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归属感的论文

城市归属感的论文

城市归属感的论文
城市归属感的论文

广东省东莞市,留着新潮发型的流水线工人。CFP北京,一个年轻民工抵达火车站。每年春节过后,上百万民工从家乡返回务工的城市。CFP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隶属,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2 .是佛洛姆( E . F r o m m) 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 9 4 3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在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只想对方是属于自己的,也有人说是占有欲。希望对方只对自己有所付出,有别于一般朋友的用心或形式,自己也愿意强烈回馈,同时只属于两人的。所以,才会有爱的誓言、盟约,才会吃醋、嫉妒等等反应。在群体内,成员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与支持;成员间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其行为表现是协调的,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在一致对外时,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彼此都体会到大家都同属于一个群体,特别是当群体受到攻击或群体取得荣誉的时候,群体成员会表现得更加团结。随着房价飙升和工作流动性大,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工作成为一般人拥有归属感的两个基本条件。有归属感的一般就是有责任感的,责任感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对某些东西的归属感。归属感分对人、对事、对家庭、对自然的归属感。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归属感较强,中年时期对事和家庭的归属感较强,老年时期对自然的归属感较强。

编辑本段相关概念

一般来说,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往往是不同的。比如说,对于居民小区的归属感,我们可以通过五个维度来对其进行考量: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成就感。又比如说考察城市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则又可以通过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群体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或曰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来进行考量,前一层面主要是从经济和物质等客观条件角度进行分析,后一层面则侧重于从社会和思想心理、文化观念方面展开分析。恋爱中的男女也同样需要归属感,就像上文说的只想对方是属于自己的,也有人说是占有欲。希望对方只对自己有所付出,有别于一般朋友的用心或形式,自己也愿意强烈回馈,同时只属于两人的。所以,才会有爱的誓言、盟约,才会吃醋、嫉妒等等反应。而当一方感觉不到另一方的归属感的时候或者感到另一方的归属感在别处时,那么也就意味着感情的结束。

编辑本段缺乏归属感易患抑郁症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研究人员给3 1名严重抑郁症患者和3 7 9个社区学院的学生寄出问卷,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调查发现,归属感是一个人可能经历抑郁症的最好预测剂。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的重要指标。

扩展阅读:

1

《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问题探析》米庆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评价——以大连市为例》李雪铭刘巍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开放分类:

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心理学

放弃北上广的N个理由

你属哪座城?你的青春要在哪里度过?

大都市闪闪发光,机会多,压力大,不一定为你而备。

你在大都市奋斗,突围。你怀抱梦想而来,陷于庸常之中。你成为蚁族,成为房奴而不得。你在职场劳心劳力,有工作,却没有生活。你与疾病、坏感情、高房价狭路相逢。你时常迷失自我。你与自己期许的生活,很远。

要生活,还是要大都市?其实你可以有多项选择的。中国二线城市的活力,藏于185个超过50万人口的中国城市中。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

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给我生活,地方随便”。

放弃北上广的10个理由

有人离开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

没人需要逃离北上广的悲情,却需要深思熟虑的放弃。有人离开北上广,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皆因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正如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

文/黄俊杰

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你——这个你有一辆最新款的私家车,不担心堵车也不担心停车;这个你房子阳台朝南,不担心房价也不考虑买第二套;这个你不是文艺青年、不喝瓶装水、按时吃饭、周末陪伴父母、从不租赁任何东西、不搞异地恋。这个你是慢生活的信徒,达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

可惜这个你,与现实背道而驰——你长达10年的青春租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天用2个小时通勤、一年未回家看望父母、只有泛泛之交没有知己、把互联网当你的精神慰藉。你习惯性对城市抱怨,每天忙于在上班时间偷菜,你坚信自己不过在等待机会,直至青春用完,才惊觉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一切从你选择留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开始。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

态:舒服、刺激、牛B。其实也是一道城市选择题:皆因年轻的你,爱冒险胜过爱安逸,爱牛B胜过爱舒服,自愿进入人生愿境最诱人、生存逻辑又最残酷的一线城市。这是一笔风险投资:100个梦想家踏入人才济济的这个江湖,总有99个发现“牛B”不过是一场泡沫。

“逃离北上广”代表后悔者成为社会流行语。白领返乡潮与民工返乡潮同时发生,你突然发现白领和民工原来是同一回事。房价被视为罪魁祸首,北京的出租屋有胶囊公寓,深圳的“出租屋”有住人集装箱——当住在集装箱里的蚁族不是小说而是现实,这个社会就有了一种荒诞的喜感。

作为工作狂,你突然明白,为了事业的前途,抛弃生活的前途并无价值,你需要的不仅是经历的成长和工资的成长,还有生活的成长;作为梦想家,你突然明白,到二线城市去的不一定是失败者,也可能是独具慧眼的野心家。

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二线城市。重拾你的生活,需要的不是逃离北上广的悲情,而是深思熟虑的放弃——一线城市不会因失败者的离开而受损,你终须明白,放弃北上广只是你的个人选择,不仅在选择让生活出现一个拐点,还在选择一个别人看不见的机会、选择一个最适合下一代的城市出身。

在诸多理由之中,唯独将“逃离”视为悲剧是错误的表述——有人离开,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有的人不该止步于大城市,退一步生活就海阔天空;有的城不该成为大城市,因为全世界最快乐、最幸福的城市,往往不是大城市。

对你而言,你内心产生的纠结与选择,形成了10个转身离开的理由——这个过程,对一个人而言是寻找自我的过程;对你即将离开或即将前往的那一座城市而言,是建立个性、寻找人性的过程。

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

北京举办过奥运、上海正在世博、广州马上迎来亚运,北上广与世界同步,你却因未能与它们同步而痛苦。北上广靠高房价获取红利、靠户口高门槛集聚精英,靠高物价挤掉流动人口,强者云集又暗藏经济危机、情感危机、人际危机,是冷漠江湖;二线城市往往靠宜居突围,陆续决出人性化生活的单项冠军:昆明以气候闻名,天天是春天;长沙以快乐闻名,以夜场、超女与芒果台形成吸引力;成都以安逸闻名,赏一次桃花动不动就10万人同往——在物欲时代,一线城市对你而言是主战场;当成功成为一种毒药,二线城市则是你寻找自我救赎的心灵道场。

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

全球化品牌早已抢滩二线城市,网络世界消灭了信息不对称,都市圈让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成为生活共同体,地方传媒开始意识觉醒,地产巨头已将目光移到二线城市——到一线去争的是空间,到二线去争的是时间。挑好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二线城市,考验的是着眼未来的视野和以时间换空间的大智慧。要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找中庸之道,就去找你内心的“1.5线城市”,毕竟它们能在你有生之年变成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拼的是智商,二线城市拼的是情商

普遍的一个观点是:一线城市机会多又相对公平,二线城市潜规则多又讲人际关系。但不要忽略,一线城市的机会可能是虚假机会,公平可能是虚假公平——你以为到了北京更容易名扬四海,其实只是名扬小圈子;你自以为拥有上海的高薪水,一年所余依旧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所有城市皆有潜规则,整个中国都是熟人社会,但没有一个城市的所有机会能被同时屏蔽。不妨反过来看,一线城市在拼智商,二线城市在拼情商。问题只剩下一个,就是你的情商是否高于智商。

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

《广告大观》的调查证实过这一结论:在一线城市,75%的人傍晚6点至8点吃晚饭;在二三线城市,70%的人下午5点至7点去晚餐。一线城市有白领文化,但白领没有太多时间去享受——如果你每天花费2小时在交通上,1年算下来要用去30天;二线城市没有艺术电影院和话剧小剧场,唯独有很多吃饭比你早、睡觉比你晚的闲情逸致。

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

城市是一种出身。河北燕郊小区外竖着偌大广告牌:“没有户口,怎么上好学校!”购买房子的人祈祷的是燕郊纳入北京,从此有个北京户口。北上广的户口人人都知矜贵,所以早针对你设下城市门槛——你说你属于这座大城市,却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你说你拥有这座城市的房子,其实距离市中心20公里;你说你在这个城市创造了人生价值,其实存款还不如二线城市的公务员。收紧的一线城市能给予你优越感,宽松的二线城市却能创造属于你的归属感。

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

普遍的困惑是:为什么选择一线城市的人,拿着一线薪水,却沦落下流社会?为什么选择二线城市的人,拿着二线薪水,却获得一线的生活品味?新发布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发现,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一线城市“伪幸福”的人最多——皆因一线城市用金钱计算GDP,二线城市用幸福计算CPI——有白领去到二线城市,发觉收入少了一半,积蓄多了一倍;城市营销专家王志纲举过一个例子,在上海要1万块钱买到的幸福,在成都3000元就够了。

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

作家萧乾说:“人生就是一次不带地图的旅行。”在《一生要去的中国100个地方》书中里描述了100个地点,一般中国人永远没法去完全。到过一线城市见过世面,到过二线城市去开拓视野的人,有机会成为真正懂中国的人——他会在中国城市的细微处,发现中国城市原来并未千城一面,市井处隐藏的是中国的多元化。

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

为什么一线城市那么多文艺青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曾简单回答过这

个问题:“如果不是为了和其他人在一起,为什么要支付曼哈顿或者芝加哥闹市的高昂房租呢?”小众者在故乡或是异类,但一到一线城市,最好是北京,总能找到志趣相投者;但若你是拥有平常心的生活家,反而适合留在二线,因为它的节奏往往与慢生活能够合拍。

一线城市适合青春的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的最后5年

青春的轨迹你我大概相似——也许最理想的状态是,满怀激情的时候前往一线城市建功立业,在疲惫之际降落二线城市。“职业候鸟”前往二线城市已成趋势,二线城市不再是败者复活的圣地,同样是机会之城——过去,出生地决定了个人命运;今日,城市迁移只是人生一个小转折,与成败无关,与前途无关,与国家选择扶持哪个地方富裕也无关。

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

二线城市和一线城市常常有一个差别:它在30分钟的交通时间半径内,总可找到你满足一生衣食住行的所有需要。北上广是分裂的,甚至可说它们由几个城市组成——候鸟族们只属于行政概念的“北上广”,他们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抱怨城市未真心接纳,生活方式偏偏与一线城市的传统精神价值格格不入。飘一代是最理想主义的一代,也是幸福感最微弱的一代——他们的房子、车子、家具、手袋甚至男友都可靠租赁而来,他们想找找不到的,永远是一个心满意足的固定地址。

如何与城市讨价还价?

那些骑在高跟鞋上的白花花的大腿、那些杂志封面上的CEO、那些疾驰而过的名车、那些好玩免费的party、那些CBD写字楼的独立办公室、那些国际论坛和航班头等舱的位子、那些高档住宅小区的灯光,是为你而备的吗?

文/山鸡哥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千万个梦想和同一个梦中情人——大都市。什么样的大都市能满足他们?光提名字就闪闪发光,聚集着权力、名声、财富、美貌和才华的传奇,体量巨大,建筑摩登,交通发达,商业创新,物质繁荣,娱乐丰富,高人辈出,有着国际化面貌、全国最好的资源和最多的机遇。

他们心目中的大都市,通常被称为一线城市。人人都想成为一线城市体面的一分子,在城中扎下根来,获得幸福、尊严与好未来。

直到他们碰到大都市的残酷与冷血。

你想留在大都市,攫取机会和享受优质生活,你需要大都市。但大都市凭什么需要你?你的筹码是什么,除了你年轻的身体和旺盛的欲望?退而求其次,你对大都市知难而退,退居二线三线城市,想在别处获得幸福、尊严与好未来,仍然要面对同一个问题:你的筹码是什么,你能拿什么与城市讨价还价?

大都市的爱与恨

城中村和城郊村的出租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大都市对弱势者的恩慈(这恩慈现在基于政府的开发欲望和商业动机正在变得寡情)。弱势者藉此得以歇脚和喘息,换得时间来打拼,赢得在大都市更好的生活和前途。

我们在京沪穗深所见的蚁族和落魄者,其实都是怀着希冀的人。他们有梦,只是暂时没有找到用武之地大展拳脚。他们孤身勇闯大都市,比许多凭关系就业的人、自认不行而退守家乡的人更有勇气。他们对古老而鲜活、庞大而凶险的大都市,有着撕心裂肺的爱:

“我在这欢笑我在这哭泣,我在这活着也在这死去,我在这祈祷我在这迷惘,我在这寻找我在这追求。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葬在这里,在这忘了感觉到我在存在,在这有太多有我眷恋的东西”——汪峰的《北京北京》,唱的就是这种情结。

对大都市的爱,换回来的不一定是爱,更有可能是无动于衷、轻视、嫌弃和虐待。甚至不给你表现的时间和机会。你被视为大都市的负资产、问题青年和社会病的一份子。你为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狼奔豕突。你为一份不稳定的感情焦虑。你的死党、你的闺密的境遇和你一般上下。和你一起每天挤公交、挤地铁的人从不怜惜你。你领着暂住证、住着出租屋、吃着盒饭、走过镶金堆银的大街。街上每栋建筑都价以亿计,每个路人都想走在你前面。那些骑在高跟鞋上的白花花的大腿、那些杂志封面上的CEO、那些疾驰而过的名车、那些风流倜傥好玩免费的party、那些CBD写字楼的独立办公室、那些高档住宅小区的灯光、那些国际论坛和航班头等舱的位子、那些为创业者和成功人士预留的人物专访版面,都不是为你而备的。

你在大都市奋斗,突围。你一天天在老去,而大都市依然年轻。

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同步性

被你忽略的二线城市,正在发生什么?圈钱(招商引资)、圈人(引进人才)、圈地(建城扩城)、圈政策(城市定位)、圈都市圈(区域资源整合)。

你在大都市寻找突围的时候,二线城市一点也没闲着,正昂首阔步比照着大都市的规格迈进。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首超农村人口,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首超农村人口,20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首超农村人口。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兹洛特尼克说:中国已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中,1/4在中国。中国二线城市的活力,正藏于这185个超过50万人的中国城市中。

因为互联网,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讯同步;因为城际快线和城铁公交化,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人流物流同步;因为商业连锁,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消费同步;因为都市圈,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资源互动互补同步。

每个省都有全国上星电视;28个城市建设地铁规划获批;国际品牌和全国性企业在诸多二线城市找到落点、开枝散叶。二线的兰州、武汉和西安都有全国性媒体;二线的苏州、东莞、宁波、温州的经济实力个个富可敌省;杭州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上5年连冠……

不同步的是,二线城市在因一线城市的辐射性和产业关联性而受惠时,自身的独特优势并不会被夺走:名胜古迹,优质水土和空气,港口,城市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传统产业,相对便宜的投资和安居成本,地方创新等。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二线城市近似不设限的城市,户籍相对松动,“钱多,人才少”,对于投资创业者、创意产业族和产业工人有着“很饥饿”的需求。有能力者较容易获得机会和平台,成为“新市民”中的精英,过上好生活。而工作中的上佳表现,仍然有机会进入全国视野,与大都市的精英同享荣耀。

今天的二线城市已非偏僻角落势单力薄的城市孤儿,而统统归属于大都市圈棋盘,在其中扮演着努力成长的角色,机会一线化,压力二线化。

与城市讨价还价的筹码

梦想,是今日中国城市最不缺的东西,你不能拿你的梦想和城市讨价还价。

数数你的筹码吧:大学所学专业,工作履历,人脉资源,姿色,技能,金钱,父母实力,恋人或伴侣的实力。这里所列的每一项都可能帮到你,令你在大都市和二线城市都能站稳脚跟;这里所列的每一项也可能无效,反而成为你的包袱或障碍。

大学所学专业:一纸毕业证不代表你真的专业精通,许多毕业生的大学时光在不着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度过,对大学教育的批判和反叛甚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尊重。花时间恋爱倒不错,花时间偷菜就纯属娱乐了。许多工种招收的大学生,论实战能力,试用期相当于实习期,聘用期相当于试用期。

工作履历:混过的知名企业罗列在纸上的确炫目,也没人能分清你干的活有哪些是你独自完成的,哪些是集体智慧和团队合作的结晶。但你水平不行,可能正是你频频跳槽的原因(你当然可以说你是为了更高薪、为了理想、为了提升自我而跳槽)。

人脉资源:其中最好的一种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最坏的一种是利益交换。人脉的真谛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交易,而是服务,怀着善意和诚意为他人服务。它还跟时间积累和缘分相关,利益和新机会只是顺带的结果。用行贿受贿来结交人脉资源,那是犯罪。

姿色:美貌至今仍是在诸多领域具有优先权的通行证,但它需要与其他元素配套使用——格调,性格,智慧,才艺——才能相得益彰。财富可以增值,姿色只会贬值,生活中太多为自身姿色所伤、为他人姿色而乱的烂故事。

技能:一技之长是职场生存尊严的保证。你若只满足60分,那么你只配得到60分的待遇和尊严。你若全身心投入,最终会比所有人活得更体面。为了提升技能而发挥你的潜能,或为了不公正待遇而应付你的工作,结果完全不同。

金钱:有钱可以投资创业,有钱可以买房买车,有钱可以让你在《非诚勿扰》电视节目上暂时多亮几盏灯。有钱也可以让你飘飘然,耽于享乐,不再思考,迷失。你没机会成为城中5%的最有钱人,也不会沦落为穷的5%,那么,仅仅把金钱当工具就行了。

父母实力:官二代和富二代都是幸运的,但也有局限。官二代能轻易获得的是工作岗位,

不是事业;富二代能轻易获得的是财产,不是企业管理之道。相对而言,拥有健康的父母已是幸事;拥有不用啃老的子女,对父母来说也是幸事。

恋人或伴侣的实力:相亲、速配、择偶的电视节目和日常活动,既是在找对眼的人,也是在挑实力派。“少奋斗多少年”是一种诱惑,但结果也有可能变质为“暂时少奋斗多少年”。感情靠不住时,恋人或伴侣的实力就失效了。

虽然二线城市比一线城市竞争压力小一些,但面对个人所需的筹码是一致的。因为在一线城市呆不下去,所以退居二线——这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说法经不住推敲。眼高手低的人,注定处处碰壁。二线不是任何人的备用轮胎。二线城市在努力一线,三线城市在努力二线,这种城市发展态势决定了二线不是大后方,而是新主场。若你的筹码不够,二线都未必有你的坑。

你可能不知你多么的狭隘,不知你多么瞧不起一线城市之外的中国城市和中国人。到二线去,把你的视野从三四个超级大都市中解放出来,了解更广大更多元的中国,这将是你与城市讨价还价的更有分量的筹码。而你的梦想,往大里说,只有三个狙击手:疾病,坏感情,高房价;往小里说,只有两个小问题:早上起不来床,晚上下不了线。

城市归属感缺失映射社会矛盾治本须改进户籍制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郭之纯2007年06月14日08:51 我来说两句() “特区人,你为何没有归属感?”这是近期《南风窗》杂志有关“深圳命运”专辑中的一则报道。文中指出,深圳是梦想之城,但同时也是暂居的城市、别人的城市。许多工作和居住于深圳的人,对这个城市缺乏明晰的归属感。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有关“归属感”却已经是个严峻的老话题了。今年3月由深圳市卫生局、公安局等部门组织的联合调查显示,深圳18岁以上的居民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超过两成,是1996年调查结果的4.48倍。

专家认为,城市归属感缺乏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是造成该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深圳人城市归属感不足,究为何因?从几年来的讨论看,对此较为普遍的归咎是:竞争太激烈,生活压力大,非户籍人口数量庞大,等等。

如果从更广的层面看,城市归属感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只停留于表象进行分析。综而观之,城市人缺乏归属感,这首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映射。深圳有大量的蓝领打工者,他们收入微薄,城市里的很多事物都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虽然同样工作和生活在这个城市,却与城市十分隔膜。这种疏离感,不只在深圳,在其他一些大城市,不管北京、上海、广州或者苏州,都存在。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户籍制度。只要矛盾本身得不到解决,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进,那些候鸟般的打工族便永远都不会有归属感。

对城市感到失落、难以“归属”的,并不仅仅是农村进城的打工一族。时下有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就是经济发展越快的城市,被高就业门槛、高生活成本所边缘化的人群就越多。譬如在北京就有许多“城市角落”,在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地区就有许多生活困窘的老居民;在杭州、在青岛等地,也有许多老居民面对高房价只能叹气,生活水平每况愈下。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种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我国进城农民工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即对城市社会在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可能并已经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地域归属感群体归属感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农民工问题正同时处在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也许正缘于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同时也成为我国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流动行为的研究、农民工内部的分化或分层状况、农民工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农民工的社区研究以及农民工外出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现代性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1],这些研究大多是从中宏观层面和显性的角度出发,而从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城市融入和适应等微观层面和隐性角度的专门研究显得不足。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不研究。就如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其不仅是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程度的重要表现和参照,同时也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城市适应和城市社会稳定与整合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很多的行为都可以从该角度进行合理解释,例如进城农民工的迁移与回流、进城农民工的行为失范与犯罪、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摩擦与冲突等等。

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的专门性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但在对农民工问题的相关研究中有很多零星涉及。比如,“我们认为这种(与城市)接触的经验也会带来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而‘村民’心态使农民工对城市无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只有自卑的‘陌生人’的感觉”,“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就会使他们只有家乡意识而没有他们所在城市的社区意识,对所生活的城市社区没有归属感,更无法产生主人翁意识”,“要使他们(农民工)既是城市生活的创造者,又是城市生活的享受者,以致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农民工)获得了一些较为现代化的观念,但仍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引导外来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社区的主人”。

以上这些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问题的相关论述,一方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存在的广泛性,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对这一问题研究有待规范,凸现了进行专门研究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二、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概念界定及其层面构成

所谓“归属感”,字面上的理解是“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之意,隶属于社会文化心理范畴,其并不像我们身边的具体事物那样有形有色、易于感知,但它却客观地存在并影响着人的行为表现。具体一点讲,它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这种作用结果又进一步影响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由此不难看出,“归属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是介于外界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一个中间变量,我们要探求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往往需要借助这一变量,而且在特定情形下必须借助这一变量才能顺利地展开相关研究。

对“归属感”的研究一般见于“社区归属感”、“群体归属感”以及“组织归属感”等研究之中,尤其是常见于“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当中。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是指社区成员对所居住地区和所属的文化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社区归属感在基本含义与特征上有很大的关联度和相似性,但同时又有其很大的独特性。首先,城市归属感

可归于社区归属感的范畴。按照我国最基本、最主要社区分类方法,即按照社区的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元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城镇(集镇)社区,而本文研究的“城市归属感”当中的“城市”一词即指该种划分意义上的“城市”,所以“城市”亦可换种角度说成“城市社区”,“城市归属感”同理亦可理解为“城市社区归属感”,其当然可归于“社区归属感”的范畴了。但是同时,本文研究意义上的“城市社区”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城市社区”又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指具体的哪一个城市,更不是指城市具体的哪一个街道或居民小区,而是泛指意义上的城市。

另外,社区归属感的主体——社区居民,与本文中城市归属感的主体——进城农民工,在相应的身份特征上有着较大差别:前者在社区中具有事实上和形式上的正式成员身份,而后者最多只是事实上的城市人口,但却不具有制度性的正式居民身份,至少没有明确法律意义上的正式居民身份。这一差别必然导致两者在基本含义以及影响因素等多方面的不同,从而要求在探讨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时,一方面有必要参照社区归属感研究已有的成果和结论,同时也要注意在比较辨别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从身份这个角度看,本文所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倒与非政策性自愿迁移人口对迁入地的归属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本文对此不作进一步探讨。

在对相关概念进行必要的论述和比较分析基础上,现对“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作如下概念界定: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村人口对城市(地域角度)和城市居民群体在思想和心理上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

根据对农民工城镇归属感以及相关概念的分析和理解,笔者将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划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层面——地域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和群体意义上的城市归属感,或曰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和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前一层面主要是从经济和物质等客观条件角度进行分析,后一层面则侧重于从社会和思想心理、文化观念方面展开分析,两者相对独立但并非彼此孤立,更不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交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对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层面划分是在尊重客观事实前提下,为了便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而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比较粗糙的划分,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对于这种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实践检验。下面笔者就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下,采用经验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两大层面分别展开具体分析。

当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之下,一部分人落伍、失望等是必然的。不过,如果偌大群体都自感被排斥于城市之外,无从归属,对其可能的危害必须有足够警觉。比如对深圳人的缺乏城市归属感,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朱文晖博士曾作如是分析:“这些外地户籍人口长期在深圳居住,却无法根留深圳,他们往往倾向于破坏而不是维护深圳的形象。最典型的是深圳的数万出租车司机,他们每天需要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交纳大量的税费,却无法获得深圳市民应有的身份和待遇,因此他们的心态极不平衡,深圳出租车的宰客现象在全国比较发达的城市是最恶劣的。”

应该说,朱博(朱博博客,朱博新闻,朱博说吧)士的分析并非危言耸听。法国巴黎2005年发生的移民骚乱,就已经是一个鲜明的教训和例证。归属感的缺失,决不能只停留于数据分析和情绪宣泄的层面,而应该切实拿出应对的措施。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城市归属感。你生活在某个城市,习惯了周围的人文气息,你乐于在某个城市生活、学习、工作、交友、玩乐。构成城市归属的因素很多。其中,我认为最重要

的是人的依赖心理。

当你对一个城市产生了依赖,其实你依赖的不是这个城市,你只是依赖着生活在那个城市的某个人。你习惯了和他(她)在一起,习惯和他(她)在一个城市生活。这个人,也许是同学、也许是朋友、也许是恋人,也许是亲人。总而言之,只有这个人存在,你在这个城市就不会觉得孤单。相比之下,你甚至认为他(她)比这个城市更重要,如果这个城市没有了他(她),就会变得陌生。

我是个“城市流浪者”,小时候出生在一个山区小城,可是自小就生活在深圳,高中又回到小城读书,大学四年时光却又在珠海度过。毕业后,辗转间又到过江门。然而最后还是回到了养我育我的深圳。而对自己出生的小城市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陌生感。相反,我却喜欢了珠海这座城市,可能是在大学期间,和同学朋友出去逛的时间多,喜欢那样的城市那样的人文气息。而对自己所习惯的深圳,回来在家,突然感觉身边少了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之所以回到这个城市,是因为家在这里,父母亲人在这里,这样这个城市才会让我感到亲切。

每次都很想念珠海。前些天去了趟珠海,一个人在偌大的城市街角,等公交车,坐公交车,用曾经用的公交卡电子卡,车窗外仍是熟悉的城市景致。心底却不禁泛起一丝无奈寂寥。我从市区赶往大学园区,面对自己所曾熟悉的大学校园,现在,却时过境迁,不可以像往日一样在这里嬉笑怒骂、游玩畅谈。而更多是一份离别愁绪。这使我不安。我突然感觉珠海离我是这么遥远。只因心中少了一些依赖。

在学校里遇见到留校任教的同学才觉得温暖,才感觉在珠海我还有朋友,可以投靠,可以聚聚闲聊,可以谈天说地。第二天,去探望生活在珠海的同学们,依然那么亲切,才感觉和珠海又近了又舍不得了。

我一直在想,原来人对某一个城市的归属感是源自所在城市的亲人、朋友,源自内心的那一牵挂和依赖。难怪很多人说到了某一城市,某城市人们对他(她)热情招待,就感觉亲切,有家的温馨感。而我们何曾不是这样。去一个地方,有人一起,你就不会陌生不会害怕。你才会有那个城市的归属感。

我对于珠海的归属感就源自我的朋友,我依赖友情,依赖和朋友在一起的知心,即使我相对于城市显得如此渺小,我也可以心安。我对于自己所生活的深圳归属感源自我的亲人。

广东省东莞市,留着新潮发型的流水线工人。CFP

北京,一个年轻民工抵达火车站。每年春节过后,上百万民工从家乡返回务工的城市。CFP

7日,扬州市中级法院向本报独家发布了一份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为主题的报告。报告称,2008年度,该院审结刑事案件1514件,其中审结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518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占全年刑事案件总数的34.21%。2009年度,该院审结刑事案件1556

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511件,占32.84%。该院从连续高发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背后,归纳出农民工的犯罪心理特征,提出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关爱,减少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

更多关注

今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判断标准为:具有农村户口、在城市工作且年龄介于16周岁至30周岁之间。所以“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这批人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里面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农田等不太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城市在很多方面尚未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该院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可以概括为五大特点:

一是多为侵财型犯罪。新生代农民工高发型犯罪案件主要包括盗窃、聚众斗殴、强奸、敲诈勒索和非法拘禁,其中侵财型犯罪案件所占比重最大;

二是多具有共同犯罪特征,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具有从众性和团伙性;

三是犯罪年龄低龄化明显,犯罪时年龄不满25周岁的所占比重最大,有的不到20岁;

四是暴力倾向凸显。暴力化倾向严重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又一重要特点。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是年轻人,做事易冲动而走向暴力化。如出于对消费的欲求和对财产的占有欲,他们往往通过抢劫、抢夺等暴力手段达到目的;

五是涉性案件占相当比例。强奸、猥亵妇女、强迫卖淫等涉性犯罪案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有相当比例。

更多理解

文化普遍偏低,长期失望易导致犯罪

扬州中院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高发的背后,是他们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状况。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比第一代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只是相对于教育极其贫乏的上一代农民工而言的,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所受的教育还十分欠缺,初中及以下学历比重大,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导致他们整体素质不高,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长期从事这种工作,势必让他们感到失望和厌倦,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犯罪。

1

典型案例

时尚享乐的新生代民工

生在农村长在城市沉迷于攀比入不敷出

2009年8月27日,高邮法院宣判一起团伙盗窃、收赃、隐瞒犯罪所得案。此案涉及13名被告人,都为安徽农村人,在城市打工,年龄从18岁到26岁不等。学历最高高中,最低小学三年级。被告人黄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摩托车,其中,被告人黄某盗窃数额巨大,达58000余元,被告人张某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达63000余元,其行为均已构成盗窃罪,且属共同犯罪。最终被告人黄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万元。被告人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5万元。

法官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过于注重享乐,这在受教育程度稍高的群体中体现得更为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因为年轻所以喜欢追求时尚,消费观念比父辈更加开放,也更加注重享乐。不过,新生代农民工在接受城市消费观念,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的工资收入却没有随之增长,加上攀比心理作祟和理财能力上的不足,他们常常入不敷出,因此常涉入侵财型案件。

2

典型案例

很少吃苦的新生代民工

在家很少务农又难以跟上城市节奏

被告人王某甲,男,28岁,河南省开封县人,初中文化。被告人王某乙,男,27岁,河南省开封县人,大学文化。法院审理查明,两人分别于2009年12月和今年3月在安徽省宿松县经人介绍,加入“中国网络营销集团”传销组织。该组织要求参加者以缴纳3000元购买商品的方式获得会员资格,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该传销组织,骗取财物。该组织于今年4月底安排包括两被告人在内的60余名传销人员“迁网”至宝应境内。法院认为,两被告人行为均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最终都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法官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同龄人一样,虽然“根”在农村,但这些独生子女很少务农。长期在城市生活使他们习惯于城市的繁华与生活节奏。但现代城市竞争性极强,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从事最苦、最累的薪水较低的工作。竞争的激烈和艰难以及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变得渺茫。同时他们也缺乏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往往好逸恶劳,甚至幻想不劳而获。

更多关怀

扬州中级法院院长时永才认为,对新生代农民工给予关爱,可有效减少这一特殊群体犯罪案件的发生。要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考虑将拥有较高生存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优先开放城市户口的对象,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不但增强了自身的城市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必然成为其他农民工积极学习、效仿的对象,激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建设城市的热情。要以社会保障措施的完善促进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与发展。逐步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使暂时不能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得到更多的帮助。保障措施要涵盖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努力解决农民工继续教育、子女就学、医疗、住房等主要问题。要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

除此之外,时永才提出,对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或是惯犯、累犯的,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但对情节较轻的犯罪,根据其悔罪表现和再犯可能性,具备社区矫正条件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适用管制、缓刑、单处罚金或免予刑事处罚,消除他们因一时犯罪而给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他们落下的不良“印记”。本报通讯员

三、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

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进城农民工基于城市里迥异于农村的生活与劳动就业方式、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潜在的发展机会以及可利用社会资源存量等客观经济物质条件而对城市产生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地域归属感是影响个体或群体进行迁入、定居、迁出某地域等流动决策的重要因素,在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问题上亦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上文所述,“归属感”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介于外界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一种中间变量,它在特定情境下能够影响着甚至于决定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但作为一种“中间变量”,其自身情形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与外界环境,其对人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外界力量的传递和转化。对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的态势判断,笔者的观点是很强,依据主要有二。

第一,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估计在二OO二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九千四百六十万, 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自发自愿地从农村涌向城镇,成为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这一点就很能说明城镇尤其是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巨大吸引力,说明农民工在心理预期上对于城镇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向往。正是这种深入心底的美好心理预期与向往的存在和延续,使农民工尽管在城镇的生存发展遇到种种困难,尽管受到种种歧视、偏见与不合理对待,仍然坚持在城镇劳动就业甚至是长期定居向市民转化。透过现象从本质上看,这根源于我国长期的城乡分治和城乡居民在生活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根源于城市相对于农村的绝对性比较优势。正是由于这种绝对性比较优势的存在,农民工才会对城市趋之若鹜,才会对城市产生如此程度的地域归属。

第二,从对农民工的留城返乡倾向以及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满意程度等实证研究来看,也说明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认同和依恋,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归属。有人调查显示,大约50%的农村流动人口表示想定居在目前的居住地,除非受到强迫,多数都不打算再回到农村,而只有不到30%的人愿意返回农村的家乡[10]。另外有人的调查表明,对于今后的生活,50.0%的民工希望长期居住在城市,其中占总数34.5%的人希望取得城市户口;22.1%的人想赚够了钱就回家乡,还有5.2%的人想尽快回家乡,14.5%的人回答走一步看一步,视情况而定[11]。还有人进行的农民工的调查也显示,56.3%的愿意留在城市,34.4%的愿意回到农村,9.3%的拿不定主意[12]。综合分析这些数据,进城农民工中表示想留城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而表示要返乡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相当多的进城农民工有留在城里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另外,有人

的研究也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工对其在城市的生活表示满意[13],总体上农民工对目前的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14]。

以上这些实证研究和推断有力地论证了笔者的观点,表明总体上农民工不仅在进城务工前就在心理预期上对城市有很高的认同和向往,而且在其进入城市就业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城市也有很高的认同和依恋,显示出了对城市有很强的地域归属。当然这种具体的强度还会因进城农民工的年龄、进城的时间长短、个人的心理预期以及成长经历和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但总的形势是进城前后的地域归属感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四、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

进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另一大构成层面是其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群体归属感是指群体成员基于对群体的运行和发展状况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境遇等客观因素的认知而在思想心理上产生的对该群体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它是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也是群体整合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测度标准,其通过影响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与关注支持系数而影响着群体的内部平稳与长远发展,进而会引致与该群体相关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的变动。群体成员的群体归属感强弱主要体现在群体成员对自己群体身份的认同程度、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和群体价值规范的认同接纳程度以及群体成员与其它成员的交往关联密切程度等方面。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显着、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群体成员对其群体身份的认同程度。试想,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在思想心理上不认同、不承认其属于该群体,那么该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归属感强弱显而易见。

一项有关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有59.2%的进城农民工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认为自己“已经是城里人”的占15.6%,另外的21.8 %“说不清楚”[15];还有调查显示,有40%的进城农民工把自己定位为“农村人”,只有2%的人把自己定位为“城里人”,另外有20%把自己划归为“半个城里人”,有37%的人“说不上”自己的身份地位[16];另外有调查也显示,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的占61.6%,认为“也算是城里人”的占8.7%,还有16.5%的认为自己“既不象农村人也不象城里人”[17]。以上这些实证数据表明,大多数的进城农民工认为自己还是农村居民,定位为城市居民的只占极少数。这说明进城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劳动人口和城市居民,但由于客观与主观、制度与观念、自身与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他们的城市居民身份意识总体上还非常淡薄,身份认同转变程度和被城市同化程度偏低。

从另一个角度——农民工在城市的人际交往范围和关系网络来进行分析。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仍然束缚在亲戚、老乡或农民工的范围内,他们与城市人的交往只限于生产、生活方面的联系,而感情交往极少。这表明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联系沟通太少,仅仅停留在最起码的必需层面。这其中当然有进城农民工收入水平、空闲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以及外界方面的原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进城农民工与市民两大群体间的隔阂、疏离甚至是摩擦和冲突,反映了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缺乏认同、对城市居民群体缺乏归属。

经由上面的分析论证,得出的阶段性结论是:进城农民工总体而言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不强,甚至是很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才是农民工的自身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社会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基本生活经验,一个群体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影响群体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支持和归属的最重要因素。结合我们讨论的主题,进城农民工群体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18],在城市普遍性地受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对待,其与市民群体相比不管是在基本公民权利还是就业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福利待遇上都有相当的差距,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这使进城农民工的城市意识和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难以发育,是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归属感不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具体体现在:1.

进城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受救助权等基本公民权利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限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实现。2.农民工作为城市劳动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受了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后,还不能同工同酬,而且其现实的合法权益被侵害严重。3.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很少能够享受到城市里诸如住房、医疗卫生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等国家提供的社会福利,这些几乎成了城市居民的专利。4.城市管理部门对农民工进行防范式、管制式的管理[19],重管制轻服务、重整顿轻引导,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收费甚至是乱收费现象。5.用人单位和城市居民甚至是政府管理部门对进城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这个因素相对而言更容易伤害农民工的感情,阻碍他们对城市社会和居民的心理认同与归属。

我国长期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体系是导致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归属感不强的制度性制约和主要障碍。二元分割的制度体系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进城农民工自身角度看,这些制度把进城农民工身份限定在进城务工农民、流动人口上,没有注意到进城农民工从职业到生活方式上已经在整体上具备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本质上已是产业工人而非农民[20],没有适时地给予具备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在法律形式上的城市居民身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进城农民工在自我身份认识的转变,制约着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归属。从间接角度看,这些制度中的较浓的城市封闭性和集体排斥性色彩也对城市居民产生不良导向,使他们长期以来的“一等公民”优越意识难以转变,不能较好地平等看待和对待进城农民工。

城市社会的各种组织团体对进城农民工的关注和容纳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行政组织、职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还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建的社区组织、文化团体、福利组织等,农民工都很难进入[21]。最突出的是工会组织和城市居民社区没有对进城农民工必要的承纳与整合。据统计,中国目前还有1亿多职工游离于工会之外,其中大多数是非国有企业的外来务工农民[22]。城市居民社区在吸纳和同化新成员以及城市社会整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现在城市居民社区还不能较好地有效吸纳、整合大量进城农民工。

除了相关制度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方面的影响,进城农民工自身因素也不可忽视。一方面进城农民工从农村流向城市经历的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面临一种高度的再社会化过程。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进城农民工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适应能力较差,要基本适应城市生活,需要一个比较困难和漫长的时期,这必然对他们对于城市的认同与归属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打工赚钱、增加收入是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外出的首要目的,他们中不少人打算务工赚钱再“卸甲归田”、回到农村老家谋划生活,存在一种明显的“城市过客”意识。从而不愿主动与城镇居民交往、融入城市社会,难以形成对城市的深度认同和依恋。另外,进城农民工在进城之前长期生活在农村,小农思想和农民意识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也影响着其对城市社会和城市居民的认同与归属。

五、初步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1)主要由于城乡的巨大差距以及农村的落后,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表现出很强的态势;(2)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不强,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3)进城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与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在强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反差与矛盾;(4)由于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在两个构成层面上表现出的不一致,从而不能简单地对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作一个比较明确的强弱判定,而只能说,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地域上的强归属和群体上的弱归属。

在已得出的基本结论基础上,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对于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不能简单地说强就是好些或者是弱就不好,应视具体情形而定。但当前的这种矛盾

状况,其不利的一面要远大于可能起到的正面效应,所以应设法改变这种局面,化解不利影响,促其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当前态势已经产生或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城农民工一方面在地域上表现出对城市的强烈归属与认同,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希望能留在城市定居;但同时由于外界与自身的原因又对城市居民缺乏认同与满意,他们与城市居民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意愿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城农民工的一种现实对策与选择就是以原有的人际网络为基础,在城市重建原来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模式,构建一种以进城农民工为主要成员的初级社会群体与亚文化生态环境。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一种聚居区——“都市里的村庄”,如北京的“浙江村”、“新疆村”、“安徽村”以及南京的“河南村”等[23],就是这种结果的集中反映和生动体现。这使进城农民工固守狭隘的交往圈,保护了进城农民工身上的传统意识观念,阻碍了其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归属,同时也不利与城市社会的整合与发展。

(二)近年来进城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和冲突有不断攀升的迹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进城农民工对市民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太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市民对进城农民工的排斥和不友好映射在农民工的思想中再反射为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的不认同、不满意、缺少归属,进而转化为农民工与市民在生活交往中的互不谅解、互不认同甚至到发生剑拔弩张的冲突的地步。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进城农民工的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城农民工群体意识的不断发育,可能导致进城农民工与市民两大群体的群体性对立与冲突。

(三)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归属感的这种状况还可能助长进城农民工“过客”心态的生成和膨胀。本来大部分进城农民工原初外出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改善经济状况,这使得他们有产生“过客”心态的潜在条件。这种潜在条件在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较弱归属感的催化下而被激发和放大,强化了这种心态的效应与影响。这就可能使进城农民工更进一步与城市社会相疏远,只是被动地适应城市生活,难以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和同化,阻碍其向现代公民的转化。这还可能导致进城农民工的短视和越轨行为,不利于社会稳定。

(四)进城农民工对城市过强的地域归属感也不利于政府对农民工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虽然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时期,进城农民工有留在城市并向市民转化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但具体以何种方式、以多大比例转化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而且也不排除因一些突发性事件比如高传染性疾病爆发、突然性战争等而需要疏散城市人口或控制人口流动的可能。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进城农民工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但进城农民工对城市过强的依恋势必可能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存在着造成国家重大政策难以奏效甚至是失效的隐患,不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五)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归属感的这种冲突不和谐状况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内心矛盾冲突以及他们这一特殊群体“边缘化”程度的加深。这些“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农民工有明显的“边缘人”特征——他们主要生活在城市,主要社会关系却在乡村,“根”却在乡村;他们在职业上是城市劳动者,户籍和身份上却是农民;他们在法律上与城市居民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等公民,但却不能与城市户口的工人同工同酬。现在,他们一方面留恋城市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又对城市主流社会的一些排斥和偏见顾忌重重,惟恐难以与城市居民进行融洽的交往与合作,这势必引起他们内心深出的矛盾斗争和抉择之苦,造成其在身份和生活空间之外的更深层面的心理上的边缘化。

六、几点建议

对于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所表现出的矛盾不和谐态势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该如何改进,促使其走向良性循环。制定可行的对策方案,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强化进城农民工对

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入手。一方面两大构成层面中强地域归属感的形成原因和背景较之弱群体归属感要更深刻、更难以化解,从前者入手很可能历时更长、成本更高且效果不一定显着;另一方面,弱群体归属感较之强地域归属感所直接或间接引致的负面效应要更突出、更明显。综合考虑,要实现进城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的和谐健康发展,应以强化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群体归属感为切入点和重心,同时辅以消融城乡二元分割等必要配套性措施。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切实遵照宪法和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维护并努力实现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作为中国公民和城市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确保其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其劳动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其合法的劳动休息时间、确保其应有的劳动福利待遇、确保其最起码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尽可能消除和规避他们产生为城市社会甚至是整个社会所遗弃、不容的感受,增强其对社会和城市居民的亲近感与满意度。让他们也能更加公平合理地享有我国改革开放的利益增量。

进一步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解除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与劣势,消除他们在心理上与城市社会的隔离感,从制度和心理两个层面同时解放进城农民工以及其他的广大农民兄弟,为进城农民工实现平等合理的社会流动和身份转化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适时地、有步骤地在法定身份上能与城市居民趋同,以便为他们在职业、城市意识等其他方面与原有城市居民差距的逐渐缩小奠定基础,增进他们向城市社会靠拢和融入的动机和效率,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良性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有效需求的开发。

改进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方法,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改变在经济结构和需求上接纳、社会结构和身份上拒绝的不合理趋向。必须看到他们在给城市社会带来一些问题的另一面是他们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付出甚至是牺牲,认识到现在进城农民工中的不少人已经是城市的“准市民”并必将成为城市社会的正式成员[24],要将他们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给他们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待遇。尤其在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分配上,必须考虑到并适当地优先考虑他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现实需要和应有权利。使他们在城市不仅仅只是“劳作着、生存着”,而且能像大多数的城市居民那样“生活着、享受着”;使他们不至于几乎仅只有生存之空间的而无发展之可能。

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增强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发展能力,加快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进城农民工由传统的农村社会进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社会,面临着一个深刻的再社会化问题。如果没有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的以基本生活常识、城市规章制度、法律常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引导和教育,那么其对城市社会的适应和归属必然需要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引起城市社会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再所难免。所以政府有必要在制定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管理规划的同时制定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规划,有效提高他们的城市适应性和现代人意识。

积极有效地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其居住的社区和所在地区的工会组织中,提高他们在城市的组织参与和组织化程度,提供其与城市主流社会交流互动的机会,逐步化解进城农民工与市民间的误解与隔阂,加速新时期城市社会的整合以及进城农民工城市意识的发育。同时这也是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和工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实现对进城农民工进行有效引导、管理和服务的现实路径。

改善进城农民工的居住条件,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是增强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和社会的认同与归属的重要举措。既然城市的外来人口必定是长期的现象,甚至长远看来这些人必定会成为正式的市民,那么城市政府方面就有必要在规划建设上确定他们的安生立命之所[25]。政府应规划建设一批低造价但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简易住房,使广

大进城农民工租住得起,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接受义务教育是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法定权利,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应多渠道安排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切实保障他们的这项基本权利。参考文献:

[1]《社会学研究》编辑部:2002: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汪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600例样本的频数分布为例,社会,2003年第9期

汪雁等: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

陈微:如何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中国民政,2002年第4期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

陆学艺:『关天茶舍』农民工问题要从根上治——访陆学艺,中国社会学网,2003

[10] 李路路: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 李芹、程胜利、高鉴国:农民工的就业流动与生存状况——来自济南市二区的调查,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373-390页

[12] 王毅杰、倪云鸽:成都市在城农民现状调查与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第5期

[13] 李培林等着: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5] 朱考金: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600例样本的频数分布为例,社会,2003年第9期

[16]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17] 项飚:“东镇民工”系列调查之六——自我定位和人生安排,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6期

[18]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2000

[19] 崔传义:二元结构背静下的农民工权益与社会管理改革,中国改革论坛网,2003

[20] 蔡舫: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81-84页

[21] 汪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2] 束学山:农民工加入工会是历史性进步,中国农村研究网,2003

[23] 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36页

[24] 张忠法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进程政策建议,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3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589-602页

[25] 卢迈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第554-572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前言 笔者作为深圳的一名移民二代,从小在深圳长大、学习、生活,中学就读于一所以深圳命名的学校,就读的大学也无法脱离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一所市属大学----深圳大学。可以说,我们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一代,见证着着这个城市每走过的一步:地王大厦竣工、万象城开业、地铁开通、市民广场落成等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应该深深地烙印在笔者心中,然而,做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和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或许更为严重地忽略了本土特色风情的建设,忽略了城市情感教育,仿佛这座城市只为匆匆过客所设。这座城市的市民如同蚂蚁般繁忙的工作赚钱、消费,再赚钱、再消费,很少有市民回过头来静静的环顾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去欣赏这城市的美。城市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城市都由一个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所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均衡、良好的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社区形成的历史的原因,加之社区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致使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不高,如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便更为典型,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可行的对策。

概述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社区从广义而言可分为多类,有地域意义上的社区、网络意义上的社区,甚至可指一种心理意义上的社区。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1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2 我们看到在乔纳森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归属感作为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3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离开了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变的毫无意义。4 对此加之以中国传统因素,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尊敬的员工: 你好!为了加强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了解员工的需求以及更好的适应公司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了解公司的客观情况和员工的真实想法。非常感谢你对公司以及本次调查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希望看到你真实的想法! 一、基本信息 1、你所在部门 2、你的工龄() A.未满半年 B.0.5-1年 C.1-2年 D.2-3年 E.3年以上 3、你的职位() A.管理人员 B.普通员工 二、公司管理及制度 1、你对目前公司的管理现状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较为满意 C.满意 D.较为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如有不满意,请列举不满意项: 2、你对公司的管理创新以及改进方面的工作是否感到满意? B.非常满意 B.较为满意 C.满意 D.较为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如有不满意,请列举不满意项: 3、你觉得公司的哪些制度需要修改或者完善?可多选() A.考勤制度 B.考核制度 C.薪酬福利制度 D.流程管理制度 E.其他制度(例如) 4、你对你的领导(直接上司)的管理方式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较为满意 C.满意 D.较为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如有不满意,请列举: 5、在工作和生活上你是否经常得到过你的上司或者其他领导的帮助?() 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6、你希望你的上司或者其他领导与你如何协作?(可多选)() A.工作中给予信任与支持 B.互相尊重及理解 C.能够准确传达指令 D..给予工作上的帮助及合理建议 E.其他(例如) 7、你对公司的相关制度以及人事部门的相关制度的了解程度是?() A.了解很清楚,且经常遵守 B.比较了解,会避免违反制度 C.了解程度不深,偶尔会违反 D.不了解,不知道有没有违反 8、你是否有机会向上级畅谈你的感受与看法?() A.总是 B.经常 C.有时 D.极少 E.几乎没有 三、工作环境及氛围 1、你对公司的组织氛围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比较满意 D.不满意 2、你对和你有工作联系的部门和人员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沟通顺畅、协调性好、有效率(如部/人) B.比较满意,沟通、协调都可以、结果也还行(如部/人) C.还可以,能满足工作需要(如部/人) D.不满意,沟通困难、做事拖拉(如部/人) E.非常不满意,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不能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如部/人)对以上如有不满,你期望公司如何解决: 3、你认为目前你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 A.工作环境不好 B.工作压力较大 C.岗位要求高 D.个人能力不够 E.激励因素少 F.晋升机会少 G.其他(例如) 4、你认为公司最应该从哪些方面营造企业氛围?() A.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如旅游、聚餐等)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B.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C.增加培训学习机会,提高员工专业素养及技能知识

关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名 称:对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发布(登载)时间: 2009年10月 作 者: 霍宗杰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政工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 二○一三年六月

对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作者:霍宗杰王海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当今企业竞争核心要素的“人才”制约着诸多建筑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青年职工在诸多企业中占有较大比例,而据研究发现,归属感强烈的青年职工具有较大的工作主动性与成长内驱力。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建筑行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一般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认为团组织应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给予青年职工足够的组织关怀与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感情、事业、文化”的感染,促使青年职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与企业的默契与相互的认同,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及其所在企业目标的统一及实现。 关键字:企业归属感团组织青年职工 一、提升青年职工归属感必要性 1.归属感的一般定义 归属感通俗的讲就是指员工在企业中能有家的感觉,是职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情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的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与成就感,而这些对企业的依恋行为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是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与实现。 2.归属感的形成过程 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向度和多层次性,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人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个体将义无反顾

地加入到企业当中。 (2)个体通过亲身体验开始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员工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 (3)随着企业对个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他对生理、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导致个体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 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个体对企业的满意感不断 增加,最终形成个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3.企业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员工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 (1)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能够从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更好的达成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 (2)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能够主动的从事劳动,能引导职工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 (3)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的流动性很低,直接减少新员工的培训费用与培养周期。 4.青年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朱成纯 这次的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我们着重调查了一些外来务工者,调查他们在上海工作和居住的现状,以及他们有无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热爱。结果又喜又忧。 大多数受调查者普遍学历不高,这也是我们调查的主要方向,即调查这些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在上海的现状。所幸的是,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都表示,即便收入不算很高,但都对自己的经济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没有出现太过偏激的举动。我们社会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需要他们的一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完全运转,尽管收入不高,但他们所表现出的淡然和乐观是我们所希望并且乐意看到的,这也社会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当然,我们在减少贫富差距的道路上,政府还需要继续持久的努力,才能让他们的经济生活得以更好改善,有助于他们融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当然,问题依旧存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对上海的生活节奏依旧陌生。由于接触上海的时间尚浅,很多受 访者都表示他们不习惯于上海的生活节奏。上海的气候、生活方式、 菜式口味、包括生活习惯上都有着不小差距。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 许多人只是为了赚钱来到上海,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来不及欣赏享 受上海的生活,对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也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愿融入其 中,这导致他们与上海的节奏格格不入,使得他们产生所谓的被孤立 感。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他们失去对上海这座城市乃至对生活的热情, 沦为工作的机器,这对他们,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好的。 2.被受访者不愿长期居住上海。由于生活上的孤立感,社会、工作的压 力,思乡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很多受调查者都不愿意长期居住上海, 把上海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园。在他们看来,来上海仅仅是因为当初 的好奇心或经济方面需要,他们并不也并不打算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家, 这就更加大了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对于上海市的一些活动, 被受访者中很多都没有热心参与,因为他们觉得这与自己无关。不少 曾参与其中的调查对象也表示“没劲”,这说明我们在加大外来人员 对上海归属感方面还有很大的路要走。这不仅是要体现在经济上提高 收入,更要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的包容、融合,才能让迈入21世纪的 上海在全新血液的推动下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好在,受调查者纷纷表示,自己愿意遵守一些上海这座城市的法规,为和谐社会尽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城市的发展中,他们是最不起眼但却同时是扮演着最关键角色的人们。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处处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不感到被孤立的痛苦,那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共进,发挥出1+1>2的功率,将上海打造成一个更美丽的上海,一个更有温暖、更有家庭感觉的上海!!! 个人小结 朱成纯 这次的调查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可能不那么关注的细节。由于

社区管理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的文献综述 1.引言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一个城市都由一个个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的均衡、良好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对居民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管理体制上的缺陷,我国城市归属感不高。【1】 以下,是我通过整合一些研究社区归属感的文献,总结出的目前城市社区归属感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提高社区归属感的方法。 2.正文 2.1.什么是社区归属感? 通过对文献中的定义的概括,我认为社区归属感可被是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在许多研究中,社区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经常被混淆,但是必须明确这是三个同一范畴的不同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表达的程度和层次上,社区认同感层次最低,而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在层次上不断加强。通过心理学的解释我归纳出:归属感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本社区地域和社会群体的所有属性的连续性的辨识基础上,才有归属感的追寻和建构的可能。社区归属感的高低是度量城市“心理社区”是否消亡的重要指标,探讨影响现代都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对于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重建和发展社区,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4】 2.2中国城市归属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2.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单位具有很强的社会控制功能。不但职工的住房与伙食均、医疗、甚至子女幼儿园由单位提供,就连结婚与外出旅行等等也要单位批准。一个较大的单位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种种社会功能逐渐减弱消失。7这种小而全的社会,它对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它充当凝结社会成员的全部情感和心灵归属的载体。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2】 2.2.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4】 2.2.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社区的概念和实践均源于西方,实际上社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一个地域的居民所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是一个自治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事物,对社区表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5】 2.2.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这种以血缘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才是最密切的,

员工忠诚度员工忠诚度调查问卷

员工忠诚度调查问卷 一、员工个人背景(仅用于统计目的) 姓名(可保密) 性别 学历 部门 岗位 员工行政级别 工作年限 来公司年限 (高、中、基层) 二、问题 1、我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与形象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2、必要时,我会向高层管理人员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合理化建议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3、我会自觉保守企业秘密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4、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5、我从未向公司以外的人员介绍在这里工作的益处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6、我对工作认真负责并勇于承担责任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7、我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8、我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9、在企业出现困境时,我仍然会安心本职工作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0、当有外单位提供有吸引力的待遇时,我会不为所动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1、我很愿意来公司上班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2、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离开这家公司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3、我愿意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热情,有效地完成工作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4、我对本公司对社会、公众产生的积极影响引以为豪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不一定 D、不同意 E、非常不同意 15、您认为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对实际工作帮助大吗? A、很大 B、一般 C、不清楚 D、有些作用 E、没作用 16、您认为公司有必要给员工免费提供住宿吗?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适当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 C、说不清 D、没必要,员工自己租,给员工一个自由的空间 E、根本没必要 17、您认为新的考评体系、考评方式、考评结果公平合理吗? A、很公平合理 B、公平合理 C、说不清 D、有些不公平 E、很不公平 18、您是否愿意在本公司长期工作,并做好了准备? A、非常愿意 B、愿意 C、走一步看一步 D、不太愿意 E、肯定不会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测验说明: 本问卷是有关中学生学校生活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然后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回答。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顾虑。 试题题目: 1.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2.我为自己在这所学校上学而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3.学校为各类学生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4.学校的整体氛围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5.学校培养了许多人才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6.学校的学习氛围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7.教师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8.我与教师们的关系融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9.教师了解我的性格和能力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0.教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1.教师尊重我的想法和意见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2.学校的教师尊重我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3.我乐意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4.如果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活动,我会感到光荣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5.当他人赞扬我的学校时,我感到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6.在竞赛活动中,我很在意自己学校的成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7.当需要倾诉时,我可以找到教师、同学倾听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8.我和同学们关系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9.对我来说,在学校里交朋友很容易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0.遇到困难时,我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1.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2.我真希望自己是在另一所学校上学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3.我讨厌去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4.在学校里,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城市社区文化中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育策略

表2 国外学者对社区的认识综述表

现象的综合,具体表现为宏观的文化现象和微观的文化现象。宏观的文化现象是居民的信仰、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微观则表现为本社区居民的方言、风俗习惯、道德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等。 (二)我国社区文化内容的演变阶段 社区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影响因素有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外部环境、居民素质及现代科技等等。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社区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历经了一条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的发展过程。 1、早期的社区文化以亲情文化为主 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庭团结,邻里和睦,是早期的社区文化外在的表现。人们习惯于以亲情关系聚居生活,如汤家桥就以汤姓居民为主。 2、20世纪50年代的社区文化是亲情文化的延续。 20世纪50年代的许多社区办起了为居民服务的公共食堂、托儿所、洗衣组、缝纫组等,密切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一些业余剧团到社区演出,宣传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受到群众的欢迎,对配合当时政策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文革”年代,社区文化遭到摧残 在红卫兵造反行动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遭到破坏,人际关系紧张,人人自危,社区文化失去了依靠。 4、改革开放以来,以文体活动为主的社区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同时,家庭小型化,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表现出对安定、健康的期盼。为满足居民健身愿望,社区修建了文化服务中心,组建了晨练队、秧歌队、腰鼓队等,文体活动成为这一时期社区文化的主要内容。 5、新世纪新特点:学习型的社区文化。 进入21世纪,社区文化加入了新的内涵,这便是网络信息、科技进社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的学习有了更高要求,社区文化变得更加丰富,读书会、知识竞赛、科技培训等活动纷纷开展起来。 三、乡村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的比较 社区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使社区成为居民的温馨港湾,因此,乡村社区文化那种浓厚的亲情是值得珍视的,而在高度发达的城市社区,这种情感正在渐渐远去。本文将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加以比较,以求找到在城市社区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乡村社区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构成要素的比较 第一,村民往往通过血缘关系形成一种内在联系;第二,在一些小型的村落,人们的职业、受教育方式和教育程度、交往圈子甚至家庭背景等相对一致,容易形成同质性较高的社区;第三,村落文化单一,居民容易形成社会共同体;第四,农村的祠堂是社区成员的公共活动间;第五,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量是村落文化的权威;第六,村落文化主要受到来自同一民族文化内的城市文化冲击。(见图2) 再看城市社区,就会发现:第一,城市社区居民因工作关系而生活在共同地域内;第二,城市社区内人口规模较大,居民的职业、受教育方式和教育程度、交往圈子甚至家庭背景等都不一样,难以形成同质性较高的社区;第三,城市社区的文化极为复杂,不易形成共同的精神目标;第四,城市社区内缺乏公共空间来处理社区内文化道德事务;第五,城市社区内,道德仅是人们的一种修养,不再具有裁决社区文化是非的外在权威;第六,城市社区文化所面对的主要是外民族文化的冲击。(见图3)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 1、城市社区文化的形成因素中缺少内在联系,只剩下外在的、经常变动的业缘关系。 2、本来属于社区内在的道德裁决权威已被外在的法律权力所代替。 3、农村社区虽然受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但这种城市文化还是属于本民族内部文化冲击,而城市社区所受到的文化冲击已经是外民族文化的冲击。 4、城市社区内的社会习俗大致和全

关于建设和谐社区若干问题的建议

关于建设和谐社区若干问题的建议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年5月份,田家庵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的主题,在相关街道和社区展开了深入调研,较系统地梳理了当前社区层面不和谐的主要问题,初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如下。 一、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成效 近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居民自治、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为建设和谐社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逐步完善社区组织机构,建设管理有序的和谐社区。进一步完善了区、街两级社区建设领导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分管、街居主办、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科学合理划分了社区,将原121个居(村)委会调整优化为72个社居委。社区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公开考试招聘了265名社居委工作人员、220名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和社区计划生育协理员。社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一社区一支部”为目标,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支部,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逐步完善社区设施建设,建设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根据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依托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全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平均达到145平方米以上,72个社居委基本配齐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社居委工作人员生活补贴进一步提高。加快了社区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违章搭建、旧城改造力度,新建了一批绿地和游园,整修改造了16条小街小巷和43座公厕,优化了社区居住环境。 3、逐步建立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完善的和谐社区。全区建立了9个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52个服务站、62个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和10支自愿者服务队。服务内容包括照顾孤寡老人、助残、扶贫济困、治安巡逻、再就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初步形成了保险、救助、帮困三个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优先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人群服务的同时,面向全体居民的生活需要开展服务。 4、逐步建立公众参与体系,建设居民自治的和谐社区。理顺了社居委换届选举后的各种社区组织关系,初步形成“党的领导、政府支持、专业服务、群众自治”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自治公约等制度。完善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大力培养居民的自治参与意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立了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成员单位代表组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 ——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来此交流,同时又诚惶诚恐,因为在座的既有比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班主任,又有掌握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新教师,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平时的点滴做法。不当之处还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的发言题目是《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在我担任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不专注、早恋等问题,诚然与社会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未必不与他们责任感缺乏有关,而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之一则源于他们对所属班级缺少归属感,那么什么是归属感呢?简单地说,就是认同感,学生对自己就读的班级,包括班级的硬件环境以及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人文环境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班级归属感强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人际关系良好,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和谐融洽,能够获得积极地情感支持和情感体验,对班级和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依恋,愿意且高兴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一员。将自己的言行和班级联系起来,热爱集体荣誉,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解决并预防很多问题的产生,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一切源于爱,用爱为学生生命质量保驾护航——奠基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有留念就有归属感。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工作起来就能真正得“心”应手。用爱唤醒归属感——把爱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让他们体验到班级家的温馨,老师父母般的关怀,通过建立班级日报,开辟天气预报专栏,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搭建饮食文化平台,杜绝垃圾食品,注意饮食搭配,吃出记忆力的提升,吃出健康的身体,吃出生命的质量。寝室文化建设既有梦想更有励志,让梦想陪伴每一天,让励志常伴左右,培养学生做最强大的自己。行在于安全感,借助互联网,安全警钟常鸣,《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网站刊登的研究结果称,有规律的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在校成绩。以身作则,坚持锻炼,只有好身体,才有好未来,在老师父母般关爱下,亲情般润泽下,能有效的建立起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的依恋,自然而生。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便水到渠成了。 还记得,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不爱运动,喜欢安静坐着,或看书,或发呆。因为身体素质差,她几乎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早操跑步,课间活动,体育课,总以不舒服为由请假,即使参加也总半途而废。这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不运动身体会越差,身体越差更加不想运动。直到有一天,情况才有改变。 那天,她又没有参加体育课,我去教室,发现她独自坐在教室里。在知道她生病后,我便立即带她去医院治疗,最后还提醒她要多运动。 接着为了让她以及其他学生能更积极地运动,我悉心关注班上体育活动的状况。我陪着大家一起跑步,打篮球,打排球;督促大家认真做课间操;体育课,我也会时常去关注,并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2018申论真题(地级市)

201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位于R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 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有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文件一层层传达下来,但沙坝村却没有变革的迹象,人们还在观望。时任大队书记的杨某回忆说:“那时候土地、山林还有各种财产都是国家(集体)的,国家的东西,哪个敢随便动!” 到了1981年底,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成“分田到户”,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沙坝村初步落实。从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当时的规定是:所有承包地土地,不许出租、买卖;不许在承包地上建房、烧砖瓦等。虽然承包时大队已经确定承包期是3至5年,但是,村民中仍有人怀疑分田到户不长久,会不会“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来”。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村民们的忧虑才初步解除。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资料2 L村位于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季轮作,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L村的土地分为两类,一是“围庄地”,在村庄周边,有较好的水利条件;二是“洼子地”,离村庄远,水利条件较差。与全国大多数村庄一样,L 村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L村把全村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为各户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为机动地。机动地主要用于给新增加的人口增地。 与其他村庄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不同的是,L 村在机动地上实行“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L村给新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先从位置、水利条件较好的围庄地开始,围庄地分完之后,新增加的人口就只能分到洼子地了。到了2014年,预留的机动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也就难以为继了。 村民李某在二轮承包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未成年的儿子,多年后儿子娶妻生子,都没赶上村里分地,一家6个人种着3个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别是每当看到邻居张某家2个人种着9个人的地时,颇有怨言:“明显不公平,就应收回重分。”但张某对他的话却不完全认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实,可二轮续包的时候就是这样,30年不变也是国家规定的。” 与李某、张某想要地、想种地不同,L村还有不想要、不想种地的人。76岁的万老汉,家里有6亩地,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万老汉最发愁的时候,繁重的劳动都得雇人帮忙。他想把地流转出去,但因为地比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村里和万老汉情况差不多的还有二十多人。近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说:“种地费时费力不说,农忙时回家打理,请假还要被扣工资,不合算。这两年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

以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5535037.html, 以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 作者:潘兆明 来源:《教师·下》2016年第07期 摘要: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化生活的丰富已成为当代人幸福感的体现形式之一。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以下简称“延陵镇”)通过一系列措施继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强化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广大居民的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特色文化;社区教育;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感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动力支持和有效载体。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化权益的获得、文化生活的丰富已成为当代人幸福感的体现形式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积极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丹阳市“四城建设”(创新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的推进,依托延陵镇特色文化,着力倡导“时时参与社区文化,个个享受社区文化”的理念,深入做好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如今已形成“管理规范化、阵地现代化、形式多样化、文化特色化”的格局。 一、管理规范化,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宣传科、文体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工会、团委、妇联等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所辖13个行政村分别设立了文化工作办公室,委派了文化工作负责人,切实加强对整个社区文化工作的统一领导。 (2)人才支撑。人才队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延陵镇一直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社区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各具文化专长的社区成员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的指导,促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3)经费落实。延陵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60余万元,用于打造特色文化镇。 二、阵地现代化,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平台 阵地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社区文化工作得以推进的基础。2008年镇政府投 资600余万元新建了一座融古典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中心,中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广场占地3500平方米,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季子文化陈列室、舞蹈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 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 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本问卷用以帮助公司了解到您对公司的管理、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各方面情况的真实看法或意见,以便公司管理层能针对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进行整改。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您只需对以下各题的看法选择合适的答案,本问卷无须填写姓名。调查共有50道问题,你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添加调查表中未出现的问题。 (一)工作环境及工作群体方面 1.您对公司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2.您的工作场所是否舒适,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A.极大地降低您的工作积极性 B.降低您的工作积极性 C.对您没什么影响 D.提高您的工作积极性 E.极大地提高您的工作积极性 3.您对同事之间的行为、礼节、礼貌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4.您对同事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5.您觉得目前员工的士气、状态怎么样? A.非常高昂,心态很好 B.基本高昂,心态一般 C.不确定 D.不好 E.很不好 6.您对您周围同事工作效率的评价如何? A.非常高 B.基本可以 C.不确定 D.较低 E.非常低(二)工作背景方面

7.您在公司的发展前景。 A.努力工作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B.努力工作对自己非常有利 C.努力工作有助于自己的发展 D.努力工作也希望渺茫 E.努力工作也是无济于事 8.您是否认为变换上级后您将有更杰出的表现? A.总是这么认为 B.经常这么认为 C.偶尔这么认为 D.极少这么认为 E.从不这么认为 9.公司对您的工作态度有何影响? A.非常不利 B.不利 C.没有影响 D.有利 E.很有利 10.您对分配给您的工作量持何种态度? A.非常不满 B.不满 C.一般 D.满意 E.很满意 11.工作职责对您的特长有何影响? A.无法突出您的特长 B.阻碍您发挥特长 C.没有影响 D.促进您发挥特长 E.充分突出您的特长 12.分配给您的工作量是否影响您的整体工作态度? A.非常有利 B.有利 C.没有影响 D.不利 E.很不利 13.上级对待您的方式是否影响您的整体工作态度? A.非常不利 B.不利 C.没有实质影响 D.有利 E.很有利 14.上级对您的管理状况: A.极大阻碍您付出额外努力 B.阻碍您付出额外努力 C.对您没什么影响 D.鼓励您付出额外努力 E.极大鼓励您付出额外努力

学生的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一些思考

学生的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一些 思考 摘要:人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就是归属与影响力的需要。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自责、愤怒,就会变得逃避和不负责任,从而导致行为问题。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学生归属感;自尊心;重要性 美国教育学家格拉塞等人认为,青少年有四种重要的需求值得认真关注:归属感(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而在学校中,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认为,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过分压抑,不够自由,不够愉快,但这不是问题的焦点,绝大部分学生是懂得在一个群体环?E中不可能自行其是,需要遵循规则和纪律的。另一方面,如果都有了归属感和影响力,愉快也是自然而然的。格拉赛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就是归属与影响力的需要。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自责、愤怒,就

会变得逃避和不负责任,从而导致行为问题。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心理学家曾经询问了150个学生:“什么是你们感到在学校中最向往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朋友”。而当他们问学生:“你觉得你们在学校里显得重要吗?能影响别人,有自尊感吗?”许多学生对此的反应漠然。有一半人做了回答,而这一半人感到重要的地方,几乎都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运动场、戏剧表演小组、音乐会等课外活动中。 当过老师的人大多都明白,传统的课堂中,强调的是单位空间内的效率,学生的归属和影响的需要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满足,就是有得以稍微满足的,也只是对少部分成绩特别优异的尖子生而言,所以很多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对学校生活或学习生活就变得冷淡、麻木,愉快自然而然就没有了,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十分明白对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的保护和引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那么要怎么做比较好呢?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这方面提醒了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工作。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为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