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际关系分析(PAC)理论

人际关系分析(PAC)理论

人际关系分析(PAC)理论

人际关系分析(PAC)理论

人际交往分析理论是由加拿大柏恩博士于1964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用以说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角色认知对交往类型的影响。人际关系分析理论又叫PAC理论,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包括三种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三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Parent,简称P)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Adult,简称A)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

孩童(Child,简称C)身份像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让人讨厌。他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是……”“我想……”“我不知道……”“我不管……”等等。PAC理论认为,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并不一致,而成人状态的思考和反应则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因此,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

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个性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