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刘蛙小学评价制度(新)

刘蛙小学评价制度(新)

刘蛙小学评价制度(新)
刘蛙小学评价制度(新)

目录

十三里堡小学教师工作年度考核方案 (1)

凉州区高坝镇十三里堡小学教师考勤制度 (14)

十三里堡小学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比办法 (15)

十三里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 (19)

十三里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征求意见稿) (20)

十三里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征求意见稿) (21)

十三里堡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征求意见稿) (22)

十三里堡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征求意见稿) (23)

十三里堡小学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征求意见稿) (24)

十三里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26)

十三里堡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试行) (28)

十三里堡小学教师工作年度考核方案

(讨论稿)

根据《凉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教职工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办法(试行)》(凉教人发[2012]2号)文件精神及《高坝学区学校和教职工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发放实施办法(试行)》要求,落实建立科学有效的日常工作规范,引入适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效能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体现出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特点,达到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学校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目标,结合我学校实际。特拟订《十三里堡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发放实施细则》。细则提交校委会和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后随即生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的特点。

(二)以德为先,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三)坚持激励先进,促进职业发展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打破平均主义,按工作责任、岗位目标完成情况,确定教师的绩效工资待遇。

(四)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绩效考核的全过程要公示,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三、绩效工资的执行

(一)凡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规定工作任务人员的70%基础性绩效工作按月发放,30%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本细则考核结果确定,分上、下半年报区教育局审核后,报区人社局审批,由区财政局拨付到教师个人帐户。

(二)校长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学区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照本校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考核等次确定。

(三)教师、中层管理岗位的人员、工勤人员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适当拉开分配差距。要坚持向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根据“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中,班主任津贴不低于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15%的额度”的规定,从绩效工资中提出班主任津贴: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每人每月平均40元(每学期按5个月计算,不足15%部分在其他考核项目中进行倾斜处理)。班主任在完成满课时量的情况下,根据班主任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具体分配。

(四)绩效工资的核算办法。每位教职工绩效考核得分相加,得到全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得分总和。全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除以全校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得分总和,得到分值,分值乘以教职工工作绩效考核得分即为教职工个人应得的奖励性绩效工资额度。

四、考核内容及办法:

采取千分制。根据考核的具体内容,分工作量、工作表现、工作成效及加分项四部分进行考核:

1.工作量(350分)

(1)课时工作量(150分):按语文、数学、英语每节课程10分,六年级综合课程每节8分,其他课程每节6分,自习课、活动辅导课每节4分。按周课时数×课程分值记分。

(2)管理工作量(100分):校长按满分计算。教导主任、总务主任60分,班主任40分,教研组长、电教员、保管、图书管理员、档案管理、仪器管理员、卫生各加30分,其他分工加20分。

(3)出勤(100分):

①全年累计全勤者加10分;

②全年累计请事、病假3天内不扣分。住院治疗的教师不扣分,但需提供相关证明。3天以上5天以内一天扣2分,5天以上超出部分每天扣5分,9天以上超过部分每天扣10分,旷职1天扣20分,全年累计迟到超过5次每次扣1分,早退每次扣2分;

③集会:无故缺一次扣1分,累计扣分,扣完出勤分为止。

④婚、丧、产假在国家规定假期内不扣分,个人外出学习不扣分。

2.工作表现

(1)职业道德(50分):

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履行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以及平时表现等各方面。(由考核小组及学生及家长代表评分)。有下列情形者,酌情减分。

①一学年内,违反学校及教育部门规章制度,被学校通报一次扣1分,被学区点名批评通报一次扣2分,区级通报一次扣5分。

②学年内因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或行为不当造成的学生人身轻轻伤害安全责任事故者,一次扣3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而造成恶劣影响者,一次扣减10-20分。

③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以及不积极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者,一次扣5分。

④上半堂课或上课不进教室(或体育课不在体育场地者),一次扣5分。

⑤不履行岗位职责,且不服从领导批评教育,无理取闹者一次扣1分。

⑥对搬弄是非,影响团结或不思进取,消极怠工,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开展者,酌情扣1-2分。

(2)德育工作(50分):

按学校德育常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分:

权重分为:学校领导及班主任50分,其他教师按40分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①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德育有机融入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及其他活动中;

②在学校工作中,能配合班主任及其他人员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值周等常规工作中能有效管理、教育学生;

③注重学生安全心理健康及法制教育;

④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

⑤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措施落实。

(3)教学常规:(200分)

①备课(50分) :能学习课程标准,制定可行的进度计划,备课做到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超周写出课时计划,掌握教材重难点中的关键部分,选用教法合理。由主管领导、考核小组在期中、期末抽查两次,根据抽查、检查结果评定,主课每少于学校规定的课时次数1节扣2分,其它课少1节扣1分。使用旧教案或没有教案的,扣50分,教案与课本内容不相符的,每节次扣1分。上课不带教案的,发现一次扣1分。

②上课(60分):教学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单元重点,教学科学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法恰当,启发得当,教改意识强,教

学手段先进。平时上课教师不随意调课、随便脱岗。上课期间不会客,不接打手机。违反上述一人次者扣1分。该项由教导处打分。

③作业批阅 (50分) :布置作业科学适当,批改细心认真,批语恰当,批改符号统一,书写干净整齐;完成作业批改所规定的次数。由主管领导、考核小组在期中、期末抽查两次评定。语文作业:每篇课文1次作业,少一次扣1分;作文8次,少1次扣1分;写字16次,少1次扣1分。数学作业按学校规定次数少1次扣1分,其它作业每少1次扣1分,抽查作业少1本扣0.5分。教导处、教研组检查作业情况记分。

④其它(40分)。

坚持听课制度,并认真评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校领导不少于30节),少一节扣1分,不参加评课者,少一节扣1分;不交听课记录或弄虚作假者,视情况扣3 -6分。听课记录必须有教学建议和分析。缺少教学建议的,少一次扣1分。)政治学习笔记有记载,有重点。业务学习有计划,有学习笔记。由主管领导、考核小组在期末检查业务笔记。

(4)继续教育开展情况(50分)

①有个人参加培训的过程记录和总结。

②能按学校规定完成教学基本功等的继续教育培训。

3.工作成效:(300分)

(1)教学效果(200分)

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达到体现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质量要求进行考核。计分标准为:基本得分+奖励分。其中完成规定任务120分;奖励分80分,根据统考成绩计分。奖励记分为:高于平均成绩1分,加2分;低于平均成绩1分扣2分。学区统考1—5名分别加50分、40分、30分、20分、10分。位于全学区最后5名者,减10-50分。带双班主课或三班主课者,求平均分;两班在平均成绩分上2分,三班加4分。学校统考分别以语文、数学平均成绩为标准线,高1

分加1分,低1分扣1分。接任新课程者,计分时酌情考虑原来的教学成绩。)

(2)育人效果(50分)

①学生能遵守学校纪律,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学校师生及家长好评;

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困难学生有较大进步;

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④班级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⑤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

(3)教学研究效果(50分)

以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及成果运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能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研究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教学论文、经验材料、教案、案例分析、课件、教具、录像课、教师参加的相关个人比赛等,论文或教育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等,按国家、省、市、区、镇分别记10、8、6、4、2分。

4.加分项:

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党委、政府授予的师德标兵、质量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证书为依据,镇级加2分,区级4分,市级6分,省级8分,国家级10分。可以累计,但最高10分封顶记分。

中层管理岗位人员、工勤人员绩效考核内容的2、3项以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计分。

五、考核程序

1、个人自评。教师个人进行总评和自评。

2、民主测评。在全校教职工范围内和所教学科学生中进行民主测评,并听取家长代表的意见。

3、综合评定。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考核小组按照考核细则,结合教师自评、集体评议,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意见。经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审核,综合评定考核等次。

4、校内公示。对考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的等次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

5、确定等次。对公示无异议者,报学区批准执行。

六、组织实施和相关要求

(一)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区成立教师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聂守庆(校长)

成员:严发武(教导主任)冯和元(总务主任)施勍(教研组长)代顺生(教研组长)闫虎年(教师代表)、魏金香(教师代表)、

张忠文(教师代表)、王高(教师代表)

(二)绩效工资发放的相关要求

1.个人脱产进修学习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2.借调在教育系统之外的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3.累计病休六个月以上,从第七个月起扣除全部绩效工资(含基础性绩效工资)。

4.严重违反师德规范、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因其它原因受到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的,分别扣除绩效考核得分的20%、30%、50%、60%、70%、80%、100%。

5.实施考核过程要公开透明,考核的各项得分以原始依据为准,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和质询。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如果对考核分值有异议的,经领导小组查实后重新核算,并对存在异议的教师进行答复说明。

10

11

12

凉州区高坝镇十三里堡小学教师考勤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考勤管理,根据《高坝学区考勤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对原教师考勤制度进行修订,现予以公布。请各位教师模范遵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一、值班教师和值周教师共周负责落实24小时工作制度,值班教师要提前半小时到校,督促落实好少先队义务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及卫生监督员开展工作。并认真负责校园巡视和门卫工作。下午放学后,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方可下班回家。值班教师负责下午放学后至第二天早上值周人员到岗之间的学校安全。中午、下午在学生集队放学后教师才能离校。超过规定时间到校为迟到,提前离校视为早退。有特殊原因迟到或早退时,必须向学校领导说明原因,否则按迟到或早退处罚。迟到或早退一分钟罚款5元。

二、请假半天以上者,教师要持书面请假条及相关说明材料,由校长批准,并由请假人员到教导处谐调开展课程调整。由教导主任在假条上注明缺课节次及代替课人员。请假在三天之内,由学校校长批准。请假在三天以上,持请假条较学区审批,并且所任班级工作和所任课程由请假人通过联系,委托其他教师代理,并报教导处。否则按旷职论处。

三、教师考勤情况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师每学期请假天数累计不得超过三天(重病、住院、婚丧假除外),超过一天扣缴人民币20元。所扣资金并入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对迟到、早退、上半堂课、缺课、缺席集会、缺席开会教师,由值日领导进行记载,记入学校工作日志、校长工作日志。对一学期累计出现2次以上者,进行诫免谈话;累计出现3次以上者取消本学期评优选先资格,并将该同志所有迟到、早退、上半堂课、缺课、缺席集会、缺席开会次数进行累计,每一次扣缴5元人民币进

行处罚。扣缴资金处理办法与请假处理相同。对全勤教师在年度考核时,在绩效考核时加10分。

四、教师在完成学校全面工作后,外出办理私事,可口头请假,经学校领导批准后,不做请假处理,但一学期不能超过3次。

五、对迟到、早退、上半堂课、缺课、学生集会缺席、私自外出,由于缺岗造成的学校或班级安全责任事故的,同时追究相关责任。

六、教导处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考勤结果每月公布一次。

十三里堡小学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比办法

考评原则:注重过程、严格量化、实事求是。依据“平时成绩、小组测评、行政测评、加分项、否决项”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一、平时成绩(占总分值的70%)

1.常规管理得分,包括每天由值周教师领导的考核以及教室环境布置检查,各种晨会、班会、卫生情况、中午上课前唱歌、弟子规诵读、课间操、眼保健操的抽查等,根据评分颁发“卫生流动红旗”和“周考核第一名”流动锦旗。

2.由班主任负责辅导的班内学生在校内竞赛获奖情况。

3.班务工作手册的记载检查得分。

4.班主任对学生寄语的撰写检查得分。

5.班主任各种资料上交是否齐全、及时等情况。

二、小组测评(占总分值的15%)

一般按低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分组进行,原则上该阶段的所有教师都参与测评,进行民主投票评分。

三、行政测评(占总分值的15%)

根据值周了解和平时观察,根据名额要求对各班的星级进行民主投票评分。

四、加分项(在前三项分值的基础上累加)

1.每争得一次“流动红旗”加1分。

2.班主任撰写少先队工作论文在区级获等级奖加1分,区级以上每高一级别增加0.5分;撰写少先队工作论文在区级以上发表加1分。

五、否决项

1.班内有学生由于追搞、打架等现象出现安全事故的(如打坏玻璃、造成人身伤害等),该班不得评为优秀级班集体。

2.班主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一经发现,该班主任不得评为优秀班主任。

将以上前各部分结果分别严格量化,算出各班每个部分的考评得分,再进行累计,算出各班最后的考评总分。根据总分高低,年级内排出名次,评出优秀班集体。其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即为“优秀班主任”。

十三里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办法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办法 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结合全州教育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遵循学校以教学为主的原则,加强教师师德、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工作绩效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建立一支思想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全州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二、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教师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以实现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引导教师以现代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实践,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着力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是为了促进学校工作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引导教师通过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与自我提高。 2、导向性原则。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准确地对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绩效做出公正、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提升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3、全面性原则。改革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学质量的做法,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多指标、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评价,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 4、激励性原则。力求通过评价,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鼓励广大教师扬长避短,激发工作的主动性与工作热情,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和终身学习中。 5、灵活性原则。评价采取“上不封顶”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并积极投入教研、教改中。 6、公正性原则。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要公开透明。评价要全面客观,坚持标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四、评价内容表中所列的加、扣分项目和体、音、美、实验、计算机等科目教师的业务考评及计分按下列标准计算: (一)加分项目和扣分项目 (1)加分项目 教师在以下2、3、5 、6 项量化考核取得的成果可视情况加分,多级别获奖以最高级别加分,不累加; 1、高考达到规定标准(高考包括上线率、本科率和重点率)得5 分,“三率” 中有一率超过规定标准1个百分点加0.5 ,累计加分不超过5 分。“三率”中有一率低于规定标准1个百分点,扣0.2 分,依此类推。民族中学理科无重点率,按“两率”算;中考成绩和州、县教研部门组织的调研测试成绩与全州或全县均分持平得5分超过1个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小学教学评价制度(终审稿)

小学教学评价制度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济北小学教学评价制度 为了科学、全面、有效地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精神,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结合我校和学生实际,制定《济北小学教学评价制度方案》(试行)实施意见。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意义 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省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评价原则: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采取学生评议、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评价的方法,既看结果,更看过程的动态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组织机构: 学校建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 三、制度建设: 1、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见附表),使教师有章可循,明确职责。 2、学校制订了《济北小学年级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 3、学校制订了语数英科等抽测质量奖惩方案。 4、学校制订了音、体、美、社团等奖励制度。 5、每学年据实际情况评价两次次至多次不等(期间可不定期抽查)。 通过上述制度方案,对教学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四、评价办法: 1、评价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资料讲解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决定》 精神为指南,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教育方针,充分发挥 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功能,通过评价来达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学 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关注 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一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 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为不 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鼓励性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 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 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教学评价制度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来集四初中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 1、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3、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 4、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以期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达成评价结论时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评价结论应是个体化的,应重视通过评价反馈与教师一起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知识与技能: ⑴知识与技能 ①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②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

学校考试评价管理制度

学校考试评价管理制度 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巩固阶段性教学成果,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提升知识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考试过程,形成科学、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以下考试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单元质量检测工作 1、单元测试题依照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标准设置测试题。 2、单元测试要确切测出学生知识点、能力点的程度。 3、每个单元测试结束后都要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分析,由任课教师制作补偿性练习。 4、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明确教学改进方法,明确学生学习达标程度,制定出有效二次达标方案并执行。 5、注意收集和整理试题和补偿练习的电子稿,存入学校电子档案。分析和补偿 1、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试卷的讲评工作,不仅帮助学生改正错题,更要指导学生触类旁通,提升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考试情况,反思教学、总结经验。 2、任课教师要及时将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认真分析统计,认真撰写测试质量报告、测试质量分析及补救办法。 第二部分: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工作

一、命题和印制 1、一般情况下,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期末考试均采用县教研室小学部统一命题的试卷,特殊情况需学校自行命题时,另行通知。其他学科一般采用教研室统一命题的测试题。 2、考试过程中相关责任人要认真做好试题的命制和保密工作,要熟悉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试卷题量、难易程度、题型选择、试卷结构等负有全部责任,,确保命题质量。命题人要写出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以便统一阅卷。 二、组织和监考 1、期中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期末考试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安排,要在考试一周前将考务工作安排通知相关人员。考场安排等组织工作由教导处负责组织落实。要求考生全部参加。凡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考试者,须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报教研室。 2、监考教师要认真执行考场规则,考场内不准阅读书报和谈笑,不拨打或接听电话,不准擅离职守,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若试题有“更正”或不清楚的地方,应用粉笔抄在黑板上,不准以任何方式提示考生(报时除外)。一年级试卷需要读题的,只读两遍原题,不予任何说明。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的理解是:“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教学到重育人的转变;从重分数到重品行的转变。明确了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一种好的学习品质。 2、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 ,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了课堂教学中主次地位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 3、体现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既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如何让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成学生完善的健康人格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课题。德育教育需要利用学科的载体,也需要课外体系的协助,如教育基地、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同时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如果缺乏德育教育的系统构架,校内外教育形成反差,德育教育的成果就会被削弱。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2017---2018 年)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特制定《高庙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试行稿)》。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

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制度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为此,要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学常规的落实与评价;二是课堂教学的评价。通过落实常规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来衡量教师素质水平。 一、教学常规的落实与评价 1、布置:每学期一开学对各科学期教学计划,教研专题的制定进行布置。教学计划独立完成,教研专题在教研组集中讨论下由个人决定。 2、检查: A、学期初教导处检查教学计划、教研专题。 B、常规性检查。对教案的检查,每月一次,最后一周进行。 C、不定期抽查。教导处对教案,作业不定期抽查,同时检查组长工作。 D、每期一次终结性检查。期末考查前两周,教导处组织分管教导,分组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检查。此项检查是对教师落实教学常规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 3、听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常规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学水平、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的集中反映。学校领导和教导处必须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定期听课。 一般听课分以下几种类型:

A、研究型听课:目的在于对教研教改的探索,对优质课探讨。 B、随堂听课:事先不通知,目的在于了解教师上课真实情况,检查落实教学常规的实际情况,课后查看教案,考查学生本节学习效果。 C、跟踪听课:即连续听课,在于对教师教学或问题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4、评价:每期做好教师落实教学常规的评价,是促进常规落实的关键工作。只有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才能保持教师落实常规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学常规坚实稳定的生根,才能使常规落实,质量不断提高。 二、课堂教学评价 每期一次课堂教学评价是全体教师一次大的教学研究活动,是一次比武,是一次学习,也是对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次检阅,要求讲课质量高,教学经验总结好。 (一)早布置,选好教学研究问题。 开学初,各教研组围绕本学科特点与现今本学科动向,结合本校本班情况选好预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组织全员参加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1、语文组、教学组、非工组分别进行,各教研组长、教导处与校领导参加。 2、教师每听完一次课要记好听课记录,填写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记分表,背靠背记分,组长汇总,交教导处。

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小学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建立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前进的制度保障。为了促进我校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实现我校办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毛店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定《毛店小学学生考试与评价制度》。 一、指导思想 评价与考试制度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教师素养提升、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为旨归。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评价要求 (一)关于学生考试的要求: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改变就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做法和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状况;要力求科学、全面、合理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进行评价。 对学生平时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测,由年级备课组或教研组共同研究,任课老师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自主命题实施。试卷应体现层次性,努力使各个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到成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单一的考试成绩不公开、公布,不排列顺序;禁止以考试成绩作为升级或班级、座位安排的依据。成绩只作为教师反馈教学、反思教学以改进教学之用。 考试命题应加强变式测试(即不断改变题目形式,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开放性试题,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减少机械记忆,注重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每次考试时,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要灵活,如对不及格的试卷可不记分,让学生通过一些其他学习途径(如开卷)再考一次,及格了记上成绩。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二)关于评价的方法与措施 1、要控制平时书面考试次数,学校统一安排期中与期末考试,单元检测随堂进行,加强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提倡采用实践能力考试方式和使用成长记录袋。 2、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教师要在

学校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学校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评价方案》,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学校小学部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一、监测评价的目的 通过教学监控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有力地促进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就是监控组织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工作质量、教学成果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教学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二、监测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监测评价总体系: (一)目标体系: 1.目标系统——主要监测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等; 2.过程系统——主要监测课程标准的实施、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

3.质量系统——主要监测课程合格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 (二)组织体系: 由教导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测评价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多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测评价。 (三)方法体系: 1.教学信息监测评价——通过日常的及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秩序检查,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 2.教学督导监测评价一-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 3.调整控制方法——根据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控。 (四)制度体系: 1.教学研究制度。 2.听评课制度一-行政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备课组长及教师间相结合的听评课制。 3.学生评价制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1.doc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1 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管理制度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

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中队辅导员 二、评价操作程序 根据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价。 1、学生自评 (1)根据本人平时表现,结合学生报告手册要求写出自评报告,学生本人确定自评等级。 (2)提供个人实证材料:提供相关的实证材料。包括小学阶段任职情况、参加活动、获奖情况等 (3)将学生个人自评报告和个人实证资料统计表在班级进行公示。 2、学生互评 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自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进行民主评议。 3、家长评价

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相关要求,确定评价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评价 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评价等级。 (五)总评及整理阶段 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小组评价及总评的等级评价结果进行整合。 四、相关要求 (一)成立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成立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并通过培训明确职责。制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二)成立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的班级评价小组 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明确职责。了解评价的意义、原则和操作方法。力求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公平。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标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与检测机制

马庄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使教师树立“知识和能力”与“态度和习惯”两者并重的教学念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 抓好小学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 学校的办学声誉。为了使我校教学质量监控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的轨道,确保新课标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及教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针对学校的实际中,研究并积极构建我校教学质量的监控方案。 一、监控目的 1 、学生“人人达标”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及时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主动改进教学及行政管理措施。 二、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测工作的领导,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高国 副组长:李大庆岳先军李明 成员:各教研组长、一到五年级班主任 三、监控原则 1、导向性原则:体现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 2、可行性原则:力争措施简单、明确、重点突出,行得通,落得实,改得快。 3、主动性原则:调动各级监测机构的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变指令性监测为自我创造性监测。 4、全面性原则:监测的内容要全面。既包括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又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既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 况进行监测,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监测。

四、监控内容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程度和优劣的状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的监控,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质量分析几个环节,二是教学效果的监控,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等方面。因而,我们的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 五、监控方式 采用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1)集中监测 A :年级验收: 年级出题、各教研组统一标准、流水判卷、做年级质量分析(两次) B :校级抽测: 学校出题、各教研组统一标准、流水判卷、做年级质量分析(两次) 期中检测、数学能力竞赛、读写能力竞赛、写字测试、朗读测试等(2)随机抽测。 随机抽测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 ①对学生学业质量的抽测。侧重于形成性检测,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作用。评价方式既采用以纸笔考试为主的量化评价,也采用非纸笔化的质性评价;既注重水平性评价,更侧重发展性评价。抽测的形式包括对某学科单元教材的试卷检测、实验考查、上机操作、提交作品、日常口语交际、朗读课文、活动报告、课堂观察、实验操作、作业分析、成长档案等。 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抽测。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 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抽查、督导和反馈。实施听推门课制度,将听课、评课与视导、督导结合起来,有计划地随机监测教师的课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进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当事人。逐步实行教考分离(流水阅卷)。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 5、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 1、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我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和要坚持均衡发展的质量观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那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课程和课时,进行教学和辅导,切实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主义的应付考试的所谓教学。这种教学质量是逐步的有阶段性的,是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

健康成长的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止境的无限度的扩大教学领域或教学内容,不是为了谋取高分,超前地学习学生不堪重负的学习内容,不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侵占学生所有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加点,无止境地补课,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3、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小学实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学校领导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课堂检测和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校长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学质量负全责。校长要深入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深入课堂教学,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当家人,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领路人,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发言人。校长要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

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宋元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考试,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一张试卷,一支笔”、“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考前不是铺天盖地地“演练”,就是措手不及的“突袭”, 考时怕老师眼睛“瞪”着,担心被训批……(这是一些学生心理的写 照,特别是学习中下生,对考试尤为紧张与恐惧。) 改革小学考试评价势在必行。应让学生感到考试不是“终点”, 而是“中点”,不是“压力”而是“动力”,除了“独作”还可“合作”…… 让学生不再厌倦和害怕考试,需要我们进行思考与探索。 我国对教育评价的研究,是在80年代形成热潮,因此,教育评价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既要学习有关教育评价的一般基础理论,掌握评价的方法、手段,又要研究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评价的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对小学生的学习而言,评价应该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习评价看作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起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卷面人性化 有部分学生对于考试本身就有一种恐惧心理,如果还是以那种单调、严肃、纯粹的语言出题,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更压抑、更紧张的心理氛围。所以我们在命题时应注意语言的亲切性,使语言充满人情味,体现卷面的友好性。我们可以使用邀请式语言(例如:“请你……”);或增添鼓励性语言(例如“试试看”);或变成询问式语言(例如“你会吗?”);或旁注提醒式语言(例如“可别粗心喽”);或配用卡通式图像等等。接下来就是版面设计了,字体要适中,间隙要合适,但这几次中,高年级的版面设计不合理,试题的内容如果按正常的版面设计应该是六页的内容,但硬是缩成了四页,字体很小,答题的空间也少了,这样的试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如此以来,孩子们还有好的心情去答题吗?现在我们是提偿节约,但也不能以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二、试题生活化 素质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从一味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而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本地知识融入到教学和评价当中。例如在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或阅读中,可以完成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评价目的: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有效地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 二、评价依据: 新《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小学)》、《小学管理规程》,以及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 三、评价内容: 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以评价学生基础学力为主的学科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和以评价非学科素质(体质、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实践、研究、创新、发明等)为主的综合素质评价。 四、评价对象:学校全体小学生。 五、评价方法:

(一)学科基础学力评价方法 学科基础学力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 每学期期末之前,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分学科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形成的技能进行测评。各学科测评的主要内容为: 语文:测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普通话等方面的能力。 数学:测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语:测评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听读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以及学习的自主性等。 科学:测评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精神、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制作、观察、交流与合作等。 综合:测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 文体:测评学生视唱、音乐欣赏等方面的能力。测评学生的美术素养,如对名词、术语的理解,并能利用名词、术语和基本的美术语言对艺术作品作简单的评述;理解美

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中和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的和原则 ㈠目的 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多元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思等促进评价主客体发展的功能,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㈡原则 1、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

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二、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和尊敬。 3、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4、交流与反思。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计划。求真务实,恿于创新,严谨自律,热爱学习。 三、评价方式和途径

小学学生评价管理制度(范文)

小学学生评价管理制度(范文)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评价作了全面而精要的论述,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业评价应纳入新课程评价的范畴,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 一、评价的理论框架 1.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别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和社区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社区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