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_张凤林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_张凤林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_张凤林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_张凤林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张 凤 林

【内容提要】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在当代的延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它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各种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其二,是它的分析方法以及许多概念、原理在一

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引进、吸收和借鉴,从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经济学

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研究方法上,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在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建构与

发展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不同程度地为后凯恩斯学者所吸收,马克思的货币理

论与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承继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

作者张凤林(1954- ),东北财经大学富虹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连 116025)。

一、经济研究方法

后凯恩斯经济学派是在战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旨在反对新古典主义和

边际主义、倡导复兴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流派。因此,这个学派虽然属于凯恩斯主义,其经济

思想却受到古典经济学的重大影响。而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历史承继关系,它自然地

也受到了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影响。这也是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具有“左”倾特征从而被称为“凯

恩斯经济学左派”(Left Keynesians)①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研究方法上。马克思在引述一位俄国学者

对他的研究方法的评价时,曾将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明确概括为唯物辩证法。②这种方法有两个基

本要点:其一是抽象分析,其二是历史或动态分析。正是运用这种方法,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商

品货币关系内部所包含着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由这种关系阐明了剩余

价值生产、分配与积累,从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运作

机制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马克思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那里通常也被称之为社会的、阶级的、历史

的、演进的、动态的方法。③它虽然与主流派所通行的经济研究方法(超历史的、静态的、均衡的方

法等等)难以相容,但是却对后凯恩斯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凯恩斯学者(特别是它的第一代?本文是作者主持的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凯恩斯经济理论最新进展追踪与评析”(07BJL034)的部分研究成果。

①P. Kerr, “A history of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P. 479-496.

②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24页。

③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98-400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人物琼·罗宾逊等)出于反边际主义的理念,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颇为欣赏。例如,罗宾逊曾指出:“马克思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需要用历史眼光而不是均衡方法去思考。”①马克思的分析结构,经过调整将可以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与积累提供“非常宝贵的工具”,为有力地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打下基础”。②卡尔多也说道:马克思经济理论是分析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一个极为强有力的工具”,就动态分析而言,它可以与凯恩斯的分析形成互补。③所以,尽管后凯恩斯学派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也许并没有达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高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积极地借鉴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来创建反边际主义的理论体系。这种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阶级关系分析。阶级关系分析是马克思抽象法的一个必然结果,他认为物与物关系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与人、主要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因而只有进行阶级分析才能抓住现存生产方式的本质。在现代西方非马克思经济学阵营普遍排斥阶级分析的情况下,后凯恩斯学派却明确坚持了阶级分析方法。他们认为,阶级分析首先体现了经济学主题的要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主要表现为总产出在各大社会阶级或集团之间的分割,其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揭示这一冲突的原因、过程、后果及其解决途径。其次,阶级分析也是准确地刻画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必要层次。处于不同经济地位或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例如,以财产收入为主的雇主阶层和以工薪收入为主的雇员阶层,其各自的消费与储蓄倾向、风险偏好程度就明显不同。因此,按照人们的特定经济地位将其划分为不同阶级(或集团),进而考察不同阶级(或集团)特定的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比泛泛的一般理性经济人行为分析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助于把握经济复杂系统的具体的结构特征。由此,在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中,从基本概念的提炼到分析框架的建构,都贯穿着阶级分析的线索。例如,他们通常不是去一般地谈论价格变动的需求效应,而是强调不同阶层收入对不同层次消费(例如,必需品与奢侈品消费)的影响。不去建立一般的消费函数,而是分别考察工人与资本家两大群体不同的消费与储蓄倾向。不去研究所谓统一的收入份额决定,而是致力于揭示工资收入与利润收入决定的不同机理。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阶级对立与利益冲突关系。

(2)强调制度分析。这也是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一个传统。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关系的法律化,便形成了各种(正规的)制度,它们既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又影响着(反作用于)人们的经济行为。后凯恩斯学派特别注重各种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认为经济分析不应仅着眼于物质技术关系,而且也应将社会经济关系或制度因素纳入其中,使这些因素成为确立某些变量关系或行为关系的重要依据和约束条件。循此思路,他们深入分析了现代大公司制度,明确指出了微观市场结构的垄断或寡头特征,由此表明供求完全竞争定价的均衡价格理论的非现实性,进而代之以新的厂商管理定价或加成定价理论。他们还分析了现代社会产权制度,揭示了产权是决定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琼·罗宾逊曾经指出,资本所以获得收入利息或利润,其根源就在于资本所有权,资本积累的客观要求从制度上决定了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集团以利润形式占有总产品的一个份额。④这也正是资本主义不仅以消费为目的、而且同时还以获取最大利润为动机的制度原因。⑤从这一视角来看,流行的用资本生产力来解释利息或利润的所谓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便站不住脚了。此外,他们还分析了工会制度对工资谈判从而价格决定的影响,考察了现代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对企业投资决策、居民的流动性需求进而总需求的影响,等等。近年来,一些后凯恩斯学者受到制度学

①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2003, P. 212.

② 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3页。

③ N. Kaldor,Essays on Economic Stability and Growth,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80,PP.246-255.

④ 参见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篇第3章。

⑤ J. Robinso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Macmillan & Co., 1956, P.15.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派分析的影响,又试图探讨现代大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在弱化不确定性方面的重要功能。①正是基于

制度分析,使得后凯恩斯学派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新古典和凯恩斯主义主流派的富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3)倡导动态非均衡分析。尽管后凯恩斯学派并没有在马克思那样的历史暂时性或历史过渡性

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但是他们却受到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历史感的

强烈影响,认为凯恩斯关于不确定性的论断可以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动态发展和波动的分析

相结合。根据凯恩斯的论断,由于未来具有基本的不确定性,经济人的严格的理性选择行为将不再

可能,一切将依照惯例行事,从而均衡分析将不再适用,这就需要代之以非均衡分析。罗宾逊受到

马克思方法论的影响,更试图由这种不确定性引申出经济运行的历史特征,强调经济学应当采用动

态的非均衡方法。她指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处于“历史时间”中的经济,过去的不可逆转,未

来的无法确知,处在当下的经济人只能凭借经验、惯例以及预期行事,其结果便难以保证过去→现

在→未来的连续平稳发展,由预期变化所导致的短期无常波动性和长期不稳定性必然成为事物的常

态。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恰恰就是这种不稳定性的反映。因此,经济学应当坚决摈弃均衡的观念

和方法,而致力于去反映真实世界中的动态不稳定性特征,揭示这种特征的生成机制及其经济后果。

近年来,保罗?戴维森(Paul. Davidson)、道(S. Dow)、劳森(T. Lawson)等第二代和第三代

后凯恩斯学者不但发展了罗宾逊等人的上述思想,而且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乃至其哲学基础方面

进一步展开了更深入系统的探讨。戴维森明确提出了非遍利的(non-ergodic)世界观②③,指出现实

的社会经济是一个非遍利的、有机的体系,其内部联系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又随着人们的知识、行

为以及制度等因素在时间过程中的演变而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必须彻底打破主流派所热衷的“遍利

观”,以非遍利的、演进的、历史的分析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道探讨了所谓“巴比伦思想模

式”(Babylonian mode of thought)④,其含义是,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不能采取单一的从公理到

定理的推理模式,而必须时刻坚持现实导向的原则,将复杂现实分解为不同侧面,在这个基础之上,

则可以根据经济研究的不同层次而具体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分析技术,其中当然也不排除局部地采

取某些均衡建模的方法。劳森等人则在巴斯卡(R.Bhaskar)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一种新的社

会科学哲学或社会科学方法论,即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⑤⑥这种理论既反对先验的观念论,

也不同于经验实在论,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论(ontology)哲学思想,即超验的实在论(transcendental realism)。它认为,现实,特别是社会现实,不像经验实在论所说的那样简单地由原

子式的事件与经验组成,而是一个复杂、分层、有纵深的实体,人们在经验层面所感知的事件与事

件关系是由其所不能感知的处于深层的结构与机制决定的。科学认识的功能在于揭示这些结构与机

制,而不是拘泥于经验层面的程式化推理,这就必须放弃传统上流行的经验实证主义以及逻辑实证

主义的方法,而采取由表象向深层追索的所谓“溯因推理”(retroduction)的方法。这些方法论研究,

虽然提法不尽相同,但是显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现实的复杂性,从而反对方法论的简单

化和表面化,特别是反对主流经济学中所盛行的公理化的实证主义方法,而主张采用现实导向的方

法论,诸如历史的、动态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以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归类

比较来揭示事物内在机制的溯因推理方法,等等。所有这些方法论主张和观点,显然都是与马克思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脉相通的。特别是批判实在论的溯因推理方法,它实际上说的就是人类思维由

①S.P. Dunn, “Towards a Post Keynesian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ome Galbraithian Insights”, in K. Nielsen, ed.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 Ambiguity, Ment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s, Edward Elgar, 2004.

② P. Davidson, “Re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New York,1996, 18(4),

PP.479-508.

③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2003, PP. 280-284.

④S. Dow,“Post Keynesianism and Critical Realism:What Is the Connection?”,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

New York, 1999, 22(1),PP.15-33.

⑤ T. Lawson,“The Nature of Post Keynesianism and Its Links to Other Traditions:a Realist Perspective”,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New York, 1994, 16(4),PP.503-538.

⑥托尼?劳森:《一个经济学的实在主义者理论》,参见马克?布劳格等编:《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张大宝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338-375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具体到抽象的行走路线,所以不过是对马克思的辩证的抽象分析方法的一种现代重述。批判实在论

的创始人巴斯卡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抽象分析就是超验的推理分析方法。①

所以也

可以说,马克思是批判实在论的重要先驱。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思想对后凯恩斯学派方法论的影响,

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理论研究方法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渗透到深层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或

认识论层面上。

二、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分配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中。这一理论表明,虽然全部新产品价值是由

劳动创造的,但是以工资形式归工人所有的只是等于在劳动市场上按照价值规律与资本相交换的劳

动力的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要小于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全部价值,其差额亦即剩余价值或利润将

基于资本所有权的要求而归资本家所有。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既是一种生产理论,也是一种分配理

论,它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收入分配所具有的剥削性质和所包含的阶级利益对立。从学说史

的角度来观察,这一分配理论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在价值分析的抽象层面上讨论收入(实际

是价值)的分配,其二是诉诸社会阶级关系以及制度因素诸如资本所有权决定收入的分配。

上述分配思想在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虽然后凯恩斯学派

一般不赞成马克思关于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抽象分析,并且也不像马克思那样因为利润体现了资本

所有权对劳动创造的产品的占有就得出根本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结论。但是他们认为,马克思(以

及古典派)的分配理论要比新古典派纯粹用物质技术关系决定收入分配的要素定价理论,特别是其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高明得多,更加具有现实基础,可以被利用来探讨现代社会的分配问题从而建构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基础。

最先引入马克思分配思想的是卡莱斯基。卡莱斯基被称为后凯恩斯学派“最重要的守护神”②

他试图借鉴马克思的再生产分析框架构建一种三部门、二阶级的分配理论,其要点是:生产结构分

为资本品(I )、资本家消费品(II )、工人消费品(III )三大部门。总收入从供给方面分为利润(P )

与工资(W )两部分,利润又分为用于积累(I P )和用于消费(C P )两部分。总收入从需求方面则

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假设工人无储蓄,在各部门保持均衡比例从而总供求平衡时,必

然有工人消费等于工资,资本家投资和消费等于利润。其简单图式如下: I : ()1

11I C P P W ++

() :表示在本部门内部交换 II : :表示在各部门之间交换 III :()333I C P P W ++

卡莱斯基认为资本家支出是决定总需求的关键因素,一旦给定这种支出,总需求与社会生产结

构也就给定,利润份额从而收入分配格局也就决定了。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在假定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① R. Bhaskar and A. Callinicos,“Marxism and Critical Realism :A Debate ”,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itical

Realism (IACR), 2003,PP . 89-114.

② M.C. Sawyer, The Economics of Mical Kalecki , Macmillan, 1985, P .vii.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下用资本家支出、主要是投资行为来说明利润与工资的分配,它代表了将阶级的收入分配理论纳入

现代宏观分析的最初尝试。①

在卡莱斯基的启示下,罗宾逊更加明确地将收入分配纳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提

出了一个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两阶级、两部门模型。②她将总收入划分为工资和资本家利润两大范畴,

总产品划分为消费品与资本品,两大阶级的需求行为特征是工人只消费不储蓄,资本家既消费也投

资,还有储蓄。这样,根据总需求决定实际总收入的有效需求原理,资本家的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

便决定了所实现的利润水平,即利润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与投资量成正比,利润率则与投资增长率成

正比,用公式表示有:

p s I P = (1)

p p s g s K I

K P r === (2)

这里的(2)式便是著名的“剑桥等式”,其中的r 、K 、g 、p s 分别表示利润率、资本量、投资增

长率、利润储蓄倾向。卡尔多几乎与罗宾逊同时提出了相同的分配理论,不过他不是采用两部门模

型,而是直接通过总量分析论证了投资决定利润进而收入在工资与利润间分配格局的原理。③④之后,

帕西内蒂对上述分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扩展,通过引入“帕西内蒂不等式”,即p w s I s <<,明

确地考虑到两大阶级均有储蓄行为从而工人也获取部分资产收益的情况,将后凯恩斯学派关于利润

决定和收入分配的剑桥等式推广到更为普遍化的形式。⑤

剑桥分配模型的基本含义是,资本家投资是决定利润与工资相对份额的关键变量。在宏观经济

保持总供求平衡的条件下,投资需求越大,利润量及其在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就越高,而工资的相对

份额则越低。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国民收入分配将会愈益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工人。这

个结论显然与马克思关于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变得相对贫困化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就

模型的具体建构而言,这一理论也在许多方面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首先,它是在宏观经济

平衡的条件下来考察收入分配的,这与马克思在考察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时舍掉了实现问题的做法

是相似的。二者都是属于撇开了短期价格波动影响的关于实际收入份额决定的长期分析。其次,它

集中分析利润与工资两大收入范畴之间的分配关系,亦即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这也承袭了马

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收入范畴划分和分配理论研究重心的思想。罗宾逊在后来曾指出,支配

工业产品在工资与利润之间分配的力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特征,所以马克思把剥削率置于经济

理论的核心是正确的。⑥

至于帕西内蒂引入工人从事储蓄从而获得部分资产收入的因素,可以视为他

们考虑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情况而在收入范畴划分方面所做的一种具体拓展。再次,也是最重

要的一点,他们用投资决定利润,实际上隐含着用资本所有权来说明占有或获取利润的经济原因的

思想,并且由资本家的投资决策所带来的分配后果(即利润相对于工资提高)实际上体现了阶级利

益的对立,这些也显示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痕迹,反映了后凯恩斯学派力图从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

制度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配问题的倾向。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特征,使得他们同单纯用物质技术关系

解释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划清了界限,他们认为后者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在现实中也是有害

的,因为它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分配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寻求解决之道,而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

论恰恰可以作为“反边际主义革命”的一个积极成果,取而代之。

① M. Kalecki,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ynamics, A Essay on Cyclical and Long-Run Changes in Capitalism Economy , Allen & Unwin, 1954,

Chap. 3.

② 参见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篇第2章。

③ N. Kaldor, Essays on Value and Distribution , Duckworth, Free Press, 1960,PP.227-230.

④ N. Kaldor,“Economic Growth and Problem of Inflation ”, Essays on Economic Policy , Duckworth, Norton, 1964.

⑤ L. Pasinetti,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ssays in Economic Theor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⑥ J. Robinson, Foreward to K. K ühn, Economics and Marxism, Vol.1, Macmillan, 1979, P.ix-x.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上述分配理论代表了后凯恩斯学派第一代和第二代学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收入分配研

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近年来其分配理论又获得了若干新进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新马克思

主义方法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相结合,通过更明确地引入收入分配中的阶级冲突因素——即劳

动市场上的工资谈判机制,来解释收入分配的决定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影响。这种理论解说

主要是由古德文(Goodwin )和帕里(Palley )等人所发展的。帕里着重进行了短期分析的理论建构。

他指出①②,剑桥等式所体现的后凯恩斯分配理论虽然考察的是阶级收入分配,但是由于没有在传统

的马克思经济学的意义上引入阶级冲突,即集中体现在劳动市场和劳资谈判中的阶级冲突,仍欠完

善,未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收入分配与总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剑桥分配模型需要加以扩展。

帕里指出,现实中存在着两种竞争:一是产品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竞争,另一是工人与厂商之间的竞

争或劳动市场上的斗争。前者决定的是产品价格加成,从而总工资与总利润的相对份额,后者决定

的是工资总额在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分配。这就需要考察收入分配的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工人与资

本家之间的收入分配,其二是在普通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收入分配。为此,他在总收入(Y )划分为

总工资(W )和总利润(P )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工资总额细分为工人所得的工资(w W )与管理层

所得的工资(k W )两部分,利润进一步划分为留成利润(R )与红利(P -R )两部分,而红利又再分

为工人阶级得到的红利(w P )与管理者红利(k P )两部分。从而有下面的关系式:

P

W Y += (3) W W W k w =+ (4)

R P P P k w ?=+ (5)

其中(3)式显示的是总收入在工资与利润或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分配,(4)式则给出了新的收入分

配范畴,即总工资额在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分配。随着收入范畴的增多,对不同范畴收入的储蓄倾

向需要加以新的规定。根据利润收入的储蓄倾向总是大于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管理者收入的储蓄

倾向总是大于普通工人的收入的储蓄倾向这个一般性假定,若令ww s 、kw s 、wk s 、kk s 分别代表工人

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管理者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工人红利收入的储蓄倾向、管理者红利收入的

储蓄倾向,那么则有

10≤≤≤≤

关于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收入分配,依然可以用剑桥的分配模型来解释。但是,对于工人与管

理层之间的分配则必须引入新机制,这就是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谈判力量对比,而这种力量对比又是

依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是总需求状况为转移的。当总需求旺盛从而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工人的工资

谈判力量较强从而w W 会相对于k W 提高,反之则相反。另一方面,在引入这种收入分配的新视角之

后,关于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和总需求的影响也获得了新见识。例如,如果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在工

人与管理层之间向着有利于工人的方向所做的一种调整,即提高工人的收入份额而降低管理层的收

入份额,而不涉及社会总工资与总利润份额的变化,那么由于kw w s s ≤,将会增加消费需求,同时

又因为总利润份额未变而不会导致投资需求减少,故而其结果将是总体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另一

方面,如果工人工资的提高不是源自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相对收入份额的变化,而是由于社会总工资

与总利润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即利润总额降低的结果,那么这种工资提高对增进消费需求的作用将会

被利润降低引致投资需求的减少所抵消,其对宏观经济的净效应将变得不确定,很有可能是负面的。

这就表明,若实行旨在改善工人收入水平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而又不希望带来紧缩性的后果,明智

的做法将是着眼于劳动市场调整,而不是产品市场调整。

与帕里不同,古德文通过将剑桥的分配理论纳入经济周期分析,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将马克思的

① T. Palley, “Class Conflict and the Cambridge Theory of Distribution”, in B. Gibson, ed. Joan Robinson’s Economics: A Centennial

Celebration , Edward Elgar, 2005, PP. 203-224.

②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 Edward Elgar, 2003, PP. 184-185.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思想与凯恩斯的理论相结合的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周期的长期理论模型。①②他虽然强调劳动市场上

的分配冲突,但是依然着眼于工资与利润两大收入范畴从而工人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并

集中考察随着工资份额与利润份额(及利润率)的相对变动、就业率及宏观经济的运行特征。其模

型的基本要点是:当劳动市场上工人工资谈判力量最弱时,工资份额达到最低点,利润份额达到最

大值,此时就业率可能处于某种平均水平。高利润会促进高投资从而高增长,将把就业率拉到最高

点,这又会加大劳动市场工人的工资谈判力量从而促使工资份额上升,利润份额下降,进而导致增

长减速,当就业回落至平均水平,利润与增长率降至最低点。随着产出与就业降至最低水平,劳动

市场工人的工资谈判力量处于最低潮,实际工资下降,企业赢利率又逐渐恢复到平均水平,进而利

润份额大幅增长从而经济又拉动新一轮周期。很明显,这里变量关系的基本反馈机制是:劳动市场

条件→工资与利润份额→投资与增长率→劳动市场条件→……。它在形式上与乘数—加速数导致经

济周期波动的原理很相似,但是却显示了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机制,即马克思经济学(包括

分配理论和实现理论)的思想基础。③

正是这种机制,使资本主义经济波动成为一种自我平衡

(homeostatic )的过程。

三、经济增长理论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经济增长”的术语,但是他关于资本积累和扩大

再生产的论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丰富的资本主义动态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思想。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从经常联系与不断更新的角度来看,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当再生产导致生产规模扩大时,

便出现了扩大再生产,亦即增长。“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都有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生产和消费会累进地增加,因此,转化为生产资料的产品也会累进地增加。”④当然,资本主义的扩

大再生产具有历史特点,它表现为资本与剩余价值的扩大再生产,“积累或规模扩大的生产,是剩余

价值生产不断扩大”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从

社会历史的层面考察它对于工人经济地位与命运及资本主义前途的影响,由此形成了关于“资本主

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其二是从经济运行层面探讨这种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变量关系、稳定

运行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产品实现困难等,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再生产图式亦即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

一些动态分析中。虽然前一个方面在后来的经济学者中间引起颇多争议和质疑,但是后一个方面却

对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尤其是后凯恩斯学派产生了积极影响。

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分析,既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所包含的矛

盾,也同时阐述了有关扩大再生产亦即经济增长的一般经济原理。这里限于本文的议题,仅指出几

个主要之点。(1)关于宏观经济均衡稳定运行的数量比例关系。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要求各

部门生产按比例发展。在假定只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门的条件下,就必须满足两大部门各

自增大了的自身产品供给和对对方产品的需求在结构上相匹配,以使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

上完全实现[这即是著名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I ()=+?+x m v v II ()c c ?+,或

I ()=++m v c I ()c c ?++II ()c c ?+,II ()=++m v c I ()x m v v +?++II ()x m v v +?+]。

(2)关于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在保证社会总生产按比例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

经济总量的增长将依积累量的大小为转移,而后者一方面取决于剩余价值率,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剩

余价值分割为积累与消费的比例。(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当积累量一定时,积累资

① R.M. Goodwin, Essays in Economic Dynamics , Macmillan, 1982, PP. 165-170.

② N. Salvadori and C.Panico, ed. Classical, Neoclassical and Keynesian Views 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 Edward Elgar, 2006, Chap. 1.

③ R.M. Goodwin, Essays in Economic Dynamics , Macmillan, 1982, P. 169.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56页。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2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本的使用效率越高,生产扩张的规模就越大,因为“生产逐年扩大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长;第二,由于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①。而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既可以得自劳动资料的效能改进,也可能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

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不同程度地为后凯恩斯学者所吸收。上文已指出,罗宾逊等人在建构分配理论时就利用了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认为它是将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从而收入决定问题结合起来的理想工具。不仅如此,由于后凯恩斯学派的增长研究本来就是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的,因此他们在增长理论中自然也不能不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资本积累思想。这首先体现在他们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调节机制的基本观点上。后凯恩斯学派关于增长理论的研究起因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不稳定性,即该模型当充分就业的实际增长率不等于均衡增长率时,由于缺乏一种调节机制而无法解释经济向均衡调整的过程。③索洛、斯旺等人按照新古典的市场调节思路,通过引入要素比例进而资本―产出比例的可调性机制,提供了一种理论解决办法。④⑤但是这由于被认为是背离了凯恩斯革命的宗旨而遭到后凯恩斯学派的批判,他们力图依照古典传统将收入分配纳入增长分析,借此说明经济增长的内在调节机制。这种调节机制就是源自收入分配变动的储蓄率变动,因为按照后凯恩斯学派的论述,在两大阶级或收入范畴的储蓄倾向不同的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变化将会导致总储蓄率的变化,因而对于任何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的偏离,便都可以通过利润与工资相对份额的变化进而计划储蓄(投资)与均衡储蓄(投资)关系的调整而得以消除。⑥用哈罗德公式的术语来说,对于任何给定的资本系数或技术条件(C),储蓄率(s)的调整将会保证实际增长率(g)趋向于有保证的均衡增长率(w g)。应当说,这种储蓄率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决定增长率的思想。

储蓄率调整机制虽然指出了经济必然要向稳定均衡状态收敛的趋势,但并没有具体给出它的动态过程。故而在此基础上,后凯恩斯学派又从不同视角较深入地探讨了经济动态调整的过程与具体转移路径问题。罗宾逊提出了一个将资本积累表示为利润率的函数的“血气冲动函数”(spirit function),用资本积累与利润率之间的双边关系来说明动态调整过程。大意是,以往的投资(积累)决定了当期利润,当期利润又决定了未来利润预期,预期利润又决定了当期投资(积累)决策。因而,动态调整过程具体体现为预期利润不断向实现的利润做调整从而计划投资(积累)不断在波动中向均衡投资(积累)逼近的过程。⑦⑧哈里斯在罗宾逊的框架中加进了“阶级战”的因素,试图综合运用基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因素与基于凯恩斯的投资“血气冲动”因素来说明动态调整过程。他指出,在工人可接受的工资范围内,罗宾逊的“血气冲动函数”描述的调整过程是平稳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阶级战将会打破调整的平稳性,导致危机的发生。卡尔多最初是用“技术进步函数”来说明动态调整过程,后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试图用一个包含谷物与钢铁的两部门模型来描述动态过程。这似乎又恢复了马克思的方法。⑨而作为后凯恩斯增长理论的集大成者之一,帕西内蒂则建立起一种多部门模型,通过采用垂直一体化分析(vertical integration analysis)方法考察增长过程的结构变动性,⑩指出技术的不平衡动态发展与消费偏好的非线性演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导致生产技术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困难,引发经济的短期性波动,而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必然也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这被认为是增长分析的一个“新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将斯密、

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98页。

②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62-666页。

③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黄范章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02页。

④ R.M. Solow, Growth Theory: An Exposition, Oxford, 1970.

⑤ S. Weintraub, ed. Modern Economic Though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7, Chap.18.

⑥ L. Pasinetti,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ssays in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119-120.

⑦ D. J. Harri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 PP.188-202.

⑧ J. A. Kregel, Rates of Profit,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Two Views, Macmillan, 1971, Chap.11.

⑨G. C. Harcourt, Structure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19-120,PP.134-138.

⑩ L. Pasinetti,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斯拉法以及卡尔多的著作综合起来的新的理论框架”①

最后,从后凯恩斯学派关于经济增长的基本变量关系的定量分析中,也可以明显地感知它与马

克思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变量关系分析的相似性,从而确认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我们将前面(2)式的剑桥利润率决定关系变一下形,可以得到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增长率决定公式: p s r g ?= (7)

其中r 代表利润率

(即K P ),p s 代表利润收入的储蓄倾向(即P S p ),g 代表资本增长率(即K I ,或K K ?),它在稳定均衡状态下也就等于经济增长率Y ?。该式是在罗宾逊和卡尔多最初假设工人无储蓄的条件下得出的。然而,根据帕西内蒂的证明,即使引入工人储蓄的因素,只要工人的储蓄倾向满足前面所给出的“帕西内蒂不等式”,上述公式就仍然有效。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工人由于参与了储蓄(或资本积累),也将获得部分利润。

上面建立在二阶级、二收入、二部门假定基础上的增长公式,完全可以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

论分析中推导出来。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宋则行先生在这方面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工作。②

这里我们采用类似的方法做一简单推导。在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保持平衡关系的条件下,国民总产值也就是两大部类产值的简单加总,经济增长也就是各部类的增长之和,故对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可以采用单一总量方法。按照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表示法,年产品总价值可以写成: M V C W ++= (8)

其中W 、C 、V 、M 分别代表产品价值、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果为简单起见,假设不变资本C 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完成价值转移,那么上式也就是年产品净值,即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若设C ?、V ?分别代表积累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M ?代表下一期增加的剩余价值,且在积累过程中资本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那么均衡的增长率可以写成:

M

M V C V C M V C M V C g ?=+?+?=++?+?+?= (9) 即在稳定均衡状态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剩余价值增长率三者相等。取上式中间部分来展开,则有:

V

C V M V C V M V C V C g +??+??=+?+?= (10) 该式右侧的三项中,V M 是剩余价值率,M V C )(?+?代表剩余价值用于积累的比率,()V C V +是可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由于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从而总价值增加的源泉,故该项可视为资本的利用效率或增产能力。因此,(10)式便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数量分析的基本结论: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将分别与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积累率以及积累资本的使用效率成同方向变化。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0)式与上面的后凯恩斯学派增长公式(7)式本质上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将(10)式再简化为

M

V C V C M g ?+??+= (11) 对此就会一目了然,其中,等式右侧第一项为利润率,第二项则相当于利润储蓄倾向。这就清楚地表明,后凯恩斯学派的增长理论不仅在基本假定、分析方法等方面沿袭了马克思的传统,而且在定量模型方面也得出了与马克思基本相同的结论。

① G . C. Harcourt, Structure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30-131.

② 宋则行:《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152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四、货币经济理论

尽管货币理论是经济学中视角比较繁杂、内涵难以界定的领域,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按照关于货

币是否对实体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同看法,而将不同学派的货币理论基本上划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所谓中性货币理论,其二是非中性货币理论。前者的基本观点是,就长期正常的均衡状态而

言,货币对就业、产出从而实际经济的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其作用是“中性”的,它所

能影响的只是物价水平、名义利率等等属于货币经济运行层面的东西。货币数量论是这种观点的典

型版本,整个新古典学派以及主流派凯恩斯主义者也都持有此种观点,它通常也被称为关于货币经

济与实物经济的“二分法”(dichotomy )。后者则截然不同,强调货币在现实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

的角色,它不仅会牵动货币经济的运行,而且也会直接、间接地对投资、总需求、就业、总产出等

实体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凯恩斯和后凯恩斯学派基本上属于后一种观点,用后凯恩斯学

派重要代表人物保罗·戴维森的话说,后凯恩斯学派与主流派的根本分歧之一,就是抛弃还是固守

“中性货币”这一命题。①

如果按照上面的划分标准来衡量,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显然属于非中性货币理论的范畴。诚然,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不能就被简单地归结为非中性货币理论,它乃是其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

有机组成部分,包含着从价值形式分析从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到货币对商品交换以及再生产的影响、货币供给与银行信用、利率决定、货币金融危机等诸多丰富

而深刻的理论,远远超出了非中性货币的范畴。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着重从非中性货币的角度来

考察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中的许多重要思想,并探寻它们与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经济理论之间的思

想承继关系。从这一视角来看,马克思的下述三个方面重要论述值得提及。(1)马克思从货币作为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一特性中,推断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经济理性基础。为什么人

们愿意持有货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是由于货币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能直接转化为任何

商品,因此,随着商品流通的最初发展,把第一形态变化的产物,商品的转化形式或它的金蛹保留

在自己手中的必要性和欲望也发展起来了。并且,这种欲望按其本性是没有止境的。②(2)马克思

在分析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时,揭示了资本主义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由于在W G W ??的

交换过程中,卖与买分裂成两个独立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只卖而不买,从而货币退出流通,将使其

他人的商品实现面临困难。分工的正常进行要求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可是恰恰是分工又使这种转

化能否成功成为偶然的事情。因此,认为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与卖的平衡,是一种最愚蠢不过的教

条,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③(3)马克思通过分析货币贮藏手段职能,进一步强调了货币

对交换过程进而社会再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虽然他提出“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

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④。但是他总的倾向是认为货币贮藏将导致流通过程受阻,即

G W ?到W G ?的转化中断。⑤人们贮藏货币既可能源于偏好其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的动机(属于自愿的贮藏),也可能由于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所致,即所谓非自愿的贮藏。例如,在积累的剩余价

值达到执行追加资本职能的必要规模之前,只能不断地“凝结为贮藏货币”⑥

,这将导致货币资本向

生产资本转化的暂时中断。“贮藏货币,作为只是逐渐形成的潜在货币资本时,它是绝对非生产

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死荷重(dead weight )。”⑦这时如果没有足以适应能动的流通需要

的货币量,某些企业的商品过剩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此外,就货币供给而言,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① P. Davidson, Post Keynesian Macroeconomic Theory , Edward Elgar, 1994, PP.87-106.

②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50-153页。

③ 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4-134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54页。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0-91页。

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1页。

⑦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62页。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本质上是属于一种内生的理论,因为他是从商品的价值引申出货币的价值与本质,从流通中的商品

价值(价格)总量引申出流通的货币量。既指出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更强调了货币的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这就与货币数量论划清了界限。①

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实际上已经从货币理论的视角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不稳定性的根

源,它们对凯恩斯以及后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经济的认识产生了重要影响。凯恩斯本人虽然在《通

论》中提及马克思时的态度是轻蔑的,但是他实际上是接受了马克思关于货币经济的基本观点及其

据此对萨伊定律的批判的。②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1)凯恩斯分析了人们货币需求的经济原因。

从客观上说,这主要是由于货币是所有资产中贮藏成本较低而流动性升水(liquidity premium)最大

者③,从主观上看,则是由于人们的交易、谨慎与投机三种动机。(2)他指出了货币的两个重要特征:

其一是生产弹性接近或等于零,其二是替代弹性接近或等于零。④这两个特征意味着,当货币需求增

加时,将会减少对社会其他商品和要素的需求,从而导致失业增加。这与马克思的分析颇为相似。

(3)凯恩斯不仅一般地承认货币需求将会抑制商品需求,而且还特别强调地将它视为导致总需求不

足、从而失业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即是他的流动性偏好通过提高利率、抑制投资进而有效需求

的理论。

后凯恩斯学派继承了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并通过凯恩斯以及卡莱斯基吸收了马克思的货币学说

思想,不过他们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1)他们基于其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来推引货币存在的客

观基础及其经济原因。按照他们的观点,同以往简单、直接、小规模生产的自然经济不同,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生产需要耗时从而在历史时间中运行的经济,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未来

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将会影响到经济主体当前的决策;其二是由于大规模迂回生

产,在投入与产出之间造成较长的时间间隔,需要在事前签订有关投入购买与产出销售的合约。正

是这两个经济特征决定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因为为了应付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不测之需,经

济主体需要拥有货币这个“可以在时间中传送一般购买力的工具”,或“时间机器”⑤。故“货币的

存在是和不确定性有密切关系的”⑥,“货币的作用本身就是不确定性的产物”。另一方面,各种合约

的签订(其中最主要的是工资合约)又需要以货币来表示或者作为计量单位和支付手段,“经济行为

人想要从事耗时活动的愿望直接导致了以货币贮藏的形式持有资源的动机”⑦。因此,在罗宾逊等人

看来,货币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物物交换经济的本质特征,无论如何也不是中性的,它乃

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制度安排。后凯恩斯学派的上述分

析实际上是沿袭了马克思从经济的生产与交换本身追索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的逻辑方法,只不过他们

是着眼于历史时间这一特征上。

(2)他们把货币因素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地位,将货币需求的变动视为决定有效需求进而

经济不稳定性的重要变量。货币虽然从根本上说是起源于人们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需要,但是它们

的存在并不必然就消除或减缓由此而引起的经济不稳定性,由于个人理性与整体理性的不一致,现

实中的情况往往可能相反。例如,个人出于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诸如可能发生的某种不测支出

而增加货币需求,从而将货币贮藏起来,固然是明智之举,但是当所有的人或大多数人都如此行事

时,其后果便可能是灾难性的了。因为根据上面所述凯恩斯关于货币的生产弹性和替代弹性接近于

① F. Moseley, ed. Marx’s Theory of Money: Modern Appraisals,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P.4-5.

②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2003, PP. 264, 371.

③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刘毓枬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90页。

④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刘毓枬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93-194页。

⑤P. Davidson, “The dual-Faceted Nature of the Keynesian Revolution: Money and Money Wages in Unemployment and Production Flow

Prices”,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New York, 1980, PP.291-307.

⑥ 琼·罗宾逊:“凯恩斯革命的后果怎样?”,《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一辑,崔书香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2页。

⑦ L. P. Rochon, Credit, Money and Production: An Alternative Post-Keynesian Approach, Edward Elgar, 1999, P.215.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零的论断,社会的这种对流动性手段——货币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对商品或劳务的需求减少,从而引发生产过剩与失业。①这表明,货币绝对是非中性的,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不可避免地会对产出与就业产生真实冲击和影响。保罗·戴维森等人进一步具体分析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引入融资动机(finance motive)将交易性货币需求主要归结为计划或预期支出的函数,将谨慎和投机性货币需求视为主要受到证券市场的组织程度、交易费用、利率、资产价格等等变量以及预期因素的影响。这样,不仅显示出货币需求所具有的内在不稳定性,而且也进一步从货币理论的视角指出了储蓄决策不论是基于预期支出的交易余额积累,还是基于谨慎与投机动机的资产组合选择,都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投资决策的经济机理。正统派之所以信奉投资恒等于储蓄的信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货币因素对真实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的这种机理。②(3)后凯恩斯学派进一步系统论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与认为货币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现存的经济体系内在的固有特征这一基本观点相对应,他们在考察货币供给时也坚持一种内生货币供给的思想。这显然也是受到马克思货币思想的影响。所谓内生货币供给,其基本含义是强调经济中货币与信贷的供给是由厂商方面对信贷的需求所内生地决定,后者又是起因于投资和生产活动。故货币的内生性是指其源于“贸易的需要”,“货币是银行为补偿生产和投资成本‘凭空地’(exnihilo)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源自现存的货币蓄水池。这亦即是凯恩斯的“货币的生产经济”(monetary economy of production)的要旨之一。③按照后凯恩斯学派的内生货币供给的基本思想,货币供给是“需求决定和信贷驱动”的,因此,货币是为使厂商履行其支出计划而产生的信贷需求的结果。这种信贷供给是基于商业银行决策的一种内生行为。④它表明,企图人为掌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是严格受限的,或者根本行不通的,货币政策只能主要通过银行利率起作用,这也与正统派的主张形成鲜明对照。当然,后凯恩斯学派内部不同学者之间在如何看待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上是有差别的,形成了两种基本观点:其一是莫尔(Moore)等人的“水平主义(horizontalists)”观点,认为货币供给严格地循着企业需求→银行信贷→央行提供准备金的因果链条,货币供给线将呈水平状。其二是由戴维森、明斯基(Minsky)等人代表的“结构主义(structuralists)”观点,它更强调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以及资本积累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认为央行并非总是适应商业银行的贷款需要而提供准备金,其所描述的货币供给线呈现出正斜率形状。⑤尽管如此,他们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基调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货币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从根本上说乃是源自经济系统本身。

(编辑:黄华德)

①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 198.

②参见李平:《后凯恩斯经济学: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的比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8-169页。

③ L. P. Rochon, Credit, Money and Production: An Alternative Post-Keynesian Approach, Edward Elgar, 1999, PP.62-63.

④ L. P. Rochon, Credit, Money and Production: An Alternative Post-Keynesian Approach, Edward Elgar, 1999, P.63.

⑤ L. P. Rochon, Credit, Money and Production: An Alternative Post-Keynesian Approach, Edward Elgar, 1999, PP.156-199.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课程研究报告 ——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1、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主义又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其基本理论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却绝育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货币政策观。 凯恩斯首次提出了货币市场,打破了将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分开的两分法,这是对古典货币理论的最大突破,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是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核心内容。 2、凯恩斯理论在中国经济上的应用 货币供给被假定为中央银行给定,所以只需要考虑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来源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者可以视为收入的函数,而第三种动机则可以视为利率的函数,即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利率已知,当收入上升时,货币总需求增加;当利率上升时,货币总需求下降。利率在货币供求中起到了调节与杠杆作用。 我国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稳健的金融货币政策,特别是低利率政策和税收政策,有力的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就是运用了凯恩斯有关货币的理论。 3、我国经济现状 自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经济的迅速衰退席卷全球。而中国,这个已改革开放30年,全方位与世界接轨的国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经济冲击。我认为我国目前经济现状的产生是由以下因素共同导致的。 (1)外部环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加深,部分国家经济崩溃致使整个欧盟经济圈越陷越深,并使问题不断扩大。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资本中心,大量加印钞票意图转嫁金融危机的做法使得全球经济受到影响。而中国作为其最大外汇储蓄国,美元的贬值造成人民币价值波动,引发国内经济因素的不稳定。国际资本异动等等情况使得中国面临外需回落、资本外逃、摩擦加剧和悲观预期的四重外部压力。 (2)内部环境:我国应对经济冲击主要通过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想要经济快速增长就需要依靠投资、消费的拉动。在大规模投资中,银行信贷的超常增长又发挥了决定性的支撑作用。然而,无论是过高的投资比率还是过快的信贷增长,且不论其所蕴含的风险,其本身就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单单依靠投资的拉动来支撑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消费需求方面能否有切实的改善和提升,就成为中国保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中国多年以来保守的消费观念也使得

经济学考研基础、强化阶段专题考题训练(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圣才出品】

专题六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一时期经济已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状况,并在近期内预期政策不会变化。假设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λ(P-P∧)+y*,其中λ=20000,y*=4000(10亿美元),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G+3.221M/P,其中货币供给为600,政府支出为750。现在假设中央银行宣布将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但实际上却增加到了670,则新的价格水平约为多少?() A.1.0 B.1.03 C.1.04 D.1.06 【答案】C 【解析】当央行宣布将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后,人们会预期价格水平的上升,但产出保持不变。这时4000=1101+1.288×750+3.221×620/P,解得P≈1.033,此时,P=P∧=1.033,但是央行实际上增加货币供给为670,卢卡斯供给曲线为:y=20000(P -1.033)+4000=20000P-16660。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750+3.221×670/P=2067+2158/P,由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解得P≈1.04,所以新的价格水平为1.04。 2.假设经济中物价水平为1.5,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400亿美元,货币供给量为600亿美元。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增加到800亿美元时物价水平将变为()。

A.1.5 B.2 C.3 D.3.5 【答案】B 【解析】根据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MV=PY,由P=1.5,Y=2400,M=600。可得货币流通速度为V=PY/M=6,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比较稳定,当货币供给变为M′=600时,物价水平为P=M′V/Y=(800×6)/2400=2 3.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在吸收和修正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之上,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关于新货币数量论所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以下说法错误的()。 A.人们所拥有的永久性收入越多,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B.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C.各种非人力财富(如股票、债券、物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D.货币数量在短期内既可以使价格水平上升,也可以使总产出增加 【答案】B 【解析】弗里德曼将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个部分,这两种形式的财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但由于受到制度上的限制,这种转换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人力财富转换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重越小,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重越大,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小。 4.关于通货膨胀,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有不同的认识。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西马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的看法[1]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的看法马克思和凯恩斯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归宿,两人的看法可以说是根本异趣,这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和凯恩斯主义学者进行长期激烈的正面交锋。在学术界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既对凯恩斯主义有批判、融合,也有辩护。 一、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威齐、多布、曼德尔鲍姆、波洛克和科里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 1、斯威齐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斯威齐认为凯恩斯是新古典理论培育的一个“囚徒”。首先,凯恩斯从来没有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一个整合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技术和文化的总体。因此,凯恩斯认为阶级斗争不过是“令人讨厌的混乱”而忽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的作用,把国家只看作是一个在紧要关头突然出现以扭转局面的角色。其次,他忽视了技术进步对增加失业的影响,他把这看成是经济机制中可以矫正的缺陷,而不是保证资本家控制劳动力市场的手段。最后,凯恩斯甚至比他的一些新古典理论派的同行们更少关注垄断的力量,丝毫没有论及垄断在宏观经济中的意义。 2、多布对凯恩斯进行了更加系统、更为深刻的批判。 多布坚持认为,凯恩斯的经济方法过于宏观,因而导致他忽视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必要的均衡,并进而忽视了计划的必要性。凯恩斯同情生产资本家,反对借贷资本家,他也不同情工人,他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描述成一个中立的仲裁者,从而使他看不到政府经济政策的政治局限。多布断言,资本主义制度下充分就业是个乌托邦式的梦想。多布在晚期著作中,对凯恩斯态度有所缓和,但他对凯恩斯的本质上还属于新古典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仍进行严厉的批判。他还认为,凯恩斯建立在投资边际效率思想上的利润分析是整个《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最庸俗的观点”。 3、法兰克福学派的曼德尔鲍姆、波洛克对凯恩斯的批判更为激烈。他们认为,凯恩斯对流动偏好的强调是错误的,因为货币的错位是症状而不是原因。凯恩斯夸大了利息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同时忽视了技术进步对利润率进而对投资的影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没有谈及不同部门投资比例失调所造成的影响。曼德尔鲍姆和波洛克断言:“凯恩斯的修正程度超过了古典教条,但他没有指出更光明的前途,而是指向了更黯淡的未来。” 4、科里就对凯恩斯的理论作了激烈的抨击。 科里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于这两个问题:利润率下降和消费不足理论。科里认为,首先,投资取决于利润率的变动,而不是像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取决于利息率,凯恩斯对萧条时期货币的解释混淆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凯恩斯认为利润率下降是平稳过渡到一个既是资本主义而又不是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秩序”的手段,而科里指出,实际上利润率下降只表明经济衰退,而且是激烈的阶级斗争、社会暴乱和战争的前兆。其次,凯恩斯夸大了投资的重要性而轻视了消费。最后,科里从方法论上对凯恩斯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批判:凯恩斯的理论强调了交换这一次要因素,而没有强调生产这一首要因素,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断对此作过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融合(斯特雷奇、亨利.史密斯、亚历山大、多马) 凯恩斯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政策主张,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点上却存在不足,同时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繁荣,这都给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在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沟通”留下了空间。 琼·罗宾逊对于促进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形成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后,当时已是著名经济学家的罗宾逊高度评价了这一著作,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精)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 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首要发展是围绕交易动机所做出的更加精细的研究。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鲍莫尔(1952)和

凯恩斯主义概述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 economics)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後,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历史背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对当时感受到占支配地位的假设和理论越来越受到冲击的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之一。当物理学开始质疑绝对时间的必要性,作家们开始质疑叙事结构,作曲家开始质疑调性的和谐是否必须的时候,凯恩斯开始质疑当时经济学上的两大支柱:首先是货币是否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一般用的是金本位,其次就是萨伊法则所认定的,如果需求减少,则供给或者价格也会相应减少,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凯恩斯自己与伦敦的布卢姆茨伯里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陶醉于改变人们思想的氛围。正是这一经历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使他最终决定与传统理论决裂。1920 年他写出了《和平的经济後果》这篇文章,文中他不光阐述了他认为的凡尔赛条约的整体经济後果,而且确立了他作为一个有可以影响国家决策的实际从政经验的经济学家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家权力和整体经济趋势的效果的文章,发展了货币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参照物的理论,他越来越相信经济系统不会自动地沿着一个曲线即经济学叫所谓的最优生产水平前进。可是他既没有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一个形式来表达这些思想。 30年代晚期,全球化的经济系统开始冲击英国——当时居于中心地位的国家。为了利用竞争优势,英国按照自由贸易政策,从其它地方进口食品和其他低价值商品,并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制造高价值的商品用于出口。这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使英国达到了帝国的颠峰,并控制了包括印度、埃及和广阔的殖民地以及其经济和军事上不同英国的盟国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後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凯恩斯的理论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凯恩斯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领军人物;他受命于危难之际,用自己的博学和聪明才智挽救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在当今经济学界他享有着与亚当·斯密同等的地位。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们分别找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的“两只手”,即:亚当·斯密将市场调节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和凯恩斯的政府有限调控是“一直看得见的手”。 在凯恩斯之前,世界经济领域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的天下,亚当·斯密被奉为西方经济学之鼻祖,其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几代经济人,在1929年以前,几乎所有的西方大国都坚信市场是万能的,所以在本国经济建设上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其国内市场的自由,笃信政府只有在不干涉的条件下,本国的经济才会取得发展的教条。但是经济自由化和市场不干预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西方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有一些人对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质疑。1933年罗斯福接任了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的几天后他就立即宣布实行“新政”;随后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规范市场规则,整顿美国经济;其“新政”之新,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进行最大限度的干预,所以罗斯福是一反常理的,他违背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但是不久以后新政就发挥了其威力,美国经济终于缓缓复苏,其经济政策也因此备受吹捧。然而在经济学界罗斯福新政却拉开了凯恩斯革命的序曲。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界迅速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被历史称作凯恩斯革命。以后凯恩斯理论更是席卷全球,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这场凯恩斯旋风也一发而不可收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确立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此时的中国刚从计划经济模式走出来,国家一贫如洗,物资极度匮乏;社会发展到了十字路口,国家须要面临第二次“革命”,但是中国

后凯恩斯学派

后凯恩斯学派 (一)后凯恩斯学派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后凯恩斯学派的形成 后凯恩斯派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足见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前者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后者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两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2.后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基本特点 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坚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使两种理论进一步分裂。后凯恩斯学派在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同时,积极阐明自己的论点。该学派在理论上基本特点为: (1)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 (2)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 (3)强调收入分配理论 (4)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5)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 (6)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 3.后凯恩斯学派地主要代表人物 后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等人。 (二)后凯恩斯学派的价值理论 后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价值理论是斯拉法的价值理论。斯拉法价值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尝试着在建渊源于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方法。 在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们的著作中,剩余是重要的概念。斯拉法认为,李嘉图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但没有解决统一价值标准问题,马克思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新古典学派用“边际效用”这个主观概念来解释价值更是错误,他自己编造的一套“标准合成商品生产体系”,简称“标准体系”,设计出一种“合成商品”来充当价值尺度,以为这就解决了李嘉图的问题。 由“标准体系”可以得知利润率与工资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P118)R为剩余产品相对价值,由它生产的技术条件决定。利润率越高,工资就越低;反之,亦然。 斯拉法体系方程组说明:产量决定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不决定于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价格却不决定于生产技术,而取决于资本家与工会之间谈判所确定的工资、利润之间的消长。 斯拉法还以他的商品价格理论体系表明,商品的价值最终是由劳动决定的。每中商品价格决定的方程都是劳动函数。商品都是由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出来的。后凯恩斯学派认为斯拉法的“还原”原理既坚持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还解决了马克思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问题。 (三)收入分配理论 1.对新古典综合派分配理论的批判 2.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 斯拉法对于利润率和价格相互关系所作的分析,以及由商品标准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不变价值尺度”,为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提供了一个价值论基础。 (1)罗宾逊的分配理论 罗宾逊增长模型为:(P124) (2)卡尔多的分配理论 卡尔多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关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和利润率的公式总是有效的,具体表达方式为:(P127)和(P128) (3)帕西内蒂的分配理论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依赖于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的假说。 关于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假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理论的基础,特别是要符合追究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个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关于理性预期的假定。理性预期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是,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他们总是力求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期。其二是,为了做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总是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三是,经济主体在预期是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也就是说,经济主题会随时根据他所看到的新的信息修正预期。所以,从整体和中长期来看,人们会准确地预期到会趋向于实际数值的经济变量的值。 关于市场出清的假设是指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都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这样市场就不会出现超额供给。因为如果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至商品价格降到使购买者愿意购买为止,同样的,如果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就会下降,直到使雇主愿意在某一工资水平上雇佣失业者。因此,每个市场都会处于均衡状态。 关于自然率的假说。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都存在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因素。经济政策可以暂时影响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在长期中无效。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失业的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人们只能根据过去的信息而预测未来,而新古典学派认为这种预期是错误的,人们在预测未来时,除了已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例如,人们在估计某商品的价格时除了考虑历史价格,也会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对供给的影响。所以说这种预期不符合现实。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工资和价格是刚性的。他们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说,工资和价格应该灵活的涨落以便保持均衡,但是,实际地观察表明二者并不随时发生变动,因此二者的刚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正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所以市场上的供求量未必经常相等,即市场处于非出清或不出请的状态,这一点与新古典学派完全相反。 凯恩斯模型在短期中有效,而古典模型在长期中有效。价格调整的速度也就是总供给曲线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从水平转为垂直是一个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

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主张的全面评价

1.凯恩斯理论产生的经济背景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 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例如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 2.凯恩斯为什么主张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资本主义经济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 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主义及政府干预

凯恩斯主义概论及启示 摘要:论述了凯恩斯主义的发展过程,以及凯恩斯的主要政策主张,并对中国政府的经济干预工作和手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府干预; 一、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凯恩斯主义是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理论为基础,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当代西方经济学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尤其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强烈震撼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无情摧毁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在李嘉图、马克思和卡莱茨基等人思想的启发下,在“大萧条”不久就提出了救治市场经济危机的良方——政府干预主义思想。提出政府干预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可作为经济政策指导的基础,政府的介入可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这时凯恩斯(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顺时应势出版。他的基本政策思路是政府要承担干预经济生活、实现充分就业的责任。此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诞生以及经济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向国家干预占统治地位的巨大变革,也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由配角变成了主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由于各种条件的组合,凯恩斯的处方取得明显成功,西方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黄金时代”。凯恩斯理论经过补充和修正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的主流经济学。但60年代后期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迫使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们改进原有理论,形成了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使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二、凯恩斯主要政策主张 首先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缺陷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而市场的缺陷不能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能调节市场机制,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的只有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力量,只有政府对经济积极有效的干预作用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五大功能:宏观经济的制衡功能、市场竞争的保护功能、整体效益的优化功能、经济结构的协调功能、公平分配的维护功能使现代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成为必然。 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主张需求管理政策。不能仅仅靠私人经济力量的自发调节。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地表现为不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所以,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张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代之以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实现赤字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公共投资的增量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指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有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理念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宏观经济学理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指导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这为应用经济学家带们来了无可比拟的满足感。凯恩斯主义原理在财政政策和经济活动之间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不仅在数量上通俗易懂,而且在经济的应用中给人们带来切身的好处。就像应用化学或物理学一样,这种经济学允诺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实现经济扩张,虽存在对这种允诺抱有怀疑的人士,但肯尼迪-约翰逊总统时期的持续稳定繁荣局面显然打消了这些念头。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政府的巨额赤字和货币的快速增长终于导致了经济的“滞胀”。尽管根据凯恩斯主义,承担通胀的风险可以降 低失业率、实现经济增长。 我们不能说这些预测总是失准或者其所根据的学说在根本上是 错误的。凯恩斯主义革命从其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来看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这场革命最重要的几个特征有:在宏观经济学向数量的、科学的学科进化;在对经济进行确切的数据描述方面的依赖;政府官员对技术性知识越来越强的依赖,以及在调控经济方面对数控理论的引入。正是因为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此有利于明确计量模型的形成,它才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取得主导的科学地位。 从应用角度来看,宏观模型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重要的经济变量比如通货膨胀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在未来某一时期会 怎样变化,这称为经济预测;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变量外生变化会对

其它变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称为经济分析。所有凯恩斯模型都有一个共同要素,那就是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均衡: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产出越高(失业率越低)。例如,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模型预测美国失业率将维持在4%,这与4%的年通货膨胀率相一致。以这预测为基础,当时许多经济学家敦行实施有的通货膨胀政策。然而众所周知,政策产生了30年代以来最高的失业率。这是经济计量上的大规模失败。 在理论界,结构性模型也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其中最著名的三个批评来自于:Lucas(1976)、Sims(1980)、Hendry(1985)。Lucas认为结构性模型的外部参数会随着外部性因素发生变化,因此无法用于政策性分析。Sims认为结构性模型施加了许多不可信的识别因素。Hendry则认为该模型存在设定错误。受卢卡斯批评的影响,宏观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包含理性预期和跨时最优的动态一般均衡(DSGE)模型;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践成果,辛木思将向量回归(VAR)模型引入宏观经济学。亨德瑞等人则创立了从一般到特殊的LSE建模方法。 大多数经济学研究者长期在否定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方面追随凯恩斯,认为古典模型无法解释经济总量时间序列的重要特征。或许古典模型最重要的失误就是价格或工资水平以及货币存量(总需求)与总产出或就业之间的正相关性。古典模型的静态分析通常表明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决定与价格和总需求的绝对水平毫不相关。但时间序列中广泛存在的正相关性似乎和总需求与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相一致。凯恩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地最大区别

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最大区别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就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包括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兴的新古典综合.他们主张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后出现的一股企图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伦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其基本理论观点主要是主张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2.产生背景上,凯恩斯经济学是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西方经济由战后初期的繁荣阶段步入停滞膨胀阶段,凯恩斯主义主义无法解释.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最初作为一种口号由法国路易十五的外交大臣达让逊提出,后来魁奈等人确认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支配着社会的发展.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自由经济”思想是斯密整个经济学说的中心,李嘉图也阐明过同样的思想.经济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的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

(完整word版)浅谈对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浅谈对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经济问题所困扰,进入九十年代后,贫富差距过大,通货膨胀,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等都是社会各个阶层所关心的热门话题。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如何赚钱的学问,上大学后,我接触了《经济学概论》这门课,经过一个学期学习《经济学概论》,我改变了自己原先对于经济学的看法,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作为一名刚接触经济学专业的新生,在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对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经济学的概念及分类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在“稀缺”问题下作出选择的科学。主要研究的是在稀缺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与许多人认为的不同,经济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货币,还是一种行为。它是一门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行为。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人把它归为文科,与此同时,因其以数量分析的方法客观的研究经济问题有人认为它是理科。对我而言,它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既又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史。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通过学习,我知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主要说明价格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而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步入大学,认识了其他学院的同学,别人问我是哪个院的,我答经济学院时,他们就说听起来很高端,然而我个人认为它是一门不仅“高端”而且也“接地气”的学科。它“高端”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学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说它“接地气”接地气是因为它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所有人利益。我认为生活处处有经济学,因为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中人的行为。经济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支付宝发起了集五福活动,只要集满五福,就能在除夕夜共享2亿红包。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所以才会有集福卡活动引爆朋友圈;“敬业福”太少,供不应求,使集五福活动更加火爆;同时人们面临取舍,所以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竞争才会如此激烈;考虑边际量,这是为什么各大互联网商疯狂砸红包的原因。 三、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认为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更重要的是培养经济学思维。凯恩斯曾说“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经济学不同于会计学。运用会计学分析,利润仅仅是账目本上的会计利润,而运用经济学分析,利润不只是那利润数字,还要考虑整个经济利润。而且经济学不仅考虑显性成本还考虑隐性成本,它认为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会计学往往只看到表层的东西而经济学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因而在个人抉择中经济学理论更全面。比如我们读书,要交学费,上学期间要向我们的父母要生活费。经济学的计算方式,他们计算的我们读书的成本不仅仅只是学费加生活费,还会包括我们的误工费,父母因为我们的误工费等;而会计学只考虑学费加生活费的那个数字。同样读书收益方面也是如此。经济学家在计算我们的收益时,不仅仅计算我们的工资和收入,还会计算到我们因为接受了教育,人力资本方面的收益,而会计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这样,政府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1)如果政府采取超越人们预期的突如其来的政策干预行动,尽管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偏离均衡,取得某种小、但只会使经济走想更大的非均衡,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利少弊多。 (2)不管他们的理论结果多么精致、完善,精神实质始终是一句话:彻底的经济自由。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市场的不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不可能对未来能洞察一切并据此行动,因此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难以迅速调整并达到市场出清。 (3)经济从非均衡走到充分均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在此期间,经济回遭受损失,因此,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尽管该学派的理论结构并不景致、完善,而且说法不一。 (4)缺乏统一的理论体系,但精神实质也始终是一句话: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这两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我们不能说谁是谁非,而只能说哪一派的观点和主张较符合真实世界。从这一点看,新凯恩斯主义可能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更符合实际些。根本原因在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能理性预期的假定条件实在太苛刻。 人们在市场活动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尽管力求掌握一切可能获知的信息,不断修整与其中是一切错误。但由于世界的千变万化,一切经济现象无刻不在变动中,加上人们总有某种为自己利益而欺骗和损害别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因而对所有经济活动主体来说,信息总是不完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尽可能作出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定,但现实生活中永远不存在这些假定的情况。可能正因为如此,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都没有按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张去做,对经济的形形色色干预从未间断过,哪怕是在经济自由注意呼声最强烈的年代中,政府始终担任在着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角色。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凯恩斯主义无疑继承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衣钵,但力图克服传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寻找价格粘性和市场非出清的微观基础,竭力证明这种“粘性”和“非出新”同样是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他们找了五花八门的“理由”来说明这种“结果”,这些“理由”有些看来很不充分,证据不足,但有两点是值得肯定的:一是这些“理由”都是从经济主体为追求自己最大利益出发的,因而是合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也是能使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微观基础上;二是这些“理由”尽管各不相同,说法各异,但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是现实经济生活的某种反映。 显然,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分歧和区别,并不在于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不要“理性预期”或力求“理性与其”,而在能不能“理性预期”或做到“理性预期”,也不在于认为要不要“市场出清”,而在于能不能“市场出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这一标准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可能比新凯恩斯主义离真理更远些。

浅析凯恩斯经济学的兴衰

浅析凯恩斯经济学的兴衰 摘要:凯恩斯于1936 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正式创立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著作不仅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更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对各国的宏观调控产生极大影响。但到了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滞涨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内在的不足开始显现,并在其后十余年间遭到冷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凯恩斯学说自身的革新与完善,凯恩斯主义重新又得到了重视。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市场机制 一、凯恩斯经济学的兴起 凯恩斯经济学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作为深受斯密——马歇尔传统训练出来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能一改先辈们极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传统,而代之以政府干预的主张和学说,是很不容易的,事实上,凯恩斯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疑虑,对传统经济学的信奉,都远远超过了他的继承者,因此我们在凯恩斯的著作里发现了许多矛盾,他的著作也以晦涩难懂著称。 凯恩斯的学术活跃时代,正是英国经济长期慢性萧条时期。此时的英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居民消费不足,社会弥漫悲观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一部分政治家却致力于恢复金本位制,结果对内造成持续的通货紧缩,对外造成英镑坚挺,大大损害了英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经济和民气的萎靡使得英国政界和学界部分人士试图走出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路,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空前的大萧条,残酷的现实加快了凯恩斯学术创新的脚步,1936 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凯恩斯主义正式诞生。 与通常的印象相反,不是凯恩斯经济学拯救了大萧条,而是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经济学。当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时,在自救本能的驱动下,各资本主义强国纷纷采取行动,利用国家干预的方式来拯救本国经济,最有名的就是美国和德国。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罗斯福是凯恩斯的追随者,事实上,

要对经济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要对经济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首先应该认识经济学的真正讨论的范围和内涵。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学本来没有宏观和微观的划分。这从经济学说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在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那里,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不仅研究了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货币流通总量等问题,而且也研究了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价值和分配问题,即使是魁奈,也对微观经济学领域内的“纯产品”问题进行过细致的讨论。只是到了后来,随着分工的发展,为了研究的方便和深入,才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划分。对此,正如我国经济学家樊纲(1997)指出的,“经济学发展史的最初阶段上,理论是十分综合的,但也正因如此,最初阶段的经济学是较为幼稚的;经济学分支的发展,是一种进步;正是这种分工为理论的深入和这深入之后更高级的综合,提供了新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所谓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一直是激烈争论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多说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都把微观经济理论所探讨和得出的某些原理当作既定的前提加以接受,诸如价值形成问题、收入分配的依据问题等并不包括在他们的理论之中。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一直缺乏自己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寻找微观基础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者孜孜以求的工作。 对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萨缪尔逊早就提出,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作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另外以卡尔多、琼·罗宾逊为首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要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去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要承认价值本身有客观的、物质的基础,承认分配问题不能脱离特定历史条件和所有权因素来考察。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中两大分支—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之争,这个争论还在继续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