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闺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箬73誊笫47r期2009—11_19出版

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veTissueEngineeringResearch

November19,2009V01.13,No.47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

关键词:透析膜;人工肾;血液透析;透析机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03血液透析示意图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Graham(1805/1869)利用牛的膀胱膜

做为过滤分子的膜,第一次提出了透析的概念,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

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

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

中,由于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患者死亡了。通常他们会

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而死。从1850年开始,

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直到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Graham发现涂有鸡蛋清的羊皮纸允许晶体物质透过并弥散

到血中,他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他第一次提出晶体物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并开创了渗透学说,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历史上第一种透析膜也自此而诞生。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在。

血液透析原理示意图

1913年,美国l}gJohnAbel等设计了第一台人工肾,用于动物,用火棉

胶制成管状透析器,抗凝治疗使用了水蛭素,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抗凝物。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美国医学家JohnAbel、Rowntree

和Turener进行了第一次血液透析的动物试验,根据他们的设想,认为

可以用透析的方法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某些可弥散性的物质,从

而解除患者的中毒危象。他们用动静脉分别插管的方法,建立体外循环,

用水蛭素抗凝剂,使血液经过用火棉胶(珂罗玎膜celloidin)制成的管

状透析器,将此管浸于水浴中为兔成功地做了2h的透析。他们发现电解

质及化学毒素可以从管中向外弥散,而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等

则不能通过珂罗玎膜,这一实验开创了伟大的透析事业。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可惜的是由于当时透析器的制造技术和抗凝剂的不理想,使得这一工作受到了限制。直到1918年,美国医学家hwell等发现肝素,但因制剂不纯,使用受限。而水蛭素的不良反应也很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纯。一次性血液透析器1923年德国的GeorgHaas用火棉胶做成透析膜,以后发展为纤维素膜,

铜仿膜和高分子合成膜。

德国)\GeorgHaas首先把透析原理应用到临床医学,年轻的Haas进

行大胆设想,1925年他用火棉胶做透析膜,用纯化水蛭素抗凝,以狗做实

验,获得成功。1926年2月Haas首次对人体进行了实践。此后由于透析膜

的材料及抗凝剂的问题,血透的研究和运用趋于沉寂,直到肝素的纯化可供人体用及发明赛洛玢制成透析膜。1920年到1930年间,人们将纤维素

溶于氢氧化钠二硫化碳溶液中,再在酸浴中形成膜,这种再生纤维素膜称为赛璐玢,是制造透析器的基本材料。由于醋酸纤维膜的发明、肝素的提纯,为血液透析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9224PO.Box120&Shenyang110004

cn.zglckf.com万方数据

学术部i^、1i肾睡中透辑膜秘斟的睫碍与疑暖短酝7跟一c尺飙。母

透析机之父威廉?考尔夫(WillemKolff)

1943年,被公认为现代透析机之父、荷兰Groningen大学的年轻医

生W.IIiamKoI仟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

1943年,被公认为现代透析机之父、荷兰Groningen大学的年

轻医生WilliamKolff,为了得到制造透析器必须的材料,冒着生命危险伪造文书,他制造了第一个现代鼓膜透析机。在其后的10年里,

这个技术一直被作为全球的临床标准。Kloff的透析机非常简陋,他应用的是一个巨大的木条制成的旋转的鼓膜,缠绕了30-40m醋酸纤维素膜,然后放到一个巨大的透析液缸里。

透析器复用机

1945年,荷兰白gWillemJohanKolff在极为困难的二次世界大战时

期,设计出转鼓式人工肾,被称为人工肾的先驱。

与WillemJohanKolff同一时期瑞典的NilsAlwall,发明了采用正

压原理超滤水分的装置,Alwall发表的临床结果提示,他的正压超滤装置对于心衰、HTN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此以后透析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通路方面,在透析治疗开始的早期,每次透析均穿刺动静脉,透析结束时再做血管结扎。当时透析仅限于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中毒患者。

透析液配置机1960年美国医生Scribner等建立了动静脉痰使得血液透析可用以治疗终末期肾病,自那以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高分子化学的进步,透析机、透析膜及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尿毒症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血液透析成为应用最广的肾脏替代治疗。

20世纪60年代,华盛顿的Georgetown大学医院的GeorgeSchreiner医生开始为肾衰竭患者提供长期的透析治疗。另一方面,战争也使透析治疗在20世纪5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美国当局参加了朝鲜战争,战士的医疗问题使美国官员大伤脑筋。很多士兵在身体主要器官受伤后常继发肾功能衰竭,85%的人因此而致死,而战争的总体死亡率只有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局要求在前线使用30min的透析治疗。结果证明

透析治疗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型透析机的效果。这次在朝鲜战场上的成功使透析治疗在和平年代得到了广泛使用。GeorgeSchreine医生的战地诊室成为第一个为慢性肾衰竭患者提供中心透析的

地方。他的动静脉分流装置使血液持续流出体外循环往复,使长时间透析成为可能。纤维素膜的产生更促进了透析治疗在全世界开展。

血液透析原理1973年后,中国各大医院开始了维持性血液透析工作。在其后的20

年间,中国的血液透析工作发展迅速。

1985年从日本和联邦德国引进技术,使中国透析器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膜材料包括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已生产出多种膜材料的系列产品,如血仿膜、聚砜膜,可供成人和儿童使用,而且还生产出血液滤过器和血浆分离器,标志着国内透析器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早期血液透析使用软化水,但长期应用软化水会导致很多并发症。1978年浙江研制出电渗析装置,处理水质优于软化水。后来电渗析又附加活性碳和紫外线杀菌装置,使水质进一步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多家医院先后引进反渗水处理系统,使透析用水进一步净化。

|ssN1673.8225cN21—1539/RcoDEN:zLKHAH

9225万方数据

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第八章高分子功能膜材料 膜是一种能够分隔两相界面,并以特定的形式限制和传递各种物质的二维材料,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天然存在的膜有生物膜,膜也可以人工制作,如高分子合成膜。膜可以是均相的,也可以是非均相的;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的;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带电荷的。膜的厚度可从几微米到几毫米不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膜相继被开发出来,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起到分离和选择透过等重要作用。高分子功能膜作为人工合成膜中的重要一员,在药物缓释、膜修饰电极、气体分离等领域表现出特殊的分离功能,并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极大的关注。本章将主要讨论高分子功能膜的分离原理,并以主要的分离膜为代表,介绍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8,1 概述 8.1.1 高分子分离膜的分类 高分子分离膜是具有分离功能,即具有特殊传质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又称为高分子功能膜。其形态有固态,也有液态。高分子分离膜的种类和功能繁多,不可能用单一的方法来明确分类,现有的分类既可以从被分离物质的角度分,也可以从膜的形状、材料等角度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8.1.1.1 按被分离物质性质分类 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可以将分离膜分为气体分离膜、液体分离膜、固体分离膜、离子分离膜和微生物分离膜等。 8.1.1.2按膜形态分类 根据固态膜的形状,可分为平板膜(flat membrane)、管式膜(tubular membrane)、中空纤维膜(hollow fiber)、毛细管膜以及具有垂直于膜表面的圆柱形孔的核径蚀刻膜等。液膜是液体高分子在液体和气体或液体和液体相界面之间形成的膜。 8.1.1.3按膜的材料分类 从膜材料的来源来看,分离膜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或者是天然物质改性或再生的。不同的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成膜性能、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耐氧化剂和耐微生物侵蚀等,而且膜材料对被分离介质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类膜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1)纤维素衍生物类纤维素类膜材料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多的高分子功能膜材料之一.主要有再生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2)聚烯烃类聚烯烃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高分子聚合物,很多都可以用于制备气体分离膜,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4-甲基-1-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 (3)聚酯类涤纶、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这类树脂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和耐溶剂性优良,被广泛用于制备分离膜的支撑增强材料。 (4)聚酰(亚)胺类尼龙-6和尼龙-66是这一类分离膜材料的代表,常用于反渗透膜和气体分离膜的支撑底布,芳香族聚酰胺是第二代反渗透膜材料,用于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含氟聚酰亚胺作为具有实用前景的气体分离膜材料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用聚酰胺类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分离与透过性能,且耐高压、耐高温、耐溶剂,是制备耐溶剂超滤膜和非水溶液分离膜的首选材料,缺点是耐氯性能较差。 (5) 聚砜类这类材料包括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磺化聚砜等,是高机械强度的工程塑料,具有耐酸、耐碱的优点,多用于超滤膜和气体分离膜的制备,较少用于微滤,可在80℃下长期使用,缺点是耐有机溶剂的性能较差。

人工肝技术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人工肝技术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进展 时间: 2009-10-20 来源:未知作者:admin浏览次数:37 次 导读: 人工肝正是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血液净化为基础的一系列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近700家单位开展了人工肝治疗,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每年行各种人 1 人工肝发展的基础 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型肝炎、肝脏功能不全与肝脏衰竭临床十分常见。肝炎病毒感染、大量或长期饮酒、应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一些代谢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肿瘤、外科手术、严重感染等均可引起或加重肝脏损害,严重时则导致肝脏功能不全及肝脏衰竭。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的病因在全球不同地区差别明显。从临床类型看,东南亚、非洲及美洲部分地区,重型肝炎、肝衰竭病因和类型与我国相似,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临床多是慢性过程或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突然加重。例如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甚至无症状病毒携带基础上重叠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等噬肝病毒感染,劳累、酗酒、应用肝损害药物等都可能成为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诱发或加重的因素。在欧美等国家,重型肝炎和肝衰竭类型以急性和亚急性为主,病因以药物、酗酒、手术创伤等多见。 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脏移植是重型肝炎及肝脏衰竭三种基本治疗方法。近年来,发达国家肝脏移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和普及,主要存在问题是供肝短缺、肝衰竭以急性为主而供肝在时间上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至少有30%以上适合肝移植的患者无法得到手术机会而在等待中死亡。国内肝脏移植病例数近3年来几乎以倍数增长,但因为手术及术后用药价格昂贵、供肝短缺、传统观念及技术因素的限制,还远未普及。我国2003年完成肝移植不到1 000例,而同期发生重型肝炎和肝衰竭的患者约8.2万例,死亡率70%以上。由此可见,重型肝炎和肝衰竭仍然是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国内外肝病治疗面临的突出难题。 人工肝正是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血液净化为基础的一系列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近700家单位开展了人工肝治疗,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每年行各种人工肝操作一万余人次。开展人工肝治疗的科室有消化内科、肝病科、传染/感染科、肾内科、血液净化(透析)中心、肝胆外科、ICU等,专业人员包括了内科、外科、透析室、急救等各方面的医护人员及机器设备维护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2 人工肝技术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2.1人工肝的概念:人工肝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及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功能不全、肝衰竭或相关疾病的方法。人工肝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 的区别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区别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病人对透析方式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以往血液透析,逐步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三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以便做出更适合自身的选择。 1 血液透析 定义及作用机制 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病人体内积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人体所需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血液透析主要是依靠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能较差。血液透析具有以下优点:(1)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2)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 血液透析适应证 (1)急性肾衰竭;(2)慢性肾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其他①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严重的液体潴留及难治的致死性高钾血症、肾衰竭或BUN明显升高;②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 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1)严重感染可引起播散;(2)出血;(3)严重心功能

不全伴有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4)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临床急性并发症 (1)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出现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的急性医源性症状的总称。其原因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血液中溶质浓度(主要是尿素)急速降低,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低钠透析液造成的钠平衡失调和透析液碱化剂的组成,血液pH的变化和HC O3在血液与脑脊液间的浓度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高效能透析器的使用,超滤量过大、过快等都是造成失衡综合征的因素。(2)透析低血压:透析中出现显着血压下降以致休克,使透析不可能充分进行。(3)心律失常。(4)高血压(5)肌肉痉挛。(6)突然死亡。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1)低血压 在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中,低血压的发病率为30%,其发生机制未完全阐明。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低蛋白所致的循环血量不足,除水量过多或过快,超过细胞外液向血浆再充盈的速度,使循环血量急剧下降,产生低血压。另外,患者在透析中清除肝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液或细胞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还有内分泌神经功能紊乱,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等都对血压有影响。 (2)高血压 常见原因有失衡综合征、输入高张溶液过多或过快、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以及超滤太快或过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外周血管收缩,

透析膜要求

一、透析器的血室容量 四、化学性能 1、还原物质—20mL检验液和空白液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之差不超过2mL。 2、金属离子—透析膜的检验液中金属钡、铬、铜、铅、锡的总量不得超过1μg/mL, 镉的含量应小于0.1μg/mL。 3、酸碱度—透析膜的检验液与同批対照液PH值之差不大于1.5。 4、蒸发残渣—100mL的检验液中蒸发残渣的总量不大于2mg。 5、紫外吸光度—检验液的吸光度应不大于0.1。 6、色泽—检验液应无色透明。 五、生物学评价 1、无菌--透析器采用γ射线或电子束灭菌,以保证产品上的细菌存活概率小于10-6。 灭菌过程的确认应形成文件。 注:GB/T 14233.2规定了无菌试验方法,但该方法不适用于证实灭菌批的灭菌效果,仅适用于型式试验而不适用于出厂检验。 2、无热原--应无热原,细菌内毒素含量应小于0.5EU/mL。 3、细胞毒性--透析器的细胞毒性应不大于1级。 4、致敏反应--透析器应无致敏物。 5、皮内反应--透析器应无皮内反应。 6、急性全身毒性--透析器应无急性全身毒性。

7、血液相容性 7.1血栓形成--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2凝血--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3血小板--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4血液学 a) 白细胞计数/粘附: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b) 溶血: 透析器溶血率应小于5%。 7.5补体系统--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6遗传毒性--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7亚慢性毒性--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8植入试验--透析器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材料,进行肌肉植入试验应与阴性对照无显 著差异。 7.9透析器的空心纤维(膜)肌肉植入试验--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10透析器外壳材料肌肉植入试验--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11透析器用封口胶肌肉植入试验--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7.12透析器用密封圈肌肉植入试验--应与阴性对照无显著差异。

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比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一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即血液透析组(HD组)、治疗组即组合型人工肾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浆液灌流组HD+HP 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肌酐(Scr)以及皮肤瘙痒评分、睡眠质量评分、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HP+HD组明显降低,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Scr)两组降低均显著,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HD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D+HP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更高,并且降低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适合临床推广使用的血液净化方式。 标签:组合型人工肾;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是大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延长生命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患者需要借助血液透析的方式来维持生命。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方式主要清除小分子物质,对中大分子物质清除能力差。因此仅进行血液透析对于毒素的清除效果较差,同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有报道指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的清除小分子及中大分子物质能有效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选择在我院维持血液透析>一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8例,研究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维持血液透析>一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8例,排除严重慢性疾病的干扰,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6±4.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病5例,糖尿病肾病12例,梗阻性肾病3例,多囊肾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HD组,HD+HP组,每组患者24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设备与材料 均采用德国贝朗Dialog型血透机,透析器为德朗B-15L一次性使用透析器,

高阻隔功能性薄膜材料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阻隔功能性薄膜材料投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可以分为胶粘材料和薄膜材料两大类,均需 要通过涂布工艺进行生产,并在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广泛使用。胶粘 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不干胶标签、办公文具、电子电器产品、新 能源汽车锂电池、建筑装饰、汽车制造及美容、医疗卫生用品等;薄 膜材料的应用领域包括污水处理、航空航天、食品包装、电子电器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建筑装饰、汽车制造及美容、医疗卫生用品等。胶粘材料与薄膜材料的应用领域有一定的重叠。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5159.9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597.9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9.70%;建设期利息186.2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3%;流动资金1375.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8%。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48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28372.68万元,净利润3863.0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 率13.39%,财务净现值1579.6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7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 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 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物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 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 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 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 用途。

浅谈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上官勇刚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0 年代以来,高分子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本学科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开始向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渗透并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边缘领域。高分子生物材料( Polymeric Biomaterials)就是高分子科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个重要边缘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高分子材料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指用于生理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这类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随着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医用新材料和人工装置,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肾用透析膜、心脏起博器以及骨生长诱导剂等。近十年来,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正以其特有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等优异性能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医学临床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阶段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中的自发应用,这个阶段开始于1937年工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于制造假牙的牙床,其特点在于是,所用的材料都是工业上已经投产的现成材料,对于其应用价值,也已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性的研究。第二阶段是根据生命科学的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开发新型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并且对已经成熟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进行优化。这个阶段始于1953年医用级有机硅橡胶的出现,之后于1962年又开发出体内可吸收的聚羟基乙酸酯用作缝合线。60年代中期起又依据心血管材料的要求,开发出多种抗凝血的聚(醚-氨酯)生物材料。所有这些都标志着高分子生物材料已开始进入一个以分子工程研究为基础的发展时期。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与应用 一.惰性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血液透析膜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血液透析膜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 血液透析膜主要应用到肾透析中,是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的血液净化材料,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核心材料,对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血液透析膜的主要原理为,利用透析膜的两侧平衡原理,把血液与透析液进行渗透,将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多余成分,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而糖类、蛋白质、血细胞等则停留在血液侧,回流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左右。 该血液透析膜项目计划总投资16875.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285.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73%;流动资金3589.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27%。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569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994.32 万元,税金及附加280.79万元,利润总额5695.68万元,利税总额6762.08万元,税后净利润4271.7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90.3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75%,投资利税率40.07%,投资回报率25.31%,全部投资回收期5.45年,提供就业职位454个。

血液透析膜项目投资分析报告目录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建设背景 一、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六、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 一、产品规划 二、建设规模 第四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二、项目选址 三、建设条件分析 四、用地控制指标 五、用地总体要求 六、节约用地措施 七、总图布置方案 八、运输组成 九、选址综合评价

生物医学工程对生活的影响和前景

作者:楼佳枫1223020057 信息与工程学院电气2班 学科导论作业:(部分参考于百度知道) -----生物医学工程对生活的影响和前景大学,我选择的专业是电气信息类:它未来将分为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三个大类。现在,我很高兴和大家谈谈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及看法。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就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渊源,还得追溯到显微镜的发明: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生物医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生物影像技术。自从琴伦射线的发现和应用于医学诊断开始,影像学就开始了她的飞速发展,当之无愧得成为了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 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磷等原子的核磁共振(nu 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原理。研制成功了核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RI),它不仅可分辨病理解剖结构形态的变化,还能做到早期识别组织生化功能变化的信息,显示某些疾病在早期价段的改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可以认为MRI 工程的进步,促进了医学诊断学向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向超快速成像、准实时动态MRI、MRA、FMRI、MRS发展。根据核医学示踪,利用正电子发射核素(18F,11C,13N)的原理,创造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美国新闻媒体把PET列为十大医学生物技

人工肾的未来

人工肾的未来:走向便携和微型化 摘要:透析研究的新方向包括治疗治疗成本更低,家庭疗法和简化血液净化方法。这些目标可能要通过利用新兴的学科,例如微型化、微流体技术、纳米技术在人工肾领域改革来实现。这项研究可能会使透析进入新时代,新的挑战包括可移动性、便携性,甚至可植入装置。虽然我们还没有实现,但是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新论文,展示出有趣而且很有前景的可穿戴的超滤系统(WUF)和可穿戴的人工肾(WAK)。一些人工肾应用体外血液净化的方法,另外一部分人工肾应用腹膜透析的方法(ViWAK和AWAK)。值得一提的是在体内水分过多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时候可使用可携带的超滤系统进行治疗(WAKMAN),这一系统有助于实现院外治疗,并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耐受性。在可携带式人工肾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发现,例如可应用于新生儿的血滤系统(CARPEDIEM)。新生儿实际上是典型的能从透析微型化中受益的。我们希望通过协作努力,使佩戴式人工肾称为一个现实,而不是一个梦想。 介绍 随着终末期肾病(ESKD)患者的逐渐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需求快速增长。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表现出可靠的治疗形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显著而持久的生存时间。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是间歇进行的,体液和电解在透析期内和间期移动,导致一定程度的非生理性。腹膜透析是唯一真正模仿肾脏治疗,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性的肾脏替代治疗,该治疗可以平稳地移除体液和纠正尿毒症异常,耐受性好。虽然透析疗法对于发达地区是一种常规治疗,但是对于欠发达的地区却仍然是一个挑战。同时,即使透析是在配备精良仪器的透析中心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仍然不高,日常生活明显受限。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在某些国家,只有私人保险或扶持可以支付的医疗单位,才提供透析治疗。总之,尽管我们认为透析是一种被认可的常规治疗,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这种治疗常常不能得到或者只能部分得到,因为它昂贵,患者无力承担。这种治疗可能效果明显,但是仍会限制患者的移动和正常生活。因此,什么是若干年后步入下一代人工肾治疗的挑战呢?我们建议透析应更简单,使该治疗可以大规模开展和廉价,可以使所有需要该治疗的患者能够得到治疗,最终该治疗应该达到便携式或可穿戴式,可以不限制患者的移动。最后一方面回到先前提到的一点,可以移动的透析意味着非固定护理、家庭护理和最终自主护理。这转而意味着一个更简单和更廉价的治疗,减少用于大型透析中心的花费,而将费用集中用于单个患者及其临床所需。 透析的财政问题 慢性病的经济负担是所有公共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正面临一个真正的问题,即在各个国家这种治疗方法不能提供给所有患者。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可能需要构想出一种更便宜、更简单的透析护理。大医院只能提供最初的和并发症的管理。尽管腹膜透析液的供应在一些地区非常昂贵而且很难生产,但腹膜透析仍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其他的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创新来实现,如吸附疗法、微小便携式或可佩戴的透析方法,这些设备只需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完成。这项技术尚未成功,但它可以代表在未来几年的研究目标,因此,我们需要作出努力,创造出新型的、效能价格合算的设备。使这种设备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投入到大规模的应用中。这种创新可能使透析每天甚至连续进行,而且还不会对已经不足的卫生财政投入增加负担。 人人享有透析治疗 在发达的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在这所谓的发达国家,老年人常常是孤苦伶仃,各方面都得自己照顾自己。为了追求更好的、更高的回报的工作,家里的青年人背井离乡,传统的家庭观念已经被摧毁。而在发展中国家,家庭仍是紧密不分离的,但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物质及金钱,因此所有的青年人都得离家出去找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护理人员开始负责为那些需要昂贵复杂治疗的孤单老人提供服务。一种简单透析治疗是尽量可以使患者自己掌握治疗方法,一种可控技术性并发症的简易的治疗提供的自我治疗可以减少治疗费用,适合在家庭推广。 透析时间 虽然新试验是日夜持续透析,但是当前的肾脏替代治疗还分为三期。这种模式依然受生活质量、发病

透析器破膜的原因及措施

透析器破膜的原因及措施 透析器:也称“人工肾”,由一根根化学材料制成的空心纤维组成,而每根空心纤维上分布着无数小孔。透析时血液经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经空心纤维外反向流过,血液/透析液中的一些小分子的溶质及水分即通过空心纤维上的小孔进行交换,交换的最终结果是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及一些电解质、多余的水分进入透析液中被清除,透析液中一些碳酸氢根及电解质进入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毒素、水分、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的目的。整个空心纤维的总面积即交换面积决定了小分子物质的通过能力,而膜孔径的大小决定了中大分子的通过能力。 透析器复用是世界范围内有争议的问题,但复用可以降低首次使用综合征、改善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这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我国透析器的复用率达98%。在使用透析器的过程中,破膜现象时有发生,反复破膜、频繁更换透析器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若发生在血液透析中,既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失血,又增加了血液感染的几率。 1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1 透析过程中超滤负压调整不当选用跨膜压超滤时,负压调节从低负压突然增大到高负压,或(和)超滤负压调节超过透析器承受的最大负压;停止超滤时,突然将超滤高负压改作透析负压,这种负压瞬间的突变或负压调节过高时,容易使透析膜撕裂而导致漏血。因此,选用跨膜压超滤时,须先调节超滤压装置,再将负压由小到大逐渐调至所需负压,进行超滤的负压不能超过透析器承受的最大压力,超滤改作透析时,应先将超滤负压逐渐回位到所需透析负压,然后停止超滤,开始透析。 1.2 静脉回路受阻对透析膜产生的压力损害各项操作过程中,静脉回路血流突然阻断;透析过程中,肝素用量不足而致透析器内或空气捕捉器中纤维蛋白沉积,静脉压剧增;透析过程中患者静脉管道受压或导管扭曲、移位而致静脉压突然升高,静脉回流不畅;穿刺失败而致静脉回流受阻等,不论何种原因所致的静脉回流受阻,时间越长,对透析膜产生的压力越高,膜损害越大,破膜发生率越高。因此在进行任何操作时,一定要检查静脉回路,及时纠正各种受阻原因。保证静脉回路的通畅。 2 透析结束后的各种影响因素 2.1 透析结束后冲洗透析器压力不当血液透析结束后常规用软水冲洗管道和透析器,若水压力过大,透析膜不能承受突然增加的外来压力,容易破膜,尤其在透析器后端钳夹或其他原因阻断出口时,更易发生。此外,各种原因所致的透析器纤维蛋白与血栓的堵塞,冲洗透析器时急于求成,加压冲洗,致使透析器内压力分布不均,极易破膜,有时可当即破膜。所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 的应用与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2009年47 期) 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 血液透析示意图 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1805/1869)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第一次提出了透析的概念,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患者死亡了。通常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而死)。从1850年开始,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直到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发现涂有鸡蛋清的羊皮纸允许晶体物质透过并弥散到血中,他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他第一次提出晶体物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并开创了渗透学说,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历史上第一种透析膜也自此而诞生。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在。 血液透析原理示意图 1913年,美国的John Abel等设计了第一台人工肾,用于动物,用火棉胶制成管状透析器,抗凝治疗使用了水蛭素,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抗凝物。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美国医学家John Abel、Rowntree和Turener进行了第一次血液透析的动物试验,根据他们的设想,认为可以用透析的方法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某些可弥散性的物质,从而解除患者的中毒危象。他们用动静脉分别插管的方法,建立体外循环,用水蛭素抗凝剂,使血液经过用火棉胶(珂罗玎膜 celloidin)制成的管状透析器,将此管浸于水浴中为兔成功地做了2 h的透析。他们发现电解质及化学毒素可以从管中向外弥散,而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等则不能通过珂罗玎膜,这一实验开创了伟大的透析事业。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可惜的是由于当时透析器的制造技术和抗凝剂的不理想,使得这一工作受到了限制。直到1918年,美国医学家hwell等发现肝素,但因制剂不纯,使用受限。而水蛭素的不良反应也很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纯。 一次性血液透析器

组合型人工肾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影响的观察

组合型人工肾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影响的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在降低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中的作用。方法34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研究组采用HP+HD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H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PTH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钙、血磷、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磷(1.87±0.24)mmol/L、PTH(285.01±27.88)pg/ml低于对照组(2.47±0.20)mmol/L、(310.52±24.36)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HP联合HD)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TH水平。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甲状旁腺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combined artificial kidney[hemoperfusion (HP)combined with hemodialysis (HD)] in decreasing parathyroid hormone (PTH)of HD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4 uremia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1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HP+HD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HD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lood calcium,blood phosphorus and P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Results Blood calcium,blood phosphorus and PTH before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P>0.05). Blood calcium in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P>0.05). Both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phosphorus and PTH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blood phosphorus as (1.87±0.24)mmol/L and PTH as (285.01±27.88)pg/ml after treatment,which were lower than (2.47±0.20)mmol/L and (310.52±24.36)pg/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artificial kidney (HP combined with HD)can effectively reduce PTH level in hematodialysis patients. 【Key words】Hemoperfusion;Hemodialysis;Parathyroid hormone HD治疗是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主要方法,超過50%血透患者体内PTH 升高,而PTH升高可引起钙磷代谢失调、肾性骨病、皮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软组织钙化等[1-5]。很多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PTH升高而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被确认是引起尿毒症各种临床症状的重要毒素,与HD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2,6-8]。本研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进行组合型人工肾及单纯HD比较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不同疗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

超滤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超滤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初步论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种类,特点、工艺概况,介绍了超滤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原理,类型和基本过程,最后具体介绍了超滤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超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超滤技术,水处理,发展趋势

1. 膜分离技术概述 膜分离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当前促进和保证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已在能源、电子、化工、医药、食品、汽车、家电、环保等领域,发挥着其独特的重要作用[1]。用膜近万平方米的大型超滤退浆废水,处理厂,2400×104t/d的地表水微孔过滤净化工厂,每年救治几十万人生命的人工肾(透析器)已成为现代的重要医疗手段,膜法制取的矿泉水、纯净水、优质饮用水等已进入千家万户,这些已充分了显示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规模、水平和重要作用。 膜分离过程的种类 膜分离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膜。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2]。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 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膜的功能分离驱动力透过物质被截流物质 微滤多孔膜、溶液的微滤、 脱微粒子 压力差水、溶剂和溶解物 悬浮物、细菌类、微粒子、大分 子有机物 超滤脱除溶液中的胶体、各 类大分子 压力差 溶剂、离子和小分 子 蛋白质、各类酶、细菌、病毒、 胶体、微粒子 反渗透和纳滤脱除溶液中的盐类及 低分子物质 压力差水和溶剂 无机盐、糖类、氨基酸、有机物 等 透析脱除溶液中的盐类及 低分子物质 浓度差 离子、低分子物、 酸、碱 无机盐、糖类、氨基酸、有机物 等 电渗析脱除溶液中的离子电位差离子无机、有机离子 渗透气化溶液中的低分子及溶 剂间的分离 压力差、浓 度差 蒸汽液体、无机盐、乙醇溶液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闺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箬73誊笫47r期2009—11_19出版 JournalofClinicalRehabilitativeTissueEngineeringResearch November19,2009V01.13,No.47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 关键词:透析膜;人工肾;血液透析;透析机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03血液透析示意图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Graham(1805/1869)利用牛的膀胱膜 做为过滤分子的膜,第一次提出了透析的概念,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 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 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 中,由于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患者死亡了。通常他们会 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而死。从1850年开始, 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直到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Graham发现涂有鸡蛋清的羊皮纸允许晶体物质透过并弥散 到血中,他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他第一次提出晶体物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并开创了渗透学说,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历史上第一种透析膜也自此而诞生。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在。 血液透析原理示意图 1913年,美国l}gJohnAbel等设计了第一台人工肾,用于动物,用火棉 胶制成管状透析器,抗凝治疗使用了水蛭素,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抗凝物。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美国医学家JohnAbel、Rowntree 和Turener进行了第一次血液透析的动物试验,根据他们的设想,认为 可以用透析的方法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某些可弥散性的物质,从 而解除患者的中毒危象。他们用动静脉分别插管的方法,建立体外循环, 用水蛭素抗凝剂,使血液经过用火棉胶(珂罗玎膜celloidin)制成的管 状透析器,将此管浸于水浴中为兔成功地做了2h的透析。他们发现电解 质及化学毒素可以从管中向外弥散,而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等 则不能通过珂罗玎膜,这一实验开创了伟大的透析事业。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可惜的是由于当时透析器的制造技术和抗凝剂的不理想,使得这一工作受到了限制。直到1918年,美国医学家hwell等发现肝素,但因制剂不纯,使用受限。而水蛭素的不良反应也很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纯。一次性血液透析器1923年德国的GeorgHaas用火棉胶做成透析膜,以后发展为纤维素膜, 铜仿膜和高分子合成膜。 德国)\GeorgHaas首先把透析原理应用到临床医学,年轻的Haas进 行大胆设想,1925年他用火棉胶做透析膜,用纯化水蛭素抗凝,以狗做实 验,获得成功。1926年2月Haas首次对人体进行了实践。此后由于透析膜 的材料及抗凝剂的问题,血透的研究和运用趋于沉寂,直到肝素的纯化可供人体用及发明赛洛玢制成透析膜。1920年到1930年间,人们将纤维素 溶于氢氧化钠二硫化碳溶液中,再在酸浴中形成膜,这种再生纤维素膜称为赛璐玢,是制造透析器的基本材料。由于醋酸纤维膜的发明、肝素的提纯,为血液透析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9224PO.Box120&Shenyang110004 cn.zglckf.com万方数据

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2009年47期) 让昨天告诉今天:人工肾脏中透析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学术部,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 关键词: 透析膜;人工肾;血液透析;透析机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03 血液透析示意图 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1805/1869)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第一次提出了透析的概念,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 历史学家称最早的透析是在古罗马皇帝的浴池。在那里四周用大理石铸造,池水沸腾充满蒸汽,那些患尿毒症的人们在浴池里通过出汗和蒸气浴使体内的毒素和水分清除到池水中。在人们寻求有效的透析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毒素和水分地逐渐堆积,无数的尿毒症患者死亡了。通常他们会静悄悄地死在家里,有人称之为“dropsy”(浮肿而死)。从1850年开始,人们寻求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直到1854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 Graham发现涂有鸡蛋清的羊皮纸允许晶体物质透过并弥散到血中,他利用牛的膀胱膜做为过滤分子的膜。他第一次提出晶体物质通过半透膜弥散并开创了渗透学说,被称为现代透析之父,历史上第一种透析膜也自此而诞生。在以后的近一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遍寻可以作为半透膜使用的能够过滤水分和毒素同时又不容易破坏的材料。烟丝和纤维素膜一直应用到现在。

血液透析原理示意图 1913年,美国的John Abel等设计了第一台人工肾,用于动物,用火棉胶制成管状透析器,抗凝治疗使用了水蛭素,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抗凝物。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久,美国医学家John Abel、Rowntree和Turener进行了第一次血液透析的动物试验,根据他们的设想,认为可以用透析的方法从肾衰竭患者的血液中去除某些可弥散性的物质,从而解除患者的中毒危象。他们用动静脉分别插管的方法,建立体外循环,用水蛭素抗凝剂,使血液经过用火棉胶(珂罗玎膜 celloidin)制成的管状透析器,将此管浸于水浴中为兔成功地做了2 h的透析。他们发现电解质及化学毒素可以从管中向外弥散,而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等则不能通过珂罗玎膜,这一实验开创了伟大的透析事业。挽救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可惜的是由于当时透析器的制造技术和抗凝剂的不理想,使得这一工作受到了限制。直到1918年,美国医学家hwell等发现肝素,但因制剂不纯,使用受限。而水蛭素的不良反应也很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完成了肝素的提纯。 一次性血液透析器 1923年德国的Georg Haas用火棉胶做成透析膜,以后发展为纤维素膜,铜仿膜和高分子合成膜。 德国人Georg Haas首先把透析原理应用到临床医学,年轻的Haas进行大胆设想,1925年他用火棉胶做透析膜,用纯化水蛭素抗凝,以狗做实验,获得成功。1926年2月Haas首次对人体进行了实践。此后由于透析膜的材料及抗凝剂的问题,血透的研究和运用趋于沉寂,直到肝素的纯化可供人体用及发明赛洛玢制成透析膜。1920年到1930年间,人们将纤维素溶于氢氧化钠二硫化碳溶液中,再在酸浴中形成膜,这种再生纤维素膜称为赛璐玢,是制造透析器的基本材料。由于醋酸纤维膜的发明、肝素的提纯,为血液透析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