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为经济学简本-周业安

行为经济学简本-周业安

行为经济学简本-周业安
行为经济学简本-周业安

第22章行为经济学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熟练掌握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研究纲领和研究方法;重点理解为决策模型——期望理论的分析前提、理论逻辑、主要观点以及相关拓展;广泛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主要政策观。为了学好本章内容,要求学生系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确定和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

第一节行为经济学的形成、理论渊源和学科特点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核心观点如下: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理账户、启发式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关心相对损益,并常常有框架效应等;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事人的这些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通过经济变量反映出来,结果市场有效性不再成立,各种经济政策需要重新考虑。从这些基本观点看,行为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叛。但大多数行为经济学家承认其研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改进或修正,而不是革命。行为经济学的宗旨是让经济学更现实,更具解释力。

不过,行为经济学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新鲜事务,特别是近十年才被经济学界广泛关注。但和其它经济学流派一样,行为经济学在思想上并非新鲜事务,早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经论及诸如“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并注意到这些个人心理对观察经济现象的作用。在斯密之后,经济学一直号称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通过杰文斯、帕雷托等人的努力,心理因素逐渐和行为分析相分离,特别是波谱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主流经济学仅仅建立在抽象的不现实的偏好公理基础上。科斯曾把西方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主流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只注重抽象的演算,忽视现实的经济现象,就如同闭门造车。行为经济学家和科斯一样,从反思和革新“黑板经济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崭新道路。

真正把经济行为作为主要研究任务的经济学家有二个代表性人物:一是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二是郝伯特·西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卡托纳广泛研究了经济行为的心理基础,特别是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关于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假说,为后来的通胀目标理论打下了基础1。西蒙的研究广为人知,他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指出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决策时不仅面临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即使一个当事人能够精确地计算每一次选择的成本收益,也很难精确地做出选择,因为当事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偏好序。

继卡托纳和西蒙等人之后,许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联手研究经济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试图建立经济行为的心理基层。卡托纳等人尝试测度影响当事人决策的心理因素,并讨论其对各种具体经济变量的影响,但由于没有找到合理的方法,值得这类研

1准确的说,卢卡斯等人引发的“理性预期革命”是建立在预期的计算方法的创新基础上,而卡托纳对预期研究的贡献则建立在预期的心理模型创新基础上。从现在来看,卡托纳对经济学的贡献不亚于卢卡斯等人。

究无法形成能刺激后续研究的开放体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发表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研究成果,通过吸收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场的最新进展,以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个体选择模型,并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场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流派2。

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从上述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行为经济学是通过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和批判中兴起的,它试图在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特征对其选择或决策模式的影响;不同的心理活动影响到相应的决策模式,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又通过决策后果反映到具体的经济变量当中。最直观和典型的例子就是证券市场,行为经济学家发现证券价格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心理的变化,比如投资者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都会导致价格剧烈波动,纳斯达克网络股价格狂飚时代就是投资者对网络企业前景过度乐观的结果,这种波动现象被希勒称为“非理性繁荣”。

当然,行为经济学是不能用“非理性繁荣”来概括的,尽管许多人通过希勒的书接受了行为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行为经济学主要通过提出更为现实的个人决策模型来有效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并且这种模型无需严格地区分当事人的各类专门行为。因此,一个近似的说法是行为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这些模型的行为基础,进而改变了这些模型的逻辑本身。行为经济学通过建立更为现实的心理学基础,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

行为经济学这种特殊处境来自其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继承,一方面,行为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赖以生存的二大基石——个体主义方法论、主观主义价值论;另一方面,行为经济学又不满新古典经济学对行为假定的不现实性,主张通过心理学打造一个现实的行为基础,其中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说起到先锋的作用。

应该说,行为经济学一开始是没有系统的理论的,早期的探索不过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不满而展开的反驳,比如卡托纳等人的研究就是如此。行为经济学家也不主张回到边沁的享乐主义传统,而是力求揭示行为的更广泛的心理基础。在这种前提下,行为经济学家一致同意,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和主观价值论是无需怀疑的,需要改变的是关于行为研究的假定。这一点被西蒙在20世纪50年代所倡导。西蒙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行为假定忽视了现实的人的真实行为特征,现实的人的决策面临有限理性的约束,这种约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事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像新古典经济学所假定的经济人那样全知全能;二是当事人进行理性计算是有成本的,不可能无休止的计算。在理性约束下,当事人就无法找到最优解。

西蒙的早期研究给后来的行为经济学家很大的启发,尽管两者之间仅仅存在“有限理性”这一概念上的关联。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得益于心理学本身的进步,心理学从过去的享乐主义传统过渡到科学的实证主义研究,对大脑的看法也从过去的刺激-反映型行为观过渡到信息处理和配置机制观,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到神经元的构造和有序性,这些研究对行为的理解大大加深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行为经济学家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与经济学有机

2对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的简单阐述也可参见Colin F. Camerer和George Loewenstein(2002): “Behavioral Economics: Past, Present, Futur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chnology, working paper。早期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参见Benjamin Gilad和Stanley Kaish(eds.)(1986): Handbook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V ol.A, Connecticut, Greenwich and England, London: JAI PRESS INC.

结合,才逐步形成了现有的理论构架。

三、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和方法论

绝大多数行为经济学家都同意下述基本观点:经济当事人进行理性决策,但理性是不完美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合理假定当事人的认知能力;经济模型的预测应该和决策的微观水平数据一致,包括实验数据;经济学家对当事人选择行为的讨论必须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3。和新古典经济学相对应,行为经济学的这些基本观点来自其对前者理论硬核的挑战,围绕这些挑战,行为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纲领。

行为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在于:经济现象来自当事人的行为;当事人进行理性决策,但理性是有限的;在有限理性的约束下,当事人的决策不仅体现在目的上,而且体现在过程上;在决策过程当中,决策程序、决策情景都可以和当事人的心理产生互动,从而影响到决策的结果;个体决策结果的变化导致总量结果的变化,对经济总量的理解来自对个体行为的理解;有限理性和学习过程会导致决策的偏差以及结果演变路径的随机性,从而产生异常行为,这种异常行为增添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同时加剧了有限理性的约束。由此可见,在行为经济学当中,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相互之间是互动的和关联的,存在许多决策反馈机制,一旦考虑到这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偏好稳定的基本假定就被推翻了,在这些互动过程中,偏好在一些条件下被产生出来,并在和环境变化的互动中演化着,这就构成了当事人围绕偏好演化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存在使得行为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动态的分析,而不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重视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行为经济学强调当事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和偏好的内生性,强调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这种对人的基本假定构成了其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硬核。尽管行为经济学坚持主观价值论,坚持理性假定,但通过对理性经济人本身的挑战,并通过利用心理学构造自己的行为基础,导致行为经济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派别出现在当代经济学的丛林。我们可以把行为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进行对比,参见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通过假定有限理性和偏好、禀赋内生化,即使在主观价值论下,行为经济学仍然表现出和新古典经济学非常不同的理论硬核:首先,行为经济学彻底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中静止的理想化的理性经济人假定,代之以演化的有限理性的现实当事人假定,

3参见Shira B. Lewin(1996):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Lessons For Our Own Day From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 ol.34, pp.1293-1323. Matthew Rabin(1998):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 ol.36, pp.11-46. Daniel J. Benjamin and David I. Laibson(2003): “Good Policies For Bad Governments: Behavioral Political Econom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Behavioral Economics Conference paper, June8-10.

通过假定的改变,行为经济学家眼中的当事人不再仅仅自利,人们会考虑利他,也可能冲动,采取非理性行为等;在行为经济学中,偏好的内生和演化带来了异常行为及其相伴随的学习过程,按照阿克洛夫的说法,这会导致近似理性,或学习中的理性。在这些基本假定的指导下,行为经济学从选择及相应的决策行为出发分析问题,这种分析能够单一针对某种具体行动,比如消费,也可同时分析某几个行动,比如消费和生产。而新古典经济学只能从交易出发来分析问题。其次,硬核的差异也会反映到保护带上,行为经济学不再需要假定要素产品同质,也不再需要假定市场充分流动或充分套利,有限理性的当事人本就不同,面临复杂环境不可能实现完美套利,也就不可能获得一种线性效用函数关系。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路径依赖,可能出现随机选择,而不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假定均衡存在。

按照拉卡托斯等人的科学哲学观,硬核和保护带构成了科学研究相互区别的纲领。行为经济学的硬核和保护带都和新古典经济学不同,就产生了一种特定的研究纲领,并且这种研究纲领会反映到研究方法上。为了研究贯彻上述研究纲领,行为经济学家需要寻找恰当的方法及方法论来理解现实的当事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心理学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给经济行为的研究带来了契机。一些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在实验室中测试实验对象的动机、环境特征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揭示当事人决策的规律。这些学者对新古典经济学把心理学和当事人决策行为人为割裂非常不满,于是从重复检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所需的各项假定入手,逐步反驳其理论硬核。这种早期的实验研究给经济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行为经济学自身也很脆弱,因为实验数据能否在统计上显著反映总体的特征是存在争议的,并且实验数据也很容易被实验者操纵。借助于麦克法登等人对微观计量经济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技术的出现,行为经济学家开始借助新的工具来研究行为问题,比如采用市场数据研究金融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采用场分析(field data)研究特定类别当事人的经济行为等。

实验方法和微观计量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行为经济学可以在放弃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寻求各种非线性的和动态的求解方式和经验实证方式。即使在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仍然能够有效处理有限理性、偏好和禀赋内生等问题,比如演化分析和行为博弈分析等就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随机性、路径依赖性、角点解等问题。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这种分析是更符合现实的,对现实也更有解释力。

第二节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选择问题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是行为经济学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是重新模型化当事人的决策行为,并对当事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进行充分的经验检验。这就决定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决策的理论。考虑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同时假定当事人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在基本理论上的研究工作就体现为当事人在不确定下的决策建模,从行为经济学的创立者卡尼曼等人的研究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后续研究,无不体现了行为经济学家对决策或选择行为的重新思考。在重新构造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家广泛地研究了微观、宏观、金融、公共政策等领场的具体行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政策观。

因此,理解行为经济学的关键就是在于解释这些学者们拓展的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从卡尼曼等人开始就不满新古典经济学通过预期效用理论来修正理性经济人在不确定下的行为,在预期效用理论中,通过把当事人对不确定下的环境的主观判断等价为客观的概率分布,偏好和禀赋的稳定性就被保持,确定条件下的效用最优化问题就转换为不确定条件下的预期效用最优化问题。通过给出偏好的完备性、传递性等公理,当事人就可以把偏好序和客观的概率分布相结合,并通过一个预期效用函数来表达,当事人所做的仅仅是计算和比较预

期效用函数的期望值而已。一个标准的预期效用函数表达式如下:1()()n

i i

i u g p u a ==∑,其中g 是一个赌局,表示当事人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p i 表示赋予每一结果a i 的概率。如果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偏好是由这个预期效用函数定义的,那么该当事人就是一个预期效用最大化者。

但是,卡尼曼等人指出,预期效用理论的构造依赖以下理性假定:偏好的完备性公理;偏好的传递性公理。如果这两大公理不能满足,那么新古典的理性定义就被推翻,则预期效用理论也就不成立。行为经济学正是通过检验和反驳这两大定义理性的公理来构造自己的决

策理论的4。行为经济学的这一新的决策理论框架是由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期望理论》中奠定的,在这篇经典论文中,他们全面反驳了新古典预期效用理论的构造基础,

后续的研究均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5。按照期望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选择理论有两个致命

弱点:一是它假定程序不变,即不同期望的偏好独立于判断和评价偏好的方法和程序;二是假定描述不变,即不同期望的偏好纯粹是相应期望后果的概率分布的函数,不依赖对这些给定分布的描述。如果这两个假定被放松,结果如何呢?

实验研究普遍表明,如果选择程序变化,就可能出现偏好逆转。例如,让一个实验群体首先选择两种期望,一是可以一个小概率赢得大奖(即赌局$),二是以较大概率赢得小奖(即赌局P );然后让该实验群体模拟卖出这两个期望,即被实验者尝试报出愿意卖出这两个期望的最低价,相当于对这两个期望进行估价。选择的结果是:在第一个选择中,大多数被实验者更偏好赌局P ($P );而在第二个选择中,大多数被实验者对赌局$评价更高($)()M M P 。因此,实际选择前的评价和选择时的评价不一致,这显然违背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偏好传递性的假定6。也就是说,偏好的传递性公理实际上依赖选择程序。

另一些实验表明,当事人决策时普遍存在的框架效应(framing )与描述不变假定矛盾。例如,卡尼曼等人曾经做的一个著名实验显示,告诉一个实验群体,让他们设想美国准备帮助亚洲应对一种不寻常的疾病,该病可能导致600人死亡。两种备选方案被提出。实验群体被分成两组,每组进行相应的选择。假设对方案实施结果的准确科学估算如下:

实验群体1选择:“若方案A 被采纳,能拯救200人;若方案B 被采纳,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拯救600人;三分之二的可能性一个也就不了”。

实验群体2选择:“若方案C 被采纳,400人将死亡;若方案D 被采纳,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把人全部救活;三分之二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

对两个实验群体来说,方案A 和C 等价,方案B 和D 等价。如果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偏好完备的公理是正确的,那么两组人的选择结果应该类似。但实验结果表明,在群体1中,72%的人更偏好方案A ;而在实验群体2中,68%的人更偏好方案D 。并无证据表明两个群体的人有明显影响其选择的差异特征,剩下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对选择的描述的不同确实影响到人们的选择,此即“框架效应”。即选择依赖所给的方案的描述本身。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卡尼曼等人在对实验结果科学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

4 经典文献参见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2000):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比较全面的综述参见Chris Starmer(2000): “Developments in Non-Expected Utility Theory: The Hunt for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Choice under Risk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 ol.38, pp.332-382. George Wu, Jiao Zhang and Richard Gonzalez(2003): “Decision under Risk ”,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working paper, sep. 21.

5 英文中“expect ”和“prospect ”均有期望的意思,前者侧重期待、预期、盼望等含义,后者侧重前景、期望等含义,在语境和语义上均有差别。卡尼曼等人使用后者就是特意强调这种差别,即人们可以针对某个期望进行预期,但两种可能偏差。

6 即这两个选择结果可表述为:$($)()P M M P P ,显然,传递性公理被违反了。

的选择理论框架,试图以此取代新古典的预期效用理论,为了和预期效用函数相区别,卡尼曼等人把其创立的效用函数成为“价值函数”,见图一。在卡尼曼等人看来,任何选择和决策的做出都依赖一定的程序,现实的当事人常常采用的决策程序就是所谓“启发式”(heuristics)程序,这种程序不需要当事人完全理性,也不需要当事人完全计算后决策(像理性预期那样),启发式决策仅仅需要当事人按照经验规则进行决策,并存在一个决策的学习过程,比如典型的“拇指规则”就被经常运用。在启发式决策下,当事人的决策后果不仅依赖其计算能力和经验,而且依赖决策情景描述和个人的心理状态。在这些约束下,当事人很难找到最优解,但能够获得一个学习过程。

不确定下的决策就相当于当事人针对不同的期望进行选择,在期望理论中,选择通过两个过程被模型化:第一,当事人运用不同的决策启发程序对期望进行“编辑”;第二,通过一个偏好函数(即价值函数)对被编辑的期望进行选择。编辑过程有两个含义:一是通过启发式程序对期望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过滤,提炼出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二是有意识地忽略一些信息(即理性无知和理性非理性)7。经过编辑,当事人对精练的期望进行估价,这种估价通过一个价值函数来完成。

图一期望理论假定的价值函数

卡尼曼等人所假设的价值函数有如下特点:1、和新古典经济学用效用评价结果不同,期望理论中的当事人更关心损益、现状等自然结果,即通过损益来评价决策结果;2、当事人对损益的评价依赖参考点的选择,参考点可视为现有财富水平,也就是说,当事人仅仅在乎相对于参考点的损益水平,而不在意损益的绝对水平;3、当事人对损益的评价是递减的,在图一中表现为收益曲线为凹状;损失曲线为凸状,这是因为随着损益水平的上升,当事人的心理感觉递减,比如,当事人对10元和20元之差别的评价明显高于对110元和120元之差别的评价8;4、当事人明显表现为损失厌恶,在图一中就是损失曲线比收益曲线更陡峭,这就是说损失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变化比收益要大,即在100元收益和100元损失之间,人们更在乎后者。

7泰勒把编辑过程看作“心理账户”,即当事人通过该帐户把复杂的计算通过心智捷径简化为一系列直观的行动,比如针对活期存款帐户,当事人无需计算,经过心理账户就可把它转换为当前消费,即在心理账户中,活期存款帐户等价于当期消费,消费者由此节约了理性。参见Richard H. Thaler(1999): “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12, pp.183-206.

8这类似收益的边际效用递减;损失的边际负效用递减。

图二 期望理论假定的权重函数

由于当事人进行决策时面临不确定性,其所需权衡的是期望损益,而不是确定的损益水平,因此,在期望理论中,也需要给每一确定损益结果分配概率。和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客观概率分布和当事人主观概率评价一致不同,卡尼曼等人认为当事人在评价不确定性时,可能与实际的概率分布不一致9

。为此,他们设置了一个权重函数()P π来表达当事人对不确定性的评价,如图二,该函数有如下特征:1、π是P 增函数,且(0)0;(1)1ππ==,前者是不可能事件,后者是确定事件。2、对于P 趋近0的小概率事件(即可能事件),当事人可能出现概率高估,即()P P π?。在图二中表现为权重函数曲线在靠近0的一端高于450

C 线。3、对小于1的概率事件(即次确定性事件(subcertainty )),当事人可能出现风险厌恶特征,即()(1)1P P ππ+-?。也就是说,当事人在不确定结果和确定结果之间更偏好后者。因此,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偏好假定相比,期望理论中当事人偏好对概率的敏感度要低。在图二中,

权重函数曲线在中间及接近1的部分低于450C 线。因此,期望理论中的概率权重函数是非

线性的,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概率权重函数是线性的。两者区别反映出对偏好的各自理解,新古典经济学把决策行为和决策者的心理活动分割开来,使得显示偏好理论无法正确把握决策活动的本质。

考虑一个赌局(,;,)p x q y ,其中1p q +?,且,x y R ∈,行为经济学认为当事人追求价

9 即新古典经济学假定()i i P P π=,而行为经济学认为该等式不一定成立。

值最大化(,;,)()()()()U p x q y p v x q v y ππ=+。由于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导致概率权重函数的非线性,以及当事人价值函数的非线性,导致其决策时面临多种可能组合,见下表二:

如果在决策时考虑时间因素,行为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在跨期决策时所依赖的折现效用模型也缺乏科学基础。折现效用模型可通过萨缪尔森1937年发展的效用函数表现出来:0(,...,)()()T t

t t T t k k U c c D k u c -+==∑,其中1(){}1k D k ρ=+。在折现效用理论中,决策者对消费束(,...,)t T c c 的跨期偏好可以用上述折现效用函数来表达,决策者需要做的就是估计出未来每一期的效用流,然后通过一个统一的折现率ρ折算成现值,静态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就转化为动态的效用现值最大化问题。尽管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家对上述折现效用模型进行了改进,但其共同的问题在于:1、折现效用模型中对新的备择计划和现有的计划的评价标准是相同的;2、折现模型假定了一系列结果的总价值或总效用等于每一期效用的现值总和,因此,效用的跨期分配就毫无意义,即每一期效用是独立的;3、折现模型中每一期消费也是独立的;4、折现模型中即时效用()t k u c +不随时间变化,任何活动带来的福利在每一期都相同;5、折现函数()D k 不依赖消费形式,即它是独立于消费的;6、跨期偏好时间一致,即折现率ρ在每一期相同;7、边际效用递减和时间偏好为正假定。

从上述折现模型的诸多假定看,一个核心问题是决策者的偏好是否时间一致,如果时间不一致,那么折现效用函数就毫无意义。行为经济学家的确发现了偏好时间不一致的有利

证据10,比如泰勒(Thaler )发现,被实验者要求回答和15元无差异的一个月后、一年后和10年后的收入,回答结果是20元、50元和100元,这意味着一个月期界的年折现率是345%,一年期界的是120%,10年期界的是19%。即被实验者明显表现出时间偏好的不一致,这个结果被后来的众多经验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所证实。除了偏好的时间不一致外,行为经济学还发现:收益的折现率高于损失的折现率;小额效用流的折现率高于大额效用流;对延期的事件折现更多;在选择结果序列时,人们更偏好递增序列而非递减序列;效用和消费的独立性不成立,跨期选择时不同时期的选择相互影响等等。行为经济学在对新古典跨期选择模型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模型,比如莱伯森(Laibson )的双曲线模型

就非常著名11。

从表二可以看出,当事人在不确定下决策时,不可能显示出偏好稳定。进一步考虑时间因素时,当事人也出现了偏好的时间不一致等现象。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预期效用理

10 关于偏好时间不一致的讨论的综述参见Shane Frederick, George Loewenstein, and Ted O ’Donoghue(2002): “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P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 ol.40, pp.351-401.在这篇文章中,弗里德里克等人全面评价了折现效用模型的优劣及行为经济学对其做的改进。

11 参见Laibson, David I.(1998): “Life -Cycle Consumption and Hyperbolic Discount Function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 ol. 42, 861-71.弗里德里克等人把莱伯森的效用函数表述如下:100

(){k ifh ifk D k βδ=?=。

论无论在静态还是在动态都是不成立的。通过反驳后者,行为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决策理论,并在期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比如引入累积权重函数及其分别与收益和损失对应;考虑参考点的转换;效用函数的非传递性构造;引入习惯因素;考虑自我意识等等。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行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不仅得到进一步完善,而且越来越具备可实证的形式,众多的实验数据、场数据及微观计量结果均证实了期望理论等行为经济学决策模型的强大预见力,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卡尼曼获得诺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第三节行为经济学的政策观

行为经济学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赖以生存的选择模型,并建立了以期望理论为代表的行为决策模型。从上面的讨论可以清楚地看到,行为决策模型从两个方面重构了选择理论:一方面,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了现实当事人决策普遍存在的“框架”问题,即决策者在决策时,首先在和决策有关的行动、状态和结果中构造出一个“代表性”期望,比如,一个人长得方面大耳,这是好人的代表性特征,当事人就仅根据这一特征决定和其交往;反之,若一个人长得尖嘴猴腮,多半不会与其交往。构造具体事件的表征就是启发式的编辑过程,通过该过程当事人做出了理性决策。另一方面,当事人对编辑后的期望进行评价,并进行选择。这种评价不同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概率加权计算,行为决策模型要求当事人首先对不确定性(客观概率)本身做出估算,然后把估算结果(即决策权重)分配给相应的损益结果,并且损益结果是相对于参考点的值,而不是绝对的财富水平。

通过这种决策理论的构造,行为经济学模型化了新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的五个选择事实:1、框架效应。即对期望的描述本身会影响到选择,描述不变假定不成立。2、非线性偏好。即当事人对概率0.99和1.00的差异的偏好与对概率0.10和0.11的差异的偏好显然不同,此即著名的“阿莱悖论”。3、来源依赖(source dependence)。不确定性的来源也会影响到当事人的选择。比如,在摸彩球游戏中,一个罐中是确定比例的红球和黑球,另一个罐中是比例不确定的红球和黑球,结果人们普遍偏好确定比例的赌局。即人们总是偏好力所能及的赌局,而不偏好纯粹的机会性赌局。4、风险爱好。如表二所示,在一定区域内,当事人呈现风险爱好特征,且在全部区域内出现偏好逆转。5、损失厌恶。当事人在面对损益时偏好不对称,对损失的敏感度更高。这五个事实在当事人跨期决策时就表现出偏好时间不一致性、消费和效用跨期的非独立性、习惯性决策等等。

行为经济学所揭示的以上选择事实在具体的经济领域中均有相应的表现,并且这些表现决定了经济变量的变化。行为经济学家为了获得更多的证据支持其决策理论,主要在宏观经济、劳动市场和金融三个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经验实证研究,这些研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2

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凯恩斯主义统治了前40余年,新古典主义则统治了后30余年,而且正是新古典主义把宏观经济学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但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各主要派别的共同基础的理性预期假定却在近年来受到行为经济学的严峻挑战。诺奖得主阿克洛夫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主题就是“行为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在这篇演讲中,他列

12对行为经济学的政策观的系统评论参见Daniel J. Benjamin and David I. Laibson(2003): “Good Policies for Bad Governments: Behavioral Political Econom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Behavioral Economics Conference paper, June8-10.

举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六大宏观现象: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有实质性影响;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并未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加速;普遍存在的储蓄不足;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社会底层阶级的身份认同和贫困问题13。而行为宏观经济学则能够有效解释这种现象。

行为经济学主要围绕两大主题来重新解释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总需求管理,另一个就是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问题)。首先,无论是新凯恩斯主义还是实际经济周期,在围绕总需求管理相互辩论时,都假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时间偏好一致,即消费者和投资者今天的偏好序在未来仍保持不变。如上所述,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当事人实际上偏好是内生的,不仅不完备,而且会逆转,会出现框架效应等问题,在涉及跨期决策问题上,就相应出现了偏好的时间动态不一致性等“自我控制”问题。行为经济学的这些研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影响:1、如果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那么他(她)就不能准确预见未来的效用流变化,结果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提出的李嘉图等价原理就不成立,因为当事人无法正确预期未来税负给自己带来的效用流,并且按照双曲线折现理论,当事人对当期的消费变化和对未来的消费变化偏好不一致,这就导致当期增税带来的消费变化被过度折现,而国债融资带来的未来税负增加导致的消费下降被折现不足,所以消费者对增税和债务融资两种不同财政政策的评价也会不同,政府更多地会选择债务融资,或者债务融资和减税的组合政策,这种这些政策对消费者的冲击较小。2、行为经济学中当事人理性不完美,并出现自我控制问题,导致当事人一方面可能挥霍手头的流动性财富,另一方面又通过非流动性财富的积累来约束自己的消费,结果当事人的财产几乎都是非流动性的,面临流动性约束。此时当事人会表现出对当前的流动性财富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未来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则较低。所以,刺激总需求的政策通过当期减税的方式能够实现(较高的MPC说明乘数效应大);而转移支付政策通过持续的小额方式能够保证降低不平等(较低的MPC说明家庭挥霍程度小)。3、当事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还表现出资产依赖现象,即不同的财富来源导致不同的MPC,比如人们对一次性劳动收入普遍表现出较高的MPC,而对股票帐户的财富增加则表现出较低的MPC,刺激总需求的政策在于增加人们的暂时性劳动收入。

其次,行为经济学对总供给问题的分析也别具一格。行为经济学家普遍赞同企业和工人都存在货币幻觉,这就导致双方的关注点在名义值而不是实际值上。结合损失厌恶的偏好特征,工人还出现了名义工资损失厌恶,这意味着如果名义工资下降,工人表现出损失厌恶,则工人的道德水平就会下降,从而降低其生产率。因此,名义工资刚性是确保工人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和主流经济学对工资刚性的信息不对称解释不同,行为经济学认为工资刚性是来自这种效率工资,按照阿克洛夫和耶伦的说法,企业支付给工人高于市场出清工资的工资水平,目的是换回工人的忠诚和道德,效率工资就构成企业和工人之间的“礼物交换”行为,从而形成了企业和工人的合作14。企业和工人的互惠行动可能带来高离职率和高失业率问题,在应对危机时,企业避免道德水平下降,不愿降低名义工资,而采取裁员的方式,就会导致非自愿失业。

最后,行为经济学把总供给的讨论上升到菲利普斯曲线,借用认知科学中的“经验规则”,阿克洛夫等人认为,企业按照经验规则调整名义工资,而不是经过理性预期式的精确计算来调整。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货币冲击给生产率带来的影响远大于工资刚性带来的损失,因此

13Akerlof, George A.(2002):“Behavioral Ma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 ol. 92, 411-33.

14Yellen, Janet L.(1984): “Efficiency-Wage Models of Unemploy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 ol. 74, 200-5.Akerlof, George A.( 1982): “Labor Contracts as Partial Gift Exchan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 ol. 97, 543-69.

企业宁可选择工资刚性,这种行为被阿克洛夫成为“近似理性”(Near-Rational)15。结合行为决策理论可以看到,由于工人仅仅关心名义工资,当通胀较低时,只要名义工资不下降,通胀就会被决策者忽视。即使人们做出通胀预期,这种预期也是不充分的。结果,适当的通胀水平减轻了企业面临的名义工资的压力,有利于企业采取提高生产率的措施。比如,在适度通胀的环境中,若通胀率是3%,即使企业提高名义工资1%,实际工资水平仍然下降了,但工人们却不会认识到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而是看到名义工资水平的上升,从而提高生产率。所以,阿克洛夫等人提出了通胀目标管理的政策观,通过适当的通胀目标在不损害生产率的前提下来管理物价水平,这就避免了失业和通胀的权衡关系16。

二、行为经济学和劳动市场政策17

在主流经济学中,劳动市场起着理解微观厂商决策和宏观总供给的枢纽作用,但由于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假定下,现实的劳动市场行为只能通过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条件的放松来说明,使得劳动决策和其它决策无甚差别。行为经济学对此提出了挑战,新的理论指出,劳动决策涉及到当事人在动机和物质激励之间的权衡,而不仅仅在劳动和闲暇间权衡;当事人在决策时会运用启发式,从而形成习惯等,这种习惯因素会影响到激励效果;当事人是损失厌恶的,会寻求组织内的安定和忠诚,过度的变化会降低道德水平等。新的理论更注重当事人的偏好特征和习惯等对劳动市场的影响,注重劳动关系中的互惠、公平、平等和感情因素,注重决策情景的构造,这就使得行为经济学中的劳动市场政策是人性化的,而不像主流经济学那样只有货币和非货币激励和约束制度的调整。

第一,面对环境的变化,雇员会如何反映?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发现,雇员是损失厌恶的,对同样一个任务,雇员接受时的报价和放弃时的报价不同,他们更在乎失去的东西。大量的实验经济学和场数据均证实了这一点。损失厌恶一方面说明雇员对现有工作和报酬的关注,解雇、降职及减薪对其构成有效约束,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过度采取约束政策会降低雇员的道德水平,因此,正向激励更重要。

第二,雇员经常拒绝对变化的认识,面对可能的变化会产生惰性。特别是雇员会在工作中养成各种习惯,进而扭曲其判断。这一点特别反应在激励中,如果一个雇员原先的报酬水平是1000元/月,现提高到2000元/月,那么一开始雇员积极性会很高,但时间一长,雇员习惯了这一收入水平,则提高收入政策就失效了。也就是说,习惯和惰性的存在导致一次性激励政策仅仅具有暂时的效果。因此,行为经济学主张持续的相对小幅度的激励制度。

第三,“挤出效应”18。主流经济学仅仅注意到相对价格变化带来的挤出问题,比如政府支出可能通过利率变化挤出私人投资。但行为经济学则注意到当事人在决策时也面临挤出问题,即高强度货币激励或处罚过严会挤出当事人的动机,导致当事人工作的自觉性下降等,从而弱化了激励效果。这种挤出可能来自当事人对物质激励和处罚与内在动机之间的权衡,如果激励约束制度过严会压缩个人的自我控制范围,从而导致当事人的自觉和自尊心理受

15Akerlof, George A. and Janet L. Yellen(1985): “A Near Rational Model of the Business Cycle with Wage and

Price Inerti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 ol. 100 (Supplement), 823-38.

16Akerlof, George A.,William T. Dickens and George L. Perry(1996): “The Macroeconomics of Low Inflation”,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 1-76.

17关于行为经济学对劳动市场的看法参见Truman F. Bewley(2003): “Labor Market Behavio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Cowles, Yal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May. 公平和互惠、动机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也可参见Bruno S. Frey and Mattias Bena(2002): “From Imperialism to Inspiration: A Survey of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Institute for Empirical Research i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Zurich, working paper no.118.感情对

经济行为的影响参见Jon Elster(1998): “Emo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6, pp.47-74.

18关于挤出效应的经验证据参见Bruno S. Frey and Reto Jegen(2000): “Motivation Crowding Theory: A Survey of Empirical Evidence”, CESifo working paper no.245.

损,迫使人们弱化所控制的活动中的内在动机,结果降低了其生产率;反之,如果是对当事人正向精神激励,就可以使其感到大家的支持,从而强化其自尊心理,提高其行动自由,进而扩大了其自觉心理感受,改进了其生产率。所以,在劳动关系管理上,应更重视物质激励和约束的适度性,更多地采取精神激励和正向激励。

第四,在一个组织内部,报酬制度的设计要贯彻公平和互惠原则,如果内部报酬结构不公平、不透明,对于人力资本比较重要的雇员来说,其道德水平就会下降。进一步看,如前所述,企业会维持一个相对的名义工资刚性,以避免损失厌恶和货币幻觉的雇员降低其道德水平。因此,一个组织应该通过文化和公平的报酬制度来获得雇员的认同,并形成雇员的组织自豪感,从而提高雇员的自我满足水平。

三、行为经济学和金融政策19

行为经济学在应用研究领域最成功的范例就是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前卫的经济学家开始运用行为经济学尚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金融市场问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中如芝加哥大学的泰勒、哈佛大学的史莱佛、耶鲁大学的希勒、桑塔克拉拉大学的斯特曼和谢甫林等都是极为活跃的人物。与行为经济学还在其它领域艰苦奋斗相对照,行为金融理论如今已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主流,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

行为金融学主要挑战了金融学的两大理论基石——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和“MM”定理。在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看来,“价格总是正确的”,因为它们由理解贝叶斯规则和一定偏好关系的当事人建立。在这种有效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投资策略能够获取超过风险调整后的平均回报,或与其风险匹配的回报。通过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动,市场必然实现均衡,任何证券的价格必须符合其基本价值。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价原则”总是成立的。但是,行为金融学认为,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面临套利的风险和成本,比如交易者对金融产品基本面的风险判断多种多样;市场上总是存在“噪音交易者”,这些人可能盲从,可能过度悲观或过度乐观,也可能采取正反馈策略;套利本身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如寻找替代品,规避制度约束,收集信息等,所有这些约束都导致完美套利不可能存在,现实的市场上都是不完美套利。套利限制说明市场不可能是有效的,一价原则不成立。大量的金融市场证据有利支持了行为金融学对有效资本市场的反驳。进一步看,如果有效资本市场假说不成立,那么“MM”定理肯定就不成立,即企业发售何种金融产品对其价值是有影响的,线性的证券供给曲线很难推出。

在批驳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基础上,行为金融学提出了自己对金融市场行为的理解,一些代表性看法如下:

1、股权溢价之谜。即从长期来看,股票的历史平均回报率要远高于债券。如果理性的投资者进行跨期决策,他们为什么还投资于债券呢?并且这些投资者都会考虑很长时期的决策问题,而在这么长时期内,长期债券与股票相比,是不可能有吸引力的。因为,长期债券的固定利息支付会受到物价指数的影响,这也是一种风险,并不能说,这种风险就比股票的风险低。那么这就不能用风险来解释股权溢价。而行为金融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按照新的理论,投资者短视而且损失厌恶,无法预见到长期的溢价问题,并偏好安全的债券。

19巴贝里斯和泰勒对近年来的行为金融的研究做了详细的综述,参见Nicholas Barberis and Richard

Thaler(2002):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 一个简明的综述参见Sendhil Mullainathan and Richard Thaler(2000): “BEHAVIORAL ECONOMIC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Working Paper 00-27. 史莱佛围绕套利的限制问题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参见【美】安德瑞·史莱佛(2003):《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2、市场波动之谜。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就不可能出现价格的剧烈波动。行为金融从后悔与认知偏差等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按照这种理论,当股价下降时,投资者不愿卖出股票,而当股价上升时,他们加速卖出股票。投资者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害怕错误,而是不愿意接受后悔。并且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对证券的评价不同,在套利限制的情况下,这种观念差异就会反映到市场上,如果投资者事后检验自己的错误,那么一个不完全的学习和纠正过程就可能加剧市场价格波动。此外,投资者决策时的锚定效应(Anchoring)和框架效应也会影响到价格走势,主流经济学用随机游走在说明市场价格变化,但行为金融认为,锚定和框架效应明显对股价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比如美国和日本市场PE值的差距就是如此。投资者的投资心态和策略也会影响到股价。一方面,投资者普遍存在过度信心,过度信心可能导致跟风或者说从众心理。另一方面,投资者面对市场信息会出现过度反应或低度反应。前者是指股价的波动高于按照理性模型所预见的那样,后者是指股价的波动滞后于消息的发布。也就是说,股价对消息的反应是有时滞的。此外,公众的注意力、文化等也对股价明显有影响。

3、季节效应和心智间隔(Mental compartments)。与锚定和框架现象不同,人们趋向于按照一些特定事件的表征而把他们置于相应的心智间隔。也就是说,面对一种复杂现象的时候,人们经常采取多种相对分离的小决策。比如,个人投资者经常把资产的投资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安全的,用来防范风险,一部分是风险的,用来获取致富的机会。心智间隔可以用于理解所谓的“一月效应(January effect)”,这种效应已经在十五个不同的国家被观察到。很明显,避税等客观因素无法解释这种效应。行为金融认为,人们普遍接受新年新气象的祝福,因而在年份转换的时候愿意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

诸如金融市场参与者观念的多元化、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心态特征、投资者的正反馈策略、投资者的心理账户等都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不同金融产品的价格差异,这种波动和差异无法像新古典金融理论那样通过套利来消除,特别是投资者的从众心理等带来了金融“传染”问题,由此产生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市场价格特征也表明预测的困难,不能通过标准的估价模型来加以测算。总的来看,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并非有效的,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通过其决策影响到价格和交易,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就是对市场参与者心态和预期的监管,而不是对具体风险和价格、数量的管制。

第四节结束语-行为经济学评价

行为经济学批评新古典经济学脱离实际,忽视当事人现实的决策模式,从而无法有效解释经济现象。但这不等于说行为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替代范式,至少现在还不具备这种革命性影响。正如卡梅瑞(Camerer)和罗纹斯特恩(Loewenstein)所指出的,行为经济学并不全盘否定新古典经济学,因为新古典经济学通过效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建立了较完整的经济和非经济行为分析理论框架,并使得这种分析能够进行实证,这使得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仍然是有用的20。行为经济学接受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但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行为假定,由此也就动摇了其理论逻辑。

行为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决策理论,并把该理论广泛运用到各种政治、法律和经济领域,逐步形成了比较成型的行为决策理论、行为金融学、行为宏观经济学、行为劳动市场理论、行为法律和经济学、行为政治经济学等等。特别是,行为经济学不满足自身局限于分析个体行为,而把其理论扩展到博弈和社会行为范围,形成了行为博弈论,深入研究了博弈过程中的学习、互惠、公平等问题,并通过社会偏好的构造和引入,进入到经济学最抽象的领域-福利经济学,从现有的研究看,很有可能形成行为福利经济学

20参见Colin F. Camerer和George Loewenstein(2002): “Behavioral Economics: Past, Present, Futur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chnology, working paper, 第一页。

分支。

因此,通过回归现实的假定,行为经济学迄今应该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重要人物相继获得了诺奖和克拉克奖,这些奖项本身也代表社会对该领域研究的期待。不过,也应该看到,即使引入了社会偏好,仍然无法摆脱边沁当年的困境,如果通过加入非自利追求就能够表达偏好的社会性,那么何时加入?加入的程度如何?两者的相互影响如何?自利和非自利动机存在的基础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从20世纪初的工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研究开始,管理学家们就非常关注组织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力,众多的研究发现,个人偏好依赖其社会情景,反映出社会特征。这正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看法。如果是社会决定了个人偏好,那么行为经济学的基础-行为决策理论-就如同空中楼阁了。可惜大多数经济学家们都无法平等地对待管理学的思想,总是认为那些思想不过是经验之谈,而不是科学。但也有少数经济学家意识到行为经济学的脆弱性,比如斯密德正确地看到,行为经济学可以在一个社会演化过程中通过行为-结构-绩效来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无需建立在个体主义方法论基础上21。个体行为是一个社会现象,需要从制度的角度来研究行为,而不是相反。可以预见,斯密德的思想将对行为经济学今后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本章思考题:

1、行为经济学的出现能构成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革命吗?

2、期望理论有何局限性?

3、行为经济学的政策观对我国经济改革有何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美】A?爱伦?斯密德.2004.《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美】安德瑞·史莱佛.2003.《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Akerlof, George A.2002. “Behavioral Ma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2, 411-33.

Barberis, Nicholas and Richard Thaler2002.“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

Benjamin, Daniel J. and David I. Laibson2003. “Good Policies for Bad Governments: Behavioral Political Econom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Behavioral Economics Conference paper, June8-10.

Camerer, Colin F. and George Loewenstein2002. “Behavioral Economics: Past, Present, Futur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chnology, working paper。

Frederick, Shane, George Loewenstein, and Ted O’Donoghue2002. “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P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40, pp.351-401.

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2000.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win, Shira B. 1996.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Lessons For Our Own Day From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4, pp.1293-1323. Rabin, Matthew 1998.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6, pp.11-46.

Starmer, Chris 2000. “Developments in Non-Expected Utility Theory: The Hunt for 21参见【美】A?爱伦?斯密德,2004,《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本。

a Descriptive Theory of Choice under Risk”,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8, pp.332-382.

作者:周业安,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31章行为经济学 1.假设要求被实验者摇奖买票。告诉一组被实验者,他们有55%的可能性买到票,而告诉另一组被实验者,他们有45%的可能性买不到票。哪个小组更愿意摇奖买票?这种效应的名称是什么? 答:第一组被实验者更愿意摇奖买票。这种效应的名称是框架效应。实际上,两组被实验者买到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但是针对第一组的表述属于正面信息框架,针对第二组的表述属于负面信息框架,根据框架效应,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人们会厌恶损失。 2.玛丽为自己的家庭制定了整周的膳食计划,而弗雷德负责每天购物。谁更愿意使得膳食多样化?这种效应的名称是什么? 答:玛丽更愿意使得膳食多样化,这种效应的名称是选择分类效应。人们在面临一次性选择时,一般会明显地愿意选择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 3.设想一个中等规模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正试图决定为自己公司雇员的年金计划提供几种共同基金。提供10种共同基金好还是提供50种共同基金好? 答:根据经典消费者理论,人们偏好多样化,因此选择越多越好。但是更多的选择可能会误导雇员,以致雇员无所适从;此外,过多的选择也存在决策成本问题。因此,对于人力资源主管而言,提供10种共同基金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如果人力资源主管决定提供50种共同基金,则最好是将它们归并为相对更少的几类基金。

4.在正常的硬币投掷中,连续出现三次硬币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答:在一次正常的抛掷硬币实验中,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概率都是0.5。由于每次抛掷硬币都是独立事件,所以连续三次抛掷硬币都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0.5×0.5=0.125。 5.约翰决定本周和下周各节省5美元和10美元的开支。然而,在下周来临时,约翰决定只节省8美元的开支。可以用哪种专业术语描述这类不一致性行为? 答:约翰的这类不一致性行为称为“时间的不一致性”。“时间的不一致性”是指在t 期为t+i期计划的行动方案,在t+i期到来时,实施该行动方案不再是最优的。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概述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 2000-2005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至少有三位被视为“行为经济学家”——阿克劳夫、史密斯、谢林,以及至少有一位被视为是“计量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家——麦克法顿。 狭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广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把五类要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1)“认知不协调-C-D gap”;(2)“身份-社会地位”;(3)“人格-情绪定势”;(4)“个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与局部知识。 前景理论 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在《赌客信条》一书中,作者孙惟微将前景理论归纳为5句话: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确定效应 所谓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就是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A。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这时会跳出来批判:选择A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期望值要大于30000。 这个实验结果是对“原理1”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

应用文-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xa02001年,美国 学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每两年一次)、授予对经济学理论影响最大的40岁以下的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章,颁发给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修·拉宾(Matthew Rabin)。这是1947年设立该奖以来,首次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同时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也3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Becker、阿克劳夫George A.Akerlof、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这说明非理性经济学由于其对新经济现象的良好解释已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不同 中观察的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特点是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了主流学派的理性经济人概念。行为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例如人在做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从而将心研究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以观察现在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并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持续偏好等基本假设的不足。正因为如此,行为经济学已确立的原理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企业、政府等方面的关注和兴趣。行为经济学的崛起,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也进行了拓展。 一 传统主流经济学假设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并且都是自利的。所谓“理性行为”是指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的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近乎正确的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 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所谓“自利”,是肯定追求自身利益是导致人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有人本身内在的生物学根据。在“自利”的基础上,传统经济学就衍生出一个核心的命题,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会无意识、有效地增进 的公共利益,从而会导致个人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亚当·斯密虽未明确提出理性经济人假说,但却对理性经济人假说的内涵作了如下经典的表述:“每个人都力求运用他的资本,生产出最大的价值。一般而言,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促进多少。他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所得。正是这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实现着他自己并不打算实现的目标。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常常能够,与有意去促进相比,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益!”亚当·斯密认为,正是这一理性经济人的动机,激励和推动着人们去完成他们原本不会去从事的艰巨 。斯密相信经济秩序服从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并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去达到某种确定的目的。而后约翰·穆勒又依据西尼尔所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明确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说。正是由于传统的经济学将经济主体与客体进行了抽象的演绎,经济学的框架才得以形成,后来的主流经济学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 随着边际革命的出现,“经济人”的假设又不断地被抽象化和理想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理性”被极端化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数学的计算,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工具,“经济人”被转化为一种理性选择的概念,即目标函数的极大化。依据戈森定律,杰文斯、瓦尔拉和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消费者的理性假说,推导出了消费行为上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将使消费行为在某种预算约束下扩大到边际平衡点。此后,在帕累托对效用度量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希克斯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将偏好变成一个可以最大化的指数,从而提出了由两曲线相切点而确立的最大化满足的消费结构,避免了对满足的价值判断。萨缪尔森又给出了经济行为者的理性选择进行经济分

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哈喽,诶瑞巴蒂!今天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些与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知识。 行为经济学产生了4个重要的理论或者说4个结论: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1 前景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2 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

行为经济学测试-A

A卷问卷部分: 共四题,选择题局为单项选择,划线部分为必答。 1.你在地上捡到1000块钱,但是被另一个陌生人看见(是你先看见并捡起),不管什么原因, 你必须和他一起分这笔钱,才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否则你们两个人都将得不到任何钱; 然而如果你的分配被他拒绝,那么你们将得不到任何钱。 那么你会分_______元给这个人。因为你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家庭生活中,丈夫的工资每月是2500元。那么你认为妻子的工资应该是月( ). A. 1000– 1500元 B.1500– 2000元 C.2000– 3000元 D.3000– 5000元 E.妻子的工资不应受丈夫工资的约束 F.以上答案都不对,我的答案是________元 您选择该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 3.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假设公司员工的工资是每月1500元,现有两个人的工作量,但 是公司只雇用了你一个人,你认为公司每月应付给你_______元,你才不会拒绝这份工作; 但是如果你所需求的工资没有被公司所接受,你也将不会被录取。如果将你对这份工作的 投入工作额度用1分-10分来表示(注;投入额度的意思即工作投入热情),则你的工作投入度将是______分。因为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 社会对穷人不收税,对富人收25% - 45%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有社会福利; B 社会对穷人和富人都收8%的税,穷人和富人均无社会福利; 你愿意生活在( )的社会制度。(备注:穷人和富人依照你自己的定义和理解) A. A 社会 B. B 社会 您选择该项答案,是因为您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现模型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 现模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简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最后,利用行为经济学通过分析经济人心理来描述经济人经济活动行为的思路,对传统投资贴现模型作了一点改进。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有限理性展望理论价值函数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及兴起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又称为“心理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认为,人类行为是有限理的,并且,经济人偏好不总是稳定的。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 1.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的偏差 一个基本偏差是:小数法则。例如,当一位投资者观察到一位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中的投资业绩好于

平均情况,就会得出这位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优秀的结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展望理论 莫里斯.阿莱最先提出实际情况中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并由此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阿莱悖论。如,给定一组选择,a:以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收益;b:以8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20%的概率没有收益。此时,被实验者往往会选择a选项。给出第二组选择,a:以25%的概率获得3000元的收益,75%的概率没有收益;b:以2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80%的概率没有收益。与第一组选择相比,两个选项获得收益的概率同时减为四分之一,但此时被实验者往往放弃a而选择b。 卡尼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展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即展望理论。 在展望理论中,相对于各种选择下效用的绝对水平,决策者重视各种选择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行为经济学 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把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放在了学科研究中心地位的经济学,它通过可重复、可证伪的实验等方法,确认经济主体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行为对现有的经济学假定及分析逻辑进行质疑,并试图对这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1)行为经济学对标准经济学的一些假定提出质疑,这些假定包括:决策者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理性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策者具有不变的时间偏好,在涉及跨时期决策的情况下,决策者依据效用贴现理论进行决策;各种收入和资产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等等。行为经济学认为在这些假定下所得出的理论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2)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同时也借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的决策行为。 (3)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区别:行为经济学运用实验方法对人类决策行为进行研究,而标准经济学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 2.请给出偏好反转的例子。 答:偏好反转表现为选择颠倒。例如在赌博行为中,假定有两个不同的赌局A和B,赌局A可以提供概率较高的小额收益,而赌局B可以提供一个概率较低的大额收益。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更愿意参与风险低的赌局A而不是风险高的赌局B。但是,当要求受试者

对这两个赌局定价时,人们却通常愿意为赌局B而不是赌局A支付更高的价格。 3.什么是框架效应?给出框架效应的例子。 答:框架效应是指人们的评价、态度、偏好等这类反应依赖于引致这类反应的情境和过程。当一个问题以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会偏爱选项A,而当同一个问题被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却偏爱选项B。 例如,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做的有关“亚洲病”的实验。受试者被告知,有一种疾病威胁到600个公民的生命。受试者需要在两个选项里作选择。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受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一种表述方式是:若采用A方案,可以保证救活200人;若采用B方案,有l/3的概率救活600人。大部分人偏爱A方案而不是B方案。如果改变上述选项的表述方式,改为:若采用C方案,必然有400人死亡;若采用D方案,死亡600人的概率有2/3,无人死亡的概率有1/3。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受试者偏爱D而不是C。事实上A与C 是等价的结果,B与D是等价的结果。 4.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看法的不同之处有: (1)期望效用理论隐含着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独立性、单调性等若干公理,但经济学家在现实生活或实验中观察到人们的许多决策行为违背这些公理,前景理论是对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众多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前景理论的重要假定是:参考点为原点,损失厌恶,边际灵敏度递减。 (2)前景理论认为期望效用理论在判断风险作出决策时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其一,假定人们会根据概率决策,而概率太复杂,经济活动当事人往往不会计算概率;其二,用期望

行为经济学答案

六.举例分析锚定心理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1.人类一个微妙的天性——倾向于把一件事情,无论它是否与决策有关,作为自己作决定的一个参照依据。这是锚定心理特点之一,我们前面所谈的“瓜步之战”的问题正说明了这一特点,在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数加上400当然没法知道这场战争三什么时候开始的。2。另一特点在于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常过于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也就是说人们容易把这些证据当作参照系,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中得出歪曲认识。例如,戒毒所的工作人员在估计病人因极度失望导致自杀的可能性时,常常易于想起戒毒者无法忍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的偶然事件,这时如果进行代表性的经验判断,则可能夸大病人自杀的概率。3。锚定心理还会影响人们的偏好。例如,在一家时装精品店每款1500元和1000元的衣服间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后者,而在另一家店中,大部分的衣服都在500元以下,那么大家便不再考虑对1000元衣服的购买。这时因为前者人们把参照锚定在1500元衣服上,而后者则锚定在500元衣服上。3.锚定心理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了"心理账户"或"心理间隔".即相同的人对于等量的货币,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区别对待.彩票中奖得来的钱花起来可能会大手大脚,而对辛苦挣来的血汗钱用起来则能省则省。锚定心理使人类基于表面特性,将特定事件区别对待,没有看到宽泛的大场景,只看到个体的,分别的小范围。 作用: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上,揭示了人类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的一般趋势,为参照系理论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锚定心理确定的参照系改变了传统价值的判定标准.锚定心理则采用将抽象价值锚定在具体价值这个不确定的参照系上,并由参照点和取值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差异,通过价值函数作用得出价值的判断,这种创新价值确定方法解决了个性化价值的确定问题. 八.前景理论产生的原因:期望效用理论描绘了理性行为的特征,而前景理论则描述了实际行为,虽然期望效用理论为某些简单和透明的决策问题的现实选择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是复杂的,需要更丰富的行为模型,因此,情景理论诞生了,它可以解释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案例。它指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主要内容: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2。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倾向于冒险赌博(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实现确定性盈利(风险规避)。3。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4。前期决策等实际结果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 意义:前景理论让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加精确,更加贴近实际,更为准确地描述风险条件下的个人行为。它与我们的很多经济事实相符,解释了很多在期望效用理论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环境暗示的含义:指的是影响消费者心理和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场合,声音,图像,气味,装饰等。 主要特征;1,暗示模型提供了新框架来理解边际效用中的高频率变动。2,暗示模型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能通过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恶习。3,暗示可以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七.举例分析积累性预期理论的5个主要选择现象: 框架效应:选择理论假设表述的不变性,即一个选择问题的等价表述应该产生相同的偏好顺序,.和这个假设相反,很多证据表明,在框架中的选择不同导致了偏好的不同. 非线性偏好:根据期望原理,风险预期的效用在结果可能性中是线性的.Allais认为,0.99和1.00可能性的不同要比0,10和0.11可能性的不同在偏好上起更大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选择的非线性偏好的不确定性。 禀赋效应:人们是否愿意在不确定的事情上下赌注不仅仅取决于不确定性的大小,而且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资源,。Ellsberg发现人们更愿意在一个装有相同数目红球和绿球容器上下赌注,而不愿选择红球和绿球的比例不确定的容器。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愿意选择自己有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超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卖粮打白条”的情况最初发生在()年。(1.0分) 1.0分 ?A、 1954 ? ?B、 1967 ? ?C、 1984 ? ?D、 1990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货币作为一种天生的平等派,为()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1.0分)1.0分 ?A、 少数人 ?

?B、 商品需求者 ? ?C、 每一个人 ? ?D、 产品供给者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关于人民公社化,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分 ?A、 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 ?B、 它其实是原来的高级合作社 ? ?C、 具有政治化色彩的组织 ? ?D、 出现在1952年互助组时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农村土地承包制在中国于()年开始实行。(1.0分)1.0分 ?A、 1954 ? ?B、 1967 ? ?C、 1980 ? ?D、 1985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1.0分)1.0分 ?A、 经营权改革

?B、 规模化改革 ? ?C、 所有权改革 ? ?D、 制度化改革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关于佩蒂-克拉克定理,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一定量的劳动得自农业的收入要少于得自工业的收入 ? ?B、 得自工业的收入少于得自商业服务业的收入 ? ?C、 把产业分成三个层次 ? ?D、

等量的要素在不同产业当中获得的报酬相差不大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社会成本是()中的一个概念。(1.0分) 1.0分 ?A、 管理经济学 ? ?B、 社会经济学 ? ?C、 政治经济学 ? ?D、 行为经济学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用来做参照系的不能是下列哪一个?()(1.0分)1.0分 ?A、

行为经济学简本-周业安

第22章行为经济学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熟练掌握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研究纲领和研究方法;重点理解为决策模型——期望理论的分析前提、理论逻辑、主要观点以及相关拓展;广泛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主要政策观。为了学好本章内容,要求学生系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确定和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 第一节行为经济学的形成、理论渊源和学科特点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核心观点如下: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理账户、启发式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关心相对损益,并常常有框架效应等;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事人的这些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通过经济变量反映出来,结果市场有效性不再成立,各种经济政策需要重新考虑。从这些基本观点看,行为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叛。但大多数行为经济学家承认其研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改进或修正,而不是革命。行为经济学的宗旨是让经济学更现实,更具解释力。 不过,行为经济学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新鲜事务,特别是近十年才被经济学界广泛关注。但和其它经济学流派一样,行为经济学在思想上并非新鲜事务,早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经论及诸如“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并注意到这些个人心理对观察经济现象的作用。在斯密之后,经济学一直号称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通过杰文斯、帕雷托等人的努力,心理因素逐渐和行为分析相分离,特别是波谱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行为研究所依赖的心理学基础已经消失,主流经济学仅仅建立在抽象的不现实的偏好公理基础上。科斯曾把西方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主流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只注重抽象的演算,忽视现实的经济现象,就如同闭门造车。行为经济学家和科斯一样,从反思和革新“黑板经济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崭新道路。 真正把经济行为作为主要研究任务的经济学家有二个代表性人物:一是乔治·卡托纳(George Katona);二是郝伯特·西蒙。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卡托纳广泛研究了经济行为的心理基础,特别是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关于通货膨胀心理预期假说,为后来的通胀目标理论打下了基础1。西蒙的研究广为人知,他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说,指出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决策时不仅面临复杂环境的约束,而且还面临自身认知能力的约束,即使一个当事人能够精确地计算每一次选择的成本收益,也很难精确地做出选择,因为当事人可能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偏好序。 继卡托纳和西蒙等人之后,许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联手研究经济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试图建立经济行为的心理基层。卡托纳等人尝试测度影响当事人决策的心理因素,并讨论其对各种具体经济变量的影响,但由于没有找到合理的方法,值得这类研 1准确的说,卢卡斯等人引发的“理性预期革命”是建立在预期的计算方法的创新基础上,而卡托纳对预期研究的贡献则建立在预期的心理模型创新基础上。从现在来看,卡托纳对经济学的贡献不亚于卢卡斯等人。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

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拥抱(转) 2008-10-31 19:35 有个例子:如果你对某一个美女一见钟情,而你再见到她时,当她回眸一笑,你立刻就会意思到她是看上你了,使你立刻感觉到有一(一厢情愿)到二(情投意合)的转变。但旁观者就不会这么认为!正所谓‘旁观者清“嘛。也有可能她那一眼是在鄙视你呢?(我就遇到过这中情况)。 所以心理有可能影响你的行为。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请把你家里的电话号码的后三位数写下来。 请你猜一下,在历史上,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年代数字比你家电话号码的最后三位大还是小? 最后,请你猜一下,西罗马帝国是哪一年灭亡的?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一定不记得西罗马帝国具体是哪一年灭亡的(事实上,很多历史系的学生也不清楚)。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对第三个问题的猜测会受到第一个问题的影响。 经过大规模的测试,行为经济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电话号码后三位数字大的人,其猜测的年代普遍要大,而后三位数字小的人猜的则小。原因

在于,电话号码相当于一个锚,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对我们的思维起到了锚定的作用。如果你在北京的秀水街或其他服装市场买过衣服,你一定能体会到锚定的作用,你的还价在很大程度上被卖主出的高价限制住了。上面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对行为经济学有初步的了解。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而不仅仅是物的经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在国外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在我国影响较大的赫伯特·西蒙(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了“有限理性”。他认为——人并非是全知全能的,人类决策的特点是有限理性,以“满意”为原则,情境对决策能产生显著影响。 西蒙的观点常常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渊源之一。 在学术界,真正引起震动的是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系统阐述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表明人的行为会系统性地偏离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这一观点对主流经济学形成了挑战。 自从卡尼曼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

行为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1-6章)

第1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行为金融: 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 经济心理学: 是关于经济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学科,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为个体及群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强调经济个体的非理性方面及其重要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 或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它是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研究、解释人类认知过程和复杂行为的科学。 实验经济学: 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的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理性人:在决策时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并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的人。 有限理性: 人们在认知与判断上存在很多局限性,其活动受到自身的心理活动、个人情绪的影响. 二问答题 1行为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回报原则。那些经常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行为比那些不带来回报的行为更可能被主体重复; (2)激励原则。那些曾诱发了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比那些不曾诱发回报行为的外界激励更容易诱发主体的同类行为; (3)强化原则。行为主体在没有获得对其行为的预期回报,甚至为此遭到惩罚的时候,会被激怒,进而强烈地要求实施能够补偿损失的行为。相反,如果某类行为给行为主体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回报,或没有带来预期的惩罚,行为主体将更主动地实施同类行为。 2行为经济学具有哪些特点? 行为经济学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1)其出发点是研究一个国家中某个时期的消费者和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其研究集中在人们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的决策过程,而不是这些行为所完成的实绩;(3)它更重视人的因素。研究分析经济活动的心理过程,例如人们在作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等,因此也可以认为它是管理方面的经济学。 3 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智慧树内蒙古大学《行为经济学漫谈》课后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2020年智慧树内蒙古大学《行为经济学漫谈》课后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整理人:寒夜见面课:效用与偏好 1.【判断题】 (2分)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具有计量单位———Util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A.对 B.错 答案: 【错】 2.【判断题】 (2分) 在行为经济学中,偏好是行为的理由,即用于解释在给定的情境中所采取行动的个人属性 A.对 B.错 答案: 【对】 3.【单选题】 (2分) 人们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支配,外部环境对偏好的影响即() A.显著性假定 B.关联效应 C.尺度相容性 D.启发诱因 答案: 【启发诱因】 4.【单选题】 (2分) ()强调效用的幸福内涵, 它从更宽广的角度把效用理解为快乐与痛苦,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 以及生活满意度等 A.体验效用 B.序数效用 C.过程效用 D.基数效用 答案: 【过程效用】 5.【多选题】 (2分) 效用内涵演化的三个阶段包括() A.效用=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属性

B.效用=偏好 C.效用=满足或满足指数 答案: 【全选】 见面课:行为经济学与企业管理误区 1.【判断题】 (2分) 决策是人们在两个及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2分) 作为人类进化的产物,推理系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系统;而直觉系统是人独有的,体现着人独特的逻辑、理性,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系统 A.对 B.错 答案: 【错】 3.【单选题】 (2分) “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思维固定在某处”这句话描述的是() A.易得性偏见 B.锚定偏见 C.沉没成本效应 D.过度自信 答案: 【锚定偏见】 4.【单选题】 (2分) 下列哪一个不是推理系统的特征() A.颇费力气的 B.缓慢的 C.很难控制和修改 D.受制于思维 答案: 【很难控制和修改】 5.【多选题】 (2分) 避免决策误区的原则包括()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

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一般均衡模型。那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学所谓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这样一个一般均衡系统上附加了一个固定的货币工资。“粘性货币工资”解释了不完全就业和商业的周期性波动。从那时开始宏观和微观经济学都发展出了一批Scarry式的模型这些模型把多种实际行为全面地纳入经济理论中。例如“柠檬市场”分析了有不对称信息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在这种市场中买者和卖者通常拥有不同的信息。我的论文考察了在这些更加实际的情况下出现的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新古典经济学家发现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薄弱标志是一篇名为“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论文。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创造的新版宏观经济模型成了这个领域的标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但不同的是它更强调所有的决策都是和最优化行为相一致的。为了将失业和经济波动纳入分析之中新古典经济学家首先是求助于不完全信息而后是技术变革。新的理论至少在一方面有了进展:价格和工资决策有了清晰的微观基础。但是其中的行为假设过于原始粗糙以至于至少有六种经济现象不能得到解释。在一些情形中和新古典假设的矛盾导致了对这些现象的否认。在其他的情形中新古典的解释只

不过是同义反复。六种现象如下:(1)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在新古典模型中只要失业者接受只比市场出清水平低一点点的工资他马上就可以找到工作。所以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2)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的作用:在新古典理论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完全没有作用。一旦货币供给被完全预期到价格和工资就会相应地变化。真实工资和相对价格是保持稳定的;实际经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3)高失业下通货紧缩并未加剧:由新古典模型可推导出自然失业率的菲利浦斯曲线。如果失业率低于这一自然率通货膨胀就会加速;反之通货膨胀会持续减速。(4)普遍的退休储蓄不足:在新古典模型中个人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数量已最大化其跨期效用函数。这样的话私人的储蓄额应该是最优的。但是人们却常常对他们的储蓄感到失望。而且如果没有社会保险计划的话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会过少的储蓄。“强迫储蓄计划”非常流行。(5)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6)自暴自弃的低下阶层的长期存在。我将从我的一个最早的尝试开始这个尝试导致了对非对称信息在市场中的作用的发现。一、非对称信息信息问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中。在一些市场中不对称信息可以由于重复交易和声誉的存在而较为容易得到解决。在其他市场如保险市场、借贷市场、劳动力市场中买卖者之间的非对称信息并不容易解决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市场失效。例如老年人不容易买到保险小公司的贷款受到限制。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少数者”会受到统计歧视因为人们总是被归入根据可观察的特征确定的各种类型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完整版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通过营销看行为经济学【摘要】作为一个理智的现代消费者,不应该为商品表面的家乡所迷惑,人的感觉有时候非常不可靠的。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很多时候,不是计算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这与组织行为学中选取解决方法的原理类似,人们往往不是要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而是在所知到的方式中,选取比较好的方式,这是不理性的行为。不要请一位广告的鼓动而改变决策。广告总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改变着你的参照系。厂商与消费者,永远是市场里博弈的对手。尽管买家会自律的自我约束,但是商家有办法给买者一些理由去违法自律规则,让你不自觉的很情愿的“上钩”。 【关键字】行为经济学营销方式参照依赖心理账户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具有巨大损失的“非理性”选择。例如,生活中的营销。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被商家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段所影响,各类广告、促销无孔不入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可能你会说,我拒绝任何夸张的推销,也不会去上商家的钩。事实上,经受了某种适当的推销手段之后,消费者的选择框架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消费者自己很难察觉。通过营销,企业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从而获取利润。可以说,营销是一门研究消费者,研究人的学问,它与行为经济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行为经济学也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中总说那样,死板与应试。行为经济学更深地洞悉了人们思维深处的奥秘,指出生活中“荒唐”决策的本质,探究非理性行为的规律。比起亚当·斯密那只着名的“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更加敏感、细腻、带着浓浓的人情味。 在营销中,有着比较,正因为有着比较才能决定,我们是不是要为了我们觉得好的东西付更多的钱。而我们的参考系是不是也是正确的呢,或者这也是商家向我们营销的一种手段。例如:有俩杯哈根达斯冰淇淋。A杯里有冰淇淋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上去快要溢出来了;B杯里的冰淇淋是8盎司,但装载了10盎司的杯子里,看上去还没有装满。你愿意为那一份冰淇淋符更多的钱呢?实验结果是,大多数的人都愿意为A杯里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人们总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总说眼

行为经济学(中文版全文)

行为经济学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熟练掌握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研究纲领和研究方法;重点理解为决策模型——期望理论的分析前提、理论逻辑、主要观点以及相关拓展;广泛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主要政策观。为了学好本章内容,要求学生系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确定和不确定下的决策理论。 第一节行为经济学的形成、理论渊源和学科特点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又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就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核心观点如下:对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心理特征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抽象的行为假设基础上;从心理特征看,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依靠心理账户、启发式代表性程序进行决策,关心相对损益,并常常有框架效应等;当事人在决策时偏好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内生于当事人的决策过程中,不仅可能出现偏好逆转,而且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等;当事人的这些决策模式和行为特征通过经济变量反映出来,结果市场有效性不再成立,各种经济政策需要重新考虑。从这些基本观点看,行为经济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反叛。但大多数行为经济学家承认其研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改进或修正,而不是革命。行为经济学的宗旨是让经济学更现实,更具解释力。 不过,行为经济学仅仅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新鲜事务,特别是近十年才被经济学界广泛关注。但和其它经济学流派一样,行为经济学在思想上并非新鲜事务,早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经论及诸如“损失厌恶”等个人心理,并注意到这些个人心理对观察经济现象的作用。在斯密之后,经济学一直号称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科学,但通过杰文斯、帕雷托等人的努力,心理因素逐渐和行为分析相分离,特别是波谱的证伪主义和弗里德曼提出的实证主义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