哭闹等均可诱发。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三凹征、紫绀。因均存在气道病变,加之气道窄,咳嗽能力弱,易呛奶,有时吸气音几乎消失,发生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心肺功能衰竭。很多婴儿重症肺炎(以病毒性多见)可发生气道梗阻的急诊状态。严重者可发展为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这种急诊情况可以发生在家庭、急诊室、普通病房和ICU内,常需紧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因气道高反应性常呈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也可在数天至数周内反复发生。严重时即使在气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下,亦很难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处理需在有经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 心跳呼吸骤停是重症肺炎急诊的最严重情况。发作时可出现急性心衰,其重要机制之一是心肺互相影响,胸腔负压的急速增加导致左室跨壁压增加,使左室搏出量下降。我院5年内共89例次,每年分别在6~10例次,即使在PICU监测条件下也仍有发生。反映了婴儿重症肺炎急诊状态的危险程度。 2.危重状态:即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重症肺炎可发展为ALI和ARDS。甚至继续发展为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约占PICU 婴儿重症肺炎1/3,病程中也可发生上述气道高反应性等急诊事件。发生ALI或ARDS时,肺部感染启动异常全身炎症反应,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使肺部病变迅速加重,表现严重低氧血症,普通给氧不能缓解,需要在ICU内给予呼气末正压(PEEP)为主的机械通气。同时患儿可合并脑水肿、DIC、中毒性心肌炎、脓胸和胸腔积液、肺大疱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本PICU资料显示典型ARDS病例65例(11.8%),死亡44例(67.7%)。按照近年来诊断标准回顾分析显示,ALI约占1/4~1/3。 婴儿ALI的特点为:常存在肺瘀血,肺水肿,肺出血和气道高反应性等混合性致病因素,使临床症状、体征和胸片呈现多种表现。导致ARDS的原因多见于:(1)重症肺炎病原体致病力较强,如金葡菌、肺炎克雷白菌、腺病毒、EB病毒等。(2)恶性病和慢性病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和肺部间质病变,进而继发细菌、病毒、真菌和卡氏肺囊虫等感染。(3)在肺炎早期即出现败血症。(4)MODS时,肺成为首先受累的器官,即ALI或ARDS常是MODS动态发展过程中最先表现的状态。 3.亚急性、慢性疾病状态:反复发生肺炎病情复杂 肺炎伴随各种先天性、慢性疾病,如先心病、先天性喉、气管软化症、新生儿期遗留慢性肺疾患、肺血管炎(川崎病、Wegner肉芽肿、狼疮等)。其中先心病最为常见,因其存在肺血多和肺高压的特殊发病

中医谈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属感冒范畴) 1.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及鼻、咽、喉炎等局部症状,应与流感相区别。 2.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中医认为感冒之疾,四 季可患,在治疗上应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标本兼顾,每每收到针对性强,立竿见影的效果。 与西医不同的就是,中医不仅认识到了感冒外因,还瞧到了人体自身因素在感冒发病过程 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试想,同一个地区的人们,所处的环境、气候都差不多,可为什么 有的人就常年不患感冒, 有的人就一年到头感冒不断, 这说明感受外邪只就是引发感冒的诱因, 人体自身的内因才就是引发感冒的决定因素。那么,究竟就是什么内因引发了感冒呢?

经常感冒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感冒之前常会出现嗓子疼、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上火 的症状,然后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才出现。民间也有许多俗语,如内火盛,感冒生、 寒包火等,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人体内的内火。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多喝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莱、瓜果。同时常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2、起居方面: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勤晒被褥;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最好保持在16。左右;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不要开着空调睡觉。 3、运动方面:加强运动及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体质。 4、注意与患者保持距离,减少感染机会。 5、上感高发季节适当服用预防药物。据研究口服用预防药物后可使感冒发病率降低50%左右。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藿香、佩兰、薄荷、芥穗。不过随着季节变化药物亦有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紫苏、荆芥。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时邪毒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由于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可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流行病学】 上感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可引起上感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亦可携带,且人体对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短暂,病毒间也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或者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患者喷嚏、空气以及污染的手和用具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cold) 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咽干、咳嗽和鼻后滴漏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可为轻度充血。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喉部的喘息声。 (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查体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急性咽结膜炎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五)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疲乏、厌食、异嗜癖(喜欢吃泥土、墙壁灰等)、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智商低等。 【诱发因素】 1. 饮食中、母乳或乳制品铁含量不足。 2. 铁丢失过多,如寄生虫病、慢性失血。 3. 其他如腹泻、急慢性感染等。 【预防措施】及时添加副食,多食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动物肝、瘦肉、大豆及其制品。 【治疗】一但确诊宝宝有缺铁性贫血,应尽快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系统治疗。 ☆【温馨提示】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对贫血儿童的治疗有很大作用。 佝偻病【概述】因维生素 D 缺乏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表现】早期: 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等。 后期: 骨骼改变如方颅、前囟迟闭、出牙迟、肋串珠、鸡胸甚至O形或X形腿。 1 / 4

【诱发原因】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维生素 D 吸收不良及消化障碍。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尽早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温馨提示】 1、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户外活动,接触日光,补充维生素 D制剂。 2、及时添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辅食,如动物肝脏、蛋黄、脱脂牛奶、鱼肝油、坚果等。 3、补充维生素 D 的同时补充钙剂。 小儿肺炎【概述】由细菌和病毒引起,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为特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冬、春季节多发。 【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彻底诱发肺炎;孕期羊水污染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分娩环境不洁净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出生后宝宝接触带菌者如(感冒),易受到传染引起感染性肺炎。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及时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治疗。 ☆【温馨提示】 1.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要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 3.咳嗽时轻拍宝宝的背部,多饮水。 3.避免宝宝与感冒人群接触。 4. 适当锻炼增强婴幼儿抵抗力。 小儿腹泻【概述】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定植与吸入,防止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尽可能采用胃肠营养,喂养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吸危险,提倡半卧位,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喂养,也可将导管直接插入空肠,以避免对胃液的碱化作用。 (2)对患者采取半卧位,特别是对机械通气患者,控制胃内容物反流。 (3)用硫糖铝防治消化应激性溃疡,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4)呼吸道分泌物持续或间断抽取引流,降低原发内源性菌群所致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推迟肺炎发生时间。 (5)对外伤、高危手术者采用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杀灭胃肠道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阻断内源性感染途径,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6)用大环内酯抗生素破坏和减少气管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增加其它抗生素的通透性,减少细菌在生物被膜内定植,从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7)合理应用抗生素,在药敏指导下选择有效抗生素。 2、切断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 (1)接触、诊疗、护理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 (2)接触病人粘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戴手套。

(3)加强对共用器械如呼吸机气路管道、喷雾器及其它器械的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2次。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灭菌,并做好对共用器械的终末消毒。 3、改善宿主条件、提高免疫力 (1)术前用各种方法去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并指导和协助术后病人多咳嗽、深呼吸和及早下床活动。 (2)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的疼痛。 (3)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4)加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耐万大古霉素肠球菌感染者或携带者的隔离,对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者也应进行隔离。 (5)对粒细胞缺陷者和器官移植者采用保护性隔离。 (6)对特殊人群可试用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Y干扰素、抗内毒素抗体、促炎细胞因子拮抗剂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肺部感染分类

肺部感染 一、分类 1.按病原学分类: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立克次体、弓 形虫、寄生虫等) 2.按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 3.按病理分类: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 4.按病程分类:急性肺炎(小于1个月);迁延性肺炎(1-3个月);慢 性肺炎(大于3个月) 5.按病理分类:渗出性肺炎、化脓性肺炎、纤维素性炎、机化性肺炎 二、呼吸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 1、典型细菌 肺炎链球菌(G+) 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卡他莫拉菌(奈瑟菌科-奈瑟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球菌,上呼吸道正常菌群)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非典型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 3、肠肝菌科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4、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5、厌氧菌 6、结核分枝杆菌 7、肺孢子菌 8、真菌

念珠菌 曲霉菌 隐球菌 放线菌 9、呼吸道病毒 甲、乙型流感病毒 腺病毒 冠状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10、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 立克次体 弓形虫 原虫 寄生虫(肺包虫、肺吸虫) 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纤维素性炎。严重产生并发症-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多种细菌综合作用,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化脓性炎症。 病毒性肺炎:间质性炎症,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流感病毒、腺病毒 支原体性肺炎:典型的间质性肺炎 常见革兰阳性细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结核分支杆菌…… 常见革兰阴性细菌: 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只要预防的好,就不会得感冒了。那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三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的朋友不妨来看看哦!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 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

1、避免诱因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香烟可致气道免疫功能下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烟酒可以使支气管上皮受损,容易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应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有害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吸入。饮食起居调理食物不可太咸,忌油炸、易产气的食物,应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 2、增强体质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同时应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

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已经比较清楚了。我们如果想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话,不妨试试上面介绍的这三种预防方法哦!只要长期坚持,感冒一定会离你远远的。

肺部感染病历模板

主诉:发热、咳嗽、咯痰一周余,加重1天 现病史:一周前患者因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症状,无明显发热,无咯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当地卫生院以“上感”治疗(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1天前以上症状加重并且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5℃)、痰多(色微黄)、气促、憋喘等症状;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后以“肺部感染”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即往史:平素体质一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社会正规进行。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其 他不良嗜好。 婚育史:至今未婚,家人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亲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8.2℃ P 78次/分 R 19次/分BP 125/8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精神差,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尚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隆起,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缘未及,肠鸣音正常。二阴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差,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下肺叩诊成浊音,语颤增强,听诊两下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肠鸣音可。 辅助检查

如何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如何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就是万物生长得时机,但也就是呼吸道传染病得高发时期。因为春天气候潮湿、气温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飘浮在空气中得花粉、粉尘增多及螨虫感染,同时,学校又就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学生得抵抗能力较成年人弱,以及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等因素,容易引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得流行。为做好防控工作,增强同学们得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1、呼吸道传染病得传染源、传播途径就是什么? 传染源:大多为发病期患者。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得唾液飞沫)、直接接触病人得分泌物或被分泌物污染得物品而传染。 2、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得特点就是什么? ①流感就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发病有季节性,一般在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中旬。潜伏 期短,多数18-72小时,有得甚至仅几个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 临床特点为全身中毒症状重,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全身酸痛,但呼吸道症状轻。 ②普通感冒则主要就是由于周围环境变化大,抵抗力降低,细菌、病毒乘虚而入引起得,没有季 节性,且症状较轻,以散发为主,不会引起大得流行。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特征。 ③禽流感就是禽流行性感冒得简称,就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引起得传染性疾病综合征。 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中间传播,其分泌物、粪便与受污染得水都有传染性,偶可感染至人。临床表现与人类流感相似,但由于禽流感就是近年来刚刚来到人间得新病毒,人类普遍对它缺乏抵抗力,接触后容易感染。但就是,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得证据。 就症状而言,流感病情较重,恢复较慢。而普通感冒表现症状单一,发病周期短,容易治愈。普通感冒患者一般可以照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一周以后即可痊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 ④流脑就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得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易感人群以15 岁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1-7日,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与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临床分为普通型、暴发型二种类型,暴发型病死率极高。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疾病简介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但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感染,临床的表现并不尽相同。例如鼻咽部的感染,分泌物刺激的咳嗽,常常以夜间为主;副鼻窦炎,除了持续性咳嗽外,常常伴有鼻窦的压痛;而咽炎除了咳嗽外,咽部痒和干燥的症状比较明显;小儿的喉炎则表现为特殊的嘶哑,类似于破竹样咳嗽。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发因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 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2] 4、疾病影响: ⑴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⑵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⑶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小儿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区别(通俗易懂) 如何根据原始初级资料判断上感病原 1、从发病率上讲,85--90%为病毒,细菌大概不足10%,另外,支原体等亦可引起。 2、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3、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4、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5、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6、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7、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8、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9、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0、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可轻度升高,但N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机查血象WBC分类与手工差异大,应以手工为更准确。 15、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6、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17、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基于以上"经验",临床操作似"容易",然而小儿解剖、生理、免疫等方方面面特殊,血常规又太“常规”了,往往缺乏特异性,儿童疾病又变化多端,传变迅速,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积习难改(比如随地吐痰吧),所以,原发/继发细菌感染也就多了,要等一些化验结果出来(如病原培养、血清 试验,且不说在基层没有相当条件),恐怕要耽误了孩子的病了。SARS早期不也象上感吗?确诊它容易吗?不也少不了抗生素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人们用传统医学不也繁衍生息了吗?所以,用与不用,要辨证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完整word版)肺部感染性疾病习题+答案解析

肺炎练习题 1.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 答案:A 解析: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2.院内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真菌 B 病毒 C 耐药金葡菌 D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E 肺炎球菌

答案:D 3.院外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肺炎克雷白杆菌 B 流感嗜血杆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肺炎球菌 E 支原体 答案:D 4.下列哪种肺炎可呈爆发性流行 A 肺炎球菌肺炎 B 肺炎支原体肺炎 C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D 军团菌肺炎 E 金葡菌肺炎

答案:D 解析:非典型性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5.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 A 热退停药 B 热退3天 C 热退5~7天 D 症状体征消失 E 胸片病变消散 答案:B 6.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 A 产生毒素 B 产生溶血素 C 产生杀白细胞素 D 产生组织坏死物质 E 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E

7.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常遗留什么样的病变 A 轻微肺纤维化 B 局限性肺气肿 C 局部机化性肺炎 D 小囊肿 E 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E 8.下列哪项不是促进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病增多的因素 A 抗肿瘤化疗 B 辅助呼吸 C 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 营养不良 E 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 答案:D 解析: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扩最有效的药物、副作用大,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应用均能降低免疫力,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均能增加细菌接触和吸入机会,大量抗生素应用是细菌耐药因

素之一。 9.下列哪项对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 A 高热、咳铁锈色痰 B 白细胞升高,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 C 胸片大片均匀致密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D 肺部湿性啰音 E 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E 10.哪种肺炎容易并发脓气胸 A 肺炎球菌肺炎 B 支原体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克雷白杆菌肺炎 E 葡萄球菌肺炎 E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易使肺形成空洞的致病菌。 11.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突出症状是什么

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引起上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90%婴幼儿感冒的症状多种多样,可有突然高热,体温达38-40℃左右,持续1-2天或10余天不等,极少数患儿会因此而抽风。在新生儿期可出现体温不升。患儿畏寒、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还可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常被误为胃肠炎。而有些孩子则仅表现为鼻塞、流涕、流泪、打喷嚏、咳嗽、嗓子痛等等。较小的婴儿可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体温不高的小儿不需特殊处理,高烧可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对于鼻塞症状重者可用0.5%麻黄素或1:2000滴鼻净滴鼻,每天2-3次,每次每鼻孔1-2滴。流涕多时可给些扑尔敏。止咳祛痰的药物最好用中草药制剂,而少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糖浆等。常用的中草药制剂有小儿止咳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为了防止感染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适当服用抗病毒的药物,病毒灵10-20毫克/千克?日,分2-3次口服,除合并有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 发生原因】 由病毒感染所致。

预防】 因本病一年四季均易多发,而且经常反复患病,所以应重视预防,切不可认为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一、对婴儿要加强衣着护理,合理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小儿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防止忽冷忽热。 二、积极治疗佝偻病、营养不良和其他慢性疾病。 三、在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不能带孩子随意串门,减少交互感染的机会。 四、对易感小儿不妨给予预防性投药。如:

贯众15-25克水煎服,每天2-3次,连服2-3天;板蓝根、双花、连翘水煎服。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食醋熏蒸法消毒室内空气,每立方米空间为10毫升加水1-2倍,在炉火上煮沸熏蒸至全部汽化为止。每天一次,连续数日;在感冒流行季节时,可给孩子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感冒多价疫苗,都能减少该病的发生。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疾病培训资料

传染病学细菌感染性疾病培训资料 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 一、伤寒 ①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②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 ③典型临床特征: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④夏秋季多发,病后免疫力持久。 【病原学】 1、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D组、革兰染色阴性,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易生长。 2、有三种抗原: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IgG抗体。毒力抗原(Vi抗原) 3、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解释放内毒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带菌者或患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 1、患者:病程第2-4周排菌量最大。轻型患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带菌者: (1)潜伏期带菌者:伤寒患者在潜伏期已经从粪便排菌(2)暂时带菌者:恢复期仍然排菌但在3个月内停止者(3)慢性带菌者:恢复期排菌超过3个月者 (二)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1、水源污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暴发流行 2、食物污染:传播伤寒的主要途径,食物型的暴发流行 3、日常生活接触:散发流行的传播途径 4、蝇和蟑螂(媒介):机械性携带伤寒杆菌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二次发病少见。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温带热带多见;夏秋季多见;儿童青状年多见。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1、第一次菌血症。处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2、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处于临床上的初期和极期。 3、伤寒杆菌随血流经胆囊再次进入肠道,使肠壁淋巴组织发生剧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缓解期。 4、随病情进展,人体防御能力逐渐增强,进入恢复期。(二)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病变最为显著 1、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伤寒细胞”(特征性病变) 2、病程第2周:肿大淋巴结发生坏死 3、病程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4、病程第4周:溃疡渐愈合,不留瘢痕,亦不引起肠腔狭窄 【临床类型】潜伏期3—60天,大多数为7—14天V

儿科试题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疱疹性咽峡炎 2. 重症肺炎 3. 三凹症 4. 呼吸衰竭 二、填空题 1. 肺炎按病理分类分为、、。 2. 肺炎按病因分类 有、、、、 、、。 3. 支气管肺炎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及。 4. 支气管肺炎常见的并发症有、、。 5. 支原体肺炎用药至少,以免复发。葡萄球菌肺炎比较顽固,疗程宜长,一般于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总疗程。 6. 小儿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 7. 对急性喉炎患儿,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的药物是。 8. 小儿肺炎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有、、、、。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是: A.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B.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C.以鼻咽部症状为主 D.全身症状重 E.全身症状轻 2. 婴幼儿肺炎给氧的主要条件为: A.发热,咳嗽 B.且呼吸困难 C.合并脓胸

D.烦躁不安,口周发绀 E.双肺密集中小水泡音 3. 腺病毒肺炎易发生: A.脓气胸 B.肺大疱 C.胸腔积液 D.肺出血 E.肺实变 4. 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A.毛细支气管炎,3岁以上多见 B.支原体肺炎,6个月以内婴儿多见 C.腺病毒肺炎,6~24个月多见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6~12个月多见 E.衣原体肺炎,儿童多见 5. 在院外获得的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大肠杆菌 E.结核杆菌 6.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后鼻道狭窄,感染后易堵塞,出现呼吸及吸吮困难 B.咽鼓管短、直、平,易发生中耳炎 C.鼻窦口相对大,鼻炎时易累及鼻窦 D.扁桃体4~10岁发育达高峰,此期儿童不易发生扁桃体炎E.胸腔较小,肺脏相对大,肺脏不能充分扩张,而影响通气换气 7. 以下毛细支气管炎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呼气性喘鸣 B.明显憋喘 C.两肺哮鸣音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01T16:17:20.9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9期作者:纪青 [导读] 小儿感染性疾病作为多发病,其治疗和预后关键是早期诊断。 (株洲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细菌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儿科的常见疾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该病在新生儿诸多疾病中,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其临床检查方法为血液培养、血液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具有检查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够将白细胞分类和总数与患儿的临床症状相结合,进而判断出疾病属于病毒感染或是细菌感染。这种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价值较高,但其无法进行感染早期的有效诊断。CRP(C-反应蛋白)是近年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标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CRP检测;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价值分析 小儿感染性疾病作为多发病,其治疗和预后关键是早期诊断。临床中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观察和评价方法较多,主要有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培养等,且诊断效果较理想[1]。但在检验仪器、检验方法不断更新换代的前提下,传统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患儿的治疗需求。本文综合论述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1 CRP检测 CRP发现于1930年,在急性感染诊断中,它是诊断效果较佳的非特异性指标[2-3]。CRP增加和组织损伤、炎性反应相关,其生物学功能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在与配体的有效结合中,可激活补体,并能和T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可调理素样。CRP在组织损伤和炎性反应发生后,会迅速升高,因此是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4-5]。CRP检测所需试剂为CRP试剂、定标液、POINTE、ROSE和质控液。所需设备为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和Hitachi,材料为采血管。诊断数据主要依靠人血CRP值,正常人群的人血CRP值应<8mg/L[5-6]。但当遭遇感染时,CRP会在4-6h内增加,高峰值在36-50h,其峰值是正常值的100-1000倍,而且半衰期短,约在4-6h[7-8]。血清黏蛋白等急性时相蛋白升高时间为感染后1-2d,时间较长。吴雪梅[9]等报道显示,在血CRP值升高的患儿中,主要为败血症、肺炎、肠炎、尿路感染等,且肺炎是引发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血CRP值升高的主要病种。刘春秀[10]等报道称,血CRP值与感染程度相关,即CRP值>50mg/L时,则表明感染明显存在,CRP值越高,则炎性反应越显著。罗成武[11]等发现,血CRP值和感染性休克的严重程度相关,CRP值越低,病情越轻,其预后性则越好。在对CRP水平的观察过程中,能够衡量出患儿炎性反应的具体变化,初步推断出病情进展和感染程度,可以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数据支持[12]。此外,当<3岁患儿发生发热与中毒症状,且原因不明、CRP值升高时,应初步推测其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并立即给予尿培养、血培养检查,并进行抗感染治疗。 2 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是病原体发生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真菌、病毒和细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13]。小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不够完全,若发生感染现象,便会引发急性循环功能失调,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现象,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指数造成严重威胁。小儿感染该疾病的途径较多,且病情偏重,很多患儿无临床上的特异体征和症状,容易和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相混淆,所以早期诊断难度大。 3.检查原理 CRP的生理功能包括炎症过程调节与吞噬和感染防御等,其原理为:第一,CRP能够将多种真菌、细胞和寄生虫等多糖物质结合,实现脂多糖损伤性炎症应答的有效抑制,可防止细菌代谢产物给机体造成致命性作用。第二,钙离子作用后,CRP可以与卵磷脂与核算复合体相结合,并与Clp相结合,使补体的经典途径得到活化,并识别多种外源性分子和内源性分子,调整吞噬功能和机体防御力。第三,调理素作用。其能与核蛋白小体和核染色质结合,将细胞DNA中的坏死组织消除,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运动能力和活性。第四,CRP具有白介素-1受体诱导作用,减少γ-干扰素释放量,使抗炎细胞因子的白介素-10得到有效释放。并可促进单核细胞的正向趋化效果,进而实现抗炎效果。第五,CRP能够使血小板磷脂酶得到抑制,并结合血小板中的激活因子,防止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第六,CRP在与T淋巴细胞特异性相结合时,可以增强T辅助细胞的具体功能,从而使T抑制细胞的功能得到抑制。 4 讨论 临床发现,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全,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很多患儿缺乏对疾病反应的特异性,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体征和症状。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检查有血液培养、血液细胞分析等,此方法的检验技术较为成熟,其临床价值较显著。然而,在早期感染发病时,会因患儿的个体差异,造成血象变化不敏感现象,很难分析出血液细胞中的异常。虽然,血液细胞分析时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无法在早期感染患者中取得满意的诊断结果。尤其在血白细胞计数诊断中,患儿的白细胞正常范围相对较宽,极易受到寒冷、情绪或是发热等因素影响。部分患儿的白细胞基数较低,在数值轻微升高后,仍处于正常范围,更有一些患儿在细菌感染后,并不会发生白细胞变化现象。严重影响了诊断结果的有效性。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诊断方法与耗时等均有显著优势,被临床普遍青睐。临床中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检查方法是脑脊液、血或痰等细菌培养,整个过程大概7d,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阳性率较低,个别标本采集会给患儿带来明显痛感,降低了患儿的治疗配合度[14]。急性时相反应是指机体在产生炎症反应中,出现系统反应,肝脏合成蛋白得到增加且器官功能出现障碍。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的组成之一,可诊断出炎性反应。邹尚敏[15]等研究显示,在150例被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中,经白细胞计数检查后,阳性率是85.33%,经CRP检查后,阳性率是90%。所以,CRP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检查,充分证明了CRP检查的重要性和优势性[16]。 总而言之,CRP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性和准确性,其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明显,利于早期诊断,并能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CRP能够评估抗生素的最佳使用量,评估疗效,应在临床中普遍应用[17]。CRP监测中,可根据数值的升高程度确定病情的发展程度,并制定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以便控制感染。在治疗效果明显时,可见CRP下降至正常水平,终止抗生素使用。CRP作为炎性反应的诊断标志要好于白细胞计数检查,且CRP值越低,炎性反应越轻。对于新生儿而言,血清中的CRP含量少,不建议将8mg/L当做判断标准[18-19]。这种情况下,应使用灵敏度更高的CRP检测。若患儿出现CRP值突然升高、并出现发热与中毒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