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让孩子爱上过节

让孩子爱上过节

让孩子爱上“过节”

-------小学品德课中“传统节日”教学例谈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吴小芳

【摘要】:传统节日是品德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立足儿童生活,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传统节日”的教学活动,自主探究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科学认识传统节日的新理念,才能儿童在学习传统节日中得到成长。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传统节日;儿童立场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品德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小学品德课中,“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是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在各册教材中的。纳入传统节日的教学内容,旨在加强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普及,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节日往往以成人为主角,儿童特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基于这样的课程性质,它所倡导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真”、“童趣”。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始终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激发起儿童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亲近传统节日、进而爱上传统节日。

一、立足儿童,为传统节日创生新“趣味”

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们中国的节日过于传统、死板,不如“洋节”的热闹、新颖。如果孩子参加了一些节日活动,也只是停留在吃喝的层面上。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儿童立场,引导儿童主动参与“传统节日”的教学活动,创生“有趣”的品德课堂。

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首先让孩子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新年物品,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中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

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用音乐渲染过年气氛,很快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进入了“过年”的氛围中。接着,我让孩子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春联、年画、灯笼、窗花等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我让他们自己贴对联,贴福,贴窗花等,孩子们一边贴年画,一边听老师讲解年画的来历,从而知道了秦叔宝和尉迟恭等门神的故事;有两个孩子为了对联的读法争论起来,也因此知道了对联从右到左的读法,以及其中丰富的祝福含义……过年当然少不了吃饺子,瞧,在孩子们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老师的帮助下,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并且都希望自己能吃到那个有硬币的饺子,说是会有好运降临。然后从吃饺子引开,说说你知道的过年习俗还有哪些。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从儿童立场开始,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让传统节日变得“有趣”“好玩”,才能受到儿童的喜爱,才会收获精彩的品德课堂。

二、自主探究,为传统节日设计新“衣裳”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激发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行为,为“传统节日”设计新“衣裳”。也许,我们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新品德课堂。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享誉国内外的赛龙舟活动,特别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事,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自己民族这些传统的东西怎么能一无所知呢?所以,我决定要让学生好好研究研究端午节。

孩子们跃跃欲试,大家都来为“今年我们如何过一个‘新端午’”献计献策,师生群策群力,很快形成了如下研究方案:1、搜集端午节由来、端午节习俗等有关资料,进行编辑整理,最后设计出一张或几张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2、学做香囊、学包粽子;3、搜集、摘抄、吟诵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文,感受端午节文化。4、设计、制作“龙舟”吉祥物,写清设计意图送给屈原家乡的小朋友。5、

观看或阅读与屈原有关的电影、小说,举办“屈原在我心中”的论坛。

同学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方案实践,并自愿组成小组合作完成。随着活动的蓬勃展开,学生们感悟着“端午”的文化,享受着查寻的乐趣!

端午节到了,那真是一个“新端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手抄报最引人注目!它介绍了端午节传说、赛龙舟起源、发展及比赛规则、粽子种类、屈原生平等。大大小小、花色各异的香囊,挂在了每个孩子的胸前。“奇形怪状”的粽子,虽然让人忍俊不禁,但却别有风味。诵读吟唱《和端午》、《五月五日》、《端午节悼屈原》等诗词、吟诵者感情真挚,使听者入情入境;我们班的才女更是创作了诗歌《追寻屈原》,让人感受到了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孩子们用自己的“儿童心性”对传统节日习俗作出了独特的诠释和演绎,带我们走进了不一样的品德课堂。在这里,孩子们的生命获得如风般的舒展,体味着传统节日的美好,更感受着美好的生活。

三、科学认识,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理念”

传统节日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传统节日中多蕴含着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涵:春节举家团圆、辞旧迎新;元宵节赏灯猜谜、共叙天伦;清明节家庭团聚、缅怀先人;重阳节登高望远、尊老敬老……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其中既有民族精神的精华,也有非科学的、落后的因素。因此,在“传统节日”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理念,使传统文化星火相传。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经与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等活动一起,成了中国人民迎新春庆新年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不光污染空气,而且危险,所以,在学习《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笔者就“春节要不要放鞭炮?”这一话题,把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讨论。正方同学说放鞭炮很热闹,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他们小孩子特别喜欢放鞭炮。而且放鞭炮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反方的观点是放鞭炮太吵闹了,现在人们居住的都很近,很多住在大楼里边,一放鞭炮,声音很大,人们都没办法休息,说话都听不清,特别是老人小孩都受不了。放鞭炮还有危险,经常有人

把手炸伤。而且放鞭炮污染空气,现在空气中经常出现雾霾,我们不能再污染空气了。双方争执不下,只好由笔者出面协调:虽然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一大习俗,但从燃放鞭炮的安全性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两方面考虑,“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春节习俗在如今已是弊大于利。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节日气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营造,如文艺活动、游园、体育竞赛等。接着,孩子们合作撰写了一份“春节不放鞭炮,过健康环保绿色年”的倡议书,印刷后在村子里进行发放宣传。“虽然鞭炮声少了,但我们的春节依然喜庆红火”,是孩子们对这一年过春节的最深感受。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座皇冠,民俗是皇冠上面的宝石的话,那么传统节日就是宝石中最大最亮的那颗。传统节日的传承与教育要从根本抓起,从小教育。面对由成人创设、由成人主导的传统节日,我们教师更应该从儿童成长的需要出发,给他们拥有并展示独特内心的自由。从儿童的真实需要着手,充分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理解并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真正引发儿童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在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中快乐学习,收获成长。

作者简介: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电话:137********

E-mail:1281341216@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5566833.html,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邮编:3240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