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州一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意见.doc

徐州一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意见.doc

徐州一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意见.doc
徐州一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意见.doc

徐州一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我校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在我校的实施,结合我校进行的“高效互动的有效教学”研究,特提出徐州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我校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科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生物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幅度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2、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不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多给学习上的时间和空间。

3、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

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实施意见

1.准确把握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试行的指令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和学校教学的依据。我校生物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明确任务,自觉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生物学教学素养,提升生物实验能力,尽快明确《课程标准》的特点,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师和生物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1)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

《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按照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

(2)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例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又要培养相关的能力,还要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对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教师要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全面落实三个方面目标的要求。

(3)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只有这样,《标准》规定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忽视学习成果,而是对学习成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达成这些成果的重要途径。每一次探究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使用行为动词来表达,以便有针对性地完成活动过程的设计,也便于在活动之后检验教学成果。

②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每个探究活动应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学生已经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经历真正的探究。

除了教科书中的案例外,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其中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小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课题。

③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

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

生,并给每个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问题,并运用证据和逻辑展开讨论。讨论问题时,教师和所有学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自信心。

④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惟一的方式

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的条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

(4)加强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在同时拥有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时,教师应首选现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和其它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在观察、实验操作、科学思维、识图和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①我校原来具有较好的实验条件,但与新课程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开展。学校应逐步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置,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生物学教师也应创造条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地开设好生物学实验。

②增加低成本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条件不具备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设计低成本实验,提高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的开出率。

③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

④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②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问题涵盖面很广,包括全球性的、国家的、地区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我省、我市的、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思考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尝试参与社会决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学教学还应注意介绍相关的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学生选择学习和职业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础。

③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密切,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了解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6)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此外,生物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也是相互影响的。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7)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对于《标准》中的“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包含科学史的内容应认真完成。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它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

2.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评价、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评价等。在具体实施教学设计时的程序应具有:

(1)进行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设计。教师应用《课程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层次确定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

(2)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

针对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详见我组制定的“教学规范”。

(3)课堂教学设计的描述。

分记述式的课堂教学设计(文字教案)、流程图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图解)等。把课堂教学设计文字化、图表化,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最基本的呈现形式。

3.积极探讨教法和学法,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4.合理规划各个模块的教学,合理有效开展生物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既要充分体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市教研室的安排出发。为此提出下列教学内容安排,供全体生物教师思考:

※必修教材的教学

生物学科必修模块共3个,即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

稳态与环境。

1、主要教学目标:

必修1分子与细胞: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必修2遗传与进化: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的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必修3稳态与环境: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宏观层面上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主要教学策略:

在生物《课程标准》和省编《必修教学要求》的指导下,以苏教版教材为基础,主要参考人教版教材做适当的补充和调整,使教学内容更科学合理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争取全体学生通过必修学业水平考试,具有较高的得A率。

(1)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并掌握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的通用方法,进一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使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积累、应用,选择重点

内容进行背诵和默写。

(2)教学中要重视联系实际,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了解身边生活中的生物学相关现象,思考生物学相关的生活问题,从生物学的角度以生物学思维分析一些常见的问题;

(3)加强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做出教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4)精选适量的练习题,增加练习的时效性。原则上使用学案或订一本练习册,练习册上的习题也要认真筛选。

(5)教学过程尽可能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过程,把握复杂过程。

(6)动员有条件的学生在生物学上多做钻研,选好苗子,做好准备进行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3、开设建议:

利用高一两学期和高二一学期时间,2课时/周,高二下学期4月6日完成必修学业水平测试。

※选修教材的教学

生物学科选修模块共2个,即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

1、主要教学目标: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本模块是实验内容,模块中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

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现代生物技术。根据我省普通高中实际教学状况,密切关注省发的《考试说明》,选做其中5~7个实验。(1)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3)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5)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主要教学策略:

在生物《课程标准》和省编《教学要求》的指导下,紧扣选修《考试说明》,以所选版本教材为基础,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做适当的补充和调整,使教学内容更科学合理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争取95%以上的得B率,具有较高的得A率。

(1)在选修1的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条件及必要的参考资料等,参加和辅导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设计和进行实验。

(2)学习实验原理时,要注意密切联系必修1、2、3模块和选修3模块的有关知识,做到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选修1模块对实验室的硬件要求较高,需要加强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尽快配齐必需仪器、药品等,并作好实验仪器的清洁与维护工作,以保证实验的开设。在目前现有实验室条件下,要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如:适当调整课时,合理分配实验室的使用时间,作好实验计划、提前布置实验课目和实验的准备工作,缩短实验室的运转周期等。

(4)加强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做出教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精选适量的练习题,增加练习的时效性。原则上使用学案再订一本练习册,练习册上的习题也要筛选。

(5)选修3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进展迅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综述报告,并组织开展口头交流、辩论等活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调查分析法、辩论交流法等。

(6)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自觉掌握高中阶段生物学学习的通用方法,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积累、应用,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背诵和默写。

(7)教学过程尽可能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过程,把握复杂过程。

(8)从选修学生中挑选苗子,搞好竞赛辅导。

3、开设建议:

根据选修时间而定。争取在高二下学期末结束新授课教学,高三能开始第一轮复习。

※校本课程的教学

本学科组的校本课程,以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为主要教学内容,由于两年来没有可利用的时间,未能很好地开设。期望以后各年级能酌情考虑安排竞赛辅导的时间。

1、主要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校本课程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其课程目标为:

(1)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各级奖项,为学生升入高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保证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锻炼我组的青年教师队伍,使更多的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起来。

(5)提升我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

2、主要教学策略:

本模块的内容按照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制定。分为理论部

分和实验考试部分,具体内容见《课程纲要》。

(1)该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为主。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大学教材内容,高于高中教材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组织开展多种现实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编写教学案和巩固练习,选择恰当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3)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

3、开设建议:

本课程拟在高一、高二年级选修生物的学生中开设。根据往年的奥林匹克竞赛的考试说明,安排各模块的教学课时,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75%:25%分配。

本课程共计108课时,每周1-2课时,其中理论部分90课时,实验部分18课时。

5.具体实施要求

(1)严格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

生物教师必须积极参加集体备课,主动交流。各教研组要认真研究新课标和及考试说明,制定详细教学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课人。主备课人发言原则上不少于30分钟,本年级教研组长不少于10分钟,副组长发言时间不少于5分钟,主备人的发言提纲、简明教案以书面形式粘贴在集体备课记录反面。发言提纲简明扼要,但一定要突出《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落实知识点;说明过程实施中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并提出练习题例题选择的统一与差异性。同时注意分各种层次备课。把集中备课和分散备课有机结合,提高备课的效益。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独立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集体备课不能等同于独立备课,集体备课只是每位教师个人备课的一个环节,从宏观上对教师的个人备课活动起着参考作用。如果教师没有进行独立备课,带着“空脑壳”去参加集体备课,听主讲人的“一言堂”,这样的集体备课无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只会养成教师偷懒的习惯。可以说,没有教师独立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集体备课中有充分准备的“一言堂”,是有经验的教师对年轻教师集中培训的好形式,对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十分必要。

②面向学生是集体备课的灵魂。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在关注教师怎样教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的方式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备课重要的不仅要备教材内容,而且要备学生、备教与学的方法。

③思想交流是集体备课的目标。集体备课并不需要教学模式的统一,需要的是教师思想的交流,教育智慧的碰撞,教学形式的创新。

④教学设计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在旧的《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师备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编写教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引下,教师备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完成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的教学程序是以知识点为主,教学设计要包括知识点、师生活动;教案主要是知识结构的展现,教学设计是教学情境创设与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师生活动安排;教案的作业布置主要是课外作业,是统一的要求;教学设计的练习主要是课堂训练的内容与形式,是分层的要求;教案很少有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则重视教后记。

⑤“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的落实。所谓“二次备课”,就是在教师独立备课后,通过集体备课,再进行第二次备课。真正的教学设计是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设计出符合设计教师个性特征与所教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蓝图。要把情境创设和学生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位置。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培养学生思维力、创造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放在主要位置。

(2)把握好生物课堂教学主战场。

课堂是我们实行生物新课程的主战场,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设计:①要考虑从教材设计到教学设计,即熟悉教材的整体结构,站在整体角度来设计具体一节课才能更加清晰到位。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这样才能把教材的设计转化为教学的设计。③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研究教材的层次设计和研究教材的设计特点,力图使每个细节都能充分体现教材的设计特点,考虑适合于所有学生的教学设计,以基本教学要求为核心,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④在研究教材时还必须充分抓住潜在的设计特点,根据教材设计的思路,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建立生物理论,自我建构生物。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能更好的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比较,由此发现对同一内容不同编写者的想法,从而获得启发,进而以教材的编写素材为示范,进一步去选择合理的素材,这样形成适合于自己班级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教师自我的教学特色。

对于教材,生物基础知识是呈点状分布的,有些基础概念需要与其他相关概念相联系对照,变点状分布为线状分布甚至网关分布,才能深刻地理解与应用,建立知识体系,少搞题海战术,主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更新体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力求做到能从一个题目找到新的发现,抓住重点,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节省学生的时间与精力。

我校生物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提高我校生物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生物试验提供了可能,教师应尽可能的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生物教育技术平台,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提高生物作业和周练试卷的效果。

生物作业的布置要精选,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学生大量机诫模仿是不会提高能力。周练试卷不能用成套试卷,必须是自主命题,难度适中。及时批改,全批全改,及时讲评。

作业布置,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选择习题要立足基础,紧扣课本,重视基础和中等题训练,切忌超纲或严重脱离实际的高档题;②选择习题要强调针对性,课后习题布置要配合课堂内容,克服练习的随意性;③选择习题要重视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充分深刻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④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可布置一些选作题,思考题。

作业练习的批改和点评要有效果:

①重要练习要在课堂内完成。对于书本练习,要力争在课堂内完成,尽量让学生先独立动笔完成,而后进行学生点评或教师点评;

②配套练习要有选择地完成。布置时要分层次,布置家庭练习题要少而精,要引导学业优秀的学生适当多做一些练习;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布置练习,提出简单明确的要求与检查落实办法,让这些学生学有所获。

③处理练习用多种形式完成。在练习的批阅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课堂内小组长检查批改;同桌同学间的互相批阅当场交流;学习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批阅;临组同学互批;教师分座号分层次批改;教师检查签阅等多种形式。

④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练习。在错题之前画上一个“红色圈圈”,在复习过程中,学习再将这些练习重做。重在实效,重在讲评。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的归纳浓缩上,用于深入教室进行个别指导与师生的情感交流之中。合理用好课后练习册是提高学生生物能力的重要措施。课后练习册选用要有针对性,使用过程中要及时讲评、检查和落实。

⑤合理用好课后练习册是提高学生生物能力的重要措施。课后练习册选用要有针对性,使用过程中要及时讲评、检查和落实。

(4)加强课后特需生的指导工作

对于生物特需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有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并对生物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生物才能。

(5)定期开展研究课及其评课活动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定期开设教学研究课,加强组内教师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按照学校的布置和要求,每学期开始都要做好计划,确保隔周周二下午先上研究课,再进行评课和集体备课.

评课时要努力凸显激励性原则和交流性原则,指出授课者缺点时要有根有据,评课时反对只提优点不说缺点,忌说话绝对;忌吹毛求疵;忌自我标榜;忌面面俱

到;忌长篇大论;忌信口开河;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发现授课教师处理教材的闪光点,要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特色和艺术性,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多思考授课教师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近年来我校全体生物教师奋发进取、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生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我校生物高考成绩始终居于大市第一,全省位置进步也比较快。但目前与我校在全省的地位不相适应,教学效果还不够好,如何突破目前生物教学“瓶颈”现象是生物组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我们每个生物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生物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应对挑战。第一,要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尽快领会新理念的精神实质,将课程的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观念、教育追求;第二,要加强集体备课,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善于研究,形成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又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第三,要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尽早掌握新增内容,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和发展自身素养。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这样才能提高我校生物教学质量。

执笔郭军英

2008年9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