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空气沿横圆管表面

空气沿横圆管表面

空气沿横圆管表面
空气沿横圆管表面

空气沿横圆管表面

自然对流平均换热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1)学习在自然对流实验台上研究空气沿横置圆管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的方法。

(2)测定横置圆管的自然对流平均换热系数α。

(3)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准则方程,从而掌握空气沿横置圆管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的规律。

2.要求

(1)充分理解实验原理。

(2)必须懂得在实验中应记录哪些量。

(3)能独立地将测量数据整理成准则方程,从而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

二、实验原理

影响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α的五大因素有:

1.由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差产生的浮升力;

2.流体流动的状态;

3.流体的热物性;

4.换热壁面的热状态;

5.换热壁面的几何因素;

依据相似理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包含在准则方程

Nu

= f (Gr f, Pr f)

f

之中。由于本实验中介质为空气,其物性随温度的变化较小,空气的Pr值随温度的变化不大,Pr=0.72,故相应的准则方程可简化为:

Nu

= f (Gr f )

f

对流换热问题的准则函数形式,通常采取指数函数的形式表示:

Nu

f

= C· Gr f n

式中:Nu f——努谢尔特准则Nu f=αD λ

Gr

f ——葛拉晓夫准则Nu f=

β·g·Δt·D2

ν2

系数C,上标n ——均为实验确定的常数。

上述各准则中,有关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分别为:

α——对流换热系数W/(m2·Κ)

D ——实验单管外径m

λ——空气的导热系数W/(m·Κ)

β——介质的膨胀系数K-1

g ——重力加速度m / s2

Δt ——介质和管壁表面之间的温差K

ν——运动粘性系数m2/ s

下标f——表示各准则以流体介质在物体边界层以外处的温度t f为定性温度。

要通过试验确定空气横向掠过单管时Nu f与Gr f的关系,就要求葛拉晓夫数Gr

f

有较大范围的变动才能保证求得的准则方程式的准确性。改变葛拉晓夫数Gr f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Δt)及管子直径(D)来达到。

测量的基本量为空气温度t f,管子表面温度t w及管子表面散出的热量Q。

三、实验设备

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有实验管(四种类型),实验管内装有电加热器,两端装有绝热盖,计算中略去轴向热损失。实验管上有热电偶嵌入管壁,使用电

位差计或计算机可测量出管壁的热电势,从而计算外表面温度t

w

图二、实验管段构造示意图

1.加热导线 2.接线柱 3. 绝热盖 4.绝缘法兰 5. 绝热泡沫垫 6. 绝热体 7.实验管 8.管腔 9.加热管 10.热电偶

四、测量仪表

控制箱内有稳压器可稳定输入电压,使其加到单管上的热量保持一定,并设置电流调节装置以改变加热电流从而改变实验管壁面温度。电压、电流表分别显示电加热器的电压和电流,。见图三:

图三、控制箱

1. d

1=80mm测温琴键开关 2.d

2

=60mm测温琴键开关 3.d

3

=32mm测温琴键开关、4、

d 4=20mm测温琴键开关 5、25、 d

1

=80mm加热接线柱 6、24、d

1

=60mm加热接线

柱7、23、d

1=32mm加热接线柱8、22、d

1

=20mm加热接线柱9、16点万能信号输

入巡检仪10、输出显示电压表11、高温保护温控仪12、d

1

=20mm输出显示加热

电流表13、d

1=32mm输出显示加热电流表14、热电偶接线柱组(32对)15、d

1

=60mm

输出显示加热电流表16 d

1=80mm输出显示加热电流表17、d

1

=20mm对应实验管的

加热开关、调节旋钮、指示灯、保险管18、d

1

=32mm对应实验管的加热开关、调

节旋钮、指示灯、保险管19、d

1

=60mm对应实验管的加热开关、调节旋钮、指示

灯、保险管20、d

1

=80mm对应实验管的加热开关、调节旋钮、指示灯、保险管21、计算机采集RS232接口。

五、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连接电源线路和测量仪表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确认无误后打开加热开关,调整调压旋钮开始加热,并保持电压不变。

2.当各测温点温度在10~15分钟不变时,认为管壁温度已稳定,可记录各点温度,并同时记录电流I和电压U的数值以及离实验管1米外室温t f。

3.调整调压旋钮将电压调高至某一值不变,待各测点温度稳定后,记录第二个工况的上述各实验数据。

4.完成4个工况后,实验结束。

六、实验数据的整理

1.对流换热系数α

对铜管进行电加热,高温铜管对空气的热传递过程,是既有辐射又有对流换热的复杂换热过程。

由高温铜管传递给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流量和辐射换热的热流量公式分别为:

Q

c

=α F (t w-t f) [W]

Q r =ε·C0 [(

100

w

T

)4

(

100

f

T

)4] [ W ]

二者传递的总热流量为:

Q=Q

c

+Q r=IU [ W ]

Q

c

= Q-Q r [ W ]

Q c =IU-εC0 [(

T

w

100

)4-(

T

f

100

)4]·F[W]

因此:

α =

Q

c

(t w-t f) F

式中:Q c ——对流换热量

t

w

——单管壁面的平均温度

t

f

——实验单管前后空气的平均温度

F ——实验单管的对流换热面积

2.确定准则方程式

以室温t f为定性温度算出各实验点的Nu f及Gr f数值,将各实验点的有关数据均描绘在双对数坐标图上,确定它们的代表线(直线),并计算出相应的C和m值。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目录 前言 1.范围叙述 (2) 2.引用工艺标准 (2) 3.设计指导准则 (2) 4.设计方法 (2) 5.管子穿越结构的开孔要求 (7) 6.管子穿越水密非水密舱壁的结构形式 (9) 7.管路取段的原则 (10) 8.管路支架布置及焊装 (11) 9.附页:管子首尾段取段表 (17)

船舶管系生产设计及布置规则 1.范围叙述 本规则规定了船舶管系生产设计的分段划分原则和管系附件的布置要求,以及管系穿越船体结构的开孔规范,管子取段等技术要领。 本规则适用于柴油机动力装置大、中型钢质海船的管系生产设计。其它小型船舶及特种船舶的管系生产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工艺标准。 GB/T11693 船用法兰焊接单面座板 GB/T11694 船用法兰焊接双面座板 SWSxx-xxxx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GB) SWS 通仓管件螺纹式 SWS 通仓管件套管式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ISO) SWS 通仓管件法兰式(法兰符合JISB) SWS 甲板护圈(法兰符合JISB) 3. 管系生产设计的基本准则 (管系生产设计的)指导思想 3.1.1 是将管系放样,托盘管理,使其在壳舾涂一体化生产过程中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分段建造结合区域舾装的现代造船模式。 (生产设计的)一般规则 3.2.1 必须符合相应船级社的规范规定。 3.2.2 要积极推广应用管附件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的优化组合技术。 3.2.3 要根据工厂的起吊和运输能力,实施管系的布置和区域划分。 总体要求

3.3.1 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确保功能的完满实施。 3.3.2 必须满足可操作性和维修保养的要求。 3.3.3 必须满足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3.3.4 必须妥善解决好管系与设备,管系与分段合拢接口要求。 4. 设计的一般方法 总体构思。 4.1.1 机仓区域: a.机仓双层底分段、 b.机仓底层分段、 c.机仓上下平台甲板分段、 d.机仓棚区域分段、 e.烟囱区域分段。 4.1.2 货仓区域: a. 货仓双层底分段、 b.首尾分段、 c.主甲板货仓分段、 d.隔仓分段、 e.顶边仓(或主甲板下走道)分段。 4.1.3上层建筑区域: 布置(规则)要领: 4.2.1 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机仓立体分段的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也可划分为前二(左,右)后一。平台甲板区域的管子划分最好在平台甲板上+200mm~+300mm。便于机舱平台甲板下部的管系安装工作在平台分段上实施完整。 4.2.2 货仓区域分段的划分。货仓区域管系划分应在隔仓+200mm~+300mm或是隔仓-400mm~-500mm,最大限度的满足空气测量注入管系在分段布置完整。 4.2.3 首尾分段划分。首尾分段划分要考虑到锚铰机液压装置及舵铰机液压装置的分段预舾装,可采用区域性划分,尽量使系统分置在一个分段上。 4.2.4 上层建筑分段划分。上层建筑的分段划分一般可划分为前后二个或者是一个作业区的区域性布置。 组装单元的设计要领。 4.3.1 机仓单元划分。机仓单元通常按区域划分和按功能划分二种模式。机舱底层和烟囱部位是按区域划分,其它部位则按功能划分。 4.3.2 机仓底层区域单元划分。机仓底层一般分为三大区域:

JIS_F_船用 2

JIS F0010-1997 造船.一般词汇 JIS F0011-1997 造船.词汇.船体的基本设计 JIS F0012-1997 造船.词汇.船体结构 JIS F0013-1998 造船.词汇.船体部分.外装配 JIS F0014-1979 造船术语.船体部分.管系安装 JIS F0015-1998 造船.词汇.船体部分.船舱 JIS F0016-1982 造船术语.船体部分.试验及作业 JIS F0021-1987 造船术语.(机械-一般) JIS F0022-1985 造船术语(机械部分.主机、锅炉、发电机及辅助发动机) JIS F0023-1985 造船术语(机械部分.辅助设备) JIS F0024-1993 造船.机械设备.轴承、螺旋桨和水力发射驱动系统.词汇JIS F0025-1987 造船术语和条款.(机械-指南) JIS F0026-1997 造船词汇.机械配件 JIS F0027-1995 造船.机械装置.振动、噪音、环境和空气污染.词汇 JIS F0028-1989 造船术语集(机械.试验、工作规程及其它) JIS F0031-1998 造船.条款的术语.电气 JIS F0036-1994 造船.导航仪.雷达词汇 JIS F0041-1998 造船.词汇.特种船舶.分类 JIS F0042-1998 造船.词汇.特种船舶.设备 JIS F0043-1989 游艇术语集(船艇的种类及操艇手) JIS F0044-1991 游艇.词汇.索具装置 JIS F0045-1992 游乐船.词汇.船体 JIS F0046-1992 游乐船.词汇.配件 JIS F0047-1994 游艇.仪器的词汇 JIS F0048-1994 小船.帆船.词汇 JIS F0049-1994 小船.引擎和推动系统.词汇 JIS F0050-1999 造船.通风系统符号 JIS F0051-1983 船舶救生及消防设备图形符号 JIS F0052-1999 造船.球鼻型船首和侧面插入符号 JIS F0053-2000 造船.船舶一般安排计划细则说明 JIS F0054-2000 小艇.术语.操作技巧 JIS F0061-1984 船用设备的英文缩略语 JIS F0062-1994 造船.声音合成器.当量术语 JIS F0070-1998 造船.设备和部件的电子数据系统 JIS F0080-1998 小船.船体标识.编码系统 JIS F0090-1999 船的安全标志 JIS F0101-1994 快艇.金属丝绳的应用 JIS F0102-1995 小型船舶.物主手册 JIS F0103-1995 小型船舶.海上试验方法 JIS F0201-1983 船体基本结构图的自动制图通则 JIS F0301-1990 小船管道热绝缘流程图 JIS F0302-1998 造船.小型船舶空调管道绝热工艺规范 JIS F0303-1999 小游艇.电气装置.照明防护 JIS F0401-1999 造船.内燃推动机输出的定义和术语 JIS F0402-1975 供货商提供的船舶机械配件 JIS F0403-1975 船上使用的压力术语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设计资料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简称《桥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 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 022-85) 《公路小桥涵设计示例》2.计算参数: 圆管涵内径D = 1000 mm 填 土深度H = 1200 mm 混凝土 强度级别:C15 修正后地基 土容许承载力管节长度L = 1000 mm 钢筋强度等级: R235 刘培文、周卫编著) 圆管涵壁厚t = 100 mm 填土容重丫i = 18.00 kN/m3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n级 [fa] = 150.0 kPa 填土内摩擦角0 = 35.0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as = 25 mm 受力钢筋布置方案:0 10@100 mm 1 .恒载计算填 土垂直压力: q 土= 丫用=18.0 1200/1000 = 21.60 kN/m 2 管节垂直压力: q 自=24 末=24 1200/1000 = 2.50 kN/m 2 故: q 恒=q 土+ q 自=21.60 + 2.50 = 24.10 kN/m 2 2.活载计算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1 条和第4.3.2条规定,计算采用车辆荷载;当填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5m 时,涵洞不考虑冲击力。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5 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 宽度。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6/2+1200/1000 x tan30° =0.99 m 由于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99 m > 1.8/2 m 故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 载横向分布宽度a应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 边计算: a=(0.6/2+1200/1000x tan30°)x 2+1.3+1.8x2=6.89 m 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 =0.2/2+1200/1000x tan30° =0.79 m 由于一个车轮单边的纵向分布宽度=0.79 m > 1.4/2 m 故纵 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应按二轮外边至外边 计算: b=(0.2/2+1200/1000x tan30°)x 2+1.4=2.99 m q 汽=2 x( 2 x 140) / (a x b) =560/ (6.89X 2.99) = 27.24 kN/m 2 3.管壁弯矩计算 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管壁中线半径R = ( D/2 + t/2 ) = ( 1000/2 + 100/2 ) /1000 = 0.55 m 荷载计算

船舶设备名称和缩写

Name Plate and Abbreviations ITEM NO. 编号 STANDARD NO. OR DRAWING NO.标准号或图号 NAME 名称 DN 通径 PN 压力 MATERIAL 材料 NAME PLATE STD. NO. 铭牌标准 WORDS ON NAME PLATE 铭牌刻字内容 REMARKS 备注 BLIND FLANGE 盲板法兰 LEVEL INDICATOR (PLANK TYPE)板式液位计 BELL MOUTH 吸口(喇叭口/钟形口) STOP VALVE 截止阀 SELF-CLOSING VALVE, SPRING LOADED自闭式放泄阀 SAFETY VALVE 安全阀 STOP CHECK VALVE 截止止回阀 QUICK CLOSING VALVE,PNEUMATICALLY OPERATED 气动快关阀 DIAGRAM OF FO TRANSFER SYSTEM 燃油输送系统 DIAGRAM OF FO PURIFYING SYSTEM 燃油净化系统 DIAGRAM OF FO DRAIN SYSTEM 燃油泄放系统 SANDWICH NON-RETURN FLAP 板式止回阀 DIAGRAM OF LO TRANSFER SYSTEM 滑油输送系统 DIAGRAM OF L.O.PURIFYING SYSTEM 滑油净化系统 NO. 序号 NOM.DIA. 通径 mm O.D.& THK. 外径 x 壁厚㎜ x ㎜ ABOUT LENGTH 近似长度 WEIGHT 重量 CLASSⅡ Ⅱ级管 SEAMLESS STEEL 无缝钢管 SEAMLESS COPPER 无缝铜管 SLUDGE PIPE OF PURIFYING 分油机排渣管 DRAIN PIPE OF PURIFYING 分油机排水管 LO DIRTY PIPE 滑油污油管 LO CLEAN PIPE 滑油净油管 PRESS. G.CONN.PIPE 压力表接管 LO SERVICE SYSTEM 滑油日用系统 QTY. 数量 WT. 重量 NAME PLATE STD.NO. 铭牌标准 MANO-VACUUMMETER AND VALVE 压力真空表和阀 L.O.DRAIN SYSTEM 滑油泄放系统 FRESH WATER COOLING SYSTEM 淡水冷却系统 BALL COCK 浮球阀 BUTTERFLY VALVE 手动蝶阀 COMPRESSED AIR SYSTEM 压缩空气系统 HOSE VALVE 软管接头阀 E/R OIL TANK QUICK-CLOSING VALVE CONTROL SYSTEM 机舱油舱柜快关阀控制系统 APPLICATION OF PIPES 管子用途 NOM.DIA. 通径 TYPE 牌号 QUICK-CLOSING VALVE CONTROL PIPES 快关阀控制管 DRAIN PIPE 泄放管 E/R STEAM SYSTEM DIAGRAM 蒸汽系统 0.68Mpa STEAM PIPE0.68Mpa 蒸汽管 BOILER FEED WATER PIPE 锅炉给水管 BOILER BLOWDOWN PIPE 锅炉排污管/放水管 0.68Mpa CONDENSATE PIPE 0.68Mpa 凝水管 OVERFLOW PIPE 溢流管 AIR PIPE 透气管 DRAIN PIPE 放泄管 REMOTE THERMOMETER温度计 DIAGRAM OF TANKS STEAM HEATING SYSTEM 舱柜加热系统原理图 BLANK FLANGE 盲板法兰 BILGE WATER PIPE 舱底水管 BALLAST WATER PIPE 压载水管 FIRE WATER PIPE 消防水管 DIAGRAM OF WHOLE SHIP BILGE & BALLAST SYSTEM 全船舱底、压载管系原理图

混凝土圆管涵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φ100cm)计算 一. 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填土高度:H=1.5m:土容重:γ1=18KN/m3;土的内摩擦角φ=35°,管节内径D内=1.0m,外径D外=1.2m,管壁厚度为0.1m,每节1m长,采用30号混凝土,γ2=25KN/m3,混凝土强度为C15,管节下设10号混凝土0.2m。二.外力计算 1.恒载计算 填土垂直压力q上=Hγ1=1.5×18=27KN/m2 管节自重垂直压力q管=γ2t=25×0.1=2.5 KN/m2 2.活载计算 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荷载标准,填料厚 度等于或者大于0.5m不计汽车冲击力。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0.6/2+1.5×tan30°=1.166m

故后轮垂直荷载横向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 应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a=(0.6/2+1.5×tan30°)×2+(1.3+2×1.8)=7.23m 同理, 纵向后轮垂直荷载长度分布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 应按照两辆车轮(后轴)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b=(0.2/2+1.5×tan30°)×2+1.4=3.33m q 汽=33 .323.7140)(22???=23.26KN/m 2 三.弯矩计算和内力组合

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N和V,仅考虑管壁上的弯矩见上图。 1.恒载弯矩 填土产生的弯矩为 M1=M2=0.137q上R2(1-λ) =0.137×27×(1+1.2)/2×(1-λ)(其中λ=tan2(45°-φ/2)=0.271) =0.137×27×1.1×(1-0.271) =2.97KN·m 管壁自重产生的弯矩为 M管=0.369γtR2 =0.369×25×0.1×1.12 =1.12KN·m 2.活载弯矩 车辆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M汽=0.137q汽R2(1-λ) =0.137×23.26×1.12×0.729

船舶管系

船舶管系——气管 摘要:本文主要对船舶压缩空气管路和排气管路的原理,结构,功用,对管系的安装加工要求等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压缩空气管路,排气管路 一、船舶管系与气管系的简介 船舶管系是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的成套设备,包含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及管路的系统的总称。用以保证各种动力装置可靠地正常工作,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以及船员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船舶气管系主要包括了船舶压缩空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分别具有提供动力以及压缩空气和将废气排入大气,保持机舱良好环境等主要作用。 二、船舶压缩空气管路 1、船舶压缩空气系统概述 船舶压缩空气系统是船舶管路系统之一,主要为发电机、主机启动和海底门杂物吹除以及船上其它需要压缩空气的地方提供压缩空气的管路系统。压缩空气是一个重要的动力源。由于它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和特点,如可缩性、便于储存和输送、没有起火危险以及空气来源不竭等,所以在船舶上被广泛应用。 2、主要设备组成 船舶压缩空气系统由空压机、压力开关、空气瓶、减压阀组、输送管路、终端设备、控制阀门等组成。(下面详细介绍几个重要部分) (1)空气瓶:空气瓶用来储存压缩空气,以备使用。根据用途不同,有启动空气瓶、气笛空气瓶和杂物用空气瓶等。空气瓶有整锻式和焊接式。空气瓶的主要附属设备有充气阀、出气阀、压力表、安全阀和泄水阀等,一般安装在瓶头上。(2)空气压缩机:供主机启动用的空气压缩机一般至少设置两台,其中1台应由主机以外的动力驱动。其总排鳌应能在1h内由大气压力升至规定的连续启动所需的最高压力。 (3)气水分离器(4)空气减压阀

(5)输送管路:船舶压缩空气系统输送管路的功能是将压缩空气传输到机械设备(及处所),达到系统为船舶服务的作用。 (6)安全阀:安全阀通常用于压力容器、泵的压力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等。其作用是当工作压力超过规定值时,便自动开启,压力复原后又自行关闭,借以保护管路和设备。 3、整体结构示例 4、对压缩空气管路的设计及安装要求 (1)用压缩空气启动的主机,必须有独立的空气压缩机。由于空气压缩机工作时有强烈振动,故应安置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或予以专门加强。为保证压缩空气质量,空气压缩机不能布置在易吸入高温多潮的空气或油气的地方。(2)空气瓶的布置,可以直立或卧放,一般放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如舷侧或隔舱壁附近。直立布置振动大,可在瓶上设置牵条防振。卧放时,其底座最好能与船体横梁或甲板纵骨相重合,井应有一定斜度,以利泄放存水。 (3)在空压机向空气瓶充气的管路上,应装气水分离器。在空压机、空气瓶、冷却器和减压阀的出口管路上,须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4)压缩空气管路一般采用集中供气方式,即从满足管路最高压力参数出发来设置空气压缩机和空气瓶,对压力要求较低的设备则通过减压办法逐级满足。(5)无其他能源启动的船舶,须设初始启动空压机,小型船舶则设手摇空压机。

B-03 船用空气瓶 - 中国船级社

指南编号/Guideline No.B-03(201705) B-03船用空气瓶 生效日期/Issued date:2017年5月9日?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前言 本指南是CCS规范的组成部分,规定船舶入级产品,授权法定产品检验适用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要求。 本指南由CCS编写和更新,通过网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4094056.html,发布,使用相关方对于本社指南如有意见可反馈至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4094056.html, 历史发布版本及发布时间:B-03(201510)2015年10月20日 本版本主要修改内容及生效时间: 对“7.2.3无损检测”进行修改,明确无损检测验收标准。

目录 1 适用范围 (4) 2 认可和检验依据 (4) 3 定义 (4) 4 图纸资料 (4) 5 焊接工艺评定 (5) 6 设计技术要求 (5) 7 型式试验 (6) 8 单件/单批检验 (8)

船用空气瓶 1 适用范围 1.1 本指南适用于CCS 级船舶和海上设施的焊接结构船用空气瓶的工厂认可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2.2 CCS《材料与焊接规范》。 3 定义 3.1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有关定义适用本指南。 3.2 本指南有关定义如下: (1) 设计压力:系指设定的空气瓶顶部的最高压力,即最大许用工作 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 4 图纸资料 4.1 下列图纸资料应提交CCS批准: (1) 主要性能规格表(包括型号、规格等); (2) 总装配图(包括本体及构件、连接结构图、附件布置等); (3) 主要零部件图(包括筒体、封头、阀头本体及焊接结构图安全阀 及主要附件图等); (4) 强度计算书,安全阀通径计算或易熔塞泄放量的计算; (5) 主要受压件材料理化性能一览表; (6) 型式试验大纲。 4.2 下列资料应提交备查:

船舶管路选用原则

船舶管路附件选用原则 船舶管路系统的含义及其组成 在船舶动力装置中,船舶管路系统是泛指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成套辅助机械(如泵、风机、压气机、分油机等),设备(如热交换器、箱柜、过滤器、空气瓶等),检测仪表和管路(管子及其附件)的总称,简称管系。 船舶管路系统按用途分为两大类:为推进装置服务的管系称为动力管系,以保证推进装置正常工作;为全船服务的管系称为船舶管系,以保证jian船的生命力、安全航行以及船员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船舶管系是造船生产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有许多部件组成。一根成品管要经几道工序形成---------管子下料,管附件组装,焊接,泵压(水,气)交验,管子表面处理。所以在选用管附件应按原则工艺的要求,保证设备使用,船舶安全。 根据建造船只类型,用途的不同,船东提出条件要求,所以船舶管附件都应按标准件选用。在特殊情况下,除标准外,可采非标准件设计(JNS厂标)。 GB---------国际标准 CB-------- 国内标准,基本用国际标准代替 CBM-------部标 JB-----------军标 船舶管路基本附件1.管子,.2弯头,3.法兰,4.螺纹接头,5.阀件,6.密封垫片,7.管支架,8.连接套管,9.螺栓九大类。常用的材质有:钢(20#,45#),铜(黄铜,紫铜),不锈钢(316L1Cr18Ni9Ti),铜铁镍合金(B10) 一..管子选用 常用管子有:20#无缝钢管(20#镀锌无缝钢管,20#镀塑无缝钢管,镀锌,镀塑“镀塑成本大”的功能是一样,主要是防止海水的侵蚀,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紫铜管,黄铜管,不锈钢管(316L,1Cr18NI9TI,HDR), 铜铁镍合金管(B10)等。

船舶管路系统要点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管路系统教案 (本课程适用于轮机工程技术专业) 课次:1 学时:2 课题一绪论 课题一概论 一、船舶管路系统的含义及其组成 船舶管路系统:为专门用途而输送流体的成套设备,以保证船舶动力装置可靠地正常工作以及船舶安全航行而设置的辅助机械,辅助设备,检测仪表及管路的总称。 分类: (1)动力管系:为推进装置服务的管系。 包括:燃油管系、滑油管系、冷却管系、压缩空气冷却管系、进排气管系。 (2)船舶管系:以保证推进装置正常工作,为全船服务的管系,以保证舰船的生命力,安全航行及船员和旅客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包括:(1)通风管系舱底水(3)压载水(4)消防(5)供水(6)注入、测量、透气管系(7)蒸汽管系(8)蔬排水管系。 对管系的要求: (1)工作可靠性:船必须具备的性能,在运行中不出故障。是靠正确地掌握系统的技术要求,零部件的合理选用以及准确地遵守安装 的技术要求来达到的。 (2)活力性:对某些系统的特殊要求。往往采用多套设置、分组设置、双套机械和管理来保证。 船舶系统布置原则: ①独立:每一个水密隔舱都有独立的机械照管,该机械仅供装在该舱的收受 器使用。 ②分组:一部机械照管若干水密隔舱。 ③集中:将机械安置在一个地方,供分布在各处的舱室使用。 ④混合:每一舱都有有二台或更多的机械管理,使其活力性增加。

三、船舶管路生产设计的发展简史和趋势 1、我国船舶管系设计和施工按发展特征,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 50年代中期前,灌吵热弯,机械冷弯。 ②60年代,管子的预制,实尺放样,比例放样,综合放样,液压弯管机,中 频弯管机。 ③70年代,数字控制管子的切割,焊接、弯曲,管子加工自动线。 70年代中期,管装设计的比例绘图,电算处理法。 ④80年代,船舶管系的设计和加工到了第四阶段,特征如下: a)在管系综合放样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管系布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b)机舱的比例模型进行舾装工程设计,工程模型法。 c) 数控的工艺装备。 d)预舾装的应用。 e) 液压有芯弯管机。 f) 提高管系的焊接技术。 g)热浸镀锌工艺。 2、发展特点: ①从设备改革开始转入到推广先进工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工艺装备的研制虽然投入了相当的力量,但工艺装备的标准化工作却被忽视,各船厂的绝大部分设备均属自行制造,这种各自为政的现象既浪费国家经费,也无法提高设备的质量。 ②只注重单项技术改革忽视了对综合技术的研究,使得单项技术也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再加上到目前为止,电子计算机技术仍未引入管子的加工上,管子加工还未形成流水线生产,因而目前我们的管子加工效率仍然低下,不能适应造船事业的发展需要。 3、发展趋势: ①、在改进设计管理和继续完善“三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工作的同时,管系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在相应软、硬件支持下,实现管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管理信息集成化的道路。 ②、建立管子加工的自动线或半自动线。 ③、开展对管子加工流水线工艺的研究。 a)先焊后弯工艺。 b)管材无余量切割工艺。 c)管材套料微机应用程序。

圆管涵设计说明

附录二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设计说明 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8.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技术指标 1.孔径:1.0 2.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3.主要材料: 4.设计要点:1.本图册采用无压式管涵设计,出水口为自由堰流。 2.本图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对管节截面进行强度与裂缝验算。 3.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既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 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 4.路面车辆活荷载对涵顶的压力按30°角进行分布;填土容重:19kN/m3,内摩擦角φ35°。 5.根据《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的规定,本图册设定圆管涵环境作用等级为Ⅲ 类。如实际工程环境作用等级超过以上设定,应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提高混凝土标号和保护层厚度,并应采取附加防腐蚀措施及满足规范规定的其它要求。 6.为便于工厂集中预制,同一孔径管节对应不同填土高度,均采用同样的管壁厚。通过钢筋直 径和间距加以区分。 7.管节按纯弯板断面分析计算,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配筋由裂缝控制, 裂缝宽度按0.15mm控制。 8.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整长度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1m,辅助管节长0.5m。 9.洞口型式为一字墙,如采用其它形式时需要另行设计。 10.管节采用平口接头填缝,具体构造:节间缝隙采用沥青浸过的麻絮填塞,外面圈裹两道满涂 热沥青的油毛毡或四层沥青浸制麻布,粗铅丝绑扎固定。 11.填土高度为0.5m~0.75m,内径1m时,地基承载力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12.基础构造: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基础底面铺设换填垫层。 13.基底换填材料的选用要求:当基底应力≤150 kPa时, 换填材料可采用碎石土,当基底应 力>150 kPa时, 换填材料要求采用级配碎石。 14.当地基容许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涵洞底地基进行加固处 理,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容许承载力。一字墙地基承载力要求与洞身基础相同。 15.涵洞洞口处的路基边坡应与涵洞所在路段路基边坡保持一致,一字墙尺寸及工程数量表提供 了按1:1.5边坡坡率进行设计的尺寸,如边坡坡率为其它值时需要另行设计。 16.管节配筋计算时未考虑运输吊装的情况。 17.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时可参照使用。

船用空气瓶认可指南 - 中国船级社

中国船级社 船用空气瓶认可指南 版本号:ZMPA23-1.0-2002 生效日期:2002.09.01 目录 A、适用范围 B、概述 C、认可程序 D、技术要求、认可试验要求 E、工厂质量控制 F、附表 中国船级社工业产品处

A、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本社现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第3篇第6章规定和分类的焊接结构的船用空气瓶(即工作压力低于8.0MPa的低压船用空气瓶)的工厂认可。 B、概述 B.1凡为CCS级船舶和海上设施配套的船用空气瓶,其制造厂须经本社工厂认可。认可后本社对制造厂生产的船用空气瓶以制造检验方式监督其生产。检验合格后,颁发本社的船用空气瓶证书。 B.2认可依据: (1)本社现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及《材料与焊接规范》。 (2)本社现行《产品认证规则》。 (3)船用压力容器IACS统一要求。 (4)参考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船舶行业标准。 B.3认可证书的有效期和保持认可的条件: (1)工厂认可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四年,在个别情况下, 经本社特别考虑可定为五年。 (2)工厂认可后,如果图纸、技术文件、工艺规程或质量控制体系有较大改变,应征得本社同意。若改变涉及或影响到船用空气瓶的设计、主要制造材料、关键工艺或船用空气瓶的特征、特性时,应将修改的相关图纸和技术文件送交本社审查批准,如果本社认为必要时,经验船师到厂进行检查或见证有关试验,其结果应能证实仍符合认可条件。

(3)在认可证书有效期内,如果出现可能导致本社取消认可的情况,工厂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如实向本社申报。 (4)在工厂认可证书有效期内,工厂应接受本社每年一次的年度复查,年度复查日为认可证书签发之日起的每一周年日,复查工作可在年度复查日的前后三个月内进行。 (5)工厂认可证书规定的有效期即将期满时,工厂欲保持本社的认可资格,应重新向本社申请认可,经认可后签发新的认可证书。如其希望再次签发的证书与原证书在有效期上能够衔接,则应在原证书有效期满的前两个月提出申请。 B.4凡取得本社工厂认可的船用空气瓶制造厂,由总部负责将该厂及认可类型的空气瓶登入本社对外公布的《船用产品录》中,供设计单位和用户优先选用。 B.5工厂认可费的收取按国家计委收费管理司颁布的《船用产品检验计费规定》要求执行。 C、认可程序 C.1认可流程图 C.2 申请: 工厂应向本社提交正式的书面工厂认可申请书,在申请书中应明确:申请认可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用途等。

圆管涵全套用表

云南普洱市旅游环线公路 中间交工证书 总承包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号: 监理单位:武汉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表号:JL-31下列工程已完,申请交验,以便进行下一步作业。 工程内容:圆管涵涵 分项编号: 工程数量: 涵长(m)C20 砼 基 础 (m3 ) 砂 砾 垫 层 (m3 ) C20 砼 端 墙 (m3 ) 洞口 边沟 跌井 (m3 ) 洞口 铺砌 (m3 ) 截水 墙 (m3 ) 急 流 槽 (m3 ) 台背 回填 砂砾 (m3 ) 既有 墙拆 除 (m3 ) 基础 挖方 (m3 ) C20 砼八 字墙 身 (m3 ) C20 砼 翼墙 基础 (m3 ) 原 设 计 数 量 竣 工 数 量 工程质量: 桩号日期施工单位签字 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

计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签名:年月日施工单位收件日期: 签名:年月日 云南省普洱市旅游环线公路 分项工程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 总承包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号: 监理单位:武汉交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表号:JL-13 下列作业已完成,请予检验。 工程项目 工程地点及桩号 具体部位 检验内容 要求到场检验时间 施工单位递交日期、时间 和签字 监理工程师收件日期、 时间和签字 监理员或监理工程师评述和签字质量证明附件:

本项目能否继续进 行: 备注: 监理员评述: 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 见: 年月日 施工单位收到日期及签字: 签字:年月日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字:年月日

第一章_第四节_船舶系统的管路布置

第四节船舶系统的管路布置 船舶系统主要包括舱底水系统、压载水系统、灭火系统、日用供水系统、泄漏水系统、日用蒸汽和制冷系统、空调系统,全船、水舱的空气、溢流和测深管路等。 按照船舶系统基本任务,可归纳为保船、生活设施和输送储藏三个类别。各类系统都各具功用。在管路布置时,应按系统特性及技术要求,做出相应的工艺处理。 一、保船系统的管路布置 (一)舱底水系统的管路布置 舱底水系统是保船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保证船舶在正浮或向任何一舷倾斜不超过5°时皆能排干舱内积水,同时还不使舷外水或任何水舱(柜)中的水经该系统流入舱内;保证在船体破损时,及时抽除涌入的海水。根据这一特点,对系统的布置有以下要求: 图1-44 舱底水系统止回阀的布置 1、直角舷外排除阀; 2、舱底水泵; 3、截止止回吸入阀箱; 4、带滤网吸入口; 5、直通截止止回阀 1、管路在布置时,应考虑使该系统具有最大的生命力。舱底水总管应布置在夏季重载水线平面上,垂直于船舶中心线从船舷量起的1/5船宽内侧。如果不能达到此要求,则舱底水吸入管上应设有止回阀。阀的布置位置应直接固定在舱壁上。如图1-44所示。 2、为能将舱底水排净,各吸入管的吸入口皆布置在每个舱底的最低处。在有舭水沟的船舱中,可装在该舱两舷最低处;在无舭水沟的船舱中,装在两舷或纵中剖面处所设的污水井。它的布置方法有以下几种: (1)舱底或内底板向两舷升高大于或等于5°时,在纵中剖面处应设置两只吸口。如图1-45(a)所示。 (2)舱底或底板向两舷升高小于5°时,在两舷各设一只吸口,在中纵剖面处设有两只吸口,如图1-45(b)所示。 (3)机舱舱底水吸入口布置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将吸口直接接在舱底泵吸入端;对艉机型船舶在机舱的前端设置两个吸口,艉端也应设有吸口。如图1-46所示。 (4)当船尖舱未装舱底水总管时,可采用手摇泵有效排水,但吸口高度不应大于7m。 (5)货舱的长度超过30m时,应在该舱的前后部适当的布置舱底水吸口。 (6)机舱内在每一个机械舱室中,应设有应急舱底水吸口。该吸口应接主机舱最大排

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结构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资料 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 《公路小桥涵设计示例》(刘培文、周卫编著)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2007) 《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孙家驷主编)第三版 (P107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结构计算,五步) 2.计算参数:(第一步初拟圆管涵断面尺寸) 圆管涵内径D = 1000 mm 外径1200mm 圆管涵壁厚t = 100 mm 填土深度H = 1200 mm 填土容重γ1 = 18.00 kN/m3 混凝土强度级别:C15(应不低于C20,本设计选取C25)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fa] = 150.0 kPa 管节长度L = 1000 mm 填土内摩擦角φ= 35.0 度 钢筋强度等级:R235 钢筋保护层厚度as = 25 mm 受力钢筋布置方案:φ10@100 mm 二、荷载计算(第二步外力计算) 1.恒载计算 填土产生的垂直压力: q土= γ1×H = 18.0×1200/1000 = 21.60 kN/m2 管节自重产生的垂直压力: q自= 24×t = 25×100/1000 = 2.50 kN/m2 故: q恒= q土+ q自= 21.60 + 2.50 = 24.10 kN/m2 2.活载计算 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60)第4.3.1条和第4.3.2条规定,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当填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5m时,涵洞不考虑冲击力。 按(D60)第4.3.5条规定计算荷载分布宽度。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6/2+1200/1000×tan30°=0.99 m 由于一个后轮单边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0.99 m > 1.8/2 m 故各轮垂直荷载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载横向分布宽度a应按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 a=(0.6/2+1200/1000×tan30°)×2+1.3+1.8×2=6.89 m 一个车轮的纵向分布宽度=0.2/2+1200/1000×tan30°=0.79 m 由于一个车轮单边的纵向分布宽度=0.79 m > 1.4/2 m 故纵向后轮垂直荷载分布长度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应按二轮外边至外边计算:b=(0.2/2+1200/1000×tan30°)×2+1.4=2.99 m

混凝土圆管涵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φ100cm)计算 一、设计资料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填土高度:H=1、5m:土容重:γ1=18KN/m3;土得内摩擦角φ=35°,管节内径D内=1、0m,外径D外=1、2m,管壁厚度为0、1m,每节1m长,采用30号混凝土,γ2=25KN/m3,混凝土强度为C15,管节下设10号混凝土0、2m。 二.外力计算 1、恒载计算 填土垂直压力q上=Hγ1=1、5×18=27KN/m2 管节自重垂直压力 q管=γ2t=25×0、1=2、5 KN/m2 2、活载计算 采用车辆荷载,公路Ⅰ级荷载标准,填料厚 度等于或者大于0.5m不计汽车冲击力。

一个后轮单边荷载横向分布宽度=0、6/2+1、5×tan30°=1、166m故后轮垂直荷载横向分布宽度互相重叠,荷载横向分布宽度 a 应两辆车后轮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a=(0、6/2+1、5×tan30°)×2+(1、3+2×1、8)=7.23m 同理, 纵向后轮垂直荷载长度分布互相重叠,荷载纵向分布宽度b应按照两辆车轮(后轴)外边至外边计算,即 b=(0、2/2+1、5×tan30°)×2+1、4=3、33m q汽==23、26KN/m2 三.弯矩计算与内力组合

忽略管壁环向压力及径向剪力N与V,仅考虑管壁上得弯矩见上图. 1.恒载弯矩 填土产生得弯矩为 M1=M2=0、137q上R2(1—λ) =0、137×27×(1+1、2)/2×(1-λ)(其中λ=tan2(45°-φ/2)=0、271) =0、137×27×1、1×(1-0、271) =2、97KN·m 管壁自重产生得弯矩为 M管=0、369γtR2 =0、369×25×0、1×1、12 =1、12KN·m 2.活载弯矩 车辆荷载产生得弯矩为 M汽=0、137q汽R2(1—λ)

船用泵及空压机

船用泵及空压机 1.下列泵中属于叶轮式泵的是____ 。 A.齿轮泵 B. 叶片泵 C. 水环泵 D. 旋涡泵 2.下列属于容积式泵的是______。 A.往复泵 B.旋涡泵 C. 喷射泵 D. 离心泵 3.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通常是指____。 A.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重量 B.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质量 C.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体积 D. 泵轴每转排送液体的体积 4.泵的扬程是指泵______。 A.吸上高度 B.排送高度 C.A+B D. 所送液体在排口和吸口的水头差 5.泵的工作压头的用途并非是____。 A.克服吸排管路阻力 B.制造泵内真空 C.克服吸排液面压差 D.提升液体至一定高度 6.泵在系统中的工作扬程与____ 无关。 A.额定扬程 B.排出液面压力 C.泵的流量 D.吸入液面真空度 7.压力水柜水压为0.3MPa,其水位比水舱水位高8m,其供水泵排压0.4MPa,吸 压-0.05MPa,则该泵管路阻力约为____。 A.2m B.7m C.12m D.都不对 8.当泵的工作管路和吸、排液面高度既定时,泵工作正常时工作扬程与____ 无关。 A.泵的流量 B.排出阀开度 C.排出液面压力 D.几何吸高

9.泵的有效功率大小取决于____。 A.工作扬程 B.流量 C.A+B D.A×B 10.泵的水力功率是指___。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 11.允许吸上真空度是反映泵的_____。 A.形成吸口真空的能力 B.排液高度的能力 C.抗汽蚀能力 D.密封完善程度 12.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Hs],则允许的几何吸高_____。 A.大于[Hs] B.等于[Hs]-吸入阻力水头 C.等于[Hs] D.等于[Hs]-(吸入管阻力水头十吸入速度头) 13.泵工作中实际能达到的最大吸高随______ 降低而降低。 A.吸入滤器阻力 B.液体温度 C.泵的流量 D.吸入液面压力 14.从离心泵资料上一般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A. 有效汽蚀余量 B.必需汽蚀余量 C.额定排出压力 D.允许吸上几何高度 15.水泵排出压力Pd = 0.5MPa,吸入压力Ps=-0.05 MPa,流量Q=60m3/h,总效率 η=80%。其轴功率P为_____。 A.10 kw B. 12.5 kw C.10.41 kw D.11.46 kw 16.往复泵的作用数一般是指活塞在_______ 的排水次数。 A.每秒钟内 B.每分钟内 C.电动机每转 D.曲轴每转 17.往复泵阀箱被吸入阀和排出阀分隔为三层,中层通___。 A.吸入管 B.排出管

压缩空气软管检测相关标准

压缩空气管检测相关标准 软壁空压管,适用于压缩空气、汽配商店及风动(气压)工具,及水和非腐蚀性液体的输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业、农业等领域。(001)(14.04.25) 产品结构: 内胶∶EPDM/SBR混炼胶,黑色,光滑;增强层∶高强力纤维编织 外胶∶EPDM/SBR混炼胶,彩色,光滑 长度∶30M-50M(可按需定制);包装:PVC薄膜缠绕 检测标准: CB/T3594-1994船用空气管头 CB604-1993油舱空气管防火网 CBM1067-1981空气管头 CBM1105-1982油舱空气管头 CBM1106-1982水舱空气管头 SJ/T31451-1994压缩空气管道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TB/T3258-2011电力机车空气管路组装技术条件 TB/T3261-2011机车、动车空气管路用橡胶软管 检测项目: 1、胶管尺寸测量:内径、外径、增强层外径、壁厚、同心度、内外层胶厚、组合件内径,新的国标和ISO增加了长度和测量点标志,规定了无管接头和有各种管接头的胶管长度的测量方法。 2、液压试验验证压力试验:检验软管和组合件在验证压力下持续30s-60s是否产生泄漏,变形和破坏。承压变形试验:在规定的压力(工作压力验证压力或其他低于验证压力的压力)下保持1分钟,测量胶管的长度和外径变化及扭转角度和弯曲。爆破压力试验:测定在规定的升压速度下,胶管发生爆破时的压力。泄漏试验:在最小爆破压力的70%的静压下保存5min,反复一次,检查是否泄漏或破坏。由于试验往往用水,与实际使用液体的粘度不同,常温下测定的爆破压力和泄漏压力可能稍低。 3、弯曲试验:将胶管弯曲到一定程度后测量弯曲部分的最小外径和弯曲前的外径的比,钢球通过能力和在管内加压时的弯曲力。 4、吸扁试验:在1min内抽真空,保持10min后,用直径为胶管内径0.9倍的钢球滚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