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有开创性和战略性现代化基础工程,在改革开放之初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刻,百废待兴、百乱待治、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力挽狂澜。已恢复高考为开辟新政政治局面的突破口,以科教领域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先导,以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为对外开放的开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纵贯1978—至今30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改革的动态来看,中国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以人为本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尊重知识正本清源,1982年在党和国家系列方针政策的推动下教育经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协调比例关系从根本上得到确立,并且把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作为一项基本财政政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解放思想,改革体制,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推动教育事业迈向全面改革的快车道,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体制转轨、依法治教、党和国家切实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改革发展的蓝图,是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加快教育体制转型的纲领性文件。同年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有出台了《中华人

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调查报告 题目:改革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班级: 姓名: 时间:2016.12.08

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 前言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把改革开放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016年12月,已是改革开放的第38个年头,改革激荡时代风云,发展铸就历史丰碑。我的家乡位于被著称为“中国酒城”的泸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经济、医疗还是科技方面,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改革开放对教育影响的感觉是最敏感的,所以,本文就以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为主要调查对象。具体调查如下: 一、调查地点 泸州市纳溪区**小学、泸州市纳溪区**中学 图1-1 **小学图1-2 **中学 二、调查时间 2016年12月08日 三、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教学旁听、网络资源 四、调查内容 1、改革开放前后当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变化 改革开放前几年,正是父辈处于读中小学的时期。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年幼时就得承担绝大多数的家务,对于上学则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以导致经常“逃课”的现象出现,就给家长一种还租不适合读书,或者是读书没有现实意义的观念。当然,由于当时“养儿防老”的观念盛行,导致一个家庭同时有2个甚至多个符合入学年龄的孩子,并且地处农村,家庭经济难以维持众多孩子入学,也造就了当时辍学率高,中小学入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逐渐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视。一部分沿海务工家长逐渐意识到,受教育程度决定他们的劳动强度以及薪酬水平,他们迫切希望自

改革开放40年教育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918499.html, 改革开放40年教育的发展 作者:黄飞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8期 摘要:40年前,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古老而饱经沧桑 的东方国度一举开啟了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如今,她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历史性跨越。今天,将改革进行到底。回眸历史,中国教育、娄底教育是怎样一路发展至今。 关键词:改革开放、教育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4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国教育发展而言,这40年的变革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0年来,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 就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印证与缩影;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四十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四十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四十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的四十年。四十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来,13亿多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正逐步成为现实。 来自重庆开县的黄琪,6岁时父亲去世,下岗的母亲打零工供她读书。考上北大后,黄琪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学校免除了她的学费,并提供了一份勤工助学岗位。品学兼优的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保送为博士生。 万方玉是重庆市云阳县上坝乡人,受益于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5年高考 后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录取。此前,他的同乡李勇、喻仁伟也受惠于该项计划,圆梦北大,结束了这个乡一直无人考上知名大学的历史。乡亲们用修路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他们希望娃儿们都能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 改革开放以来,如黄琪、万方玉这样,受益于教育公平举措的孩子有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努力扩大多样化高质量教育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平等受教育权利,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水平和公平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大步向前。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现状

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出生的人口不计其数。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产生了学生进校难,升学难的窘境。 改革开放前乃至更早,我门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供不因求,在这些大中小企业中吸纳了大量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在那时虽说钱没有现在赚的多,但是许多学生都觉得很不错,工作踏实认真肯干,努力向老师傅学习技艺。成为为国家做贡献的新一代青年工人。 改革开放后,大量外国投资家进入国内,国家经济搞活了,但许许多多的大中小企业倒闭了。先是从纺织业逐步蔓延到各行各业,大批大批的工人下岗,不管你是工程师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一律下岗回家。看看这些人有年轻的又有年长的,年青的失业在家,年长的回家带孩子且不管是男是女。渐渐的孩子长大了,开始要为人生的目标寻找方向了,考不上高中就只能上技校、职校,充其量也就中专,时间一恍而过,三年过去学无所用接着孩子还没上岗就已下岗成为待业青年整天呆在家里混日子,更有自暴自弃者开始仇恨起这个社会,甚至以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出先了大量的流氓、小偷、恶霸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时不时的听到犯罪分子某某系无业人员,这说明了什么呢?现有许多三校毕业生埋怨国家没有相关的就业指导与就业培训,虽说这两年大量的商业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但是要上这些培训班所要交的学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家中条件尚可的都要斗抖三抖,那那些父母下岗的经济极度困难的家庭来说那是更读不起了,那那帮学生岂不是永远没工作了。说穿了我们的学生无非就是想就业。可偏偏这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国家却无法做到,为我们的一年又一年的三校生们解决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劳动培训,与就业指导。这两年国家只关心40、50工程可是谁会关心我们的应届往届的三校毕业生呢?要知道,这些学生的就业工作无法做好的话,那么若干年后又将成为新一代的40、50人员,也就是说在家待业十来年,身无分文,还要伸手从父母的下岗工资里要生活费有的到了该成家的年龄却苦于没有一份工作而将年龄越拖越大,以至于没有婚姻、没有保障,等以后生病了没有钱给自己看病而一个人孤单的病死在家里,死后连墓碑也没有,如此可怕的局面是那些已高坐位子的人无法体会的到的。这是有国家造成的,国家就要负责。     指标还须治本,造成大量三校生无法就业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我们的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关门,学生失去了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大量学非所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毕业后没了挂靠单位,更有些企业根本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样样搞拿来主义,致使现在的就业的市场上出现了高级技工短缺的现象。     这两年迫于就业压力国家对高校进行了扩充,对学生进行了扩招,想以此来掩盖就业问题的严重性,说到底就是在于改革开放了经济,但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却没有,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就业的转变,拿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摸到哪就到哪简直就是一只无头的苍蝇在空中乱飞。现在要说起就业来大家都会说一个字难,为什么难,其理由很清楚,外资挑走了优秀人才,三资及中小企业挑走了有经验的人才,即不优秀又没经验的只好窝在家里,所有就业难。经验从何而来,难到人生下来就有经验了吗?那些有经验的人才是谁培养出来的呢?我们现在的企业在招聘是一律打出要有多少多少年的经验,学历要求大学以上而且要全日制的,夜大、电大、自考、函授一律免谈等等不平等的企业招聘条约挂在人才市场里,更可笑的是在一些国家政府的用人单位的招聘展台前也纷纷挂出此类招牌,既然国家承认夜大、电大、自考、函授的成人高等学历文凭,那作为国家机关的一家下属用人单位为什么却不承认呢?这启不是自相矛盾吗?启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既然国家承认而用人单位却不承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上成人高校?全国每年有90%的学生无法进入大学学习要知道成人高校之所以被学生选择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迫于就业压力才去学习的,现在成人高校的学费是全日制的一半,但上课的时间连全日制的一小半的一小半还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变 化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状况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力。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一)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地位空前提高,高等教育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的成果,是高等教育理念转变与创新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1)从高等教育单一属性论向双重属性论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各方面受前苏联影响较大,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范畴,把高等教育属性定为上层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

中国教育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及挑战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8, 8(6), 703-710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918499.html,/journal/ae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918499.html,/10.12677/ae.2018.86112 The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Education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u-Wai Wu Department of IELL,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Received: Nov. 9th, 2018; accepted: Nov. 21st, 2018; published: Nov. 28th, 2018 Abstract In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in China has continued to grow. On Deng Xiaoping’s proposal that education should facing to modernization,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of PRC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is to promote the two-base project, and to implement free education in the compulsory sta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gone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Facing the world, from the decision to se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number of study abroad Chinese students has increased, 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global students. At presen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education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demand for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acing the future, the mainland should deepen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different part of educa-tional system. First, PRC should fully implement the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s well as plan ahea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Of course, it is necessary to train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teachers to lead young people to study hard and striv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So that, the country can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from a populous country to a human resource country. In the facing to the world, the mainland educators should hav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fac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rashes, it is recognized tha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ultivate mainland young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together with the youth everywher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human be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hallenge of China’s Education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状况的变化 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像英美法德日这些发达国家在崛起指出,无一不把国民教育摆在首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小学就开始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学习的范围全面实用而科学,从此以后,德国将国民教育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并在各个领域催生出一大批光辉璀璨的巨星。也正应为如此,才使德国拥有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叫板英法美等强国的实力。而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中华历经五千年之沉浮而不消逝,我想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几未间断的教育史。 (一)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地位空前提高,高等教育作用日益凸显,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的成果,是高等教育理念转变与创新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1)从高等教育单一属性论向双重属性论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各方面受前苏联影响较大,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范畴,把高等教育属性定为上层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左”的思潮影响,从反右斗争到“文化大革命”,高等学校都是重灾区,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把高等学校乃至整个教育当作上层建筑,除了不断遭到“阶级斗争”外,还把教育当作不从事物质生产的消费部门。既然是消费部门、福利事业,因此对高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只注重钢铁、粮食、煤炭、交通等物质生产,把教育列入另类,因而有“一工交、二财贸,剩下多少给文教”之说。教育经费长期徘徊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把高等教育定为单一的上层建筑属性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理论上的误导,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问题的反思及前瞻

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问题的反思及前瞻

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问题的反思及前瞻 金忠明李福春[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经历了以恢复常规、尊师重教为特征的启动阶段,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关键的宏观变革阶段,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微观改革阶段及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深化阶段。在社会整体转型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凸显出历史问题的集聚与现实问题的碰撞。主要表现为数量与质量冲突的目标问题、草根与精英分岔的动力问题、传承与创新对峙的功能问题、渐进与突变博弈的路径问题以及事功与立人抵牾的性质问题。应从六方面加深对中国基础教育变革中问题的认识:一是变革方略的整体性,二是变革价值的基础性,三是变革深度的转型性,四是变革评估的针对性,五是变革问题的复杂性,六是变革过程的持续性。 [关键词]中国基础教育;问题;反思;前瞻 The Reflection and Foresight on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sic Education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Jin Zhongming Li Fuchu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In the 30 year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asic education has

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教学文案

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认为无论是革命战争、社会改造,还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思想。他的一些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至今仍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宝贵财富。例如,他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思想,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以及繁荣文化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为我党全面认识与把握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遗产。这些具有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和系统性的文化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理论,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这个生动的发展演进过程,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发展(1978—199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进行了调整,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丰富了毛泽东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了基本的战略框架。 1、战略方针:“二为”方向的调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文化工作要“为人民大众(工农兵)服务”。这个方针指导了抗日战争后期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创作的发展。但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关于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简单地归结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关于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阶级性的提法,是不确切的、片面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随后演变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不准确的口号连同文艺政治标准和人性阶级性的不确切提法,对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在文化领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当作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经常地对文化工作者和文艺作品发动一种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批判,“上纲上线”;否定文化工作的主流和成绩,认为在文化思想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因而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这也是导致十年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鉴于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也鉴于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工作“左”的教训,我们党决定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提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文艺工作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