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三讲 碳的认识及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十三讲 碳的认识及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十三讲   碳的认识及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十三讲   碳的认识及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十三讲碳的认识及二氧化碳的制取学习目标

1.知道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及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3.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潜在应用前景。

4.知道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

5.知道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6.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一、知识回顾

实验器材集锦

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⑴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⑵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⑶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⑷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⑴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⑵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 C + O 2

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 + O 22CO

⑶还原性:C + 2CuO

2Cu + CO 2↑ (置换反应)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 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2Fe 2O 3+3C

4Fe+3CO 2↑ C +

CO 2 2CO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 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 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 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 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⑴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

①不能用H 2SO 4 与CaCO 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 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 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②不能用HCl 与Na 2CO 3反应的原因:Na 2CO 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 ⑵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⑶装置图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5、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6、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

CaO+H

2O===Ca(OH)2

课前热身

1.单层石墨成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

..的是()

3.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高温

4.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氢气与液氢 B.水银与银C.氧气与臭氧(O3) D.干冰与冰

5.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采取以下操作步骤:①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③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倒入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填序号)。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的状态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反应,反应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简称为固液常温型;又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选择的收集方法只能是_________。

7.实验室里制取CO2的药品是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CO2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验满CO2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题辨析

例1、如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在集气瓶内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再投入几小块活性炭,观察:

(1)现象: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2)原因:________ 。

变式训练1.活性炭是防毒面具滤毒罐里的吸附剂,可用来吸附氯气等有毒气体。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找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规律。

(1)

(2)。

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C;F。

(2)小明同学用图中的A、D、G、H仪器组装成氧气发生装置,请你推测该同学选用的化学药品是;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固定装置④加热⑤收集气体⑥撤酒精灯⑦从水槽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小亮同学想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有。

(4)带火星的木条在盛过氧化氢的试管中不能复燃,而在加热或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复燃。请你归纳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等。

变式训练 2.请你完成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1)选择药品。下表是对四组药品进行实验的记录:

(2)选择装置。选择发生装置。

(3)制取气体。选择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方法是。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这种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检验方法。

例3、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__________装置进行反应,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生成物之一为水。

变式训练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_____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例4、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A装置中的试剂足量,B、C、D中的试剂少量):

(1)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下,A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2)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C中开始和后来观察到的现象是。

(4)D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5)E中的现象是。

例5、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学校两个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小组的同学欲用它们完成各自的探究实验。

(1)第一组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纯净

....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集气瓶中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尼龙材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尼龙材料一定含C、H、N三种元素。

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D中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仪器E中玻璃管中放入的尼龙试样碎屑质量为3.5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则该塑料试样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例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

(1)写出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

(2)可通过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用G 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填“长”或“短”)导管口进入。

(4)双球洗气管常用于气体除杂、干燥、吸收(可防倒吸)等实验。为吸收某气体并检验其性质进行图中实验,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左方进入的气体可能是(填字母)

A.NH3 B.HCl C.CO2 D.O2

三、归纳总结

四、拓展延伸

例1、化学实验室中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高锰酸钾、稀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和必须的用品仪器.

1.小冰只用一种纯净物制得了氧气,用该物质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_________.

2.小城和小美的争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小城同学:把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小美同学: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请你评价:(2)的做法更好,并说出理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丽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请你帮他画出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例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H、I;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两种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是.

A与B相比,优点是.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发生装置选,该反应的方程式为,装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O2,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实验停止时的操作顺序是.

(4)若用C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酒精灯需加一个金属网罩,其目的是.反应的方程式为.

(5)若用装置F收集某气体,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6)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俗称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选用G 装置收集氨气,应从(选填“a”或“b”)通入.

(7)小强称取12.5 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 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五、课后作业

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和等,其中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由此可知决定物质的性质。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集气瓶采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将制取该气体过程的装置图补充完整,包括药品;

(3)集气瓶在实验中的一般性用途是。

3.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仪器相同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 .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4)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可发生化学反应C+CuO═C+CO2请改正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实验室为什么不用此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_________ .

4.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3)装置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连接完B装置后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吸收(二氧化碳-水)实验讲义

填料吸收塔实验 【实验目的】 ⒈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结构和流体力学性能。 ⒉ 学习填料吸收塔传质能力和传质效率的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 1.测定填料层压强降与操作气速的关系,确定填料塔在某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2.采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空气解吸水中二氧化碳,测定填料塔的液侧传质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实验原理】 1.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 压强降是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气体通过填料层压强降的大小决定了塔的动力消耗。压强降与气液流量有关,不同喷淋量下的填料层的压强降ΔP 与气速u 的关系如图6-1-1所示: 图6-1-1 填料层的ΔP ~u 关系 当无液体喷淋即喷淋量L 0=0时,干填料的ΔP ~u 的关系是直线,如图中的直线0。当有一定的喷淋量时,ΔP ~u 的关系变成折线,并存在两个转折点,下转折点称为“载点”,上转折点称为“泛点”。这两个转折点将ΔP ~u 关系分为三个区段:恒持液量区、载液区与液泛区。 2.传质性能 吸收系数是决定吸收过程速率高低的重要参数,而实验测定是获取吸收系数的根本途径。对于相同的物系及一定的设备(填料类型与尺寸),吸收系数将随着操作条件及气液接触状况的不同而变化。 (1) 膜系数和总传质系数 根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气相侧和液相侧的吸收质A 的传质速率方程可分别表达为 气膜 )(Ai A g A p p A k G -= (6-1-7) 液膜 )(A Ai l A C C A k G -= (6-1-8)

式中:A G —A 组分的传质速率,1 -?s kmoI ; A —两相接触面积,m 2; A P —气侧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i P —相界面上A 组分的平均分压,Pa ; A C —液侧A 组分的平均浓度,3-?m kmol Ai C —相界面上A 组分的浓度3-?m kmol k g —以分压表达推动力的气侧传质膜系数,112---???Pa s m kmol ; k l —以物质的量浓度表达推动力的液侧传质膜系数,1-?s m 。 P 2 ,F L P A P A +dP C A +dC A P 1=P A 1 C A1,F L 图6-1-2双膜模型的浓度分布图 图6-1-3 填料塔的物料衡算图 以气相分压或以液相浓度表示传质过程推动力的相际传质速率方程又可分别表达为 )(*-=A A G A p p A K G (6-1-9) )(A A L A C C A K G -=* (6-1-10) 式中:* A p —液相中A 组分的实际浓度所要求的气相平衡分压,Pa ; * A C —气相中A 组分的实际分压所要求的液相平衡浓度,3 -?m kmol ; K G —以气相分压表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或简称为气相传质总系数, 112---???Pa s m kmol ;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南通第一初中包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二、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三、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组实验法 五、教学用品: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由“人呼出气体主要是什么?”设疑,从而引出二氧化碳。紧接着思考二氧化碳是不是废气?有哪些用途?(投影)得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进而简介它的工业制法,引出今天的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 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 (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

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表达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板书:1、反应原理 2、制取装置 3、验证、验满的方法 3.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提问:在我们所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呢?实验室里能选用这些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吗? (2)师生活动(投影)——议一议 (3)教师讲述:很遗憾,我们所熟悉的这些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因为生成 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条件较难满足等原因,没能入选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 反应。下面,老师再向同学们介绍三个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让我们通过 一组较为粗略的对比实验,看看哪些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学生分组实验。 投影实验内容(投影)——【做一做】 图2:三个对比实验的示意图 教师讲述: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先将半药匙碳酸钠粉末、两至三粒石灰石分 别放入三支试管中;然后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倒入1/5试管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我们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和对比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投影)——【说一说】 表3:石灰石、碳酸钙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研究实验报告

姓名:郑葵秀学号: 201210900019 姓名:学号: 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实验目的】 1. 学习组装用滴液漏斗和锥形瓶进行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2.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内容】 1.CO 2 的实验室制备 2.CO 2 溶于水生成碳酸 3.CO 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4.CO 2 的密度探究 【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石灰石(碳酸钙)、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烧杯、滴液漏斗、锥形瓶、具支试管、导管、乳胶管、橡皮塞、火柴。 【实验原理】 1.CO 2 的实验室制备: CaCO 3+ 2HCl==CaCl 2 + CO 2 ↑+ H 2 O 2.CO 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H 2O + CO 2 = H 2 CO 3 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 3.CO 2 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Ca(OH) 2 =CaCO 3 ↓+H 2 O 4.CO 2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装制图如下图所示: 利用滴液漏斗控制稀盐酸加入的量以控制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和量

【实验步骤】 1.预计算:排除大理石(碳酸钙)含有杂质的因素和反应不完全的因素,排除残留在实验仪器的气体,为保证二氧化碳性质验证的实验顺利进行,需要二氧化碳的理论产量为1L,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需要大理石(碳酸钙)约4.5g,稀盐酸的量可以控制,故不用计算用量。 2.按照图示安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称取 4.5g大理石(碳酸钙),加入具支试管中 4.量取20mL稀盐酸,加入滴液漏斗中 5.在后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紫色石蕊试液和10mL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使用前需过滤),在烧杯中放好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 6.待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蜡烛。观察各具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和蜡烛的熄灭 顺序。记录现象。 7.实验完毕,拆除装置,清洗。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实验现象 1.碳酸钙粉末溶解并产生气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3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 (3)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 (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内容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分析、对比、实践,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学生活动多,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由于受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需老师加强指导,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2、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五、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取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学生对提供的仪器进行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再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各自装置的优缺点,从中确定一套最佳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找几名学生回答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要点,并收集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尽可能设计出多套装置。精心设计练习,对课堂上可能反馈的信息作好充分

第八讲 二氧化碳的性质-班课

师:意大利北部有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人们牵着小狗进入山洞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但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后来人们发现此山洞中聚集着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师:为什么小狗先死而后死?师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既然二氧化碳能使我们心爱的小狗死亡,那么干脆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除掉好了,行吗?为什么? 生:回答 师:那么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起什么作用?让我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 师:其实,没有二氧化碳,也就没有地球上一切的生命活动了。 师:这则故事涉及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生:回答 年份2018 2017 考点泰安、青岛、江苏盐城、湖南长沙: 二氧化碳的制取 江苏苏州(期末):二氧化碳的性 质 可见,期中期末考试甚至中考中,二氧化碳的制取流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2、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消耗。 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和用途

3、填写下表 氧气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药品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收集方法 验满方法 放置方法 (20-40分钟) 二氧化碳的制取 考点1 【典题导入】【亮点题】

【方法提炼】 【小试牛刀】 二氧化碳的循环

【典题导入】【亮点题】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五幅图片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数据表示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没有具体单位.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五幅图中所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与所有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比较,你的发现是______. (2)图(Ⅰ)所示土壤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中包括:①土壤中的碳酸盐与酸作用;②土壤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②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化石燃料燃烧不仅释放出二氧化碳,还会产生______(写化学式)等有害气体, 污染环境. ②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7H16,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 ③化石燃料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编号).A.石油的裂解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焦化D.煤的气化 E.煤的液化 (4)图(Ⅲ)中海水吸收比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大的原因是:. (5)图(Ⅴ)中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相对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生成葡萄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法提炼】(1)看图分析找规律;(2)碳酸钙是土壤中常见的碳酸盐,据碳酸 盐与酸反应的规律些化学方程式;(3)化石燃料中含有氮、硫等有害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如SO2、NO、NO2;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化学方程式;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4)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5)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转变成葡萄糖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化学方程式; 【小试牛刀】 下图是“生物圈碳一氧平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及答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讲义) ?知识点睛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态二氧化碳为白色雪花状固体,俗称,常用 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2)化学性质 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此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此反应用来吸收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3)用途 灭火、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制冷剂、人工降雨等。 2.二氧化碳的制取 (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 【拓展】CaO 易与水发生反应,大量的热, 可用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药品:和 反应原理: a.不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 导致收集到的CO2不纯。 b.不选用稀硫酸,因为反应生成的微溶于 水,会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c.不选用碳酸钠粉末,因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 反应速率太,不方便收集。 (Na2CO3+2HCl 2NaCl+H2O+CO2↑)

②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的CO2中常混有HCl 和水蒸气,可利用 如下装置进行净化。饱和NaHCO3溶液可除去HCl,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拓展】万能瓶的应用 图A:收集气体(根据气体密度选择合适的进气口); 图B(短进长出):收集气体(液体被挤入烧杯); 图C(长进短出):除去杂质(气体充分接触液体); 图D(长进长出):既能除杂质,又能收集气体。 ③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 a.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 b.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精讲精练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能证明其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且H2CO3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H2O和CO2。因此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由于石蕊遇到生成的碳酸而变红;加热时,由于碳酸的分解,红色试液又恢复紫色。化学方程式如下:CO2+ H2O === H2CO3H2CO3 === CO2+ H2O (3)二氧化碳可以与碱溶液反应(比如,氢氧化钙溶液,这也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 CO2+ Ca(OH)2 ==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难点) 1.反应原理: ⑴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固液不加热型) ⑵制取原理: 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导致CO2不纯。 ②不能用硫酸。虽然硫酸也能跟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2SO4+CaCO3 === CaSO4+H2O+CO2↑;但由于产物硫酸钙微溶于水,形成的沉淀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都选用稀盐酸。 ③不用粉末状碳酸钙或碳酸钠固体,虽然Na2CO3+2HCl ==== 2NaCl+H2O+CO2↑,但此反应激烈,不便于控制。 2.实验装置: 任何实验装置的设计都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时所需的条件、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性质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说明:上述装置中锥形瓶也可用大试管、广口瓶、烧瓶等来代替,长颈漏斗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也可不用长颈漏斗。 【方法探究】⑴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⑵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⑶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便于排净空气。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药匙、破底试管,铜丝,带孔小药瓶、分液漏斗、干燥管、具支试管、U 形管。 药品: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过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 续进行。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 纯。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 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固体和液体混合,在常温下反应 生成气体)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漏气;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 ?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要伸入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了。 ?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净化:如果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 ?注意事项见第二单元。 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CaCO3CaO+CO2↑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右图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据此装置回答。 (1)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③④。 (2)仪器中的反应物是:和(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②的下端没有插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是:; 导管伸进酸液中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另一个错误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二氧化碳采用法收集,原因是:。

初三化学秋季(上册)讲义 第十三讲-二氧化碳的制取 -老师-拔高版

二氧化碳的制取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 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发生装置如下: (2)装置连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口跑掉; ②导气管伸入容器内无需太长,更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若伸入到液面下, 气体就无法从导管口排出。 (3)收集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决定。二氧 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右图所 示)。收集时要注意将导管插到瓶底。 4.验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5.检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有CO2生成。 【特别注意】 药品选用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二氧化碳中,导致所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2)不能用硫酸。因为硫酸跟碳酸钙反应(H2SO4+CaCO3=CaSO4+H2O+CO2↑)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了石灰石与硫酸进一步接触,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 (3)不可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是固体粉末且易溶于水,它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且碳酸钠比石灰石价格高,

不经济。

典例精讲 【典例1】(2018秋?十堰期末)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振荡试管 C.熄灭酒精灯D.CO2验满 【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B、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分析;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D、二氧化碳的验满,燃着的木条应伸到集气瓶口; 【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正确。 B、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故错误;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故正确; D、二氧化碳的验满,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典例2】(2018秋?石景山区期末)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用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验满方法是: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解答】解: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 故选:D。 【点评】二氧化碳的验满一直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把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典例3】(2019?霍邱县二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搭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先加入大理石,再加入稀硫酸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备实验

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最硬”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备实验 金刚石性质无色透明面体用途:玻璃刀、钻头、钻石(装饰) 结构:56万化 最碳单质 三维空间成骨架状性质: 灰黑色、软、滑、导电性5-6 2000℃学 变 化 一、碳单质石墨 用途:铅笔、润滑剂、电极、石墨炸弹等结构:原子呈层状排列 C 60 由分子构成用途催化剂超导体等足球烯用途:催化剂、超导体等 区别:原子排列不同 原子排物理性质 木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很强吸附性黑火药:S 、C 、KNO 3 S + 2KNO 3+ 3C == K 2S + N 2 + 3CO 2 点燃 二、无定形碳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很强吸附性,用作防毒面具焦炭:“冶金” 炭黑: 制作墨汁、油漆、鞋油,增强轮胎的耐磨力+6242CO 点燃(和水以1:1的比例互溶)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制冷剂 1、性质 干冰 人工降雨舞台效果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灯火实验 (2)不供给呼吸 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CO2与水反应 (2)不供给呼吸 干燥 化学性质 CO2+ H2O == H2CO3 +Ca(OH)==CaCO+H CO2+ Ca(OH)2 CaCO3+ H2O 化学性质

原理:CaCO 3 + HCl ==CaCl 2+H 2O + CO 2 实验室制法: 装置: 装置辨析: 不能原理:CaCO 3 + 2HCl ==CaCl 2+H 2O + CO 2 Na 2CO 3代替大理石/石灰石 (反应速率过快) Na 2CO 3+ 2HCl== 2NaCl + H 2O + CO 2 注: 不能稀H 2SO 4代替稀HCl C CO +H C SO +H O +CO 微溶于水 CaCO 3+ H 2SO 4== CaSO 4+ H 2O + CO 2 不能浓HCl 代替稀HCl CaO 生石灰 挥发性 Ca(OH)2熟石灰 CaCO 3石灰石、大理石 验将体清灰水中灰水变浊则氧 检验: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用途:温室肥料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测试题 一、选择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2.(2016?重庆)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A.B.C.D. 3.(2016?宁波)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气密性检查B.添加试剂C.制取并收集气体D.气体验满 4.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 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是CO2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6、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B、先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再滴入稀盐酸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将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7.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漏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8.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好的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 9.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10.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人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2021化学苏教版必修一练习:第13讲 常见仪器与操作练习 Word版含答案

第十三讲常见仪器与操作 1. (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一次模拟)用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分离乙酸和乙醇 B. 制取少量, 蒸馏水) C. 转移溶液,) D.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2. (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三次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3. (2017届徐州市学测第一次模拟)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B C D 4. (2017届徐州市第二次学测模拟)下列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分离水和乙酸 C. 转移溶液 D. 制取蒸馏水 5. (2017届无锡市第一次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所选的装置合理的是( ) ①②③④ A. 用①装置吸收多余的氯气 B. ②装置用酒精萃取分离水中的碘 C. 用③装置除去纯碱中的小苏打 D. 用④装置排水法收集氨气 6. (2017届无锡市学测第二次模拟)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②③④ A. 实验①中溶液变黄色 B. 实验②试管中溶液变血红色 C. 实验③中烧瓶内溶液变红色 D. 实验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7. (2017届宿迁市学测第一次模拟)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干燥Cl2 B. 吸收HCl C. 石油的蒸馏 D. 吸收NH3 8. (2017届南京市学测模拟)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

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转移 D. 定容 9. (2018届扬州市第二次模拟测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为:NH 3+CO 2+H 2O +NaCl===NaHCO 3 ↓+NH 4Cl ,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实验室模拟该过程包括制备NH 3、制取NaHCO 3、分离及灼烧NaHCO 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制备氨气 B. 制取NaHCO 3 C. 分离NaHCO 3 D. 灼烧NaHCO 3 10. (2018届连云港市模拟测试)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研习教材重难点 ▲教材知识研习 知识点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1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 2.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吸收。 3.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2-3-1所示: 图2-3-1 典例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正常情况下能维持 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2-3-2所示的循环 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发展和和利用太阳能B.植物的呼吸作用 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含碳燃料的燃烧 【解析】二氧化碳的循环使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相对稳定,对生命活动 非常重要,对循环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由题中图示显示,A处应是消耗 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C、D都符合这一要求。 【答案】A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 1.物理性质 ⑴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⑵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g/L,比空气大。 ⑶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大气压会溶解得 更多。升高温度,二氧化碳会溶解得少一些。 ①打开“可乐”等饮料瓶时看到许多气泡从饮料中逸岀,就是因为压强减小了,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 ②喝“可乐”等饮料时会打嗝,就是因为喝下去的饮料温度升高,饮料中能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小了。 2?化学性质 ⑴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二氧化碳灭火。 ②二氧化碳不供给人呼吸,所以要进入一些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应谨防二氧化 碳含量过高使人窒息,可先进行灯火实验,如灯火燃烧不旺或熄灭可知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人就不宜进入【领悟?整合】①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二、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三、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四、教学用品:多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打开雪碧、可乐、啤酒等饮料的封口,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的气泡?(二氧化碳的气泡)怎样验证呢?(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怎样制取的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 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 (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2018年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和二氧化碳(真题赏析)课后练习.doc

第十三讲身边的化学物质-- 空气2017 新题赏析 题一: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 空气中PM2.5 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题二:2006 年7 月1 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 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A. 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 CO2 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题三: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 空气质量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D.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题四: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 CO2、SO2、NO2 属于空气污染物 C.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D.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题五: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题六: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该实验中红磷的用量要足量或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2)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进行猜想】装置漏气;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题七: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 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咝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 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题八:通过本期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时,还会有锰酸钾(K2MnO4)和二氧化锰(MnO2)两种固体生成.现将18g 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其剩余固体质量 为16.4g 。(假若无高锰酸钾逸散到空气中)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3)剩余固体中含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g?(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题九:19 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从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 3 的氮气的密度有0.0064kg/m 的差异,凭科学家敏锐的智慧,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协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 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教学设计

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主要内容 ①二氧化碳主要物理性质、干冰;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检验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某些现象(理解)。 2.初步学会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语言等表述信息,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 难点: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键:探究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加工 教学的基本思路:探究活动→ 收集信息→ 解释、结论。 首先需要复习碳的燃烧及产物,可由此引出本课时题目,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学生通过观察(包括闻气味),通过观察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由学生归纳出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三个主要化学性质,教材安排的是探究活动,至于此探究活动可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按教材的设计思路,实验、观察实现象(探究活动),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和结论。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描述现象、分析现象,对现象进行解释和讨论,教师作引导和指导,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 第二种处理是: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假设(或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这需要在教师更多的帮助下进行,例如:问题、猜想、方案设计,需要教师帮助参与完成。问题的提出,不宜笼统提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而应时分别提出,二氧化碳能否燃烧,能否灭火?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是否发生反应,分别进行猜想、设计方案,以上需要教师很好地调控教学,使其真正进行探究。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一、主要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原理;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③二氧化碳的用途;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应用)。 2.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理解)。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了解) 4.知道什么是温室效应,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了解);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语言等表述信息,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 3.通过归纳实验室制备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和归纳实验室制备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增强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⒈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⒉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装置的选择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法:对比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品

实验室制CO2所需仪器一套、碳酸钠、大理石、浓HCl、稀HCl、稀H2SO4 教学过程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 引入新课实验室如何制取CO2 一、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报告册”上的参考信息 二、学生进行活动与探究 〔板书〕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讨论 总结: 〔板书〕(1)理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2) 化学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讨论:补充实验: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 小结: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H2SO4 =CaSO4 + H2O + CO2↑ 其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大理石与硫酸的接触,反应慢慢停止了,故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