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份试卷合集】福建省三明市XX名校高中2020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20份试卷合集】福建省三明市XX名校高中2020届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2018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能不能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面对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的拥堵程度,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物联、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从2018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

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纾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摘编自何鼎鼎《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B.智慧停车,离不开技术支持,但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有利于解决停车难问题。

C.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一个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

D.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阐释智慧停车的内涵,然后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和智慧治理架构以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多层次论述了智慧停车这一创新管理手段。

B.第二段通过哈尔滨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这一例证,论述实现智慧停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证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可行性。

C.第三段通过列举泊位普查认证、管理短板、停车收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归纳推理出智慧停车所要面临的关键所在。

D.第四段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旨在论证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而非方便停车,从而使论述走向了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慧停车,其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互联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化综合管理上。

B.如果拥有更加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解决好停车费共享问题,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共享的设想就可能变为现实。

C.发展智慧停车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它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D.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如果得到落实,既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大问题,让城市多一份从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

芦芙荭

顺子站在回村的路口。现在是秋天,风舔光了树上的叶子。他看见自己家的房子闪烁在那片树林里,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害怕。

三年了。他离开村子都三年了。

顺子自出生起至上高中,就没离开过这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都是靠种地为生的,每天早上,屋外树上的鸟儿一开始喳喳,他们就起了床,孩子们背了书包去上学,大人们便扛了锄头下地去干活。一把锁锁了门,一把钥匙就丢在门槛下,全村人都可合法地使用,家家户户都这样。

在村里,谁都知道谁家的钥匙放在什么地方。有时,老张在地里干活,种子用完了,要回家去取种子,老李便从地里冒出头对他喊:“老张呀,顺道上我家取壶水给我捎来吧。”老张就会走到老李家门前,从老李家门槛下取出钥匙开了门,拿了水壶。那样子就好像进自家的门一样。因此,有了门槛下那把合法的钥匙,锁在村子里就成了风景的一个亮点,有了另一种耀眼的意义。

顺子家的钥匙也是放在门槛下的。顺子的父亲几年前就逝世了。尽管那时顺子已远离村子上了高中,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但顺子的母亲还是习惯将钥匙放在门槛下。顺子明白,母亲是怕自己在地里忙了,他回来进不了门。

可是,就在三年前,顺子的母亲突然就病倒了,村子里的人帮忙将顺子的母亲送到了县医院。当医生告知顺子他母亲的病情时,顺子呆住了。要治好母亲的病,需要一大笔钱。

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哪来这么多钱呀?

顺子整整想了几天,救母心切,他决定铤而走险。

顺子有个同学曾带顺子去过他家,同学的父亲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很有钱,他家的保姆就是顺子同村的人,就在前两天,他的同学告诉他,他们一家要去国外旅游。

那天晚上,顺子等护士查过房,母亲也睡下后,便一个人悄悄出了门。

他在同学家那扇门前定定地站了好长时间,本能地将手伸向门槛下,门槛下没有钥匙,他便顺手按下了门铃。这时要是屋里有人,他就会放弃那个念头。

可他等了好长时间,屋里却没有动静。

在确定屋里没有人后,顺子从身上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工具。

一切都是那样顺利。顺子将钱全都拿了出来,又放了一些回去,想了想,又放了一些回去。他将手里的钱掂了掂,确定这些钱足够给母亲治病了,才将钱揣进包里。欲出门,看见柜子上有纸笔,抖动着手,又不知怎的,他写了四个字:窃钱救母。他想,同学认得他的笔迹,便没有留名。

两天,仅仅两天,警察就将顺子从医院里带走了。

顺子被定为盗窃罪,判了三年半……

现在顺子借着黄昏的掩护,悄悄地走到自家的门前。

门锁着,那锁看起来冷冰冰的。

顺子习惯性地弯下身子,将手伸进门槛下面。竟然摸到了钥匙,还是那把,三年呀,难道这把钥匙一直在门槛下躺了三年?

顺子进了门,又拿出那把锁,把手从门缝伸出去,将门锁上,顺手将钥匙放在了门槛下。这样,从他门前经过的人,就不会发现他回来了。他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

屋子里的一切都和三年前一样,不一样的是,三年前,每次回到家里,母亲就会忙前忙后,而现在,母亲却一动不动地待在墙上的黑边相框里……

那天晚上,是顺子这三年来睡的第一个好觉。直到第二天快中午时,他才被开锁的声音弄醒。顺子从卧房走出来时,见一个女人推开他家的门,走了进来。

女人看见顺子,吃了一惊。接着,她的表情由吃惊变为惊喜。“顺子,你回来了?”

这女人是同学家的保姆,她怎么进到家里来了?

顺子的疑惑写在了脸上。那保姆便说:“顺子,回来了好呀,村里人都说你是个孝子。村主任便安排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你家帮着打扫打扫,他想让你回来时,家里是干干净净的。这不,今天轮到我了。”

保姆说完,就开始扫地抹桌子,并不无内疚地对顺子说:“你的同学……从国外来电话说我不该报你的案……说你留了字,三年后你就会赚到钱还他,我弄得你三年无法赚钱……”

顺子在抹泪,那泪越抹越多,他不知道当时是保姆报的案,他说:“不,你做得对,我做错了,我没用合法的钥匙开门……我用犯法的手段也没有救活母亲……”

保姆说:“不要哭。”

顺子抹干眼泪继续说:“但是,这三年我也赚了,赚到了比钱还贵重的东西,我懂了:人人心里都要有一把守法的锁,守法和生命一样重要……”

这时已近中午,顺子看见村子里的人开始陆续从地里回来,他们走到门前,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合法的钥匙,每道门上都有一把锁。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顺子因偷盗被判刑,三年过后他回到村子,虽然看见自家房屋时有些慌张,但走到自家门前时仍非常自信能摸到钥匙。

B.顺子因同学家保姆的举报被判了三年半的刑,保姆认为自己不该报案,一直内疚不已,因此主动到顺子家打扫卫生弥补过失。

C.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插叙了顺子因偷钱为母亲治病而被判刑的事件,巧妙地促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颇具匠心。

D.小说的侧面描写非常成功,顺子的同学就是借助保姆的话出场的,他认为顺子根本不是偷盗,会赚来钱还给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

5.小说结尾描写顺子看到的画面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写顺子刚回到家时感到“他是没脸再在这里待下去的”,你认为最后他是否会在村子里待下去呢?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符号中,受访者对“中医针灸”的认知度最高。俄罗斯受访者对“中医针灸”“丝绸之路”“泰山”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对“火锅”“敦煌舞(飞天)”“莫言”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低。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受访者均对“算盘”“中医针灸”“汉服”3个文化符号认知度最高。认知度最低的3个文化符号中,印度受访者选择了“中庸”“和而不同”“川滇金丝猴”,南非受访者选择了“敦煌舞(飞天)”“孙悟空”“中庸”,巴西受访者选择了“川滇金丝猴”“篆刻”“中庸”。

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下,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增加、好感度提升。在文化接触动机方面,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伴随中国文化的社交需求成为新增长点。

受到地域、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关注点和接触动机呈现差异化特征。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有着双刃剑效应,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文化独具魅力,也会因为文化差异成为金砖国家民众认知中国文化的障碍。

调查发现,与旅游体验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文化演出、旅游商品、影视节目等娱乐性文化产品,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最喜爱的中国文化产品类型;而具有中国哲学观念、社会样态抽象化表达的音乐、报纸杂志、书籍的选择意愿整体较低。

中国文化符号调查分类表

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产品类型喜爱程度调查统计表

(摘编自《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材料二:

随着整个国际交流的拓展,青年人群是否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是否有情感上的亲近性,是否有价值观上的默契和生活方式上的好奇心决定了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因此在实施调查时,在调研对象构成上我们把目标人群锁定在了青年人群体。

从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整体认知程度来看,中国文化符号的接受度和熟悉度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认识中国文化符号的比例中是最低的。

对于英法美这些发达国家来讲,浅表层次的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整体结构的认知需求了,他们对文化哲学认知意愿很强,会从更抽象、更深刻、门槛更高的文化内容着手认识中国。

在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的渠道选择方面,互联(62.9%)成为首要信息渠道。调研发现社交圈中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4.1分;社交圈中没有中国人的受访者,中国文化认知指数为3.6分。在移动互联盛行的今天,人际传播仍然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激发外国人认知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扩散作用。

当前我们的对外传播中,行政为主导的文艺演出、现场节事活动比较多。但是线上的活动数量少,种类偏单一。

(摘编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报告》)

材料三:

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从两大文明开始,一是包括法老文明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内的地中海文明,另一个则是包括佛教、孔子哲学、道教的亚洲文明,尽管人们知道中华文明的存在,但由于语言、地理位置和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并没有被世界广泛认知,人们对其内涵的了解仍不深刻。

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中国人要走出去。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利奇建议中国大力推动民间交往,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规则,人民之间的直接交往才最具实质意义。推广当代文化要善用策略与资源,借助强大的民间力量,巩固和扩大文化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众多不同的文化符号中,受访的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人文资源中级难度的“中医针灸”认知度最高。

B.文化传播中,中国自然资源中级难度的“川滇金丝猴”,成为印度、巴西、南非3国的青年受访者认知度最低的文化符号之一。

C.中国人物在外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的比例中是最低的,这说明我们要拓展国际交流,加快文化传播。

D.印度、巴西、南非受访者对中国手工艺品的喜爱程度是所调查文化产品类到中最高的,这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中的双刃剑效应是指中国文化内涵的丰厚程度在国际文化传播中既会展现魅力,也会因差异而产生障碍。

B.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成为金砖国家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的推动。

C.从材料二中可知,选择外国青年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外国青年人群的情感、价值观等认知决定着中国文化世界传播的未来走向。

D.埃及作家黑托尼认为,作为亚洲文明的一部分的中华文明,因语言、地理等因素,其内涵尚未被世界广泛认知。

9.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加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途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归老于乡。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谢,乃留京,

不敢归。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忧愤疾作。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B.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

计安出

C.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D.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象纬之学,指的是象数谶纬之类的学问,古人研究星象经纬等的天文现象,也研究谶纬卜象吉凶预兆等。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B.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马扎。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便是此意。

C.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行使监察职责。

D. 顿首,古时的一种最重的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及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臣子上朝见君王时所用的拜礼,拜师礼、拜祖,民间的拜贺、拜别,也用此大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结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B. 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C. 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柱木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D. 胡惟庸拿一块地做文章,唆使一些官员在太祖面前诋毁攻讦刘基,皇上虽然没有罪怪,但心存芥蒂,停了刘基的俸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②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①

满城风雨近重阳②,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颔联委婉抒情,既有年华渐老的感叹,也有无论入世出世,都意气轩昂的进取。

B. 颈联情景交融,寄断肠悲愁的主观情感于本应吟兴的“野色”之上,形成对比。

C.尾联以景结情,以暮色苍茫中江水翻腾的画面收束全诗,有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D.全诗情随景生,景与意合,既显风雨中的气势充沛,又抒面对江山的万千感慨。

15. 诗歌颔联传达出诗人的“壮心”,而诗歌的颈联又写出了诗人的“断肠”,这两种情感是不是矛盾的呢?请联系诗歌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2)《离骚》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如果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不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17、文中横线上的成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打肿脸充胖子 B.乐此不疲 C.李代桃僵 D.肆无忌惮

18、文中加粗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造假者如果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给予的不只是行政处分

B、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C、造假者通常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不只是给予行政处分

D、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给予的是行政处分

19、文中括号里补写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二是借此增加自己的收入

B、二是容易蒙混过关

C、二是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

D、二是违法成本太低

20、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三处用语不得体,找出并加以改正。(5分)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21、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B

2、D

3、D

4、C

5、(1)呼应标题。本文的标题是“每个门槛下面都有一把钥匙”,村里人回家从门槛下取钥匙的画面呼

应标题。(2)印证主题。印证人人心里都要有一把守法的锁,要用合法的钥匙开门的主题。(3)首尾照应。和文章开头部分的第三、四段照应,反映顺子生活的村庄民风淳朴依旧,一片和谐。(4)以景结情,丰富了人物形象。以和谐的画面反映了顺子的心理变化,丰富了顺子的形象。

6、示例一顺子会在村子里待下去。(1)记忆美好。顺子和父母在这个村子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记忆美

好,值得留恋。(2)顾虑消除。顺子不愿在村子里待下去是害怕村民瞧不起自己做过盗窃犯,而包括当事人在内的村民都原谅了他。(3)被人们的行为感动。村主任派人隔段时间打扫一下顺子家,让顺子心存感激。(4)乡情依旧。村民家依然门上有锁,门槛下有钥匙,淳朴依旧,亲切依旧。

示例二顺子不会在村子里待下去。(1)自卑心理。顺子毕竟曾经是个盗窃犯,从监狱里出来,自觉和村里的守法村民不是一路人。(2)心愿已了。顺子这次回来,只是想偷偷地看一眼这个家,看一眼他的母亲,老屋已进,相框中的母亲已见,心愿已了。(3)内心愧疚。用犯法的手段没有救活母亲,留下来会不断触及内心的伤痛。(4)已无亲人牵挂。顺子的父亲早早去世,顺子和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也已经去世,他无所牵挂。

7、D(“这说明这些国家跟中国文化差异最大”是无中生有,原文中无此信息。)

8、B(B选项强加因果。从原文看,金砖四国青年接触中国文化的动机与中国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战略没

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9、①注重文化推广的方式,把互联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②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国别意识

与针对性,强化传播的对象化。③加强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民间交流,巩固和扩大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政府要制定规则,让中国人走出国门去传播中华文化。

10.C

11.D

12.A

13.①译:我过于憎恨坏人坏事,又忍受不了繁琐的工作,如果当了丞相,将辜负皇上的隆恩。

②太祖说:“他多次想害你,你竟然为他的处境着想吗(或为他说话)?我将要拜你为丞相。”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通,青田县人。刘基小时候聪明异常。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离开。刘基见识广博,通晓经史,对于书没有不阅览的,尤其精

通天象地理。

等到明太祖听说刘基和宋濂等人的名声,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又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大喜,修筑了礼贤馆来安置刘基等人,他受到很高的礼待和尊崇。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气焰十分嚣张,诸位将领有议论投降的、也有议论逃跑退守钟山的,刘基睁着眼只是不说话。太祖把刘基召入内室,太祖说:“先生的计策怎么谋划?”刘基说:“贼寇骄狂,等他们深入的时候,埋设伏兵拿下他们,就容易了!”太祖用他的计谋,诱使陈友谅军队到来,然后打败了他,并且把攻克敌军的奖赏赏给刘基。刘基推辞不受。(不久)陈友谅的军队又攻陷安庆,太祖想要自己带兵讨伐他,向刘基征询意见。刘基极力赞成,于是太祖亲自带兵攻打安庆。从早晨打到黄昏一直攻克不下,刘基请太祖直趋江州,捣毁陈友谅的巢穴,于是全军得以西上。陈友谅出乎意料之外,带着他的妻子儿女向武昌逃奔,(接着)江州投降。驻守龙兴的大将胡美派他的儿子表达诚心归顺的意愿,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属。太祖感到为难。刘基从后踢太祖床榻,太祖突然明白过来,答应了他的请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县随后全部攻下。之后太祖攻取张士诚,北伐中原,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不久,太祖拜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起初,明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功勋老臣,能够协调诸将德关系。”明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君却替她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用小木头,房子马上就会塌的。”后来李善长被罢免,皇帝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直和刘善德关系很好,刘基却极力认为不可,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就像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拉翻。”皇帝说:“我的丞相,实在是没有超过先生你的。”刘基说:“我太过于疾恶如仇,又经不住繁杂的事物,如果做了丞相会辜负了您的恩德。天下不愁没有人才,只要明主尽心寻访,眼前的几个认真的是不能胜任哪。”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身败名裂了。洪武三年,刘基任弘文馆学士一职。十一月,皇帝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官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皇帝恩赐告老还乡。胡惟庸刚好当左丞相执掌省事,挟着以前论相的怨恨,于是阴使官吏攻讦刘基,说谈洋之地有王气,刘基企图在这里做墓,百姓不同意,就请朝廷设立巡检司驱逐平民百姓。皇帝虽然没有降罪于刘基,然而听后心有所想,最终剥夺了刘基的爵禄。刘基内心恐慌上朝谢罪,就留在了京城,不敢回来。不久,胡惟庸为宰相,刘基十分忧伤地说:“假使我的话没有应验,那是苍生的福气啊。”由于忧虑愤恨不过刘基身体疾病发作,洪武八年三月,皇帝亲自写了诰书赐给他,并派使者护送他回家乡。刘基回来住了一个月就病逝了,享年六十五岁。刘基在京师生病期间,胡惟庸曾派医来,刘基吃了他的药,感觉有拳头大小的东西积聚在腹中。后来中丞涂节首先告发胡惟庸谋逆大罪,曾说过他用毒药害死刘基等等的话。

14. A

15. 不矛盾。①壮心:作者面对野色迷人的吴山之巅和眼前的大江,触景生情,自然壮怀激烈;②断肠:又因为满城的秋风秋雨,人生的行藏起伏,青春年华的流逝,独在异乡的孤单,诗人油然而生悲愁;③作为曾经入仕后又归隐的诗人,壮心不忘,正是断肠的原因。38岁的诗人却说“老眼昏花”,应为愤激之词;

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也透露出壮心难酬的伤感;结尾一句更以苍茫之景写归隐后的惆怅不得志之情。

16、(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7、C

18、B

19、D

20、抛砖引玉------金玉良言

略尽绵薄------不遗余力

殷切期望------衷心希望

21、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

22、略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局外人

何君华

我刚把早报扔进垃圾桶就听见有人敲门。我说:“请进。”

“你好,我是市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有人打电话向我们报告,说我们几个月前逃跑的一只大猩猩跑到了你们这里。我们是过来核实的。”来人亮明目的,并出示了一张工作证。

我接过工作证,朝来人看了一眼,坚定地说:“我们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大猩猩,你们肯定是搞错了。”

“不可能搞错,”来人肯定地说,“我们有举报人拍的照片。虽然照片是用手机拍的,很不清楚,但我肯定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大猩猩。”

来人递给我一张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彩色图片。我接过来一看,发现画面中的确有一只大猩猩,它正安静地坐在一间狭小的格子间里。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写字楼,写字楼里到处都是一模一样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一模一样的格子间。来人当然不能因为这样一张毫无说服力的照片就断定他要找的大猩猩在我们这里。

我摊开双手表示不解:“这能说明什么呢?”

来人显然明白了我的意思,跟身后的人说了一句:“叫举报人进来。”

只见我们楼层的一位保洁工走了进来。她看了我一眼,然后指着办公室西侧最后一个格子间说:“艾经理,它就在那里。”

我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发现果然有只大猩猩纹丝不动地坐在那里。看起来,它已经在那里呆了很久了。

大猩猩听见我们走近的脚步声,慢慢抬起头。很快,它就认出了熟悉的动物管理员的橘黄色工作服。它低下头,挥起大掌极其愤怒地拍了两下桌子,然后极不情愿地站起来,垂头丧气地跟穿橘黄色工作服的人走了。

我对我们办公室闯进来一只大猩猩竟然无人察觉这件事感到震惊不已。我恼怒地逼问所有正在低头噼里啪啦打字的职员:“你们成天都在干什么,屋里闯进来一只大猩猩居然都不知道?”但是除了离我最近的两个职员站了起来,其他人几乎毫无反应,他们仍在低头噼里啪啦地敲击电脑键盘。

其中一个站起来的职员跟我说:“艾经理,我正在处理一份报表。”

另一个跟我说:“我正在打印一份重要的文件。”

其他人似乎根本不知道我正在咆哮,就像不知道刚才市动物园来人带走了一只大猩猩,而他们已经跟它共处了很久一样。我只好气咻咻地质问保洁工:“你怎么搞的?发现了大猩猩也不向我汇报?”

“艾经理,你总是很忙。你知道的,我去过你的办公室,但是你一直没有抬起头。”保洁工无奈地说。

“你是怎么发现它的?”我继续问道。

“那天我低头拖地的时候,发现一双赤脚。抬头一看,发现是一只大猩猩。我想起市动物园登的广告,便立即向你汇报,但是你根本没有理睬我。我只好打电话通知了动物园。”保洁工说,“他们记下了我的报告,但是并没有立即派人来。他们说,有太多市民给他们打电话了,他们得一个一个核实。”

“你发现它多久了?”我问道。

“三个月了。”

“三个月了?”我大吃一惊。

“是的。我等了些日子,动物园一直没有联系我。我想他们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派人过来。因为,就像他们说的,实在有太多市民向他们报告各种线索了。我只好拍了张照片作为证据寄给动物园。这次,他们终于派人过来了。”保洁工不紧不慢地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是一个紧急通知,让我立即起草一份函件。我陷进椅子里,像所有人一样头也不抬地忙了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保洁工看似不起眼,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小说中她不是“局外人”,她发现格子间里的大猩猩并报告动物园,与其他人构成对比。

B.小说开头“我”把早报扔进垃圾桶这一细节寓意深刻,报纸是人与外界联系的媒介,“我”把早报扔进垃圾桶,暗示“我”对外界无力关心。

C.小说划线部分属于环境描写,城市里办公室、格子间全都一模一杨,说明现代城市生活整齐划一、井井有条,呈现出典型的现代城市生活背景。

D.小说中“我”虽然很关心大猩猩事件,想弄清来龙去脉,但当电话铃响起以后,“我”不知不觉又“陷进椅子里”,故事戛然而止但发人深省。

5.小说中刻画的“局外人”群像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设计一只大猩猩躲在公司格子间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

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基于“互联+”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络等于是通过“互联+”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

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

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

D.把“互联+”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

..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C.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

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

E.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

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

学,未弱冠

..,解属文。司徒、临淮王元彧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C.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D.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的老人。

B.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而女性成年礼为笄礼,即在女子16岁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