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文化资本

浅谈文化资本

浅谈文化资本
浅谈文化资本

浅谈文化资本

——读《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有感资本,在布迪厄看来是一种积累的劳动,首先它需要通过时间来进行积累,并且需要以一种具体化、身体化的形式进行积累。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者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具体化的或活的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

布迪厄把资本划分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是指可以立即并且直接换成金钱的,是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指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而社会资本则是以社会义务组成的,这种社会义务表现为一种社会联系,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的。从布迪厄对资本的解读就可以看出,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先赋性质,形成财富地位的继承,例如富二代的出现,或者是明星二代效应,其实这些所谓的二代本身上可能是不拥有经济资本或者是社会资本,但是这样的资本却极易因为舆论或者事故而变得不再是资本,它具有不稳定性,例如破产,利用权势进行违法交易被曝光后产生的影响,还有些明星不顾自己的形象地位,进行的反面行为的影响等,都会让自己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所压缩甚至丧失对于这些资本的拥有权,因此这样的资本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外在的并且是不稳定的资本。而文化资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从文化资本的获取

形式上来看,是通过教育方式获得的,一方面从文化资本的效果来看,它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那么这里我就认为,文化资本它本身作为一种个人形式的内在知识修养能力的体现,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并且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例如我们在学习某种专业技能时当我们真正掌握这个技能并能熟练的运用

的时候,那么这个技能就可能为我们今后的工作、职业中发挥实际作用,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进而达到一种经济目的。

在这三种资本类型中,布迪厄尤为关注文化资本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影响,尽管他并没有对文化资本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在他看来,文化资本泛指任何与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或者无形资产。在日常生活中,它和金钱以及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具有相同的功能。布迪厄认为行动者所处的有利或不利地位除了与经济因素有关外,还与文化等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用文化资本这一概念,就是想通过文化资本来表现这种受各种社会条件制约的文化上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这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我认为应该是这种文化在获取方式、获取机会以及获取结果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具体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占有量、教育机会以及教育所给与我们的结果,就拿我们上学来说,上学环境,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城市与农村孩子就享受的是不同的环境待遇,那么在这种差异下,就会无形的形成一种知识的相对差异,这就是环境对于文化上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又如,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总有地域方面的规定,即学校招收学生的地理位置规定,那么也就是说,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来看,在相对较大的空间来

看,离学校近的孩子在接受教育上就有着明显的机会优势,这样的机会差异,也是导致个体在选择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个体实际接受教育方面的差异。

布迪厄在研究了资本的类型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本进行具体的划分:具体形态也称身体形态、客观形态以及制度形态三种基本的形式。身体化形态是指行动者通过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

与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趣味及感性等文化产物。布迪厄认为,身体化就是成为精神与身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是一种习惯化。正如行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财富那样,它同样也能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提供文化修养。布迪厄指出这种知识和修养只有真正成为行动者精神与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它才有可能转换成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资本,那些流于表面形式的临时性知识都不足以成为文化资本。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必须且应该是内化于身体、精神以及思想内,这样的知识才可能转换成为我们特有的文化资本,并有可能通过它为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等方面的效益。布迪厄特别指出,身体化的资本只有通过特定的人才能得以体现,它既无法由他人代理执行,也不可能不加任何修正地以完整的形态出让或者传授给他人,并且,文化资本的身体化过程必然会伴随着大量的时间消费。客观化状态,即物化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书籍、绘画、古董、道具、工具及机械等物质性文化财富。行动者的藏品——书籍、绘画和古董等物质性文化财富——越丰富,或者其质量(文化价值)越高,他拥有的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就越多。从这里可以看出客观化的文化资本

是一种物化的资本,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立刻得到它们,也就是说,经济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行动者无需像获取身体化文化资本那样,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并不是与身体化过程毫不相干,人们在选择拥有的物化资本上消费的时间,并且为了获取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而进行的相应的研究学习,掌握相关的丰富知识和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保证自己拥有了真正有价值的资本。最后是文化资本的制度形态,也就是将行动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某种形式正式予以承认并通过授予合格者文凭和资格认定证书等社会公认

的方式将其制度化。文凭是制度化文化资本的典型形式,布迪厄指出,学历资本的积累只有通过经济层面的教育投资才能得以实现,学历资格是经济资本转换为文化资本的典型方式,很显然,父母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入更好一些的学习就读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经济资本——金钱。而且通常情况下,投入的时间越早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说,投资的时期越早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回报也就越高。但是,要使自己的孩子获得较高的学历资本光靠金钱投资显然是不够的,父母在提供金钱的同时,还必须想方设法为孩子收集各种学习信息,并且有可能要投入自己的文化资本,而这些手段的前提都是在孩子愿意并且能够的情况下才能得以施行并可能实现。布迪厄认为,学历资本是决定行动者社会地位,即实施社会差别化的最为重要的制度化资本。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动者在人才市场上的价值,而且也直接左右着人们对他的态度。

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从根本上来说都需要行动者付出一定的时间或者金钱的消费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文化资本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这些手段有时必须是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上的,身体化形态在转换成文化资本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积累完成的,而这种积累是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为支撑,否则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消耗,而客观化形态则更是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去拥有具有文化价值的藏品,最后制度化形态也是对教育进行大量的经济投资才能获取的,那么也就是说,文化资本的获取基本本身就具有不平等性。我们试想一下一个贫困家庭与一个富裕家庭的子女接受教育,贫困家庭不仅要应对生活甚至是生存问题,同时在面对一个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中,经济压力越发凸显,他们更容易放弃本该拥有的教育机会,而富有家庭的子女根本无需担心因经济问题而产生的生活风险,甚至愿意主动进行教育投资来换取受教育的机会,这样一来,经济底层更难以获得文化资本去改变自身的地位或者是经济状况,而经济上层便是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去扩大自己的资本占有量以及稳定自己的资本占有量,这样一代一代的流动,便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地位层次等级,使得各个地位层次的社会成员都长时期的处于同一个层次并很难打破这样的境况。即使不是经济实力起决定因素,那我们再来试想一下,一个本身就拥有大量文化资本的家庭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差异。首先一个拥有大量文化资本的家庭,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本优势,从而使得子女在知识的学习上、文化的理解上应该可以说都是快人一步的,并且拥有大量文化资本的家庭会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教育与投资,并且对

孩子期望会相应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会有所差别的,那么在这样的高起点下,更容易进入好的学习,从而一级一级的优秀下去,最终达到文化资本所给予的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者较高的经济收益。而普通家庭的孩子似乎就没这么幸运了。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不仅解释了文化资本的深层内涵,扩大了我们通常认为的狭隘的文化资本的概念,同时从三种文化资本形式来阐释社会中,文化资本是怎样影响人们的地位差异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上又是如何去影响人们去获取文化资本的这样一个循环的现象。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1.1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文学 1【单选题】(D)曾经认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气数已尽,后来又在《21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推翻这一说法?A?别林斯基 B?安德拉德 C?斯皮瓦克 D?巴斯奈特 2【单选题】《一门学科之死》的作者是(B)? A?巴斯奈特 B?斯皮瓦克 C?克莱齐奥 D?安德拉德 3【判断题】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看来,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完全不相容的?(×) 4【判断题】比较文学主张“对话”的意义,其中包括重新确定人的生存方式?(√) 1.2坚守传统文化和接受外来影响的关系 1【单选题】陶渊明的诗句“当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表现出(B)的情绪? A?喜悦 B?旷达 C?焦虑 D?忧伤 2【单选题】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包括(D)? A?互补 B?互证 C?互识 D?互抗 3【判断题】在哲学家勒维纳斯看来,他者最不能被人理解的一面,是值得被重视的?(√) 4【判断题】文化传统是对“已成之物”不断进行诠释的“将成之物”?(√) 5【判断题】对不同话语的对话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己的话语去说服?同化他人的话语?(×) 1.3新的时空观念 1【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王国维的著作?(C) A?《人间词话》 B?《曲录》 C?《柳如是别传》 D?《观堂集林》 2【单选题】中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作者是(D)? A?郑振铎 B?鲁迅 C?王国维 D?黄人 3【判断题】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界,一直很重视对东方文学的研究,因此在跨文化问题上成果卓著?(×) 1.4比较文学和后现代思潮的转型 1【单选题】消解中心与权威,强调碎片化和偶然性,是(D)的思想特点?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2【单选题】法国大革命属于(A)启蒙? A?第一次 B?第二次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含解析

2018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7年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长在泰达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尽快确定传统能源汽车退出市场的时间,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图为新能源汽车的供给曲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能会导致曲线从S向Sl移动 ①对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 ②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④对购买者免征车辆购置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图可知曲线从S向Sl移动属于线的平移,是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对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盈利增加,吸引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导致供给曲线向右平移,故①符合题意;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会使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而图显示的是价格不变,故②不符合题意;提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引起进出口的变化,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对购买者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话,在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会使需求增加,进而有利于增加供给,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1)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通过题干信息应该对价格、供给、需求三个要素的升高或降低有一个准确的判断;(2)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明确曲线表达的信息;(3)题干信息与选项中曲线转化的文字信息对比。选出正确的选项。

2.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国家发改委提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此举 ①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再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 ②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 ③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 ④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按劳分配政策,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引导企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初次分配中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④错误,有利于尊重知识和人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的做法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带动广大产业工人增技能、增本领、增收入,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3. 地热能属于清洁的新型可再生能源。2018年1月8日,发改委等六部委要求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北方采暖地区居民供热等领域燃煤减量替代,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此项要求有利于 ①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浅层地热能应用水平 ②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区域供热用能结构得到优化 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新型可再生能源驱动发展 ④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利于吸引社会投资,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创新投融资模式,促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区域供热用能结构得到优化,故①②符合题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发浅层地热能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无关,而且社会资本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由于市场的失灵,需要注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而不是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4. 截止2017年底,中国的海外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海外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来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一、背景重现 布迪厄出生在法国南部偏远的山区小村,父亲是个乡村邮递员,以后进入法国知识分子的摇篮--- 巴黎高师,求学期间,他在哲学上出类拔萃,同时他的政治意识也明显成长起来。他反对斯大林主义和保守主义体制;他站在左派知识分子这边抨击法国殖民政策。布迪厄与那些出身富有。有文化优越感的精英子弟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未认同精英政治论和唯智主义传统。 大学毕业后,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殖民地和殖民战争可怕的现实,这是布迪厄从哲学进入社会学的转折点。就个人经历而言,阿尔及利亚战争深深地唤起他关怀现实,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批判的政治冲动。希望用科学研究揭示社会困难的来龙去脉,以自主性的学术批判介入社会。 从知识层面而言,布迪厄的研究工作是在法国战后学术领域展开的。考察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必然要与这一特定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话语联系起来。布迪厄的学徒时期正值法国知识盛行存在主义学说的50 年代。在他看来存在主义夸大了主体的主观选择能力,接受了历史理性主义思想,并沉浸在现象学中,此后结构主义理论登上思想舞台,对布迪厄最初的理论积累和研究道路的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结构主义为研究社会现象的经验学科--- 社会学提供了走出实体的,本质主义研究的方法。然而,阿尔及利亚的田野考察使得布迪厄越来越怀疑结构主义人类学方法的可靠性。结构主义如何揭示实践者的生成性活动?由此布迪厄开始抛弃结构主义的“规则”而选择了潜意识的“策略”概念。 布迪厄曾多次说自己的工作是“哲学的田野工作”,意思是指结合经验调查和理论建构的“参与性社会学”研究。排斥经验研究的哲学冥想,掩盖和自然化了社会及知识长于的等级区域。脱离社会实际的流动和丰富的事实;而实证研究则陷入唯方法而方法的琐屑材料中,同样不能透彻地揭露社会世界的隐秘神话。在他长达40余年的研究中迎接了跨学科,多方位的挑战。布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大师逝去,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文告,称他为最具才华的知识分子之一,继涂尔干和韦伯之后使社会学出现新的改观,向众人指出"文化的时代并非经济的时代"。左派总理若斯潘则说布迪厄是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批判的领头人物,他个人完成了思想和行动的辩证统一。在同行之中,大家普遍承认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和他一代宗师的地位,但也有人认为只有60、70年代教书时的布迪厄是可取的,后来他过多卷入政治活动,故而此后的著作根本不能称为社会学,而纯属"宣传鼓动"。 二、布迪厄的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

视觉文化论文

成绩 论文题目:视觉文化与经典电影鉴赏 课程名称:视觉文化与传播 指导教师:段运冬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年级:2011级 学号:222011312011054 姓名:袁永强 2014年1月5日

【摘要】 电视栏目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电视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走出一条专业、特色之路,栏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一个成功的栏目离不开专业的策划、制作,所以一部电影的好坏是需要人们通过自己看了过后的感受,在1992年一部文艺片《闻香识女人》的美国电影诞生了,“女人香”?乍一看片名似乎是部言情片抑或情色片,其实剧中女人的戏份是很少的。“闻香”在故事中顶多也就是一条副线、一个插曲甚或一个噱头,只是在舞会上盲人弗兰克与美女唐娜相遇时表现出来的:双目失明的弗兰克,搂着唐娜的腰肢跳起美丽的探戈,居然说出了她使用的香水是哪个品牌,甚至感觉出她的相貌、表情乃至眼中的柔情。原来,长期的失明使得弗兰克十分善于识别声音和气味,尤其是显露出对女人的体气有着异常的敏感。 【关键词】 文艺片栏目相遇识别 一、剧情介绍 年轻的学生查理(克里斯奥唐纳饰)无意间目睹了几个学生准备戏弄校长的过程,校长让他说出恶作剧的主谋,否则将予以处罚。查理带着烦恼来到退伍军人史法兰中校(埃尔·帕西诺饰)家中做周末兼职。中校曾经是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的幕僚,经历过战争和许多挫折,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眼被炸瞎。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准备用尽最后的精力享受一次美好的生活。他带着查理出游、吃佳肴、开飞车、跳探戈、住豪华酒店……然后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查理竭力阻止了中校的自杀行为,从此他们之间萌生如父子般的感情。史法兰也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影片最后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长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史法兰中校对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甚至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其实这都源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二、本部电影的独特之处 这部影片的构思相当大胆和新颖,在一部作品里把迥然相异的两个人用一个偶然事件串起来,使其原本平凡的人生迸发出绚丽的火花,这是艺术家们屡试不爽的手法。影片《女人香》的高明之处不仅体现在故事结构上的精巧,其中,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加上对人格中最真挚最纯净部分的讴歌使它不象是一部电影,而更象是一则都市寓言! 要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是最难表现的,何况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原本就分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并且,对命运的感悟也是天差地别。让这样两个人携手人生,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剧本不行、缺少了演技超凡的演员更不行。 幸运的是,导演在两个小时的篇幅里,用一次意外的邂逅、一场“性感”的探戈、一出恣意的飙车和一段酣畅淋漓的演讲为我们完整的勾勒出生命从“毁灭”到“重生”的全部过程。

跨文化对话

跨文化对话 日本著名学者伊藤虎丸先生的名著《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性,或者说是 从探讨亚洲不同于西方的近代(现代)的独特性的角度探讨了鲁迅的 独特价值,认为鲁迅的价值就在于他形成了一种“真正的个人主义”,即“个”的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是通过鲁迅在日本留学而与西方近代 相遇,特别是与尼采的个人主义相遇而形成的,并构成了后来鲁迅思 想和文学的原型的“原鲁迅”。鲁迅1906年从仙台来到东京从事《新生》文艺运动,所写的几篇评论奠定了后来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基本 原型与框架。这的确是至论。不过伊藤虎丸的观点仍然是建立在(西方)冲击——(东方)回应的框架上,虽然他强调了竹内好先生提出 的鲁迅在接受西方文化时所坚持的“回心”/“抵抗”(坚守自我, 与日本的“转向”/成为一个“优等生”相对)的文化态度,但是对 于鲁迅“个”的思想中主体所承传的中国“固有文化血脉”仍然重视 不够;同时“西方”对于鲁迅来说也是一个持续择取又持续扬弃,充 满多重复杂内涵与向度的领域。也就是说,鲁迅与西方近代的相遇经 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西方(文化)与否定 固有(文化)传统的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中西跨文化的对话、交流、否定与融合的过程。正是在他对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传承与双 重超越中,才形成了这一“原鲁迅”。 早在1898年鲁迅到南京求学阅读《天演论》时,他与西方近代的相 遇便已经开始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物竞”、“天择”,给他打开 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天道变化,不主故常”、“世道必进,后胜 于今”的世界观则使他开始冲破“天不变,道亦不变”循环的或轮回 的历史观的束缚,从而逐步树立起一种进化论的世界观;并且回应着 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思潮,把个人的郁积汇入到民族的郁积中,以一 个“科学者”的形象投身于民族救亡与人民解放的时代大潮中。1902 年到达日本后,无论是他于1903年开始在《浙江潮》上发表《中国地 质略论》、《说钼》等科学论文和翻译改写法国儒勒·凡尔纳的《月

文化资本_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

【经济研究】 文化资本、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Ξ 陈 珏,何伦志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要素,文化资本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以及对多家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旨在从经济学角度对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做出分析,以说明文化资本价值作为经济增长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变量,已成为经济利益主体核心竞争力来源的重要组成因素。 关键词:文化资本;文化产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20(2007)0420005204 在全球化和文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已远远超出了文化艺术、文化科学、精神文明与意识形态及文化活动等范畴,而立足于全球化文化产业的生产力结构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博弈力体系上去探讨文化、文化资源、文化商品与服务、文化符号,等等。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文化资本,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要素,文化资本必将在后工业文明中对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对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以及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文化资本”一词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 ierre B rou rdileu)首次提出的文化社会学的关键概念。他将“资本”概念广泛应用于文化分析,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资本的文化”领域。他在其著名的论文《资本的形式》中第一次实证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他认为,社会界是一个积累的世界,为了理解社会界的积累性,必须引入资本的概念,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是一种强调社会界内在规律的原则。” 布尔迪厄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赌场,赌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机会均等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惯性、没有积累的世界,既无继承权,也无固定资产”。赌场上每个人有同样的输赢概率,机会是平等的。而社会不同于赌场,社会活动的参加者以异质性的身份参与的,这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拥有不同质和量的资本。资本在场域中是不平均分配的,它是积累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资源。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资本分布结构,体现着社会的资源的权力结构,因而人们的竞争是不平等的[1]。 布尔迪厄将资本分为三个基本类型:(1)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往往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2)文化资本,这种资本能转化为经济资本,往往是以教育资质的形式制度化的; (3)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所构成,一定条件下也可转换为经济资本,往往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布尔迪厄又将文化资本细分成三种形式存在,即(1)个体积累的具体形式:与身体相关的人力资本,或以“性情”的形式存在的;(2)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即以物质性、信息性与符号性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存在,如文学、绘画、工具、器械等;(3)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即以一种客观化的,必须加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存在;如学术资格、文化能力、学历、合法的资质等等,以及相关的制度与机制等,它具有无限重复博弈与边际效益递增的资本扩张与知识资源特征。 在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体系中,以资本为工具将场域(field)的分析扩大到整个社会,资本不仅是场域活动竞争的目标,同时也是用以竞争的手段,而其中核心就是文化资本。他的资本概念超出了马克思的经济范畴,将资本与权力概念相结合,分析人的利益与行为,研究出文化资本分配的不平等性与人们在场域中竞争的不平等性。不管怎样,他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资本的角度看待文化,也 2007年7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uly.2007第35卷第4期Journal of X injiang U niversity(Ph ilo sophy Social Science)V o l.35,N o.4 Ξ收稿日期:2007204217 作者简介:陈珏(1974-),女,山西太原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论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形态构造

2006年第6期(总第185期) 学术论坛 ACADEM IC FORUM NO.6,2006 (Cumulatively NO.185) 论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形态构造 陈爱国 [摘 要]对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概念的形态构造,当前国内学界少有提及。尽管布尔迪厄的思想充满悖论,它还是可以概括、描述为作用具体性、场域实践性、权力再生性、阶级自反性等四个方面,呈现为一种竖三角形的动态结构,并由此建立一种反思性文化社会学。而且,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与马克思的经济资本概念之间事实上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布尔迪厄;文化资本;形态构造;经济资本;内在联系 [作者简介]陈爱国,南京大学中文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210008 [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6-0176-03 文化资本是“指一种标志行动者的社会身份的,被视为正统的文化趣味、消费方式、文化能力和教育资历等的价值形式”[1](P267)。在布尔迪厄看来,资本存在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等四种基本形式,不同的形式各有侧重,也互有关联,但以人类学家身份起家的布尔迪厄则对文化资本的形式情有独钟,认为它是考察、反思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征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他将文化资本的存在状态分成三类:一是具体状态,表现为人的肉体和精神活动;二是客观状态,表现为各种书籍、工具和工艺品等文化产品;三是体制状态,表现为一定时期的教育体制、资助形式等。布尔迪厄充分考察、反思了一个文化产品背后被遮蔽的人的创造性活动,以及社会体制、等级意识对该产品的影响。他实则是将社会生活中的部分资源、价值形式笼统地视为一种处于一定场域的文化存在,而密切关注其社会操作过程和现实命运。 诚然,布尔迪厄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思想家,他竭力以反对权力话语和既定思想的方式进行思考,也一向反对各种僵化的教条,并不愿意自己的理论概念具有某种恒定的特征。但是无论如何,他关于文化资本的探究还是贯彻了自己注重将行动者生存心态置于实际活动进行综合考察的基本原则,沿着这条标识性的基本原则展开搜索,其文化资本概念大致可以勾勒出以下几个形态构造部分: 一、作用具体性,必须由鲜活生命的身体活动来承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人,是身份。其初衷是作为一种社会学的理论假定,用于解释不同社会出身的孩子取得不同学术成就的原因。由此辐射开去,他认为:“文化资本的大多数特征可以从下列事实推断出来,即文化资本在其基本的状态中是与身体相联系的,并预先假定了某种实体性、具体性。文化资本的积累是处于具体状态之中的,即采取了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它预先假定了一种具体化、实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因为由投资者亲力亲为,就像肌肉发达的体格或被太阳晒黑的皮肤,不能通过他人的锻炼来获得那样。”[2](P194)这样,文化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都与行动者、人自身的具体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可能依靠机器生产和其他外在力量来积累文化资本。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资本的持有者是每一个身体化的“单位人”,这些个体以其自身的各种文化资本在社会中发挥着影响,如商品广告中的名人效应等。再由此推广开去,一个国家必须为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总数而进行最大的努力,一个国家拥有的文化资本越大,它越有可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到了经济资本有机构成大幅提高的当代社会,更加注重从业者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培训、开发和争夺在不同的层次中展开,都体现了对具体性文化资本的操纵力度。 二、场域实践性,强调实践过程中社会空间与心灵空间的同质同构。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是人的劳动实践的过程,传统的看法往往将劳动的概念局限于外在劳动,忽略了精神活动自身的价值。布尔迪厄将文化资本生产的焦点置于精神劳动的投 671

视觉文化

1.视觉文化的概念 1913年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提出,以电影为代表。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样式,成为视觉文化崛起的表征。 较之于口传文化与印刷文化,电影主要是一种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的视觉文化。 电影并不直接等同于视觉文化,电影史视觉文化的诸多表征之一。 视觉文化的概念(名解) 其一,视觉文化概念是指一个文化领域或研究对象,它不同于词语的或话语的文化,其中视觉性占据主因或显赫地位,所谓视觉文化就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性现象,它与后现代和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其二,视觉文化也可以用来标示一个研究领域,或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研究。 图像的劣根性:浅薄化、粗鄙化、平面化。 2.解析视觉文化的当代发展趋势 ①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 当代文化或文化中的高度视觉化,就体现在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普遍诉求上,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像到服饰、美容、建筑、城市形象等形形色色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 当代文化高度视觉化把可视性和视觉快感凸现出来,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法则。在“眼球经济”时代“被把握为图像”的东西才是充斥着权利和影响的东西.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当代文化不仅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即是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的“殖民”。 ②图像压倒文字 如今图像更具优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读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印刷中图像凌越文字占据了主导地位,就电影和文学而言,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字描绘的图像化倾向,在读图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 读图时代(名词解释) 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图像淩越文字,表明了视觉文化不同的特性。 ③对外观的极度关注 历史的看,没有那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对日常生活的种种外观如此关注。 身体作为人的肉身外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视觉文化意义。身体文化催生出身体产业 凡视力所及之物,总是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着视觉快感。 ④视觉技术的进步 人的视觉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与视觉快感的欲望不断攀升,导致了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 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 视觉技术的变革还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出现和传统观念的深刻变革。 3.视觉范式的历史演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他认为,画家心中有某种“图式”制约画家 视觉范式(名词解释): 范式也就是一整套关于特定科学理论的概念、命题、方法、价值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人们的“看的方式”。 ①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 启蒙;真理就是“开启”与“去蔽”(海德格尔) ②从相似性到自指性 图像符号与显示的关系从相似性关系到非相似关系的转变 ③从重内容到重形式 英国美学家克利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会激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他写道“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打破艺术边界,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产物。(填空) 蒙德里安(现代)与波洛克(后现代)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浅析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浅析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浅析 ——以“学术超男”易中天为例 摘要 文化资本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旨在对文化现象进行全新诠释和批判。市场经济的到来,文化走向市场,文化活动展现全新面貌,文化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参与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文化资本的运行轨道。文章旨在以“学术超男”易中天为例,阐释文化与资本遭遇时两者间的关系,考察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转化,透视当代 社会文化活动“非超功利性”的真面目。 关键词:布迪厄;文化资本;“学术超男”易中天 Analyses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Pierre Bourdieu ——as “the academic super male” Yi Zhongtian for example Name:Ding Qiuyun Student ID:200740110210 Guiding Teacher:Huang Lili Abstract: The Cultural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sociological theory proposed by French sociologist Bourdieu , aiming at this new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The arrival of the market economy ,culture go to the market, cultural activities new face, the speard of culture in the new age has already changed, mean-whil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intellectuals inevitable evolved into the cultural capital. This article aims to as "the academic super male" Yi Zhongtian for example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and the capital when they encounter to each other, to see the transformation within cultural capital、economic capital and social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 视觉文化并非一个新问题。因为自从有了摄影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后,西方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反思。 1936年,本雅明曾分别写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讲故事的人》两篇论文,在前一篇文章中他指出摄影、电影出现的意义,于是光晕的消失、震惊体验、展示价值等等便成为解读新型的视觉艺术的重要范畴; 他又在后一篇文章中认为,对讲故事和小说构成冲击乃至破坏的力量来自于新闻报道,因为新闻报道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艺术面对的陌生力量,但它更具威胁;而且它也给小说带来了危机”。 面对新视觉艺术和旧文学样式,本雅明总会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或许在以下表白中体现得更加充分:“有人曾说:‘将来的文盲并非不懂阅读与写作的人,而是不懂摄影的人。’但是一名摄影者若不能解读自己的照片,岂不是比文盲更不如?对图片的说明与描绘会不会变成摄影最重要的部分呢?” 本雅明并未用过“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概念,但他实际上开启了人们在视觉文化的问题框架之内思考文学与视觉艺术之关系的先河。此后,西方一些学者均不同程度地触及过这一问题。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他曾关注过“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问题。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贝拉(Béla Balázs)虽然并未对视觉文化做过充分论证,但他却享有这一概念的发明权。而此概念经过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等人的阐释之后,既被人们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学界的青睐。 早在1970年代,丹尼尔·贝尔就已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乡村和住宅空间开始让位于旅游,让位于速度的刺激(由铁路产生的),让位于散步场所、海滨与广场的快乐,以及在雷诺阿、马奈、修拉和其它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品中出色地描绘过的日常生活类似经验。”与此同时,西方学者也开始使用与视觉文化相类似的表达,以指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比如,在波兹曼(Neil Postman)那里,印刷文化背景下的“阐释年代”消逝后,紧随其后的是“娱乐业时代”;米歇尔(W. J. T. Mitchell)则干脆把它叫做“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以此对应西方哲学界广泛谈论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此外还有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仿像”说,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电信时代”说,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软件启动硬件的时代”说等等。这些说法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示意图。 中国的情况 在国内学界,虽然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早在1981年便已出现,而现在能查到的第一篇全面介绍视觉文化的文章亦发表于1988年,但到目前为止,视觉文化真正进入研究者视野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时间。 1998年,花城出版社编辑钟洁玲与其丈夫钟键夫为推出“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便硬造出一个“读图时代”的词予以宣传。现在看来,这个硬造之词不仅成为此套丛书成功的出版营销策略,而且在短时间内风靡文化界与学术界,并成为“视觉文化”之说的中国式表达。由于此概念首先诞生于出版界,后来者在使用中又让其涵义延伸于电子、数字媒体生产出的视觉艺术产品,所以,这一概念也暗示出纸质、电子和数字媒体全面向图像时代位移的信息。世纪之交以来,视觉文化的译介与研究也日渐增多。比如,随着《文化研究》第3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视觉文化研究”专题的集中介绍,随着《视

第八讲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文化偏至论》:文章一开始,即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抱残守缺,仍然坚守“中国中心”主义;另一是“翻然思变”,却“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又陷入了西方崇拜。这两种倾向都涉及“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两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所不能回避的。在鲁迅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中华中心主义”,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至高,至上,至善,至美”的神圣灵光,从而由盲目的民族自大,导致“抱守残缺”而不思变革,鲁迅认为这才是真正民族文化危机之所在。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强调自觉性,而反对盲目性。提出了四条明确的线:一、学习必须是独立的主体经过自己的“考索”、“思虑”所做出的发自内心的选择,而不能盲从于“众志”;二、学习不是盲目崇拜,绝不能以西方文明为世界文明的顶峰,将其神圣化与终极化;三、学习必须建立在对西方文化的实情与实质(根柢)的认真考察、真正了解的基础上;四、学习必须以认识中国的国情为前提,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归宿。在鲁迅看来,包括东、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的现实形态,都是“偏至”的,也即是不完美,不完善,有缺陷的。正视人类文化的现实形态的这种偏至性,就可以使人们不会陷入将任何一种文化神圣化、绝对化的神话,进而承认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有缺陷的,同时又是各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的,它们在相互“比较”中既互相吸取、补充,又互相竞争;既互相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接着提出的首先是一个如何看待西方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民主”、“平等”这样一系列的理念的问题。西方新思想所要解决的是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所谓“工业文明病”的问题;而鲁迅却赋予这样的新思想以双重的批判性:它首先是指向中国传统文明中的专制主义的——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面临的问题(引入了“个人”的观念)。,它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主流派知识分子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盲目崇拜的——在鲁迅看来,这也是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问题。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把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下,从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的洞察中来探寻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眼光。其次是强调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可以看做是后来在20世纪很有影响的“拿来”与“继承”思想的最初表述,但鲁迅更强调的是都要有分析,而不能陷入全盘拿来或全盘继承的盲目性。这就是说,鲁迅在20世纪一开始,就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确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为20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价值,一个终极性的理想。这就意味着整个现代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创造”。 其次是“要什么样的‘近世文明’”,也即“要确立怎样的现代化目标”?鲁迅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他看来,根柢还在人,所要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首先应是一个“人国”;如果国家的统一、独立、富强与民主要以牺牲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为代价,那就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鲁迅旗帜鲜明地提出,“首在立人”,而立人之道即在“尊个性而张精神”。由此而形成了他的“立人”而“立国”的思路:首先着力于建设和张扬少数先驱者强大而独立的个体精神自由;再通过对民众的启蒙,达到“国人之自觉”;而伴随着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的张扬,自由与自觉,也就产生了作为集合体的国家、民族的自由与自觉,建立起真正的“人国”。 《科学史教篇》:讨论的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历史。鲁迅依次讨论了五个问题。一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在鲁迅看来,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探索未知”,并有自己的“发现”。二“科学与美艺(文学与艺术)”、“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鲁迅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发现了“科学”与“非科学(道德、人格精神的力量)”,“理性”与“非理性(圣觉灵感)之间的相通,而且在他看来,要探讨科学发现的“深因”,是不能不考虑后者对前者的渗透与促进的。三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在鲁迅看来,归纳法与演绎法是人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探讨自然现象的两种方法。四关于科学的作用与价值。鲁迅是从两个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的。首先仍然是民族的角度,即讨论“科学与爱国”的问题。其次,从人性的角度看,科学是人类的精神现象。五关于科学的危机的思考。最后,鲁迅就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人的精神问题,把全文一再强调的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交融也归结为“人性之全”。 《摩罗诗力说》:概括了精神界战士的三大精神特征:①“立意在反抗”,所谓“摩罗诗人”中的“摩罗”,无论是佛教中的天魔,还是《圣经》中的撒但,与正统秩序有一种天然的对立,“撒但”一词希伯来文原意就是“仇敌”。要“争天拒俗”,反抗“众数(众庶)”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压制。精神

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_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_朱伟珏

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朱伟珏 内容提要 本文从文化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出发,对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文化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同属新资本理论,以关注非物质性资本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著称。人力资本论强调学校教育对行动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投资是基于行动者自由意识与意志的理性行为;而文化资本论则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作用,认为文化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再生产的方式完成的。本文认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经济学家们重新思考文化的经济价值、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布迪厄 文化资本 人力资本 经济学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 引起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 注。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 和问题,如教育和医疗的产业化现象,网络和大众传 媒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和文化资 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由教育不平等及信息鸿沟等 因素造成的贫富差距问题,使得经济学家们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已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 经济增长的新要素。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学家们开始 尝试将文化纳入到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布迪厄的文 化资本理论则为经济学家们建立新的理论范式提供 了独特的视角。 一 “文化资本”(cap ital cu ltu re)是布迪厄对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进行扩展之后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布迪厄指出,资本是一 种积累的劳动,它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并且需要以具体化及身体化的方式进行积累。与此同时,资本也是一种以同一或扩大的方式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即一种进行自身再生产的能力。不过,和经济学家通常只认可单一形式的资本即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不同,布迪厄认为,资本并非仅限于经济资本,若要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世界的结构与功能就必须引进资本的一切形式①。为此,他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是经济学家普遍认可的资本形态。它不仅可以直接转换成金钱,而且其转换过程通常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一种表现行动者文化上有利或不利因素的资本形态。它在特定的条件下可 ①布迪厄在接受美国社会学家华康德的采访时,就其理论和经济 学的区别做了如下说明: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场域,即使是主流思潮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流派,所以,他所指的主要是和正统经济学观念的区别(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1页)。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1) 新的世纪波:全球视觉图像的“转向” 世纪之交的社会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是视觉图像的“转向”。当今的视觉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高深精微的哲学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通俗浅易的生产制作,乃至百姓的生活。我们每天在饕餮着视觉的盛宴,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空境域之中。正像视觉文化专家米歇尔所论述的,图像转向是一个比喻,是从古代以来就被多次重复的一种修辞用法。当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抱怨“图片能够俘虏了我们,而我们无法逃脱”时,他是在哀叹有一种“镜映的隐喻”的禁锢了哲学的思维方式。而欧文?潘诺夫斯基则力主建立他的所谓“谱像学”,成为描述视觉文化研究的一般论述。他的工作告诉我们,图像或视觉的转向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独有的东西。它是一个被历史重复了多次的叙事性象征。尽管有着悠久的渊源,我们仍然可以确定一个现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起始。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一波浪潮;其后的电影的发明则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二波浪潮;而真正的视觉文化的时代则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普遍兴起开始的。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看到了视觉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他认为,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20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居伊?德波针对宣称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写下了《景观社会》这部大著。他在该书的“序言”中告诫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应牢记在心的是,它的写作抱有一种颠覆景观社会的强烈意图。”他认为,当今世界的物质形象已转化为景观,景观避开了人的活动而转向景观的观看,这样就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而在景观社会,景观已经成为独裁和暴力,景观毁灭历史,它不允许对话。而另一位文化理论的开拓者丹尼尔?贝尔也在同一时期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还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莫如说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不过,我要在此申明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文化形态。这一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是当代最重大的世界性文化事件之一,是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纪元的显著标志。它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独特的形式、载体、技术支持和文化形态,它更加确定,更加明显,也更具有世纪转折或文化跨越的意义。如果说居伊?德波和丹尼尔?贝尔提出的视觉文化的时代是以人类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与模拟电视为标志的话,那么,今天的视觉文化时代是以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技术、新媒体、因特网、交互式传输为标志的新视觉文化时代。这是一轮新的“世纪波”。实际上,对转向的质疑始终不断。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leg Eyjavec),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关注当代视觉图像文化的转向。我曾与他讨论过视觉图像转向问题。他

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

政治文化与社会资本 本章重要问题 ●政治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 ●政治文化的分类与功能 ●社会资本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政治社会化的机构与功能 10.1 政治文化研究在政治学中的位置 10.1.1 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 1. 政治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 政治文化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研究领域是从近代开始形成的。在《政治文化谱系》一书中,布林特(M Brint)将它的理论线索大致划分为三条:法国社会学传统、德国文化哲学传统和美国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理论研究。 (Michael Brint, A Genealogy of Political Culture, Boulder, CO,Westview, 1991, pp26) 阿尔蒙德: 政治文化概念的产生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概念的产生是三种各自独立的思想发展互相吸收的结果:一是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人类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的著作和人类学家如马林诺夫斯基和本尼迪克特的观点。二是以韦伯、帕累托、杜克海姆的研究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学,其中韦伯以“文化的”根据向马克思提出挑战,他认为宗教和价值观对经济活动和政治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三是调查研究,以及抽样、访问和数据分析等更为尖端的研究技术的成熟发展。 (参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550页。) 2. 政治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总体而言,政治文化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意识仍然是民主制度的稳定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文化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种支配性视角,“部分是由于其提供了在第三世界推动政治变革的蓝图,而这正是多数美国外交与军事政策所首要关注的。” 1.1.2 政治文化的界定 代表性观点 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解释为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 并概括为政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