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2005年8月第16卷第4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echnology August 2005Vol.16 No 14

 收稿日期:2004204220

 作者简介:吕德峰(1979-),男(汉族),黑龙江密山人,硕士研究生,f mische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4771365.html, ; 

陈东林(1965-),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吕德峰, 陈东林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新军事变革。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在国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模与仿真技术在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阐述了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目前的发展情况;介绍了行为建模技术以及先进的仿真技术;分析了国外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模型;最后总结出我国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建模与仿真存在的问题,并对建模与仿真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装备保障性工程;建模;仿真;行为建模;高层体系结构中图分类号:E 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27(2005)0420036205

Discussion on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 in Integrated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L ¨U De 2feng , CH EN Dong 2lin

(Engineering Colleg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038,China )

Abstract :The fast develop ment of comp uter technique is p romoting t he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 2fair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comp uter technique 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in t he field of national defence.Effective applications have been achieved t hrough modeling and simula 2tion in t he field of integrated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The paper investigates t he current develop 2ment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d describes it s research stat us in t he integrated supportability engi 2neering.Advanced modeling technique and simulation technique are int roduced and foreign models in t he field of integrated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are also roughly analyzed.In t he end t he paper pres 2ent s t he demerit s of ou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 t he integrated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and p ut s forward some advice as well.

Key words :integrated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modeling ;simulation ;behavior modeling ;

high level architect ure (HL A )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防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在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各个方面提高装备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地降低寿命周期费用,提高部队训练作战水平、装备的设计水平、装备的使用和维修水平、部队装

备的战备完好性以及任务成功率[1]等。因此,基

于装备发展战略所需,各国均高度重视建模与仿真技术。

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该办公室的工作目标是“领导和团结国防部

的建模与仿真团队,促进建模与仿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以此来保证现在和将来的战斗人员拥有先进的且可负担得起的建模与仿真工具、产品和能力来支持他们完成任务,并赋予他们革命性的战争取胜能力”。在国防部建模与仿真办公室的组织和领导下,已经将美国国防部的其他相关部门、陆海空及海军陆战队的仿真中心、政府的实验室、工业界和国际仿真技术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力地推动仿真技术在美军的训练、分析、采办和实验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在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应用领域,但是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各方面研究相继展开,而且个别领域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1 先进的建模及仿真技术介绍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建模和仿真是人类模型化思维的延伸。因此,建模和仿真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模型是进行仿真的基础,仿真是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运行。装备保障性仿真过程是把特定的功能需求映射为模型并加以实现的过程。建模与仿真技术在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应用随着装备信息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就该技术在装备保障性工程中应用的发展脉络来看,总的趋势是由局部到全局,由分散到集成,并更加注重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及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仿真的集成化是统一、全面地考虑装备保障性工程中所有因素的需要,也是局部、单点仿真应用不断发展、综合的结果。

1.1 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建模方法

伴随着装备信息化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的仿真手段应用于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而仿真是建立在建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设计出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有效的模型,仿真结果才是可信的[3]。

美国国防部对模型的定义是:对一个系统、实体、现象或过程的物理、数学或其他逻辑表示。军用模型的类型不止一种。军方通常将数学模型用于资源分配;物理模型用于实验和广义测试;虚拟现实仿真用于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以便考察包括设计和战术战场管理等的一系列问题。一般而言,可以将仿真中的计算机建模分为2种主要类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和行为模型。前者主要反映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及其内在的工作机理,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武器系统的火控模型和毁伤评估模型等,主要有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组建模、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等。因数学模型的实现方法比较成熟,所以将重点讨论行为建模问题。

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定义,行为建模是指“对在军事仿真中需要表示的人的行为或表现,进行建模”。由于仿真的规模越来越大,仿真对象的模型越来越复杂,原有的建模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尤其是在军用仿真领域,随着C4I系统的应用,仿真中行为建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行为建模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仿真领域的应用,由于军事等领域的需求牵引,陆续出现了一些应用较为成功的典型建模环境和系统,如:由密歇根大学开发成功的基于符号表示和规则推理的Agent建模环境Soar,利用这一环境,可以建立行为模型的规则库和推理引擎,从而有效地实现行为建模;由美国陆军资助,Loral System公司研制的半自主兵力生成系统在美国军方的许多仿真系统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基于Agent的建模框架包含以下3个阶段:感知部分,用来接受外界的信息;认知处理部分,包括形势评估、决策制定、规划、学习等;行为输出部分,输出行为并对外界环境加以影响。所谓的行为建模就是指对图中认知处理所包含的几个部分进行建模。认知过程中的形势评估是对当前所处形势的估计以及对未来形势的预测,它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黑板系统、专家系统、贝叶斯信任网技术等;在决策制定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如专家系统、贝叶斯信任网技术、基本的效用理论、随机效用模型等;规划模型实现的技术包括实现规划模型的常见技术、采用规划模板或基于范例的推理等;学习模型实现的常见技术有神经网络技术、模拟退火方法、遗传编程算法等。

上面所介绍的是基于单Agent的建模问题[4],对于解决系统结构不是很复杂的模型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但当模型需要在不同的A2 gent之间实现协同工作时,单纯依靠上述方法往往无法逼真地再现系统的特性,而多Agent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关于多Agent之间的协调合作及共同适应问题是处于核心的课题。它研究如何将多个Agent组织成一个群体并使各个Agent有效地进行协调合作,从而产生共同适应行为,达到从总体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多Agent协调合作问题现在发

73

 第4期 吕德峰,等: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展了许多理论方法,大致可以分为3种:基于符号推理系统的协调方法、基于行为主义的协调方法、基于进化机制的协调方法。多Agent理论是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成为继面向对象方法之后而出现的又一种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方法与工具[5]。

行为建模作为计算机生成兵力建模的一个核心部分[6],涉及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理论、进化计算等软计算领域的知识,同时又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在大力提倡装备信息化[7]的大背景下对装备保障性工程建模与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和重要意义。

1.2 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仿真技术

仿真是利用模型按时间运行来模拟实际系统的一种工程技术方法,可用于系统测试、分析与人员训练,起到提高效能、节省经费、降低风险、保证质量及缩短研制周期的作用。装备保障性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仿真技术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已经成为解决装备保障性工程中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军用、民用复杂系统仿真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国防部20世纪80年代提出先进分布仿真概念后,先进分布仿真技术与系统经历了仿真器联网(simulator networ2 king,SIMN ET)、分布式交互仿真(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imulatio n,DIS)、聚合级仿真协议(aggregation level simulation p rotocol,AL SP)、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 ure,HL A)4个发展阶段[8]。作为先进仿真技术产生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因素的军用仿真领域始终是先进仿真技术的最主要应用领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对先进分布仿真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了在更高层次上通过保证建模与仿真的可重用性和互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共享建模和仿真技术及其成果,满足国防领域对建模与仿真的需求,1995年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建模与仿真主计划,提出了6大目标,其核心是为建模与仿真提供一个以实现应用协议、通信协议、演练管理和反馈协议、校验验证和确认协议、逼真度描述协议、环境标准这6项目标为基础的通用技术框架,它由任务空间概念模型(concept ual model of mission space,CMMS)、HLA和数据标准(data stand2 ard,DS)组成。其中HLA的标准为IEEE1516.X系列。建模与仿真主计划的提出为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提供了基本的发展方向。

1)CMMS是将仿真的目标和要求描述成通过软件实现仿真的设计详细框架,是真实世界权威性的第一次抽象,它对特定任务领域实体间的活动和交互给出了层次化的描述。CMMS用于解决各种真实世界中系统在建模与仿真中的表示问题,它是实体和交互描述的标准。

2)HL A的主要目标是支持仿真应用的组合,从而创建更新的、更大的仿真应用[9]。它不仅支持基于组件的仿真开发,而且支持构建跨计算机的分布式仿真。在HL A中组件指的就是联邦成员(federate),它是某个具体的仿真应用。通常一个联邦成员需要和其他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更大、更复杂的仿真应用,即联邦(federa2 tio n)。

HL A的正式定义主要由3大部分组成:框架与规则、对象模型样板(object model template, OM T)和运行时间支撑系统(run time inf ra2 st ruct ure,R TI)接口规范。HL A规则定义了HLA的设计目标,以及对HL A兼容的联邦成员和联邦的约束。OM T规定了纪录HLA对象模型信息的格式和语法(format and syntax),这些对象模型确定了联邦执行时所要交换的数据。R TI接口规范定义了联邦成员参与联邦执行时能够使用的标准服务。利用这些服务,联邦成员在参与联邦执行时能够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

3)模型与仿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建立在标准的、经认证的数据基础之上的,数据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和促进国防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标准用于建模、仿真和C4I领域共享数据的标准化,它要给出权威的数据源、建立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data interchange format s,DIFs)、提供校验验证和确认过程和工具并建立数据安全政策。数据标准种类的定义包括建立数据元、数据库结构、访问程序、系统通信、数据维护与控制等标准。

HL A用于解决仿真系统的集成问题,为构造大规模仿真应用提供了一种应用集成方法,是实现DMSO建模/仿真的关键。目前,HL A已被正式接受为IEEE标准,成为新一代分布交互式仿真体系结构的标准。

HL A是新一代分布式交互仿真体系结构,它代表着当今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我国,从1996年起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积极

83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 

追踪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开展对它的概念研究,对分布交互仿真技术从DIS发展到HL A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许多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相关技术的研究,而且国防科技大学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在实际的作战仿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国外典型保障模型简介[10,11]

2.1 LCOM模型

L COM是一个基于蒙特卡洛、资源排队论、系统工程的仿真工具的装备评估与分析仿真系统。它能够将基地级的维修保障资源相互联系起来,并分析它们对飞机出勤率等与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关系很密切的性能参数的影响。L COM模型的用途主要包括:①确定最优的后勤资源组合,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备件、保障设备和保障设施;②评估维修需求、工作负荷、维修策略、保障方案等因素的变化对装备使用效能带来的影响;③评估备选设计方案的保障性;④用于实施灵敏度分析,其中包括飞机固有性能、零件/子系统可靠性、维修策略/规程、基地管线时间、备件数量、保障设备、设施、人力和其他资源、涂层/密封修复时间、飞机周转时间、出勤率、出动时间、已部署飞机的数量、分散的工作位置、磨损、改良诊断/可达性、任务综合、关键与非关键维修等;⑤L COM的输出可用输入费用模型来进行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L COM模型目前被广泛地用于后勤、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权衡、分析等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

2.2 OPUS10模型

O PU S10是由英国系统与后勤工程公司开发的一个多功能计算机仿真模型,用来解决与后勤保障相关的各种问题,如后勤保障方案、后勤保障费用、系统可用度等。它能够在备选的后勤保障机构、系统设计参数、维修策略、库存策略等问题之间进行权衡的研究与决策工具。

O PU S10更具有通用、强大的建模能力:1)基本上不受保障级别、不同器件的数量以及装备结构深度等方面的限制;2)能够处理保障机构和装备分解结构中的跳跃和不对称情况;3)具有模拟通用器件和多系统通用子系统的能力;4)支持对可修与不可修件的寿命周期保障费用的建模;

5)支持对不同维修策略(换件维修、修理与更换)的建模;6)可以同时考虑来往于各保障站点的运输时间,而其他模型通常只考虑从保障站点到达的运输时间;7)允许对受多个站点保障的站点进行建模,允许对相同器件的修理时间片断或者按器件类型对需求流进行不同保障站点的分流建模;8)在保障方案的优化过程中考虑横向或变通保障问题,以及延期交货优先性的问题,能够大大降低费用;9)对不可修单元和部分可修单元采用不同的算法,这样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10)在对保障方案的优化过程中,该模型还对系统级单元考虑最佳的修理位置(级别),而其他模型通常是通过与专用的修理级别模型接口来获取相关信息;11)考虑模拟错误的更换、非故障报废因素;

12)能进行的系统的建模层次包括组件、L RU、SRU、部分可修L RU、部分可修SRU、报废元件、报废零件。

OPU S10可用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特别是在产品的早期设计阶段,效益更加显著。

2.3 SCOPE模型

SCOPE供应链运行性能评估器,是一种由美空军建模中心开发的一个后勤仿真工具。它提供了后勤策略和规程变更时对武器系统可用度影响进行量化分析的功能;它模拟从基层级到基地级的整个后勤保障机构。该模型可用于处理L RU 和SRU2个装备结构层次,以及基层级维修、中继级维修及基地级3个修理级别的备件数据。

该仿真模型可以监视多达20种不同武器系统、在有限数量的基层级站点、具有多种零散供应和批量供应策略时的装备可用度。SCOPE已经被用于评估以下方面:设置零散供应级与批量供应级的供应水平;为基地级的可修件编制修理计划;管理横向补给;当批量供应级单位缺货时为备件确定分配的优先性。

SCOPE可以支持国防部中工程项目管理、后勤管理、供应链管理、工程管理等部门的决策制订和评估等工作。SCOPE可用于大多数标准的个人电脑系统,兼容于各种版本的Microsoft Win2 dows操作系统。

2.4 LOG AM模型

LO GAM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符合HLA规范的后勤仿真模型。LO GAM模型使用确定性和随机性过程来辅助后勤工程人员在装备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中对系统的设计或使用、系统效能以及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分析和权衡。LO GAM能够计算效能和后勤保障需求以及费用,包括系统的固有和使用可用度、初始保障需求、供应件与修理件需求、测试设备需求、测试与修理人员需求、

93

 第4期 吕德峰,等:浅谈装备保障性工程中的建模仿真技术

系统后勤保障费用等。

2.5 LOG SIM模型

LO GSIM是一个由美国SPAR TA公司开发的离散事件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任何系统地面单位的维修活动。LO GSIM利用有关各维修设施和可能发生修复性及预防性维修活动以及任务位置间的距离信息、人员数据(轮班次数、每轮班小时数、加班量、在位率)、修理和可靠性、维修性数据。LO GSIM模型通过使用离散事件仿真对元件的可靠性特征及与这些因素相关的交互行为进行模拟,从而用于制订后勤保障需求。

2.6 T OPSAM模型

TO PSAM模型是美国国防部拥有的一个军用系统后勤仿真模型。可以将一个军用系统综合入一个已制订好的使用想定中,评估系统的使用与保障需求和费用或者系统与系统的保障机构的功能。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设计权衡工具,该工具对主装备的技术特性,特别是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需求具有敏感性,此外对部署机构的结构和维修策略同样具有敏感性。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问题

我国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是还有一定差距。我国有关建模及仿真存在以下问题。

1)建模与仿真多是在装备使用阶段进行,方案、论证、设计阶段建模与仿真不足;

2)仿真手段单一,仿真软件标准化程度低,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系统兼容性及继承性差;

3)仿真结果可信度没有统一评价标准;

4)对仿真所得结论应用不广泛,对装备保障性实施及指导差;

5)对建模及仿真全局意识较差,不重视并行工程[12]。

3.2 几点建议

1)以全局观念从宏观上把握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的建模与仿真;

2)重视早期规划与并行工程;

3)重视仿真领域新技术,高起点、全方位推动仿真技术发展;

4)项目规划早期加大建模与仿真的应用;

5)加大仿真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仿真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研制支持互操作和可重用的分布交互仿真支撑平台[13],已成为解决复杂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发展方向。美国国防部将综合仿真环境列入其保持军事优势的7大推动技术之一。近年来我军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建模与仿真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装备保障性工程领域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未来战争的成败,因此我们要以装备信息化为契机,大力发展该领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努力推动装备保障性工程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R eferences)

[1]胡世华,杨秉喜.航空武器装备综合技术保障工程[M].北

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技术部,1994.829.

[2]段宝君,张恒喜.装备大修经费需求预测与分配模型[J].空

军工程大学学报,2000,(3):55.

[3]陈禹六,李 清,张 锋.经营过程重构(BPR)与系统集成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8249.

[4]龚光红,王行仁,彭晓源,等.先进分布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

用[J].系统仿真学报,2004,(2):2222230.

[5]魏 宾,胡晓峰,司亚光.战争决策行为建模与仿真的研究

[J].系统仿真学报,2003,(12):168421689.

[6]刘邦信.计算机生成兵力实体建模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2003.

[7]苏恩泽.复杂系统学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9.

[8]王立群,军用飞机的综合保障工程[J].现代军事,1992,(2):

36241.

[9]陈晓波,熊光楞,郭 斌,等.基于HLA的多领域建模研究

[J].系统仿真学报,2003,(11):153721642.

[10]曹海军,何成铭,单志伟.后勤建模与仿真技术综述[J].质

量与可靠性,2002,(3):18223.

[11]Averill M,Law W,David K.Simulation modeling&anal2

ysis[M].New Y ork:Mc Graw2Hill Inc.,1997.45246. [12]袁修干,庄达民.人机工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223.

[13]黄柯棣.系统仿真技术[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27228.

(责任编校:王英华)

04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设计导则公共租赁住房篇 (试行)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2) 3总平面设计 (3) 4建筑设计 (5) 4.1设计原则 (5) 4.2成套小户型住宅 (5) 4.3成套单人型宿舍 (7) 5节能设计与新能源、新技术 (9) 6室内环境与装修 (10) 6.1室内环境 (10) 6.2 装修 (10) 7设备设计 (13) 7.1给排水设计 (13) 7.2 燃气设计 (13) 7.3强电设计 (13) 7.4弱电设计 (15) 附:条文说明 (17)

1.0.1为明确本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要求,依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新建的面向社会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改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可参照执行。 1.0.3 公共租赁住房是为有效缓解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及其他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满足其过渡性居住需求的保障性住房。 1.0.4 本《导则》中的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分为成套小户型住宅和成套单人型宿舍两种类型。 1.0.5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实用、经济、可改造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0.6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符合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1.0.7 公共租赁住房应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并完成装修,具备基本的入住条件。 1.0.8 本《导则》未作规定的部分,应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等要求。

2.0.1 公共租赁住房 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专业机构采用市场机制运营,根据基本居住要求限定住房面积和条件,按略低于市场水平的租赁价格,向规定对象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 成套小户型住宅 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主要供二至三口人家庭居住使用的小户型住宅。 2.0.3 成套单人型宿舍 按完整的基本居住功能、由不同的使用空间组成,套内含一间或多间居室,每居室一般供一人居住使用的宿舍。 2.0.4 套型建筑面积 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使用面积和分摊的标准层公有建筑面积组成,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标准层的使用面积系数(未包括标准层公摊之外的底层门厅、屋顶机房等其他公摊建筑面积)。 2.0.5 居室 供居住者睡眠、学习和休息的空间。

541032动画建模与仿真技术

动画建模与仿真技术(541032)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软件学院 02.课程编号:541032 03.课程名称:动画建模与仿真技术 04.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animati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05.课程学时: 32学时,其中含实验0学时 06.课程学分: 2学分 07.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 08.课程性质:选修 09.开课学期:第6学期 10.面向专业:软件工程 11.选用教材 1、侯鹏志等,《3ds Max 2010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2、杨丽等,《城市仿真建模工具:Creator软件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3、王孝平等,《Vega Prime实时三维虚拟现实开发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12.主要参考书 1、鲍虎军等,《计算机动画的算法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2、Robert Bridson,《Fluid Simulation for Computer Graphics》,A K Peters,2007. 13.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目的:主要讲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3ds Max 2010和Multigen Creator 3.0进行三维物体和场景建模的基本方法,利用实时视景仿真软件Multigen Vega Prime提供的Lynx Prime软件和Vega API进行视景仿真的基本方法。 课程任务:一、掌握利用3ds Max创建三维模型的方法 二、掌握利用Multigen Creator 创建三维模型及生成地形的方法 三、掌握利用Multigen Vega Prime进行实时视景仿真的方法。

保障性住房设计论文

关于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住宅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日渐成为国家住房政策的重点。本文将从概念及分类入手,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实施意图,对我国今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法律法规及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来探索高效可行的保障性住房政策。 关键字:保障性住房;规划配建;套型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residential market,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the national housing policy. 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compare with the intent of the affordable housing implementati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the future design ideas, an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explore efficient and viable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key words: affordable housing; planning peijian; layou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113.5+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力逐渐增强,民生问题越来越值得关注。住房问题则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保障性住房更关乎经济

三维建模与三维动画的仿真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很多工程建筑和很多的媒体技术中,三维建模和三维动画的仿真技术被人们广泛运用,本文就三维建模和三维动画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分别介绍,集体研究。 关键词:三维建模;三维动画;仿真技术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043-01 一、关于三维建模 (一)三维模型 所谓的三维模型就是一个物体用三维的多边形表示出来,然后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的设备用视频的形式进行显示。现实的物体可以使在现实世界里存在的实际物体,也可以是设计者虚构出的,总之就是不管是有的没得,只要是能想出来的都能用三维模型表示出来。 (二)三维建模的应用范围 三维建模在现在这个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已经被运用在各个领域,其中在视频游戏中,三维建模是作为计算机和视频游戏中的资源被运用,而在医疗行业中,三维建模被使用于器官的制作模型等,在电影电视行业中,他们被用于特技手段和活动的人物制作,在建筑业中,三维建模用来展示所要表达的建筑物和地貌风景等。 (三)三维建模的方法 1、软件建模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比较先进的建模软件,比如3dmax、maya、autocad等等,这些软件的共性是用一些较基本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立方体和球体等,构建一系列的平移、旋转、拉伸和一些较复杂的几何场景来实现的。能够用团建来进行三维建模的主要是屋里建模、几何建模和行为建模等等,而其中尤几何建模的创建和描述是三维建模之间的重点。 2、仪器设备测量建模 三维建模中重要的工具就是三维扫描仪,又被叫做三维数字化仪。这种仪器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彩色努力提的信息快速的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号,并且能够为三维建模实现数字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图像或者视频建模 在现在的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领域,用图像或者是视频来进行三维建模是很多学者比较感兴趣的,这种方法同那些比较传统的建模方法相比,具有很多特别的优势,比如,用图像或者视频创建的模型会比别的方法更加真实和自然,并且,运用这种方法创建模型会变得更方便,速度也会大大提升。质量和速度的提高,是图像或视频建模最大的特色。 二、关于三维动画的仿真技术 (一)动画 借用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一系列的静态图像播出之后,会在人的视网膜上留下动态的效果,而利用计算机设计的动画效果,就是用计算机中比较高效的图像处理的功能,用一连串的关键帧来对物体的关键时刻进行描述,准确的几率物体关键时刻的位置结构和其他的参数,并且自动的形成中间的图像,然后创建出一幅流畅的画面。 (二)三维动画的的仿真应用 三维动画的仿真技术能够将真实的物体模拟成一个虚拟的动画,但是这个动画会产生一定的价值。三维动画的真实和精确,可操作性,三维动画在教育、军事、建筑和医学、娱乐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性。 在影视制作方面,三维动画能够制作出比较有创意的特效和3d动画,还能够制作出精良的后期效果和特效动画,应用这项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得到很多客户的青睐,剧中的爆炸,烟雾,下雨和光效还有撞车,变形和很绚丽的片头片尾等等的出现,都得益于

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简介

系统建模与仿真 开课对象:工业工程开课学期:6 学分:2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课学时:40学时; 实验学时:0 学时;上机学时:8学时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材:系统建模与发展,齐欢,王小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参考书: 【1】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顾启泰,清华大学出版社 【2】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刘兴堂,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王维平,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4】系统仿真导论,肖田元,清华大学出版社 【5】建模与仿真,王卫红,科学出版社 【6】仿真建模与分析(Simulaton Modeling and Analysis)(3rd eds.),Averill M. Law, W.David Kelton,清华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建模与仿真是当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其技术已渗透到各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本课程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让学生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一般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 1.掌握建模基本理论; 2.掌握仿真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一种仿真语言及仿真软件; 4.能够运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分析、解决工业工程领域的各种常见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建模与仿真的作用和发展,理解组成要素。 2.掌握建模的几种基本方法,及模型简化的技术手段。 3.掌握建模的一般系统理论,认识随机数的产生的原因及统计控制方式。 4.能对离散事件进行仿真,并能分析运行结果。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1.系统、模型、仿真的基本概念

【免费下载】机械可靠性工程

设备可靠性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在工程中用以衡量产品质量的动态指标是(A、可靠性) 2、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C、可靠性预测) 3、属于可靠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关联方面的是(D、可靠性数学) 4、包括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技术环节的是(D、可靠性工程) 5、下列不属于可靠性要点的是(A规定方法) 6、可靠性是产品在(C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7、属于可靠性特征量的是(D失效概率密度) 8、衡量产品可靠度的重要尺度是(B寿命特征) 9、下列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D试件的寿命) 10、下列不是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是(D产品的合格数) 11、应用最广泛并且也是一种基本的概率分布的是(A正态分布) 12、用于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寿命,也用于产品寿命试验时失效时间的统计分析的分布是 ( B ) 13、指数分布描述了产品(B偶然失效期的寿命分布) 14、下列反映了所得结果的可信程度的是(B区间估计) 15、点估计具有(A无偏性) 44、机械设计中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D结构强度的可靠性) 16、要使零件能正常工作,强度与应力的关系是(A大于) 17、属于随机变量进行数学运算时常用方法的是(D代数法) 45、随机载荷是一种无规律的载荷,对其只能用的描述方法是(B试验统计) 18、通常用来描述小批量产品的离散程度的是(B极差) 19、材料力学特性参数包括(D材料的弹性模量) 20、疲劳强度修正系数包括(C应力集中系数) 21、主要承受扭矩的轴是(A传动轴) 22、圆柱螺旋弹簧的基本失效模式是断裂和(A疲劳破坏) 23、系统可靠性与组成系统的哪项无关(A单元功能) 24、在单元数目和单元可靠度相同的情况下,串并联系统的可靠度与并串联系统的可靠度的 关系是(C高于) 25、当单元可靠度相同时,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可靠度最高的是(A两个单元) 25、当单元可靠度相同时,组成的串联系统的可靠度最低的是(A两个单元) 27、当储备单元完全可靠时,储备系统的可靠度与并联系统的可靠度的关系是(C大于) 28、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单元可靠度之积,而系统的失效率为各单元失效率之(A和) 29、下列方法适用于各单元失效率为常数的串联系统的是(AGREE分配法) 30、下列不是选择元器件的基本依据的是(A元器件的外形) 31、为了抑制电容引起的浪涌电流,可以串联一个(B电感) 32、可靠性设计中必须采用的设计技术之一是元器件的(A减额使用) 33、属于电阻器主要降额参数的是(D电压)

政府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管理探讨

政府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管理探讨 全国人大常委《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中,有四大问题与设计管理不当有关。为此,专门就政府如何对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进行管理展开研究。认为,在套型设计管理方面,卫生间和厨房间要定型化;居室的个数和面积要按家庭结构来确定;起居室的面积要按家庭人数和居室个数来确定;在单元设计管理方面,要以降低公摊面积为目标;层高宜控制在2.6m以内。希望研究能为保障性住房设计管理提供参考。 标签:保障性住房;设计管理;套型;单元;层高 1 序言 保障性住房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与普通商品房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规划不够扎实、摊子铺得过大、资金配套困难、保障标准偏高、模式单一等五大问题。这五大问题中,除“资金配套困难”外,其余四大问题都与保障性住房设计阶段项目管理不当有关。因此,研究保障性住房设计阶段项目管理,有其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专门就政府对保障性住房设计阶段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2 保障性住房套型设计的管理 2.1 套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套型设计,应能满足受保障人群的基本居住需求。而基本居住需求,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住房保障水平、风俗习惯及其他因素来确定。 住建部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四条和《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第十四条,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和套型结构的制定权交给市、县人民政府。本来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或套型结构,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但是住建部这两部规章,同时又给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单套建筑面积分别设定了60m2和50m2的上限。这一上限,大大限制了市、县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和套型结构的主动性。至少从浙江温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这一上限只能满足“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家庭”基本居住需要,即便是“三代四口家庭”的基本需要也难以满足。因此,这一上限对于人口多的家庭是很不公平的。 《浙江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不仅对建设标准设定了“与住建部相同的上限”;而且还对保障标准也设定了同样的上

根据AMESim的气动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基于AMESim的气动系统 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版本A)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推导气体的流量、温度和压力方程。 (2)基于AMESim对普通气动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并推导气动系统常用元件的 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上对气动元件及系统进行模型仿真分析。 (3)对气动比例位置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在系统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 故障仿真研究。最后探讨基于 AMESim 的气动比例位置系统实时仿真研究。

1.气动系统建模的理论基础 气动系统和元件建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的明确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空气的热力学性质,为准确的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奠定基础。气动元件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但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数学描述一般还是比较清楚的。经过前人的大量研究发现,气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从本质上讲可以抽象为由一些基本环节所组成,比如放气环节、惯性环节和气容充气环节等等。而它们之间又是通过压力、力、位移、容积等参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1.1 流量方程 流量特性表示元件的空气流通能力,将直接影响气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所有的压力降取决于下面两个基本参数: a)声速流导 C(Sonic Conductance)——[null] b)临界压力比b(Critical Pressure Ratio)[S*m4/kg] ISO6358标准孔口——

标准体积流量 设绝对温度T ,绝对压力p的工况下的体积流量为Q,基准状态和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可表示为: 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流量通常用换算到吸入口的大气状态下的体积流量来表示。以上公式同样适用于从吸入口的大气状态到基准或标准状态的换算。 气动孔口流量 在气动系统中,一般需要计算通过节流口的气体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但是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气体在通过节流口时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节流口前后的流道突然收缩或扩张,气体在孔口前后均会形成涡流,产生强烈的摩擦,因而机械能变成热能具有不可逆过程。同时,由于流体运动的极不规则,同一界面上的各点参数极不均匀。为了研究气体的流量特性,基本上可将阀中的节流口理想地等价为一个小孔或收缩喷嘴,并用小孔或者收缩喷嘴的流量特性来表示其流量特性。

浅谈机械可靠性工程

浅谈机械可靠性工程 1绪论 1.1可靠性研究的历史 可靠性是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把可靠性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工程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迫切要求对飞机、火箭及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德国的科学技术人员在V-1火箭的研制中,最先提出了火箭系统的可靠性等于所有元器件可靠度乘积的理论。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为了发展军事的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可靠性进行研究,先后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专门委员会”、“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AGREE )”等研究可靠性问题的专门机构。20世纪50年代,苏联为了保证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与飞行的可靠性,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日本企业家认识到,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必须进行可靠性的研究,1958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成立了“可靠性研究委员会”。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就在这一时期,苏联对可靠性问题展开了全面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航空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NASA 和美国国防部接受并发展了20世纪50年代由“AGREE ”发展起来的可靠性设计及实验方案。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可靠性问题也在20世纪60年代末获得重视。20世纪70年代,电子设备或系统获得广泛应用,其可靠性问题日益获得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对非电子设备(如机械设备)可靠性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由于我国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元器件的可靠性问题),以及消费者的强烈要求(电视机的质量问题),各行各业开展了可靠性的研究,并获得巨大进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掀起了电子行业可靠性工程和管理的第一个高潮,组织编写可靠性普及教材,制订了相关标准,形成了一批研究可靠性的骨干队伍。20世纪90年代初,原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沿着管起来-控制好-上水平的发展模式开展可靠性工作,兴起了我国第二次可靠性工作的高潮,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可靠性工程虽然发展快,但应该看到,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应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1.2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产品的可靠性与企业的生命、国家的安全紧密相关;产品性能的优化、结构的复杂化要求有很高的可靠性;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用场所的广泛性、严酷性,要求有很高的可靠性;产品竞争的焦点是可靠性;大型产品的可靠性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1.3可靠性的定义和特征量 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水平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指标称为可靠性特征量。可靠性特征量的真值是理论上的数值,实际中是不知道的。根据样本观测值,经一定的统计分析可得到特征量的真值的估计值。估计值可以是点估计,也可以是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标准给出具体定义而计算值。 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R t 、失效概率(或不可靠度)()F t 、失效率()t λ、平均寿命t 、可靠寿命()t R 与中位寿命等。 失效率曲线(浴盆曲线)反映了产品总体整个寿命期失效率的情况,它包括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 可靠性特征量中()R t 、()F t 、可靠度函数的概率密度()f t 和()t λ是4个基本函数,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则所有其他的特征量均可求得。 1.4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点和内容 机械可靠性设计与以往的传统机械设计方法不同,机械可靠性设计具有自身特点:以应力和

数值建模与仿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值建模与仿真在日常生活和娱乐行业的应用首先,先概述一下数值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数值建模与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仿真建模方法更加丰富,更加需要仿真模型具有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仿真建模VV&A 与可信度评估成为仿真建模发展的重要支柱;数值建模与仿真体系结构逐渐形成标准,仿真系统层次化、网络化已成为现实,仿真网格将是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仿真应用领域更加丰富,向复杂系统科学领域发展,并将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如今,数值建模与仿真的应用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在国防工业、军事、航空航天工程、土木工程、船舶水利、机械制造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与分析,也逐渐开始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此之谓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本文将对数值建模与仿真技术在交通影响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娱乐行业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例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典型案例一:数值建模与仿真技术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之扩大及速度之加快和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啊,交通问题凸显,交通问题已经关乎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专家以数值建模仿真技术为手段,对交通问题进行了有效仿真,并提出了有效处理方法,这对交通安全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 交通仿真技术特别是TransCAD的OD (Origin2Destination) 反推技术以及VISSIM 的动态仿真技术,是进行交通规划和交通影响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城市大型公建项目越来越多。

由于建筑规模大和土地利用性质特殊,大型公建吸引和产生的交通量势必对周围乃至整个城市的路网造成冲击,导致路网局部的交通供求不平衡,引发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恶化、能源消耗等问题。因此,在项目方案实施前对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非常必要。以下以购物广场为例,设计出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的仿真流程,为交通影响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交通仿真所依赖的技术主要主要有两种:基于TransCAD 软件的OD反推技术和基于VISSIM软件的动态交通仿真。前者是具备交通规划地理信息功能的软件,为交通需求预测准备了一整套完善且又能随时更新的工具,包括数字化地图、地理数据管理、地理坐标显示以及复杂的交通规划应用、操作研究以及统计模型。后者,VISSIM 是德国PTV公司的产品,它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以10 - 1 s 为时间步长的微观仿真模型。VISSIM 还提供了图形化的界面,用2D 和3D动画向用户直观显示车辆运动,运用动态交通仿真进行路径选择。 案例背景:市银座购物广场五里桥店位于人民路与西六路交叉口处,总建筑面积2. 8 万m2 ,营业面积1. 8万m2 。基地周围有齐赛科技城、齐鲁证券、富尔玛、长城医院等大型公建,向南可以辐射到共青团路,向北可以辐射到华光路,西至世纪路,东至柳泉路,这些道路都是城区的主干路,如下所示。

第一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的结合在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的特征: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层次性 3.系统的相关系 4.系统的目的性 5.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系统: 模型:模型是对系统的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述、它反映 了系统某些本质属性,描述了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模型的意义:1.客观实体系统很难做试验,或者根本不能做实验。 2.对象问题虽然可以做试验,但是利用模型更便于理解。 3.模型易于操作,利用模型的参数变化来了解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 律更加经济方便。 系统模型的种类: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抽象模型: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模型概念模型 形象模型:模拟模型实体模型 建立模型的步骤: 1.弄清问题,掌握实际情况 2.搜集资料 3.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4.构造建模 5.求解模型 6.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系统建模预防针的一般方法和步骤(P17) 仿真的发展趋势:建模方法面对对象仿真分布交互仿真人工智能与 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仿真 Internet网上仿真 第二章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商贸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商贸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3,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商贸活动的内容: 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2,物流,是指事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

3,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流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是 整个商贸活动的目的。 4,信息流,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商品促销信息,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单价,报单价,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以及交易 方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 预测: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的表述。 预测的作用:从变化的事物中找出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固有规律,寻找和研究各种变化现象的背景及其演变的逻辑关系,从而去揭示事物未来的面貌。 判断预测方法:一,部门负责人评判预测法;二,销售人员估计法;三,德尔菲法;四, 历时类比法。 德尔菲法:依靠技术专家小组背靠背景来判断,来代替面对面的会议,是不同专家将分歧的幅度和理由都能够表达出来,经过客观分析以求达到客观规律的一致意见。 时间序列预测技术:一,移动平均预测法(计算题p30例2); 二,指数平均预测法。 DRP:是分销需求计划的简称,它是MRP原理和技术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该技术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应用和调度问题,其基本目标是合理进行分销物资和资源配置,以达到既有效 地满足市场需求优势的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DRP的基本概念 1.库存:指仓库或物流中心实际存在的物资数量。 2.安全库存:为便于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因需求货供应的波动 引起缺货或停工待料,经常在仓库各项目保持一定数量的计划库存量, 成为安全库存。 3.期初和期末库存:指在论述的时间段开始和结束时本单位的实际库存。 4.进货提前期:指从发出订货到所定货物运回并入库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5.送货提前期:指从接收订单到货物送到用户手中并接收入库的时间长度。 6.在途物资:指供应商已经接受订单备货,但尚未来到本单位入库的物资。 7.订货批量:指一次订货所订的物资数量。 8.时间周期: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时间段信息,如一日,周,月划分。 9.计划期:是指DRP尽心运算的整个时间段,可能是一个月,一个季度 或一年,他可划分为几个计划周期。 10.物流中心:从事物流活动的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BOD简介:B OD是MRP中物料清单BOM的概念和结构在分销领域的运用,它同BOM在产品结构树中连接各零件和成品一样,在供应方和各个需求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DRP在分销网络中的运作原理(p43DRP原理图)

浅谈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浅谈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工业机械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机械制造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促进我国机械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对机械工程的可靠性进行优化。文章从我国机械工程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现状入手,对于可靠性优化设计在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以供有关工作人员参考与借鉴。 标签: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探讨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多功能机械产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如今还存在一部分多功能机械产品的实际应用功能难以实现。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综合多学科与多技术的新兴设计技术之一,可靠性设计在机械工程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对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探讨,以期通过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提高机械工程产品的质量。 1 机械工程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产品的更新与换代。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产品的多功能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有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机械工程产品的结构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不但各式各样的优秀工艺被应用到生产制造中,而且产品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产品的结构复杂化特点,对于机械工程的可靠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可靠性主要是指在特定要求的状态下,产品能够实现特定功效的水平。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生产单位要想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首先应当展开细致的规划设计,对于产品设计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有效提升其稳定性,实现预期的目标。 然而,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起步较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与机械制造相关的可靠性分析工作同样进展的比较缓慢。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在机械制造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从总体上来看,对于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理论方面。然而,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在机械工程生产过程中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比较少见。因此,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与研究,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的,对于我国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制约。 2 可靠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及规划设计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及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8-12-26T11:12:59.92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徐茂祥 [导读] 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全面推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健全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房地产建设管理机制 杭州萧山城区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全面推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以及健全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房地产建设管理机制,成为小康社会建设以及“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本文先对现阶段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管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住房一直民生问题的重点,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了有效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提高民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应当加强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管理。 一、当前国内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住房条件也得以改善。虽然宏观上来看我国居民的住房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设计以及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比如,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其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尤其是区域选择以及住房类型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位置多选在城郊或者城乡结合部,以致于阶级分化严重,而且容易造成“贫民窟”问题,居民对选址相对比较偏僻处的房屋不敢买、不愿买;其次,建设保障性住房时为了能够有效节省土地和资金,以高层住宅为主,而且住房类型相对比较单一,加之电梯设备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很多居民不愿意入住该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同时,存在着土地供给问题,保障性住房并非没有一个居民都能够获得。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即便是中小城市也是寸土寸金,更不愿说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土地价格。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以及地方政府政绩考评体制下,为了实现本地区GDP的快速增长,城市土地很多用于商品房建设,主城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难求。 同时,保障性住房的施工建设质量有待考究,房屋结构设计方案相对比较滞后。在城市保障性住房建造时,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开发商会使用小品牌、易损坏以及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以致于房屋交付使用后不久就会出现墙体开裂、渗漏水以及隔音差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会造成住房安全隐患。此外,住房结构设计方案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结构以及房屋的户型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保障性住房设计理念、形式等相对落后,以致于很多住房甚至沿袭着传统的室内建设结构设计模式,比如墙体多、室内空间布局不合理,占用面积大,严重浪费了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户型结构也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在保障性住房设计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外表的美观度,卧室以及客厅面积减小,尤其是厨卫空间甚至无法满足正常家庭的居民功能需求,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国内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居民的满意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保障性住房的顶层规划设计 针对国内发展现状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采用政策法规明确保障性住房的含义、用途以及需求人群等;同时,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细则来妥善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土、数量以及质量和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应得利益、住房整体规划设计、土地资源供应、规划细则、财政支出以及保住房建设标准和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实践来看,应当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进行顶层优化设计,从而为住房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全面推动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 2、健全和完善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体系 第一,总体规划设计。根据城市规划建设、土地资源利用与住房建设规等规划,对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建设进行规划设计。保障性住房建设应当结合具体城市发展特点和需求,突出人本理念,并且与所在地区的环境条件协调起来;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应当穿插进行,一方面避免将保障性住房集中建在同一个地区,否则“贫民窟”问题可能会出现;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在确保绿化率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停车场等。 第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城市房产局以及民政部门和街道办等单位应当通力协作,通知未登记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但有住房保障需求并符合申请标准的家庭或个人,及时到户籍地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填报《保障性住房需求申报表》。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统计申报表和登记数据信息,确定该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求量。 第三,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选址。实践中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基于本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与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情况对保障性住房拟建位置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将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报送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划拨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 3、明确责任、严格落实政策制度和加大监管力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性,充分发挥不可替代效应。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政府部门应当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带头监督管理作用,严格落实政策措施,加强法规规制和政策机制的执行与监督管理。从政府的视角对本地区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管控,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居民的住房问题,全面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健康发展。第一,对准入对象进行严格审核。在准入对象审核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保障性住房申请者家庭财产总额、人均住房面积以及个人工资收入等相关要求进行严格审核,另一方面还要对保障性住房申请者是否有经营收入进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申请档案,对申请者的经济收入以及家庭变动情况进行及时的登记和更改。第二,建立申请者收入以及征信体系。政府部门应当与社保管理中心、各大银行以及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部门有机协作,通过上述相关机构和部门对保障性住房申请者以及住户收入与征信记录信息进行整理,构建个人收入以及信用数据库,便于随时对住户收入信息进行调取。第三,严格设定和落实保障性住房住户退出收入水平值。各地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当落实好工作,对保障性住房申请者自己住户收入情况进行跟踪调研,一旦超过了住房标准,应当收回保障性住房,限时1至2个月的时间搬离住房。当然,这一过程工作难度较大,为此需建立健全相关监管体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第37卷第1期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Vol. 37No. 12007年1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J an. 2007 收稿日期:2006203216.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D0305002040111 . 作者简介:施国标(1972 , 男, 讲师, 博士. 研究方向:车辆系统动力学与电子控制. E 2mail :sgb@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4771365.html,. cn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施国标1, 申荣卫1,2, 林逸1 (1.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北京100081; 2.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 河北邢台054035 摘要:概述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 特性的设计方法。在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组成部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Simulink 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采用了PID 流进行闭环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间的矛盾, 同时, 。关键词:; ; :167125497(2007 0120031206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electric pow er steering system Shi Guo 2biao 1, Shen Rong 2wei 1,2, Lin Y i 1 (1.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V ehicle Engineering , B ei j 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og y , B ei j ing 100081China; 2. De partment of A utomobile , X ingtai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X ingtai 054035, China Abstract :The st ruct ure and working p rinciple of t he elect ric power steering (EPS system were summarized and t he design met hod of t he assistance characteristic of t he EPS system was int roduced. From t he analysis of t he mat hematical models of t he component modules of t he EPS system a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Simulink was built. The clo se 2loop cont rol st rategies of PID and PWM were adopted to cont rol t he target current of t he motor of t he EPS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designed assistance characteristic alleviates t 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 he steering agility and t he road feel , and t he act ual current of t he motor follows p recisely t he target current , proving t he validity of t he cont rol st rategy. K ey w 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 elect ric power steering (EPS ; assistance characteristic ; modeling ; simulation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开发一般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建模仿真、试验台试验、实车试验、性能优化等环节[1]。其中, 建模仿真的任务主要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 然后利用仿真软件建立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 可以初步完成系统的设计, 减少开发成本, 加快开发进程。作者开发了基 于Simulink 的电动助力转向仿真模型, 为便于仿真, 引入了驾驶员模型模拟驾驶员的操作。利用该模型可进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助力特性研究以及控制策略的验证等重要工作, 初步完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设计和基本控制参数的标定, 为以后控制器的开发、试验台试验和实车试验打下基础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简介 由于物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内部关联性越来越强。仿真是公司检验其物流系统及决策是否真的高效的唯一可用技术了。在设计一个新的工厂或系统,对已由系统添加新设备或重新优化,仿真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仿真还用来提供直觉的和经验的决策支持。在当今市面上,仿真可用使用专用软件来实现。由于存在着如此多的仿真软件,如何正确的选择软件至关重要。下面列举出典型的系统仿真软件[3]。 软件名称简介 (1)20-sim 20-sim是由Twente大学控制实验室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系统下的建模与仿真软件。作为著名软件包TUTSIM的后续产品,它完全支持图形建模,让用户在直观和友善的方式对动态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同MATLAB和Simulink可以方便的进行建模与仿真的交互。使用20-sim,我们可以仿真动态系统(例如电力、机械、水动力系统或它们的组合系统)的各种行为。 (2)arena该软件可以用来模拟服务、制造、运输、物流、供应链和其它系统。(3)Automod该软件提供了真实的三维虚拟现实动画,使得仿真模型非常用以理 解;提供了高级的特征让用户可以仿真复杂的活动,如机器人、设 备工具、生产线等的运动和转动。该软件还为用户提供了一套基于 专家系统的物料搬运系统,它是根据工业自动化的真实运行经验开 发的。这些包括输送链、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桥式起重机等。(4)Awesim Awesim提供生产系统动态模型的仿真机。动画使用图形界面构建, 用户可以对交互式仿真进行特定的控制。 (5)Easy5由波音公司开发的用来模拟和仿真包含水力、风力、机械、热、电 子和数字等子系统的动态系统软件包。包括了一整套控制系统建 模、分析和设计功能。 (6)Idef该软件是一种流程图析软件,可以非常容易的适用流程图来绘制和 表述流程。它能够提供比传统流程图更多的信息。流程中包含的流 程、流程约束、人和其他资源能够被整合到一起。 (7)Intrax该软件能够提供许多被建模和仿真实际流程的管理决策。它能够被 用来执行战略(同战略视图,同步价值链视图相符合的现实),流 程改善(工序改善、生产力改善、节约循环时间),同步价值链(动 态视觉,同步约束)和日常运作(可对比的运作替代方案,短期变 化影响力的检验)等的模拟和仿真。 (8)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该软件提供离散仿真功能来解决制造问题和设计制造方案。它在广阔的应用领域中预测产出率,人工和其他的绩效。 (9)Matlab该软件是组合的数字计算、高级图形技术和可视化、高级编程语言 的集成计算机算环境。Simulink式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和分析的交互式工具。它可以构建图形化的结构图,模拟动态系统, 评估系统绩效和精炼设计。 (10)Modsim该软件可以用来仿真像港口,铁路网和航空管制等的管理模型。还 可以用来仿真制造系统。 (11)Promodel该软件可以对制造系统、仓储系统和物流系统的评估、规划或重新 设计进行仿真。典型应用包括精益制造的实施,周期事件的降低, 设备投资决策,产出率和能力分析,识别和排除瓶颈,资源分配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