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_钟林生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_钟林生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_钟林生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_钟林生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钟林生1,马向远1,2,曾瑜皙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自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理论介绍到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并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本文以199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的149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从生态旅游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作用与影响、生态旅游管理与政策等6个方面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展开述评,最后展望了今后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需关注的8个方面研究议题。

关键词: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述评;研究展望

1引言

生态旅游概念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特别顾问Ceballos Lascurain 于1983年正式提出。作为对传统大众旅游导致生态环境损害现象的回应和反思,生态旅游迅速得到了各国政府、学界和社会人士的响应。据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统计,21世纪生态旅游已成为整个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生态旅游引入中国20余年来,担当着生态文明思想传播者、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者、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者、旅游社区利益维护者、旅游环境保护示范者等多重角色(钟林生等,2013),尤其是通过生态旅游能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旅游行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生态旅游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继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中国生态环境游年”之后,又将200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6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生态旅游”。

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会后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开始频频出现

在各种期刊中,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自此备受关注。

20多年来,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的关注逐渐从概念层面和开发层面转向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如生态旅游影响、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等,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为生态旅游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本文立足已有研究,着眼于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新诉求,从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资源、市场、开发利用、作用影响、管理与政策等6个维度对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优化有所启迪。

2文献来源

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方法之一的系统综述方法(Systematic Review)(邱璇,2010),对中国生态旅游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收集,按照以下2个步骤对1992-2015年间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分析。

(1)确定检索的数据库。根据研究目的,以“生态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语言为中文,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16

收稿日期:2016-03;修订日期:2016-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35)[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171435]。作者简介:钟林生,男(1971-),江西于都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生态旅游,E-mail:zhongls@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5790752.html,

679-690页

第35卷第6期2016年6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5,No.6June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第35卷

年5月1日,检索时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刊发的文献、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相关论文、会议论文和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共检索到2848篇文献。

(2)文献筛选。根据下述5项条件对检索到的2848篇文献进行剔除工作:①剔除书评和部分综述类文献;②剔除主要以国外为案例的文献;③剔除过短的文献和发表在期刊上的会议通讯;④剔除同一作者发表在不同期刊重复率较高的文献;⑤剔除同一主题或者案例中质量较低的文献。最后获得文献共计1493篇。

3载文统计

3.1发表时间与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年度数量变化较大,根据普赖斯提出的科学文献指数增长规律曲线(图1),研究可分为4个阶段:①1992-1999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不久,文献数量相对较少;②2000-2006年,由于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主题定为“生态环境游年”,推动学术界对于生态旅游的关注度,文献数量也呈现出指数增长趋势;③2007-2011年,论文增长数量总体放缓甚至下降,但由于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因而2010年与201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④2012-2015年,文献数量趋于稳定。

从文献的期刊来源看,涵盖了旅游类、经济类、地理类、管理类及综合类期刊,主要期刊有《生态学报》《生态经济》《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特区经济》《林业经济问题》《林业资源管理》《福建林业科技》《西北林学院学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人文地

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说明国内生态旅游

研究呈现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特点,也反映生态旅游研究成果受到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关注。3.2研究主题

根据检索而得的1493篇文献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6大主题类别: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作用及影响,管理与政策(图2)。其中,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几乎贯穿整个研究阶段,而关于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文章基本出现在2005年以后,这与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实施有密切关系;对生态旅游的作用及影响、管理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较丰硕。3.3研究区域分布

为探讨生态旅游研究区域的分布规律,剔除基础理论研究(因其无研究区域)和以全国作为空间尺度的文献514篇后,又对其中5篇跨区域探讨的研究文献分别统计2次,如以中国西部沙漠为研究区域的,分别计入西北、西南各1篇,

故研究尺度为区

图11992-2015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的年度数量变化Fig.1Annual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ecotourism

in China,

1992-2015

图21992-2015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类别的年度分布图

Fig.2Annual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different topics of ecotourism in China,1992-2015

680

第6期钟林生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域及以下的文献总数为984篇,分布情况见图3。

剔除无研究区域、全国尺度研究、区域及跨省域的文献,研究空间尺度为省域及以下的文献共计882篇,文献数量的空间分布如图4,篇数达到50篇以上主要有云南、四川等省份,篇数在30~50之间的主要有广东、广西、浙江、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区。

3.4研究方法分类

对1493篇文献所采用研究方法进行统计的结果见图5,其中有88.35%的文献采用了定性方法,仅有11.65%的文献采用定量方法,表明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

在定性研究中,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SWOT 分析使用次数较多,文章占比分别为78.85%、11.60%和2.96%,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概念探讨和对不同尺度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与策略分析上;在定量研究中,经验公式测度、结构方程和3S技术使用较多,文章占比分别为27.01%、16.09%和14.94%,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空间发展格局、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评价和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评估。生态旅游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统计见表1。4研究内容

4.1生态旅游基础理论

4.1.1定义和内涵

自1993年王献溥(1993)首次表述Ecotourism的中文释义后,不同的学者或者组织机构基于不同角度阐述生态旅游的内涵(杨开忠等,2001)。比如卢云亭(1996)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郭来喜(1997)认为生态旅游具有六大特征,分别对应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高雅性、参与性、持续性等方面;吴楚材等(2007)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享受

图4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省份统计

Fig.4Provincial distribution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图51992-2015年生态旅游研究方法类别年度变化

Fig.5Annual change of ecotourism research methods,

1992-2015

图3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区域分布

Fig.3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681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每个生态旅游定义表述都有一定的实践依据和理论背景,也都有不同的侧重和强调重点(卢小丽等,2006)。据文献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较具代表性文献见表2。

尽管定义很多,但综其观点,可归纳出生态旅游概念的4个重要内涵:

第一,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由于中国悠久历史和人地密切关系,生态旅游对象不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包括自然区域中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生态系统。

第二,强调旅游责任。一方面,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应承担保护资源环境和促进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当地社区应承担保护资源环境和维护旅游氛围的责任。

第三,重视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要能提高甚至改变游客的环境资源观和生活方式。

第四,旅游干扰的可控性。生态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必须是可控的,使其对当地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4.1.2特点和本质

通过对1493篇文献中关于生态旅游特征表述的搜集、梳理,按照关键词出现频率和认同度,提取出自然性、环保性(保护性)等18个关键词,排在前7位的依次是:自然性、环保性(保护性)、高品位性、可持续发展性、专业性、参与性、教育性(图6)。这与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内涵基本一致。

4.2生态旅游资源

4.2.1定义与类型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基础。杨桂华等(2010)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为核心吸引力,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为生态旅游发展所利用,进而产生持续综合效益的客体。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特质是生态美、吸引力和可持续综合效益。国内学者按照资源生成机理、资源本质属性、资源开发导向、资源空间属性等标准,对生态旅游资源分类进行探讨(表3),从各个方面揭示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特质,增强人们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4.2.2评价内容与方法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2个方面:①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包括自然景观评价、人文景观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②生态旅游资源外部开发条件评价,包括客源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而且国内学者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都进行了评价,如滨海型、湿地型、山地型、森林型等。

常用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经验定性评价、单因子定量评价和多因子定量评价。早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目前多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范式多为根据评价对象选择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赋权,构建评价指标体

表1国内生态旅游主要研究方法

Tab.1Main methods used in eco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表2界定生态旅游概念的文献及文献影响力

Tab.2Publications on definition of ecotourism and

impact 注:检索日期为2016年5月1日。

682

第6期钟林生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系,进行单因子分析及多因子综合集成分析。主要

的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特尔菲法、灰色评价法等(王力峰等,2006;周文丽,2007;吕建树等,2011)。其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重点。魏延军等(2005)提出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6个原则:简洁全面性、复合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协调性,进一步设置了包括资源要素、环境与保护与生态安全、资源影响力、公众参与、地理气候条件等5个方面的2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模型。刘红等(2005)按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4.3生态旅游市场4.3.1生态旅游者

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指到生态旅游景区的所有游客,这类界定虽然具有统计上的可操作性,但并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和内涵;与之对应,狭义的生态旅游者,仅仅指到生态旅游景区的,且对环保与经济发展负有一定责任的部分游客(钟林生,肖笃宁,2000)。按照生态旅游者的潜在价值观、伦理观和生态意识的差别,可分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和组织性生态旅游者(肖朝霞等,2004)。生态旅游者识别方法可归纳为行为学方法、自我识别法、专家判别法和数学识别法四大类。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以行为学方法为基础的数学识别法是行之有效的生态旅游者识别

方法(李燕琴,2005)。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在统计时采用相对简单的行为学方法,认为到达生态旅游景区的所有游客都是生态旅游者,但这种统计没有剔除掉有损环境的因素,无疑扩大了生态旅游的规模及其所带来的效益。

总结国内有关生态旅游者研究成果,可以勾画出中国生态旅游者的基本特征是:①生态意识。相对于传统大众旅游者,生态旅游者具有生态意识(曾菲菲等,2014)。②行为特征。生态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带有环境保护意识,在吃、住、行、游、娱、购6个环节中都很强调旅游与保护的和谐统一(钟林生,石强等,2000)。③旅游目的地偏好。走向自然是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吴章文等,2004),生态旅游者喜欢前往自然区域(如干扰相对少的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进行旅游活动(李燕琴等,2004;黎洁,2005),而为减少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影响,他们一般能自觉约束自己的旅游行为。④组织特征。国内生态旅游者更喜欢以团队(单位组织、旅行社组织)形式进行旅游(黄震方等,2003)。4.3.2市场营销

目前,国内针对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的专门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多是对特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理念及策略的探讨。周笑源(2004)认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的旅游绿色营销方式,包含传播生态理念和产品营销两大部分。方卫武等(2010)从整合区域旅游管理系统、完善品牌管理体系、科学设计区域旅游形象、增加科技投入、利用网络营销、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合理使用促销手段等方面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彭蝶飞等(2008)认为市场营销应准确定位生态旅游市场、打造文化品牌、开发精品线路、实行多方位营销渠道和手段并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

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学者们普遍持有类似观点,认为目前国内仅把生态旅游当作一种市场营销的

表3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

Tab.3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图6生态旅游特征关键词

Fig.6Keyword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m

683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手段和方式,在旅游开发实践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少真正践行生态保护理念,存在旅游设施非生态、管理非生态、与社区利益冲突等问题,既使得生态旅游景区失掉了不少本色,又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市场产生破坏(庞少静,2004)。

4.4生态旅游开发

4.4.1区域开发

中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因此跨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方面的研究在生态旅游研究中占据很大比重。较多学者对市域、省域甚至全国尺度的生态旅游开发提出构想,宏观尺度生态旅游开发研究通常从战略措施层面切入,提出指导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和开发建议,例如中国森林、山岳或草原生态旅游等的开发对策等;又如以河北、内蒙古、西藏、海南旅游资源为例,探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基本模式(陈海鹰等,2010;杨赛明等,2010;古格·其美多吉等,2011;张灿等,2014)。还有一些对特定区域(如生态脆弱区、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的研究,例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决定了欠发达地区如果想要发展生态旅游,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因素。目前,区域生态旅游开发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模式,如何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类型的生态旅游进行开发,开发到何种程度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4.4.2景区开发

在景区尺度,主要针对区位、资源、市场等开发条件,提出景区生态旅游开发方向和模式,以及开发思路的探讨、景观设计方案和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等(黄晓凤等,2006;张颖等,2009;王瑾等,2014)。特别是那些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资金不足的自然保护地,通过合理功能分区、社区参与、环境管理与教育等方式开发生态旅游,避免生态旅游目的地出现大众旅游和过度利用资源环境的情况,以最小的环境影响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景区尺度生态旅游开发的低门槛特点,导致许多不具有生态保护理念、不具备生态旅游经营资质的开发商和经营者大量进入,出于经济目的而过度建设旅店、餐馆、购物等旅游设施,出现在开发过程中背离生态旅游原则要求的情况(钟国平等,2002)。

4.5生态旅游作用与影响

4.5.1生态旅游作用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对旅游地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是缩小城乡差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差别的很好途径(张东祥等,2014);同时,过度利用旅游资源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旅游,及其在当地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由于同时具备“保护自然”和“社区受益”两大特征,在社区受益方面比传统大众旅游作用更为显著,常常作为缓解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和工具(郭洁等,2013);生态旅游发展能够缓解当地的就业,也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郑耀星等,2012)。但有学者对云南省玉龙雪山、河北省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西藏自治区申扎县等旅游地的研究表明,这些旅游地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与当地群众在收益分配上的矛盾有待于进一步协调(Tang et al,2012;徐正春等,2012;王瑾等, 2014;陈海鹰等,2015)。与经济作用的直观明显不同,生态旅游对社会文化作用往往是隐性的,且易被人们所忽视。

4.5.2生态旅游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旅游会给各类旅游地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生态压力、景观破坏和社会文化变化,这已成为业界与学者的共识。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旅游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借鉴承载力、可接受改变极限(LAC)、生态足迹等理论测度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活动对特定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影响的测度,容量调控和减缓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李玉文等,2007;李军玲等,2011;张春英等,2012)。但在生态旅游环境监测、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生态化评价、能源最优化利用和废物最小化以及对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研究较少涉及。

4.6生态旅游管理与政策

4.6.1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的管理是在保证生态旅游者的愉悦体验的同时,把生态旅游的各种负面影响降低的过程(张建萍等,2009)。政府部门和经营者通常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加强部门合作,共同促进和实施生态旅游战略。生态旅游管理包含内容较多,如景区管理、环境管理、游客管理、社区管理等。

目前,国内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以及分区原则等基本上借鉴了Gunn的分区模式,将旅游景区按照核心保护到开发利用划分为同心圆结构,符合国际上关于功能分区的通识(钟林生,肖笃宁,

684

第6期钟林生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2000)。面对生态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研究者们纷纷从各个角度和领域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例如运用技术、经济、法律以及教育和行政手段,通过环境监测、影响评估和调控技术,协调旅游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关系;或借助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等测度,限制游客数量和游客行为,作为游客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学者们围绕游客环境教育的概念内涵、内容与形式、地位与功能进行探讨,但对环境教育手段与方法以及有效性研究较少,导致实践中环境教育功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有效参与是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艾菊红, 2007;吴兰桂,2010),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偏重国外研究成果介绍、社区参与重要性和必要性、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社区参与模式或类型、社区参与的政策机制等。

4.6.2生态旅游政策规范

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主要依据的法律是《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旅游法》等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法律。要使生态旅游真正服务于自然保护、生态旅游景区及其周边社区,国际社会通常的做法是进行生态旅游的认证(钟林生,2005)。具有健全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国家或地区,凭借其完善的生态旅游制度体系,能使生态旅游管理过程和生态旅游的开发实践在相对严格的制度框架内进行(黄继华等,2009)。

钟林生(2005)、黄继华等(2009)分析了中国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介绍了国际较为著名的NEAP、绿色环球21等生态旅游认证项目,认为中国应以政府为主导,研究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中国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运营与建设规范(GB/T26362-2010)》出台之前,缺少生态旅游标准以及相关指标认证的体系(杨彦锋等,2007),而且大部分的旅游企业只关注经济效益,在旅游设施和设备建设中缺乏环保理念,这些都是制约中国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的关键因素。虽然中国国家旅游局与环境保护部自201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景区层面的生态旅游认证工作,但企业等层面的认证实践与研究还有待开展。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政策,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备受关注(蔡永海等,2014)。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而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目前的研究较多关注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舒小林等,2013)。

5研究评述

中国生态旅游从兴起至今,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倾注了较大的热情,促进了生态旅游理论不断完善,取得了不少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特点如下:

(1)研究区域分布广泛。全国、区域或省域尺度研究基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研究对象涵盖森林、草原、湿地、滨海、沙漠、山地、峡谷、人文等生态系统类型以及各类自然型护地,为生态旅游实践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2)研究方法推陈出新。除了定性方法及层次分析等传统定量方法外,国内生态旅游研究逐渐引入了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法、聚类分析、层次熵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3S技术等定量方法,对关系作用机理的表达更明晰,推动了生态旅游研究问题的多元化表达。

(3)研究内容逐渐深入。主要实现了5个重要转变:①关注点从旅游资源评价与生态旅游开发实践活动,开始转向生态旅游影响、生态旅游效益评估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②生态旅游的影响研究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细化,有些案例地的研究成果系列化趋势明显,如对张家界、九寨沟等生态旅游地的研究;③生态旅游资源观从自然生态转向自然与人文生态并重。国内学者充分注意到历史文化悠久特征,结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强调中国生态旅游的独特之处在于旅游对象还有与自然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④生态旅游管理研究从战略探讨转向指标测定。早期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多立足于定性的战略视角,近年来,旅游环境容量、生态足迹、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兴起,为生态旅游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⑤生态旅游者研究从泛化统计转向严格的筛选界定。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反思生态旅游者的统计口径并纷纷提出筛选方式,力求识别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寻求更好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685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生态旅游学者Weaver等(2007)在总结国际生态旅游20年来研究历程时指出,国际上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还处于青年期,中国也不例外。尽管中国很多研究已具有明显的分析性和预测性特征,为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认证标准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存在概念泛化的现象,给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带来不便。在研究深度上,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大多研究结论倾向于“就案例地论案例地”的机械归纳,没有站在更为宏观的空间视角或更加长远的时间尺度对多个案例地的实践过程及发展经验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探讨,导致研究结论对同类型其他区域的生态旅游发展指导作用不强。在研究方法上,目前中国生态旅游研究主要借用旅游学方法,辅以生态学方法,研究方法类型较少,与生态旅游的学科边缘性、交叉性特征不相适应,而且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易受主观影响,缺乏经验(事前与事后分析)研究和比较研究。另外,研究领域较多侧重于生态旅游定义本身以及生态旅游地开发、规划与管理,环境教育、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者行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6研究展望

基于对中国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梳理和总结,结合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实践诉求,未来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8个方面,以促进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更好地指导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旅游能实现其所预定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文化目标。

(1)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刻影响下的、更高层次的旅游研究领域,针对目前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现状,应着眼于研究生态旅游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系统的运行规律,按照一定的思维体系将各类定义、内涵等进行系统梳理,明确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界定相关基础概念,以此构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并进一步探索生态旅游收入与人次的统计方法,为中国生态旅游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生态旅游影响测度与管理。生态旅游主要是为了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因此,生态旅游影响测度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科学评估生态旅游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性质(积极的或消极的)、表现形式(显性的或隐性的)、范围及频度大小,研究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互动机制,进而从管理规章制度、科学管理、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有效减缓负面影响的措施。

(3)生态旅游模式与对策。在不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结合其自身的公约和法规,如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探讨和实施不同的开发模式和功能区划,构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管理系统;还要探索不同生态旅游产品类型(例如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如何充分体现生态旅游原则与要求,确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格局与优先顺序;更要研究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大小兴安岭森林、横断山脉干热河谷等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特殊发展路径,探寻生态旅游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的发展方式。

(4)生态旅游资源管理。针对中国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中长期存在的“重开发轻管理”现象,应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重点放在生态旅游资源产权改革、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核定、资源适度开发等方面,并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研究,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增强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5)生态旅游市场与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日益向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未来应加强对生态旅游客源市场人口统计学、消费结构、组织规模、出行方式等特征的综合研究,剖析生态旅游者行为规律变化与环境变化的相关性,多视角进行单因子及多因子综合集成分析,探究生态旅游专项市场培育途径,促进生态旅游产品供给与需求有效匹配。

(6)环境教育与环境解说。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方式,而环境解说是实现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侧重于理念描述和经验介绍,较少关注实践应用。未来对环境教育和解说的研究除应更加注重理论研究,探讨不同的解说和教育模式,实现对生态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和优化外,还应积极评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效果,并据此提出改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措施,实现理论成果向实践的有效转化。

(7)社区参与评价与优化。保障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要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建立一套包含决策参与、培训参与、经营参与等内容的社区参与评价指标体系,增强评价指标的代

686

第6期钟林生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表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探讨符合地域发展实际情况的社区参与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方案;结合生态旅游的特点,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与社区参与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

(8)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结合中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深入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效率、节能减排、可持续管理、生态资源环境开发补偿机制、环境公益诉讼、绿色发展方略等方面的研究,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艾菊红.2007.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4):49-58.[Ai J H.2007.Lo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ultural-ecological touris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tourist villages of the Dai People[J].Ethno-Na-tional Studies,(4):49-58.]

蔡永海,孙垚.2014.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乡村生态旅游对策: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3):70-73.[Cai Y H,Sun Y.2014.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ecotourism from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case study of Dazhou City,Sichuan Province[J].Rural Econo-my,(3):70-73.]

陈海鹰,杨桂华.2015.社区旅游生态补偿贡献度及意愿研究:玉龙雪山案例[J].旅游学刊,30(8):53-65.[Chen H Y,Yang G H.2015.The contribution and continuous will-ingness of touris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o local com-munities:A case study of Yulong Snow Mountain[J].

Tourism Tribune,30(8):53-65.]

陈海鹰,尹正江,李洁琼.2010.海南省生态旅游开发基本模式探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8(4):14-

19.[Chen H Y,Yin Z J,Li J Q.2010.Discussion about

the basic model of ecological tourism exploitation in Hainan[J].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28(4):14-19.]

董瑞杰,董治宝,曹晓仪,等.2013.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竞争力分析研究[J].中国沙漠,33(3):911-917.

[Dong R J,Dong Z B,Cao X Y,et al.2013.Analysis on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 capacities of desert eco-tour-ism in China[J].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33(3):911-917.]

方卫武,陈晶,付忠辉.20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J].企业经济,(10):154-156.[Fang W W,Chen J, Fu Z H.2010.Strategy for tourism marketing of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J].Enterprise Economy,

(10):154-156.]

古格·其美多吉,索朗仁青.2011.西藏阿里地区生态旅游区划及分区开发策略[J].西藏研究,(5):99-107.[Guge Q, Suolang R.2011.The categories,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t resources in Ngari Area in Tibet [J].Tibetan Studies,(5):99-107.]

郭洁,张中旺,李蓬勃.2013.汉江襄阳段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9(8):878-881.[Guo J,Zhang Z W,Li P B.2013.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Xiangyang section in Hanjiang River[J].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29(8):878-881.]

郭来喜.1997.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6(4):1-10.[Guo L X.1997.Chinese ecotour-ism: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tourism[J].Progress in Geography,16(4):1-10.]

黄继华,任欣颖.2009.生态旅游认证的实施动力及在我国的限制因素探析[J].旅游论坛,2(1):16-19.[Huang J H, Ren X Y.2009.Analysis on impetus of ecotourism ac-creditation and limiting factors of its implementation in China[J].Tourism Forum,2(1):16-19.]

黄晓凤,顾署生,李勇,等.2006.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8(3):415-419.[Huang X F,Gu S S,Li Y,et al.2006.A primary study on evaluation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ities in nature reserves: Taking Poyang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Jiangxi as a case[J].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28

(3):415-419.]

黄震方,陈志钢,张新峰.2003.国内外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12):71-73.[Huang Z F, Chen Z G,Zhang 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5790752.html,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system traveler[J].Modern Economic Research,(12):71-

73.]

黎洁.2005.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就业与旅游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农村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3):18-22.[Li J.2005.A demonstrative study on the rural community employ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inco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China’s western regions:Taking the rural community in Shaanxi Taibaishan National Park as an example[J].Tourism Tribune,20(3):18-22.]

李东和,张结魁.1999.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5(2):75-79.[Li D H,Zhang J K.

1999.The rise and concept essence of ecotourism[J].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15(2):75-79.]

李军玲,张金屯.2011.从生态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分析普陀山旅游对植被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7(26):270-

687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275.[Li J L,Zhang J T.2011.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m vegetation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Putuo Mountain[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7(26):270-275.]

李燕琴.2005.一种生态旅游者的识别与细分方法:以北京市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6):906-917.[Li Y Q.2005.A technique u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gmentation of ecotourists:A case study of Baihuashan Nature Reserve in Beijing[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41(6): 906-917.]

李燕琴,蔡运龙.2004.北京市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研究,23(6): 863-874.[Li Y Q,Cai Y L.2004.A study on ecotourists’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Beijing:A case study in Bai-huashan Nature Reserve[J].Geographical Research,23

(6):863-874.]

李玉文,王新鹏.2007.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5(6):63-65,68.[Li Y W,Wang X P.2007.Environmental impact from ecotourism and control strategy[J].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35(6):63-65,68.]

刘红,唐永顺,张兴卫.2005.生态旅游资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以东昌湖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1):57-59.[Liu H,Tang Y S,Zhang X W.2005.Multi-grade 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ement of ecotourism resources:Take eco-functional protection zone of Dongchang Lake as a case[J].Journal of Liao-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18

(1):57-59.]

刘家明.1998.生态旅游及其规划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9(3):327-331.[Liu J M.1998.Advances in eco-tourism and its planning research[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9(3):327-331.]

卢小丽,武春友,Donohoe H.2006.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1(2):56-61.[Lu X L,Wu C Y,Donohoe H.

2006.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finitions: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40eco-tourismdefinitions by China and foreign scholars[J].Tour-ism Tribune,21(2):56-61.]

卢云亭.1996.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6

(1):106-112.[Lu Y T.1996.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tourism[J].Economic Geography,16(1):106-112.]

吕建树,刘洋,张祖陆,等.2011.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33(9):1788-1798.[Lv J S,Liu Y,Zhang Z L,et al.2011.Evaluation of exploitation potential and formul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coastal wetlands of

northern Shandong Province[J].Resources Science,33

(9):1788-1798.]

牛亚菲.1999.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地理研究,18(2):79-84.[Niu Y F.1999.Sustainable tourism,ec-otourism and implementation[J].Geographical Research, 18(2):79-84.]

庞少静.2004.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9):25-30.[Pang S J.2004.Som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Chin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9):25-

30.]

彭蝶飞,崔海波,伍海琳,等.2008.基于调查分析的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市场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8(2):347-352.[Peng D F,Cui H B,Wu H L,et al.2008.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eco-tourism market of mountain Heng based on a survey[J].Economic Geog-raphy,28(2):347-352.]

邱璇.2010.系统综述:一种更科学和客观的综述方法[J].图书情报知识,(1):15-19.[Qiu X.2010.Systematic re-view:A mor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overview method [J].Document,Information&Knowledge,(1):15-19.]

舒小林,黄明刚.2013.生态文明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经济,(11):99-105.[Shu X L,Huang M G.2013.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driven operation system of ecotourism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case study in Guizhou Province[J].Ecological Economy,(11):99-105.]

王尔康.1998.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2):14-

16.[Wang E K.1998.Ecological tourism and environ-

mental protection[J].Tourism Tribune,(2):14-16.]

王瑾,张玉钧,石玲.2014.可持续生计目标下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河北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王家寨社区为例[J].生态学报,34(9):2388-2400.[Wang J,Zhang Y G, Shi L.2014.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ecotourism strategy:A case study of Wangjiazhai Community in Baiyangdian Wetland Nature Reserve,He-bei[J].Acta Ecologica Sinica,34(9):2388-2400.]

王力峰,王志文,张翠娟.2006.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1(6):196-199.[Wang L F,Wang Z W,Zhang C J.2006.A study on the ecotourism re-source classification[J].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1(6):196-199.]

王献溥.1993.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途径[J].植物资源与环境,2(2):49-54.[Wang X P.1993.The signifi-cance and way of 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J].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2): 49-54.]

魏延军,云利波,贾利.2005.浅议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

688

第6期钟林生等: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系的确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64-65.[Wei Y J,Yun L B,Jia L.2005.Study on ecotourism resources appraisal index system[J].Territory&Natural Resources Study,(1):64-65.]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2007.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2(1):67-71.[Wu C C,Wu Z W,Zheng Q M, et al.2007.A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J].Tour-ism Tribune,22(1):67-71.]

吴兰桂.2010.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研究综述及展望[J].宁夏农林科技,(6):96-97.[Wu L G.2010.Review and Pros-pectof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J].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6):96-97.]

吴章文,胡零云.2004.生态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研究: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4(6):42-48.[Wu Z W,Hu L Y.2004.Study on psychological need and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ecologi-cal tourists:Taking national-level Nature Reserve of Wuyi Mountain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24(6):42-48.]

肖朝霞,杨桂华.2004.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调查研究:以香格里拉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19(1):67-71.[Xiao C J,Yang G H.2004.A survey on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domestic ecotourists:

A case study on Bitahai Ecological Scenic Spot,Shangri

La[J].Tourism Tribune,19(1):67-71.]

徐正春,罗思琦,屈家树,等.2012.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32(2):73-79.[Xu Z C,Luo S Q,Qu J S,et al.2012.Ecotourism related is-sues in nature reserves of Guang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32(2):73-79.]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2010.生态旅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Yang G H,Zhong L S,Ming Q Z.2010.

Ecotourism[M].2nd ed.Beijing,China:Higher Educa-tion Press.]

杨开忠,许峰,权晓红.2001.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文地理,16(4):6-10.[Yang K Z,Xu F,Quan X

H.2001.Study on the connotation,principle and develop-

ment of ecotourism concept[J].Human Geography,16

(4):6-10.]

杨赛明,徐跃通,张邦花.2010.海南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37(5):190-191.[Yang S M,Xu Y T, Zhang B H.2010.A primary explo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in Hainan[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37(5):190-191.]

杨彦锋,徐红罡.2007.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

旅游学刊,22(4):73-78.[Yang Y F,Xu H G.2007.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he criterion of China’s ecotourism [J].Tourism Tribune,22(4):73-78.]袁书琪.2004.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J].生态学杂志,23(2):109-113.[Yuan S Q.2004.On the characteristic,type and evaluatin system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3(2): 109-113.]

曾菲菲,罗艳菊,毕华,等.2014.生态旅游者:甄别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J].经济地理,34(6):182-186,192.[Zeng F F,Luo Y J,Bi H,et al.2014.Ecotourists:Identification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J].Economic Geogra-phy,34(6):182-186,192.]

张灿,魏晓平.2014.河北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34(2):206-208.[Zhang C,Wei X P.2014.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Hebei Province [J].Hebei Academic Journal,34(2):206-208.]

张春英,张春玲,郑少峰.2012.生态旅游开发对世界双遗产地植被景观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

(1):96-101.[Zhang C Y,Zhang C L,Zheng S F.2012.

Eco-tourism disturbance of the Wuyishan Natural Heri-tage Vegetation Landscape[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51(1):96-101.]

张东祥,董丽媛.2014.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12):26-27.[Zhang

D X,Dong L Y.2014.The influence on regional econo-

m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industry[J].Agricultural Economy,(12): 26-27.]

张广瑞.1999.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51-

55.[Zhang G Y.1999.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eco-

tourism[J].Tourism Tribune,1:51-55]

张建萍,朱亮.2009.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J].旅游论坛,2(6):881-885.[Zhang J P,Zhu L.2009.Literature re-view on Chinese eco-tourism study[J].Tourism Forum,2

(6):881-885.]

张延毅,董观志.1997.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7(2):108-112.[Zhang Y Y,Dong G Z.1997.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Economic Geography,17(2):108-112.]

张颖,王琼,刘晖.2009.大遗址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探讨:以汉甘泉宫遗址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7(S1):117-118.[Zhang Y,Wang Q,Liu H.2009.

Great site protection and explore eco-tourism develop-ment:Han Gan-spring Palace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7(Sl):117-118.]

郑耀星,邹芳芳.2012.基于SWOT分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泉州市有济村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4):143-146.[Zheng Y X,Zou F F.2012.De-velopment strategy study of rural eco-tourism i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689

地理科学进展第35卷

A case research of Youji Village in Quanzhou[J].Guang-

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4):143-146.]

钟国平,周涛.2002.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8(4):64-67.[Zhong G P,Zhou T.2002.A study on ecotourism[J].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18

(4):64-67.]

钟林生,陈田.2013.生态旅游发展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Zhong L S,Chen T.2013.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M].Beijing,China:Chinese So-ciety Press.]

钟林生,石强,王宪礼.2000.论生态旅游者的保护性旅游行为[J].中南林学院学报,20(2):62-65.[Zhong L S,Shi Q,Wang X L.2000.Discussion on conservational tour-ism behavior of ecotourist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20(2):62-65.]

钟林生,肖笃宁.2000.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5):841-848.[Zhong L S,Xiao D N.

2000.Ecotourism and it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a re-view[J].Acta Ecologica Sinica,20(5):841-848.]

钟林生,郑群明,石强.2005.中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机遇

与挑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5(2):112-116.

[Zhong L S,Zheng Q M,Shi Q.2005.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n implementing of ecotourism accreditation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5(2):112-116.]

周文丽.2007.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2(3):198-202.[Zhou W L.

2007.A study 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system and appraisal model[J].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2(3):198-202.]

周笑源.2004.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内涵及其产品策略[J].旅游学刊,19(1):72-76.[Zhou X Y.2004.On the connota-tion of ecotourism marketing and its product marketing strategy[J].Tourism Tribune,19(1):72-76.]

Tang C C,Zhong L S,Cheng S K.2012.Tibetan attitudes to-wa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ecotourism[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3(1):8-15

Weaver D B,Lawton L J.2007.Twenty years on: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28(5):1168-1179.

Progresses and prospects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ZHONG Linsheng1,MA Xiangyuan1,2,ZENG Yuxi1,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Since the first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to China in1992,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ourism research, ecotourism studies have made a number of progresses,ranging from theoretical discussion to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and continuously provided professional guidance to tourism markets and given rise to the great progres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At present,given the public attention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further demands are made of ecotourism research.This article use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 and search results from all Chinese core journals database to examin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tourism.We selected1493papers published in1992to2015and analyzed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of Chinese ecotourism research:ecotourism theory,ecotourism resources,ecotourism market,ecotourism development,ecotourism functions and effects,and management and policy.This article aims to clarify the diverse development period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ecotourism concepts to the mushrooming of local ecotourism practices,and provide an overview of Chinese ecotourism.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prospects of ecotourism research topics in China,includ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tourism,ecotourism impact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ecotourism models and strategies,ecotourism resource management,ecotourism market and tourist behavi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tourism,and so on.

Key words:China;ecotourism;research progress;prospect

690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一) 【摘要】本文从南昌市新建、进贤二县旅游资源概况,结合二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的优势,并就发展前景提出了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新建县;进贤县;体验经济;农业生态旅游 1.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

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 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班级: 学号:20 姓名:黄松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旅游环境为宗旨,并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 内容: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麦积山、龙门、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庐山、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国家大力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围绕着“红色旅游”线路开发与挖掘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形成上下一线的旅游链条,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动,进而促进本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民俗旅游 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

生态旅游实践报告

前言 5月6日,我与同学乘着周末的闲暇时间来到江郎山进行了一天的生态旅游体验。我们那天一早清早。就从学校出发,乘车来到江山市江郎山风景区。当车子驶出高速,进入江山市江郎山风景区内时,映入眼前的是一副青山环绕的田园景象,吸入的是那清新的大自然的味道。我们也由此开始了我们为期一天的江郎山之旅。 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5A级景区,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和仙居寺等部分组成,面积11.86平方公里,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石门镇境内。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江郎山山形主体为三个高耸入云的巨石,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江郎山郎峰,高程数据:816.8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四字。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的景点景观。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郎山留下了大量的游踪遗墨祝其岱、白居易、陆游、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骚人墨客更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郎山交通便捷,特产丰富,住宿设施配套齐全,江郎山庄正以崭新的面貌、全优的服务迎接四方来客。如今,江郎山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成龙,交通快速便捷的著名旅游胜地,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领略江郎山雄奇伟岸的美丽风光。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0223.docx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乡村旅游发展四大创新路径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顶层设计中,乡村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全域旅游”的建设东风下,如何有效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从“点式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如何让乡村旅游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如何让乡村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效应最大化?绿维文旅认为:要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产品模式、投融资模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化,系统性创新,探索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方能绘制出新时期,乡村旅游美好蓝图。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观光到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的迭代优化 经过数年的乡村旅游发展,我国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呈现出从乡村观光到乡村休闲,到乡村度假的迭代优化过程,功能上,逐步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性服务功能转变。 伴随消费升级带动,乡村旅游类型从最初的农家乐、乡村田园观光,不断丰富,由传统的“农家乐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等,逐步呈现出一些新业态,如“国家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休闲牧场、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乡村庄园/酒店/会所、乡村博物馆/艺术村、市民农园、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乡村民宿、洋家乐、文化创意农园。”基本形成了乡村观光、休闲、度假的复合性功能结构。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对坏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地认同,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本人通过旅游实践及相应的专业学习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态势而言,其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就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_体验经济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_体验 经济 论文导读::众多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但体验经济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论文关键词:生态旅游,体验经济,体验导向,开发模式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体验经济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在我国,众多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甚至于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是获得愉悦、快乐旅游经历的绝佳目的地。借助体验经济的体验设计理论,在认识和尊重当地自然生态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态前提下,开发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有利于延长生态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促进地区旅游发展。 一、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1、体验经济 1999年4月, 美国两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 环绕着消费者, 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从此,体验经济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热烈讨论。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是社会经济经在经历了产品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服务经济形态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的一种产品展示来实现的,通过这种展示使消费者获得一种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作为体验经济的供给方,主要

是通过展示使消费方在一定的时段内充分体验和感受供给方所提供的产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而是包括环境、文化、风情、氛围、愉悦、激情、特殊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和联想空间等在内的产品概念)。这种经济形态,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客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经济供给物之中,使人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体验经济,一种和社会时尚同步的感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体验经济的发育、发展提供了土壤,体验经济将会有无限光明的前景。 2、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必然趋势 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根据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将旅游体验划分为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遁世型体验和审美型体验 4 种类型,认为每个旅游者的旅游经历都是以上四类体验的不同程度结合。四类体验的中心集合点就是美好的甜蜜地带(SweetSpot),在这个地带,活动对象达到一种“畅爽”境界。 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与运动等全方位的融入,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和历史的内涵和特征,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遁世体验期刊网。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体验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强调需求结构升级,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反映在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3)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地现代化、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特编制此发展纲要。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宣传文化和生活吸引,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我国旅游产品

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既可以拉动广大的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也可以培育广大农民旅游消费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农民旅游消费市场,通过城镇和乡村两大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成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和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带动乡村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吸纳老弱妇等弱势群体就业,实现农民就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电子教案

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 张广海包乌兰托亚 2012-10-9 11:25:10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6期上 一、引言 休闲农业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使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受到大众青睐。20世纪3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步向美洲、亚洲等部分国家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0年代后,各主要国家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也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国家旅游局、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4亿人次,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休闲农业开发现状与经济效益研究、休闲农业区域开发与规划个案实例研究。 (一)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研究 在国外文献中对休闲农业并没有统一定义,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庄旅

游、田园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提法,但表述的意义基本相同。因此,在资料搜集整理中均理解为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 在早期的休闲农业概念研究中,国外主要学者Dart(1974)、Hoyland(1982)、Murphy (1985)、Wales (1986)、Denman(1990)、Davies(1992)将休闲农业定义为基于营运农场中提供的休闲游憩设施,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下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随着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Bramwell(1994)、clarke (1996)、 weaver (1997)、IIbery (1998)、sonnino (2008)等学者进一步深化了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理解为目的在于娱乐、教育、休闲、体验农业劳动的一项经营活动。Lane.B(1994)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从地域、旅游活动本身、规模、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及类型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进行了界定。MikeWoodS(2000)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地区所从事的所有旅游活动,以实现对乡村自然、人文的感知、体验,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DeboI’ ah等(2005)采用了这样一个定义:“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参观农业耕作、栽培、园艺或农业经营的活动,其目的是娱乐、教育或亲自体验农业劳动。”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未统一,但对休闲农业“乡村性”的本质基本认同,也是对休闲农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基础。 (二)休闲农业发展动力与经济效益研究 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基于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层面,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促进休闲农业的兴起与扩展。Greffe从物质主义者与理想主义者,现代的与传统的为分界,对乡村旅游者的需求进行划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