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导学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导学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导学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导学案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与主要方式,理解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学习重点: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学习难点:1、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是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往北到运河,包括省东南部、市及省杭嘉湖地区。

2、成因:长江三角洲是及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3、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和“丝绸之乡”。

4、人口和城镇_____,工商业_____,经济基础雄厚。

5、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交通运输发达,这里拥有________黄金水道和众多的______、______干线,以及现代化的_______群、________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由此可看出本区交通方式主要有、、_____ 、、等。在本区港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6、“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

7、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已形成、高水平的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区域。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核心城市:,是中国高水平的、中心和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2、经济特色:工业高度发达,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对外依赖性高,同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和产业基地。

3、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区域,对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浦东新区 (1)位置:位于东部、区域东缘。

(2)影响:浦东新区成为乃至区域的经济引擎,成为国际区域性、、、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江苏南部有,,,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较大城市,其中是北翼中心城市。

2.南京是省省会,有的美称,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南京是中国第一大港。

3.苏州东邻,西拥,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产业基地。

4.昆山市位于南部,是“”昆曲的发源地。这里的周庄被誉为“”,现成为长三角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5.浙江北部有,,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较大城市,其中是南翼中心城市。

6.杭州是省省会,发达,以,,,为支柱产业,号称“”。著名旅游景点。

7.宁波隔与上海相望,的修建,加强尤其是与市的发展联系。

8.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为龙头,以和为两翼,在,,,

,,等的写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达标测试】

一、基础题(单选题)

1、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

2、下列城市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 )

A.大连 B.青岛 C.南京D.上海

3、宋代诗人苏东坡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丽的西湖位于( ) A.江苏苏州 B.浙江杭州C.江苏扬州D.福建福州

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5、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渤海地区

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崎岖不平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D.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集

7、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旱地 B.草地 C.林地 D.水田

8、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是()

A.武汉 B.重庆 C.南京 D.上海

9、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原因不包()

A.劳动力素质高 B.交通便利 C.农业基础好 D.科技力量雄厚

10、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有利条件是()A.便利的交通条件 B.科技力量雄厚C.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 D.很多地方是侨乡

11、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A.毗邻港澳 B.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12、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B.都是河口地区,地势平坦

C.都有悠久的历史,工业基础雄厚D.都依托便利的交通,但缺乏能源

. 13.下列城市全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是

A.广州和深圳B.南京和宁波C.宁波和杭州D.湖州与苏州

14.昆山市发展经济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A.昆曲发源地B.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C.中国第一水乡D.毗邻上海市

15.近些年来,外商投资的重点从珠江三角洲区域转向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区域

A.劳动力充足B.原材料丰富C.土地租金低D.科技力量雄厚

16.关于杭州湾跨海大桥产生的经济或环境效益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降低了交通成本 B.加强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

C.实现了节能减排 D.扩展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7、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所示,填写地理事物名称,甲省是,

河流乙是,丙湖泊是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三中下游平原的组

成部分,容易出现灾害

(3)长江三角洲地区克服不利条件,建成了全

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该地区发展工业不利的自

然条件是

.

.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编制人:xxxx 审核人:xxxx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班级:高二文科组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1.记住世界海、陆所占百分比及海陆分布大势。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概念;记住世界主要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名称、轮廓特征和地理位置。 3.记住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4.能够在一般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五种基本地形,能概括其特点并记住其典型代表。 5.能够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对世界主要的大陆、半岛、岛屿、河湖、洋、海、海峡进行空间定位。 课前预习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 请在下面三图中分别填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图1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 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图2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 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 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 欧、非—— 海峡、 海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 请在下面各图中分别填出大洲或大陆的名称和重要经纬线的度数: 图3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地形 特 点 备 注 练一练 分布 界线 大洲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市公开课教学设计(带练习带答案)

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发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2、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济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3、初步掌握经济地图的阅读方法,能够在情境中迁移运用 重点: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难点:经济地图的阅读方法 自学设计(引导学生自学方案,简称学案) 自学任务一:自学教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______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_______作用。 2.2011年,上海成功地举办了。浦东新区位于上海。 3.结合课本活动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角度,举例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归纳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核心城市:上海。 (2)地位: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自学诊断:1.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A.南京B.上海 C.苏州 D.杭州2.近些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3.关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以东,黄海以西B.浦东新区拓宽了上海的发展空间,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引擎C.目前新老城区彼此联系不便,成为阻碍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 D.农业是浦东新区的经济支柱 自学任务二:自学教材“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完成下列问题: 1.北翼中心城市——_______。①_______省省会,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科研教育基地。②有“_______”的美誉。③_______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2.南翼中心城市——_______。①_______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②号称“________”: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 ③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________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归纳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北翼中心城市——南京。 ①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地位,课本P60下】②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2)南翼中心城市——杭州。①浙江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

八年级地理下册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导学案

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2)镇海中学陈志海 学习目标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乡文化特色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学习难点 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自主学习 1.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古都、,还 有、等历史文化名城。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3.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和就是杰出代表。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江苏的、,浙江 的、等古建筑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周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具有典型的“”的水乡风情,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和 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合作探究 完成教材P55面活动题,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课堂检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A 是 市,C 是 市,D 是 市。 2.湖泊E 是 ,河流F ,海洋B 是 。 3.铁路线CD 是 铁路线,AD 是 铁路线 4.上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 5.关于上海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国最大城市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全国最大的科技教育中心 D.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杭州 南京 上海 2.太湖 长江 东海 3.京沪 沪杭 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C 【素材积累】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 F E A B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导学案) 编写人:段慧辉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辨析。 【学情分析】 关于人口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本节内容虽然比初中内容深化一步,但难度不是很大,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学生较易理解。 【教学策略】 1、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2、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3 第一课时 基础自主预习 (阅读课文内容,归纳要点,并进行同桌相互检查) 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索 一、世界人口增长 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3、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各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世界人口变动,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哪? 2 当自然增长率大于零时,人口总数? 表现为增长;当自然增长率小于零时,人口总数就?表现为增长。

2)读图回答下题: 10 20 30 (1)、A、B两地的自然增长率是多少? (2)、A、B两地的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3、分析: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 2)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读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图1-1-6 、图1-1-7、图1-1-8及相关课文,结合完成Ⅰ、“高高低”模式 ⑴、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⑵、“高高低”模式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⑶、形成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Ⅱ、过渡模式 ⑷、该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⑸、高增长阶段的特征什么?原因是? ⑹、高增长阶段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⑺、增长下降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原因是? ⑻、增长下降阶段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Ⅲ、“三低”模式 ⑼、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⑽、“三低”模式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⑾、形成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由此可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除生产力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粮食供给、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生育观念、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政策等。 ●【知识拓展】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利与弊 过渡模式: 利: 弊: “三低”模式 利: 弊:。

大洋洲导学案

世界地理总复习之--大洋洲(导学案) 一、概述 1.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 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2.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二、澳大利亚 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2.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 3.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5.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 6.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长江三角洲的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阅读长江交通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图片欣赏:上海、西湖、太湖、南京中山陵 同学们知道上述景观都属于哪个地区吗?(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是的,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上述景观都位于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长江三角洲的区域概况。 二、新课学习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明确: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活动:1.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学生读图找图) 2.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 明确:

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和黄海,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江海交汇处,南北海岸线的中段。 范围: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江苏省中部和南部、上海市和浙江省北部。 议一议: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既可沿长江上溯到内陆地区,又可同南北沿海地区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阅读材料: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在杭州湾,往北到通扬运河,包括江苏省南部、上海市及浙江杭湖地区,土地面积约5万千米2。 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形和河流特征。(学生回答) 明确: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河网纵横。 展示图片:“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明确: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提问:长江三角洲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活动: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区域有哪些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长江三角洲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阅读:上海港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会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1位。上海港不仅海运发达,还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长江等运输干线,与广大内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的兴建,使上海的远洋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 播放视频:《上海洋山深水港》 活动: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读图,说出“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沪宁杭”是指上海、南京、杭州;“苏锡常”是指苏州、无锡、常州;“杭嘉湖”是指杭州、嘉兴、湖州。 活动:请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临江滨海、水网稠密、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活动:关于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

八年级地理下册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自然环境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自然环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2、探究位置的优势。 3、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对农业的影响。 4、以长江为例,分析河流对一个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 (一)区位条件 1、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______地区,濒临______海和_______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2、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市、_______省南部和________省北部地区 3、优势: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_____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自然环境 1、地形、气候: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

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参考答案 (一) 1、下游黄东 2、上海江苏浙江 3、内陆 (二) 1、鱼米之乡 2、(1)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2)长江下游可以发展淡水养殖业、航运业、种植业;上游河流落差大,可以发展水电业。

必修3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学案

必修3第1章第2节区域发展阶段学案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学习重点】 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性指标分别是什么? 2.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因素及其总体发展趋势? 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特征? 4.比较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在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状态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材料,回答: (1)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读教材P10图1—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有哪些?形成了哪些经济地带? (3)区域发展中,区域核心是谁?有什么作用?

3.阅读教材P12活动3材料,回答:上海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 【巩固训练】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民收入③人文发展的指数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①预期寿命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教育程度④国内生产总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4.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5.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是()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 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 6.下列关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 C.拥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 A.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B.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8.在工业化阶段,各产业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上升 B.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C.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D.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9.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10.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11.下列分别属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业、水产品加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子工业 B.木材加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力工业、印染工业 C.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冶金工业 D.采矿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飞机制造工业

精选-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

临清三中高二地理导学案(4) 编制人:顾晓静审核人:孔明使用时间:9月4日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目标导航】 认识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理解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梳理网络】 知识点一、初期阶段 自主学习 1.阶段特点 区域内往往城镇,空间结构比较 ,区域的发展往往以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产业结构比较单一。2.人地关系 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小,人类对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知识点二、成长阶段 自主学习 1.阶段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和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和渐趋复杂,呈现有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走向。 2.人地关系 在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主要面临资源,发展空间受到,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地关系比较紧张。 知识点三、转型阶段 自主学习 1.阶段特点 成长阶段后期,随着、、 ,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下降,效益降低。 2.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矛盾。区域面临问题是:原先具有的减弱,导致 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 、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知识点四、再生阶段 自主学习 1.阶段特点 该阶段,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改变区域的。如运用,改造,减少 。大力发展、 、等,以促进经济复苏,使区域产生新的。2.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逐渐由走向。 3.改善措施 为了使人地关系走向协调,大力, 改善。 预习训练: 1、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的慕尼黑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地区 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分布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3.“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③丰富的水能资源④优美的环境条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美国五大湖区芝加哥一区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是在区域发展的 ( ) A.初期阶段 B. 成长阶段 C. 后期阶段 D. 转型阶段 5、有关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6.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7.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各工业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对钢铁等传统工业投资时力度 B.对钢铁等工业实行保护政策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8、有关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课堂点拨: 图标导读:读图1-3-2:美国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 1.五大湖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

区域发展阶段教学设计 -------榆次二中白利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区域自身的发展,不断的协调人际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关系观。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激趣诱思 ?思考:上海的浦东新区在开发前后景观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会发生哪些相应的变化? (然后让学生预习本节的引言部分,找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和综合性的指标) 【板书】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环节一时事点击 2008年10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中,:“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长三角”的崛起与其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有关。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整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正待崛起(“政策洼地”和“塌陷地带”) 为何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环节二知识铺垫----自主学习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

【背景知识】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板书】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板书】2.综合性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2)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思考: ?高收入的地区一定是发达地区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走出误区 ?发达地区的收入较高,但高收入地区并不一定是发达地区。例如一些以出 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低,不能看作经济发达地区。 ?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的差异小,整个区域处于低 水平的平衡状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出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随着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处于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且这个区实施循环往复的,是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板书】二、区域发展阶段 环节三案例探究(以匹兹堡为例) 材料一: 匹兹堡的兴起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尽管这里优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以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1834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水路交通枢纽。 19世纪70年代后位于煤田中心地带的匹兹堡,利用五大湖和运河廉价的水运条件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迅速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享有“钢都”之称。这里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与工业发展的空间很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

开发早期 河流、湖泊、 地势_______、土质 稠密的水系阻 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 农业社会 船的使用使稠 _______的改进和 天然水道 摆脱土壤的限制 动力资源丰富 产地和主要的_____、 学年:高二 学科:地理 编号:B3-1-1-2 编制人:王海锁 审核:高二地理组 班级: 姓名: 小组: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以长江中下洲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感悟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导学过程】 【预习导航】 【笔记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随着 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 例: ⑴该区地理环境: 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布较广; 地势_______,土质__________。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发展阶段 地理条件 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沼泽广布 ________ 隔________. 难,耕作业发展 __________. 该区成为粮食的主要 人口南迁,劳 (中期) 密的水系成为 ________的改良, _______生产基地 “粮仓”的地位让位 工商业社 稠密的________把耕地分割破碎,农业生产规模 于_______和_______ 会(后期)___,不利于_______推广 平原;棉花生产的地 位比不上_______南 部和______平原 【小组探究】 【探究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 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接淮 阳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 米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 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 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 气候属亚热带。年均温 14~18℃,最冷月均温 0~5.5℃,最热月均温 27~28℃, 无霜期 210~270 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集中于 春、夏两季。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 油生产基地。平原内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湖泊面积 2 万平方千米,相 当于平原面积 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 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 万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 【问题探究 1】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环境。 材料 2:教材第 4 页图 1.3。 【问题探究 2】为什么西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 河中下游地区? 材料 3:长江中下游平原商品粮基地: 【读图思考】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名称;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 些商品粮基地? 材料 4:教材第 4 页和第 5 页相关内容。 【问题探究 3】在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此时 它对长江中下游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 5:《地理地图册》第 8 页“中国人口和主要城市分布”图。 【问题探究 4】在工商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此 时它对长江中下游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导学案(公开课)

高二地理 DL-SJDL-18 《大洋洲与极地地区》导学案 编写人:贺艳 审核:高二地理组 编写时间:2015年10月20日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以及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 2.知道三种岛屿的成因和特点。 3.掌握澳大利亚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4.会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能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地图册,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并在图上做必要的标注。 2.限时40分钟,独立完成

【自主学习案】 一.大洋洲概述 1、绝大部分~400S之间;西临,东临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2、位置的重要性:大洋洲地处亚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之间,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已经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国际海空运输和海底电缆均经过这里 3、范围:一块大陆:大陆; 四大岛屿:、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四大群岛: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群岛、夏威夷群岛 4、面积:9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的大洲。 5、居民:曾经是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少数为土著居民、黄种人和黑种人 类型成因特点举例 大陆岛曾经是大陆的一部分因地壳陷 落或海平面上升而与大陆分离 面积较大,分布在大 陆外围 火山岛由大洋底部的火山喷发物堆积 而成 海拔较高 地势险峻 珊瑚岛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面积较小,地势低平 三、国家 1 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新西兰:(1)主要由南岛、北岛组成 (2)多火山、地震 (3)农牧业发达,旅游业发展快 3 汤加: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4 萨摩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四、澳大利亚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自主学习导学案)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_____省东南部、___市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 2.在图7-30中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3.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和“丝绸之乡”。 4.人口和城镇_____,工商业_____,经济基础雄厚。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6.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交通运输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A.旱地B.草地C.林地D.水田 2.位于长江三角洲,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是() A.武汉B.重庆C.南京D.上海 3.西气东输工程能减轻地区的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B.水土流失C.酸雨污染D.大气污染 4.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原因不包括() A.劳动力素质高B.交通便利C.农业基础好D.科技力量雄厚 5.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四个工业基地,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科技力量雄厚 C.工业基础雄厚、历史悠久 D.很多地方是侨乡 6.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A.毗邻港澳 B.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C.矿产资源丰富 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 三、长江三角洲的两翼 1.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A.温带水果之乡 B.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 C.亚热带动植物王国 D.旅游胜地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B.经济特区多,对外开放早 C.形成了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导学案

神木县第五中学导学案

5、作为长江三角区域的核心,__________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他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6、___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有“六朝古都”的美誉。___________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7、________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 8、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我参与我快乐)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认认真真讨论老师设计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补充,以便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有效时间15分钟)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长江三角洲地形分布图P56) (1)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以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2)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 (3)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

第三个环节:精讲点拨——(我听讲,我记忆)老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在展示中暴露出的问题精讲,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听讲,做好笔记。(有效时间10分钟)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并填入空白图框中。 知识点小结: 1、长沙三角洲的范围: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杭州湾,往北到通扬运河,包括江苏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土地面积约5万千米2。 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自然特征: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人文特征: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之称。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3、上海的核心地位: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 4、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5、江苏南部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的北翼,其中南京是北翼的中心城市。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工基地,是江苏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6、浙江北部的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城市,其中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号称“中国丝都”。旅游业发达,西湖与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阶段学案(第1课时)

第1课时: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获取有效信息,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利用近几年江苏大市调研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习策略】 1、用整体性、差异性思维方式分析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2、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巩固重点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复习。 3、结合热点地区和经济发展重要区域人地关系中存在的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及出现的环境问题,解决的措施等,理清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堂活动】 考点诠释: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 一、区域差异比较 探究活动1:运用思维导图或设计表格比较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 表1:区域差异的比较内容

二、区域差异比较案例 探究活动2: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比较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完成表2。 表2: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 【典型例题1】(2016扬州上学期期末调研双选题) 图1为“2013年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A .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 B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 C .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 D .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2)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 .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 B .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 东北部地区 C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 D .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 图1 东北部地区 耕地占全国比重 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 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

大洋洲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定稿版

大洋洲区域地理知识总 LOGO HERE 结精华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 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大洋洲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 —40。S,属热带和亚热带; IlOOE —180 —130OW 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 E 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 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 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船、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乂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 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儿内亚岛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点火利*人匸A) \ 多利疋心总出上治' 叫I? ?甲g 』匕头郊湖 大澳大利亚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 多火山岛(夏威夷群乎黄形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阿皮亚:世界最后 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地势:东卩畀二屮部低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I 中部:平原(丿沖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是北艾绘≡?空A 1&5包皈井的结图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S自然景观呈半环状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