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昆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45 总学分: 2.5

面向专业:植物保护课程代码:BB009003

一、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昆虫学》(Agricultural Entomology)是昆虫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病、虫、草、鼠4大支柱学科之一,是具有较宽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山东省、兼顾全国农业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及其发展动态,为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并通过课堂理论与系列实践教学等环节,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安排在学生完成普通昆虫学等有关生物基础课程之后的第5学期。在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害虫综合治理的原理与方法,粮食、棉花、油料、烟草、蔬菜、果树等主要农作物害虫的种类、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预测预报与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实验课教学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按照本大纲的基本内容和目的,密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当地害虫发生与防治现状,重点讲授农业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和每一类群的重点害虫,次要害虫要求学生自学,以便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保证了本课程的系统性和重点,又能使学生灵活掌握,举一反三。

?教师要研究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图、文、声、色、动的完美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互动,注意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植保专业人才的要求。

?选用仵均祥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昆虫学(北方本植物保护专业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李照会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昆虫鉴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上课要认真听讲,对不懂的和感兴趣的问题,无论在上课时间,还是在业余时间,

都能进行讨论。课下力争预习和复习,全面掌握本课程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要按要求认真完成。

?加强实践教学,除实验课学习和做毕业论文外,还要系统调查田间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和种群数量消长动态,实践预测预报方法。有条件时,尽量参加农作物、棉花、烟草、蔬菜、果树害虫的防治实践工作。

二、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篇农业昆虫学总论(6学时)

绪论(1学时)

一、农业害虫防治的意义

二、农业昆虫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三、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四、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该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害虫、害螨防治的经济重要性、历史性主要成就和植保工作方针的发展,学习农业昆虫学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以便激发学习兴趣,为学好该门课程奠定基础。无重点和难点。

复习思考题

1、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农作物因病虫害危害造成多大经济损失?我国各类农作物因病虫害危害造成多大经济损失?

2、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分别是什么?

3、答出我国植保科研、技术推广、植物检疫等各级组织机构层次的名称。

4、说明我国现行的植保工作方针;它的内涵是什么?

第一章害虫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2学时)

第一节害虫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

(二)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二、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

(一)害虫种群的自然增长

(二)限制昆虫种群增长的环境因素

三、害虫的生态对策

(一)生态对策类型的一般特征

(二)生态对策在害虫防治上的意义

第二节害虫防治的经济学原则

一、害虫对作物的经济危害

二、物受害损失估计

三、经济损失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

第三节害虫及其类别和虫害形成的条件

一、虫害及其类型

二、虫害形成的条件

第四节农业昆虫的调查和预测预报

(该部分已放在“专业综合实践课”中讲授和实践,在此由学生自学,不计算本门课程的学时)

一、农业昆虫的调查方法

(一)调查内容

(二)昆虫田间分布型和调查方法

(三)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

二、害虫的预测预报

(一)预测预报的目的及理论依据

(二)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别

(三)发生期预测方法

(四)发生量预测方法

(五)作物受害损失预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该章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农业害虫、害螨的种群消长规律、虫害形成机制和防治的经济学原则,以便为学习各种农业害虫、害螨的发生规律、测报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重点是第一、二节,难点是经济学原则。建议教学结合生产实例,利用彩色图片等资料讲授。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害虫自然控制、环境阻力、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农业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2、怎样理解害虫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3、何谓广义上的害虫和真正的害虫?根据农业害虫种群消长情况将害虫分为哪几类?各具何特点?应采取什么防治对策?

4、举例说明农作物虫害形成的3个条件。

5、分析害虫种群数量消长的内因和外因。

6、影响害虫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7、按照食物的性质,昆虫的食性可分为哪4种类型?按照取食范围的大小,又分为哪3种类型?分别加以解释。

8、何谓有效积温法则?写出其公式,并注明各字母的意义。

9、什么是生物生态对策?怎样区分r类和K类对策害虫?对不同生态对策类型的害虫应分别采用那种防治措施效果最好?

10、何谓经济损失水平、经济阈值?如何确定害虫的经济阈值?

11、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哪些种类?各具何特点?应分别采取什么取样方法进行调查比较有代表性?

12、害虫预测预报种类分为哪几种?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第二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3学时)

第一节植物检疫

一、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二、植物检疫的任务和内容

三、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和疫区、保护区的划分

四、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第二节农业防治法

一、农业防治的理论根据及其特点

二、农业防治的措施

第三节生物防治法

一、天敌昆虫

(一)天敌昆虫的类别

(二)天敌昆虫的利用途径

二、昆虫病原微生物

三、它有益动物

四、昆虫不育原理及其利用

五、昆虫激素的利用

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法

一、机械捕杀

二、诱杀

三、阻隔分离

四、温湿度的利用

五、其它新技术的应用

第五节化学防治法

一、化学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科学使用化学药剂

第六节害虫综合治理

一、害虫综合治理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二、害虫综合治理方案的设计

三、害虫综合治理展望与可持续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该章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害虫、害螨的防治原理及其各种方法、措施,以便为结合实际设计各类农业害虫、害螨的防治策略及其综合治理方案,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第一至六节,无难点。建议教学结合生产实例,利用图片等资料讲授。

复习思考题

1、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何谓植物险疫、疫区、保护区?植物检疫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3、确定检疫性害虫(检疫对象)的原则是什么?

4、何谓农业防治(或称栽培防治)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为什么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其优点及局限性有哪些?

5、农业防治(或称栽培防治)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6、试举例说明植物抗虫性的定义和植物抗虫性的机制;植物抗虫品种的选育途径主要有哪些?

7、何谓害虫生物防治?谈害虫生物防治在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的地位。

8、害虫生物防治包括哪些内容?在害虫防治实践中怎样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

9、何谓害虫物理机械防治?它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你如何评价物理机械防治法在现代社会的害虫防治中的作用和实用价值?

10、何谓昆虫趋性?哪些害虫趋性在生产上常应用?黑光灯、杀虫灯分别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

11、物理防治包括哪些具体技术措施?

12、害虫化学防治有哪些优、缺点?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针对化学防治的缺点分别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进和发展?(从以下方面分析:?农药和剂型的类别;?用药方法和药量;?用

药时期。)

13、何谓害虫再猖獗、害虫防治的3R问题?为了发挥化学防治在害虫防治中的优点,减少其弊端,合理用药或科学用药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14、我国害虫防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5、请评价我国现行的植保工作方针与国际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6、如何理解害虫综合治理(IPM)定义中“将害虫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以下”的意义?提示:?害虫综合治理的基础是容忍哲学(philosophy of containment);?维持生态平衡;?利于可持续治理。

17、试比较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全种群治理(TPM)、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SPM)四者在定义上有何异、同点?害虫生态调控(ecological pest control,EPC)的要点是什么?

18、写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全种群治理、大面积种群治理、害虫生态调控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英文名称和缩写。

19、结合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你认为应如何开展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

20、未来害虫治理的发展趋势如何?请结合科学发展趋势试提出一些新的策略或方法。

第二篇大田作物害虫各论(16学时)

第三章地下害虫(4学时)

注:在本章中标记“*”的害虫必须讲授:一、分布与危害,二、形态识别,三、生物学特性,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五、防治要点,而其它种类为辅或省略,以下各章节的害虫各论与此相同,不在一一注明)

第一节蛴螬类: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 (Faldermann)*、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 Faldermann、棕色鳃金龟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等。

第二节金针虫类: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 Lewis。

第三节蝼蛄类: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Golm*、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

第四节地老虎类: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 Schiffermuller*、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

第五节其它地下害虫: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et Matsunra)*、大扁头蟋Loxoblemmus donitzi Stein、根土蝽Stibaropus formosaus Takano et Yanagihara、

网目拟地甲Opatrum subartum Faldermann、蒙古拟地甲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tschulsky、大灰象甲Sympiezomias velatus (Chevrolat)、野蛞蝓Agriolima agrestis Linnaeus*、同型巴蜗牛Bradybena similaris similaris Ferussae等。

第六节地下害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节虫情调查与综合防治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田地下害虫的重要种类(是指标记“*”者,以下雷同)、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大黑鳃金龟、沟金针虫、东方蝼蛄和小地老虎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我国主要的5大类地下害虫和山东省普遍发生的8种主要地下害虫的中文名称和学名。

2、何谓地下害虫?它们在我国有哪些发生特点?

3、比较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的危害征状。

4、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①大黑鳃金龟与暗黑鳃金龟成虫、幼虫;②大黑鳃金龟与铜绿丽金龟成虫、幼虫;③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④沟金针虫与细胸金针虫幼虫;⑤小地老虎与黄地老虎成虫、幼虫;⑥小地老虎与大地老虎成虫、幼虫。

5、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分别在山东省一般发生1代需要几年?它们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

6、蝼蛄如何危害农作物?它们的哪些重要习性与防治有关?写出具体的应用技术?

7、用毒饵可以防治哪些主要害虫?怎样配置和使用毒饵?

8、试述蝼蛄的农业防治措施及其理论依据。

9、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分别在山东省一般发生1代需要几年?以何种虫态在何处越冬?其成虫主要危害哪些农作物的什么器官?

10、为什么大豆、花生茬蛴螬发生重?如何防治?

11、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分别在山东省一般发生1代需要几年?它们以何种虫态在何处越冬?

12、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分别在什么样的地块中为优势种?

13、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分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哪个世代危害作物最严重?以何种虫态在何处越冬?

14、地老虎与调查或防治有关的习性是哪些?如何应用这些习性?

15、如何进行小地老虎发生期和发生量的异地预测?地老虎的防治技术。

16、试述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在防治上的实践意义。

17、如何对地下害虫的虫情进行调查?其防治指标分别是多少?

18、利用杀虫灯可诱杀哪几种主要的地下害虫?如何利用灯光诱杀才能取得显著防治效果?

19、近些年来,为何北方地区的蜗牛和野蛞蝓发生呈上升趋势?如何用化学药剂防治?

20、设计蛴螬、金针虫、蝼蛄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并列出有效化学药剂名称及其用量。

第四章小麦害虫(2学时)

概述

第一节麦蚜类: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 i (Linnaeus)*。

第二节小麦害螨类:麦岩螨Petrobia latens (Muller)*、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Duges)*。

第三节小麦吸浆虫类: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rby。

第四节其它常见小麦害虫类:麦叶蜂Dolerus tritici Chu*、麦秆蝇Meromyza saltatrix Linnaeus、麦黑潜叶蝇Agromyza ambygua yanonis Mots.等。

第五节小麦害虫综合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小麦害虫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麦长管蚜、麦岩螨、麦红吸浆虫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危害小麦的4种蚜虫、2种害螨、麦红吸浆虫和麦叶蜂的中文名称和学名。

2、写出小麦害虫、害螨的10种主要天敌名称。从保护麦田天敌的角度出发,在防治麦蚜上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3、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①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有翅成蚜、无翅成蚜;②麦长管蚜与禾谷缢管蚜有翅成蚜、无翅成蚜;③禾

谷缢管蚜与与麦二叉蚜有翅成蚜、无翅成蚜;④麦岩螨与麦圆叶爪螨;⑤麦红吸浆虫与麦黄吸浆虫成虫、幼虫;⑥麦叶蜂与黏虫成虫、幼虫。

4、蚜虫类从哪些方面对对农林生产造成危害?

5、分析蚜虫有翅型、无翅型产生的内因和外因。

6、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分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多少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可传播麦类什么病毒病?

7、分别说明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在一年中的种群消长规律。

8、麦蚜的防治指标是多少?目前用什么药剂和用量防治最佳?

9、麦岩螨与麦圆叶爪螨分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它们分别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夏和越冬?

10、麦岩螨和麦圆叶爪螨喜在什么样的麦田中占优势?它们在一天中的活动规律有何差异?

11、麦蚜和麦害螨有哪些重要习性与田间调查或防治有关?写出具体的应用技术。

12、小麦害螨的防治指标是多少?可用什么药剂和用量防治?

13、麦红吸浆虫与麦黄吸浆虫喜在什么样的麦田中占优势?仅在小麦的什么生育期产卵?

14、麦红吸浆虫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夏和越冬?

15、怎样调查麦红吸浆虫的幼虫和成虫?各时期的防治指标是多少?

16、何时、用何方法对麦红吸浆虫进行地面和地上的化学防治(写出防治适期及其依据和应施化学药剂及其用量)?

17、设计出小麦害虫害螨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第五章水稻害虫(2学时)

概述

第一节稻飞虱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Fallén*。

第二节稻螟虫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稻蛀茎夜蛾(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等。

第三节稻纵卷叶野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üenée*。

第四节其它常见水稻害虫类: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稻水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稻螟蛉Naranga aenescens Moors等。

第五节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稻害虫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

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野螟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中华稻蝗的学名,并比较它们的危害征状。

2、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①褐飞虱与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②褐飞虱与灰飞虱长翅型成虫;③白背飞虱与灰飞虱长翅型成虫;④二化螟与三化螟成虫、幼虫;⑤二化螟与大螟成虫、幼虫;⑥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成虫、幼虫;

⑦中华稻蝗与东亚飞蝗。

3、稻飞虱产生长翅型和短翅型的作用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4、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分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多少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

5、灰飞虱可传播麦类和玉米的什么病毒病?如何防止传播?

6、分别说明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种群在华北地区的发生盛期和防治适期。

7、当前选用哪些药剂和用量防治飞虱的效果最佳?

8、三化螟在我国发生的北界限大约在何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写出其防治技术。

9、二化螟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分别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写出其防治技术。

10、稻纵卷叶野螟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分别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写出其异地预测的依据和防治技术。

11、哪年在何地区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侵入了我国?当前该虫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如何?怎样进行检疫和防治?

12、中华稻蝗在你所在家乡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写出其防治技术。

13、直纹稻弄蝶和黑尾叶蝉分别什么环境下发生严重?如何进行化学防治?

14、设计出水稻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第六章杂粮作物害虫(3学时)

概述

第一节东方黏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

第二节蝗虫类: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lvanov)*、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Fabricius)、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 (Ikonnikov)、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i (I. Bolivar)、棉蝗(大青蝗)Chondracris rosea (De Geer)、日本黄脊蝗Patanga japonica(I.Bol.)、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I. Bolivar*、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 Thunberg等。

第三节玉米螟:亚洲(东方)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übner)。

第四节其它常见杂粮害虫类: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Snellen)*、高粱条螟Proceras venosata (Walker)、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ée、粟穗螟Mampava bipunctella Ragonot、玉米黄呆蓟马Anaphothrips obscurus (Muller)*、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Uzel)、甘薯麦蛾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é*、高粱蚜Longiunguis sacchari(Zehntner)、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红缘灯蛾Amsacta lactinea(Cramer)、人纹污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Walker)等。

第五节杂粮害虫综合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杂粮作物害虫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黏虫、玉米螟、东亚飞蝗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黏虫、东亚飞蝗、东方玉米螟、粟灰螟、高粱条螟、粟穗螟、玉米黄呆蓟马、甘薯天蛾的学名,并比较它们的危害征状。

2、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①黏虫与棉铃虫成虫、幼虫;②黏虫与麦叶蜂幼虫;③东亚飞蝗群居型与散居型;④黄胫小车蝗与亚洲小车蝗;⑤大垫尖翅蝗与花胫绿纹蝗;⑥短额负蝗与长额负蝗、中华剑角蝗;⑦玉米螟与高粱条螟成虫、幼虫;⑧玉米螟与粟灰螟、粟穗螟成虫、幼虫;⑨玉米螟与桃蛀螟成虫、幼虫;⑩红缘灯蛾与人纹污灯蛾成虫、幼虫;○11甘薯天蛾与豆天蛾成虫、幼虫。

3、黏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它的迁飞性在预测预报有何意义?

4、试述黏虫的防治策略和所用无公害防治效果最佳的药剂及其用量。

5、东亚飞蝗、笨蝗、黄胫小车蝗、亚洲小车蝗、大垫尖翅蝗、短额负蝗分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多少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

6、我国蝗区可分哪几个类型?何谓蝻、蝗区、夏蝗、秋蝗和残蝗?

7、东亚飞蝗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

8、东亚飞蝗有哪些习性在调查、测报和防治中应用?

9、东亚飞蝗的群居型与散居型相互转变的机制是什么?

10、设计东亚飞蝗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包括:改造蝗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

11、玉米螟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如何进行药剂防治?

12、说明田间调查玉米螟的卵量和诱集成虫的方法及其依据。

13、玉米螟、粟灰螟、高粱条螟、桃蛀螟常混合发生,但有些地区和年份的玉米田内则以桃蛀螟或粟灰螟或高粱条螟为优势,为什么?

14、玉米黄呆蓟马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如何进行药剂防治?

15、甘薯麦蛾具有哪些与防治有关的生活习性,怎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其危害?

16、甘薯天蛾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在什么情况下该虫暴发成灾?如何进行药剂防治?

17、设计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具体技术)。

18、设计玉米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具体技术)。

第七章油料作物害虫(2学时)

概述

第一节蚜虫类: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mura*、花生蚜Aphis craccinora (Koch)*。

第二节蛀荚害虫类: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

第三节大豆造桥虫类: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 Staudinger*、大豆小夜蛾(坑翅夜蛾)Ilattia octo(Guenée)*、豆卜馍夜蛾Bomolocha tristalis Lederer、云纹夜蛾Mocis undata(Fabricius)、长须夜蛾Hypena rostralis Linnaeus、小长须夜蛾Hypena

taenialoides Chu et Chen、棉大尺蠖Ascotis selenaria(Schiffermüller et Denis)等。

第四节其它常见害虫类: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ingtauica Mell*、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er、筛豆龟蝽Meag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等。

第五节油料作物害虫综合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害虫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花生蚜和银纹夜蛾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花生蚜、大豆蚜、大豆食心虫、豆荚螟、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豆天蛾的学名,并比较它们的危害征状。

2、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①花生蚜与大豆蚜;②大豆食心虫与豆荚螟成虫、幼虫;③银纹夜蛾与大豆小夜蛾成虫、幼虫;

④豆卜馍夜蛾与长须夜蛾成虫、幼虫;⑤银纹夜蛾与云纹夜蛾成虫、幼虫;⑥棉大尺蠖与大豆小夜蛾成虫、幼虫;⑦甘薯天蛾与豆天蛾成虫、幼虫。

3、花生蚜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它在一年中有哪些迁飞高峰?如何防治?

4、在保护天敌的前提下,说明对大豆蚜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及其用量。

5、大豆食心虫、豆荚螟、银纹夜蛾、大豆小夜蛾和豆天蛾分别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多少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它们分别有哪些习性与调查和防治有关?

6、山东省豆田发生哪7种造桥虫?其中以哪2种占优势?

7、蛀食大豆荚果的害虫是哪几种?说明防治的适期、药剂及其药量(或浓度)。

8、说明豆天蛾有益的一面和饲养方法。

9、分别设计出大豆害虫和花生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第八章棉花、烟草、麻类害虫(3学时)

概述

第一节蚜虫类: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

第二节棉叶螨类: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二斑叶

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

第三节棉盲蝽类: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ǖr*、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iaticollis Reuter*、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

第四节蛀果蛾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烟草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ée)*、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

第五节其它常见害虫类:烟蓟马Thrip tabaci Lindeman*、棉小造桥虫Anomis flava(Fabricius)*、棉大卷叶螟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棉尖象甲Phytoscaphus gossypii Chao、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la (Ishida)、棉珠蚧或棉根新珠硕蚧Neomargorades gossypii Yang、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innaeus)*、烟草潜叶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麻跳甲Psylliodes attenuata(Koch)*、麻天牛Thyestilla gebleri (Faldermann)、麻小食心虫Grapholitha delineana Walker等。

第六节棉花、烟草、麻类害虫综合治理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棉花、烟草、麻类等经济作物害虫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棉蚜、烟蚜、棉铃虫、朱砂叶螨和绿盲蝽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棉蚜、烟蚜、棉铃虫、烟青虫、棉红铃虫、朱砂叶螨、二斑叶螨、截形叶螨、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烟蓟马、棉小造桥虫、斑须蝽、麻跳甲和麻小食心虫的学名,并比较它们的危害征状。

2、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①棉蚜与烟蚜;②棉铃虫与烟青虫成虫、幼虫;③棉铃虫与棉红铃虫成虫、幼虫;④朱砂叶螨与截形叶螨;⑤二斑叶螨与朱砂叶螨;⑥棉大尺蠖与棉小造桥虫成虫、幼虫;⑦绿盲蝽与三点盲蝽;⑧苜蓿盲蝽与三点盲蝽;⑨斑须蝽与麻皮蝽、茶翅蝽;⑩麻小食心虫与麻天牛、麻跳甲成虫、幼虫;

○11烟草潜叶蛾与棉大卷叶螟成虫;○12棉尖象甲与大灰象甲成虫;○13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成虫、蛹。

3、棉蚜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何时迁向棉田?棉蚜在山东省棉花上的危害盛期在何时?

4、棉蚜的主要天敌有哪些(至少10种)?如何在保护天敌的前提下进行化学防治?并说明施用的药剂和浓度。

5、烟蚜主要危害哪些大田作物、蔬菜和果树/?一年发生多少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

6、分别说明烟蚜的生活史全周期和不全周期的过程。根据烟蚜转移危害的主要寄主植物如何进行预测和防治?

7、烟蚜传播烟草的什么病毒病?如何传播和防止传播?

8、分别至少答出5种烟蚜的捕食性或寄生性重要天敌名称。

9、棉铃虫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

10、为什么近些年来棉田的棉铃虫发生显著减轻了?说明棉铃虫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机及其依据。

11、蛀食棉铃和烟草果实的蛾类主要有哪几种?有哪些习性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12、简述烟青虫的预测和综合治理技术。

13、设计出棉铃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并注明施用的药剂及其药量。

14、危害棉花和烟草的害螨有哪3种?说明它们的越冬螨态、场所和防治方法。

15、危害棉花和烟草的盲蝽主要有哪3种?分别说明它们每年的发生世代数、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16、烟粉虱的发生特点有哪些?如何防治?

17、斑须蝽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以何种虫态在何处越冬?用什么药剂进行防治?

18、烟蓟马主要危害哪些农作物?其危害状如何?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用何药剂进行防治?

19、麻小食心虫、麻天牛、麻跳甲一年分别发生几代?以何种虫态在何处越冬?用什么药剂进行防治?

20、分别设计出棉花、烟草、麻类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第三篇蔬菜害虫各论(9学时)

第九章蔬菜害虫

概述(1学时)

第一节根蛆类(1学时):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葱地种蝇(葱蝇)Delia platura(Meigen)*、灰地种蝇(种蝇)Delia platura(Meigen)*、萝卜地种蝇(萝卜蝇)Delia floralis(Fallen)、毛尾地种蝇(小萝卜蝇)Delia pilipyga (Villeneuve)等。

第二节蚜虫类(1学时):桃蚜(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瓜蚜(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豇豆蚜(花生蚜)Aphis craccinora

(Koch)*、芹菜蚜(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 (Takahashi)等。

第三节潜叶蝇类(1学时):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拉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B1anchard)*、葱斑潜蝇L.chinensis Kato、豌豆潜叶蝇(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菠菜潜叶蝇Pegomya hyoscyami (Panzer)等。

第四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2学时):菜粉蝶Artogeia(Pieris)rapae Linnaeus*、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菜螟Hellula undalis Fabricius、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übner*、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Linnaeus)*、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icius)*、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黄直条跳甲Phyllotreta rectilineata Chen、黄狭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la Redtenbacher、黄宽条跳甲Phyllotreta humilis Weise、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i Baly*、小猿叶虫Phaedon brassicae Baly。

第五节豆科蔬菜害虫(0.5学时):豆蛀野螟(豇豆钻心虫)Maruca testulalis Geyer*、豆卷叶野螟(豆蚀叶野螟)Sylepta ruralis Scopoli等。

第六节葫芦科蔬菜害虫(0.5学时):黄股黄守瓜Aulaca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 Weise*、黑股黄守瓜A. femoralis Motschulsky、黄股黑守瓜A. lewisii Baly、黑股黑守瓜A. nigripennis Motschulsky等。

第七节茄科蔬菜害虫(1学时):茶黄螨(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烟青虫H. assulta(Guenée)、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an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等。

第八节保护地蔬菜害虫(1学时):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innaeus)、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 Ferussac等。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类主栽蔬菜和保护地蔬菜害虫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韭菜迟眼蕈蚊、葱蝇、桃蚜、瓜蚜、豇豆蚜、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棉铃虫、烟青虫、菜粉蝶、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大猿叶虫、豆蛀野螟、黄守瓜、茶黄螨、马铃薯瓢虫、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韭菜迟眼蕈蚊、葱蝇、桃蚜、瓜蚜、豇豆蚜、美洲斑潜蝇、拉美斑潜蝇、豌豆潜叶蝇、菠菜潜叶蝇、菜粉蝶、小菜蛾、菜螟、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大猿叶虫、豆蛀野螟、黄股黄守瓜、茶黄螨、马铃薯瓢虫、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的学名,并比较它们的危害征状。

2、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韭蛆与蒜蛆;?桃蚜与萝卜蚜;?瓜蚜与豇豆蚜;?美洲斑潜蝇与拉美斑潜蝇成虫、幼虫;?豌豆潜叶蝇与菠菜潜叶蝇成虫、幼虫;?菜粉蝶与云斑粉蝶成虫、幼虫;?小菜蛾与菜螟成虫、幼虫;?甘蓝夜蛾与甜菜夜蛾成虫、幼虫;?甘蓝夜蛾与斜纹夜蛾成虫、幼虫;?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成虫、幼虫;⑴黄曲条跳甲与黄直条跳甲、黄狭条跳甲成虫;⑵大猿叶虫与小猿叶虫成虫;⑶豆蛀野螟与豆卷叶野螟成虫、幼虫;⑷茶黄螨与朱砂叶螨;⑸马铃薯瓢虫与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幼虫;⑹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成虫、蛹;⑺同型巴蜗牛与野蛞蝓。

3、至少写出10种北方地区危害蔬菜的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其中山东省蔬菜上发生的根蛆有哪几种?

4、韭菜迟眼蕈蚊以虫态在何处越冬,为害盛期在哪2个时间?防治该害虫的高效、低毒药剂有哪些?

5、分别写出葱蝇和韭蛆的主要寄主种类,并简述这两种害虫药剂防治的措施。

6、葱蝇喜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产卵?影响韭蛆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7、设计出蔬菜根蛆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8、说明美洲斑潜蝇年生活史与主要习性,并试分析美洲斑潜蝇在国内迅速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

9、如何通过农业和药剂防治措施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或设计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

10、山东省蔬菜潜叶蝇主要发生哪几种?请设计斑潜蝇类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11、山东省危害蔬菜的螨类主要有哪几种?如何科学地实施药剂防治?

12、说明茶黄螨(侧多食跗线螨)主要危害的3种蔬菜名称和防治要点。

13、至少写出8种我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主要种类。

14、菜粉蝶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有哪些习性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15、菜粉蝶在盛夏发生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该虫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机及其依据。

16、小菜蛾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有哪些习性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17、为何小菜蛾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应如何治理?

18、菜螟如何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谈农业与人工防治措施。

19、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夜蛾有哪几种?分别在山东省每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有哪些习性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20、黄曲条跳甲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有哪些习性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21、大猿叶虫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它与葱蝇越夏的始、终时间分别在何时?

22、当前山东省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的抗药性强的食叶类害虫主要有哪几种?写出两种不同的高效、中或低毒药剂的名称。

23、设计出菜粉蝶、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蛾蝶类食叶类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24、设计出十字花科蔬害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25、豆蛀野螟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有哪些习性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26、豆蛀野螟主要危害哪些寄主植物?如何危害?在什么时期用哪些药剂和药量进行防治?

27、北方地区瓜类作物上主要发生哪几种黄守瓜?成虫和幼虫主要危害作物的哪些器官?被害征状什么样?如何进行化学防治?

28、简述棉铃虫和烟青虫在茄科蔬菜上的发生与危害特点。

29、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分别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其危害特点如何?

30、设计茄科蔬菜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31、温室白粉虱在寄主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特点对其调查和科学防治有何指导意义?

32、北方地区秋末冬初蔬菜粉虱进入保护地的途径主要有哪些?应如何控制?

33、试分析保护地蔬菜害虫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并设计保护地蔬菜害虫(以粉虱、潜叶蝇、蚜虫为主的)综合治理方案。

第四篇果树害虫各论(14学时)

概述:果树害虫及其综合治理技术现状。

第十章刺吸式害虫(5学时)

概述

第一节蚜虫类:绣线菊蚜(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 Matsumura、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梨黄粉蚜Aphanostigma jakusuiensis (Kishida)、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桃瘤头蚜Tuberocephalus momonis (Matsumura)、桃粉大尾蚜Hyaloptera anygdali Bianchard、板栗大蚜Lachnus tropicalis (van der Goot)*、缘瘤栗斑蚜Castanocallis

margituberculatus Zhang et Zhong、葡萄根瘤蚜Viteus vitifolii (Fitch)*等。

第二节叶螨类: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苹果全爪螨(榆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 Gregor)、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果苔螨Bryobia rubrioculus (Scheuten)、栗小爪螨(栗旁叶螨)Oligonychus sp.*、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 McGregor、柿细须螨Tenuipalpus zhizhilashviliae Reck、枣顶冠瘿螨Epitrimerus zizyphagus Keifer等。

第三节蚧类: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朝鲜球坚蜡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东方盔蚧Parthenolecanium corni (Bouché)、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 (Kuwana)*、柿绒蚧Eriococcus kaki Kuwana、柿粉蚧Phenacoccu pergandei Cockerell、葡萄粉蚧Pseudococcus maritimus Ehrhorm、梨枝圆盾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ock)*、梨白片盾蚧Lopholeucaspis japonica(Cockerll)、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ti)*、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等。

第四节蝉与叶蝉类: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 viridis(Linnaeus)*、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 (Distant)*、桑斑叶蝉(柿血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Matsumura)、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葡萄二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等。

第五节其它果树刺吸式害虫: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l)*、麻皮蝽Erthesina fullo (Thunberg)、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 Esaki et Takeya*等。

第六节果树刺吸式害虫综合治理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和建议教学方法:学习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落叶果树刺吸式口器害虫类的重要种类、分布与危害、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方法要点,为科学预测和防治这类害虫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重点是以绣线菊蚜、苹果绵蚜、梨二叉蚜、桃蚜、桃瘤头蚜、葡萄根瘤蚜、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朝鲜球蚧蜡蚧、日本龟蜡蚧、康氏粉蚧、梨枝圆盾蚧、桑白盾蚧、大青叶蝉、桃一点叶蝉、中国梨木虱、梨网蝽等为范例,比较性地讲述其它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活史与习性、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和综合治理技术;难点是重要种类的形态识别、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和综合治理。除了课堂教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调查、观察这类害虫及其天敌,以便熟悉发生的种类、外部形态、基本活动规律和调查方法等。

复习思考题:

1、写出绣线菊蚜、苹果瘤蚜、苹果绵蚜、梨二叉蚜、桃蚜、桃瘤头蚜、桃粉大尾蚜、板栗大蚜、

葡萄根瘤蚜、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草履蚧、朝鲜球蚧蜡蚧、日本龟蜡蚧、东方盔蚧、康氏粉蚧、梨枝圆盾蚧、桑白盾蚧、黑蚱蝉、斑衣蜡蝉、大青叶蝉、桃一点叶蝉、中国梨木虱、茶翅蝽、梨网蝽的学名,并比较其危害征状。

2、区别下列各组内害虫形态:

?绣线菊蚜与苹果瘤蚜、苹果绵蚜;?梨二叉蚜与麦二叉蚜;?桃蚜与桃瘤头蚜、桃粉大尾蚜;?板栗大蚜与栗斑蚜;?山楂叶螨与苹果全爪螨、二斑叶螨;?草履蚧与康氏粉蚧;?朝鲜球蚧蜡蚧与日本球蚧蜡蚧;?日本龟蜡蚧与东方盔蚧;?梨枝圆盾蚧与桑白盾蚧;?黑蚱蝉与斑衣蜡蝉;⑴大青叶蝉与桃一点叶蝉;⑵桃一点叶蝉与葡萄二黄斑叶蝉、桑斑叶蝉;⑶中国梨木虱与梨二叉蚜;⑷茶翅蝽与斑须蝽、黄斑蝽、梨网蝽。

3、我省苹果树和桃树上分别发生哪几种蚜虫?从危害状上如何区别?

4、何谓蚜虫的留守型、侨居型、第一寄主、侨居寄主、生活史全周期型、生活史不全周期型。

5、举例说明果树留守型蚜虫和侨居型蚜虫的发生特点。

6、桃蚜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包括生活史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桃树、烟草、十字花科蔬菜分别是它的什么寄主?

7、指出苹果树上发生害螨的种类及生产上防治的关键时期。

8、山楂叶螨与苹果全爪螨在山东省一年分别发生几代?以何螨态在何处越冬?如何进行冬季(或芽前)防治?

9、分析影响果园害螨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10、分析果树叶螨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化学防治?

11、山东省仁果类果树上主要发生哪几种蚧?请简答它们的综合治理技术。

12、日本龟蜡蚧危害哪些寄主严重?在山东省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说明其发生特点、防治关键时机和药剂。

13、桃树上主要发生哪几种蚧危害严重?在山东省一年分别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如何防治?

14、说明介壳虫的危害特点、药剂防治关键时机和所施用的药剂及其药量。

15、康氏粉蚧的危害特点是什么?说明其防治关键时机和选用的药剂及其药量。

16、为何进行果树果实套袋后易发生康氏粉蚧危害果实?应如何防止其侵入袋内危害?

17、简述果树蚧类害虫难防治的原因及防治要点。

18、黑蚱蝉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年发生几代?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如何产卵危害?为何近年来发生越来越少?

19、斑衣蜡蝉主要危害哪些果树,以何虫态在何处越冬?说明其化学防治技术。

(完整版)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代码:120005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52学时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使用专业:护理、助产、临床、药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探讨并阐明生命现象,即生命的化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变化及调控;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其它基础学科和专业学科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结构、性质及功能,在生命活动中的代谢变化及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拓创新的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生物体内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物质的主要代谢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3.掌握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掌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主要过程及规律。 【能力目标】 1.掌握生物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 2.具有生物化学的基本技能,能运用生化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验现象。 3.掌握重要的临床生化指标,了解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4.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临床及护理操作技能。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08011102x《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48

08011102x 《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3 学时:48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通 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2、要求: (1)第一章《绪论》要求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 重要意义。 (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要求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了解细胞膜的构成: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肌肉收缩的力学分 析。 (3)第三章《血液》要求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掌握血细胞生理。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4)第四章《血液循环》要求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 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了解微循环的生理功能。 (5)第五章《呼吸》要求了解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的结构和功能;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的原理;呼气节律的产生和呼 吸运动的调节。 (6)第六章《消化和吸收》要求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的两种形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掌握食物在胃内和肠内的消化过程。了解消化道的神经 支配;唾液的分泌及作用。 (7)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要求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掌握体温的 概念及其正常变动,了解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8)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要求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尿生成的调节。了解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尿液的浓缩和 稀释;清除率;排尿反射。 (9)第九章《感觉器官》要求了解感受器的概念。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掌握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原理。了解前庭器官的感受功能节其他感受器的功能。 (10)第十章《神经系统》了解中枢神经元联系的方式;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布的特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掌 握突触传递的原理;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11)第十一章《内分泌》要求掌握激素的作用原理;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胰岛素与甲状旁腺激素等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释放及分泌调节;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及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了解肾上 腺髓质激素、降钙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课讲授48学时 实验全部安排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内。 1.绪论(2学时) 生理学的研究的任务及其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生理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学时】72学时 【课程学分】 【开课专业】护理专业 【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下学期 【选用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主编:彭波李茂松) 【参考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出版(主编:朱大年) 【课程性质与目的】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生命活动规律货功能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体活动中的意义,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众生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其从事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临床实践工作的多层次需要。 【课程基本要求】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生《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以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第二轮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第2轮修订版为基准制定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众生学习奠定基础,以满足其从事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临床实践工作的多层次需要。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列如下: 【各章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2、了解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难点:内环境及其稳态,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1、生理学的任务 2、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生殖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 1、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 2、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2、生理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熟悉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纤维的收缩功能。难点:肌纤维的收缩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chemistry 学时数:62 其中:实验学时:10 课外学时: 学分数:3.5分 适用专业:临床护理学 执笔者:郭冬招 编写日期:2006年11月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是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的任务主要是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某些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对认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止疾病奠定扎实的基础。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它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理解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了解物质代谢异常与临床疾病的关系。通过实验课熟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等。 为了完成和达到生物化学的教学任务和要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内容宜以物质代谢为主线,加强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牢固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绪论 1.掌握生物化学的定义 2.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理解新陈代谢的特点与其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3.了解生化与各基础学科的关系,生化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二)蛋白质的化学 1. 掌握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掌握肽键和肽的概念。 2. 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及亚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稳定蛋白质各级结构中的非共价键和共价键。 3. 理解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4. 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实际应用: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胶体性质、变性与沉淀。 5.了解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和蛋白质的分类。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类型: 必选课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36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及机体组成部分正常功能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的科学,研究机体多种系统在正常条件下的功能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通过生理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基本理论,了解生命科学发展方向,为以后其它相关学科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考核内容对应三个相应的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占80%,熟悉的内容占15%,了解的内容占5%。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绪论 重点: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难点: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及与医药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重点:1.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 3.掌握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4.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难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重点: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3.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难点: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第五章血液 重点:血液凝固、体内抗凝血作用、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难点:血液凝固、体内抗凝血作用、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第六章循环系统生理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大众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519 课程名称:大众传播学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文秘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模块课,是目前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有助于良好的开展传播活动,协调社会关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媒介的特点、媒介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媒介。本课程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大众传播的特点、作用,特别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的多种运用方式,即总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大众传播在管理中的运用。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大众传播的受众、传播效果研究、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主要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科研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和掌握传播的定义以及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明确传播学的学科性质;掌握传播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五版

四年制医学工程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 (第七版) 说明: 1.本大纲根据《生理学》统编教材(第七版)内容改编。适用于四年制医学工程专业的教 学需要,其它年制临床医学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可作参考。 2.本专业生理课总学时105,其中理论课教学时数为90 学时,实验课教学时数15 学时。 授课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和生殖等章节。 3.本大纲所列内容与三级分类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学、复习考试的指导和依据。课程内容虽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学习内容应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内环境 稳态 正、负反馈的定义和意义 熟悉要求: 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反射和反射弧

旁分泌、神经分泌 体液的组成 生理学研究的三种水平 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0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 钠泵的生理意义; 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1 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 阈电位的概念; 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刺激和兴奋的关系,及组织兴奋性的变化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熟悉要求:

细胞膜的组成; 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离子通道型受体、G 蛋白耦联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的基本过程局部电位的特点;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了解要求: 横纹肌收缩的基本过程和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和神经支配。 第三章血液(5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血液的组成 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熟悉要求: 血型和输血原则 了解要求: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溶解 第四章血液循环(15 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新闻传播学教学大纲

《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301002021 学分:2.0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新闻传播学》为通识教育课。 【教学目的】 这门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学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新闻事业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要求。 【教学任务】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规律,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应用所学理论正确分析新闻现象和指导新闻实践,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是:1.了解新闻传播学原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3.掌握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一般的新闻现象,指导新闻工作实践。 【教学内容】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由新闻学、传播学在跨学科综合、交叉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外均属年轻学科,本课程的重点是传播本质、模式、功能与原则等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其难点是传受心理机制、新闻性质功能、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功能、新闻自由限度等方面的理解与运用。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新闻传播学,是从现代传播学视角来探讨新闻学原理的一门新型课程,具有传播学与新闻学双重性,其学科的交叉性、互渗性、创新性相当突出,因而 又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一门新学科。因而,必须在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西方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体系,讲授马克思 主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观点力求明确,方法务必科学,介 绍切忌片面。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解读当代新闻活动、 关心传播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在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方面,要将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采用新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考察的方法 来学习理论,分析实际。 【先修课程要求】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301100350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英文名称:Biochemist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64 学分: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物制剂、适用层次:本科 药学、中药学、中药学(国际交流) 先修课程: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承担院部:基础医学院;学科组: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科组 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基础课,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较系统和扎实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思维,为学习后续的药学、中药学基础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将来开展中医药学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加强基础、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地介绍本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联系生物化学国内外科学研究新理论和新成果在药学、中药学的应用;注意各章节知识衔接协调、避免与其它课程知识重复或者脱节。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设施,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教学内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遗传信息传递转接三篇章的内容;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现代科学的生命思维和一定的创新思维。重点章节是教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

生理学 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 学分:理论5+实验1.5 总学时:130 理论学时:80 实验学时:50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卫生 参考教材: 1.朱大年,王庭槐主编. 生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姚泰主编. 生理学(长学制规划教材),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罗自强等主编. 机能实验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4.Kim E. Barrett. Ganong's Review of Medical Physiology,24th Ed,Lange Medical Publications,2012 5.John E. Hall.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2th Ed,W. B. Saunders Company, 2010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

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在教学中,也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进展,使学生对生理学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参照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和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此外,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理学英语专业名词,以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熟悉机体内的控制系统。 (2)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信息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方式与原理,肌肉收缩的原理。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3)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生理功能和血量正常值。掌握内环境的概念、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人类血型及输血原则。掌握红细胞的生理,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熟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了解血液的组成,造血过程的调节。 (4)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

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教学大纲

《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英语) 教学大纲 Selections from Classic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nglish) 课程编号:06204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0 实验(上机)学时:12 学分:2 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 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专业英语Ⅰ》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它的开设目的在于满足21世纪全球化对我国传播学教学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要求,引导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直接阅读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和研究专业知识。具体而言,本课程能够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专业领域与相关学科的论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在今后的工作与研究中直接阅读并有效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还能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有关专业内容的一般性的会话或讨论的能力,以及写作和翻译专业学术文章的能力。该课程还将为学生们日后参阅国外新闻传播学专业论著,撰写学术论文,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大致涵盖大众传播事业主要部类和新闻传播学的主要领域,点面结合,深浅有致,形成梯次。每个单元由4或5篇选文构成,一般有1-2篇著名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经典论述,1-2篇比较具体的个案研究性质的文章,以及1篇综合性的概述。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上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难点。课堂翻译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翻译能力。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每个单元后的练习中都设有role play(角色扮演)和presentation(展示)的训练。学生可结成若干小组,选择某一感兴趣的专题,寻找相关英文材料,制作成演示文件,课上用英文进行阐释。教师结合学生未来实际工作需要,酌情补充实用性强的新闻传播领域的英文专业术语,介绍业界和学界的前沿情况。课上所有训练都将提高学生进行口头与笔头专业交流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论文。本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学习要求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对大众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有了初步了解和应用。课前,学生预习指定章节或篇目,提出问题。课后,学生还要阅读教师推荐的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分组准备课堂演讲。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60 学分: 适应对象:继教院实验班 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 姚泰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w. j. germann, c.l. stanfield, principles of human physiology, 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second edition. 2005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卓越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动物生理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数、理、化、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来研究健康家畜在正常条件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际和生产实践,它的任务,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最终任务是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必须认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以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要求。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畜牧生产实践及兽医临床实践中能够加以运用。 三、学时与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 1 绪论 6 2 化学信使与内分泌 8 3 神经系统 10 4

生物化学(上)教学大纲及进度生技Word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系别●生物技术系 教师●刘玮 课程●生物化学(上) 团结勤奋 求是创新 南昌大学教务处

《生物化学》 (上) 刘玮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系 2013年8月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进度表 (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适用) 任课老师在每学期开课前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课程进度表”,经教研室讨论在开学后一周内发至学生班级,并送学生所在系一份。 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任课教师:刘玮 性别:男年龄: 59 职称:研究员 学历:硕士所学专业:动物生理学任课班级:生物技术122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上)

南昌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含英文译名):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J5602Z001 课程类别:(指通识课、学科核心课、选修课)学科核心课 教学时数总计:64学时 授课时数:本学期32学时 实践教学时数:无 实验时数:本学期48学时(见《生物化学实验》J5602Z002)设计:无 实习:无 教学大纲制定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2012年9月 系主任签字; 南昌大学教务处

生物化学(上)教学大纲 (适用于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编码:J5602Z001 课程英文译名:Biochemistry 课程类别:学科核心课开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分:4 总学时:64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教材:《生物化学原理》2e,张楚富主编,高教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1]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5e, David Nelson & Michael Cox, 2009 [2] Color Atlas of Biochemistry, 2e, Jan Koolman, 2005 [3] Biochemistry for Dummies, John T Moore, 2008 [4] 生物化学考研精解,毛慧玲、朱笃主编,2007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本课程是生物科学各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学习目的和任务主要是: 1. 掌握基础生物化学内容以及基本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 2. 认识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的相关关系; 3. 为学习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及食品工艺学和生物制药学等后续专业课程打 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大纲分为掌握/记住、理解/熟悉及了解等层次要求 三、课程基本内容(授课顺序有所调整,参见教学进度表) 第一章绪论 1. 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简史、推动生化研究飞跃发展的若干重大突破及相关学者 2. 了解当代生化研究的主要任务 3. 了解主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功能 第二章氨基酸与肽 1. 掌握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 理解氨基酸主要物性与结构的关系 3. 理解氨基酸的两性解离、等电点以及等电点pI与解离基团pK值的关系 4. 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方法,记住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 5. 了解氨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特征反应 6. 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及重要性,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掌握其氮含量特点 7. 掌握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概念及其重要性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护理、口腔专业本科学生用) 一、前言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通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生理学共128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56学时。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3.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生理学的研究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机体内环境与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 学时:2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构成;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教学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学时:8 第三章血液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 2.掌握血细胞生理。 3.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教学内容: 血液与内环境的演化。血液与内环境稳态。血量。血液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白细胞生理。血小板生理。血细胞的破坏。血液凝固。抗凝系统的作用。纤维蛋白溶解。表面激活与血液的其他防御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学时:4 第四章血液循环 目的要求: 1.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5120030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任课教师: 学分:3 周学时 3 面向对象:2015学年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新闻基础知识》,《大众媒介概论》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传播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意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传播学地位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二、传播过程及其相关要素:传播的概念、特点、分类、革命、模式和功能;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环境。三、传播谋略和效果监测:介绍传播的技巧和计谋、传播效果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The history and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system and meaning; the origi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 Process and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revolu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symbol, media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strategy, media effect theory and mode 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传播学(Communicology/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学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同其他学科一样,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强调积累、批判、创新。经过一代代传播学者的努力和发展,传播学已经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邻近学科那里汲取了很多养分,逐步发展成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具有一定应用

南医大-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实验技术方向)(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方向)(四年制本科)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 生物信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执笔人:朱利娜 审定人:方振伟 学院负责人:马文丽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B820006 学分:6分 学时:108学时 先修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细胞生物学 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药理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实验技术方向)(四年制本科)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方向)(四年制本科) 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 生物信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生物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许多疾病的病理或征象都要用生化的理论在分子乃至基因水平上加以解释;生化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生物化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由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部分内容组成。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和调控规律,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以及细胞间信息传递,血液、肝脏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Introduction COURSE CODE:B82006 UNITS OF CREDIT:6 HOURS OF CREDIT:108 REQUIRING COURSE:Bas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Medical Physics,Cell Biology COUNTINUING COURSE:Pathophysiology,Medical Microbiology,Medical Immunology, Medical Genetics,Pharmacology,Laboratory Diagnostics,Medicine, Surgery SUITED PROGRAM:Clinical Medicine(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5 Years) Basic Medicine(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5 Years) Medical Imageology(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5 Years)

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理学 总学时:60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20学时) 开课单位:生理学教研室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年制 推荐教材:<<生理学>>,刘玲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 参考书:<<生理学>>,钟国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阐明人体的功能及完成各种功能的机理,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生理学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反映生理学最新进展和现代水平。 二、教学内容、学习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扼要介绍生理学的对象,任务,研究方法。 着重阐明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2)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概念,特点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重点要求: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3)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 调节的概念和意义。 神经调节:概念,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特点; 体液调节:概念,分类,特点;神经—体液调节概念; 自身调节:概念,特点,反馈调节的概念,正、负反馈概念及意义; 2、学习要求: (1)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掌握新陈代谢、刺激与反应、兴奋性、阈刺激、兴奋与抑制等基本概念。 (3)掌握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的概念和特点; (4)熟悉正、负反馈的调节。 第二章细胞生理(3学时) 1、教学内容: (1)细胞膜 细胞膜:为“液态镶嵌模型”的双层脂质结构; 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细胞的受体功能:受体概念,分类,特点;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 静息电位:概念,产生原理,极化,超极化的概念; 动作电位:概念,特点,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产生原理; 生物电兴奋性的关系:阈电位,局部反应的概念与特点,生物电兴奋性周期性变化;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与传导,递质的概念,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征; 2、学习要求: (1)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的概念,原理,特点; (2)掌握受体概念,分类,特点; (3)掌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产生原理; (4)掌握动作电位的概念,原理,特点;局部反应的概念与特点;动作电位传导的原理,兴奋传递的过程。 第三章血液(3学时) 1、教学内容: (1)体液与内环境 体液:概念,总量,分布; 稳态:概念,意义;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传播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65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21实验(上机)学时:11 学分:2 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名称)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传播学学生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围绕新闻传播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系列方法,系统介绍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分析、理解当代社会传播中的现实问题,提高其综合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具体目标如下:?让学生了解社会(传播)研究的基本思维; ?使学生掌握社会(传播)研究的一般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方法课程打下基础; 追求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普及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及一般步骤、研究问题选取、研究方案设计、概念测量与操作化、抽样原理与方法、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达等传播学研究中一些常用而成熟的方法。课程重点对问卷设计、调查执行、资料

搜集和录入、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内容进行讲解,并要求每位学生全程参与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如何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传播学研究。 本课程将采用老师专题主讲、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专题研讨和课外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提升学生设计和实施社会调查项目以及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药剂、口腔工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一、课程任务 《生物化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的化学、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水盐代谢、酸碱平衡、肝生物化学。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代谢与机能活动的关系,熟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及生理意义,掌握人体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学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解生物化学知识的医学应用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临床医学现象,指导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人类健康事业。 二、课程目标 1.掌握人体主要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 2.熟悉人体内物质代谢的主要过程及生理意义。 3.了解物质代谢与人体功能活动的关系。 4.学会使用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仪器。 5.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6.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7.具有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时间分配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考试类别:考试□考查√ 教材:生物化学 (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教师:李成仁教研组:医学基础课教研组 授课班级:13级1-3班 教学章目 周 学 时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践 性教 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三羧酸循环 和能量代谢 第三章蛋白质结构 与功能 第四章核酸的结构 和功能 第五章酶学 第六章糖代谢 第七章脂类代谢 第八章蛋白质代谢 第九章非营养物质 的代谢 第十章水盐代谢 第十一章酸碱平衡 1 6 6 5 7 7 6 7 2 2 2 2 2 2 57 1 4 4 3 5 5 4 5 2 2 2 2 2 2 43 2 2 2 2 2 2 2 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