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育

摘要: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育状态令人堪忧,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大程度是是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应试教育的实质就是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中学历史教育更需要如此。学史使人明智,中学历史教育不仅仅要传授基础历史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培养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的素质教育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应试教育历史观理性爱国素质教育

在中学阶段,历史学科属于边缘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地位。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被列为非中考科目,是老师和学生眼中的副科。各个学校为了升学率和学校的荣誉,在激烈的中考竞争大战中视为鸡肋,理所当然地将时间和精力花在语、数、外等必考科目上,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非中考学科地理和生物遭到了忽视和冷落。在一切为了中考的压力下,历史学科教学出现了如下情况:一是课时安排少,二是师资配备欠缺,三是被其他主科占用课时,四是无测验考试。据调查,初中历史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专业老师,大部分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课,他们只会照着课本念,学生被动地听。试问,他们拿什么来把学生的初中历史教育这个基础打好呢?师资匮乏及专业水平低是影响初中历史学

科教育的重要因素。另外,初中历史学科基本上没什么作业,平时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记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刻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你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犯错误时我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我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我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我深刻反省,最后发现自己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

中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精选范文

中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中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每年的3月是学雷锋活动月,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争做五好小公民"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号召全校同学迅速行 动起来,为让雷锋精神在校园内闪光而共同努力。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开展"学雷锋,争做五好小公民"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需要,是倡导一代社会主义新风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管理,加强养成教育,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指导学生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深刻领会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学雷锋活动的认识。二、活动时间 2019年4月5日------2019年4月30日 三、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1.活动的主题:学雷锋,争做五好小公民 2.活动的目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认真宣 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宣传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并以此为契机,强化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意识,引领学生理解五好小公民内涵,

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质,从而推动我校德育工作。 四、活动内容及要求 1.各班利用班团会、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雷锋事迹及雷锋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出好"学雷锋,争做五好小公民"专刊。 2.开展好一次高质量的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宣读学雷锋事迹,进行做五好小公民行为规范化教育。 活动要求: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班会课时黑板上要有宣传标语,活动内容要立足于本班实际,做到教育有针对性;活动形式立足于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3.全校开展校园创卫活动 各班在深入宣传雷锋精神的基础上,在班级、学校或家庭内外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全员参与校园创卫活动服务活动。 4.举行一次"爱心捐款"活动。 五、表彰与总结 对于班级涌现的好人好事,班主任应利用夕会或班会时间进行总结,将优秀的典型代表事迹公布在班级黑板报,让雷锋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学校将召开专门的总结大会,表彰先进典型。 xx中学教导处、政教处团支部 2019年x月4日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doc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恰当地确定并准确、具体地表述教学目标。 2.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新探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新探 发表时间:2017-07-20T13:55:21.01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作者:乐丽萍 [导读]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瑞华实验学校425700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往往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这在当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费解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中学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 我在授课时,让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摘要】教师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应该从“心”做起,让每一个教育的音符在心中发芽。 【关键词】德育;责任感;感恩 教师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恩格斯说:“心灵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有思想力,文化力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的使命和重任。固然各科的教学很重要,但在教学之中的育人是不容忽略的。如何实施这些育人计划,下面就个人观点浅谈一下。 1 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上课迟到,问其原因,大多数孩子总不承认是自己的错,不去寻找迟到的原因。宿舍、教室的地面脏了,他也不会去理会而他自己却自顾自地干着自己的事。大街上有人需要帮忙,而一些从他身边经过的人却熟视无睹,擦肩而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种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责任心,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心。2004年马加爵事件,大家应该知道,他最致命的弱点是什么?就是心灵有问题,斗志有问题。在做案前,他花了很多时候很多精力上网查资料:用什么工具杀人最隐蔽,逃跑时走什么路线等等,他都花了很多心思去考虑,但是,整个过程他都没为父母考虑过,马加爵他没有想到,当自己的父母以负罪的心情,给那些被残暴杀害大学生的父母们下跪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他缺少什么?责任心呀!什么叫责任心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2]。 我们学校也曾经留下感人的一幕,这事发生在三年前,学校刚成立,困难多多,学生心情浮躁,有一位学生想不开,想要跳楼,是我们可敬可亲的周校长感动了她,周校长在晚自修检查中,发现有个班在为一位同学过生日,校长发现过生日的正是那位想跳楼的学生,周校长走过去与她握手,祝福她,周校长还亲自回寝室拿了一个苹果,又再一次回到教室亲手送给那位同学!这位彻底被周校长的一举一动感动了,也让这位学生彻底醒悟了,明白了这世上疼她的人大有人在,父母、校长、老师、同学等,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对自己、父母、老师、亲戚朋友、社会负责!责任心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以身做责,找准教育的突破口。平时教育工作中我问学生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努力了吗?你认真了吗?”;我尽力了吗?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一滴水,要为集体争光,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

中学德育教育具体内容

喀什中学德育教育具体内容 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 人生新起点、心态、学习方法。 珍惜时光、学会关爱、有尊严、负责任。 青春期问题 高尚情操,面对挫折、拒绝诱惑。 自信、自立、自强 学会交往、人与人相处关系、正确使用网络 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与使命教育 新起点、新生活、新同学 团结协作,集体团队精神和奉献服务精 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善学、乐学、好学 生命教育 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生命的价值不放弃生的希望。珍惜个人品质和生命价值 善待他人 学会肯定、尊重和悦纳别人 青春期问题和烦恼困惑 青春误读:个性、与异性交往 走好青春第一步, 自我期待,认识自我、做有心人。 通过集体、他人、自己认识自己 发挥潜能、追求未来、学习规划 情绪管理 调控情绪 应对不良情绪,控制喜怒哀乐 培养兴趣与情趣,做乐观幽默的人

学会拒绝各种诱惑,金钱、游戏、毒品、赌博、色情、邪教。对不良事物说不。 安全教育 侵害防护和自护 男女生有别 自尊和自信 无价的自尊,知耻辱、懂羞愧。 善于尊重他人,维护人格,自尊者豁达 自信,我能行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乐观、好奇、专注 优点与进步 自立自强 学会自立,告别依赖 自主、实践和锻炼,人生当自强, 自强的精神,战胜自我,扬长避短。 意志坚强 面对挫折,不懂态度不同结果 应对挫折 为坚强喝彩 坚强意志实现人生目标 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守法、知法、用法 规则意识,法不可违 认清犯罪,学会法律保护 爱家家长

处理与父母关系 家的温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严是一种爱 逆反心理 理解和沟通 交往讲艺术 同学朋友 珍惜友谊 会择友 男女生交往规则 尊师、爱师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正确面对批评和表扬 理解老师、原谅老师 礼貌待师 礼貌是尊重,会说谢谢 因礼仪而优雅 竞争与合作 宽容待人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 诚信待人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小论文1000字 篇一: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 初中历史论文1000字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当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义叉渗透,并逐步趋向融通,注重学科联系的综合认识方式,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这一综合化趋势,促进了学校社会人文学科的综合化进程。 作为综合课程的《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有利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他们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不仅是对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社会问题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它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 二、基本理念

(一)本课程将大力提供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7-9 SS2 1.2.1)《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把全体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但引导学生综合地、整体地认识社会,逐步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本课程将力求真正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 《历史与社会》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它力求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整合形式合理,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不只是形式上的捏合。 (三)本课程将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整合基础是社会生活与历史变迁,即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描述,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本课程将从纵向发展来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从横向扩展来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知识与技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广大历史教师不段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践的特点,从新学期学生思想实际入手,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突出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本文探索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做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史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榜样鼓舞人,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使之落在实处。关键词: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教学主旋律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培养和发展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关键在青少年,从小教育他们树立爱国的情感和志向,长大了为国尽责,是十分重要的。试想,如果在一个人心中,不是充满着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不是怀有对祖国最无私最质朴的情感,即使他有睿智的头脑,健康的肌体,又怎能为国家兴亡燃烧起一份质朴的激情?又怎能保证自己的民族不再落后,倍受欺辱?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科教学,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合于历史教学之中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如何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因素,使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好的效果,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 教学中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要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以史育人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始终轰鸣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学中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表现在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 首先,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来自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史向学生展现了一幅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画卷。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块土地上,有着远在一百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所留下的遗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代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林州市采桑镇三中秦晓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德育对于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这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所在。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发展他们的思想道德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按照无产阶级的利益调节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抵制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侵蚀,立志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代,他们肩负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与民族的希望。目前有些学校学生思想觉悟低,拉帮结派的有之;打架斗殴乃至伤人致命的有之;小偷小摸、拦路抢劫的有之;谈情说爱、出双入对闹出桃色新闻的有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致使同学之间不团结的有之等等。种种现象令人瞠目,试问对这些学生若不及时教育他们,拨乱反正,能胜任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吗?能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宏图伟业吗?答案显而易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竭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他们的德育信念是责无旁贷的。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学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

初中德育教育案例

初中德育教育案例 记一次偶发事件的处理 一、事件发生 2007年1月22日的中午,我进入校门以后象往常一样先进教室去转转,看看中午在校吃饭的同学是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中午班上的纪律是否正常。尽管一年多来从值班老师那边反馈来的信息都不错,说我们班的纪律不错,但从接手这个新班级开始就养成的中午有时间都到班上去走走的习惯却改不了。进入教室以后,班上一切如预料中的一样的正常,在校的十多位同学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埋头或做作业或复习或阅读,连平时很不用功的,上周还在值日班长记录上记载有抄作业行为,且上周英语总复习的听写没过关的杨云祥也在奋笔疾书,我感到颇为欣慰,就顺势往杨云祥那边踱过去,想去看看他在写什么,顺便表扬一下他,期末总复习了,又是全市统考,“我的表扬也许能激发他的斗志呢!”我有点得意地一边想一边就来到了杨云祥的身边。谁知这一去不看不要紧,一看我是气不打一处来,在他的训练卡边上放着我们班政治成绩颇好的一位女生的训练卡,政治课本放在训练卡的前面。 我在班上一直三令五申:“作为班主任我最痛恨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抄袭作业,二是撒谎,不诚实,同学们有不懂的题目可以在跟老师解释以后暂缓上交,但一定要主动去请教老师把难题解决,如果解释有困难可向我求助。抄再多的作业和答案都不如每次认真弄懂答案的来源,掌握解题的方法更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言尤在耳,他居然吃了豹子胆,在我进入教室以后仍然不动声色地抄作业,简直太没救了!我是火冒三丈,厉声喝斥:“杨云祥,你在干什么?我上个星期才找你谈过,你今天居然在抄作业,你太让我失望了。”说着我一把把他的政治课本夺过来,啪地一声合起来扔到桌上,觉得还不解恨,把他的政治训练卡一把抓住,三两下就给撕掉了,并训斥 到:“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做作业,那你以后可以不用做政治作业了,做了也没用!”本来就很安静的教室此时更是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到。我能感觉到虽然同学们都没有回头看发生了什么事,但手中的笔都慢下来或都停下来了。我意识到我火发大了,但抄作业这一现象一定要治,这是原则,不能让步。略为思考一下,我冷冷地对杨云祥说:“你跟我到办公室来。”然后我向后门走去,走出两步以后发现他并没有跟上来,我又提醒了一次,他似乎并没有要跟过来的意思。我伸手就去拉,他居然很用力地要甩开我的手,刚刚硬压下去的火陡然又串了上来,当班主任这么多年了,尤其是到德圣以来还没哪个学生

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 第一:语言关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第四:情感关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能

(完整版)中学历史教学法--于友西(教材整理)

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答: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1.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 2.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 3.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 4.研究中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学习心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 6.研究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学习中学历史教学法的目的 ①为了培养合格中学历史教师的需要 ②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③为了中学历史教师自我提高适合时代要求的需要 3、学习历史教学法的意义有哪些P12 (一)帮助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真谛,尽快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二)能帮助学习者自觉地意识到该向别人学什么,从而缩短自己成熟的过程。 4、学习历史教学法的基本要求P13 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②在学习中要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复地联系 ③要下大力气学习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的方法 ④要多观摩、多揣摩 ⑤要本着“诗外学诗”的精神随时学习、永远学习 第二章历史课程论 1、影响历史课程编制的因素P24 影响学校课程编制的因素: ①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具体反应在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上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发展水 平 ③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学习需要和认知可能性不同,设置课程也不同 ④民族传统文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 ⑥教育学理论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教育观念或对教育作用认识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学校课程类型 ⑦学校实际管理与操作对课程编制的影响 影响历史课程编制因素 ①国家政治和政策导向。体现出国家的政治思想。 ②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公民教育的总体需要 ③历史学科发展现有状况。历史学科的研究传统,研究水平,影响到历史课程的编制。 ④学生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特点。 2、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P29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李 虹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李虹 教学是一项受多因素制约的极其复杂的工作,要想抓好这项工作,必须运用相对合理且 卓有成效的方法。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工作者乃至大教育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讨,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汲取过许多深刻的教训,形成了一些由基本教训活动系列 按照特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具有更高综合程度的教学活动系列,即“教学方法”。但是,“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总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指导思想、教师个人能力素质、所教学生 身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科不同,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而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 不断深入发展,教学方法更处在改革变化的过程中。结合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我个人认为历 史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 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 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改进历史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 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是当作接受者。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判断、筛选、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吸收新知识,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原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再对新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形成新的观点。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者。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之间的思想、经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教学和反思,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眉飞色舞地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 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教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 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 皇的功过;角色扮演并评判刘邦、项羽等人物;生活中的“破釜沉舟”透视;史图结合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历史课本剧表演等。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参与分析、参与研究。 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学 习氛围,而且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建立起了平等 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三、认真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 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通常,预习新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 浏览教材;2、了解本节的内容提要;3、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4、找出上课时应重点解 决的问题,特别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可用彩笔勾出。这样,通过预习,学生对本 节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不理解感到有困惑的地方,上课也可以特别留心,听课的时候 可以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保证当堂的内容当堂掌握。

浅谈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学德育突出问题解决策略 论文摘要:当前中学德育中存在着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基本途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效果等突出问题。应把握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强化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性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口号,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学德育的整体实际效果,与广大中学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比较,可以说是很不相称的,中学德育实效性差已经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各科教学中,通常又把政治课作为直接德育途径,把其他学科作为间接德育途径,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首先看政治课的状况。中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甚微。中学的政治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往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令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

中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中学生德育教育案例 个旧十五中张蕊娟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是不言而喻的。当班主任确实很苦,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早操到晚寝,还要揣摩学生的心思,一有问题就得找来谈心……真的很忙!自从当上班主任,我从不敢关机,生怕学生有事找不到我。但如此的披星戴月又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处之迹,师生感情就更加浓厚;与学生倾心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下面是我们班的一些德育教育案例。 【案例1】转化学生与老师相冲撞的案例 我是今年新来的老师,正式上岗已经是十一月份了,刚来学校就接手了高一(2)班的班主任。上任之前,以前的班主任跟我说了很多班主任每天都要做些什么,班上某某学生是什么性格……得多留心!在第一个星期我就注意到此学生特别懒,每天早上都找理由请假,或是干脆不来!我发现后就找她谈心,并对她进行教育,慢慢的此学生觉得我给她面子,不当着全班的学生批评她,改善了很多,还敢于跟我说心里话。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一天晚自习此学生与某科任老师发生冲突,下自习后,老师把情况告诉我,是因为老师说了不要讲话了,但此学生还在讲,就叫她站起来,她不站老师就生气了,去抓她衣服试图让她站起来,那学生就跑出教室了。老师临走时说:“我真同情你带了这样的班级,你去和她讲让她来给我道歉,否则,我以后不让上我的课!” 我听了之后就打算去教室了解情况,经过厕所时,刚好看到那学生从厕所出来,她一看到我就说:“张老师好!我想跟你说点事。”我已经知道她要跟我说什么了挺高兴的,至少她能主动跟我说,事情就好办多了。我就说:“你说吧!”“张老师我很对不起你又给你添麻烦了,我刚才和某老师发生冲突了,事情是这样的,刚才上自习老师发试卷考试,由于没听清楚要做到哪,就问其他同学,老师就说我在说话,叫我站起来,可我不是真的在讲话,老师也不听我解释,我不服不想站起来,她就来抓我衣服,我就跑出去了”由于我们学校上课期间宿舍门是关着的,校门也出不去,所以我赶紧问她这两节课去哪了,“在厕所,没地方可去,老师我说的是真的,我们班的都可以作证。”我相信她所说的,我也知道这次的事是老师性子急了点,但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更多的应该站在科任老师的角度处理问题,就对她进行教育:“作为一个学生,不管老师做得对与错,都不能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在这点你已经错了,如果你实在想不通,课后在去找老师谈,你觉得呢?”她不停地点头说是,“老师急了批评你们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我不是也经常批评你们吗?”“不!张老师你批评我们是我们真的错了,我们服的,可……”“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碰到类似的事得冷静,千万不要与老师发生冲突,不然吃亏的事你自己,明天去给某老师道个歉,就一切都过去了。”她一听急了“张老师我不想给她道歉,可以吗?”我知道她还是不服,就鼓励她:“错了就要敢于说对不起!这很难吗?……”最后她答应了,我很高兴这件事处理好了。第二天早上她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张老师昨晚的事小娃都跟我说了,你说得很对,学生不应该与老师发生冲突,我会让小娃去给那老师道歉的,但是请你转告那老师,以后她在这样对小娃的话,我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周艳东(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中学)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策略及技巧。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主体地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学习、思考、质疑、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不断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和提高历史修养。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学起于思,问题对于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等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探索近代化道路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话题出发,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全部串联起来,理清了知识脉络,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主体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声像一体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历史事件变得丰富多彩而生动有情。例如,在学习唐朝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贞观之治时期的视频,让学生在大唐盛世的氛围中提高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历史理论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应该注重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要选择那些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材料,通过进一步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知识。三、强化合作教学,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重要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讨交流。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当学生能够意识到既有消极意义又有积极意义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被拓展了,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了。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改编历史话剧、小品等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