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3)

1.1. 项目建设背景 (3)

1.2. 概况 (4)

1.3. 城市管理现状 (4)

第2章项目需求分析 (5)

2.1. 网络建设需求 (5)

2.2. 主机和存储建设需求 (5)

2.3. 基础软件平台建设需求 (6)

2.4. 系统安全需求 (6)

第3章整体网络设计 (6)

3.1. 设计原则 (6)

3.2. 总体拓扑图 (8)

3.3. 各区域设计说明 (8)

3.3.1. 核心交换区设计 (8)

3.3.2. 数据中心设计 (14)

3.3.3. 网络安全设计 (19)

3.3.4. 网络管理 (24)

3.4. 办公网设计 (34)

3.4.1. 核心交换机 (35)

3.4.2. 接入层交换机 (38)

第4章项目培训总体介绍 (40)

第5章设备厂商介绍 (43)

5.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43)

5.2. H3C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 (44)

5.3. H3C在百行百业 (45)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5年7月、2006年11月、2007年7月先后在北京市、扬州市、成都市召开了现场会,先后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管模式奠定基础。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城市(城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在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已经呈现了全面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良好态势。

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实现全省县以上城市数字城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继出台了数字城管建设导则和相关标准,并把数字城管作为文明城市、人居环境奖、优秀管理城市评比的重要指标。在推动全省数字城管建设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目前全省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建成了数字城管。

当前,我县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在城市管理方面,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紧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方向,秉承“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工作理念,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投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以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推动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十二五”总体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为此,我县数字化城管将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各种资源,开通数字城管服务热线,构建集约化的数字城管平台。同时,建立并依托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委员会,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主管作用,建立和完善工作例会、情况通报、联系走访等机制,努力解决推诿扯皮,使城市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大城管格局。

1.2.概况

1.3.城市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务实工作,城市容貌和形象有了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城市管理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是城市管理观念在更新。工作方式正从“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转变;指导思想正在向“为民服务”转变;二是城市管理手段在更新。逐步实现区域化、网络化、长效化管理;三是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在更新。体现在以城管指挥部为标志的大城管机制的形成,以及属地化管理;四是队员素质在更新。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业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但距离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的需求与落后的城市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空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我们在体制机制、管理能力、政策法规、技术装备、信息收集与处理措施等方面准备不足,使中心城区、近郊区的城市管理出现盲区。

二是突击运动式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的矛盾。由于缺乏对城市管理的系统研究,城市管理一直局限于就事论事,热衷于搞运动、搞突击。如不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来解决长远问题,这类专项突击运动就容易造成雷声大、雨点小,老虎头、老鼠尾,群众埋怨,效果不好的情况。

三是政府管理粗放滞后、管理成本过高、效率低下。我们对中心城区管理对象的底数不清,如某个区域内必须实施现场管理的各类设施的数量是多少、地理位置如何,难以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并及时更新,更不要说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采取什么对策了。这就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导致我们的管理只能是粗放的、低效型的。

四是日益复杂的中心城区城市活动与管理投入不足的矛盾。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从机关到一线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标准、技术装备、技术先进性、专业技术人才、干部资源等)投入严重不足,与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很不匹配。

五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交叉,造成有的事情无人管,有的事情多

头管。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部门众多,有利的事大家抢着管,无利的事都不管,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六是表现为缺乏统一高度,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有那么多部门,但由于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和依据的法律也不同及难以考核,往往是各行其是,协调配合不够,更谈不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既监督又协同的关系,致使以收代管、以罚代管、只审批不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2章项目需求分析

2.1.网络建设需求

本次系统需要的网络环境主要为有线网络

有线网络既包括纵向市级与各外部平台之间的网络,也包括横向的各级中心与同级各专业部门之间的网络,要求保证能够连通城市管理相关的专业部门,连通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和各街(镇)、开发区。

2.2.主机和存储建设需求

一、主机系统

数字城管服务器平台是数字城管应用软件及相关系统软件的承载、运行的硬件平台,根据主流数字城管应用软件架构的需要,根据应用功能及所承载的系统软件的不同,可分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GIS服务器、城管通服务器、备份一体机、省厅接口服务器等,关键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考虑双机运行,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二、存储系统

系统应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存储主要考虑存储业务数据,考虑至少5年的存储需要,同时需要考虑地理信息数据、视频截图等容量。同时在条件具备情况下,能够建设异地备份系统.

2.3.基础软件平台建设需求

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GIS平台、中间件及系统安全软件等。软件平台应选取性能稳定、功能全面、兼容性较强、有良好应用基础的软件系统。

2.4.系统安全需求

从系统建设及应用来看,根据国家对保密方面的有关规定,本系统具备较高的保密等级,因此在系统设计和网络应用上要考虑到安全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与外部网络的隔离和过滤:主要办法为在网络的边界处采用防火墙;

2.操作系统的及时更新;

3.病毒的防护和查杀;

4.重要数据的及时备份;

5.与公安视频等对接安全要求较高的配备网闸设备。

第3章整体网络设计

本次项目实施为我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对核心交换区的设计和数据中心的设计两大块。包括综合网关、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一些管理软件。

3.1.设计原则

为了能适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要采用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要求该系统不仅能体现当今先进技术水平,而且具有高度开放性,能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标准和开放的基础平台。

先进性和实用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内部应用系统的需求,兼顾其他相关的管理需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

●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网络设计上应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网络系统承载多种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要求网络在设计上具备安全性,除了在网络边界处设置安全网关进行访问控制外,从用户接入内部网络,访问数据中心资源,到访问外部网络资源等,要进行端到端的安全设计。从PC终端要有安全检查和接入控制功能,网络交换机设备必须具备多种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的安全,数据中心网络设计要有分权限进行安全防护。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所以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的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开放性和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本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可管理性

由于内部局域网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所以在网络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网络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先进的管理。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可以迅速确定网络故障等。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办公、管理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2.总体拓扑图

3.3.各区域设计说明

3.3.1.核心交换区设计

1、核心交换机

本次选配2台H3C S10506 作为核心交换机,整机共有6个业务插槽可灵活的根据实际应用进行端口板卡的选配与扩容;通过配备的万兆堆叠线缆进行IRF2智能弹性虚拟化架构设计以达到冗余备份目的,配备万兆端口板卡通过万兆多模光纤与2层、3层、8层汇聚间的汇聚交换机进行双万兆链路捆绑互联实现链路冗余备份、实现20G链路带宽;根据业务需要,部署防火墙插卡、入侵防御插卡等对整网进行安全防护实现网络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

?先进的CLOS 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

采用先进的CLOS 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提供持续的带宽升级能力。

支持40GE 和100GE 以太网标准,充分满足无阻塞园区网的应用及未来发展需求。

独立的交换网板卡,控制引擎和交换网板硬件相互独立,最大程度的提高设备可靠性,同时为后续产品带宽的持续升级提供保证。

?创新的分布式多引擎设计

采用了创新的硬件设计,通过全分布式的独立控制引擎、检测引擎、维护引擎为系统提供强大的控制能力和毫秒级的高可靠保障;

分布式的控制引擎,所有业务板均提供强大的控制处理系统,轻松处理各种协议报文及控制报文,并支持协议报文精细控制,为系统提供完善的抗协议报文攻击的能力;

分布式的检测引擎,所有业务板都可以分布式的BFD、OAM等快速故障检测,并与控制平面的协议实行联动,支持快速保护切换和快速收敛,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故障检测,保障业务不中断;

分布式的维护引擎,智能化CPU 系统支持电源智能管理,可以支持单板顺序上下电(降低单板同时上电带来的电源冲击,提高设备寿命,降低电磁辐射,降低系统功耗),设备在线状态检查。

?数据中心虚拟化和网络融合技术

作为企业级云计算数据中心核心设备,10500系列产品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化和网络融合方面都提供了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

TRILL:随着服务器和交换机规模的增加,数据中心网络越来越倾向于扁平化的网络架构以便于维护管理,这就要求构建一个大型的二层网络;10500系列产品支持通过TRILL技术和纵向虚拟化技术来进行数据中心大二层网络的构建

MDC:10500产品可以通过MDC技术实现正真的1:N的虚拟化,即把一台交换机虚拟成N台互相独立的虚拟交换机,不同于传统的交换机虚拟化技术,MDC虚拟出的每台交换机之间物理隔离、安全隔离,拥有独立的硬件资源和管理权限,满足多业务客户共享核心交换机的需求,

FCOE:10500系列产品支持FCOE技术;FCOE技术主要用来解决云计算数据中心LAN网络和存储网络异构的问题,通过FCoE和CEE技术的部署,可以实现数据中心前端网络和后端网络架构的融合,解决数据、计算和存储三网割裂的技术难题,从而大大降低数据中心的采购和扩容成本;

?基于开放架构的多业务融合

S10500系列秉承H3C公司的开放架构设计理念——开放应用架构(OAA),将传统园区网核心交换机的L2至L3的报文转发的简单功能,重新定义为集成L2至L7的深度业务感知,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IPv4/IPv6一体化,网络流量分析与管控等多业务于一体的多业务承载平台。

S10500系列支持防火墙模块、IPS模块、负载均衡等安全控制模块,可以将安全保护功能扩展到交换机的每个端口;支持虚拟防火墙功能,可以为VPN用户提供网络防火墙的租用服务。实现了网络业务和安全业务的无缝融合。

S10500系列集成无线控制模块,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无线控制模块提供丰富的业务能力,包括精细的用户控制管理、完善的RF管理及安全机制、快速漫游、超强的QoS和对IPv6的支持等;无线控制模块通过与安全策略服务器的联动,实现对无线接入用户的端点准入防御,提高了整网的安全性。

3.3.1.1.核心设备虚拟化设计-多虚1

IRF2(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2 ,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是H3C自主研发的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物理设备通过IRF2虚拟化成一台逻辑设备,从而实现多台设备的协同工作、统一管理和不间断维护。

核心未来可通过10G万兆线缆互联采用华三专有的IRF2智能弹性架构技术进行虚拟化堆叠。

?业界领先的冗余备份技术

引入虚拟化设计方式之后,在不改变传统设计的网络物理拓扑、保证现有布线方式的前提下,以IRF2的技术实现网络各层的横向整合,即将交换网络每一层的两台、多台物理设备使用IRF2技术形成一个统一的交换架构,减少了逻辑的设备数量,如下图所示

在虚拟化整合过程中,被整合设备的互联电缆成为IRF2的内部互联电缆,对IRF2系统外部就不可见了.原来两台设备之间的捆绑互联端口归属的VLAN三层接口网段均能被其它设备可达(如ping通),而归属到IRF2系统内部后,不对互联电缆接口进行IP配置,因此隔离于IRF2外部网络。

本次采用核心交换机S10506支持IRF2技术,最多将4台高端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在可靠性、分布性和易管理性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可靠性:通过专利的热备份技术,在整个虚拟架构内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所有信息的冗余备份和无间断的数据转发,极大的增强了虚拟架构的可靠性和高性能,同时消除了单点故障,避免了业务中断;

分布性:通过分布式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实现多条上行链路的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从而提高整个网络架构的冗余性和链路资源的利用率;

易管理性:整个弹性架构共用一个IP管理,简化网络设备管理,简化网络拓扑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3.3.1.2.核心设备虚拟化设计-1虚多

MDC(Multitenant Devices Context,多租户设备环境)是H3C自主研发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1:N的虚拟化能力,即一台物理交换机虚拟化成N台逻辑交换机,满足多客户共享核心交换机。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核心交换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用户的投资成本;同时可以通过MDC技术实现对业务的安全隔离。

1、Multitenant Device Context (MDC),MDC技术是一种完全的1:N设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物理网络设备通过软件虚拟化成多台逻辑网络设备,虚拟化出来的逻辑网络设备简称MDC(Multitenant Device Context);

2、软件上,MDC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数据平面、管理平面进行了完全的虚拟化;

3、硬件上,MDC将网络设备的硬件资源进行了虚拟化,不仅可以将板卡、端口等硬件资源划分到独立的逻辑设备,而且可配置每个逻辑设备的CPU、内存、存储空间等资源。

?Multitenant Device Context (MDC)的优点

1、复用,多台MDC共用物理设备的资源,使物理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2、隔离,同一台物理设备上的多个MDC具有独立的软硬件资源,独立运行互不影响;

3、高伸缩性,可整合多个物理网络到一个物理设备上,也可以将一个物理设备扩展为多个逻辑网络。

2、出口路由器

核心交换机10506下连出口路由器,本次出口路由器设计为1台H3C SR6604-X,H3C SR6600-X系列产品(以下简称SR6600-X)是H3C自主研发面向新一代云业务需求的高端汇聚路由器。随着云计算应用的大规模普及,用户对路由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高性能和大容量之外,还要求虚拟化网络时能够汇聚更多用户和业务流量,并针对各种基于云的数据流进行精细化区分和QoS保障,确保网络互连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对此,传统的路由设备在这些方面往往难以满足要求。H3C新推出的SR6600-X系列路由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上述问题。H3C SR6600-X采用全业务分布式处理架构,业务全部内置无需另外购置业务板卡,同时具备弹性可扩展业务处理能力,并采用自主研发的集路由转发与业务处理于一体的Apollo硬件芯片内核,实现高性能业务线速转发。与此同时,SR6600-X还创新的以IRF2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广域网汇聚虚拟化,在降低运维、管理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网络可靠性。

SR6600-X系列产品支持先进的网络操作系统Comware V7,该操作系统在多核CPU的支持、分布式计算、模块化的设计、高可用性架构、虚拟化、开放性等方面与SR6600完美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具有更好扩展性。

3、综合安全网关

核心交换机10506上连综合安全网关,本次综合安全网关设计为2台H3C SecPath M9006互为备份。H3C SecPath M9000系列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公司)结合云计算、IPv6、大数据及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趋势,针对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商CGN、大型企业及园区网出口等市场推出的新一代高性能多业务安全网关。

全面支持攻击防范、抗DDoS、访问控制、安全域划分、黑名单、流量监控、邮件过滤、网页过滤、应用层过滤等功能,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的安全;采用ASPF(Application Specific Packet Filter)应用状态检测技术,可对连接状态过程和异常命令进行检测;支持多种VPN业务,如L2TP VPN、GRE VPN 、IPSec VPN、SSL VPN、MPLS VPN等,满足多种高性能VPN接入的需求;支持业界最丰富的NAT特性,满足各大运营商的NAT需求;提供丰富的路由能力,支持静态路由、RIP/OSPF/BGP/ISIS路由策略及策略路由;全面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

H3C SecPath M9000系列多业务安全网关充分考虑网络应用对高可靠性的要求,采用领先的多核全分布式架构。主控引擎1+1冗余,提供整机统一配置管理,支持安全集群;业务引擎和接口单元支持混插,可以根据性能需求灵活进行选择;风扇模块冗余,风扇框支持风扇状态监控,风扇支持无级调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单板配置自动分组调速;电源模块M+N 备份,交、直流电源模块支持热插拔,多电源模块负载分担,可灵活根据系统功耗配置模块数量,保证模块高效工作。设备所有单元均支持热插拔,充分满足网络维护、升级、优化的需求。

3.3.2.数据中心设计

本次数据中心设计主要是满足承载在服务器上的一些业务的应用服务器,需要下连核心交换区的综合网关。通过具有FCOE功能的交换机连接到存储设备。

1、服务器

本次为了满足数据中心设计服务器选用H3C FlexServer UIS8000刀片机箱+H3C UIS B390,H3C FlexServer UIS8000刀片机箱采用了一系列全新的技术,提供了简化的管理、强大的处理能力、超强的网络带宽、更高效的供电和散热。1个UIS8000刀片机箱可以支持16块半高刀片服务器或8块全高刀片服务器。H3C FlexServer UIS8000机箱可提供模块化服务器、互连模块和存储组件、电源模块、散热模块及网络模块。该机箱10U高,可容纳16块半高刀片服务器或8块全高刀片服务器以及可选的冗余网络和存储互连模块。它内置一个共享的中置背板,可将刀片服务器一次性连接到网络和共享存储设备。通过OA管理模块和远程管理模块来管理服务器,并可实现全面地控制。

?节能技术:与动态功率封顶的精确测量和控制相结合,可在无损性能的前提下节能和回收闲置电能。

?互联架构:连线一次便可动态添加、替换或恢复刀片服务器,不影响网络和存储或产生其他操作。

?中置背板:无单点故障,可使用户业务正常运行。

?板载管理:提供了实用的管理工具并简化了日常管理,问题告警,便于用户问题定位及恢复。

UIS 统一管理矩阵是整个UIS的大脑,提供了对数据中心网络、刀片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应用、机柜等多个基础部件进行统一管理和部署,它摒弃了传统的割裂式管理,让基础架构部署和IT运维变得简单。

对于一些数据中心规模较少的中小型用户,H3C UIS8000刀箱对于服务器、网络、存储、服务器虚拟化等组件高集成度的特性可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对于单框UIS8000,只需采用刀片式UIS统一管理矩阵,即可实现对单个刀框内的服务器、网络、存储、虚拟化软件、刀箱等组件的统一管理,因此依靠刀片式UIS统一管理矩阵,单台UIS8000可以为用户提供IaaS层所需的所有组件的整体交付,“ALL In One”的特点充分阐释了UIS8000“一框即云”的优势。

对于较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往往存在刀片式设备与机架式设备的混合组网,采用机架式UIS统一管理矩阵,可以实现对下联于的服务器、网络、存储、虚拟化软件、应用、机柜等进行统一管理。

2、数据中心交换机

数据中心交换机上连应用服务器,下连数据中心的存储设备。本次数据中心交换机选用H3C S6800-2C。H3C S6800系列交换机是H3C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级智慧以太网交换机产品。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包含数据中心特性在内的增强二三层软件特性集,提供业界紧凑型交换机最灵活的40GE及万兆端口的动态组合。S6800系列定位于智慧数据中心及云计算网络中的高密万兆或40GE汇聚交换,也可用于Overlay网络或融合网络中的TOR架顶接入交换机。

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

面对数据中心统一交换架构的应用需求,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将多台设备虚拟化为一台逻辑设备,在扩展性、可靠性、整体架构和可用性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扩展性:IRF2技术允许交换机利用互联电缆实现多台设备的扩展;具有即插即用、单一IP管理,同步升级的优点,同时大大降低系统扩展的成本。

可靠性:通过专利的路由热备份技术,在整个IRF2组内实现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所有信息的冗余备份和无间断的三层转发,极大的增强了IRF2组的可靠性和高性能,同时消除了单点故障,避免了业务中断。

分布性:通过分布式链路聚合技术,实现多条上行链路的负载分担和互为备份,从而提

高整个网络架构的冗余性和链路资源的利用率。

可用性:通过标准的万兆以太网接口实现智能弹性架构,可以根据需求分配业务带宽和系统连接带宽,合理分配本地流量与上行流量;不仅可以实现机架内、跨机架,甚至跨区域的远距离智能弹性架构。

IRF3(第三代智能弹性架构)

S6800系列产品可以在纵向维度上支持异构虚拟化,将核心和接入设备通过IRF3 技术形成一台纵向逻辑虚拟设备,相当于把一台盒式设备作为一块远程接口板加入主设备系统,以达到扩展I/O 端口能力和进行集中控制管理的目的。IRF3 技术可以简化管理,大幅度降低网络管理节点;简化布线,二层变为一层,节省横向连接线缆;最终实现数据转发平面虚拟化,便于简化业务部署和自动编排。

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

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边缘虚拟桥EVB (Edge Virtual Bridging),通过VEPA (Virtual Ethernet Port Aggregator)模式实现将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产生的数据流量上传至与服务器相连的物理交换机进行处理。不仅实现了虚拟机之间的流量转发,同时还解决了虚拟机与网络之间的连接与管理边界问题。

FCoE技术在以太网中实现对FC报文的承载,使得FC SAN网络和以太网LAN网络可共享同一网络基础设施。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完整的FCoE及FC协议栈,为进一步简化了整网基础架构提供了便利。融合板卡的下行SFP+端口可以基于芯片组切换为FC端口与FC SAN 互通,实现FC SAN网络与以太网络的完全融合,大大简化了整网基础设施。

TRILL(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多链路透明互联)技术是一种改变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构建方式的创新技术,它将三层路由的稳定可扩展高性能等优点引入到适应性强、但性能和组网范围受限的二层交换网络之中,建立了一个灵活、易扩展的高性能二层网络架构。采用支持TRILL技术的S6800系列交换机是构建大型的、高性能易扩展、并支持服务器虚拟机动态迁移的云数据中心网络的理想选择。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创新的网络架构体系。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的控制层和数据转发层进行分离,大幅简化了网络的管理及维护难度,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S6800可以配合多个Openflow controller 实现SDN方案。

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DCB (Data Center Bridging),并支持ISSU(不中断业务升级)、OAM(操作、管理和维护)及能效以太网(EEE),充分满足了数据中心对设备高性能及绿色

节能的需要。

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VXLAN (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通过将虚拟机发出的数据包封装在UDP中,并使用物理网络的IP/MAC作为outer-header封装后在物理IP网上传输,到达目的地后由隧道终结点解封并将数据发送给目标虚拟机,解决了地理分散的数据中心之间远距离虚拟机迁移问题。

S6800系列交换机支持智慧缓存技术,硬件实现流量负载的智能分配,缓存利用率较传统提高多达5倍;支持智慧表项技术,实现MAC\ARP\FIB表项动态调整,表项规格(最大达288K)较传统交换机提升10倍;支持智慧Hash技术,在业务量繁重的网络中能显著消除网络极化和负载失衡问题。S6800系列交换机采用高性能多核CPU及模块化软件操作平台,在实现不同优先级任务调度时比普通交换机更加灵活,对业务处理更加迅捷和智能。

3、存储

本次作为存储区域的设计我们选用H3C UIS-Storage P8000,H3C UIS-Storage P8000存储作为华三云计算基础架构解决方案UIS的一部分,在配备了适应虚拟化、IaaS 和云的相关特性后,不仅能够预见这些新要求,而且还提供了弹性、安全、多租户平台,并支持块和文件协议的真正融合,可为中高端市场提供第1层数据服务,以机械磁盘的成本提供全闪存阵列的性能,并提供关键业务恢复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QoS),帮您应对业务挑战,通过自主配置和自主优化,简化、自动化并加快存储管理,帮助您实现以下功能:

?即时配置

?处理多样且不可预知的工作负载

?提供可持续性能

?灵活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要求

?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

?降低存储的总拥有成本

H3C UIS-Storage P8000支持在系统级别上进行智能自动管理和性能优化功能,无需管理员干预,因而无需进行传统的手动存储规划和变更管理。这些功能将卷的配置和生成时间从几小时、几周和几天减少到几秒钟,只需15 秒即可配置一个卷,不仅使响应速度比主要竞争对手快8倍,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发生人为错误的可能。

在传统的“双活模式”控制器架构中,每个卷只能在单个控制器上激活,而P8000可以允许每个卷在系统内所有控制器上激活。这样形成的全激活群集带来了稳定的负载平衡性能,为经济高效的扩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P8440支持四控制器的紧密集群,可扩展架构可以让您

逐渐无缝扩展存储,无中断地添加新的应用和工作负载,所有这一切均可在一个自主分层、闪存优化的阵列内完成。

UIS-Storage P8000 架构采用了底层硬盘虚拟化FastRaid技术来提高容量使用率、数据恢复速度、数据可靠性以及易用性。FastRaid将每个物理磁盘划分为小粒度的分配单元(chunklet),在管理员生成卷的时候,就会把需单元自动分配至逻辑磁盘(logical disk),然后logical disk组成了虚拟卷(virtual volume),无需管理员人工规划磁盘空间使用情况,并且不需要使用独立的热备盘。FastRaid技术将介质设备(基于磁盘或闪存)分为小块空间,对物理驱动器进行虚拟化后做RAID冗余保护,既能够保障数据可靠性,又可以提高可用性并避免容量浪费。

3.3.3.网络安全设计

核心交换机支持多业务安全插卡设计,未来可根据业务需要配备相应安全插卡实现网络安全H3C采用有线安全一体化解决方案,如核心交换机上部署FW插卡+入侵防御插卡+负载均衡卡,以满足用户现网需求。

较传统安全盒式设备优势:

●稳定性:安全板卡载体机箱配备双引擎+双AC大功率电源+大功率散热风扇

双引擎冗余备份转发数据无论从性能还是稳定性都完败盒式设备。

双AC电源提供强劲且稳定电源输出,保证安全板卡稳定运行,电子器件不受电压

电流等外界因素影响,避免因为电源问题造成网络单点故障。

大功能智能可调节散热风扇,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高性能:安全板卡与设备万兆背板互联对接形成一个万兆的互联对接,插卡可以

调用机箱上任意板卡的端口(1GE/10GE/40GE/100GE)形成高带宽安全防护网络。

安全板卡功能基于一体减少网络单点安全设备部署,万一设备出现问题也可以快

速BY-PASS恢复网络。

●扩展性:可部署多台安全板卡设备相互之间冗余备份、机箱式交换机之间同时也

可以冗余备份,可通过业务需要扩展各类网络端口板卡供安全板卡调用,以尽行

安全防护,完全解决了传统盒式设备端口有限的问题。

●易管理:安全设备+网络设备融为一体,冗余安全备份,对与管理者而言,这只是

一台设备,简化网络拓扑、简化管理。

2.2.

3.1 防火墙

?设备部署模式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我们建议配置两台防火墙为双机热备方式,在实现安全控制的同时保证线路的可靠性,同时可以与动态路由策略组合,实现流量负载分担;

?安全控制策略

◆防火墙设置为默认拒绝工作方式,保证所有的数据包,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允许通

过,全部拒绝以保证安全;

◆建议在两台防火墙上设定严格的访问控制规则,配置只有规则允许的IP地址或者

用户能够访问数据中心中的指定的资源,严格限制网络用户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资

源,以避免网络用户可能会对数据中心的攻击、非授权访问以及病毒的传播,保护

数据中心的核心数据信息资产;

◆配置防火墙防DOS/DDOS功能,对Land、Smurf、Fraggle、Ping of Death、Tear

Drop、SYN Flood、ICMP Flood、UDP Flood等拒绝服务攻击进行防范,可以实现

对各种拒绝服务攻击的有效防范,保证网络带宽;

◆配置防火墙全面攻击防范能力,包括ARP欺骗攻击的防范,提供ARP主动反向查

询、TCP报文标志位不合法攻击防范、超大ICMP报文攻击防范、地址/端口扫描的

防范、ICMP重定向或不可达报文控制功能、Tracert报文控制功能、带路由记录选

项IP报文控制功能等,全面防范各种网络层的攻击行为;

城市规划中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中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8-12-18T11:02:43.7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作者:蔡丽彬曾琳 [导读] 慢行系统因其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作为一体化交通及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漳州 363005 摘要:城市原本就是以宜居来尊重人性与生活真谛的现代文明的栖息地。以此出发,市民乐得改变曾经“陀螺式”的运转生活,藉由“慢行系统”享有“慢的乐趣”,从而重构一种优雅从容的“慢生活”。而“慢生活”,既是“慢行系统”的旨归,也是“慢行系统”盛行的必要支撑。 关键词:城市规划;慢行系统;研究 引言: 慢行系统因其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作为一体化交通及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成为促进城市交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现有问题的有效方式,故在城市规划中着重进行慢行系统的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的特征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而其中就包含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方式所占比重在所有城市交通中也最大。“慢行交通”指的就是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的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的出行方式,城市慢行交通特点如下:(1)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出行,上班、购物、吃饭等等;(2)对于短距离出行,慢行交通较其他方式有明显的优势;(3)相比其他交通方式而言,占用空间不大;(4)分布广泛,节能环保;(5)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事故频发,难于管理。在城市交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较多考虑机动车道,忽略了对于步行和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的关注,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空间的利用和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很大影响,所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设计,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活。 2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 2.1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是指以非机动车作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本文所指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指自行车交通),骑行者享有交通优先权,提供从一个地点到另一地点出行机会的一套与机动车、行人不同程度分离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包括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专用路、停车设施、过街设施、非机动车信号设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综合国内外现状看来,城市中非机动车交通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阿姆斯特丹模式——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巴黎模式——短距离及与公交接驳的辅助交通工具;香港、新加坡模式——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健身工具。 2.2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是由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开放的步行空间,包括居住区、商业区、风景游览区等内部的各步行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步行专用通道网络所组成。城市步行系统为市民提供的是与机动车完全分离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 3设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的对策思考 3.1公共资源的配置 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首先需要慢行路网,其次需要公共交通和其他公共资源的配套,可以说是一项综合考验。需要说明的,慢行系统主要适用于短途出行。所以,这就需要城市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便捷、顺畅,从而使慢行和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共同构成市民的完整出行。 此外,市民慢行习惯的养成,还有赖于公园、体育场馆、图书馆、学校、医疗等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布局。以广州为例,广州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五年,广州将投入近21亿元打造“图书馆之城”,其中一个指标是出门步行15分钟就能到。 只有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等公共资源网络化布局合理,从而适合市民通过“慢行系统”抵达,慢行才会成为一种主要的出行选择。否则,某一种必需的公共资源布局较远,而其间的公共交通亦不通达,很多人就不得不选择机动车出行去对接那种公共资源。 3.2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视觉感受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强调景观享受的慢行,将城市良好的山水、绿化景观与慢行交通结合起来,使慢行出行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强调慢行过程中人的视觉感受,人们在慢行环境当中的景观需求和休憩交往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应成为规划者重点关注的问题,要注意慢行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针对慢行交通的主体偏向老年人、青少年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特点,在重要的慢行交通节点应加强对慢行者的指示,增加透明度,这也是适应老龄化社会与多元化城市生活的需求。普及无障碍设计,并要求具有亲切的空间,应尽量避免过于凹凸不平的路面。 3.3划分慢行区域 根据城市用地空间的布局,利用快速路、主干路、铁路及江河湖泊将区域划分为多个慢行岛;再以次要道路为边界,对这些慢行岛进行重新划分,在慢行交通发生量较大的区域形成慢行核,如居住社区核、商业办公核、校园核、历史街区核、公园绿地核、工业核等,在慢行核内保障商业服务设施、公园绿地以及交通枢纽的完整性,保证慢行交通者使用,鼓励市民在核内完成出行。 3.4依据城市特征,选择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模式 慢行系统规划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布局特点,考虑多种交通模式和需求特性,主动适应城市发展和交通服务的新趋势,以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理念,指导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根据慢行系统的供需分析,结合各种慢行交通设施的特点,慢行交通系统一般采用点、线、面和网多层次、全方位的规划模式。慢行系统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中心放射型、组团并联型和组团串联型等三种,应根据城市布局形态、城市规模、人口分布、设施建设等条件进行选择。 3.5创建慢行空间 创建慢行空间尤为重要,其方式也非常多,比如可以通过完善整体道路交通设计、道路断面设计、控制建筑后退距离和布置停车设施以及积极引进非机动车道路等措施实现。与此同时,在创建慢行空间的过程中还可以将道路断面设置为多样性,体现人性关怀的同时满足

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中学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

中学数字化校园设计 方案 一、平谷四中简介 平谷区第四中学始终建于1972年,当时叫各庄联办中学,1987年改建为平谷县第四中学,2002年县改为区后,随之改为平谷区第四中学。按照名校带动,合作办学精神,与市第十四中学协商,2005年经市教委、市发改委批准,将平谷区第四中学更名为市第十四中学平谷分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市校园环境示校、市教育科研先进校、首都平安示校、市中小学先进集体、市文明礼仪示校,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连续几年被评为区师德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单位,现设教学班27个,学生940余人,教师190余人,教务处、德育处、教科研室、办公室、总务处、团队办公室、档案室、文印室、医务室、安保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学生计算机房两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荣誉室、健身房各一个。塑胶运动场面积16675平方米,标准的塑胶环行400米跑道,拥有篮球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校植有玉兰、黄、女真、小波、雪杉、银杏、法国梧桐、白蜡、垂柳等3万余株。校外栽草11000平方米,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2010年我校开始对校舍全面升级改造,预计2012年9月建成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栋实验楼,共计教室48间,专业教室23间,在完成基础建设的同时,我校计划对原有校园网络进行重大升级改造, 二、现有网络设备软硬件及人员配备状况

我校现有计算机台,校互联,通过光纤与教委信息中心联网,带宽200M共享,原有教委统一配备的北控CMIS系统,卡管系统,专业网管2人。 三、数字化校园要实现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涵盖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应进行统一规划、承前启后、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从总体规划建设上分为三层结构:服务接入、校管理层、基础设施层。满足以Internet、移动计算机、智能终端及移动以及校师生员工在任意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Where),任意方式(AnyType)的访问及应用(AAA应用)。 服务层:包括门户接入、目录服务、WWW服务,其中WWW 服务涵盖校管理的诸系统应用。 校管理层:主要由校信息服务(包括办公系统、人事、财务、教务、学生、科研、物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校园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 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 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 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 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 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 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比如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 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 合人体的尺度。 2.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 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 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 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 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 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 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 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 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 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 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 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 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 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 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 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 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 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 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 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 和人居环境。 突出主题原则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一、慢行交通 1、概念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2、慢行交通的基本特点 ①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②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慢行交通以人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步行速度在0.5—2.16 m/s,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 km/h左右;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小于3km; ③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④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 3、定位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团内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慢行交通不仅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以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为中心的慢行圈的高品质建设是保障慢行交通权利,提高慢行交通品质,引导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环节。 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慢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素;慢行行为是系统的动态要素。慢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 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 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设施,包括人行道(sidewalk)、人行横道(passway)、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根据学校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立足东丽,面向天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工学结合高要求、专业建设高品位、教育教 学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水平、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十三五”末期实现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跨越,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本期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将我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 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 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建设,使全体师 生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遵守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 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 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 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

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说明

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 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为了创造“新北京交通体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打造北京新形象,北京海融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慢行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理位置示意图 海淀区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西起西六环,东至温泉地区界,南起海淀区界,北至温北路。本次设计所包含道路为温北路、双坡路、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御风路、叠风路、簸箕水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路和白家疃东路,共计9条道路,全长约9.37km。 具体项目情况表 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规范 (1) 设计依据 1、北京市交管局设施处《2018年海淀大修及慢行道路交通组织变化审查会议纪要》; 2、海淀交通支队《2018年道路大修慢行系统建设会议纪要》; 3、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京海淀发改(审)【2018】112号。 (2)相关规范 1、现况1:2000地形图; 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2016.05); 3、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J12549-2014);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6、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 7、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 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 9、《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 11/T 493.1-2007);(DB 11/T 493.2-2007)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1、现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三、设计内容 本区域涵盖温泉公园、北京市第101中学温泉校区、北京行政学院二分院、温泉凯盛家园、北辰香麓,望麓园、白家疃欣麓园、尚峰尚水、福溪家园、温泉人家、北部文化中心等,该区域人流量较大,自行车骑行及步行出行人群所占交通比例较大。 项目周边分布情况 现有交通标志标线基本齐全,部分路段已设置机非隔离栏,路面状况整体良好,现有道路慢行系统基本完善。本次道路慢行系统改造所包含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非机动车道彩色防滑路面、热熔自行车图案、安装机非隔离栏、阻车桩(材质为铸铁)、交通标志(非机动车道指示标志)、缘石坡化、新建盲道等。 四、工程设计 温北路 本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黑龙潭路,全长3800米,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现况按公路性质修建,单幅路,中间车行道宽16m,机非混行,中间机动车道一上一下,共8m,两侧各4m非机动车道,外侧无人行道。道路路面状况整体良好 1、平面设计 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 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 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 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 树脂胶 4、交通工程 温北路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 双坡路 本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温北路,全长650m,城市次干路,四幅路形式,中间隔离带宽12m,两侧机动车道各宽7.5m,两侧机非分隔带各宽2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m。 道路温泉路至显龙山路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显龙山路~温北路西侧人行道破损较严重。 1、平面设计 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 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2019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2019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20**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范文1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 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 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 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 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 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 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 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 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在我校数字化校园统一的规划下,重点收(搜)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的各类教学资源库。将大量的电子备课资源、课件资源、题目资源、案例资源、

科研成果资源、学生学习社区资源、教师学习资源、电子图书资料等收(搜)集、 筛选、整理、优化,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加强 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辅助教学力度。 3、教学数字化 以“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思想,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 建设和应用,整合完善学校办公OA、一卡通、教师发展档案管理等管理系统,构 建覆盖全校日常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 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我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智能化管 理的水平,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4、教学应用数字化 进一步提高教学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挥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效益,构建智能先进实用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使用,践行教育部“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信息化要求,将信息化技术真正地服务教育,服务老师,服务学生! 通过建立网络资源与其他学习资源相互沟通的体制,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 资源,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益,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 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 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 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张店一中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淄博市政府《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意见》和《全市高中学校提报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张店一中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张店一中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德军 副组长:毕庆才赵光王家刚 组员:陈浩房辉刘爱平刑善岳吴长春崔金平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机房3个,分别兴建于2010年和2011年,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9%,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0M),并已保证信息点公布到每个教学、活动、办公场所。专用服务器2台,分别用于校园办公平台和FTP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2个,所有普通教室中全部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拥有生化探究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室。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办公平台。学校现有蠡风校园办公平台一套,已开发使用了部分功能,实现了通知信息发布、教师签到、教师备课、教师教研、业务交流等数字化,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止我校为所有专任教师每人配备了1台笔记本电脑。相关功能科室还配有办公电脑和打印机。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生态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生态园湿地公园 方 案 设 计

1.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编制原则与编制范围 (1) 1.3.1编制原则 (1) 1.3.2编制范围 (2)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2.处理规模与目标 (4) 2.1处理规模 (4) 2.2进出水设计指标 (5) 3.方案选择论证 (6) 3.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6) 3.2处理工艺简述 (7) 3.2.1水解酸化池 (7) 3.2.2接触氧化池 (8) 3.2.3辐流沉淀池 (9) 3.2.4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9) 3.2.5污泥浓缩与机械脱水 (15) 3.2.6快渗基本原理简述 (16) 3.3工艺方案比选 (16) 3.3.1.方案一论述 (16) 3.3.2方案二论述 (17) 3.3.3方案三论述 (18) 3.3.4污水处理方案比较 (19) 3.4污泥处理方案 (21) 3.4.1污泥处理方案比较 (21) 3.4.2污泥处置方式 (22) 3.5选定方案设计 (22) 3.5.1工艺流程 (22) 3.5.2工艺设计参数 (23) 3.5.3主要构筑物 (26) 3.5.4各处理工艺单元的去除率 (27) 4.总平面与景观设计 (28) 4.1总平面布置 (28) 4.2景观设计 (28) 4.2.1设计依据 (28) 4.2.2设计原则 (28) 4.2.3设计目标 (30) 4.2.4设计理念 (30) 4.2.5景观设计构思 (30) 4.2.6种植设计 (31) 4.2.7道路设计 (32) 4.2.8服务设施设计 (33)

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教育在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日渐完善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数字化学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与因特网连通,约10%的学校建成了无线网,部分学校已达到了学生人手一机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然而在我国,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如何体现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教育的现代化只能是无本之木。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学校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1、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 我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又是教育部挂牌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建有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支持系统,师资方面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大量新引进的各地优秀教师和高素质的应届大学生。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根据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学生的特点,确立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人生预备教育”为办学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特长,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为育人目标,以“人生预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统领全校的科研课题,以建成“环境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分析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及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9-02-27T16:38:38.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张博 [导读] 摘要: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惊人的全球城市化发展速度,环境问题也在以同样的速度恶化,人们物欲的享受直接导致了各种资源、能源极速枯竭,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雾霾更是严重的侵害了人们的健康,气候变暖直接给个别国家造成了国土即将消失的威胁,这些问题还只是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冰山一角,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城市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与 津南区规划设计所天津 300350 摘要: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惊人的全球城市化发展速度,环境问题也在以同样的速度恶化,人们物欲的享受直接导致了各种资源、能源极速枯竭,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雾霾更是严重的侵害了人们的健康,气候变暖直接给个别国家造成了国土即将消失的威胁,这些问题还只是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冰山一角,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城市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城市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策略;分析 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稳步上升,环保问题也随之发展成了世界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重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上演一场社会与经济发展走向的改革,生态城市的创建成为了全人类的目标。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等等概念的出现,使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蕰含了更丰富的内涵,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更符合当代人对生态城市的要求。 1绿色生态城市的概念 所谓的绿色生态城市就是依照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发展创建起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能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是在最大限度上依靠环境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一种生活、生产方式,简言之就是依照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一个既高效和谐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2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 2.1保持各生态要素共生,达到和谐性 所谓共生就是在相同的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态要素之间都能够建立起相互协作、合作共赢的生存关系。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还要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绿色生态城市不仅要满足人们自身的进化需求,还要充满文化气息、人情味,让自然与人、与社会形成一个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模式,达成绿色生态城市的和谐性。 2.2统筹规划,达到整体性 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需要同时考虑到居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要保证这三点能够统一,保证整个生态城市的整体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 2.3达到高效使用可持续发展性 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到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对于各种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性,以所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提高一切资源的使用率、再生性,从时间、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期达到所建城市可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3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 3.1确保城市的发展和整体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性 首先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整个城市的结构布局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做到实地勘查,整理出整个城市详细、可靠的数据、资料做为依据,要真正的做到心中有数,将绿色生态城市的设计方案做的更加细致化、完整化。其次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加强对环境容量地控制,即城市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环境压力,其中包括人口容量及交通容量和绿化容量。要把全部的因素考虑在内,要做到人文居住要素、环保问题、城市经济发展问题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能够相辅相成、共生共存,保证绿色生态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平衡性,要将设计方案反复和所整理出来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保证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3.2加强绿色生态城市的街区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受到交通、土地制度、商业经济利益等区素的影响,城市街区的尺度正在不断的扩大,而在此过程中各种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极为偏低,令城市的肌理、文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城市逐渐丧失了活力。首先根据绿色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绿色街区的设计基准是有弹性的街区尺度,是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街区与建筑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气候因素、生态安全、技术条件、交通、居民需求和对空间的认知等等要素之间的和谐性,还要与当地的日照情况、绿色植被情况、水体情况等自然要素相结合,从而规划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绿色街区。根据世界各国的研究认为100m×100m左右的街区尺度最能满足城市所需功能布局,最值得借鉴的就是欧洲城市所使用的“窄路密网”街区模式,从社会中心步行到边缘地带以5min或者1/4路程为基准,是目前绿色生态城市街区尺度的基本依据。其次,依据街区地开发需要以及老百姓的认识和街道性质的因素,需要设计合理的街道、建筑之间的宽高比例即D/H,街道的宽度是D,建筑的外墙高度是H。D/H≈1时,街道尺度最符合人的心理和视觉的舒适度。最后,在进行街区设计时,通过不同季节产生的条件对街区进行风和光以及热的分析研究,再结合形态学的原则,总结出符合当地街区自然环境的模式,从而制定出基于不同季节条件因素的绿色街区规划方案。 3.3绿色生态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 随着经济效益的日益增强,道路建设对环境的污染指数也是居高不下。在进行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道路的设计也是重中之重:①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尽量使用最简洁的路线,使道路长度缩短,从而使工程量减少到最大限度;优化道路线位的设计,减少对植被区和景观区的占用,同时在进行旧路改造时要充分利用旧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面上的结构材料,使资源再利用、重复利用;设计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加大绿化带科学合理的配置,减少噪声污染;②做好交通管理,合理配置各等级道路,减少车辆的绕行、拥堵,快速将车辆分流,减少交通压力,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3.4绿色生态城市的海绵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在整个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绵城市就是指整个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有蓄水、排水的作用,干旱时可将所蓄之水释放的作用。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排水、蓄水系统,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海绵城市,可以保证生态城市在面对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413667864.html,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作者:戴耀文 来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我国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了中职学校的现实需求。从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来看,在校园建设中引入数字化理念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对满足中职学校现实的发展需求,提高中职学校校园建设质量,提升中职学校校园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中职学校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特点,在中职学校中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数字化校园,成为了提升中职学校发展水平和发展档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对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握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重点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提高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1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出于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校园建设中得到了重要应用。考虑到我国中职学校快速发展的实际,中职学校为了提高校园建设质量和管理效率,对数字化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一现实需求的指导下,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了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把握数字化校园建设原则,制定具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保证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果。 2中职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需求分析及建设思路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我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是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的重要推力,是衡量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数字化校园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与应用并重、服务教学、效益优先”的建设思路,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空间环境下,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