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强市

文化强市

文化强市
文化强市

〔2010.7〕中国共产党茂名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文件之三

《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稿)起草情况的说明

(2010年7月23日)

陆庆彪

同志们:

讨论审议《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是这次市委全会的重要议程。为了便于同志们审议,我受市委常委会的委托,就《实施意见》起草的有关情况及主要内容,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实施意见》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7月16日至17日,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强省建设问题,并审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省委以全会形式专门研究文化建设工作,在我省尚属首次,这充分表明了省委对新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市委决定,结合茂名实际,制定我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建

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并提交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审议,使之成为指导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把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推进我市文化建设,实现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这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我市文化建设的坚强决心和信心。

为起草好《实施意见》,市委决定由我牵头,市委宣传部具体负责,从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文明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广新局、市社科联、市文联、茂名日报社和市广播电视台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实施意见》文稿起草组,负责《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

罗荫国同志、邓海光同志对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起草好《实施意见》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罗荫国同志特别强调,《实施意见》既要贯彻好省《纲要》的精神,又要切合茂名实际,具有茂名特色,把茂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好、继承好、发扬光大;既要有思想性、理论性,又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以更大的改革开放力度和只争朝夕的气魄,树立文化事业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探索文化科学发展方式,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施意见》初稿形成后,罗荫国同志还专门听取了起草工作的汇报,并就文稿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为落实好罗荫国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多

次主持召开文件起草工作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意见》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明确工作的方向、思路和把握的重点,并对文稿进行了重要修改。文稿起草工作期间,陈淑芬同志、陈海同志十分关心《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并给予具体指导。

《实施意见》是调查研究和集体智慧的成果。文稿起草组在文稿起草期间,分别赴高州、化州、电白、茂港和市直有关单位开展调研,围绕15个调研专题听取了有关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的情况汇报,同时吸收了2008年解放思想学习大讨论“文化社会事业课题”的调研成果以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成果,为《实施意见》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实施意见》初稿形成后,我分别主持召开了两场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市有关老领导、部分文化界人士及专家学者、市直有关单位和中央、省驻茂有关单位领导、部分文化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起草组根据征求意见座谈会所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意见》稿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7月21日下午,罗荫国同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对《实施意见》进行认真审议。起草组随即按照市委常委会讨论意见对《实施意见》又作出修改,最后形成了这份《实施意见》讨论稿。

二、关于《实施意见》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由三大部分十一方面内容构成。三大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目标定位”、第二部分“彰显特色,重点推进”、第三部分“落实政策,强化保障”。其中第一部分“总体要

求,目标定位”主要阐述茂名今后10年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部分“彰显特色,重点推进”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实施提高公民素质等七项工程,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第三部分“落实政策,强化保障”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等三个方面,阐述进一步落实我市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和文化经济政策。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茂名今后10年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是整个《实施意见》的灵魂和主线。明确提出,我们要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茂名建设成为文化事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中心。具体要实现五个目标。一是建立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茂名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四是建立和完善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的文艺精品创作机制。五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现代化的文化传播体系。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提出茂名10年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工作重点,这是《实施意见》的主体部分。明确提出实施七项工程,推进茂名文化建设。一是实施提高公民素质工程,提升茂名文化形象,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文化竞争力本质上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竞争,茂

名文化形象的核心是人的文化形象。二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保障茂名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重点。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各级党委政府保障文化民生的基本职责。三是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打造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有经济学家甚至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四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茂名特色文化品牌,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突出亮点。茂名文艺精品创作在全省有着特殊的地位,小戏小品创作、少儿舞蹈更是一大亮点。五是实施现代传媒体系建设工程,提高茂名文化传播能力,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现代信息社会,谁的文化传播力强、辐射力强,谁的文化软实力就强,谁的核心竞争力就强。六是实施文化改革创新工程,激发茂名文化发展活力,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改革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源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是中央和省的明确要求和重大部署,做好有关工作刻不容缓。七是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构筑茂名文化人才平台,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强国之本,更是强文之基。第三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提出组织政策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实行党政“一把手”

工程,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亲自抓文化建设。二是财政保障。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从2011年起,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确保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力争2020年达到2%以上。三是经济政策保障。强文之路,保障先行。加强文化建设,离不开组织、财政、经济政策的保障。有了这些保障,我们提出的目标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三、关于《实施意见》的主要特点

(一)紧紧围绕《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一切以实现茂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落脚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实施意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对我市文化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是指导我市今后一段时期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市文化建设总体要求、目标定位和具体部署,指明了我市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通篇贯穿了文化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对于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凝聚力量,增强全市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根据茂名实际,实事求是,提出了今后10年茂名文化

发展工作目标和任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今后10年的文化发展放在建设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谋篇布局,使10年阶段的发展目标、任务与我国、我省、我市文化建设长远目标和战略任务相衔接。明确提出要通过遵循“一个方针”和坚持“五大原则”,实施“七大工程”和实现“五个目标”。思路十分清晰,措施十分具体。“七大工程”对提高公民素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舆论阵地建设,特别是对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既提出了总体目标,又确定了建设重点,并尽可能进行量化和分解,增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通过重点环节实施,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组织政策保障,把文化发展的各项指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理念先进,气势恢宏,体现了茂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实践特色。

《实施意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以自信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全面规划实施茂名今后10年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体现了鲜明的开拓创新精神。一是在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上,力避面面俱到,坚持突出重点,主要从培育茂名人精神、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彰显特色。二是立足茂名实际,提出把茂名建设成为文化事

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中心。10年内,在茂名市区和环水东湾新城区规划建成茂名市艺术馆、茂名市博物馆、冼夫人纪念馆、茂名报业传媒产业基地、茂名市广播电视现代产业基地、茂名市青少年宫、茂名国际会展中心等7大标志性文化工程,体现了茂名在新一轮文化发展热潮中只争朝夕的勇气、魄力和文化事业适度超前发展的先进理念。三是在具体对策和保障措施等各方面,力求体现提高“保障力”、“执行力”的要求。特别是在市财政还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每年从财政安排1550万元专项资金发展文化事业,力度之大,这是茂名文化发展史上所没有过的。

总之,《实施意见》是在罗荫国同志亲自指导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按照市委2010年第10次常委会决定,《实施意见》提交全会审议。

附件

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

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稿)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目标定位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要求,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建设文化强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探索新的文化科学发展方式;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维护和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实

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把茂名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的宜居海滨城市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遵循“双百”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全民参与、改革创新等五大原则;重点推进提高公民素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现代传媒体系建设工程和文化人才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的“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精神和态度”,加倍努力,加快步伐,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努力推动茂名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力争用10年时间,把茂名建设成为文化事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中心。

——建立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茂名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升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文化艺术和健康心理素质,培育“崇文尚德、勤奋务实、团结包容、创新图强”的现代茂名人精神,建设茂名和谐文化和现代文明社会。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规划研究,重点建设“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形成以研究冼夫人等历史文化名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社科理论为代表的全省学术研究中心,逐步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品牌。

——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市、区)要在城区建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

设施,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全达标,实现全市四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城乡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建立完善为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以及外来工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今后1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到2020年,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茂名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中心。

——建立和完善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的文艺精品创作机制。巩固书法、戏剧、舞蹈创作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打造“书法艺术之乡”等一批艺术文化之乡;推动音乐、曲艺、民间艺术、美术、文学、摄影等跻身省内先进行列;加强广播影视创作生产。扶持建设一批各类各层次的文艺创作、展演团队,着力创作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一批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一批引领时代潮流的文艺名家。

——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现代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完善

舆论阵地设施,巩固发展党报、广播电视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加快网络等新媒体建设,形成党报、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使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展,文化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显著增强。发挥文化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茂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彰显特色,重点推进

(一)实施提高公民素质工程,提升茂名文化形象。

1、培育和弘扬茂名人文精神。积极提升茂名人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茂名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茂名人文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崇文尚德、勤奋务实、团结包容、创新图强”的现代茂名人精神。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文明礼仪常识》。着力抓好“茂名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推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着力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大力推动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积极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清正廉明的社会风尚;着力抓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市民博爱之心,结合6月30日“扶贫济困日”,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大型慈善活动;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提升茂名

人健康心理素质。加强珍爱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心理志愿者服务队伍。增强文化的教化功能和人文关怀,调处和化解好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纾缓社会压力,抚慰人的心灵,培育公民良好的社会心理。积极提升茂名人科学文化素养。深入开展“书香飘茂名”全民读书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农村、学习型企业。加强科普场馆、画廊和示范基地建设,实施科学知识普及工程,推广普及科技读物,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技体验等活动,提高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广泛开展“六五”、“七五”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积极提升茂名人文化艺术素质。实施国民艺术教育普及工程,培养全民热爱文化艺术、参与文化活动的高雅志趣和文化氛围。引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以及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读书、摄影、书画、合唱、舞蹈及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观看文艺演出、参观文化展览等。加强推广普通话。推动各级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机关进校园、优秀文艺精品基层巡演、“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艺术讲座和文艺创作辅导,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编写出版《茂名特色文化通俗读本》,开设专门课程,开展文艺活动,加强文化艺术熏陶。

2、提升思想理论研究和创新水平。瞄准全省先进水平,出台茂名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意见,不断提升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应用能力,力争用10年的时间,构建起具有茂名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建立10个优质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通俗读物,在全市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中实施哲学基础知识普及工程。开展社会科规划工作,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成立茂名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决策研究咨询中心,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组织科研攻关,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重点扶持和建设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重点建设好“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整合研究资源,形成合力,做好冼夫人文化史料的考察、发掘、抢救和整理,进一步提炼冼夫人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冼夫人文化及其精神价值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社科联和特色文化基地、学术团体、民间研究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3、推进城乡文明新风建设,塑造茂名文明新形象。深入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塑造茂名文明和谐的新形象。推进窗口服务行业创优

工作,培育文明服务示范典型,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普及助人自助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到2020年,力争茂名市跨进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各县(市)力争进入省文明城市行列,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85%左右,文明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90%左右,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实施“清、和、美”工程,推进生态文明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建设,开展“低碳生活”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保障茂名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1、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逐步完善市、县(市、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设置,落实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站的人员编制、工资和工作经费。到2013年,尚未建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社区)文化室的要如期完成。到2015年,市、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达标;到2020年,市、县(市、区)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行政村(社区)全部按省的标准建成文化设施,全市每万人

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按常住人口计算,不含室外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实现城乡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电影设施网络工程,加快市、县(市)、镇有线广播电视联网,并积极参与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重组,2020年全面建成数字化、全功能的广播电视综合传输覆盖网,全市全面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加快茂名市数字电影放映平台建设,到2015年,茂名市区建成3家多厅数字电影院;各县(市)至少有1家多厅数字电影院,各镇(街道)有1套流动数字电影放映机。农村电影放映建立市、县(市、区)两级财政保障机制,全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镇(街道)和行政村逐步建立固定的电影放映点。

2、推进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轻重缓急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到2020年,在茂名市区和环水东湾新城区规划建成一批代表茂名文化形象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

茂名市艺术馆——规划建成集演艺、培训、交流、展示、辅导、创作、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娱乐等十大功能于一体的艺术馆。

茂名市博物馆——规划建成集陈列展示、观众服务、文物库房、办公、文化休闲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

冼夫人纪念馆——规划建成集瞻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学术研究等于一体,包括纪念馆、冼太广场、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

的多功能纪念馆。

茂名报业传媒产业基地——规划建成集采编中心、印刷中心、发行和物流配送中心、网络信息传播制作中心、文化交流培训中心等五个中心于一体的传媒产业基地。

茂名市广播电视现代产业基地——规划建成包括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多功能演播厅、节目制作中心、外景拍摄基地等主要设施的广播电视产业基地。

茂名市青少年宫——规划建成由天象馆、艺术体育馆、科普馆、优智园、培训楼等建筑组成,集童趣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宫殿式的欢乐殿堂。

茂名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成集展览、演出、会议、商务等功能于一体,体现滨海特色的现代智能化国际会展中心。

各地也要根据本地的文化优势和文化需求,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

3、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重点实施农村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10年建成农家书屋1161家,至2012年底,建设起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组建公共图书服务网,设立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5年,完成全市文化信息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初步建成包含茂名特色文化、地方文献、地方人物库、文艺精品信息库、茂名大事记等内容的茂名数字文化网,全市城乡

开通网上共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积极实施企业文化创新和外来工文化服务工程。增强用人单位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与企业、厂矿共建企业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点,进一步建设完善我市职工文化活动设施,努力丰富企事业单位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和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成立各类民间文化社团,组建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发展群众文艺团体,组建茂名市歌舞团、茂名市群星合唱团,加强对茂名市职工业余文工团、茂名市志愿者艺术团、茂名市青少年合唱艺术团的指导和扶持力度。采取政府采购、社会参与等多种模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到2020年,实现全市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1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半年参与1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和参观1个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努力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培育网络消费等文化消费新模式,拓展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消费的经济政策。

4、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颁布《茂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申报评审管理办法》,制定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强对高州冼太庙、长坡旧城、化州孔庙、信宜镇隆

古城、电白山兜丁村文物古迹等全市现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大力推进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电白高脚狮舞、茂名年例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信宜飘色等民间绝艺、绝技、绝活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级文化遗产名录,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保护名录。每四年命名一次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条件的县(市)要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打造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

1、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产为纽带,品牌为龙头,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由企业自主整合文化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形成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重点文化产业及若干个上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规模效益或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各行业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化产品,促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高新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尽快产业化,积极发展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出台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扶持政策,营造优良创业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来茂发展,做强做大我市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形成以环水东湾新城区文化产业带为龙头,各县(市、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

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10年内,茂名市文化产业建设能纳入省文化产业强市规划,1-2个县(市、区)、8-10个镇(街道)能列入省特色文化产业县(市、区)、镇规划。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形成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现代娱乐、传媒出版印刷、文化会展、文化商业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园区,主动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转移,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

2、优化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娱乐休闲业,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娱乐企业和连锁网点,引进和开发现代时尚娱乐休闲项目。重点发展现代传媒业,整合报业资源,实施多元发展战略;提升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基本建立全市广播电视数字化新体系。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名牌旅游产品,丰富、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积极发展出版发行业,建设国有大型购书中心,培育和扶持1-2家民营连锁书店,发展成为全省连锁店。大力发展会展业,结合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势,扶持举办家居展、汽车展、书画展、出版物展、农博展、旅游工艺品展等一批有影响的会展。加快发展文化演艺业,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为契机,大力吸收社会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演艺业,建立文艺经纪人制度,积极引进有影响的专业演出公司、经纪人,培植、引进、包装一批演艺娱乐的名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快富民强市步伐

湘江论坛 岳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品牌良好。近几年来我们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提出并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六大目标,强力推进以“文明岳阳”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岳阳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见义勇为好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观鸟之都和“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等称号,并入选60个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2009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把文化作为竞争实力,提升产业文化含量。文化是现代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我们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经济”的理念,把“文化繁荣”列为富民强市六大目标之一,把文化产业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要领域,把文化发展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我们一是注重把岳阳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产业发展、 产品开发、品牌打造、企业管理中,开 发了洞庭湖牌、岳阳楼牌、君山牌、屈 原牌等一批品牌产品,提升了产业和 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推动了产业升级, 文化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近6年 全市GDP年均增长13.2%,城市综合竞 争力进入全国百强。二是以文化优势 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先后引进资金130 多亿元,建设岳阳楼新景区、屈子文化 园、汨罗江龙舟文化园等一批重点文 化旅游项目,成功举办汨罗江国际龙 舟节、岳阳首届文化艺术节、中国(湖 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2009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80亿元,比2003 年增长4倍。张谷英村被评为“中国生 态文化村”,得胜南路湖鲜美食街被授 予“中国湖鲜美食文化街”称号。三是 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 育,突出发展现代传媒、印刷出版、文 化娱乐等业态,抓好以岳阳楼景区为 平台的文化旅游产业、以汇泽影城为 平台的电影放映产业、以图书城为平 台的书刊营销产业,以文化艺术会展 中心为平台的演艺博览产业。汇泽文 化广场被文化部定为首批“国家文化 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 增加值57.8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 税收6.2亿元。 把文化作为城市灵魂,提升城市 发展品位。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我 们按照“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张扬城市 文化个性、彰显城市文化魅力、提升城 市文化品位”的原则,高起点、大手笔 规划和建设城市,先后建成岳阳楼新 景区、洞庭风光带、文化艺术会展中 心、环南湖走廊等城市文化重点工程。 投资2亿多元建设的岳阳楼新景区按 照“建新如旧、尊重历史”原则,新增了 33个景点,景区面积扩大了7倍,被誉 为“洞庭湖畔的文化长廊”。投资3亿多 元建设的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占地 135亩,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汇人 文景观精品、高雅艺术殿堂、艺术培训 园地、文化产业品牌、国际会展和文化 交流中心于一体,成为岳阳文化的靓 丽名片。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对岳阳的 历史文化进行提炼、创新,物化到城市 建筑和山水园林中,在洞庭风光带建 设了高品位的楹联园,在南湖大道、青 年中路等主要街道建设楹联街,在岳 阳楼新景区建起千米诗廊。同时对庙 前街、渔巷子、慈氏塔等历史文化街区 和老字号店铺、街坊进行整修,做到一 片景区一个特色、一座建筑一个风格、 一条街道一个景观。历史文化与城市 建设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 品位。 把文化作为民生保障,提升群众 生活质量。文化是群众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我们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 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近 几年共投入10多亿元,构建覆盖城乡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了一大批 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 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本实现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加快富民强市步伐 易炼红 19

传承红色文化 打造文化强市

传承红色文化打造文化强市 作者:王红英娄海波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4期 摘要:石家庄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深入挖掘我市红色文化资源,追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历史,探讨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与创新发展思路,对我们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文化强市做大做强 红色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期,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对培育石家庄城市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凝心聚力,全面建设创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的现代化新石家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讲,传承红色文化、挖掘其厚重内涵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是石家庄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红色文化,使传统得以继承,使记忆得以延续,使凝聚民族意志的精神支柱得以巩固,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红色文化已经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红色文化遗产这些有形的东西,让我们仿佛重新回到那个年代,心灵重新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那个激情岁月的陶冶。敢闯敢干,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回顾发展历程,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在现实中与时俱进的升华,才催生了群众所熟知的“省会意识”、“ 石家庄速度”,所有这些,本身也是一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红色文化是我市文化强市建设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撑 红色文化承载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丰富生动的革命教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红色文化现在已经成为石家庄市的文化之基和力量之源,在这种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下,石家庄市人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感恩之情等已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红色文化与城市精神相结合,开创了一条非比寻常的城市文化建设思路,造就了我市红色文化的独特风格。我市可以从城市精神着手,融合红色文化之精髓,通过建立人格文化,依靠文化的凝聚、带动作用,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行为准则,塑造城市灵魂,履行好工作职责。 红色文化是成就一个城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是可以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其理论精髓,更是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的执著,是对“金钱至上”“物质主义”等浮躁文化的批判。从这个意义上讲,红色文化是超越政治的,能够用来指导经济建设,使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分析,正确面对和积极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实

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路径

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路径 摘要:本文从重庆建设文化强市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国外知名工业制造业城市实施文化强市的战略路径和重庆本身的特点,认为重庆建设文化强市,可从打造文化软硬件基础实力—即人的意识与文化载体,提升文化生产力—即文化产业与文化需求,构建文化竞争力—即独有的人文精神、文化品牌出发,努力建设实现西部文化高地和长江上游文化中心的目标。 关键词:文化强市;文化软硬件基础实力;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是这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重庆具备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传统工业制造业城市加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升与中国内陆重要中心城市、最年轻的直辖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西部文化高地和长江上游文化中心,是重庆“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建设文化强市的现实意义、战略

路径分析和战略路径实施等方面,就重庆建设文化强市作如下思考。 一、建设文化强市在当前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文化强市是重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化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时期。”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验证了他的预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以其强大的反作用力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从欧洲发达的工业、制造业城市的兴衰过程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传统工业城市的衰落和城市竞争力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振兴传统工业城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所在。所以,在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的重庆加快转型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出文化对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文化与城市的精神文明、经济产业发展,以及建设、生态、旅游等融合,着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创造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人文环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创新、高效、廉洁、服务、法制”五型从政文化等,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建设文化强市是提升重庆城市文明的迫切需要。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Word版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 (编号:1142SS07099) 儒学与体育礼仪文化 摘要 项目负责人: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 二○○八年十二月 儒学与体育礼仪文化 摘要 《儒学与体育礼仪文化》课题应用社会学、体育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化学、民族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儒学对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形态、结构、价值系统、传承等方面的影响,论证了儒学在中国当代体育礼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及积极作用;并针对当前中国体育礼仪文化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了儒学中的积极因素,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体育礼仪文化的教育、管理、传播的有效途径。探寻儒学中符合人类最普遍道德情感和深刻人文精神的礼学精蕴,抽象出儒家礼学中具有流传性、持久延续性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儒学的中国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及发展模式。该研究成果为丰富中国体育礼仪文化价值体系,促进中国体育礼仪文化的教育、管理水平,形成具有儒学文化特色的体育礼仪文化,丰富体育礼仪文化内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本研究共分6个子课题,共计16万字,其主要内容为: 1 儒学与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研究 在体育历史的长河中,体育礼仪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彰显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礼仪属于道德的范畴,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古代《礼记·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力争辩讼,非礼不决”。道德为

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人要实行道德仁义四事,不用礼是不行的。儒学伦理注重人的道德品质的修养,而体育礼仪作为礼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也和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体育礼仪不仅以外在形式表现出了儒学的伦理内涵,同时也吸收了儒学礼仪的精华,内化为体育伦理道德。 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儒学与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相互关系,包括儒学视野下传统体育礼仪的内在价值与外在表现、儒学与传统体育礼仪的互动关系以及儒学传统礼仪研究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儒家礼学下的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挖掘、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认为:(1)儒学是体育礼仪文化得以绵延不断的内在精神动力之一,即是贯穿于其中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紧密结合,应兼顾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变易,并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体育礼仪文化中的积极因素。(2)儒学能充实中国体育礼仪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内容,能丰富中国体育礼仪内容。(3)应从儒家“以人为本”、义利观、“德治”、“贵和尚中”等管理思想出发,加强对传统体育礼仪的操作规范。(4)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儒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儒学的基本思想和伦理融入到实际社会生活,使儒学更大众化、具体化。(5)传统体育礼仪发展到现在,其文化内涵逐步被人遗忘和淡化,出现了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内涵的缺失。 2、儒学与中国当代体育礼仪文化系统研究 体育礼仪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如何与时俱进、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仪文化,并借鉴其他体育礼仪文化,建构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礼仪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本研究基于儒学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并借鉴其他体育礼仪文化,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社会学、

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材料(多篇范文)

打造文化强市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个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进了“文化**”建设。 坚持靠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实践,强化“文化兴市”的责任感使命感。突出一个“学”字,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新内涵。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学习省委关于建设文化强省、扬州市委有关加强文化大市建设的精神,制定并部署了“十一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着眼一个“邮”字,积极构建“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坚持以“邮”为文化品牌,注重挖掘龙虬文化、尧文化、运河文化和乡土文化,集传统、特色于一体,相继推出了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周末大舞台、秦邮文化讲坛、百姓学堂等文化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一届中国羽绒服装节、四届邮文化节暨双黄鸭蛋节、三届汪曾祺文学奖评选等活动。紧扣一个“实”字,努力创新“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坚持文化项目点面结合。城区启动建设了集商务、研发和会展为一体的邮都文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蝶园、海潮等综合性市民广场;各乡镇、社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菱塘回民文化广场、八桥农民广场等。坚持多项活动全民参与。在每年开展的特色文化活动中,都尽量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坚持工作成效群众评判。每次重大活动结束后,都多渠道收集信息,虚心接受各界有识之士的诤言,确保特色活动效果逐年提高。

坚持靠主题活动牵引工作,营造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浓厚氛围。举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去年10月,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召开了以“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并就**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形势、现状、目标及举措等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到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举行“永远的汪曾祺”系列纪念活动。今年5月16日是**籍作家汪曾祺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我们适时筹划了永远的汪曾祺专题讲座、纪念汪曾祺先生逝世十周年征文、颁发汪曾祺文学奖、汪曾祺京剧《沙家浜》交响音乐会等十多项纪念活动。活动中,得到了中国文联作协主席铁凝女士,中国文联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先生,汪曾祺研究会会长陆建华先生等全国20多位名家的支持和参与,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扬州日报、扬州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均作了全程报道。开展首届读书节活动。今年4月到7月,我市举办了以“读书、求知、守信、文明”为主题的首届读书节活动,内容主要有“经典回响———大型美文诵读”,“十佳藏书家庭”评选,“快乐书海”———xx**市首届读书节书市,“我最喜爱的十本书”推介展评等。目前,该活动已经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参与,产生了较大反响。办好社区艺术节。依托蝶园市民广场,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由家庭才艺表演、《争做好市民》dv短片大赛、送图片进社区等系列活动糅合在内的社区艺术节。今年的艺术节围绕“和谐家庭、

关于建设文化的强区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设文化强区的几点思考 党十七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新目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一再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如党十七大报告所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说: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应该是时代赋予我们党和政府的历史重任和伟大使命。 早于2001年,我们苏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就提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还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苏州市2001-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我们苏州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有效地贯彻实施这个《规划纲要》,我们吴中区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要建设“文化名区”,打造“人文吴中”的文化发展目标与要求。我认为:要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建设“文化强区”是我们更新的目标和要求,这一重任也已历史地、必然地摆在了我们吴中区人民的面前。尽管本人从事区文化行政管理工作不到一年,但作为吴中区人的一分子,面对建设“文 - 1 -

化强区”的目标与重任,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对此去作一些关于理念上的思考和工作上的探讨。 思考一:如何来正确理解“文化强区”的概念与内容? 当我讲起我们吴中民进要对建设吴中文化强区进行调研并举办专题论坛时,有领导提醒我,调研这个必须先搞清什么是文化强区(市、省、国)的概念,它有哪些主要的标准?我认为这确实很有必要。我个人认为,“文化强区”的“强”字既可以把它作为“强大”这个形容词来理解,更可以把它作为“做强”这个动态词来理解。“强”为形容词时的“文化强区”是指一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上状况、现象,也就是说“文化强区”要达到的目标:公共文化设施功能配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遗产保护有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地保障和满足、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强”为动态词时的“文化强区”则是一个通过发展文化来推进一个地区为达到上述文化目标和加强整个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科学发展观来说,这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过程。 大家知道,吴中区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聚集有春秋战国以来的各朝名人名迹的历史文化和以《孙子兵法》名扬中外的兵圣文化、以道教为主的宗教文化、因康熙改名而扬名的碧螺春茶文化、以香山帮为代表的古建营造技艺文化、以玉、石、核、澄泥等为主材质的各种雕刻文化等等, - 2 -

各国风俗习惯

各国风俗习惯、禁忌爱好 内容: 一、服务员熟悉中外宾客生活特点的意义: 熟悉中外宾客的生活特点是做好接待服务工作的前提之一,只有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特点,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厌弃什么、需要什么、禁忌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服务,才能在接待服务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国外在数字上有哪些忌讳? 在亚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把“4”同“死”联系起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南朝鲜、日本忌讳“4”这个数字。此外,新加坡还忌讳“7”这个数字,在非洲一些国家都不喜欢“7”,如加纳把“7”当成不祥之兆,贝宁认为“7”是巫术的表示,肯尼亚对只要有“7”结尾的任何数字都不喜欢,而西方人最不喜欢“13”,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幸的象征。 三、在欧美国家里,下列花卉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在欧美人的眼里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刺玟瑰—优美白百合花—纯洁红茶花—天生丽质蓝紫罗兰—诚实 杜鹃—节制鸡冠花—爱情大丽花—不诚实红郁金香—宣布爱情 黄郁金香—爱的绝望紫丁香—爱的初恋白丁香—念我水仙花—尊敬和自爱 四、向宾客送花要注意哪些礼节? 1.白色的花,在国外一般代表礼花,无论婚丧均可赠送,但对喜事要用红缎带,丧事要用白缎带(中国人习惯上喜事上绝不可用白花)。 2.花的枝数不宜为13枝,朵数也不宜为13朵。 3.紫色为丧礼的颜色,其他场合不能用紫色。 4.男子配带胸花以白色康乃馨为好。 5.妇女参加宴会时,昼间为一朵,晚间二朵为好。 6.遇婚丧事时,选配花的颜色(紫色除外)如下: 结婚:各色均可,最好为百年好,花盘、花束均可。 迎接:各色均可,最好是配带三花,赠送花束不可太大。 生日:各色均可,最好为万寿花、玟瑰花,花篮、花束或盆花。 生育:红色,最好为玟瑰。 二、外国人对颜色有哪些忌讳? 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比利时人以蓝色为不祥的标志;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象征不祥;埃及人忌黄色,以黄色为不幸丧葬之色;欧美许多国家把黑色作为丧葬之色;乌拉圭忌青色,认为青色意味着黑暗的前夕。 三、国外对商标图案有哪些忌讳? 意大利忌讳用菊花作商标;法国认为核桃花是不祥之物;英国忌讳用人像作商品的装饰;瑞士忌讳猫头鹰图案;捷克认为红三角是有毒的标志;伊斯兰教的国家忌讳用猪作商标图案;北非一些国家忌讳用狗作商标。 四、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忌讳是什么? 日本人比较注意穿着打扮,男的一般穿成套衣服,上身不宜只穿衬衣或短袖衫,穿长袖衣衫时不宜卷袖子,天气炎热时,主人没请客人宽衣,不能随便脱外衣,应先征得主人同意,在一般场合,穿背心或赤脚是失礼的,在生活上日本人喜欢晚睡早起,爱清洁,讲卫生,房间里不乱放东西,换洗衣服一般是外送洗涤,但内衣、衬裤、袜子和手帕一般为自己洗,日本人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忌讳荷花图案,认为梅花是不祥之花,赠送礼品时,切勿赠送数字为9的礼物,否则会产生误会,用筷子很讲究,忌讳舔筷、移筷、担筷、插筷、掏筷、跨筷、剔筷。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山市委文件 中委…2008?1号 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 (2008年2月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名城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现就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 1.重要意义。文化是民族之根,是城市之魂。随着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相互交融,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是我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提高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

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建设文化名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创新力为核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为重点,以形成全民高度自觉的文化追求为取向,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3.目标任务。全面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融合,不断增强我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2009年底前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力争早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形成更为高度自觉的共同文化追求,把中山建设成为孙中山品牌优势更加明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更加深厚,城市人文精神得到较大提升,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全面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名城。

《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_年)》201101

《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 年)》201101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更是城市的灵魂。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具有2200 多年历史的城市文明,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广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城市的价值观念、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和城市凝聚力日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动力。今后10 年,是广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作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有竞争力、最具活力、最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特质,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与活力、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作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广州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紧紧抓住文化发展良机,牢牢把握文化科学发展规律,不断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扎扎实实向着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为此, 特制定《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 一2020 年)。》本纲要所指的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建设、社科理论、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新兴媒体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部分涉及城市规划和教育、体育、旅游等相关内容。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一2020 年)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 》一2020 年)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探索文化科

桥头堡机遇期谈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及文化安全

云 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报 作者简介:吴绍良(1989-),男,云南艺术学院2011级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研究生; 于景春(1945-),男,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 桥头堡机遇期谈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及文化安全 吴绍良,于景春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优势所在。抢抓桥头堡战略 机遇期,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融入到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趋势之中,在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改造 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质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才能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如期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民族文化强省;文化安全;桥头堡中图分类号:G127-74:D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030-042005年,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成功创作并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歌舞集锦《云南印象》轰动全国,远播世界。一时间,全国掀起一片“云南热”的浪潮,文化产业之“云南模式”纷纷被效仿。魅力多姿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 民族文化,每年都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世界各地游客来滇旅游。从起初人们印象中的蛮夷之地变成如今人人向往的神秘王国,云南正以高昂的姿态,阔步前进。 一、“桥头堡”建设的提出及其重大战略意义 沿边开放一直以来就是云南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历史上云南就是我国从陆上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交往的桥梁和纽带。最早的从秦汉时期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到二战时期的“滇缅公路 ”、“史迪威公路”、“驼峰航线”,云南的对外交往在二战时期达到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云南对外开放步伐放缓,逐渐从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退居到了末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把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总体目标。经过十 余年不断积极谋划和努力探索,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连接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大通道初具雏形。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把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桥头堡战略历史性地把云南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后方推向了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不同于我国其他区域发展规划的,其在国家战略、地缘政治与周边外交、沿边开放与能源安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等方面,具有多 重战略意义。云南桥头堡建设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务全国的全局性工程,建设目标是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通道、合作平台、产业基地、交流窗口、生态屏障,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无疑“桥头堡”将极大加快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的步伐。[1] 二、抢抓桥头堡发展机遇,努力打造民族文 化强省 在探讨桥头堡的战略意义时,更吸引人眼球 3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NO.3, 2012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冲击对比相互发展和影响。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有的几个文明古国,而且中国文化一直未曾遭受过什么大的冲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在不同时期发生过交流或者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两种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必定会带来世界性质的革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 提起汉族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何谓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对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汉族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汉族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

中共济南市委、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中共济南市委、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 文号:济发(2008)7号 发文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 中共济南市委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美丽城市景观、浓厚创意氛围”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不断繁荣文化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济南文化软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提

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基本建成与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文化名城、美丽泉城、创意新城,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活力全面凸现,文化创新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现代文化名城魅力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得到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深度发掘,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文脉得到有效传承,城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整合省市力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发展一批新兴创意产业,城市现代创意氛围更加浓厚;创作生产一批具有泉城地域风格的文艺精品,争创一批体现文明程度、展现城市活力的城市荣誉,城市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普遍均等、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成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群众

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实施意见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文化强 市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09?24号)和《中共xx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发…2012?11号)、《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若干意见》(阜发…2012?11号)及《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五个配套文件(阜办发…2012?14号)精神,现就推进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XX市第四次党代会和XX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保护和传承好具有xx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激发全市上下“爱家乡、建xx”的热情,为实现xx“在淮北平原率先崛起,奋力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目标,建设实力xx、繁荣xx、幸福xx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目标思路。按照建设文化强市要求,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更快地出精品、

出人才、出效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和国家级文化先进县。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园(基地)建设,创建XX市级文化产业园(基地),争创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建好一批文化阵地。重视加强阵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活动需求。 ——壮大一批文化企业。重视引导产业发展,扶持民间演艺、书画、剪纸和非遗传承等文化团体,建设农村文化特色专业村,扶持彩陶烧制、工艺品制作、彩色印刷、数字影院等骨干文化企业,全力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发展。 ——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重视群众文化活动,办好xx特色的各项文化活动和赛事,打造一系列展现xx形象的文化品牌。 ——建设一批文化景点。重视文化资源挖掘和开发,建设沙北“人文景观带”、沙南“生态景观带”、城区“休闲景观带”,发展历史文化、生态和休闲旅游产业。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3.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加强理论武装,深化中心组学习,加强社科理论研究,建设市乡村三级宣讲员队伍,办好“xx大讲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学习雷锋精神贯穿于道德建设全过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深入发现挖掘身边好人好事,探索开展评选“xx好人”,开设“道德讲堂”,扬善溢美、引领风尚。以“中华魂”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为平台和载体,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扫黄打非”,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以“五创”(清洁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绿色小康村、移风易俗示范村、平安文明村)活动为抓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考点概括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安徽吴云驾 [专题考点概括]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创造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成就。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但总的趋势是融合。以中国为例,在“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双向互动中就明显呈现出冲突和融合的特征。 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阶段。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等在中国的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总之,在古代伴随着交通和交往的发展,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发展。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工业革命后,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这时,中国已不再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开拓者,而是处于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主动和开放姿态走上了国际舞台,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外界产生影响。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如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使它的社会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这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落后不可怕,只要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不断改革和创新,就能够迅速地崛起。另外如美国文化也是一个典型,它吸收了西欧文化和不同移民带来的的文化因素,并逐渐形成了以多元化为特征的美国文化。 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的殖民扩张,各殖民地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碰撞、嫁接和融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双重影响,即在注入新的活力的 同时,也使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坚守民族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问题。 [专题考点分析] 本专题是近年来高考文综和历史单科试卷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因而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好基础知识的储备,学会运用基础知识解决新材料中的新问题。 2007年高考可能的命题切入点有:(1)联系中Et关系、中印关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平崛起等社会热点,考查对中国对外交往优良传统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认识,以及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突显新课改理念。(2)当前世界文化“西风烈”,如何正确处理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试题设计可以围绕“文明与野蛮”、“古代与现代的对话”或“东方与西方的对话”等问题,考查不同时期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异质文化的多重影响。(3)从古代交通和文科综合的角度人手(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以考查对中国古代先进文化和强大的国势的认识,彰显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高安.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高安 中共高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解鸳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我党历来把文化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安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艺人才辈出的城市,创造和发展了戏剧文化、陶瓷文化、禅宗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名人文化、和谐文化等一大批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样式,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构建安定和谐社会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力量。加快高安市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最根本的途径是,在巩固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文化,着力构建设和谐文化,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一、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高安文化发展新活力 1、重振采茶戏文化。高安采茶戏是江西的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源于隋唐,兴于元明,盛于当代,曾三度晋京上庐山一展风采,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的赞誉。其中《南瓜记》、《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等经典剧目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采茶戏在高安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市成立了市采茶剧团,有一支专业的演出队伍,在乡镇还活跃着12支农民业余剧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安采茶戏也出现剧目老化、新创剧目质差量少、演艺术人才断档断线等问题。我们积极推进采茶戏文化事业改革,把剧团干职工全部纳入财政全额拨款,解决演职人员的后顾之忧;与宜春学院高安校区联合办班培养后备人才;鼓励市采茶剧团走出去闯市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举办采茶戏艺术节,重奖新创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通过一系列举措,高安采茶戏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涌现了《拐杖情》、《孙成打酒新传》、《寒儒求监》、《四季花香》等10多个新创剧目,获得江西玉茗花戏剧等众多大演,一批表演新秀脱颖而出。 2、做大陶瓷文化。高安的陶瓷文化可以上溯到宋朝。那时就开始了以日用瓷、工艺瓷为主的陶瓷生产。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安市元青花和元青花釉里红等国家一级文物的出土,使高安市博物馆元青花的馆藏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从而奠定了高安陶瓷文化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几乎与此同时,高安的建筑陶瓷产业异军突起,创下了我国建筑陶瓷八分天下有其一的辉煌业绩。2007年初,我们抢占“南瓷北移”先机,创建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短短8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新中源、新明珠等一大批全国知名陶瓷企业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