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涉外秘书实务课件整理

涉外秘书实务课件整理

涉外秘书实务课件整理
涉外秘书实务课件整理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医学影像学课件整理

医学影像学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 第一节正常影像表现: 本节重点:(一)小儿长骨的构成:骨干——骨皮质、骨膜、骨髓腔 干骺端—临时钙化带: 骨骺——骺软骨: 骺板——软骨: (二)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的定义和x线表现 1.成年骨骼:(1)骨干 (2)骨端—骨性关节面、关节软骨 2.脊柱:(1)脊椎:椎体(长方形)椎弓:椎弓根(椎弓环)、椎弓板、棘突(三角形)、横突、上下关节突(2)椎间盘: 第二节基本病变表现:(1)骨质疏松: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分层变薄。易发生骨折。 (2)骨质软化: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和骨小梁边缘模糊,骨骼变形,假骨折线。 (3)骨质破坏: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4)骨质增生硬化: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5)骨膜异常: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 新生骨。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1~2mm间隙,线状、层状、花边状等。骨膜三 (Codman三角)。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颗粒状、小环或半环状的致密影 (7)骨质坏死: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X线表现:死骨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密度增高。 (8)矿物质沉积:1. 铅、磷、铋等进入体内,沉积于骨内。 X线表现:多条平行于骺线的致密带,厚薄不一。 2.氟进入体内,可使成骨活跃,骨量增多。亦可使破骨活动增加,骨样组织增多,致骨质疏松或软化。X 线表现:骨密度增高或减低。 第三节常见疾病诊断 一骨折 (一)长骨骨折 1.骨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 2.外伤史,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3.基本X线表现:骨折线—断端间不规则的透明线。 4.骨折的类型: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 骨折线形状和走向—横形、斜形、螺旋形。 复杂骨折—T形、Y形。 骨碎片情况—撕脱性、嵌入性、粉碎性 5.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关系:以骨折近端为准。 6.骨折断端的嵌入:密度增加的条带状影,骨皮质和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断裂相错。 (二)儿童骨折的特点: 1、骺离骨折:骺线增宽,骨骺与干骺端错位 2、青枝骨折:局部骨皮质或骨小梁扭曲而不见骨折线 (三)脊柱骨折:常见于颈???,胸?????,腰???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 X线表现:1.椎体压缩呈楔形,可见横行不规则致密带,前方可见碎骨片。2.脊柱后突成角、侧移,椎体错位。3.椎间隙正常。 二、骨与软组织感染: (一)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血行感染、直接蔓延、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进入。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急,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多停留于干骺端的骨松质部分,可向髓腔延伸;也可向外扩展,形成骨膜下脓肿,再经哈氏管入骨髓腔。 X线表现:两周内,骨骼可无明显变化,软组织改变:1、肌间隙模糊或消失2、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3、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近肌肉部分呈纵形排列,靠外侧者呈网状。 两周后,可见骨骼改变:1.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骨皮质也破坏,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2.骨膜增生:与病变范围一致。 3. 死骨形成:沿骨长轴呈长条形,界清。

第八版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

影像学 一.申请单的书写规范(简单了解) 1.一般资料 2.临床资料(病史摘要) 3.临床拟诊 4.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 二.图像观察和分析注意事项 三.影像结果的判读

四.对异常表现的分析六大要素中密度判读的意义

五.X先产生条件 设备结构:真空二极管,电子群,高压造成电子高速运动,阳极把电子转化成X线 六.X线特性在X片上的利用 穿透性与成像有关,荧光效应与显影,胶片变为黑白相间图像有关,摄影效应与摄片有关七.穿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压高→波长短→穿透力强 八.X片中哪些属于高密度、中等密度、低密度 九.数字成像的优缺点(了解) 十.CT什么是像素,与体素的关系 十一.怎样理解窗技术(重点掌握) 1.CT图像时由黑白灰阶组成,反应了组织密度; 2.密度的高低可以换算成CT值表示,CT值可量化; 3.人体组织和病变范围的变化为—1000到1000,共2000灰阶,但肉眼不能分辨,只能分辨16个灰阶,故相差较小的灰阶肉眼无法分辨。 4.为弥补不足则引入窗技术,设定了上下值为窗宽,设定了中心值为窗位,然后对兴趣区进行观察和放大 十二.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1.质子本身有自旋,但排列紊乱,置入外磁场则会出现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排列; 2.发射特定

的RF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恢复过程出现纵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即T1和T2。十三.MRI成像的组织特征参数(了解) P18,表1—2 十四.脂肪、水的MRI特性 水:长T1,长T2。脂肪:短T1,中等略强的T2 十五.流空效应与水成像的区别 水成像常用于胆胰管、尿路 十六.MRI检查禁忌主要是什么 1.体内有金属异物。(最重要) 2.重危病人需要生命监护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者。 3.MRI扫描时间较长,因此无法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及不合作的病人。 4.妊娠早期病人。 5.高温潮湿环境下,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者。 十七.正常表现肋骨常见的变异有哪些 肋骨先天变异:颈肋、杈状肋、肋骨融合 十八.肺解剖的分页分段 肺叶:右肺三叶—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两叶—上叶、下叶 肺段:右肺分10段,左肺分8段,与所属支气管同名 十九.肺叶、肺门、肺纹理解剖与X片的表现 1、肺野:概念: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和CT片上显示的透明区域 分区:上中下野-----第2、4前肋下缘水平线 内中外带------一侧肺野纵行分三等分 肺尖区--------第一肋圈外缘以内 锁骨下区-------锁骨下至第二肋圈外缘内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医学影像学重点(自己整理的)教学内容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的年龄。(对诊断内分 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肿瘤、肉芽肿) X线: 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 1、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 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间隙变宽。 2 骨质软化: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表现为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 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3、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有病变存在。 X线:骨骼密度上升,骨皮质、小梁增厚。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 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 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Colles’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答: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3cm范围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跌倒时,前臂旋前,手掌着地,引起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肢呈银叉畸形、刺枪刀样畸形。 X线表现为:桡骨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掌侧成角,可见骨折线。常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骨小梁 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 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 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3、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14、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由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5、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右侧显示较清楚。 1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 年,少数为成人。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包括: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17、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常见于大叶性肺 炎、肺泡性肺气肿、肺出血、肺结核、肺泡癌等。 空洞:是由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 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病变扩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肺气囊都属于~。 18、龛影:钡剂涂抹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溃疡型食管癌可见边缘不规则的局部向外凸的龛影。 19、充盈缺损:钡剂涂抹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致。 20、憩室:食管壁向外囊袋样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21、半月综合征:为进展期胃癌的龛影表现,多见于溃疡型癌。其表现为:形状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 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为轮廓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而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指压迹),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肺动脉瓣或/和瓣下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增厚。 支气管扩张:X线:肺纹理改变粗细不规则的管状透明影。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完整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地信息系统p1 土地信息系统就是存储、管理和应用土地信息,为土地管理工作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2、土地管理p3 土地管理是维护土地制度和合理调配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国家措施,具体来说,它是一项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确立和巩固与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国家措施。 3、土地制度p9 土地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和界限等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化体系。 4、土地数据库p35 土地数据库是根据数据库建设规程,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对土地调查数据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为土地管理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5、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p3 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在土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功能,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服务。 6、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p36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并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7、农村土地数据库p40 农村土地数据库是在农村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 8、权属界线p42 权属界线是指土地所有权界线和使用权界线,包括已确定、未确定、有争议的土地所有权界线和使用权界线。

9、高程注记点 p41 高程注记点是反映重要地形和地貌特征点的地图符号,是推算等高线高程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高程控制作用。 10、地类图斑 p42 地类图斑是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所划分的土地种类地块,由地类界线、线状地物、权属界线所构成的多边形,为面状要素;是由土地调查数据中的拓扑弧段构成的封闭区域,可以多重嵌套岛与孔,也可以由多个不连通的区域组成,通过目标代码与属性表链接。 11、零星地类 p43 零星地类是某种地类的图斑中所含有,不能用最小图斑所表示的异地地类,为点状要素,是一种不一比例尺表示的特殊图斑。 12、数据字典p47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的信息集合,是对系统中所有使用数据元素定义的集合。 13、地籍信息系统p37 地籍信息即在土地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建设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统计、汇总、制图、输出及更新等功能的,满足各级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的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 14、地役权p12 是指为自己特定的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特定土地的权利。 15、数据库整合 p63 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将已有数据库中的数据集成起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为用户提供条理化的信息服务,为后续信息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利用。 16、建成区p70; 建成区是指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以及独立工矿区的建设范围,具体来说,主要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17、界址线p71 界址线是连接两个界址点的线,具有直线、圆弧和光滑曲线等多种类型,与农村土地权属界址线不同,它不能为折线或多线段。 18、初始地籍 p7

医学影像学重难点知识点汇总

医学影像学 难点与重点知识点总结 1、垂体微腺瘤的病灶特点::CT:局限于鞍内小于10mm的微腺瘤,平扫不易显示,宜采取冠状面薄层增强检查,增强时呈等,低或稍高密度结节;MRI:对垂体微腺瘤显示优于ct,肿瘤在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有明显均匀或不均匀。 2、颅内出血病灶特点(梭形指示硬膜外水肿):a脑挫裂伤 CT低密度脑水肿区内,散布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有站位效应。有的表现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MRI 脑水肿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血肿信号变化与血肿期龄有关。b脑内血肿C T 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高密度灶,MRI血肿信号变化与血肿期龄有关。c硬膜外血肿: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CT 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d硬膜下血肿: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CT 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CT图像上等密度血肿,MRI常呈高信号,显示清楚。e蛛网膜下腔出血:儿童常见,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CT表现为闹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形成铸型,大脑纵裂出血多见,表现为中线区纵行窄带形高密度影,出血亦见于外侧裂池,鞍上池,环池,小脑上池或脑室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7天左右吸收,此时CT检查阴性,而MRI检查仍可发现高信号出血灶的痕迹。 3、脑梗死的CT表现:缺血性梗死:平扫CT在发病后一天内常难以显示病灶,灌注成像则能发现异常,其后平扫CT表现为低密度灶,部位和范围与蔽塞血管供血区一直,皮髓质同时受累,多呈扇形,可有占位效应,相对较轻2到3周出现模糊效应,病灶不可见,1到2个月后形成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腔;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缺血性梗死一周后,CT表现在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明显;腔隙性梗死:缺血灶为10到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CT表现为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MRI对梗死灶发现早,敏感高,病后出现长T1和长T2信号异常 4、听神经瘤的可靠征象:CT 桥小脑角池内等,低或混杂密度肿块,瘤周轻到中度水肿,偶尔见钙化或出血,呈均匀,非均匀或环形强化。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骨窗观察内耳道呈锥形扩大。MRI 表现与CT相似增强MRI可无创性诊断内耳道内3mm的小肿瘤。 5、儿童骨折的特点。 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与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的骨骺分离,即骺骨骨折。由于骨骺软骨,不能显示,X线只显示为骺板,骺线增宽与干骺端对位异常,可以是骺与部分干骺端一并撕脱,儿童骨柔韧度较大,外力不易使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乳,即青枝骨折 6、不同类型骨髓炎的特征性表现。44页 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x线平片发病两周内可见软组织改变: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发病两周后可见骨改变,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糊,其内骨小梁模糊、消失。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动脉炎,形成沿骨长轴的条形死骨,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密度高于周围骨质 b CT检查:很好显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骨髓内炎症,骨质破坏和死骨,特别能发现小破坏区和小的死骨 c MRI检查:骨髓的充血,水肿,渗出和坏死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在与骨干长轴平行的矢状或冠状面上,骨髓腔受累的范围显示良好。在病变早期的T1WI上病变区于正常区分解模糊,出现骨质破坏后分界清楚。在T1WI上充血水肿的肌肉和脓肿呈高信号。 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aX平片可见有明显修复的表现,即在骨破坏周围有骨质增生硬化现象。慢性骨髓炎痊愈则骨质破坏与死骨消失,骨质增生硬化逐渐吸收,骨髓腔再通。 特殊的影像学表现:慢性骨脓肿(慢性局限性骨髓炎:表现为长骨干骺端中心部位的圆形,椭

最新第八版医学影像学名解(手打重点考试必备)

人工对比: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 自然对比: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天然存在的密度差。 CT: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选定部位逐层扫描,通过测定透过X线剂量,经数字化处理得出该扫描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然后重建图像的一种技术。 MRI:利用磁共振现象所产生的信号重建图像的成像技术。 介入放射学:在DSA、超声、CT及MRI等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路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亚学科。 CT值:根据人体组织对X线不同的吸收系数换算成数值,反应不同吸收系数组织的密度。 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T1WI:即T1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T2WI:即T2加权成像,指MRI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流空效应:是指心脏、血管内的血液由于迅速流动,使发射MR信号的氢原子核居于接收范围之外,所以测不到MR信号,在T1或T2加权像中均呈黑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有机碘剂引入脑血管中,使脑血管显影的方法,分颈动脉造影及椎动脉造影。用于诊断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和了解肿瘤的供血等 腔隙性脑梗死:是由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的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的梗死灶,直径为10mm~15mm以内 模糊效应:脑梗死发病2周~3周左右时,梗死区因脑水肿消失和吞噬细胞的浸润,密度相对增高而呈等密度 脑梗塞:由脑内供血动脉的狭窄、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CT 表现楔状或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边界不清。 透明隔间腔:由大脑发育异常,在透明隔区见囊状水样密度腔隙。脑膜尾征:脑膜瘤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边界清楚。MRI增强后肿瘤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亦强化似尾,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前问答题重点

医学影像学 一、简答题: 1、简述肾细胞癌的CT表现 2、简述骨折的分类及X线表现 3、骨性强直与纤维性强直在X线片上有何不同 (1)骨性强直是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由骨组织所连接。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有骨小梁连接两侧骨端。多见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愈合后。 (2)纤维性强直也是关节破坏后,虽然关节活动消失,但X线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且无骨小梁贯穿。常见于关节结核。 4、大叶性肺炎的X线及CT征象有哪些 5、简述TIPSS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者;顽固性腹水者;外科门-腔分流术后血栓形成者;柏—查氏综合征。禁忌症:门静脉血栓形成、狭窄或闭塞、胆道感染、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心肝肾功能衰竭;反复肝性脑病、肝脏肿瘤。 6、二维超声心动图常用的基本切面有哪些 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左胸骨旁短轴切面(主动脉根部水平、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及短轴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7、简述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 8、简述胸腺瘤的CT表现 9、试述脑内血肿不同时期CT表现 (1)急性期,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的肾形、类圆形、不规则形团块影。周围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移位。破入脑室者可见脑室内积血。 (2)吸收期,始于3-7天,血肿周围变模糊,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3)囊变期,始于2月以后,较大血肿吸收后,常遗留大小不等的囊腔,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 10、简述肺充血与肺淤血的区别 答:(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楚、锐利;肺动脉段凸出,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和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野透亮度正常。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亦见于体循环血量增加者,如甲亢等。(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于肺内,表现为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收缩;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减低。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等。 11、试述骨髓炎和骨结核之鉴别点 12、如何鉴别脑内肿瘤与颅内脑外肿瘤 脑内肿瘤脑外肿瘤

数字图像处理课件整理

第一章 ?课程性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数字图像形成的原理,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着重掌握数字图像的增强、复原、压缩和分割的技术方法,为今后能够从事有关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和技术方法应用等工作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1. 什么是图像 ?图像可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 (x, y) ?(x,y)——空间坐标 ?幅度值f (x, y)——图像该点的灰度(或强度) ?数字图像:坐标x、y和幅度f(x,y)均是有限的离散数值 ?数字图像中每个由坐标(x,y)指定的点称为像素(pixel)。 ?数字图像可看作是由像素组成的二维矩阵。 灰度图像 ?对于单色即灰度图像而言,每个像素的亮度用一个数值来表示,通常数值范围在0到255之间。 0表示黑、255表示白,而其它表示灰度级别。

2.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目的的处理 3. 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 空间上:图像抽样 对连续图像f(x,y)进行数字化 幅度上:灰度级量化 x方向,抽样M行 y方向,每行抽样N点 整个图像共抽样M×N个像素点 一般取M=N=2n=64,128,256,512,1024,2048…… 四、数字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 ?从计算机处理的角度可以由低到高将数字图像处理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覆盖了图像处理的 所有应用领域 1. 图像处理: 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强调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 图像处理是一个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 2. 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提取和分割,获得目标的客观信息(特点或性质),建立对图像的描述; ?以观察者为中心研究客观世界; ?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 3. 图像理解:研究图像中各目标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得出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及原来客观场景的解释; ?以客观世界为中心,借助知识、经验来推理、认识客观世界,属于高层操作(符号运算)。 五、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1.图像变换 2.图像压缩编码 3.图像的增强和复原 4.图像分割 5.图像描述 6.图像识别

医学影像学课件整理版

何谓医学影像学 借助于特殊设备或仪器对人体进行检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结构的特殊图像并以图像为依据对人体进行研究、分析和诊断的一门综合科学。 ?医学影像学所包括的范围 x 线诊断学(传统模拟、数字化) USG、CT、MRI、DSA、ECT、核医学、热像图、PET……… 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X线的特性 了解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掌握常用X线检查方法及价值 了解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 一、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 (一)X线的发现:1895.11.8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英国(二)X线的产生:高速运行的电子被物质阻挡即可产生X线。 条件:自由电子群以高速度运行(有方向性)靶物(阳极靶面)(三) X线机的构造 X线管:高真空二极管(核心部分) 变压器系统:高压变压器,低压变压器 操作台及其他辅助配件 (四) X线的特性 1、一般物理特性: ?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肉眼不可见 ?X 线束循直线行走 ?从一点出发越远越分散 2、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1、穿透性(穿透作用):X线成像的基础。 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反之已然。 2、荧光效应(荧光作用):透视检查的基础。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 3、摄影效应(感光作用):X线摄影的基础。 X线胶片(涂有溴化银的塑料膜)→ X线照射(潜影)→显、定影(感光区银离子还原为银沉淀于塑料膜上局部呈黑色,未感光区银离子脱落局部呈透亮的白色)→图像 4 、电离效应(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和防护的基础 二、 X线成像基本原理和影像特点 (一)成像基本原理: 1、基于 X线的特性(与成像相关的特性); 2、被穿透(被检查)物质内部结构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穿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潜在影像:模拟或数字化)须经荧光 屏或胶片(普通或激光)冲洗(或干式)显像处理后才能显示图象; 具有穿透能力的X线穿过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的物质后,剩余X线经荧光屏或胶片冲洗显像处理后,显示出明暗不一、黑白不等的影像; 条件:1、所应用的X线必须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2、被穿透物质内部结构必须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穿过物质后剩余X线在荧光屏或胶片上的潜在影像必须 经过显像处理才能显像; (二)与影像相关的密度概念 ?物质的密度(该物质各元素量的总合);?物质的密度与X线穿透力(反比关系); ?影像的眼观与影像密度:胶片黑(低密度)白(高密度)与荧屏的明(低密度)暗(高密度); ?物质密度与影像密度的人为概念关系(一致和统一);?物质密度相同,厚度对影像密度的影响(厚度与密度呈正比关系); (三)影像的自然对比与人工对比 ?人体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图象称自然对比。如:骨骼、软组织和液体、脂肪、气体等。 ?对缺乏自然对比而用人工方法引入物质后,所产生的对比图象称做人工对比。如:各种造影 (四) X线影像的特点 ?是重叠在一起的复合图象; ?因几何关系图象有放大; ?因投照方向不同或X线中心线不同,可使器官影像发生扭曲、变形和失真; 三、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透视,X线摄影 (二)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感性趣层面的图象; ?软线摄影:用于软组织、乳腺摄影; ?放大摄影:感性趣区的图象放大; ?荧光摄影:将荧光屏图象摄于普通胶卷上; ?计波摄影:用特殊设备将心脏、大血管搏动以波的形式在胶片上显示; (三)造影检查 ?定义:应用人工对比的方法所进行的检查称作造影检查。 1、造影剂:用于人工对比的物质称造影剂: 高密度造影剂:钡剂碘剂 低密度造影剂:空气 O2 CO2 2、造影方法: 直接引入: ?1、口服法:食管造影、胃肠钡餐 ?2、灌注法:钡剂灌肠、支气管造影、逆行胆道逆行肾盂造影、逆行膀胱造影、尿道造影; 间接引入:主要为分泌、排泄性:静脉或口服法胆道造影静脉肾盂造影 3、造影前准备及造影反应处理 ?造影前准备: 1、碘过敏试验(口服、静脉) 2、肠道清洁准备(饮食控制加缓泻法、灌肠法) 3、重视术前谈话与必要的文字协议; ?造影反应处理: 1、医患双方均需沉着应对,置病人以正确体位; 2、根据程度治疗原则:镇静、抗过敏、抗休克、人工呼吸、心脏 复苏等; 3、就近住院观察治疗; 四、诊断原则与步骤 (一)诊断原则: 客观、仔细地分析X线征象;准确、恰当地解析影像病理变化;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1、土地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 定义: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处理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分类:(1)专题土地信息系统它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土地信息系统,为特定的专门的目的服务。地籍信息系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地价管理信息系统。 (2)土地信息系统工具。它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土地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 2、LIS与GIS的联系及区别。 (1)、两者都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2)、LIS具有行业专题特点,GIS具有通用特点。 (3)、GIS面向宏观层次,LIS面向微观层次,业务功能更具体,结果要求更严密。 (4)、GIS图形处理功能较强,LIS属性与办公业务处理能力更强。 3、土地信息定义、特点。 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的总称。 特点:①空间定位特性。②载体类型的多样性。③多属性特性。④动态变化性。 ⑤海量数据特性。 4、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总体说,LIS具有MIS的基本数据输入、分析与输出功能。也具有GIS的基本图形分析功能,还具有特殊的土地信息处理功能。 具体说,LIS主要功能有: (1)土地数据数字化存储。 (2土地数快速处理:分类、检索、排序、统计、图形修改等。 5、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研究内容。 答:土地信息系统是由土地信息数据库、土地信息系统软件、支撑数据和软件的计算机硬件以及操作与管理整个系统运作的用户(人)四部分组成。课本P12 土地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①土地信息的基本理论;②土地信息技术;③土地信息的分析方法、应用模型研究;④LIS的功能与设计;⑤LIS的工具软件研究。课件P53 6、数据库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特点:1.数据的集成性 2.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3.数据独立性

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一、颅脑正常影像解剖 1.头颅CT、MR的正常解剖 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分界:大脑镰、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小脑(小脑半球、蚓部、小脑扁桃体) 小脑与大脑间:小脑幕 脑干(中脑、桥脑、延脑) 脑室系统:侧脑室(额角、枕角、颞角、体部、三角区)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 脑池、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循环: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主要是侧脑室,其次是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很少)-----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 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 ------血液循环 大脑镰:硬脑膜内层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伸入两大脑半球间形成。 CT:正中部前后走行线状高密度区 MRI:中等信号影 小脑幕:水平位于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信号与大脑镰相似。 硬脑膜:增强时明显强化。 蛛网膜:正常时不强化,在脑膜炎或有肿瘤浸润时则可强化。 硬脑膜下腔: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较大腔隙,充满脑脊液。 CT:水样密度 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 2、大脑 大脑半球被覆皮质,深部为髓质和神经核团; CT: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 T1WI上,皮质为灰黑信号,髓质为灰白信号 T2WI上,皮质为灰白信号,髓质为灰黑信号 基底节,丘脑,内、外囊 CT:基底节和丘脑为皮质密度,内、外囊为髓质密度 MRI:T1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黑信号,内、外囊为灰白信号 T2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白信号,内、外囊为灰黑信号 脑干由中脑、脑桥与延髓构成 CT表现:脑干,其周围脑池为低密度 MRI表现:T1WI:神经核团为灰黑信号,白质纤维为灰白信号 T2WI:神经核团为灰白信号,白质纤维为灰黑信号 小脑(天幕分界) CT表现:双侧小脑半球可分皮质髓质、小脑蚓部和小脑扁桃体密度较高 MRI表现:小脑皮、髓质和神经核团的信号与大脑信号相似 3. 重要的几个区: 基底节区(内囊、外囊、屏状核、脑岛) 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鞍上池、桥小脑角。 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勾 丘脑下部:视交叉、视束、灰结节、乳头体、垂体漏斗 4、颅内脑血管的正常X线、MRA及DSA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

土地信息系统剖析

川农土地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整理人:彼时花开时间:2016.5.20 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土地数据:是各种土地特征和现象,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和时域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示。 土地信息:是表征土地系统要素特征与相互联系以及实体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的总称。土地信息系统:是以土地管理决策服务为驱动,在集成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中,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能采用专业模型与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应用和传播多种多维的、动态的土地信息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的特征:1. 空间特征;2. 多维特征;3. 时变特征。 土地信息系统的特征: 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处理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以模型方法为手段,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等能力,能产生高层次的有用的土地信息 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 硬件、软件、数据、用户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格式化、转换及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决策分析;6.显示与输出 第二章土地信息的空间数学基础 土地信息系统使用的几种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城市坐标系、高程参考系统、设备坐标系 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包括哪些? 1:500、1:1000、1:2000、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等11种。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采用的投影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主,1:100万图的是Lambert投影 在我国, 除1:1000000 地形图采用Lambert(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外, 其余基本比例尺地图(1:500 000、1:250 000、1:100 000、1:50 000、1:25 000、1:10 000、1:5 000)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第三章数据源与采集处理技术 线分类法: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级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 编码:是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沟通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图层:是LIS区分空间实体类别的基本储存单位,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同属性结构特征的同类地

最新数字图像处理课件整理精品版

2020年数字图像处理课件整理精品版

第一章 ?课程性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数字图像形成的原理,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着重掌握数字图像的增强、复原、压缩和分割的技术方法,为今后能够从事有关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和技术方法应用等工作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 1. 什么是图像 ?图像可定义为一个二维函数f (x, y) ?(x,y)——空间坐标 ?幅度值f (x, y)——图像该点的灰度(或强度) ?数字图像:坐标x、y和幅度f(x,y)均是有限的离散数值 ?数字图像中每个由坐标(x,y)指定的点称为像素(pixel)。 ?数字图像可看作是由像素组成的二维矩阵。 灰度图像

对于单色即灰度图像而言,每个像素的亮度用一个数值来表示,通常数值范围在0到255之间。 0表示黑、255表示白,而其它表示灰度级别。 通常,三元组的每个数值也是在0到255之间,0表示相应的基色在该像素中没有,而255则代表相应的基色在该象素中取得最大值,这种情况下每个象素可用三个字节来表示。 2.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数字图像进行各种目的的处理 3. 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 空间上:图像抽样 对连续图像f(x,y)进行数字化 幅度上:灰度级量化

x方向,抽样M行 y方向,每行抽样N点 整个图像共抽样M×N个像素点 一般取M=N=2n=64,128,256,512,1024,2048…… 四、数字图像处理的三个层次 ?从计算机处理的角度可以由低到高将数字图像处理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覆盖了 图像处理的所有应用领域 1. 图像处理: 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强调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 图像处理是一个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 2. 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提取和分割,获得目标的客观信息(特点或性质),建立对图像的描述; ?以观察者为中心研究客观世界; ?图像分析是一个从图像到数据的过程。

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个人总结)

医学影像学上课重点(个人总结)医学影像学涉及成像原理较多、复杂,影像设备也是层出不穷,要想将整本书的内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不难,以下是我上课时的一些体会: 在学影像学前最好把解剖再复习一下,特别是没有学过局解和断层解剖学的,最好课前自学一下(相当有必要) 总的来说影像学考试X线检查是重中之重,X平片的阅读也是每个医学生都应该掌握的,CT现在在医院也应用的相当广泛,特别是对于某些系统的诊断(如神经系统)应用价值较高,MRI目前来说检查费用比较贵,机理也比较复杂,普通医院还未普及,因此考试也不占分不多。 绪论+影像诊断学总论: 掌握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的概念 掌握X线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理解X线图像特点(灰阶图像) 掌握人工对比的概念和目的 掌握放射防护的原则:屏蔽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 了解影像学的发展历史 简单了解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在诊断中的各自优势与不足 (超声成像最后单独列出) 骨骼肌肉系统:(骨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多而复杂,影像检查是较常用的诊断方法,在考试中占分也最多,因此多花些功夫绝对值得!) 骨肌系统中以X线诊断为重点,而重中之重是各疾病的X线表现,而CT 主要用于解剖关系较复杂的部位,一般考试不作要求 掌握小儿骨的特点,考试比较喜欢考,其中骨干、干骺端、骺、骺板任何一个都有可能会考名词解释 掌握骨龄的概念及意义 骨肌系统基本病理变化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骨质疏松感念、常见于哪些疾病(后面同前),骨质软化,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异常、骨质坏死

掌握Codman三角的概念、常见疾病 掌握骨折的概念、了解其分类 掌握儿童骨折的特点、掌握骺离骨折、青枝骨折、Colles的概念 掌握椎间盘脱出的X线表现 掌握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X线变现晚于临床2周)、与慢性骨髓炎的鉴别 掌握骨结核主要X线表现、主要特点,其中又以长骨和腰椎结核更为常见和重要,,掌握气骨概念 掌握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表2-1,掌握骨巨细胞瘤常见发病年龄、好发部位,X线表现可能考问答题 掌握骨肉瘤好发年龄、部位、性别、等临床特点,X线变现可能考问答题熟悉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分型与原发骨肿瘤的鉴别 熟悉关节的正常影像表现 掌握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临床特点、X线表现,二者的主要鉴别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中以肺部的病变为重点 掌握几种常规摄影体位 熟悉肺正常影像学表现,肺野、肺门、肺纹理,掌握肺纹理的组成 掌握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临床特点、X线表现 掌握肺实变、空气支气管征得概念 掌握空洞、空腔概念,病理基础,X线表现,掌握厚壁空洞、薄壁空洞、虫蚀样空洞概念 掌握结节与肿块的概念,常见于哪些疾病 熟悉中大量胸腔积液的X 线表现,常见于哪些疾病,熟悉少量胸腔积液X 表现 掌握气胸的X线表现 掌握支气管扩张主要临床特点、X、CT表现 掌握大叶性肺炎好发年龄、病原菌、主要症状等临床特点,X、CT线表现,与小叶性肺炎的鉴别,熟悉小叶性肺炎X线、CT表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