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个单元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

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算式,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本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法”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但是,由于本课属于计算教学,内容枯燥,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法上注重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探索计算方法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例如启发谈话的方法就十分必要。

我的思考

在新一轮课改中,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争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用新颖独特的算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较为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10加几的口算卡片、饮料图片、课件

学生:每人20根小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加法算式,看哪位小朋友算的最快,并举手告诉老师。

教师出示卡片:10+4,学生回答后,教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接着教师陆续出示:10+8,10+3…

卡片按顺序贴:10+1

10+2

10+8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算出这些题呢?

生:因为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运动会场面,学生们正在进行各种激励的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口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复习前面所学知

识,同时为后面学习9加几打好基础,同时播放一段运动会的动画,激发学生急切想进入下一情境的心理需要。】

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

1.出示主题图,镜头拉近至分饮料的情节。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运动会上,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你们看,这是喝剩的饮料,箱子里和箱子外面都有,我们来数一数,分别有几瓶?

生: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

师:那一共还有几瓶饮料呢?怎么列算式呢?

生:9+4(板书)

(2)师在学生说出得数前截住他的话,并说:回答的很好,那9+4等于几呢?老师不仅要小朋友们说出得数,还要你们说说是怎么算的。

师:请同学们看着图想一想,可以用小棒代替饮料,摆一摆,说一说,同桌可以相互讨论。(学生自主操作探究,组内交流算法)3.小组探讨,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多种算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

1.全班交流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①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②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是13盒。

③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畅所欲言,说喜欢第○2种和第○3种的都有。

2.教师进行引导。这两种计算哪种更方便,计算更快?

让学生摆弄学具,通过比较得出第○3种更好。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

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较快较好的方法。】

3.师总结并演示:第○3种方法,它是把箱子外面1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就是13盒。这种把9和1凑成10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所以,看见9就想到1,这种方法更为简便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9加几》(板书课题)也就是9 +4 = 13 (板书)

1 3

10

这种算法就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师:现在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在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面的饮料。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由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过移动饮料盒,所以学生很快就用小棒摆好了,最后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凑十法”,形成“凑十”的表象,并从中体验到“凑十法”是比较方便的方法。】

4.利用教材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同学踢毽子,还有7个同学跳远,求踢毽子和跳远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板书:9+7)

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

师:那不看小棒,如何很快的算出9+7呢?

生说,教师板书:9 +7 = 16

1 6

10

师小结:在加法算式里,用“凑十法”时,见9想1。

【设计意图:课件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中的数学也就走进了课堂。我放手让学生思考,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中,经

过不断的自我反思,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自己能够接受数学上的优化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方法不做优劣评价,真正做到尊重学生选择。】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

1.看图列式。(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由例题到“做一做”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既为学生创设了计算9加几的问题情景,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2.数蛋糕。(大屏展示蛋糕图)

师:一个箱子可以装几块蛋糕?箱子里有几块蛋糕?外面呢?怎样算?(指名列式,演示凑十过程)

3.口算比赛。

9+2=9+3=9+4=9+5=

9+6=9+7=9+8=9+9=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9加几

9 +4 = 13 凑十法9 +7 = 16

1 3 1 6

1010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我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在学生探究出9加几的多种算法后,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然后再进行算法的优化。学生仅仅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是不够的,还让学生知道哪一种方法计算又对又快,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思想有了交流。同时,个体的学习变成了一种集体的智慧活动,大家在交流中获得发展。

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如:出示的一组口算中,让学生说出有何规律?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思考,最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虽然刚开始学生说的都是一些表面的问题,但是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已经很不错了。最后,由于时间有限,为了不耽误时间,就帮孩子们补充。其实,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如果老师说为了赶进度就什么都自己说,不愿意让时间白白的浪费,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怎么会好起来呢?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