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辩论材料

辩论材料

我认为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因为高能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得高分的人却大有人在,他们为什么能取得高分,不在于他有高能,而在于他们勤奋.俗话说:"勤奋出天才."的确,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只有通过勤奋的努力,才能获得高分。
高分只能说明你学习好,不能说明你素质高或思想品德好,也或许只是个书呆子。不同的学习可以培养不同的能力,所谓的高分,就是指我们书本上的应试的学习,并不能体现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有学习好,并且各方面都好的人,这样的人算是高能了。但是又有多少只是学习好,而别的方面(比如思想,道德,独立自主,甚至是自理能力等等方面)却一无是处的呢?!(这样的人恐怕不是少数吧!)试问这叫做高能吗?高分可能高能,可以高能,但它决不是高能的体现。
在这个科技腾飞、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代,需要一大批高知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方认为,高分是高能的体现。是衡量其相关能力的重要依据、一般标准。高分并不等于高能。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制度,从国内到国外,均可看出,皆采取分数选拔制度。分即在对某种能力的考试中,以分数标准体现其相关能力,衡量其技能的标准。高能即在某些方面高于其他人的技能,这也就是说,高分是高能的体现。是衡量其相关能力的重要依据、一般标准。
这次进入决赛的辩论队伍,四支队伍仅有一支来自普通班。当然,参加辩论的同学不可能每一个人成绩都很优秀,但清注意,本人善语文,二号辩手善历史,三号辩手善政治,四是辩手善数学,在考试中,我们的单科成绩均属高分,我们将这此知识广泛用于表现自己的才华上,这不说明高分是高能的体现吗?运动员在某些考试中确实不够优秀,但他们之所以称为运动员,还是通过一定选拔,在考试中体现他们的竞技能力的。一个高能力的运动员,同样需要评委亮出高分,来体现其能力。这不也正说明了高分是高能的体现吗?
但是,需要申明的一点是,我方并不否认低分中有高能的存在,韩寒是中国文学界的奇才,偏才,怪才,六门功课红灯高挂,但他之所以被称为奇才怪才偏才也说明他不过是一个个例。是特殊性。这个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同样的少年作家,《真心英雄》的作者门门课优秀,被复旦大学录取。这也不正说明高分是高能的统一性吗?既然对方辩友认为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那么你们又何必苦苦追求分分分呢?今天我们辩论双方的能力高低,不也是通过评分来体现的吗?
所以我方认为,高

分是高能的体现。是衡量相关能力的重要依据、一般标准
---------------------------------------------
参考2
日前,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三学生陈雪潜以托福考试540分的成绩被美国密歇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录取。该校还给了她本科国际学生中的最高奖学金———“大使”奖学金,一年6213美元。陈雪潜,这个被美国大学青睐的学生,然而在中国不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因她在全班54名同学中成绩排列第35名,而且还是个有争议的学生,有教师指责她“贪玩、不务正业”。目前,在成都,“陈雪潜现象”已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讨论。
17岁的陈雪潜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参加过无线电测向的市、省、国家级的多项比赛,并多次获奖。她几乎参加过六年间列五中学所有的校级活动,从节目主持人、卡拉ok赛至摄影、舞蹈比赛,而且全部获奖。她在六年的中学生涯中,几乎每两个月获奖一次。她学英语大胆敢说、学电脑敢玩敢摸索,在科技创造方面,敢做敢想 ; 但陈雪潜个性不安分,学习上说不上刻苦和勤奋,她和中国传统上的好学生有距离。有老师曾谆谆教诲她:你要是把那些玩耍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也会考个北大清华的。但陈雪潜说:“不,我和大人们眼中的‘优秀学生’不是一类人。”对密歇根科技大学的青睐,陈雪潜稚气回答“得的奖多呗。”列五中学朱齐庄校长说:“陈雪潜取胜的关键因素不是托福成绩而是综合素质。”
追求高分是家长、学校的普遍心态,“陈雪潜现象”是对“唯高分说”的有力冲击。我们对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疑问:考了高分数算不算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孩子该不该考高分数?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高分也有低能。那怎么办?我们究竟追求高分还是全面发展?我觉得这正是目前素质教育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将高分与高素质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高分与高素质都得追求。
结合:
1.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仅在学业与分数上的成功。
2。当前我县二中、实小起始年段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正是说明了成绩好并不代表高能,而说明了学校开始向素质教育迈进。
参考文(一):
日前,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高三学生陈雪潜以托福考试540分的成绩被美国密歇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录取。当初陈雪潜申请学校时仅申请了2000美元助学金,但密歇根科技大学给了她该校本科国际学生中的最高奖学金———“大使”奖学金,一年6213美元。该校curtisj.校长给陈雪潜写来亲笔信:“希望能尽快见到你。”陈雪潜,这个被美国大学青睐的学生,在中国不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因她在全班54名同学中成绩排列第35名

,而且还是个有争议的学生,有教师指责她“贪玩、不务正业”。目前,在成都,“陈雪潜现象”已引发一场教育观念的讨论。
e-mail发向美国高校
陈雪潜档案:17岁的陈雪潜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参加过无线电测向的市、省、国家级的多项比赛,获1998年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青年女子组第4名,2000年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专利局申报有专利,成都市三好学生,连续三年的校运会女子800米冠军,初三时通过成都市自修英语二、四级考试,高二时便通过了大学英语国家四级考试,成都市银杏女子合唱团团员。她几乎参加过六年间列五中学所有的校级活动,从节目主持人、卡拉ok赛至摄影、舞蹈比赛,而且全部获奖。她在六年的中学生涯中,几乎每两个月获奖一次。
学英语:敢说
陈雪潜初二那年,学校来了几个外国留学生,令大家头痛的是,交流很困难。陈雪潜在留学生面前操英语,像使用母语一样自如。问她怎么学的?她说,没别的,我就是敢说。逢休息日,陈雪潜便去成都的“英语角”,与那些英语发烧友切磋,一旦逮到一个外国人就是一顿神聊。初二暑假,她在四川大学举办的英语口语班培训了20天。那段时间,她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教英语的scott老师不懂中文,凡事必让陈雪潜当翻译。她在网上聊天时,全用英语与网友交谈,她流利的英语让人质疑:“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直到这时,陈雪潜没想到出国留学,没想到试考托福,她认为考托福遥不可及。
1998年12月,一名在美国读书的校友回到列五中学,她还带回了一枚由克林顿总统签字的美国优秀学生奖章,这位学姐英语极佳。学姐喜欢陈雪潜的灵气,对她说:在美国学习很轻松,你的英语也不错,去考托福吧!
去考托福吧!
这句话在喜欢自由学习环境的陈雪潜脑际萦绕了许多天。我为什么不去考呢?学姐能做到我为何做不到?我也弄它一枚“克林顿”戴一下。之后,在美国攻读研究生的表哥回国探亲,他鼓励表妹:你的英语水平和我的差不多,你可以去考。于是陈雪潜就动员班上英语成绩比她好的同学同考,但大家因胆怯,放弃了。陈雪潜的想法是,试试自己的胆量和能力。于是,陈雪潜参加了1999年5月的托福考试。7月份成绩出来了,490分。
在分数尚未出来的6月份,她又一次报名参加8月份的托福考试。这次她到四川大学托福考前培训班学习了一个月,10月份拿到了540分的托福成绩。这之后她便将自己获得的“值得一提”的奖项翻译成英文提供给国外高校,还有自己的全英文档案。“全是我自己干的。”陈雪潜在2000

年的5月已很骄傲和自信。
学电脑:敢敲
去年10月,托福成绩下来后,她想,上哈佛、麻省等一流大学的戏不大,上二类估计还行。拥有多年“网龄”的她开始在互联网上查找美国各大学信息。她在4000多所美国大学中找出了与自己情况及分数比较合适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密歇根科技大学等60多所高校,她给其一一发去e-mail。
2000年2月17日凌晨,美国密歇根科技大学录取陈雪潜的电子邮件到达,此时她尚在睡梦中。21天后,书面录取通知书送达。
陈雪潜的电脑是上初二时爸爸作为生日礼物送她的。爸爸送她电脑时有个条件:不准打游戏。理由是游戏专家在开发无穷无尽的游戏软件,你永远玩不完,而生命却是有限的。陈雪潜果然没打过电子游戏。但电脑的各种功能她也未学过———都是自己乱敲乱打出来的。
“我从未看过电脑使用方面的书,不想看,太费劲太麻烦了。”她在敲打中摸索。错了有英文提示与帮助,可随时纠正错误。问打坏了咋办?“坏了就修呗。”如果还有不懂的,便在同学间交流,或问爸爸。她认为电脑对学习帮助很大,比如语文、英语等文学类科目要背诵的较多,可将要背的都先输入电脑存起来,一旦需要打开就看,省去了翻书的麻烦。
上网也是靠自己摸索,她说在网上不仅可以看到许多新的信息,而且对学习确实帮助不小。她在网上看得最多的是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信息。“可能是习惯了,我现在一上网,先要看一下教育方面的新闻才看其他的。”
陈雪潜每周六晚与周日早上,每次2至3小时上网,她的网友们不喜欢她,因为看得懂她的聊天内容并能和她交流的人太少……她用英文聊天。陈雪潜不看电视剧,她套用父亲的话:“电视剧永远看不完,而生命是有限的。”
科技创造:敢做敢想
“陈雪潜从小就是个捣乱分子。”她特别喜欢拆东西。爸爸的无线电仪器、手表,自己的玩具及家中所有对她有吸引力的东西都曾在她手下“支离破碎”过,而且无法复原。为了观察生物,她上小学时,爸爸给她买了显微镜,在基本上属于“男生世界”的车模制作竞赛中,她得到了市级二等奖。学校招无线电测向班,她报了名,“我就想弄明白那是干什么的。”
在科技创造方面,陈雪潜总在琢磨一些事。去年11月,她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了专利“省心式车篮”。这个,缘于她看到妈妈外出办事时,经常会将车篮内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如雨披)随时带着,很麻烦。便想,给车篮设计个夹层,将物品放入后加上锁,既不影响车篮的其他功能,又防盗,多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制,“省心

式车篮”制成了,现在已有商家与她洽谈投产,她将专利折价二三十万元入股合作。洗澡时,卫生间里卷纸筒外面的纸头很容易被打湿,能否想个办法,纸头扯断后可自动缩回,用时会自动弹出?同学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突然下雨了,这时若轻轻触摸书包上的按钮,书包内储备的伞就会自动张开多好?厕所若两三天不清洗便会发出阵阵异味儿,如果能在便器里的冲水口上安装一个弹片,堵住冲水口,有轻微压力冲水口便可下弹贴壁,水冲过后弹片自然上弹重新堵住冲水口,这样臭气就出不来了。还有我们住的房子,若能有声控音响,想听什么只需喃喃自语……陈雪潜说,这些“想法”她正在进一步推敲与完善。
由于她爱思考,陈雪潜在看问题时往往能视野开阔、角度多种,为同龄人所不及。
陈雪潜父母的教女经是:放手让女儿做事,做错了事不说她,偷懒说她。
学习:我确实不刻苦
“如果要排名次的话,我在班上的成绩是第35名。”陈雪潜所在的高三(2)班有54名同学。“其实我很佩服成绩好的同学,我也一直认为成绩好应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我绝不会为了有个好成绩而将所有时间都用在语数外理化等科目上的。”为什么?她笑言:“我怕自己学迂了。”
陈雪潜喜欢高效率的学习,不能容忍一天到晚都在看书。“有时我也想刻苦,但往往做不到,因为我想分散些时间去了解一下其他的开阔眼界的事情。”迄今,陈雪潜有个习惯,每日午睡半小时,睡前必看国内外文学名著。
“本来学习就很累,干吗还要*着自己继续看书?那有多大作用?”她认为有些很努力但成绩却不是很好的同学就是这样“刻苦努力”的结果。她父亲陈昌群承认女儿学习很“潇洒”:“她努力一阵子,一旦成绩上来了,就去搞别的,成绩一旦显示黄牌警告,就又杀回来。”陈雪潜学习上自有一套,她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效益很高、很好,“在课堂上吸收得快而多,课下我一般不复习,比如英语下了课,书本就丢下,回家都不带。”“这恐怕是我的成绩不会很优秀的主要原因。”她剖析自己。
陈雪潜个性不安分,学习上说不上刻苦和勤奋,她和中国传统上的好学生有距离。有老师曾谆谆教诲她:你要是把那些玩耍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也会考个北大清华的。但陈雪潜说:“不,我和大人们眼中的‘优秀学生’不是一类人。”对密歇根科技大学的青睐,陈雪潜稚气回答“得的奖多呗。”列五中学朱齐庄校长说:“陈雪潜取胜的关键因素不是托福成绩而是综合素质。”
陈雪潜告诉记者,去美领馆办签证时,提前准备了50个问题,都是

自己在网上查询的,而且根据自身情况准备好了答案,结果签证一次成功。
“陈雪潜现象”引发教育观念大讨论
■学生:请不要压制我们
刘小江拿着报纸激动地向父母大声嚷嚷:陈雪潜太幸运了!你们一天到晚*我拿分、拿分,什么活动都不让我去参加……成都某中学高一学生杨详读了报道后,长叹一声:学校搞题海战术,我们哪儿来空闲时间培养个人爱好?还好,国内高校录取仅仅看高考分数!王依依、刘丁丁、唐马可等同学说,如果陈雪潜参加高考不一定有很理想的成绩,但她善于发挥长处,敢闯、敢拼。从她身上,我们得到启发:通向成功的路确实有很多,不一定仅仅拿到高分。希望学校、家庭多给我们创造成才的宽松环境。
■家长:让娃娃拿高分数很无奈
家长王先生拿着报纸连连点头:陈雪潜真不错。当问及要孩子去拿高分还是培养素质时,他却显得有些无奈:“家长很希望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但这很花时间、精力。在时间紧、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只好让孩子牺牲全面发展去追求高分,因为高分在应试教育下好处太多,可以进重点中小学、重点大学,能力嘛以后再说。”他称,孩子很喜欢打篮球,为了应付考试,他已几个月硬是不让孩子摸篮球了。据了解,与王先生一样持矛盾心理的家长为数不少。一位姓李的家长“更现实”地说:能力在美国吃得开,分数在中国更吃得开,你让家长如何选择?
■教育工作者:希望高分数与高素质和谐发展
四川教育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罗启蕙说,追求高分是家长、学校的普遍心态,“陈雪潜现象”是对“唯高分说”的有力冲击。我们对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疑问:考了高分数算不算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孩子该不该考高分数?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高分也有低能。那怎么办?我们究竟追求高分还是全面发展?我觉得这正是目前素质教育应着力解决的问题:将高分与高素质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高分与高素质都得追求。它们并不是追求中的矛盾体。
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宋剑锋认为,从陈雪潜身上,我们得到很大启示:创新素质,在国内国外都很受欢迎。共青团、学联、少先队组织强调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现在“创新教育”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成都盐道街中学罗雪渝老师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庭教育很重要。陈雪潜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敢于跳出书本追求自己能力的发展,十分难得。现在很多娃娃潜力没发挥出来,是被应试教育给扼杀、束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十分迫切。

(二)
(主

持人:阿正,系福建人民出版社专栏作家。对话人:杨东平,系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总策划。 徐友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分数与素质

阿正:分数与素质究竟是什么关系?
传统教育的标志之一是“分数挂帅”,但高分的学生却未必“高能”。那么分数与素质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过去的半个世纪基本上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成绩,这个衡量标准合理吗?
徐友渔:“分数挂帅”有利有弊。
中国现在(包括五六十年代)的“分数挂帅”是非常厉害的。中国的教育没有主体性,它缺乏一个对人进行评价的合理标准,所以只能依靠分数,就像当年要评价一个人政治上的好坏只能翻看档案一样。回顾我以前学校同学的状况,成绩好坏跟他以后有没有成就、有没有出息并无直接的关系。学校考试内容实际上跟科学研究、跟工作实践差得很远。老师越来越喜欢出偏题出怪题,学生被迫去适应,于是产生了一批非常善于背诵及应对考试的人,而实际上成绩好后来有出息的人并不多。到国外后,我发现中国学生与英国学生相比成绩要好得多,学的课程多。要比考试,英国学生未必行,但一做起事来,中国学生就不如英国学生。这反映了分数挂帅的弊病,但中一方面,绝不是说成绩不好的才能干,好像学习不好就会是个天才。在批判分数制和科举制度时,不能简单地把那些好学生给否定了,因为学习和课程也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包括基本的智力训练。这种否定就跟反智主义有很大的关系。
杨东平:衡量评判的标准有两个。
这种机械的考试体制,适合于大批量地造就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也就是“合格产品”,而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破坏性的。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感到这一点。有些特别优异的学生,个性强,感觉受压抑,宁愿在图书馆看书,也不愿意在班上上课。这在当时就显得太出格。他不愿意入团,就动员他人。那时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为这种人才的成长创造一种环境。应该说,宽松的教育环境比较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发展。
说到这种考试制度,很多人会反问:解放以后,近20年来不是也培养了很多人才吗,有什么不好呢?现在的许多人才也都是经过大学教育出来的,证明这种教育还是有效的……怎么评价这个问题呢?我想,第一要看这种制度对多数人来说是受益还是受害。这种制度是能够筛选出一小批优秀人才,正像科举制度,也产生了一批像林则徐那样的人。但它的问题在于它是以牺牲大多数人为代价的,使大多数人成为这种教育制度的失败者,变得百无一用,成为受害

者、牺牲品。学校教育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使他们最后灰溜溜地离开学校。只有上大学的人,才算成才了。这种制度坏就坏在这里,他’不是鼓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掘自己的天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人生中继续学习,追求知识,他不培养这种东西,而是通过强硬的考试来选择,通过了就成才,通不过就是“废品”。这样就打击了很多人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把很多人赶出校门。这些年农村学生流失很严重。大家把原因归于贫困,其实贫困在很多农村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是流失的高潮,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判定,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觉得自己没能力升学就放弃学习了。学习完全不是为了追求知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仅仅是为了升学,以此作为惟一的成败标准。因为我们现在进入大学的只占同龄人的5%左右,绝大多数的学生心情是很压抑的,似乎自己变成第二等、第三等的人。
第二,要看这种考试制度对少数优秀人才(高分者)的发展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阻力。以清华为例,它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生源,全国各地区高考状元大多在清华大学。那么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更聪明、更有创造力了,还是更傻了?我在清华大学同他们聊过,他们对现在的大学教育很失望,他们天份很高,学习能力很强,考试对他们来说不困难,但学校并没有提供更好的环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四年大学让他们很失望,这种情绪在优秀学生中比较突出。最后,他们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如学习外语,然后出国。学习对他们不构成压力,没有挑战性,这是很可惜的。中国确实有非常优秀的学生资源,但现有的教育制度不可能把它充分开发出来。当然,台湾也有类似情况。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奖时,台湾教育界欢欣鼓舞,但李远哲讲了一句很清醒的话,说他得奖并不能证明台湾教育的成功,恰恰证明台湾教育的失败。他说如果他继续在台湾受教育,他绝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在中国只有少数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万里讲过一句话,他说,要改革不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的陈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否则即使国家花很多的钱也培养不出第一流的人才。这是八十年代我知道的惟一一次高级领导人的清醒的讲话。因为当时大家认为教育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只要给我钱,我就能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就像一些电影导演,狂妄地说:好莱坞有什么,不就是有钱吗,给我一个亿,我也能拍一部大片。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教育制度还是很重要的。
徐友渔

:学校教育不能独享成功的荣耀。
从表面上可以说,中国的优秀人才,都是从大学里出来的。但实际上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是不是大学培养的结果,是不是大学教育的结果?说的更彻底些,在中国社会评价标准里,“人才”必须有大学给他的一个证书,证明他而已。比如一个人做过一番努力,但没这张证书,他就不可能在科研机关、高校或高等文化单位工作。颁发证书的地方,颁发证书的举动,能不能证明优秀人才都是这个地方培养的结果?这很容易搞混。我读了大学,假如不要大学这张文凭,我做什么都不行,但你发一个文凭,是不是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这张文凭?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就能不能证明教育的成功,这一定要在方法论上把它搞清楚。不能因为培养了一文科技队伍,或很多优秀人才是进过大学拿过文凭,就证明教育制度是成功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