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必修1实验复习

高一必修1实验复习

高一必修1实验复习
高一必修1实验复习

高一化学必修一重点实验

一过滤和蒸发

1.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除去液

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1)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等。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体的液面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玻璃棒上;玻璃

棒的底端应轻靠到漏斗三层滤纸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到烧杯的内壁

上。

2.蒸发——是指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的方法。蒸发可得晶体,蒸发也用于浓缩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主要仪器: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

(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

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②加热到蒸发皿中剩余少量液体时(出现较多晶体时)应停

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③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一定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放在石棉网上。

二粗盐的提纯

1.不溶性杂质除去

粗盐提纯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上述各步实验操作的名称依次为溶解;过滤;蒸发。

(2)上述各步实验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3)用上述方法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的杂质是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等。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

若要除去粗盐中的下列杂质,则应加入什么试剂?把试剂的化学式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

(1)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

(2)加试剂的先后顺序

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为

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3)沉淀的洗涤

①洗涤沉淀的原因:过滤完毕,过滤器的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

②洗涤沉淀的方法: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流下,直到固体表面洗涤干净为止(洗涤2~3次)。

③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相关试剂后观察现象。

④若滤液浑浊,应继续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三蒸馏

1.原理

对于液态混合物,可以利用其各组分的

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

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装置及主要仪器

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

其容积的13~2

3

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

(2)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3)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再加热。 (4)给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5)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水银球上缘与支管口下缘相平。

四 萃取和分液

1.原理 (1)萃取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萃取。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要使用分液漏斗。 (2)分液:

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实例——用CCl 4萃取碘水中的碘

[归纳总结]

1.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检漏方法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若漏液可在活塞上涂少量凡士林。

检漏方法: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放正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点性质

①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

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3.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造成危险。

②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以防液滴飞溅。

③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时,要注意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及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注意不能让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五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仪器:完成该实验,除量筒、托盘天平、药匙、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有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计算:需称量NaCl的质量是5.85_g;若用托盘天平称量,则应称量的质量是5.9_g。

(2)称量:注意称量时的注意事项。

(3)溶解: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4)转移: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的下端靠在刻度线以下,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把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注意溶解及洗涤所用水的总体积一定不能超过要配制溶液的体积。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_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7)振荡、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8)装瓶:把配好的溶液倒入预备好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归纳总结]

容量瓶的选择与使用

(1)容量瓶上标注有:容积、温度、刻度线。

(2)常见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

及1 000 mL。

(3)容量瓶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选择容量瓶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所配溶液的体积等于或略小于容量瓶的容积。

(4)使用容量瓶注意“五不”:①不能溶解固体;②不能稀释浓溶液;③不能加热;④不能作反应容器;⑤不能长期贮存溶液。

(5)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检验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6)误差分析:依据公式c B =n B V

,从实验步骤中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将所有的误差归结到公式中,如果引起n 偏大c 偏大,反之则偏小;如果引起v 偏大c 偏小,反之则偏大。注意定容时仰视和俯视造成的误差,仰视定容浓度偏小,俯视定容浓度偏大。

六 Fe(OH)3胶体的制备

在小烧杯中,加入25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红褐色透明的Fe(OH)3胶体。用激光笔照射产生丁达尔效应(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反应方程式: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浓盐酸和MnO 2。 2.原理

化学方程式: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离子方程式:MnO 2+4H +

+2Cl -

=====△

Mn 2+

+2H 2O +Cl 2↑。

也可以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氯酸钾等氧化剂代替二氧化锰。

如2KMnO 4+16HCl===2KCl +2MnCl 2+5Cl 2↑+8H 2O 。 3.装置

(1)发生装置(Ⅰ)

①特点:固体+液体――→△

气体。

②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③试剂:A 中盛放浓盐酸,B 中盛放二氧化锰。 (2)净化装置(Ⅱ)

(3)收集装置(Ⅲ)

①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装置E ,Cl 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也可用排饱和的食盐水法(Cl 2在饱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用此法可除去实验过程中挥发产生的HCl 气体)。

②验满方法:(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 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4)尾气处理装置(Ⅳ) ①导气管要伸入液面以下。

②F 中盛放试剂: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特别提醒 (1)实验室制备Cl 2注意事项 ①必须用浓盐酸,MnO 2与稀盐酸不反应。

②为了减少制得的Cl 2中HCl 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减少HCl 的挥发。 ③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 2,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④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 2,因为溶液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2)气体净化装置的选择

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主要成分和杂质成分的性质,以便选择适当的装置除去杂质。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氯气中混有HCl 和水蒸气等杂质,除去氯气中的HCl 可以用饱和食盐水(如下图中Ⅰ所示);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如下图中Ⅱ所示)或干燥的CaCl 2(如下图中Ⅲ所示)。

(3)MnO 2与浓HCl 反应特点

①浓盐酸中,部分Cl -

的化合价升高,4 mol HCl 参加反应,被还原的Cl -

为2 mol 。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故MnO 2足量时,盐酸不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为盐酸和MnCl 2混合液。

八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2.发生装置

与加热KClO 3和MnO 2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即:

固+固――→△

气。 3.干燥装置

通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不能用五氧化二磷、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干燥。

4.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 5.验满方法

方法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方法二: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检验,产生白烟。 6.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7.其他常见制取NH 3的方法

特别提醒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注意事项

(1)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

(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接近试管的底部。

(4)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通常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若为干燥的棉花则起到减缓氨气与空气对流的作用;若蘸有水或稀硫酸,则是为了吸收多余的NH3。

(5)干燥NH3不能用CaCl2、P2O5和浓H2SO4。因为NH3能与CaCl2反应,NH3能与酸如H2SO4、H3PO4(P2O5+3H2O===2H3PO4)反应。

必修一化学实验题

必修一化学实验题

1.(16分)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填化学式)。(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下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填写编号字母); 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填写实验操作名称)。(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为什么?。 (6)若②的试管溶液中不但有KClO3生成还有KClO生成,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氯酸钠、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图中: 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NaOH溶液来制取氯酸钠,并置于热水浴中; 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来制取次氯酸钠,并置于冰水浴中; 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填

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0.06 mol。(填“大于”“小于”“等于”),若有17.4g 的MnO2被还原,则被氧化的HCl质量为。 (3)比较制取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②。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红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根据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在加热时可选择仪器盛装混合物。 (2)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 (4)操作③的目的是 。 (5)操作④的目的是 。 4. (8分)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精心)

必修一第一章预习教案(第1次)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泉州市第九中学; 五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 b 、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五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 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 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 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Q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最新整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教学教材

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6V 以下的交流电。 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220V 的交流电。 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打点间隔为0.02s 3、根据纸带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算各点的瞬时速度,描点法做出V —t 图 实验:1、先开电源,然后释放小车。 2、开头过于密集的点舍掉,一般每5个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使相邻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 =0.1s 数据处理: 计算法:根据纸带求某点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求某点瞬时速度,如: T 指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 (1)瞬时速度 (2)求加速度: a 、理想纸带(即ΔX 相等): b 、不理想纸带(即ΔX 不相等):用逐差法 注意化单位 数据处理:图象法: 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立坐标系,让图象尽量分布在坐标系平面的大部分面积。 2、此实验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要用直线拟合数据点,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个别偏离较大点舍去。 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1. 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实验原理:(1)两个力F 1、F 2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相同:使像皮绳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相同)长度。 (2)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F 1、F 2的合力F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 '与F 。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 '与F 相同,就验证了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个);弹簧秤(两只);三角板;刻度尺;铅笔。 4. 实验条件:为使橡皮绳有较明显的伸长,同时弹簧测力计有较大的示数,两测力计所拉线绳之间的夹角不宜过大和过小,一般在60°~120°之间较合适。 5. 主要测量:用两个测力计拉线绳,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O 点,记录此时两个测力计的数值F 1和F 2及两个力的方向;用一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 点,记录此时F 的大小和方向。 T X X V V EG F 265+==2T X a ?=23216 549)()(T X X X X X X a ++-++=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归纳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

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90302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自主学习】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爆炸;H 2还原CuO或者CO还原Fe 2 O 3 等 实验,在加热之前应先排空气;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尾气应吸收;用加热法制取气体且用到排水法时,反应完毕后,应该先移导管再停止加热。 3、意外事故的处理

二、常见的基本操作 1、试纸的使用: ⑴检验溶液:取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玻棒蘸取液体,沾在试纸中心 ⑵检验气体:用镊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先用水湿润,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 2、仪器的洗涤: ⑴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⑵常见残留物的洗涤

3、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小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 ⑵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注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向容量瓶、漏斗中倾注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4、浓硫酸的稀释: 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5、沉淀的洗涤及检验 ⑴是否沉淀完全的判断: (如检验溶液中的SO 42-是否沉淀完全)取少量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BaCl 2 ,若有白色沉 淀生成,则说明SO 4 2-沉淀不完全。 ⑵沉淀的洗涤: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水面没过沉淀,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连续几次,即

可把固体洗涤干净。 ⑶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如沉淀中沾附有Cl-)取少量洗涤液,向其中加入HNO 3酸化的AgNO 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 则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6、结晶: 常用的结晶方法有冷却结晶(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和蒸发结晶(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将析出的晶体再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重结晶。 【合作探究】 一、实验安全常识 1、防倒吸: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如实验室制O 2、NH 3 等,加热液体时试管要向 上倾斜,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 2、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CH 4 、C 2 H 4 )或用H 2 还原CuO或者CO还原Fe 2 O 3 之前,要检验 气体纯度,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①试管加热时先要预热,②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防爆沸: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复习 一.集合基本概念及运算 1.集合{}1,2,3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5 B .6 C .7 D .8 2.已知{}{}1,2,3,2,4A B ==,定义{}|A B x x A x B -=∈?且,则A B -= A. {}1,2,3 B. {}2,4 C. {}1,3 D. {}2 3.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 那么集合N M ?为 ( ) A. 3,1x y ==- B. {}(,)|31x y x y ==-或 C. (3,1)- D. {(3,1)}- 4.已知集合2{|2,}M y y x x ==-+∈R ,集合}{|2,02x N y y x ==≤≤,则 ()M N =R e( ) A .[]1,2 B .(]2,4 C .[)1,2 D .[)2,4 5.已知{}{}222,21x A y y x x B y y ==-++==-,则A B = _________。 6、已知R x ∈ ,集合{}{}11231322+--=+-=x ,x ,x B ,x ,x ,A 如果{}3A ?B =-,求x 的值和集合A?B . 7. 已知{}23,(5,)A x a x a B =≤≤+=+∞,若,A B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 8.已知集合,,且,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9.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 2|(1)0B x x m x m =+++=; 若A B ?,求m 的值。 10.已知集合{}{}{}|28,|16,|A x x B x x C x x a =≤≤=<<=>,U R =. (I)求A B , U C A B ;(II)若A C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题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物理必修 1 实验题汇总练习 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图甲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O 点开始,每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 都为计数点, 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s4=2.88 cm,s5=3.39 cm,s6=3.87 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 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cm/s,v2= cm/s,v3=cm/s,v4=cm/s,v5=cm/s. (2)则小车的加速度a=cm/s2. 2.如图2-4-6(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图2-4-6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 (3)图2-4-6(b)是弹簧所受弹力F 与弹簧伸长长度x 的F-x 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 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时,长度记为L自,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

度记为L0;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 代表符号L自L0L1L2L3L4L5L6 数值(cm)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 分度为。 ③图16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 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的差 值(填“L自或L0”)。 ④由图可知弹簧和的劲度系数为 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g(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9.8m/s2)。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一端系上带有绳套 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 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 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 些 5.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 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 点,橡皮条的另一 端拴上两细绳套,如图实-2-6 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 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 时需 记下、,描下,再用一个弹簧测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讲课教案

必修1课本实验 1.实验1-1粗盐的提纯(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 以及一些硫酸盐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 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 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 2.实验1-2:粗盐提纯后SO42-的检验(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 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 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 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 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过滤 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完整版精心

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完 整版精心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一、问题引入: 二、建构数学: 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集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set),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如A,B,……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或成员element)。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a、b、c、…… 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所有的老人) (2)互异性: (3)无序性:{1,2,3}={2,1,3} 3.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4.常用数集的记法:(1)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1,0 = 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 {} ,3,2,1 *= 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 ,2 1 0± ± = 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 =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 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 = 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 同样的符号还有 + R……。 5.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逗号隔开。如:{1,2,3,4,5},{x2,3x+2,5y3-x,x2+y2},…。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 x p x的形式。 (3)韦恩(Venn)图 6.两个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高考物理必修一实验专题 姓名:班级: 【题型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如图所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 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在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细线一端与小车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悬挂钩码,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 (1)实验中除了电磁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直轨道、细线、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 220 V、50 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4-6 V、50 Hz 交流电源 D. 刻度尺 E. 秒表 F. 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一端 B. 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 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题 1、 (24分)把18.0mol/L的浓硫酸稀释成2.00mol/L的稀硫酸100ml,实验操作如下。 (1)请把正确操作步骤(用1、2、3……表示)的序号填入括号内,并回答有关问题。 ( )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 )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 )用量筒量取_______ml的18.0mol/L的浓硫酸 ( )将_______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_______的烧杯中 (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ml的容量瓶中 (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cm处 (2)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造成的后果,请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表示: ①未洗涤稀释过浓硫酸的小烧杯_______; ②使用经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的小烧杯稀释浓硫酸_______; ③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将超出部分用吸管吸出_______; ④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_______; ⑤定容时俯视刻度_______; ⑥倒转容量瓶摇匀后,液面降至刻度线下,再加水至刻度。_______ 2、如下图所示,烧杯中盛有A溶液,滴定管内盛有B溶液,B溶液不断滴 下的过程中,始终开启电源,使导电线路处于通电状态,并用电磁搅拌 器不断搅拌烧杯中的溶液,使之混合均匀。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 象是灯泡经历“亮→暗→亮”的变化过程。 (1)A、B两份溶液的可能组合是下列的______(序号)。 组合①②③④ A溶液NaOH溶液熟石灰悬浊液 Ba(OH)2溶液NaCl溶液 B溶液稀盐酸稀盐酸稀硫酸AgNO3溶液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B溶液滴下过程中,烧杯里发生的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1)实验室通过______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制取蒸馏水。 (2)在分液漏斗中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中,如何用实验方法知道那一层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下列主体物质中的杂质,请选用合适的试剂,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HNO3溶液中的少量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CuSO4: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2+(Cu2+),:试剂,离子方程式 5、(7分)某实验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设计 实验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___。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题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1实验题汇总练习 1.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图甲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 2.38 cm,s4=2.88 cm,s5= 3.39 cm,s6=3.87 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cm/s,v2=________cm/s,v3=________cm/s,v4=________cm/s,v5=________cm/s. (2)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cm/s2. 2.如图2-4-6(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 图2-4-6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4-6(b)是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长度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自,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0;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整理必修一

考点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可加热的仪器 ①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②可间接加热(加垫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2)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①测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有砝码镊子与之配套)。 ②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A.粗测量筒、量杯。 B.精测容量瓶(限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③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3)用于物质分离的主要玻璃仪器 ①分液----------分液漏斗、烧杯。 ②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 ③液体分离---------蒸馏烧瓶(必要时要配备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 (4)物质储存仪器①储存气体---------集气瓶、储气瓶。 ②储存固体------广口试剂瓶③储存液体------细口试剂瓶 2.常用试剂的存放 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试剂瓶避光存放(氯水、硝酸银溶液); 钠、钾等活泼金属放煤油中封存;少量液溴、白磷用水封存; 酸碱不能混放且要密封置于凉暗处;易燃物质不与氧化剂、易爆剂混放; 空气中易变质物质不能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碱性物质不用玻璃瓶塞塞盖; 氢氟酸不用玻璃试剂瓶存放。 3.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过滤、蒸发结晶、降温结晶、蒸馏、萃取、分液等方法。(1)、不溶性杂质的去除————过滤、蒸发 A、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 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B、实验用品: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C、操作:1、溶解 2 过滤 3.蒸发滤液 (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在进行过滤和蒸发时应注意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出来 ②当出现大部分晶体时就停止加热(液体接近蒸干时) 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实验一:粗盐提纯 一、实验仪器与用品 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火柴、托盘天平(带砝码) 用品:粗盐,蒸馏水 二、实验步骤 ①溶解:用量筒量取约10mL水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量越4g。将称取烦人粗盐逐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现象:固体Nacl逐渐溶解而减少,食盐水略显浑浊 ②过滤:用滤纸和漏斗制作一个过滤器。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引流),进行过滤,若滤液仍 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现象:不溶物残留在滤纸上,液体透过滤纸到入烧杯中 ③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导入蒸发皿中。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杯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现象:水分蒸发,逐渐出现固体 三.注意事项 滤纸与漏斗的使用: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 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 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 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 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 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带过滤液 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 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 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实验二:制作蒸馏水 一、实验仪器 仪器: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铁架 台(带铁圈) 其他:火柴、自来水、碎瓷片、温度计 二、注意事项 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而冲进导管。导管要适当长些兼作冷凝管 用。试管中液体不能太多,以防沸腾时沿导管流入接收器中。当液体 沸腾后,酒精灯火焰要稍远离试管,使液体保持沸腾状态即可,如加 热过猛液体会沿导管冲出。 实验三:萃取 一、原理 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二、仪器 分液漏斗, 烧杯 三、实验步骤: 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 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 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如(1) 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2)全体英文大写字母集合的分类: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 A∪B={x|x∈A,或x∈B}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 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 B‖(或―B交A‖),即A∩B={x|x∈A,且x∈B} 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注:空集属于任何集合,但它不属于任何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 集合的性质: 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 成集合。 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不能写成{1,1,2},应写成{1,2}。无序性:{a,b,c}{c,b,a}是同一个集合 集合有以下性质:若A包含于B,则A∩B=A,A∪B=B 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级做R 集合的运算: 1.交换律 A∩B=B∩A A∪B=B∪A 2.结合律 (A∩B)∩C=A∩(B∩C) (A∪B)∪C=A∪(B∪C) 3.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1.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且 A∩B={-3},求实数a的值. ∵A∩B={-3} ∴-3∈B. ①若a-3=-3,则a=0,则A={0,1,-3},B={-3,-1,1} ∴A∩B={-3,1}与∩B={-3}矛盾,所以a-3≠-3. ②若2a-1=-3,则a=-1,则A={1,0,-3},B={-4,-3,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