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6 保护土壤 教案1

3.6 保护土壤 教案1

3.6 保护土壤 教案1
3.6 保护土壤 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壤基本情况。

2.公主我国和当地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土壤污染的危害情况。

3.知道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重点:

1.土壤污染情况。

2.土壤保护的方法。

难点: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

教具:土壤污染、沙化、盐碱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有人说地球应该叫水球,为什么?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陆地只占29%,而这29%的陆地,能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壤就更少。所以保护土壤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节“保护土壤”。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土壤是动植物及人类生存栖息的场所,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

壤,许多动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

2.人类可利用的土壤太少,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除了湖泊、河

流、裸露岩石等以及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这29%的陆地有89%的土地已经不适宜农业生产了。(29%陆地是1.49亿千米2,即

1.49×11%=1639万千米2,适宜农业生产)

3.我国土壤情况。我国陆地总面积为877万千米2,生产用地只占50%左右,耕地面

积仅有137万千米2(高产耕地近29.4万千米2)。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印度为0.22公顷,美国为0.78公顷,世界平均0.28公顷。

让学生得出结论:我国土壤资源缺乏。

讨论: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丰富吗?(不丰富,所以我们要保护土壤。)

(二)土壤污染和保护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是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1.土壤污染:废水和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学生讨论:你知

道还有哪些污染?)

2.土壤减少的原因:过度开发和利用,包括耕地被吞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等。

(1)水土流失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世界上土壤每年流失约240亿吨,我国流失约50亿吨以上。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看黄河水土流失

的图片或录象)。大家想:随土壤流走的还有什么?(氮、磷、钾等肥料,

相当于4000万千克化肥。)

(2)我国沙漠化现象严重。最严重的地区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约占国土面积的37%,而且以每年1560千米2的速度扩展。华北

和西北地区的大中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威胁,如频频出现的沙尘暴。(放图

片:北京地区沙尘暴)

(3)我国盐渍化耕地约为10万千米2。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受盐渍化威胁的耕地占其总耕地面积30%~40%(土壤盐渍化形成的荒漠图片)(4)人口增长,乱占耕地严重

讨论:怎样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的最好办法是植树造林。防止

土壤盐渍化的办法是科学地使用土地,科学地种植农作物和合理使用化肥。计划生

育,控制人口,搞好城市规划是减少耕地被乱占的好办法)

小结:由学生自己得出

(1)土壤减少的原因

(2)土壤保护的办法

结论: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布置作业

调查城市土壤污染情况

2019年精选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四篇

2019年精选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6节保护土壤浙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发生,下列措施对治沙可能造成不利的是( ) A、南水北调 B、建防护林 C、退耕还草 D、扩大畜牧业发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湖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沙化 C、土壤荒漠化 D、以上三方面都是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盐碱物质及盐分进入植物体内 B、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 C、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植物萎蔫 D、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根细胞失水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我国的云南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该省某些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然现象——“石漠化”,所谓“石漠化”是指岩石表层的土受到雨水的冲刷,使土壤层越来越薄,最终底层的岩石纷纷突出地表而形成名副其实的石山,致使当地的耕地面积减少。 (1)你认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2)防止“石漠化”的根本方法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______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______污染。 【答案】:

怎样保护土壤健康及措施

怎样保护土壤健康及措施 土壤保护首先要农、林、牧、工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壤资源,使土壤的生产投入与输出相平衡,使土壤生产力与承受力相适应,使土壤肥力、土壤生产力以及环境景观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以生物措施为根本措施,并结合适当的工程措施,才能达到土壤保护的目的。 土壤污染成因复杂,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城镇居民生活废弃物;农用化学物质;畜禽养殖废弃物等。 土壤污染的危害性:土壤收到污染后,其原有特性将遭到破坏,农作物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并且表层受污染土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基本措施 (一)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就变成有毒的废水。因此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二)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农药,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还能经济有效地消灭病、虫、草害,发挥农药的积极效能。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三)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如褐腐酸能吸收和溶解三氯杂苯除草剂及某些农药,腐殖质能促进镉的沉淀等。同时,增加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流动条件,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第三章第 6节 保护土壤(浙江省温州市)

第6节保护土壤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中学张承丰 【教材依据】 浙教版(2005年11月第2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第6节《保护土壤》 【设计思想】 现代心理学认为,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体现对学生智力、情感、态度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本节课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土壤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土壤资源的严重危机,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树立防止土壤污染的责任感。通过这种深刻的、新颖的、高频率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形成向上的、稳定的情感。从而树立学生的环境观念、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知道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 ⑵知道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⑶体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⑴了解世界、我国、温州的土壤分布状况 ⑵分组讨论土壤污染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⑶提出破坏土壤后的反醒性的宣传口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使学生认同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⑵使学生获得保护土壤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教学难点】 保护土壤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土壤资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一首赞美土壤的诗歌(幻灯片),先请一位学生朗诵,然后向全班学生。 【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触呢?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一些对土壤的认识,从中体会土壤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引导学生意识到土壤与人类息息相关,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土壤的重要性,感受土壤母亲的伟大,培养学生对土壤的感激心情,触动学生的心灵。) 二、新课展开 ㈠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分析世界土壤的形势:(幻灯片) 【提问】下列是世界陆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的模型,根据这两个模型,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世界上土壤资源非常缺乏! 2、分析我国的土壤情况: 【计算】我国高产耕地总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百分比? 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土壤资源非常缺乏! 【讨论】许多陆地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最后得出结论:由于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太高或太低而不适宜农业生产。 【思考】我们温州的土壤丰富吗? (幻灯片)温州现有人口750多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在0.35亩左右。(全国人均为1.4亩,世界 人均为3.5亩)据粮食部门预测,到2010年,全市年消费粮食将达到55亿斤,届时粮食缺口将达 到35亿斤以上。 【小结】土壤资源是有限的,然而有些人却对这有限的土壤肆意破坏,对这位伟大的、无私的“母亲” 给以践踏。下面我们就去见证一下。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7土壤的保护_教科版

第7课《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四节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的要求,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知道植被对保护土壤有作用,并如何去保护土壤。本课的教学活动由土壤对动植物的作用引入,到研究土壤的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并让学生知道人们的乱砍乱伐和无节制的使用土地等行为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不让土壤流失。教材由三个主要活动构成:1.了解土壤的价值,即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2.研究土壤流失与植被的关系; 3.保护土壤的措施。三个活动依次递进,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土壤,在学习过程中也了解了与土壤相关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学生对于土壤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土壤的分类、土壤的成分,土壤中的营养从哪里来,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但对土壤的其他作用就不是很清楚,对于土壤流失的原因已经如何保护土壤就不知道了。本节课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知道土壤流失的原因,知道我们人类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土壤,并知道应该如何去保护土壤。

【教学目标】 1.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2.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能列举并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4.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 通过做水土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度】 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准备】 课件、土壤、小铲子、塑料水槽、洒水壶、秒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土壤的贡献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与土壤相关的知识,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土壤。 (1)学生当模拟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土壤。 要求:先说自己介绍的是土壤哪一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具体介绍。 2.师:有人说过“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1)小组讨论,举例说一说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做出了那些贡献? (2)全班交流,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板书:土壤的贡献:1.植物:提高营养和水份。 2.动物:提供栖息地,间接提供食物。 3.人类:生产粮食及各种农作物 4.材料:制作陶器,砖瓦等)

第6节 保护土壤

第6节保护土壤 课堂笔记 土壤污染与保护 (1)土壤污染 ①: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 ②: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造成生物污染。 ③:如核反应带来的辐射性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土壤功能。(2)土壤的过度开发 ①耕地被蚕食: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侵占大量耕地。 ②:地表植被大量被破坏,土壤被流水冲刷带走。 ③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不合理灌溉等原因引起。 (3)土壤的保护: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分层训练 A组基础训练 1. 一节废电池相当于一颗“炸弹”,一节废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会渗透出来造成()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生物污染 2. 下列各种措施中对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 A.扩大林草比例,建设人工防护林 B.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为提高牧业产量,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 3.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4. 下列关于我国的土壤资源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农业耕地比非农业耕地面积大 B.我国所有耕地的产量都比较高 C.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世界第三 D.我国土壤资源有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 5. 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 A.医院污水 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 C.人造纤维 D.丢弃的橡胶、塑料 6. 保护好土壤,其重要性在于它() A.有利于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B.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C.有利于人类和自然可持续发展 D.以上三项都是 7. 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都是有毒物质 B.它们因不能自然分解而破坏土壤结构 C.它们减少了土地的使用面积 D.它们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 8.小明放假后发现自家责任田土壤酸化、板结,他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发现是长期使用硫酸铵化肥所致。为了改良土壤状况,他采取了下列措施。你认为可行的办法是()A.停止使用硫酸铵,改用硫酸钾 B.来年施肥时,把硫酸铵和熟石灰混用 C.来年施肥时,把硫酸铵和烧碱混用 D.庄稼收割后,向田地里洒草木灰 9. 长期使用氮肥会使() ①土壤缺锌②土壤结构破坏③土壤板结④水体富营养化⑤氮、磷、钾成不溶状态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保护土壤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0、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和调查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2、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土壤的想法。 3、向学生进行保护土地资源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尊重事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教具准备: 有关水土流失的图片,两块木板、同样厚的土(一块带青草、一块不带)喷壶、量筒、烧杯。 教学导入: 1、谈话: 板书:土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土壤? 生回答 师:说的真好!土壤还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你知道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谁来告诉大家? 生:(动物、植物、海洋鱼类……) 小结:土壤孕育着地球上的生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土壤的一些问题。 探究过程: 活动一:我们来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 1、引导学生交流土壤现状况的资料。 师:课前我们都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了关于咱们家乡土壤现实状况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首先我们可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再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需要详细一些) 2、学生播放搜集到有关土壤被污染、被不合理利用等现实状况的视频,以期使学

生感受到土壤危机,激发他们保护土壤、热爱土壤的热情。 师:同学们真能干!搜集的资料非常有价值。这是因为你们平时善于观察,积极动脑。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土壤的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下好吗?(可以在网上搜集与课本相仿的图片) (出示:四幅情景图。)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刚才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强烈感受。) 生:第一幅图是植被遭到破坏 生:这属于自然灾害 生:第二幅是乱采乱挖,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这幅是水土流失,属于自然灾害,已经不能耕种了。 生:第四幅是乱扔垃圾,也人类活动造成。 ……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看到这些老师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也感到无比沉重。 活动二: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1、谈话: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刮去1厘米厚的土层,我国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可能是不注意植树造林吧? 生:也可能是乱砍乱伐…… 师:到底是哪一种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那么如何做实验呢?这需要我们先来做个试验计划,每组讨论完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2、填写、交流实验方案: 每组填写一张《水土流失对比实验方案》,请按照《方案》上的要求填写。 学生填写完《方案》后进行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出不同条件) 3、各小组进行实验: 师:对!这两块土壤不同条件只有一个,一块是有草的土壤,另一块是没有草的土壤,其他条件都相同。 下面,可以把你们的《实验方案》适当修改一下并按你们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8下第3章植物与土壤第6节保护土壤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 2.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87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左右。耕地面积为137万平方千米,其中高产耕地仅平方千米。3.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我们必须。二、土壤污染与保护 1.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和。 2.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都可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 3.影响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有耕地被吞食、、土地沙漠化和盐溃化等。土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土壤是动植物及人类生存栖息的场所。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许多动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 2.地球上的土壤资源是有限的,陆地面积仅占地球总面积的29%。 3.我国土壤资源也不丰富,生产用地只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约877万平方千米)的50%左右,耕地面积仅有137万平方千米。 二、土壤污染与保护 1.土壤资源的强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2.土壤污染种类比较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等。例如,核反应(特别是地下核污染)给土壤带来物理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给土壤带来化学污染;而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给土壤带来生物污染。土壤污染的后果是导致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土壤功能。 3.土壤的过度开发,如过度放牧或者过度垦荒,也是土壤资源受到破坏的最大威胁之一。耕地被吞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等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保护土壤资源的措施有: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防止土壤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土地沙漠化面积的扩大。 【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土壤资源。下列有关土壤资源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A.土壤资源是人类农业、林业、牧业等生产的最基本的条件 B.地球上适宜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很少,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1% C.我国高产耕地面积只占陆地总面积的3.4% D.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基本不变 【例】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C.积极稳妥地开发荒地 D.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例】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会造成广泛的土壤污染的是( ) A.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作肥料 B.大量使用塑料地膜而未能及时回收 C.综合防治植物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 D.农业生产多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7课《保护土壤》优质教案

7.保护土壤 一.课程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引发学生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并从自身和简单的事情做起,例如,管好自己手中的垃圾,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 1.了解土壤能为人类做什么。 2.认识植被遭破坏后对土壤蓄水能力的损害。 3.研究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4.指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土壤。 二.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知道人类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非电池对土壤的破坏性。 科学探究: 1.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2.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3.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态度: 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一分努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提出保护家乡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议。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泥土、草皮、水壶。 学生材料: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经常会出现暴风劲吹、飞沙走石、昏天黑地的景象。这种景象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鄂尔多斯沙尘暴视频,同学们,看完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鄂尔多斯沙漠化的现实情况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土壤流失的危害,激发他们保护土壤、爱惜土壤的热情] 2.是的,沙尘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3.师:面对沙尘暴现象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板书课题:保护土壤)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土壤对人类的贡献 (1)这地球是我们人类以及动植物共同的家园,那么想一想,地球上的土壤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什么呢? (2)(出示课件图片)描述生活中土壤带给人类、动物、植物的贡献。 (3)师:大地就像一位母亲,孕育着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因为有了它,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设计意图: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了解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从而,使学生知道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教学时,出示图片并提问,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2.关注土壤现实状况,引发问题,引导思考 (1)出示课本插图,思考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土壤资源正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流失、土壤退化等。而土壤流失还会加剧水资源的流失,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地荒芜、环境恶化。

最新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第6节 保护土壤练习题三

最新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6节保护土壤练习题三 第1题【单选题】 有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是( ) A、戴防尘口罩 B、过度放牧 C、大挖中药 D、植树造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湖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以下几种土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有草的坡地

B、裸露的坡地 C、栽满果树的林地 D、长满野草的荒地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叶片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风固沙 C、减少噪声,防治噪声污染 D、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我国的云南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该省某些地区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然现象——“石漠化”,所谓“石漠化”是指岩石表层的土受到雨水的冲刷,使土壤层越来越薄,最终底层的岩石纷纷突出地表而形成名副其实的石山,致使当地的耕地面积减少。 (1)你认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2)防止“石漠化”的根本方法是______。 【答案】:

7.保护土壤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保护土壤》这一课是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情况,并且知道有无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分析讨论土壤和自然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的两种不同影响,引发保护土壤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说出土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界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不够了解。本课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学生认识到植被在保护土壤中的重要性。在模拟实验环节中,学生通过引导能够说出对比实验的部分要求,但并不能够将对比实验的步骤表达清楚。因此本课就将水土流失实验作为思维焦点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辨别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 3.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比较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2.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对比实验地概念。 科学态度: 1.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请小朋友们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 2.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西瓜地以及制作陶瓷的陶土图片。 3.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 4.小结: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还为人类提供制造陶器等的原料。 5.如果没有土壤,植物就没有养分。如果没有土壤,动物就没有了家园,人类也没有了资源。土壤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让学生意识到土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直接导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土壤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出示黄河和长江对比图片。你有什么发现?(黄河水比较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黄河岸边的土壤流进了黄河水内) 2.为什么黄河附近的泥土会流进河水里,而长江附近的泥土没有被水冲走呢?提问: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水土流失。(下雨)下雨下到平坦的地上会产生水土流失吗?那就说明水土流失需要的条件还有坡度。(需要坡度) 出示另两张图片,你有什么猜想?(一张是黄河附近土壤无植被,一张为长江边

第6节 保护土壤

第6节保护土壤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地球土壤资源状态 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岩石等,有土壤覆盖的土地就更少。由于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陆地面积中不适宜农业生产的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89%。如图所示: 2.我国土壤资源状况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8.77×1012米2,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耕地面积为1.37×1012米2,其中高产耕地仅2.94×1011米2。 3.土壤的作用 土壤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衣、食、住等的基本原料。“民以食为天,农以土为本”道出了土壤对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壤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和保护好土壤。 例1 下列关于土壤资源现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39% B.地球上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尚不能进行农业生产 C.我国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 D.我国的陆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1.39% 知识点2 土壤污染与保护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1.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土壤质量的恶化,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现象。 2.土壤污染的种类 (1):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

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①农药会在土壤中积累残留,种植的农作物中若有农药残留,会直接危害人畜健康。 ②长期施氮肥,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过量施磷肥,引起土壤缺锌、铁、磷成不溶态而不能利用。 (2):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3):如核反应带来的辐射性污染。 3.土壤资源的过度开发 (1)耕地被蚕食 (2)水土流失 (3)土地沙漠化 (4)土壤盐渍化 4.保护土壤 (1)保护土壤的措施 ①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管理,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并且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②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对病虫害实现综合防治,提倡以虫治虫。 ③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蜈蚣草能吸收大量磷,也能吸收含砷的有毒化合物,研制转基因烟草等。 ④生态环境薄弱地区进行退耕还林、植树种草、草原牲畜数量控制等。 (2)积极宣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①植树造林。 ②禁止乱扔塑料袋。 ③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等。 例2 生物性土壤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一种重要类型,下列会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的是()A.人造纤维和橡胶B.含铅的工业废渣 C.含铜、锌的工业废水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易错点拨 易错点土壤污染的成因不清楚 例3 下列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 A.塑料膜使用后不注意回收

第六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六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教学目的:掌握土壤资源特征和功能;了解世界土壤利用现状。 教学重点:土壤资源利用的问题 学时:2 第一节土壤资源 一、土壤资源 1、土地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土壤资源特点: 1)土壤具有一定的生产力,通过人的劳动可以在土壤上生产出人类必需的各种有机物质的产品。 2)土壤资源的面积(数量)是有限的。 3)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牲和可培育性。 4)土壤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等变化。 3、土壤的功能: 1)支持和调节地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 2)影响地表的水循环以及热量平衡; 3)影响地表水分的下渗、径流; 4)保护岩石圈,延缓风化; 5)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二、世界土壤资源概况 1、低质量的土壤资源比例大 地球上陆地总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而无冰覆盖的陆地面积约1300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23%,已耕地仅有1400万平方公里,只占陆地面积的10.7%,可见耕地面积是很少的。 2、类型繁多,利用差异大 3、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开发有一定潜力 耕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0.7%,已耕地面积占可耕地的42%,尚有1600万Km2可耕地待开发,但①开发难度大,难以利用。②分布不平衡,与人口分布不相适应,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人口少,但可开发耕地多。 耕地面积不仅小,而且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主要问题:分布不均、耕地面积小、减少、退化、污染 三、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2020秋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素养达标练习:第二章第6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基础过关]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2.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解析:第1题,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因素。第2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故A正确。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提供有机质;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林地土壤高,B、C、D错误。 答案:1.C 2.A 地处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生物多样的热带

雨林景观,发育成砖红壤。据此,完成3~4题。 3.亚马孙平原的气候、植被、土壤三者之间具有的关系是() A.密切关联,相互影响B.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C.土壤不受气候的影响D.土壤不受植被的影响 4.在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砖红壤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A.有机质含量高B.多为黑褐色 C.多呈碱性D.土层厚度大 解析:第3题,高温多雨的环境有利于植物生长,形成热带雨林植被,高温多雨使得微生物对枯枝落叶分解速度快、分解彻底,而且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气候、植被、土壤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相互影响,故A正确。第4题,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淋溶作用强烈,有机质含量低,铁、铝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颜色为砖红色,土层深厚,质地黏重,呈酸性至强酸性。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3.A 4.D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5~6题。 5.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 C.基岩性质D.降水多少 6.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保护土壤》教案

保护土壤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和调查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地方法。 2.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土壤的想法。 3.向学生进行保护土地资源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尊重事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1、 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浙教2011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第6节 保护土壤》_0

保护土壤 一、前期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保护土壤”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减少的一些情况,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该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成分;及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的基础上的拓展学习,进一步探究土壤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永康中学八(16)班的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已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能从资料当中归纳总结某一知识的要点。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作出思维导图仍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资料的初步整理的引导 难点:土壤盐碱化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细胞变化,养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科学知识与技能 1.说出全球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 2.辨别土地不适宜耕种的原因; 3.能从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完成思维导图; 4.讲述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间的关系对液泡形态的影响。 (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交流能力;

2.通过学习溶液浓度差影响细胞形态,进一步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密切性; 3.通过查看资料,体会到人类活动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通过了解无土栽培技术,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能让植物摆脱土壤的限制,但是该技术仍然有局限,要求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更高。 三、教学准备 PPT、课外视频、资料、实验仪器 四、教学过程 课前实验:剪出两根大小相同的条状萝卜,并分别放入清水和浓盐水中。 (一)创设情境,学土之果 播放学生视频,讲述“万物生于土,土养育万物”了解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二)小组交流,知土之量 Ppt呈现一张地图,引出全球表面积71%是海洋,29%是陆地。29%中可利用的又只有11%。呈现不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类型,询问学生“为什么这几种不适宜耕种呢?”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要想知道不适宜耕种的原因,得从适宜的条件的角度思考,后推出不适宜的原因,主要从温度、水分、养分等条件入手。

土壤保护方案

现场土壤保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建设概况:丹徒新城恒顺大道改造工程位于宜城大道以东,G312以西区域,整体呈东西向。路线起于与宜城大道交叉,向东南方向延伸,下穿S86镇江支线后,往东止于园区二路(盛园路)交叉,路线全长3328.911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50m,设计速度为50km/h。 2、本工程由丹徒新区市政建设工程公司投资建设,南京先行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江苏中源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江苏省苏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施工。 二、施工土地保护措施 为切实加强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建筑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营造工程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结合本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实际,达到文明施工、重视环保,保护环境,特制定施工环保方案: 1.土地补偿恢复措施 (1)尽量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 (2)各种临时占地在工程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 (3)使用荒地或其他闲散地时也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止土壤侵蚀。

2.取、弃土场的生态保护措施 根据前面生态环境影响中对取、弃土场的分析,取、弃土场的设置对当地生态环境、基本农田的保护和水土保持有着重要作用,为避免或尽量减少工程对取、弃土场的不利影响,建议工程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取土场必须取得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批准文件,严格禁止非法取土和随意弃土,以免对国有土地资源造成损失。(2)在取土前,应做到把20~30cm厚的耕地表土推至一边堆放储存,待取土结束后平整土地时回归耕层表土,规模较大的取、弃土场施工期间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排水沟等)防治水土流失。 (3)如对现有取土场进行深挖取土时,要结合当地现状决定取土深度,以避免难于恢复的情况发生,取土后应及时复耕,以补偿取土时造成的耕地损失。 (4)对于采取恢复措施后由于地势关系(如过深或坡度过大)不能种植普通作物的取、弃土场。 3.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1)开挖过程中,应采用平台式阶梯状取土施工法,严禁沿坡随意开挖取土。 (2)在在填挖过程中,尽量保持周围植被不被破坏,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抓紧界内的植被恢复。 (3)工程施工时,尽量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施工

《保护土壤》小学科学教案

(封面) 《保护土壤》小学科学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 1、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2、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 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拓展创新: 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后,学生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了保护土壤的想法。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保护土壤-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6节保护土壤 1.地球上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陆地面积中的土地目前不宜农业生产。 2.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和。污染种类可分为、 和。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有可能会导致土壤的,从而破坏土壤的和。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造成生物污染。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是引起土壤污染的重要污染物。 3.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都会影响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我国每年的平均土壤流失量约。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4.我国沙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频频出现沙尘暴是土壤的标志。 5.保护土壤的措施有: ①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②退耕还林,扩大绿地面积。 题型一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1.一节废电池相当于一颗“炸弹”,一节废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m2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会渗透出来造成()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生物污染 2.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 B.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术筷、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题型二土壤保护 1.2011年6月甘肃民勤县境内出现强沙尘暴天气,狂风卷携着滚滚沙尘如一道黑幕突然从天边压来。以下措施对防治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 A.重视植树造林B.实施退耕还草C.发展生态农业D.增加放牧数量2.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其目的是() A.人们更需要产品B.人们更需要木材 C.人们更需要粮食D.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状态 题型三实验探究 1.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 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图所示, 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 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 回答问题: A.地:化工厂B.地:热电厂C.地:废电池丢弃地D.地:桑园 (1)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 (2)测量土样的pH,可以用的方法是和。 (3)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 下表是对长期使用两种肥料的农田中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的调查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