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科粤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同步全解

沪科粤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同步全解

沪科粤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同步全解
沪科粤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同步全解

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 (2)

第1节希望你喜爱物理 (2)

第2节测量长度和时间 (4)

第3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6)

第4节尝试科学探究 (8)

第2章声音与环境 (15)

第1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5)

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6)

第3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8)

第4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0)

第3章光和眼睛 (24)

第1节光世界巡行 (24)

第2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6)

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8)

第4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0)

第5节奇妙的透镜 (32)

第6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3)

第7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35)

第8节揭开色彩的奥秘 (37)

第4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第1节从全球变暖谈起 (42)

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3)

第3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3)

第4节升华和凝华 (45)

第5节水循环与水资源 (46)

第5章我们周围的物质 (50)

第1节物体的质量 (51)

第2节探究物质的密度 (52)

第3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53)

第4节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55)

第5节点击新材料 (57)

期中考试64

期末考试66

参考答案67

第1章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目标

1.了解物理相关知识,对物理产生兴趣

2.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3.掌握长度的单位换算

4.了解刻度尺的运用方法

5.知道一些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第1节希望你喜爱物理

要点精讲

一.物理学就在你的身边

1.早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雷电,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

2.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3. 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4.17-18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到了19世纪,人类社会便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人类开始步入了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5.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周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航天员杨利伟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

三.物理学的召唤

6.“物理大厦”的框架,就是由物理概念,规律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构成的。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核心内容。

7.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来源,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并会运用它们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8.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

典型例题

【例1】

你知道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吗?请看下面的问题:

1.苹果熟了为什么会下落?

2.保温桶为什么既能“保温”,又能“保凉”?

3.雨后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4.电扇为什么会转.灯泡为什么会亮?

【答案】

初二物理教材介绍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运动,声现象,热现象,光的反射和折射,质量和密度,力和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等;在初三物理中将要介绍机械能和内能,电路,电流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生活用电,电和磁等。

总之,初中物理开始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有关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光现象.

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以及它们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解析】

物理学将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规律。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小到微观世界中构成原子的粒子,大到宏观世界中构成宇宙的星系,研究这些物体运动变化时所发生的物理现象和它们运动变化的规律。许多物理学家用毕生的精力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和它们的运动的道理。已被探明的道理以定律.原理等形式写在教科书上了,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它们,但是还有更多的未被认识的领域等待我们去认识.去探索。

【例2】

你知道物理的应用有多广泛吗?观察你家中的电器,想一想你出行用过和未用过哪些交通工具,你用过和未用过哪些通讯手段与外界联系

【答案】

家用电器中的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等;

交通运输业中的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

工农业生产中的内燃机.电动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现代尖端技术中的人造卫星.火箭.核能发电.激光.光纤通讯等;

医疗设备中的X光机.B超.核磁共振仪.放射性同位素扫描仪等;

这些都是在物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人类的生活及发展息息相关的应用成果。

【解析】

物理学是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重要武器,它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都有密切的关系和广泛的应用,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蒸气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现代高速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以至发射火箭的航天技术;从人类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到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从钻木取火到核能的开发利用,各方面都离不开物理学知识,到处都是物理学的应用成果。

反过来,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也不断向物理学提出许多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从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针对训练

1.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学学医期间,在比萨教堂做礼拜时,他注意到教堂屋顶悬挂着的那盏摇晃不定的吊灯。他用自己的脉搏跳动的次数来测量吊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尽管有时灯摆动幅度大,有时灯摆动幅度小,但是摆动一次的时间都相等。

这一发现引起伽利略的思考:是不是其他摆动也跟吊灯相似,摆动一次的时间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吊灯的轻重会不会影响摆动一次的时间长短?……回去以后,他找了些长短不同的绳子和轻重不同的石块,用绳子系住石块做成摆,研究摆动的规律。他发现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摆绳的长短有关,与摆动幅度的大小和石块的轻重都没关。这一规律叫摆的等时性。利用这一规律,后来的科学家制成了带摆的时钟。

请思考,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等时性规律的?

2.实验一:把一枚硬币和一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撒手下落,观察谁先落地。

实验二:把纸片团成小球与硬币从同一高度同时撒手下落,观察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由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如图,用图中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1)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2)所测木块的长度是___cm。

4.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为160.0cm,若换用米做单位,应是()

A.106m

B.1.600m

C.1.60m

D.16.00m

5.用肉眼观察图一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的长度是否相等?哪一条更长些?

用肉眼观察图二中的线段AB.CD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哪一条最长?哪一条最短?

第2节测量长度和时间

要点精讲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要记住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列式时,应保持数值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在把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时,不要把应该用分数表示的进率,错误地用倍数来表示。以下是正确的换算示例:

2.使用前,要对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和认识

(1)选用

应由所需达到的准确程度去选择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被测物的最大测量长度去选择刻度尺的量程。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测量,准确度要求较高,长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因此要选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米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观察

①零刻度线的位置:这是测量的起始刻度,有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不一定在它的边缘。若尺的刻度线已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一端对准某一刻度线,看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值,末端所对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刻度值就等于待测物体的长度。

②量程:就是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③最小刻度值:是指刻度尺两个相邻刻线之间所代表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

了测量的准确程度,如果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毫米,测量时就只能准确到。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要能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线的位置,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会放:要求把刻度尺放正,并使尺上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

(3)会看:看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

(4)会读:除读出准确值以外,还要有一位估计数字,即要估读到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4.减小误差的方法

误差的产生跟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系,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的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二.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1)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

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

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

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①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

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

来计时了;

②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

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2.时间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2)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典型例题

【例1】

地球的半径是6.4×106米,合多少千米?

某原子的半径是2.5×10-7毫米,合多少米,多少微米?

【答案】

地球的半径6.4×106米=6.4×106X 10-3千米=6.4×103千米;

某原子的半径2.5×10-7毫米=2.5×10-7′10-3米=2.5×10-10米

=2.5×10-10X106微米=2.5×10-4微米。

【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其他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 1米=0.001千米=10-3千米

1米=10分米字 1分米=0.1米=10-1米

1米=100厘米波 1厘米=0.01米=10-2米

1米=1000毫米 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00000微米 1微米=0.000001米=10-6米

【例2】

观察你所用的刻度尺,看看能否用这把尺子一次测出课桌的高度,为什么?

能否用这把尺子测出头发的直径?

若尺子的端部折断了,请问怎样用这把尺子测出物理书的宽度。

【答案】

学生所用刻度尺的量程不够大(通常为10-30厘米),所以不能一次测出课桌的高度,

应选用皮尺为好。

头发丝太细,学生用的刻度尺精度不够,所以不能直接测出它的直径,应选用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如螺旋测微仪)。

当尺子的端部受损时,应选用其他的整刻度作为起始刻度就可以测出物理书的宽度。

【解析】

使用刻度尺前应首先认真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0刻度线在哪儿,然后才能用它进行测量。

针对训练

1.小宇同学以铅笔长为单位长,测得一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倍,则桌子的长应记作_____,其中准确值为_____,估计值为_____。

2.小宇同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物理课本长度分别是

26.02cm.26.61cm.25.98cm.25.99cm,其中有一次测量记录是错误的。问:哪个数据是错误的?该课本的长度为多少?

3.你对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1微米的长度有具体的概念吗?

请利用它们估测出讲台桌的高度,物理教科书的长和宽,头发的粗细,教室的大约高度,并进一步推测出四层教学楼的大约高度。

4.你能用直尺测出某一条曲线的长度吗?

5.你能否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第3节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要点精讲

1.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曲线长度的测量

用一个轮子沿曲线滚动,测出轮子的周长,记下滚动的圈数,用轮子的周长乘以圈数,就可以得到曲线的长度。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条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来测量。先把棉线放在曲线上,让它跟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把棉线放直,量出棉线上这两点间的距离,就得到了曲线的长度。

(2)圆锥体的高和球体直径的测量

可用直角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如图1测出圆锥体的高和球体的直径。

(3)纸张厚度的测量

把许多张纸叠起来,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它们的总厚度l,除以总张数n,便得一张纸的

厚度

0l

l

n

(4)金属丝直径的测量

将金属丝紧密平绕在铅笔上,测出螺线管的总长度和匝数,相除出直径。

2.我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常要用目测来大致判定某物体的高度或长度,这样就必须对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这些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具体的概念,这就是通常说的心里要有一把尺。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心中形成这把尺子。例如,成人腰带处到脚的高度大约是1米,手掌宽度大约是1分米,指甲的宽约1厘米,铅笔芯的直径约1毫米。用心中这把尺子经常目测周围的物体,有条件时再用刻度尺去检验,就会逐步提高目测的准确性。

3.在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你身上的“尺子”去粗测物体的长度。所谓身上的这把尺,就是利用身上某些部位所构成的长度。例如,“一拃”:叉开手指,大拇指尖与中指尖的距离;“一庹”:两臂左右伸平,两边中指端间的距离;“一步”:正常走路时,两足尖之间的距离。先用刻度尺测出你身上“一拃”,“一庹”,“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就可以用它们来粗测周围物体的长度,进而用刻度尺去检验,经过多次练习,就可以提高你身上这把尺的准确度,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错误的原因是误差太大

B.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测量中发生了错误

C.操作.读数都正确,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

错误是测量中由于方法不正确引起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消除的,完全可以避免错误;而误差是由测量的工具及测量的人引起的,是不可以避免的,只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毫无联系。

【例2】

当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时,正常人的眼睛就不能分清这两个点了,0.1mm相当于()

A.0.001m

B.0.001cm

C.1um

D.100um

【答案】D

【解析】

由1m=1000mm 可知A 错,由1cm=10mm 可知B 错,由1mm=1000um 可知D 正确。

针对训练

1.从地面算起,下面哪种物体的高度近似为5510m μ?( )

A.房门

B.衣柜

C.床面

D.书桌

2.有三把刻度尺,第一把尺的分度值是1dm ,第二把尺的分度值是1mm ,第三把尺的分

度值是1cm ,则最好的尺子是( )

A.第一把

B.第二把

C.第三把

D.以上说法都不妥

3.将金属丝在均匀细棒上密绕28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其长度为5.60cm ,由此可知

该金属丝的半径为___cm 。

4.一位同学说,他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测得一木块的长度是12.345cm ,这可能

吗?

5.现欲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碗口边缘的周长,请你设计出两种测量方法。

第4节 尝试科学探究

要点精讲

一.探究钟摆的奥秘

1. 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

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2)张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究竟调节了摆钟的什么?跟原来相比,摆钟走时变快了还是变

慢了?

2. 猜想与假设: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

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的解释.

3.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用细线系住小球代替钟摆,用秒表测量摆动的时间.

(2)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多变量的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必须把影响事物变

化规律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保持不变,然后比较.研究

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不可杜撰.

5. 分析与论证:

实验数据只是一堆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好比建造房子,一堆砖

块.黄沙.水泥等材料要经过设计.施工.装饰,才能变成宏伟的建筑.下面请根据实验数据对

比分析,得出你的实验结论.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典型例题

【例1】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上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 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写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答案】

(1)D和E (2)CABD (3)实验一: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三: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四: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

【解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概念

【例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2

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表1和表2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4和表5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

(1)不同;(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3)同种物质,降低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放出热量多;(4)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的比值是定值

【解析】

控制变量法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因此学生要注意有关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本题考查比热的概念和控制变量法,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情境,培养处理信息.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本题可以从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当比热容c一定,当m一定时,Q与△t成正比;△t一定时,Q与m成正比;c=Q/m△t为一定值。

针对训练

1.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是( )

A.通过电流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电能的多少

B.引入合力的概念

C.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

D.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先保持电阻和时间一定

2.探究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运用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B.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 曹冲称象

D. 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

3.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在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是这样,如用可证明的存在。

4.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转换法”,下面四个实例也采用“转换法”的是()

A. 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 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 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

5.以下是物理学习中的几个研究实例:(1)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2)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时,引人合力;(3)在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4)在研究光时,引入光线。前面几个实例中,采用“建立理想模型法”的是()

A.(l )(3)

B.(2)(3)

C.(1)(4)

D.(3)(4)

中考链接

(09广州)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A .m

B .cm

C .nm

D .mm 答案:D (09台州)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 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

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 和22cm 等型号。“型号20cm ”指

A .锅身的直径是20cm

B .锅身的周长是20cm

C .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 .锅的容积是20cm

答案:A

(09江西)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

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______不正确. 答案:A B

(09贵阳)4.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

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

沫,会使1m 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

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 (分子直径约为1×10-9

m ),由此可判断

飞沫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答案:不是

(09南昌)5.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

时你跑100m 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答案:cm

单元检测

1.如图所示的两幅插图,请你能说出它们各自的光学现象。

甲图显示的现象叫做 ,它说明了 。

乙图是探测 的实验。为了让这个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

采取的方法是 。

甲乙

2.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来解释。某同学用如图来解释日食的成因。现有乒乓球.

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

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A-7中的横线

上。

3.如图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其目的是

(2)玻璃前是点燃的蜡烛A,玻璃后面的蜡烛B的作用是

(3)将蜡烛A远离玻璃,则在玻璃后面所成的像与玻璃的距离,像的

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5.一门反坦克炮瞄准敌军坦克射击,经0.5s观察到坦克爆炸起火,再经过1.5s听到传来的坦克爆炸声,则坦克被击中时离炮的距离是多少米?炮弹飞行的速度是多大?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试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

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后折射后的光线。

图A -5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中,请你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线上

用箭头标出),并在Ⅰ.Ⅱ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介质的名称。

9.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C 在平面镜中的像。

10.给潜望镜填上平面镜,如图所示.

11.小蜻同学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现有以下器材:a.斜面,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六面光滑程度相同),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六面光滑程度相同),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e.几条毛巾,f.直尺,g.弹簧测力计。请你帮小靖同学,从上述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验证。

所需器材: (填序号)

简述实验步骤:(1)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 ;

(3) ;

(4)比较(2)(3)结果得出结论。

12.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

相同 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3.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实验结论是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被控制的物理量是 ,实验结论是 。这两个实验所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4.为了研究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某导体元件L 的电学特性,小明和小华通过实验,测得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 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观察表中的实验数据,小明.小华对I 与U 间的关系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甲:通过导体元件I.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

猜想乙:通过导体元件I.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猜想丙:加在导体元件1.两端电压可能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经分析与论证,你认为,表中的实验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

答: .

通过导体元件L 的电流I 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 之间的关系式应是:I= .

15.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大伟小组

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R 1>R 2。

(1) 实验中R 1.R 2采用什么连接方法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

(2)在通电时间相同时,两玻璃管内煤油上升较高的是

(“甲”或“乙”)瓶。由此可知,在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一

定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

(3)上述实验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下面研究与此相

同的是( )

A. 在研究物体受到几个力时,引入了合力的概念

B.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一定

C. 在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第2章声音与环境

单元目标

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2.了解声音的一些特性,比如音色

第1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要点精讲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因此我们用混合的身体部分觉察到声音

4.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典型例题

【例1】

李师傅双休日来到湖边钓鱼。开钓不久就钓上几尾鱼,再提杆手感到较重,是一条大鱼,遛鱼时鱼在水面上挣扎着而发出“噼叭”声,同时还引来不少的好奇观众跑来观看而发出响声。李师傅钓上这尾鱼后就再也没有钓上鱼来。这是为什么?

【答案】

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鱼在水面上挣扎着而发出“噼叭”声,经水的传递而吓跑了其它的鱼。

(2)鱼因感到危险而发出“警报”声,经水.空气传播,“通知”了其它鱼而逃难去了。

(3)好奇观众跑来观看而发出响声,经地.水的传递吓跑了其它的鱼。

(4)好奇观众反射阳光,折射到水中,使鱼在水中“看到”了人的影子,从而吓跑了。

(5)这里的鱼已钓完,无鱼可钓了。

【解析】

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鱼在水面上挣扎着而发出“噼叭”声,经水的传递而吓跑了其它的鱼。

(2)鱼因感到危险而发出“警报”声,经水.空气传播,“通知”了其它鱼而逃难去了。

(3)好奇观众跑来观看而发出响声,经地.水的传递吓跑了其它的鱼。

(4)好奇观众反射阳光,折射到水中,使鱼在水中“看到”了人的影子,从而吓跑了。

(5)这里的鱼已钓完,无鱼可钓了。

【例2】

张新登上华山的北峰高兴地对着南峰大喊,过了大约6s后听到回声。

问:北峰与南峰间的距离是多少?已知:时间为t=6s,声速为v=340m/s。求:路程S

【答案】

1020

【解析】

声音每秒钟传播340m,在6s钟里传播的路程为6×340=2040m。但是,张新喊出的声音从北峰传到南峰后,再传回北峰,已传播了两倍的路程。

路程S=2040÷2=1020m。

针对训练

1. 人类是利用喉的________再从口发出声音的;而蝉是利用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由此可见,物体发出声音的方式可以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同______才能发声。

2. 人耳听声音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二是通过头骨.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 声音需要有_______才能传播,15°C空气中声速是______米/秒。

4.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看到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传播声音需要_______。

5.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为了能继续进行创作,他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第2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要点精讲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其中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我们拿出橡皮筋,将橡皮筋不断张紧,此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松紧程度不同的橡皮筋,此时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张紧时音调高。观察张紧时的皮筋振动时与比较松时的振动情况,发现皮筋的振动快慢不同,张紧时振动的快,松时振动得慢。而我们把振动的快慢用频率来表示。也就是说,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不同特性的声音在专门展示声波波形的仪器——示波器上的形状各不相同,如图所示:

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但是甲乙的音调相同;甲的音调低于丙的音调,但是响度相同。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其实,声音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像许多的乐曲.歌声,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乐音,从上面的波形图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乐音的波形是十分规则的。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响度不变时,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 利用小球被音叉弹开的程度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用了转换法

C. 利用示波器显示波形的方法来研究声音,应用了模型法

D. 类比水波研究声波,应用了类比法

【答案】 C

【解析】

利用示波器显示波形的方法来研究声音采用的是转换法

【例2】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齿梳上划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快划时由于振动的幅度大,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B. 快划时由于振动的速度快,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C. 慢划时由于振动的速度慢,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D. 慢划时由于振动的幅度小,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答案】 C

【解析】

根据声音振动原理, 振动的速度慢,则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针对训练

星期天,小明正在家中完成作业,突然听到窗外有鼓号声,打开窗户一看,原来是对面有一家酒店正在举行开业典礼。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鼓声是通过____介质传播到小明的耳朵里的。

2. 小明看到敲鼓者的动作与听到的鼓声不和谐,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3. 如果敲鼓者的动作与鼓声相差0.2S。那么酒店大约距离小明家多远?

4. 鼓声是由_________的振动发生的。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鼓面在振动。

5. 酒店老板想要让鼓声更大一些,场面更热闹一些,鼓手应当如何去做?为什么?

第3节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要点精讲

1.首先,我们有一句俗语,称之为“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能够通过一个人的声音来分辨这个人到底是谁。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将眼睛蒙上,请任何一个你所熟悉的同学在你旁边说话,你会很快的分辨出这人到底是谁。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征,其它发声体也都有这一特点,例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用同样的力气去敲击桌子和铁片,我们都能够清楚地进行分辨……这些都能够表明不同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会发出不同特征的声音,我们把声音的这一特征称之为音色。

2.那么,如果我们取相同的物体,让他们发声,此时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其实我们动手实践一下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物体所发出声音的特征也不相同。

3.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所发出声音大小不同;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所发出声音的大小也不相同。而用力大时,发声体的振幅就大。可见声音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所发出的声音越大。我们把声音的大小称之为响度。也就是说,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4.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用力敲击鼓面,发出响度较大的声音,此时鼓面的振动幅度会变大。这个实验的进行又要用到“转换法”。将一个小球放在鼓面上,轻轻敲击鼓面,看看小球振动情况,然后重敲鼓面,看看小球振动情况,会发现重敲时小球的振动变剧烈。这就说明了用力敲击鼓面,发出响度较大的声音,此时鼓面的振动幅度会变大。

5.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之为声音的特性。不同特性的声音在专门展示声波波形的仪器——示波器上的形状各不相同,如图所示:

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但是甲乙的音调相同;甲的音调低于丙的音调,但是响度相同。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其实,声音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让人感到十分舒服,像许多的乐曲.歌声,这样的声音我们称之为乐音,从上面的波形图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乐音的波形是十分规则的。

典型例题

【例1】

声音的强弱等级是用来划分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答案】

分贝. 90分贝

【解析】

分贝是我们用来区分声音强弱的一个划分标准。

【例2】

水牛“哞哞”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的叫声音调高,的叫声响度大

【答案】

蚊子. 水牛

【解析】

音调是声音的一种特色,可以用来区分声音。

针对训练

1.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2.声音要靠传播,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交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3.捕鱼时渔民常利用声纳来探测鱼群,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请你举一例:。

4.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

(1);(2)。

5.写出下列情景所对应的物理知识:

(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表明 _ ;(2)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这表明_ _ ;(3)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这表明___ __ ;(4)工人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零件。这表明_ ;(5)用立体声收音机收听立体声音乐。这表明_ 。

第4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要点精讲

一.声音与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语言。音乐家运用不同的音调,响度,配上伴音,和音等,组成不同的旋律。对声音的研究也推动音乐的发展。

二.声音与建筑

1.回音壁能将声音多次反射形成多次回声。

2.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种现象在一些大型音乐厅中使用相当普遍,人们在这种环境里听音乐会有一种良好的听觉效果。

三.听不见的声音

并不是所有的声人们都能够听得到。人的耳朵有一定的听觉范围,能够听到的声音是20——20000Hz,高于或低于这个频率的声音,人们都听不到。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超声波,蝙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超声波。我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称之为次声波,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大自然的活动都能够发出次声波。任何动物能够感受声的频率范围不同,像狗的听觉范围在15——50000Hz之间,因此在很多时候你认为没有声音,而狗却会表现得十分警觉。在地理课中我们曾经学过地震前会发生“鸡飞狗吠猫上墙,老鼠搬家蛇出动”的异相,其实就是动物感知地壳活动所产生的次声波的一种表现。

四.控制和减少噪声:

1.人类理想的声音环境在15分贝到40分贝之间。

2.控制噪声的途径有:消声、吸声和隔声。

典型例题

【例1】

小华在家练习小提琴,邻居张奶奶认为琴声十分悠扬悦耳,是乐音;而邻居明明却认为小提琴声影响到了他的学习,是一种噪声。他们谁的说法准确?为什么?

【答案】

都准确

【解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