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小RNA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微小RNA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煜, 鹿欣, CHENG Yu, LU Xi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200011

刊名:

国际肿瘤学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ONCOLOGY

年,卷(期):2011,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4679116.html,/Periodical_gwyx-zlxfc201105020.aspx

卵巢癌铂类药物抵抗解决方案

卵巢癌铂类药物抵抗解决方案 *导读: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起病隐匿,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和化疗的综合应用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卵巢癌,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首选疗法。铂类药物抵抗则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卵巢癌的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起病隐匿,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手术和化疗的综合应用是目前治疗中、晚期卵巢癌,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首选疗法。铂类药物抵抗则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临床肿瘤学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现选择2003年以后公开的文献介绍如下: 美国克里夫兰大学医院基于卵巢癌细胞实验证明,吉西他汀和顺铂有协同作用,就吉西他汀和顺铂联合对铂类药物难控制和多药物难控制的卵巢癌和腹膜癌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方法:21天一个疗程,在第1-8天静脉注射顺铂(30mg/m2)后,注射吉西他汀(750mg/m2),30分钟内注射完毕。若第8天嗜中性细胞计书数1000/mm3或血小板计书数75,000/mm3,第8天的注射取消。若出现嗜中性白血球减少性败血症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症,则逐步减少吉西他汀的剂量(600、400、300mg/m2)。结果:对参与研究36位铂类药物和紫杉醇耐药患者中的35位进行了治疗效果的评价,15位患者有反应(42.9%),11位有部分临床反应,4位完全有反应。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位响应持续时间为11个月,所有患者无疾病进展的中位时间间隔6个月(1-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结果表明,吉西他汀和顺铂治疗方法对顺铂耐药患者有积极的作用。 加州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检测了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接受26小时连续环孢菌素A(CSA)和固定剂量的卡铂(CBDCA)治疗的 反应及CSA对CBDCA代谢的影响。试验设计:在体外利用耐铂的A2780细胞,通过克隆形成分析,检测持续的CAS处理对CBDCA 耐药的逆转作用;在临床II期研究,对患者每3周进行一次CBDCA(AUC4)和CSA治疗,检测患者的CSA和CBDCA的代谢动力学。结果:CSA预培养铂耐药的A2780细胞逆转CBDCA的耐药性与剂量及时间相关。23位患者接受58个疗程的CBDCA/CSA治疗,对治疗有部分反应的有1例,病情稳定有8例。毒性与I期临床试验结果相似,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头痛。CSA中位灌注量为1253+/-400g/ml。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表明CSA不增加CBDCA的AUC(药时曲线下面积)。

卵巢癌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综 述 ? 卵巢癌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田红1,于鹏1,吴小茗2,田苗1,肖桂芝1,沈雪砚1,陈常青1 1. 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医药信息中心,天津 300193 2. 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吉林吉林 132013 摘 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新批准并上市的治疗卵巢癌的药物有贝伐单抗、曲贝替定、人参皂苷以及一些新制剂,处于研发后期的抗卵巢癌药物有奥拉帕尼、西地尼布、nintedanib、trebananib以及一些抗卵巢癌药的新剂型品种等。对近年来上市和处于研发后期的卵巢癌的治疗药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抗卵巢癌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抗卵巢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治疗药物;卵巢癌;贝伐单抗;奥拉帕尼;西地尼布 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5515(2015)01 - 0103 - 0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15.01.023 Research progress on drugs in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TIAN Hong1, YU Peng1, WU Xiao-ming2, TIAN Miao1, XIAO Gui-zhi1, SHEN Xue-yan1, CHEN Chang-qing1 1. Centre of Pharmaceutical Information, Tianjin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 Ltd, Tianjin 300193, China 2. Jilin Connell Pharmaceutical Co., Ltd, Jilin 132013, China Abstract: Ovarian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in women, and its mortality heads the list.The incidence rat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Drugs in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approved for sale include bevacizumab, trabectedin, ginsenoside, and some new formulations; Ovarian cancer drugs under development include olaparib, cediranib, nintedanib, trebananib, and some new formulations. Ovarian cancer drugs (launched and R & D) are introduc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varian cancer drugs is prospect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ovarian cancer drugs. Key words: therapeutic drugs; ovarian cancer; bevacizumab; olaparib; cediranib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3大恶性肿瘤之一,然而病死率却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常在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出现腹腔转移,60%~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1]。卵巢癌初始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配合放疗、生物学治疗等。尽管经过初次手术和化疗可达到完全缓解,但多数晚期患者仍会在2~3年复发,并最终衍变为化疗耐药而死亡[2]。 卵巢癌的药物治疗始于单药烷化剂[3],其后证明非顺铂联合化疗有效,再后来研制成功了治疗卵巢癌最有效的药物顺铂,并很快被临床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顺铂联合化疗取代了非顺铂化疗,最终成为晚期癌术后的标准化疗法。1989年新细胞毒药物紫杉醇问世,解决了对顺铂联合化疗耐药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微管蛋白的解聚使其停止在G2/M期,并与顺铂、卡铂、多柔比星等无交叉耐药[4]。临床试验表明,紫杉醇用于治疗顺铂化疗中肿瘤进展或6个月内复发的有效率达30%~40%。20世纪90年代初紫杉醇被广泛用于治疗复发耐药的卵巢癌[5]。 之后,抗癌新药不断涌现,主要是治疗卵巢癌的二线有效药如拓朴替康、吉西他滨、口服依托泊苷胶囊、多西他滨、多柔比星脂质体、奥沙利铂等,近年来多组临床试验发现这些新药疗效相近,对耐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田红(1974―),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的信息研究。Tel: (022)23006868 E-mail: tianh@https://www.wendangku.net/doc/7c4679116.html,

卵巢癌的治疗药物综述

卵巢癌的治疗药物综述 目录 一、卵巢癌居妇科肿瘤死因首位 (2) 二、卵巢癌的药物治疗仍以传统细胞毒类药物为主 (2) 1、卵巢癌化疗药物 (2) 2、常用化疗药介绍 (3) 三、分子靶向药物潜力巨大 (4) 1、卵巢癌靶向治疗研究起步较晚 (4) 2、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介绍 (4) 四、国内主要上市企业 (6) 1、益佰制药 (6) 2、恒瑞医药 (6)

一、卵巢癌居妇科肿瘤死因首位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初次罹患卵巢癌的女性患者超过5万人,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017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卵巢癌的死亡率位居女性常患癌症的第五位,仍居妇科肿瘤死因首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2002-2012年10年统计显示,卵巢癌的死亡率无明显改变,5年生存率仅为45.6%。 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常在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出现腹腔转移,60%-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卵巢癌的初始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配合放疗、生物学治疗等。尽管经过初次手术和化疗可达到完全缓解,但多数晚期患者仍会在2-3年复发,并最终衍变为化疗耐药而死亡。正是由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困难、高复发率以及复发性卵巢癌难以治疗等原因,卵巢癌成为妇科肿瘤的一大难题。相对于其他肿瘤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免疫治疗,靶向药物,化疗药物等),卵巢癌的治疗方案则相对有限,最近二十年都是以化疗为主且存活率有限,创新有效的药物较为缺乏。 二、卵巢癌的药物治疗仍以传统细胞毒类药物为主 1、卵巢癌化疗药物 卵巢癌的药物治疗始于单药烷化剂,其后证明非顺铂联合化疗有效,再后来研制成功了治疗卵巢癌最有效的药物顺铂,并很快被临床广泛应用。20 世纪80年代顺铂联合化疗取代了非顺铂化疗,最终成为晚期癌术后的标准化疗法。1989年新细胞毒药物紫杉醇问世,解决了对顺铂联合化疗耐药肿瘤治疗的棘手问题。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并与顺铂、卡铂、多柔比星等无交叉耐药。临床试验表明,紫杉醇用于治疗顺铂化疗中肿瘤进展或6个月内复发的有效率达30%-40%。 20世纪90年代初紫杉醇被广泛用于治疗复发耐药的卵巢癌之后,抗癌新药不断涌现,主要是治疗卵巢癌的二线有效药如拓朴替康、吉西他滨、口服依托泊苷胶囊、多西他滨、多柔比星脂质体、奥沙利铂等,近年来多组临床试验发现这些新药疗效相近,对耐药卵巢癌均属中度有效,有效率为20%左右。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拓朴替康。拓朴替康是半合成的喜树碱类似物,通过抑制细胞核的拓朴异构酶Ⅰ达到抗肿瘤作用。 《2017 NCCN 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指出,卵巢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

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完整版)

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完整版) 大量研究证明,PARP 抑制剂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目前国内尚无卵巢癌 PARP抑制剂的诊疗共识。为了规范PARP 抑制剂的诊治,使更多患者获益,在马丁院士的倡议指导下,高庆蕾等12位专家共同撰写了 PARP 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并于10月发表在《现代妇产科进展》。文章引用和综述了当下最前沿的治疗方案和临床研究,对医生的临床决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共识总结 含铂化疗被公认为卵巢癌的有效化疗,随着疾病的进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对含铂化疗逐渐耐药,需要维持治疗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延长含铂化疗后的无铂间期。 对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在含铂化疗有效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推荐使用PARP 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 目前国际上已经上市的PARP 抑制剂疗效类似,不良反应不同。奥拉帕利是第一个在欧美上市,也是第一个在我国上市的PARP 抑制剂,

累积病例数最多、安全性数据最完全、3 级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 长期随访数据显示,约13% 的患者可长期获益于口服PARP 抑制剂维持治疗,患者耐受性良好(来自奥拉帕利研究数据)。 一.卵巢癌统计数据及PARP抑制剂上市获批情况 如果说“癌症”是最可怕的名词,那么对于女性而言,“卵巢”则是它前面最可怕的定语。众所周知,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系统肿瘤,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近年来,虽然临床手术方式在不断改进优化,新的化疗药物及方案也在持续更新和应用,但卵巢癌患者的总体预后仍未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9%。 根据2015 年郝捷院士发表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卵巢癌5.2万余例,死亡2.25万例,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在就诊时多为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9%。在这些新发的卵巢癌患者中,卵巢上皮癌占据了绝大比例。在CA Cancer今年发布的卵巢癌数据统计(ovarian cancer statistics 2018)一文中可见,无论何种人种,卵巢上皮癌所占比例都是极高的,在亚裔中甚至达到了90%。 图1.卵巢癌在不同种族中的亚型分布,2010-2014.

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海燕综述王常玉审校 ?297? 【关键词】顺铂;卵巢癌;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识tibiA【文章编号】11304-5511(2009)05-02974)5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年卵巢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据报道,美国2007年有22430例卵巢癌新发病例…。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和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方法,约70%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FIGO分期,Ⅲ期和Ⅳ期),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在细胞减灭术的基础上施以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已成为卵巢癌的常规治疗方案。但由于卵巢癌患者对顺铂的原发性(primarydrugresistance)和(或)获得性(acquiredresistance)多药耐药(multipledrugresistance,MDR)的存在,导致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0%一30%。DDP-DNA加合物的形成而阻断DNA的转录和复制是顺铂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机理。虽然大多数卵巢癌患者最初对顺铂的反应性很高,但在治疗中产生的MDR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障碍。Yakirevich等口。的研究发现约75%~80%的卵巢上皮癌开始对化疗有反应,其余则表现为原发耐药,最终所有化疗患者至少80%出现耐药。导致卵巢癌对顺铂产生耐药的具体分子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研究卵巢癌对顺铂耐药的机制对于防止或逆转耐药产生,改善化疗效果,提高病人生存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BRCA2的二次突变 BRCA2基因结构较为复杂,编码3418个氨基酸残基,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3q12—13,由27个外显子组成。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蛋白质无明显的同源性。BRCA2基因的第3个外显子和转录因子c-jun具有微弱的相似性,BRCA2基因产物与Rad51共同作用,参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pJ,发挥抑癌作用。Pellegrini【41与Rudkin"o的研究显示: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通常有BRCA2基因突变,其蛋白产物与DNA的重组及修复和转录调控有关。突变肿瘤对顺铂产生耐药,携带肿瘤抑制因子BRCA2突变的卵巢癌对铂类尤其敏感。然 作者单位:430030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而,这类肿瘤最终都出现铂类耐药现象。这一耐药的具体机制仍不很明确。Wataru等旧。通过对两株细胞的研究发现,对顺铂耐药的BRCA2突变乳腺癌细胞株HCCl428中,出现修复BRCA2功能的BRCA2二次基因改变;同时其在另外一株BRCA2突变的胰腺癌细胞株Capanl中发现有五处修复野生型BRCA2阅读框的二次突变。所有出现二次突变的克隆均对顺铂和ADP核糖多聚酶抑制因子(AGl4361)耐药。Wataru旧。通过对那些原发BRCA2突变的卵巢癌,经过顺铂治疗后又复发的估评,结果显示出现顺铂耐药的复发性肿瘤均经历BRCA2突变的隔代遗传,其提出BRCA2的基因内修复野生BRCA2阅读框的二次突变可能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耐药的一个主要临床因素。有研究报道BRCA2的缺失与耐药有关川。可见BRCA2的突变状态是卵巢癌发生耐药的的标志物之一,其缺失可能导致耐药的产生,尤其是它的二次突变与顺铂的耐药有着密切的联系。寻找导致BRCA2二次突变状态的具体分子机制可能会助于防止卵巢癌对顺铂的耐药。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2细胞微环境的改变 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细胞可能通过直接改变所在的微环境来增加其在化疗药物中的存活¨j。肿瘤生存的微环境富含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及其受体整合素,他们对肿瘤生存,抗细胞凋亡及耐药起着相当大的作用。ECM基本结构骨架是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多肽序列形成不同的成分,主要分为胶原、蛋白聚糖和糖蛋白三大类。卵巢癌常有胶原蛋白Ⅵ的过表达,有Ⅵ型胶原过表达的细胞也往表现出对顺铂耐药性的提高。顺铂敏感细胞在有胶原Ⅵ存在情况下培养可增加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随后证实卵巢肿瘤中的确存在胶原Ⅵ,而且胶原Ⅵ与肿瘤分级有关,这表明肿瘤附近的细胞外基质进行了重组。Sherman等【9o发现在顺铂耐药的卵巢癌细胞中多种细胞外基质的基因功能上调,表明卵巢癌细胞可通

卵巢癌临床治疗回顾及展望

卵巢癌临床治疗回顾及展望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尽管大量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开展,为卵巢癌的未来治疗可能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但现在临床上依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和放疗辅助治疗。本文通过回顾和结合现阶段最新的临床治疗指南,探讨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卵巢癌的手术预后的改善有所帮助。 标签:卵巢癌;临床治疗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宫体癌,但是临床上以卵巢癌早期诊断最为困难。早期卵巢癌恶性肿瘤的确诊很少,来就诊时约70%已处于晚期,使得卵巢癌成为妇科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同时也促使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医学学者对卵巢癌治疗方法不断的规范、改进、创新,使得患者的近期生存情况及生存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加快了我国卵巢癌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脚步。本文就对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及新技术给予回顾及展望。 1 卵巢癌的转移 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的转移可分为直接组织侵犯和浸润、种植转移、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每种肿瘤由于其所处部位的生理结构不同及生物学功能的不同,转移途径及转移的方式也各不尽相同。 1.1 卵巢癌盆、腹腔转移主要是肿瘤在盆腹腔内组织、脏器的种植播散,分布状况及原因分析:(1)卵巢癌在腹腔和盆腔内的转移相当广泛,腹腔内腹膜、肠的系膜及浆膜层以及腹腔内其他脏器的表面都会被侵犯,这是因为卵巢癌中特别是卵巢上皮癌中,癌细胞从正常组织上脱落下来,掉入腹腔内循环的腹水中,然后通过腹腔液的循环广泛的将其转移种植到盆腹腔脏器的表面,使得腹水或腹腔液流通及积蓄的地方成为了卵巢癌种植转移的高危区域,这些区域也是开腹探查重点注意检查的地方;(2)卵巢恶性肿瘤在腹腔扩散、种植多是浅表的,多存在于腹腔脏器浆膜表面,多数情况下当腹腔其他恶性肿瘤扩散或转移时,即已失去手术机会,但是因为上述原因,对于卵巢恶性肿瘤则是例外,卵巢癌Ⅲ期依然可通过手术用锐分离法剥除种植播散的散在肿瘤,甚至在肠、肝、腹膜等表面也可局部切除,减少瘤体体积,有利于术后化疗消灭残存瘤灶,进一步提高疗效。 1.2 腹腔外转移腹腔外转移主要是通过淋巴转移和血行将肿瘤转移到远处。淋巴转移主要是通过卵巢相关的淋巴分布有关,卵巢癌相关的淋巴引流途径可分为3个:(1)上行路线,主要包括腔静脉外侧及腔静脉前淋巴结,主动脉前、外侧及下淋巴结;(2)下行路线,主要包括髂间,髂内及髂外淋巴结;(3)顺着圆韧带将淋巴液流至腹股沟淋巴结和髂外尾部淋巴结。了解淋巴结转移途径及解剖结构,有利于手术治疗中对淋巴结的探查及完整清扫。

个人感悟-关于卵巢癌

个人感悟-关于卵巢癌 张明军整理(2015.1.3) 1、卵巢是女性腹腔内最小的器官,却是病理类型最多的肿瘤(见附件1:卵巢癌病理分类) 2、病理类型以上皮、浆液、粘液为主,预后较好 3、卵巢癌腹水不是晚期标准,Ⅰ期病人也可能有腹水(见附件2:FIGO 2013卵巢癌) 4、对于有腹水,CA125显著升高的老年女性,首选考虑卵巢癌 5、直接获得卵巢癌病理诊断的少,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理确诊主要靠术后病理 6、腹水消退后仍可以手术,如减灭术 7、化疗效果好 8、肿瘤多局限在腹盆腔,少有转移至腹盆腔外面,患者多死于肠梗阻 9、不主张放疗,但是部分晚期病人姑息性放疗是一种选择 10、贝伐单抗治疗腹水有效、 11、生化复发的争议(见附件3:卵巢癌的生化复发) 12、铂类耐药:铂类耐药定义为对一线铂类化疗存在反应并且至铂类再治的间隔( platinum-freeinterval,PFI)< 6 个月,而 PFI > 6 个月则认为是铂类敏感的。(化疗后6个月之内出现复发即为铂类耐药) 13、最有效的辅检方法是超声 14、术后盆腔的囊肿感染与复发易混淆 以上根据陈振东主任查房整理,以下为整理者提供的资料: 附件1 :卵巢癌的病理分类 卵巢肿瘤组织形态的复杂性超过任何器官,因为卵巢的组织结构具有潜在的多能性;还有卵巢在胚胎发生时期和泌尿系统非常接近,部分中肾组织可迷路进入卵巢;此外,卵巢来自胚胎生殖嵴,男女同源,以后才逐渐分化出来。 以组织发生为依据卵巢肿瘤分类如下:

1 卵巢上皮性癌 最为常见,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多见于中老年妇女,高峰年龄在50 -60 岁,来自卵巢表面及从表面上皮内陷到卵巢内的腺管和囊肿的上皮。 (1) 浆液性癌:包括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及乳头状癌。50%为双侧卵巢同时发生,易腹盆腔播散,可伴大量腹水,是最常见的上皮性卵巢癌。肿瘤切面为囊实性,囊内液为浆液性,囊内壁常有多个质脆的乳头和实性结节,半数以上可见外生乳头。此类肿瘤镜下可根据癌细胞的分化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癌。高分化癌乳头分支稠密,可见核分裂,细胞呈重度间变,有明显间质浸润,砂粒体较多见。中、低度分化者有较多实质区,乳头较少或消失,砂粒体不易见到。 (2) 黏液性癌:较浆液性癌少见,双侧卵巢同时发生率10%-20%。大部分肿瘤为多房,实性或部分囊性,囊内含胶状黏液,很少外生性乳头,实质区组织乳白或淡红色,结构致密质脆。镜下亦分为三级,分化好和中度分化者可见明显腺样结构,上皮乳头分支细密,有腺体共壁,细胞核异型性较明显,间质有浸润。分化差者腺样结构不明显,不典型核分裂增多,细胞产生的黏液很少。病人常死于腹腔内转移灶引起的肠梗阻。 (3) 子宫内膜样癌:我国较少见,肿瘤多为实性,切面灰白色,极脆,囊性者内有大片乳头状物,约1/5的病例合并子宫内膜癌。双侧卵巢发生率30%左右。镜下组织学与子宫内膜腺癌相似。但其乳头短宽,间质成分较多,少或缺乏腺体。 (4) 恶性勃勒纳(Brenner) 瘤和移行细胞癌:均属纤维上皮癌。由良性Brenner瘤转化为癌者称恶性Brenner瘤。两种病例均较少,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为囊实性或实性肿瘤。由于病例数少,其预后尚待探讨。 (5) 透明细胞癌:较少见,肿瘤多为实性,呈分叶状,切面鱼肉状,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多为单侧性。镜下见有:透明细胞、鞋钉样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瘤细胞呈巢状、乳头状和腺管状排列。可见钙盐沉淀。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差。 3. 卵巢性素间质肿瘤 包括由性索间质来源的颗粒细胞、泡膜细胞、纤维母细胞、支持间质细胞发生的肿瘤。许多性索间质肿瘤能分泌类固醇,因而产生内分泌症状。以颗粒细胞瘤和泡膜细胞癌多见,此两种肿瘤常混合存在,可分泌雌激素。肿瘤为实性,多

卵巢癌耐药基因

CIAPIN1与ABCA13是转移性卵巢癌的不良生存指标 Nymoenet al. Molecular Cancer (2015)14:44 DOI 10.1186/s12943-015-0317-1 Dag Andre Nymoen, Arild Hoith, Thea E Hetland Falkthal, Claes G Trope ,Ben Davidson 摘要 研究背景:这项研究是在一个小系列的卵巢癌积液中,研究之前认为与耐药有关的14个基因的表达量和临床作用与无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用定量实时PCR分析进展期浆液性卵巢癌积液(n=150)中AKR1C1, ABCA4, ABCA13, ABCB10, BIRC6, CASP9, CIAPIN1, FAS, MGMT, MUTYH, POLH, SRC, TBRKB和XPA的mRNA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包括化疗效果和生存期)的关系。研究结果:在整个队列中ABCA4mRNA表达量与完全有效的化疗反应明显相关(p = 0.018),而在58个应用标准化疗治疗的病人的化疗前积液中POLHmRNA的高表达与完全有效的化疗反应明显相关(p = 0.023)。对77个化疗前积液的单因素分析中,CIAPIN1mRNA的表达量与OS (p =0.007)/PFS (p = 0.038)的缩短明显相关,而ABCA13与OS的缩短明显相关(p = 0.024)。在COX多因素分析中,高水平的CIAPIN1mRNA的表达是OS (p = 0.044)缩短的独立指标。 结论:数据证明在转移性卵巢癌中,ABCA4和POLH是良好化疗效果的的指标,而在化疗前浆液性卵巢癌积液中的CIAPIN1和ABCA13可能是不良结果的指标。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癌,积液,化疗反应,生存期 导论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肿瘤,在美国和挪威的致死病因中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四。标准的治疗包括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接下来的以铂和紫杉醇为主的化疗。尽管化疗对大部分病人有效,大部分肿瘤平均18个月会复发并且产生耐药,进展期5年生存率仅为30%。肿瘤细胞对铂获得耐药性的机制包括细胞对药物的摄入减少,排出增多,DNA修复增多和MLH1(MMR错配修复系统的一部分)的超甲基化。对紫杉醇产生耐药是通过MDR1的过表达,微管蛋白的突变和染色体的不稳定性。目前由于缺少卵巢外疾病的研究,对介导复发性和转移性OC耐药的分子机制的了解比较局限。 相对于胸腔转移,OC主要转移到腹腔并经常形成腹水。浆膜腔是肿瘤复发的常见部位。我们之前在32例浆液性卵巢癌积液中用Taqman arrays分析与耐药有关的381个基因,并确定与OS/PFS和(或)化疗反应显著相关的基因。后续的研究同时分析了复发肿瘤化疗前后的积液。目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150例浆液性卵巢癌积液的研究,分析与耐药或PFS 有关的14个基因的表达量。 材料与方法 病例及材料 150名OC患者(FIGOIII 或IV期)的新鲜未固定的腹水(n=125)和胸水(n=25),患者均是1998-2008在挪威Radium Hospital 的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 Oncology接受治疗的病人。通过了国家指南获得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了挪威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详细的临床病理参数的数据见Table 1.

卵巢癌研究进展

卵巢癌相关细胞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妇产科程玉珊张震宇刘崇东 【摘要】随着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卵巢癌细胞内外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对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等的作用及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必将促进卵巢癌诊断与治疗的革新。 【关键词】卵巢癌;信号转导通路 Expression of the signal pathway in ovarian cancer Yu shan cheng,zhenyu zhang,chongdong liu (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Th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China) Abstract:The regulation of cell growth and survival can be subverted by a variety of genetic defects that alter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normally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cell number.As the study of the signal pathway in varian cancer becomes more and moer deeper,people know much about signal pathways, occurrence, development,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role of ovarian cancer, it will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ovarian cancer . Key words: ovarian neoplasms signal pathway 细胞外各种刺激通过细胞因子等介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诱发细胞内外环境改变,进而导致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由此构成了细胞信号传导系统。信号通路异常可刺激细胞快速增殖、无限生长或凋亡抑制而导致肿瘤发生。现在比较公认的癌变发生模式是多基因突变、多因素、多途径、多步骤的过程,这一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 因此,研究和阐明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通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现阶段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一些信号转导通路,如Wnt、MAPK、Hedgehog(Hh)、Notch等信号转导通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1.Wn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主要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与抗凋亡等。目前, 大量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1]。当Wnt信号调控异常时,正常细胞将发生恶性转化导致肿瘤发生。此途径的改变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已较明确,在其他恶性肿瘤如乳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白血病、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原发性肝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等中的改变也

ASCO2018卵巢癌最新进展

ASCO 2018:卵巢癌最新研究进展

仅供内部学习严禁用于推广 一项III期随机试验,在III期/ IV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的中,比较初始细胞减灭术与新辅助化疗的生存率:JCOG0602 Abstract No: 5500 研究背景 ?既往两项研究(EORTC55971和CHORUS)比较了初始细胞减灭术(PDST)和新辅助化疗(NACT)在III期/ IV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中的表现。结果证实了NACT在总生存率 (OS)中的非劣效性。 ?研究者在前期已经报道过,若干指标显示:与PDST相比,NACT可降低肿瘤的侵袭性。

仅供内部学习 严禁用于推广 研究设计及研究终点 ?一项多中心、随机III 期临床试验,共纳入301例III 期/ IV 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患者,旨在证明与PDST 相比,NACT 在OS 方面的非劣效性。 ?患者随机分为PDST 组(n=149)和NACT 组(n=152),3年OS 非劣效的 HR 设定为1.16。 ?主要研究终点:总生存率(OS ) ? 次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率(PFS ) 标准组(PDST ) 试验组(NACT ) TC 方案:PTX 175mg / m 2 iv ,CBDCAAUC 6.0 iv 临床诊断为III 期/ IV 期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 IDS :间歇减压手术 平衡因素 机构,III / IV 期 PS 0-1 / 2-3,年龄<60/≥60 PDS :初始细胞减灭手术 *:对不适合行PDS 的患者可选。 对任何Ut / Adn / OM 不可切除的患者必须行使 PDST 随机 4×TC 4×TC 4×TC IDS * NACT (4×TC ) IDS * 4×TC

贝伐单抗 卵巢癌(AURELIA)研究结果

A service of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Participant Flow Hide Participant Flow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Hid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utcome Measures Show All Outcome Measures

Percentage of Participant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or Death (Data Cutoff 14 November 2011) [ Time Frame: Screening Visit, Every 8 weeks (or 9 weeks if receiving topotecan) until progression reported between day of first participant randomized (29 October 2009) until cutoff date of 14 November 2011 ] Hide Outcome Measure 1 Measure Type Primary Measure Title Percentage of Participant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or Death (Data Cutoff 14 November 2011) Measure Descriptio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was defined as the time from the date of randomization to the first documented disease progression or death, whichever occurs first. Progression was based on tumour assessment made by the investigators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 criteria (for participants with measurable disease), and for those with non-measurable diseas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esions was noted. Time Frame Screening Visit, Every 8 weeks (or 9 weeks if receiving topotecan) until progression reported between day of first participant randomized (29 October 2009) until cutoff date of 14 November 2011 Safety Issue No Population Description Explanation of how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for analysis was determined. Includes whether analysis was per protocol, intention to treat, or another method. Also provides relevant details such as imputation technique, as appropriate. ITT Population: All participants randomized to study treatmen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or not the assigned treatment was actually received. For all efficacy analyses, participa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assigned at randomization Reporting Groups Description Chemotherapy Participants received one of the following chemotherapies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investigator: paclitaxel, 80 mg/m^2 as a 1-hour IV infusion on Days 1, 8, 15, and 22 q4w OR topotecan 4 mg/m^2 as a 30-minute IV infusion on Days 1, 8, and 15 q4w (alternatively, a 1.25 mg/m^2 dose could have been administered over 30 minutes on Days 1-5 q3w) OR PLD 40 mg/m^2 as a 1 mg/min infusion on Day 1 q4w (after Cycle 1 the drug could have been administered as a 1 hour infusion). Depending on chosen chemotherapy, pre-medication wa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local practices. Chemotherapy + Bevacizumab Participants received one of the following chemotherapies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investigator: paclitaxel, 80 mg/m^2 as a 1-hour IV infusion on Days 1, 8, 15, and 22 q4w OR topotecan 4 mg/m^2 as a 30-minute IV infusion on Days 1, 8, and 15 q4w (alternatively, a 1.25 mg/m^2 dose could have been administered over 30 minutes on Days 1-5 q3w) OR PLD 40 mg/m^2 as a 1 mg/min infusion on Day 1 q4w (after Cycle 1 the drug could have been administered as a 1 hour infusion). Depending on chosen chemotherapy, pre-medication wa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local practices. The chosen chemotherapy was combined with bevacizumab 10 mg/kg IV q2w (or bevacizumab 15 mg/kg q3w if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opotecan 1.25 mg/m^2 on Days 1-5 on a q3w schedule). The initial bevacizumab infusion was over 90 minutes, with subsequent infusions over 60 minutes and then 30 minutes, as tolerated. Measured Values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 Bevacizumab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alyzed [units: participants] 182 179 Percentage of Participant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or Death (Data Cutoff 14 November 2011) [units: percentage of participants] 92.3 78.8 No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vided for Percentage of Participant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or Death (Data Cutoff 14 November 2011) 2. Primary: P 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Data Cutoff 14 November 2011) [ Time Frame: Screening Visit, Every 8 weeks (or 9 weeks if receiving topotecan) until progression reported between day of first participant randomized (29 October 2009) until cutoff date of 14 November 2011 ] Hide Outcome Measure 2 Measure Type Primary Measure Titl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Data Cutoff 14 November 2011) Measure Description PFS was defined as the time from the date of randomization to the first documented disease progression or death, whichever occurred first. Progression was based on tumor assessment made by the investigators according to the RECIST criteria (for participants with measurable disease), and for those with non-measurable disease presence or

卵巢癌研究新进展

卵巢癌研究新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而列居第三位。其中上皮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 手术和化疗可以治愈大多数初期患者,但不能挽救很多晚期患者的生命。卵巢癌对顺铂比较敏感。而靶向治疗(如抗血管生成药物或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等也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流行病学和遗传学 全球每年有220000名妇女患有上皮性卵巢癌。在英国,每年7000名女性患该病(4200 人死亡);在美国,每年22500名女性患该病(14000人死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不排卵的状态(如口服避孕药)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卵巢癌组织类型主要有交界性肿瘤、浆液性癌、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近10年来,为了提高卵巢癌的治愈率,人们提出了新的分类方式,将卵巢癌分为I型和II型。I 型为低级别肿瘤,包含BRAF,KRAS,PTEN基因突变的内膜样,黏液性,透明细胞癌。II型肿瘤是高级别浆液性和癌肉瘤,包含p53,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同时,NOTCH 和FOXM1信号通路与卵巢浆液性癌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多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高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和其他高等级未分化类型,常伴有p53基因表达异常。虽然这些肿瘤均由卵巢表面上皮发展而来,但几乎所有BRCA1和BRCA2突变的卵巢癌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然而,这种分类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 有研究发现,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对细胞毒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反应性低。在这类肿瘤中,BRAF、KRAS、PI3KCA基因突变非常普遍,但是这些突变在有效治疗患者中经常缺失。因此,这些分子生物标志物不能用来指导治疗。 有研究发现,透明细胞和低级别内膜样上皮性卵巢癌中ARID1A 基因频繁突变。而在1/3病例中,PIK3基因发生突变。 黏液性癌通常可以在疾病早期被诊断出来。通过细胞角蛋白CK7和CK20免疫组化的应用,研究人员发现晚期黏液性癌发病率明显减少。同时,几乎所有黏液性癌都出现了KRAS突变与HER2基因扩增。 现状 因腹痛、腹胀而就诊的卵巢癌患者容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症。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推荐这类女性(尤其是50岁以上患者)应进行血清癌抗原125(CA-125)检测,排除卵巢癌可能。当CA-125增加时,患者应进行进一步的盆腔超声检查。 BRCA1或BRCA2 突变型女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率为40–60%。因此,如果BRCA突变女性没有生育需求,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是比较好的选择。 外科手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