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彩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彩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彩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彩试题(高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西安某中学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西藏”夏令营活动。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图为我国四地景观图。若走最短路线,则学生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18上-1-1 18上-1-2 18上-1-3 18上-1-4

A.甲

B.乙

C.丙

D.丁

1.D【解析】看图可知,甲是热带海滩风光,位于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带,乙图为杭州西湖景观,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丙是桂林山水景观,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丁是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景观,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区境内。从西安坐火车到西藏最短的路线是沿陇海路线和青藏铁路进行的路线,经过甘肃、青海,沿途经过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这些地方,所以途中可能看到的只有丁图中的黄土地貌景观。故本题选D。

2.经过几天的西藏行,学生发现西藏自治区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位于河谷地带

B.位于平原地带

C.位于丘陵地带

D.位于高山地带

2.A【解析】青藏地区有海拔高、气温低的特点,而河谷地区热量较为丰富,地形较为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较为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以西藏自治区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3.现代文化迁移扩散的主要特征是()

A.迁移速度较慢

B.通过居民接触

C.空间上不连续

D.源地保留不变

3.C【解析】文化扩散就是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种类型。扩展扩散就是指某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地居民为

中介,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这样续不断地传下去,使其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的特点是空间上具有连续性。而迁移扩散是指具有某种思想、技术的人或集团,由于某种原因迁移到另一地,将其原有的文化带到新的地区,并在新的居住地传播开来。这种迁移扩散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扩散速度比较快,因为它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带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二是带去的是地道的原本文化。同时,由于文化迁移扩散是随人迁移的,有时会迁移到比较远的地方。因此,这种迁移的文化现象的分布表现为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故本题选C。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是()

A.属性分析

B.统计分析

C.计量分析

D.空间分析

4.D【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信息系统,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是空间分析。具体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所以它的主要特征是空间分析。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第5、6题。

18上-5

5.图中所示R河河段的最大落差约是()

A.149米

B.199米

C.249米

D.299米

5.B【解析】R河河段的最大落差约为199米。由图可以得出,R河河段流经的等高线的条数为3条,且等高距为50米,则R河河段的落差范围为50×(3-1)-50×(3+1)米,即100-200米。

6.在山顶可能看到的村庄是()

A.两村都可看到

B.甲村

C.乙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6.B【解析】由图可知,山顶和甲村之间等高线先密后疏,坡度由大变小,为凹形坡,视线不会被阻挡。山顶和乙村之间有山脊存在,且由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即坡度由小变大,为凸形坡。这样视线被山脊阻挡,在山顶无法看到乙村。故本题选B。

下图中箭头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第7、8题。

18上-7

7.下列自然带更替方向中,以热量为主导因素的是()

A.甲、丙

B.甲、乙

C.甲、丁

D.乙、丙

7.A【解析】由图可知,乙和丁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为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是主导因素,而甲和丙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为南北方向,纬度发生变化,主导因素为纬度即热量。故本题选A。

8.图中有一处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分异,它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D【解析】甲和丙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乙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丁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上自然带的变化受山地地形的影响,呈现出非地带性的特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突尼斯(东一区)、莫斯科(东三区)也举办过国际地理学大会。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18上-9

9.本届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位置的区间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9.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①处为远日点附近,地球运行到此处的时间约为7月初。③处为近日点附近,地球运行到此处的时间约为1月初。②处在秋分点附近,地球运行到此处的时间约为9月22日。则8月21-25日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应为①→②。

10.在此期间,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C.比莫斯科正午太阳高度小

D.比突尼斯日出时间晚

10.B【解析】从题中可以得出。8月21-2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在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的过程中,因此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短,A项错误。中国的处暑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因此B项正确。莫斯科纬度高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小于北京,C项错误。突尼斯的纬度低于北京,昼长短于北京,日出时间要晚于北京.D项错误。故本题选B。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8上-11

1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A.坡面流、下渗、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

C.下渗、坡面流、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

11.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下个环节是地表径流,即甲处为坡面流。乙处下两个环节为丙和地下水流,而降水通过下渗形成地下水流,则乙为下渗。水分下渗后通过壤中流和地下水流形成地下径流,则丙为壤中流。故本题选A。

1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更符合实际的是()

A.坡度越大,坡面流越小

B.植被越茂盛,下渗雨量越多

C.土壤越疏松,壤中流越小

D.降水强度越大,地表径流越少

12.B【解析】植被越茂盛,则被截留的雨水越多,下渗雨量越多,故B项正确。而坡度越大,水流流速越大,下渗量越小,坡面流越大,故A项错误。土质越疏松,土壤孔隙越大,壤中流越大,C项错误。地表径流除了和降水强度有关之外,还和地表植被覆盖以及土壤孔隙状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降水强度越大,地表径流越多,故D项错误。植被越茂盛,则被截留的雨水越多,下渗雨量越多,故B项正确。

下图为极锋形成示意图,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第13、14题。

18上-13

13.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

B.②是东北风

C.①是暖气团

D.②是湿气团

13.C【解析】从题中可以得出,①②两个气团相遇后形成极锋,①在锋面之上,说明①是暖气团,来自纬度较低的地区,位于西风带,可能是北半球的西南风,也可能是南半球的西北风。②为冷气团,来自极地,较为干燥,有可能是北半球的东北风,也有可能是南半球的东南风。故本题选C。

14.下列城市中,一定会受①影响的是()

A.伦敦

B.纽约

C.上海

D.里约热内卢

14.A【解析】由上题可知,①位于西风带,可能是北半球的西南风,也可能是南半球的西北风。一定受西风影响的是伦敦。纽约、上海和里约热内卢不会受到西风影响。故本题选A。

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在冻融分选作用下,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这种地貌叫作石环(下图);据此完成第15、16题。

18上-15

15.下列属于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

①岩土颗粒大小不均②地形起伏较大

③气温在正负温间频繁波动④水分含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B【解析】此题考查冻土地貌石环的成因。在天然条件下,地表风化物质常常是大小混杂的。不同大小或组成的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例如,石块比土壤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而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石块产生移动。这样不同大小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被称为冻融分选作用。在平缓和物质大小混杂的地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这种冻土地貌叫作石环。所以形成石环的地方一定要有大小不均的岩土颗粒,有充足的水分,且气候寒冷,气温在0℃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要长。故本题选B。

16.下列地区中,可能有石环发育的是()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6.C【解析】由上题可知,石环是在冻融分选作用下形成的,而冻融作用一般发生在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所以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可能有石环发育。

下图为不同工业企业的成本投入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

18上-17

17.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A.普通服装、瓶装饮料、电子装配、甘蔗制糖

B.电子装配、水果罐头、高级时装、瓶装饮料

C.高级时装、甘蔗制糖、电子装配、水果罐头

D.精密仪表、水果罐头、普通服装、瓶装饮料

17.D【解析】甲企业的成本投入中科技投入比重较大,工业类型为技术导向型,可能为精密仪表企业。乙企业的原料运费投入比重较大,工业类型为原料导向型,可能为水果罐头企业。丙企业的工资投入比重较大,说明其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工业类型为劳动力导向型,可能是普通服装企业。丁企业的产品运费投入比重较大,工业类型为市场导向型,可能为瓶装饮料企业。故本题选D。

18.若只考虑成本投入,则现阶段我国适宜丙类企业布局的地区是()

A.长三角地区

B.中西部地区

C.珠三角地区

D.环渤海地区

18.B【解析】丙企业可能为普通服装企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选项的四个地

区中,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转型,这三个地区都在逐渐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目的是利用中西部地区相对更为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只考虑成本投入的情况下,现阶段丙企业最适宜布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为节约运油成本,我国建设了从缅甸实兑到我国昆明的输油管道。下图为缅甸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

18上-19

19.关于缅甸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炎热、终年干旱

B.山谷相问、纵向分布

C.河流稀少、水力短缺

D.草原广阔、草类茂盛

19.B【解析】缅甸地处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A项错误。缅甸的山脉、河流是由我国横断山区向南延伸形成的,山谷相间,南北纵列分布,B项正确。缅甸地处热带,降水多,河流因雨水补给水量较大.加上多山地,河流落差大,因此水力资源丰富,C项错误。缅甸的植被主要为热带季雨林,而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D项错误。故本题选B。

20.对中缅输油管道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滑坡

B.台风、寒潮

C.海啸、风暴潮

D.蝗灾、干旱

20.A【解析】图示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加上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台风、风暴潮多发生

在沿海地I&海啸主要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对沿海地区影响较大。中缅输油管道经过的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受寒潮的影响很小。蝗灾多伴随干旱而发生,而中缅渝油管道经过的地区降水量较大,不会产生这类灾害。故本题选A。

21.下列理论中,属于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是()

A.中心地理论

B.地域分异理论

C.心脏地带理论

D.产业集聚理论

21.D【解析】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它是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之上,与经济区域的形成发展关系不大,A项错误。地域分异理论是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区域形成发展无关联性,B项错误。心脏地带理论由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是较为著名的传统地缘政治理论,C项错误。产业集聚理论是关于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相关理论。产业的集聚过程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等,伴随着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产业集聚理论属于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D项正确。K、L是两个知名品牌手机,虽产地不同,价格相差较大,但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各地(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22、23题。

18上-22

22.C【解析】手机零部件的生产来自世界各地,属于工业分散,主要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大效益,故C项正确。工业分散后,规模变小,不能获得规模效益,故A项错误。工业分散后距离增加,运输成本增加,故B项错误。扩大市场份额是生产成本降低后的结果,不是工业分散的原因,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C。

22.两种手机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原因是()

A.获得规模效益

B.降低运输成本

C.寻找最佳区位

D.扩大市场份额

23.B【解析】未来提高L手机利润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来增加销量和产品附加值,故①④正确。降低产品价格和设立实体专卖店并不是有效的措施。降低产品价格会使利润受到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产品销售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而设立实体专卖店对提高手机利润的作用不显著。

23.未来提高L手机利润的有效途径是()

①提高产品质量

②降低产品价格

③设立实体专卖店

④提高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B【解析】未来提高L手机利润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来增加销量和产品附加值,故①④正确。降低产品价格和设立实体专卖店并不是有效的措施。降低产品价格会使利润受到影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产品销售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而设立实体专卖店对提高手机利润的作用不显著。

海洋权益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益。下图为我国海洋权益范围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4、25题。

18上-24

24.图中属于我国领海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B【解析】我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

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根据这一声明,属于我国领海的是乙海区。

25.我国可在专属经济区进行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下列属于专属经济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5.D【解析】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因此属于专属经济区的是丁海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

26.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10分)

26.【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包括:

①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

②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天文、气象、地震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地理观测和观察活动;鼓励和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地理节目。

③学校要加强地理教学设施的建设,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同时要逐步创建地理实习基地。

④学校间应提倡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27.绘制秋分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要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太阳光线、地球自转方向)(6分),并简要说明运用该图指导学生学习秋分日太阳光照的教学要点和教学意义(8分)。

27.【参考答案】

太阳光照示意图如下:

18上-27

教学要点:

①太阳直射赤道。

②晨昏圈与赤道平面垂直,与经线圈重合。

③全球昼夜等长。

教学意义: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姿多彩的地理示意图表现形式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改善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②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地理示意图把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中去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③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利用地理示意图,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用图能力,另一方面能推动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等。

④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地理示意图除了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的特点外,在展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解释地理规律等方面也有着文字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利用图像系统教学,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色。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材料一地理环境总会深深地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石坎梯地是陕南人民在长期的山区坡耕地整治中形成的独有模式,它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治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是陕南地区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陕南地区石坎梯地示意图。右图是陕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8上-28-118上-28-2 问题:

(1)比较右图中甲、乙两地种植柑橘的区位条件。(10分)

(2)说明石坎梯地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6分)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

(1)甲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有山地作为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海拔较低,且地处河流附近,热量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位于丘陵缓坡,地势和缓,排水良好,且面积大,有利于种植柑橘;东南部为河谷,地势低,有利于暖湿气流进入,降水较多;临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

乙地:海拔高于2000m,光照条件较好,但气温较低,不适合柑橘的生长;此处海拔高于周边地区,不利于发育河流,水源也是柑橘种植的一个限制性因素。(2)有效整治了坡耕地,使地表局部坡度变缓,利于耕作;利于石坎可有效拦截雨水和泥土,局部和缓的耕地可滞缓水流,增加下渗,增加土壤水分;保持了水土,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业产量和效益。

29.材料:

下面是赵老师在讲授“地球上的水”内容前,布置学生开展的“家乡的河流”地理调查活动:

调查内容:

①河流的基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流域的面积和范围、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的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概况。

②河流的补给类型: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导致的灾害。

③河流的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状况。

④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及沿岸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利用河水状况等方面的效益。

任务要求:

①预习本章相关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水圈、水循环和河流补给等知识;准备家乡河流的流域水系图等相关资料。

②学生分组进行野外考察,调查家乡的河流。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安排每个小组完成其中一项调查内容。

③各小组对收集的资料分析整理,写出关于家乡河流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对该河流治理开发的具体建议。

注意事项:

①调查之前,集思广益,设计调查清单。

②开展河流实地勘察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

问题:

(1)从上述活动中概括地理调查的基本步骤。(10分)

(2)简述开展地理调查活动的教学意义。(6分)

29.【参考答案】

(1)基本步骤:

①明确调查选题:确定地理调查的对象和研究课题,针对课题查看相关资料、确定调查内容等。例如,材料中布置学生开展“家乡的河流”地理调查活动。

②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调查地点、对象、时间等项目。例如,材料中调查河流的基本概况、补给、水质状况、开发利用状况等。

③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调查过程中需要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统计资料和指南针、通信工具、文具、专用仪器等工具。为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进行小组分工,确定联系方法、组织纪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工作。例如,材料中提到了预习、准备工作。

④设计调查清单:调查清单包含调查步骤、分组安排、调查任务等内容。例如,材料中提到了设计调查清单。

⑤制定调查预案:任何活动尤其是野外调查一定要设置预案,保证任务的完成以及人身的安全。

⑥进行调查:按照既定计划,实施野外调查。

⑦整理材料,书写报告: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分析;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围绕课题,实事求是地写成调查报告。

(2)教学意义:

①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地理调查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和地理感性认识,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

②有益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扩展和地理技能的发展。

地理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接触地理事物和现象,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开阔地理视野、拓展知识领域、提升地理技能。

③有益于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有机会亲身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也能够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同时地理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强,对地理仪器的操作等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

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等方面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激发其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其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30.材料:

下面是孙老师在讲授“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教师结合“世界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的图文材料,讲解以下内容。①经济价值:……。②生态价值:……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环保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肺”。

片段二

师:全球的森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雨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点拨总结:有道理。森林被砍伐后,大气中的C0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

片段三

师:读“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略),找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

生:全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片段四

师: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分组讨论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问题。

18上-30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①热带雨林为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②森林海绵……

问题:

(1)结合教学片段,简述孙老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任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

(2)根据上图,设计两个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6分)

(3)片段四应补充哪些材料才能在讨论时得出“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的结论,举一例并说明补充材料的作用。(6分)

30.【参考答案】

(1)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等。

例如,教学片段三中运用了地图法。孙老师让学生通过读“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找出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读图后,总结了世界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2)①热带雨林在当地的水循环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②热带雨林如果被破坏,会对当地的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

危害?

(3)片段四应该补充有关热带雨林破坏之前与破坏之后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状况的资料。

作用:片段四的资料只能显示出热带雨林在当地水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反映出其对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雨林的存在与否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只有展示雨林被破坏前后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状况,才能体现出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同时完整的材料也便于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探究。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4分)

31.阅读关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材料二下面为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部分内容。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高原这种沟道多达100万条以上,遍及整个高原地区。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因此,对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还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18上-31

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虽然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在不断提高,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泥沙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靠工程拦蓄。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由)。(15分)

四、教学设计题

31.【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流域的概念,能说出小流域中水土流失的过程、治理措施和治理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过程要点:

一、导入

设置疑问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提问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什么不同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该怎么治理,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新课教学

1.小流域的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小流域?

【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小流域的概念。

【教师】结合黄土高原的案例,明确小流域的概念。

2.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

【活动】教师展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的视频,并提问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分组交流讨论,总结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总结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说明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并讨论总结,学生能够提升提取和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3.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活动】教师展示黄河小流域综合防治的案例材料,提问,

(1)小流域各个部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2)小流域治理措施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结合案例总结出治理措施和原则: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小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滚碴啼肖机宜船?,b廿腑业生产体系。【设计意图】案例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学科知识点总结材料

第二部分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外语教学主要流派:

学习策略 简答题: 一.简述高中英语课程基本理念 1.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简述教师如何提高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不仅看学习,整体素质也发展,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基本出发点 2)改变教学角色,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学习)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合作者。 3)能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教学。 4)开放的工作方式,教师间合作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提高素质。 5)终身学习 语音教学

高中生应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共同基础 共同基础--持续的学习动机,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2.鼓励学生选修,加强选修课的指导 1)提供多样化选择,发展个性 2)设计以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为依据,充分调查学生学习兴趣、水平、需求3)教学内容多样性、目的性、拓展性、可行性、地方特色、跨文化特性 3.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形成自主学习 5.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观念,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 1)明确目的 2)真实意义 3)涉及接收、处理、传递等过程 4)过程中使用英语 5)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 6)任务结束有具体成果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7.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 教学活动类型: 1.调查和采访活动 2.探究活动 3.合作学习 4.即兴发言与讨论 5.反思活动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初级体育真题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仰卧起坐练习发展的肌群是()。 A.屈脊柱肌群B.侧屈脊柱肌群 C.伸脊柱肌群D.回旋脊柱肌群 2.围绕关节额状轴运动时,其运动形式是()。 A.屈伸运动B.收展运动 C.回旋运动D.环绕运动 3.推铅球出手动作,肽三头肌的运动形式是()。 A.远固定向心工作B.远固定离心工作 C.近固定向心工作D.近固定离心工作 4.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甲状腺B.肾上腺C.唾液腺D.垂体 5.正常人体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B.结间束C.房室结D.房室束 6.长跑运动引起体内血液黏滞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血细胞增加B.水分丢失导致血液浓缩 C.血浆蛋白增加D.进入血液的代谢物减少 7.与快肌纤维相比,下面哪一选项属于慢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A.肌纤维直径大,毛细血管丰富B.肌纤维直径小,线粒体数量多 C.肌纤维直径大,线粒体数量多D.肌纤维直径小,肌浆网发达 8.对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项目是()。

A.100米跑B.200米跑C.800米跑D.10000米跑 9.短跑教学比赛时,学生从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长短属于()。 A.动作速度B.反应速度C.位移速度D.力量速度 10.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 A.做好示范动作B.让学生多做模拟练习 C.纠正错误动作D.不断检查动作质量 11.运动过程中氧运输系统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摄氧量仍满足不了需氧量的要求,此时人体处于何种状态?() A.赛前状态B.真稳定状态 C.假稳定状态D.进入工作状态 12.为更好地完成旋转动作,要求练习者头部快速向旋转侧扭转,这是利用了哪一反射?()A.牵张反射B.翻正反射 C.腱反射D.状态反射 13.人体进行长时间运动时,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A.糖B.脂肪C.蛋白质D.磷酸肌酸 14.人体运动后,为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应多吃()。 A.米饭B.苹果C.乳酪D.牛肉 15.下列哪一假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体内能源物质的大量消耗且得不到及时补充而产生的?() A.耗竭假说B.堵塞假说 C.突变假说D.自由基假说 16.在体操运动中,转肩动作容易引起肩袖损伤,其症状不包括()。 A.肩痛B.肌肉痉挛 C.肌肉萎缩D.灵活性不变 17.运动时因身体过量排汗,使体内电解质失衡,极易引起肌肉()。 A.僵硬B.痉挛C.松弛D.颤抖 18.足球运动中,进行大力正脚背踢球而未踢中时,易造成膝部()。 A.内翻受伤B.外翻受伤 C.过伸受伤D.屈曲受伤 19.为增进身心健康,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而采用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方法,称为()。 A.体育手段B.体育意识 C.体育兴趣D.体育锻炼 20.科学的健康观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A.心理、心情、心境B.身体、心理、社会

(完整版)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学科专业知识模拟试题(二)及答案解析 1.某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输导组织 B. 机械组织 C. 保护组织 D. 分生组织 2.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路旁杨树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后不能增粗,这是因为破坏了( )。 A. 韧皮部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髓 3.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即“环剥”),这样可以增加果实产量,其原理是( )。 A. 促进果树生根 B. 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C. 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D. 限制了水和无机盐向茎叶运输 4.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 A. 方便操作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 D. 降低蒸腾作用 5.人患急性炎症时,数量会急剧增加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6.如图所示的血管,只能表示静脉的是( )。 7.健康的人血液流经肾脏时不会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 废物由多变少 B. 氧气由多变少 C. 蛋白质由多变少 D. 营养物质由多变少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 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 解答: 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所以,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输导组织。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考点:木质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 分析: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8) 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 (5分) 正确答案:B.音调 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5分) 正确答案: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 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 (5分) 正确答案:C.卫星的绕行速度为 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 (5分) 正确答案:B. 5、……可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 (5分) 正确答案:选项缺失 6、……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7、……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8、……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二、简答题(2) 暂缺 三、案例分析题(2) 11、……(1)什么是比热容(4分) 正确答案:(1)什么是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①质量;③受热均匀;④使水或者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升高温度比水的高,表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3)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物质的比热容

是怎么定义的呢?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师:很好,那么我们要 想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根据,可以有几种方法呢? 生:保证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看谁吸收热量多,谁的比热容就大。师:吸收热量多少怎么来判断呢?生:看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师:没错,我们可以通过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看谁加热时间长,谁的比热容大,同样的,也可以加热相同时间来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比较他们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大的,比热容小。为了观察方便,我们选择第二种方式来进行。那在其中为什么要用搅拌器来缓慢搅拌呢?生:让物质受热均匀。师:回答的很准确,为了让液体上下受热均匀,我们可以缓慢的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呢,我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时,石棉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生:使其受热均匀。 12、……下面是教师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1)阐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6分)(2)对上述课堂实录中老师存在的(12分)(3)设计一个教学方案(12分) 正确答案:(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这些空气同样受重力的作用,同时空气又具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换句话说,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2)①教师角色的把握: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该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过分依赖教材,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悖的。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依然把教材当做圣经来对待,课程内容改革之后,教师要做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味地让学生结合教材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且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具有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也不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合理渗透。③教学方式的选择:该教师看似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重结论轻过程,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纯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定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该教师未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学会,也不会学,而且学的没有情趣。所以,该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非常狭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定义过于简单。 ⑤教学提问:该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简单的进行否定,评价也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起到激励和甄别的功能,没有对学生的疑问做出解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的知识依然没有理解,会降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3)教学片段如下: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处处都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能够流动。那空气也可以流动,是不是空气中也有压强呢?学生:可能有吧。教师:这个大气其实是同样具有压强的。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这儿有一杯牛奶和一个吸管,谁能过来试一下看能不能将牛奶喝到嘴里。学生尝试之后回答。学生1:老师,我发现吸不上来,吸管上面有个洞。教师:那为什么有个洞就吸不上来呢?学生讨论并尝试解释。教师:当我们喝牛奶时,用力一吸,使管内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这样外界大气压强大于管内上方气体压强,于是液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2018年上教师资格证科目三初级语文真题答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A项诗句出自李白《月下独酌》,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独斟独酌时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B项诗句出自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C项诗句出自李煜《相见欢》,作者借“月”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D项诗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该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怀念弟弟子由时所写,表达了对远在他乡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答案】B。解析:A项,《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小说作品,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群象。B项,《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创作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中主要记录了作者返乡途中所遇之人与所见之事。C项,《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斯诺先生所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品重点描述了毛泽东和陕北红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D项,《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 3.【答案】C。解析:A项,鲁迅的《社戏》用抒情的笔语描写了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致和淳厚的民风,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文中演社戏、看社戏的习俗风情散发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体现了江浙地区社戏的民俗文化。B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C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作者对济南冬天天气状况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没有涉及民俗文化。D项,汪曾棋的《昆明的雨》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穿插了对昆明风土人情的描写,体现了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 4.【答案】D。解析:题干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全句可译为“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A、B、C三项诗句均未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D项诗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全句可译为“将军和都护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他们难以穿着”。 5.【答案】A。解析:题干例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花比作流动的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多与美。B、C两项虽然含有喻词“好像”“像”,但并没有把“父亲”“我”比作某一样事物,句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只是介绍了风的变化,没有涉及比喻的修辞手法。

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

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 2015年天津市津南区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考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女工(gōng) 安土重(zh?ng)迁商埠(fù) 花团锦簇(cù) B.莅(lì)临大放厥(juè)词挟(xié)制焉(yān)头耸脑 C.懦(nu?)弱年高德劭(shào) 两栖(qī) 沁(qìn)人心脾 D.遽(jù)然精神抖擞(sǒu) 坍(tā)陷一柱擎(qíng)天 1.【答案】C。解析:A.商埠(bù),B.大放厥(jué)词,D.坍(tān)陷。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难度】本题考查难度为简单。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2.【答案】C。解析:A.唇枪舌箭(剑),B.陷井(阱),D.登陆(录)。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的能力,主要考查音同形异字。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3.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名俗文化的开展做出认真地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3.【答案】C。解析:“作出认真地指导”不得体,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言语表达技巧。 【难度】本题考查的难度为简单。 4.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4.【答案】D。解析:A.言外之意是中学生可以喝酒,只是今天情况特殊,不符合中学生身份,且语言不礼貌;B.“足下”“家父”过于书面,比较文雅,不合适使用有父母的朋友参与的饭桌上;C.语言生硬,没有礼貌。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运用是否得体。注意对象、场合;注意谦敬词的使用,注意“足下”等蕴含古文化意义的词语的运用。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附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3.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开划,你到 D.班主任工作惠市宝近讲市江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之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施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蛰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9.小英小英相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容风复抄与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学过 A.监督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方法和实验技能,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掌握科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制、选择作业。 (三)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能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适时地根据学生反馈优化教学。 (四)科学课程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改进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科学学科与教学知识 1.科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科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物理知识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物学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的基础知识;大学自然地理和天文学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多套)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一(小学) 第一部分课标与语文素养(26分) 1、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②课程目标根据()、( ) 、()三个维度设计。 2、根据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①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可以联想到范仲淹《》中的两句话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仁人志士往往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疲惫时,不妨用孟子《》中的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③请你从积累的诗文中,写出一句与“生死”有关的完整语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④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5分) ()马行空()猿意马()马齐暗()马厉兵()崖勒马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也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又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本文的作者是(孟子)。(1分) 7、将此段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横线上。(2分)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中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的认识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质”,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题目中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答案选择A。BCD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答案】C。解析:周老师是典型的重智育的体现,是不合理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答案】B。解析:学生观中要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正确答案选B。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答案】D。教育观要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

2019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分析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分析 一、分析教师 1.教师行为角度: (1)提问:有效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我们考察案例中教师提问是否体现提问技能,提问是否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有效性原则:课堂中有些教师比较热衷于热烈场面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然而学生齐声回答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效果,这样的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无效的提问表现为: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零碎而不具体,教师提问用语不准、意思不明。 启发性原则:问题具有启发性是对提问的基本要求。然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启发的重要性,比如常见的“灌输式”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直接讲授给学生,或者提问后学生不假思索的将答案脱口而出,又或者出现课堂冷场,问而不答,启而不发,都是所提问题缺乏启发性的表现。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2)评价方面:反馈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违背教学评价原则,在这里主要常见的是激励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要求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具有鼓励,激励的性质,引导学生更加自信的学习,而不是打击教育。针对这一点常见的错误行为是教师在发现学生有错误的时候,严厉苛责,或者批评其不认真等。对学生的回答要有多样性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反馈性原则: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求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具有适当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针对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新一轮的思考,而不是只说“对”“错”这样的单一的评价。忽略了使同学们通过反馈的方式取得进步的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2.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中是否出现教学内容的错误,例如将所讲授的知识点讲错,这一点通常要求考试也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的能力。 教学策略上是否突出对学习方式的指导,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 3.教师角色的把握 在教学片段中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的地位。教师是否关注主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二、简答题(4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分)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四、(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作为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 五、教材教法部分(20分) 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念。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节选自人教大纲版第九册教材《可爱的草塘》,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50分) ㈠基础积累。14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2、论(lún lùn)语呱呱(guā gū)坠地大模(múmó)大样句读(dúdòu) 2、下面的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做上记号并改正在“()”里。(2分)耄耋之年世外桃园林荫道永保青春(源、葆) 3、照样子写词语。2分“花潮”曾是一篇课文的题目,这个词很美,花像层层浪潮的意思。这样在名词之后缀一个它的喻体而构成的词在汉语中还有不少,请你写两个。花潮:人潮心潮 4、把下面的诗句填充完整。(5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向孩子推荐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作家与相应作品之间连线。(3分)《草房子》曹文轩皮皮鲁系列郑渊洁马小跳系列杨红缨《明天要秋游》方素珍㈡古诗词阅读。5分 阅读下面的曲,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答:"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是直接抒情,抒发了在特定的时间环境之下的思乡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小桥流水——一种温馨的感觉,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一幅画面,这个画面是不是属于我的?不是!这是眼见之景,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温馨。你看,人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而我呢,

2018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018 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 题 第一部分 中国文化 一、填空题 2.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儒家中的孟子与荀子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持“人 3. 明代废爵 __著有《乐律全书》,他提出的“十二平均律”是对古代音乐理论的巨大贡献。 【答案】朱载堉 4.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历史上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 _______ 。 【答案】 秦始皇 10. 历史上共有十个皇帝亲往曲阜祭祀孔子,最早的是 11. 汉族政权最早主动接受异族文化的重大事件是“ __________ 胡服骑射”。 【答案】赵武 灵王 12. 在殷墟王陵出土的 ______ 鼎,代表了殷商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答案】司母 1. 自秦至今,我国一直沿用的行政区划单位是 答案】县 性本恶”观点的是 答案】荀子 5. 明清科考有三级考试,在北京外的各省城举行的考试称为 6. 被称为“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是西安 的 7. 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位于山西省闻喜县的 8.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9. 明代画家 __ 被称为“大写意”画家。 试”。 【答案】乡 ___ 。 【答案】碑林 ____ 祠。 【答案】裴氏 》。 【答案】《兰亭集序》 / 《兰亭序》 答 案】徐渭 答案】汉高祖 / 刘邦

13.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______ 文化时期制作的器物。【答案】龙山 14. 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佛教称之为四次“法难”,而史学界简略地称 之为——“ ________ ”。【答案】三武一宗 15. 中国传统的祥瑞动物中,“四灵”指的是麟、龙、凤、龟,再加上__,则称为“五灵”。【答案】虎 16. 清代出现的以满族菜为主,沿袭明代宫廷风格的菜肴,被称为“ _____________ ”。【答案】满汉全席 17. 中国书画史上,将书、画、金、石结合在一起的杰出代表是清代书画家_______ 。【答案】吴昌硕 第二部分现代汉语 一、填空题 1.在语音四要素中,由外力大小或振幅大小决定的是。 2.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bà(爸)”和“ pà(怕)”这两个音节起首辅音的发音区别在于。 3. “勇敢”中,“勇”的韵母属于呼。 4. 根据“六书”理论,“灯”字属于。 5. 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现代汉字属于。 6. 在先秦汉语中,“兵”的基本义是“兵器”;而在现代汉语中,“兵”的基本义则是“ 7. 从句类角度来看,“谁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句话是。 8. 在现代汉语中,“香波”是外来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是。 9. 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是。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 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A.王维 B.孟浩然 C.韦应物 D.高适 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 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 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 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 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 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 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比喻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 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几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邑人奇之 B.父异焉 C.稍稍宾客其父 D.并自为其名 6.学习完初二下册最后一篇文言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下列语句中没有包含“通假字”的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7.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18教师资格证作文

把孩子交给世界 毕业生有两种:一种是圆的,一种是有棱角的。 看到一则关于教育的趣闻。有一年,中国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的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学生不分品德优劣、能力高低;小学二年级学生仍然不识字;孩子们重视音体美教育,轻视数理化教育;课堂纪律不好,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这个参访团的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非常糟糕。 同一年,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他们也有考察后的感想:中国小学生上课纪律很好,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师发问,学生不敢讲话;中国学生回家还需做作业;以分数排列优劣。美国考察团认为,中国学生的成绩是最好的,中国的科学文化也许会在20年内赶超美国。 但30多年过去了,两个参访团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被人不看好的美国式教育越来越被人推崇,而被人看好的中国式教育却越来越受人诟病。 这则趣闻事实上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天问”,教育到底是什么?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有一首诗《其实有一百》里面写道:“儿童,是有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世界……但是被偷走了九十九个。”他的观点非常明确,孩子其实不是属于你们的,而是属于世界的。你不能占有他们,而应该由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马拉古兹的教育观点非常鲜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而是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最后才是知识教育。 而我们的教育,知识被看成最为重要的东西,似乎有了“知识教育”,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技能等等,都可以一并解决了。事实上,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在受到打击或者不如意时,有的竟然选择自杀。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剧。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给5岁的女儿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片、一部手机、20块钱,然后让她自己去幼儿园。最初一段时间,他每天跟在女儿后面。后来,这女孩就自己上幼儿园了。很多人都在背后说:“天下哪有这样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没有人看到,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 美国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学了,我把他交给你—世界。请你轻轻挽起他的手,告诉他应知之事。让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英雄所在;每有奸诈之人,必有义士;每有敌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告诉他为成功可以付出百倍精力和智慧,但不可以出卖灵魂。告诉他读书虽然重要,但也要欣赏这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世界啊,你要给孩子坚强、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很喜欢这段文字。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搬了一架梯子想取下掉在屋顶上的球,但是没有人为他扶住梯子,孩子黯然神伤。孩子的父亲来了,他对孩子说:“孩子,你上去吧,我在这里扶住梯子。”孩子爬得很高,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爬得那样高。这位父亲名叫洛克菲勒。孩子下来时,他告诉孩子:“其实,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终没有扶过梯子。”每个孩子的生活里都有这样一架梯子,许多孩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二)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二)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 力复习提纲(二) 第三章中学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Ⅰ、教学的内涵 ①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②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Ⅱ、教学的任务 ①形式教育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基本观点:通过开设各类学科发展学生智力,学科内容的实际意义无关紧要。 ②实质教育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基本观点: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智力发展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③教学任务的内容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平是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与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 ①知识与能力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②知识与能力的区别 (1)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2)在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Ⅲ、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Ⅰ、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①备课的要求 (1)钻研教材(备教材) (2)了解学生(备学生) (3)设计教法(备教法) ②写好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Ⅱ、上课 一、上课是教学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 ⑤组织严密⑥气氛热烈⑦板书有序⑧态度从容 二、课的组成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Ⅲ、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①信度: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实施后所得到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