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必修四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然后谈谈对李清照的理解,最后由老师补充相关生平资料。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品读诗词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掌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

2、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第四部分——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紧接着我将要说的是“教学过程”,分五步走。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菊花台》歌曲,引入课题,从黄花入手,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

之所以设计这样开头,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一情境和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让学生

更容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二、诵读感悟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读环节,,每次诵读会有不同体会,步步深入,品味意象,体会词境。我首先是进入一读——初品诗情环节,将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诵读、听读、再次配乐朗读等方式把握两首词的不同愁绪,然后提问:为什么一般黄花别样愁?用一个字概括两首词的情感?学生在初品诗情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愁”。接着进入二读——细品词境环节,这一环节重在品味意象,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来探究对比分析两首词中的黄花意象,学生结合老师展示的李清照生平资料进行分析。老师做补充。之所以设置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学会知人论世。探究完本问题,我会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除了黄花外,两词中的共有意象还有哪些?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这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酒、风、黄昏、雁、梧桐、细雨等意象。品评词人借意象来表达情感。最后进入三读——再品诗蕴环节,这一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自读比较两首词中愁绪的不同。这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感受两首词中愁绪的不同,突破本课教学重点。接着我会总结到:从黄花意象背后,我们读出了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和主人公愁苦的情状,体会到了诗句意象背后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里第一个象和景指诗词意象浅层的形象,第二个象和景指诗词意象深层的情感和思想。我们赏析诗词,一定要读出它的深层内涵。

三、探究提升

指导完诗词鉴赏方法,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升活动: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让学生用这种结

构:句子+联想+角度或修辞。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做示范,学生

试做。同时这一活动的完成就实现对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我会以下面一段话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比赏析,我们体会到作者早年的“愁”是相思闲愁;晚年的“愁”则是在历经国破家亡夫丧后的悲愁。真是“一般黄花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赏析意象,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把握情感主旨。

请同学们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让我们在吟咏背诵中结束对本课的学习。

通过课前预习和当堂的反复诵读、赏析理解,学生背诵本词已没有多大障碍,

这样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3,教学目标2则贯穿在整节课的诵读赏析中,教学重

难点的依次突破,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后,本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我会安排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

1.你对本课还有别的疑问和理解吗?请写成小论文,如果没有请任选一首词改写成散文。

2.积累有关黄花、梧桐、黄昏、酒、雨等意象的诗句,体味这些意象在古

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语文获奖说课稿(共5篇)

篇一: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嘉峪关市一中张红丽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 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③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三。 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 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紧接着我将要说的是“教学过程”,分五步走。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菊花台》歌曲,学生欣赏完我会问:为什么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比较熟悉,可能会想到铺满皇宫的菊花,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我会顺势总结到: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对已逝辉煌的伤感②对生命凋残的悲悼。“花”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有以花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导读: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酒意诗情谁与共”。《李清照词两首》在必修四第二单元。《醉花阴》《声声慢》虽同为言愁,但情调有别,前者属“闲愁”,后者属“家国之愁”。 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已系统了解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并初步形成了诗歌鉴赏的能力。 因而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以诵读为纲,以分析为线,知人论世,解读李清照之“愁”。2.揭开神秘之纱,探究相关意象的丰富内涵。 3.两词对比鉴赏,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其中,两词对比阅读,感受二者“愁”之不同为重点;挖掘词中意象丰富的内涵为难点。 有一位女子,用自己的灵性穿越古今,用自己的艺术在水星的环形山上留下美丽的名字。在她的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娇羞俏皮:“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她的笔下,夫妻间的相思是如此浓烈、难以开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让我们回到1000多年前,和这位被誉为“一代词宗”的女子握一下手,谈一下心。借此导入新课。

让学生初读感知,把握情感基调,体悟出“愁”绪。 在此基础上再次自由诵读,寻词中之愁(寻愁)。 《醉花阴》开篇言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直抒胸臆,景中有愁,愁中有景。继而又有铺叙白描之景,比喻灵动之词,句句含愁,愁思不绝。 《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以看似平静之语道出心中不堪承受之愁,在词尾喷薄而出。其他词句亦句句愁思缭绕,令词人深困其间,不可开解。 在“愁”之基调上再次诵读词作,以“怎样表现愁?”为中心,互相质疑解疑,紧扣文本、感知意象,达到“析愁”的目标。 意象是情感的寄托,引导学生从意象看端倪。本文所选意象均被愁思笼罩,而且符合传统审美标准,可引导学生激发记忆库,回顾总结含有“东篱”“酒”“黄花”“雁”“梧桐”等意象的相关诗句并探究拓展其丰富内涵。 如意象“梧桐”:“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显示梧桐“孤然傲立,品行高洁”;“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更显梧桐“伉俪情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则代指“愁闷苦思”。诗歌虽然含蓄,但并不神秘,因为情感在诗歌意象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由此完成本课教学难点) 叠词运用是《声声慢》的一大特色,也是愁思的集中体现处。可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效果。(就此完成“析愁”目标) 在“析愁”基础上联系背景探究“为何而愁?”并进一步比较两词“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永安附中语文组的苏娇。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首先是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3课《辛弃疾词两首》中的第二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辛弃疾词两首》是高一必修模块最后一篇讲读的诗词。这首词之前的几首词主要是老师引导学生赏析,教学生从什么角度,如何抓住重点精读。柳永词重在领会婉约风格、苏轼词重在体会豪放风格。在此学生已经基本明确诗词要反复诵读体会,学会欣赏其思想内涵、艺术手法。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辛弃疾这个人及词作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学生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领略辛弃疾的悲壮慷慨的豪放词风,感受他壮怀激烈的爱国之心。 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将辛弃疾词两首进行对比,学习知人论世的诗词鉴赏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 其中,这三个目标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用典是本课是难点,没读懂这些典故根本无法领悟作品。 接下来是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本节采用诵读法、提问讨论法、点拨法、对比法、讲练结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学法: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诵读、讨论、想象、拓展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下面我将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1、课前准备 课前我会印发施蛰存的《永遇乐》赏析。(材料见教参71页。)让 学生熟读这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用典是本课的难点,没读懂这些典故根本无法领悟作品。所以学生通过读这篇文章,再品读优美散文的同时,可以深入领略辛词的内涵,还能感受诗词赏析的写法,借助这些赏析材料,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导入

7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7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 计 7 李清照词两首 课文研习 一、要点解析 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 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以“薄 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沉郁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独守空闺,备觉无聊,度日如年,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至此,虽然没有言明,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

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 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其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可以想像雨点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李斌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 一、说教材 《李清照词两首》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这是一个宋词单元。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清照词细腻、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这两首词属于略读课文,计划一课时完成。 两首词创作于李人生不同阶段,其思想也大不相同,取来比较阅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二、说学生 通过初中及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宋词的发展及流派已经有了大致的认识,而李清照的词在初中阶段也出现过,比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但是,学生对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与其创作风格的转变普遍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在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内补充李清照的人物遭遇非常必要。 高二阶段的学生,对于古代诗歌赏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

意象的理解和意境的感受能力还需提升。 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和学情特点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朗读,直至能诵。 2、感知内容,解读意象,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人生遭遇与创作风格的变化的关系(重点) 3、比较两首词的意境与词人的心境(难点)。 三、说教法 本课将通过情境法、诵读法、引导提问法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将词人所处背景与词中情感相联系,共同探讨产生的原因及不同的意境表现,从而掌握诗词比较阅读的方法 四、说过程 (一)预习指导 通过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前对两首词的生子生词,词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扫清阅读障碍,理解词义。 (二)情景导入 展示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引出古人之“愁”,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游子之愁,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思亲之愁,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感时伤春之愁,创设愁苦情景,过渡到李清照之愁。 (三)寻愁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尼勒克县第一中学活页教案(表一) 课题:李清照词两首授课时间: 课型:课时: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品读诗词的方法,即通过抓关键词“愁”和意象来深入品味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掌握古诗词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词的感情基调、词风;进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抓住六大意象,鉴赏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最终深味诗词的灵魂,即词的情感;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加深对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有情感地朗诵诗词; 2.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词中的意象,进而把握诗词的内在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菊花台》歌曲、《醉花阴》《声声慢》朗诵、《秋窗风雨夕》背景音乐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一、导入: (课前播放菊花幻片灯,配以周杰伦的《菊花台》歌曲,意 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 之中。) 师:歌中唱到“菊花残,满地伤?菊花就是黄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位善用“黄花”表达情思的人,《菊花台》中的菊花意象就是对古诗词中黄花意象的继承。 李清照在一个秋雨点点滴滴的黄昏,看着满地堆积残损的黄花正伤怀,听着急风细雨吹打梧桐的哀乐,又想起那声声凄厉的雁鸣,不觉悲从中来,百感交集,写出了饱含苦涩愁情的词作《声声慢》,而在《醉花阴》中她写黄花则是一句肝肠寸断的“人比黄花瘦”,同样的黄花词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从黄花入手,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 二、一读--- 初品诗情 生自由读——范读——个别读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诵两词(点拨字音句读情感)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生初感诗人情感。

最新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1)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嘉峪关市一中张红丽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③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三。 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2.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 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 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声慢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如梦令》)播放ppt 1展现词内容《如梦令》) 2.一曲如此动人心肠的《如梦令》,跨越悠远的时空,久久的在我们的耳畔回响。轻拂历史的尘烟纱幔,在三千年诗词文学中,将愁情抒写到极致的,恐怕 要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然而要真正体味到她的一腔愁绪,却“怎一个愁 字了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声声慢》,与它相知,聆听易安居士的深 情倾诉吧 ppt2 【板书课题作者】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涵咏词韵 1.学生自由吟咏诗词(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吟咏一遍诗词,一会请几位同学朗 读一遍) 学生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学生稍作评价;教师引导点拨(见课本) 2.录音范读,体会该词意境(要求: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读、重读。)PPT4 3.学生齐读(注意读准节奏,尽量融入感情,读出感觉) 问:你听出了作者的倾诉吗?词人在向我们倾诉什么呢?——愁PPT5 四.了解作者 那么词人李清照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写出如此哀怨的词作呢?下面我 们一起来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背景。PPT6 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更有助于我们对于诗词内容的把握,下面请同学们联系 词人的生活遭遇再读一遍这首词。 五.导学案基础知识(抢答) 1、正字音 2、辨字形 3、释词义 六.合作探究 (一)、下面各小组通力合作探究以下3个问题。 1.《声声慢》以七组叠词开篇,试分析这三句所抒发的情感。Ppt9(—音乐美、增强感情) 2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诗人的愁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的呢?找出意向并 完成表格 ppt10 (二)词人的愁是铺天盖地的,并且将这漫天愁思进行了细细的纺织。 以景衬愁以动显愁用心绘愁愁语即情语 下面大家再诵读一遍课文,在诵读的过程中仔细品味,加深理解。 引导:一首《声声慢》将易安居士晚年凄苦情愁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是个心理 细腻,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的高手,我们不妨走进易安居士另外两 首词,来品味另一番愁情吧。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后半学期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安排学生在课前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两词。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①背诵这两首词,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②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因《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依据这两点所以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二,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③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因此我确立了教学目标三。 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紧接着我将要说的是“教学过程”,分五步走。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菊花台》歌曲,学生欣赏完我会问:为什么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比较熟悉,可能会想到铺满皇宫的菊花,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我会顺势总结到: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对已逝辉煌的伤感②对生命凋残的悲悼。“花”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刻的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3篇

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说课这一概念提出于1987年,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精心为大家 整理了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省级说课一等奖《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1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我说课的结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说教学理念; 2说教材; 3说学情; 4说整合点, 5说教学设计; 6说教学反思。 第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借助信息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缩短作 品与学生的时代差距,以最新鲜的画面和最生动的感官冲击,将学生直观形象地 带入知识的殿堂.我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并根据学情制定以下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把握词 人的思想情怀和创作风格。教学难点:交流合作——通过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 识空间,感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为此我制作了《李清照——声声慢》专题网站,我网站的特点是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包括关于作者,同学们在网站上可以了解到李清照的生平,词的常识,

欣赏到优美的Flash朗读。图片中心,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李清照故居的图片,诗词赏析包括点绛唇赏析、蝶恋花赏析、声声慢赏析、醉花阴赏析等。研究论文精选近年来李清照研究方面的论文,给有探究能力的学生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例如《浅谈李清照诗词的情感色彩》、《论李清照词之用典》等。还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的《百家讲坛》栏目。配以优美画面的李清照词全集。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一)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浏览网页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搜集的图片,影音资料和赏析文字,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清照,从而把握作品与生平之间的联系。为合作探讨打下基础。 (二)拓展知识空间利用网络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声 声慢》一人一篇,而能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以点带面,深入走进李清照,走进宋词,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积淀 (三)有利于创设自由浓厚的研讨氛围。中学语文是我利用学校内网搭建的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广泛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评价,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图片就是论坛的截图)以上三点是我的信息整合点与整合方法。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主要包括五个环节的内容:论坛导入、诵读感知、自主探究、交流研讨、写作延伸。

李清照词两首获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背诵这两首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二、新课导入 三、诵读感悟 四、品读探究——赏析意象 1、对比赏析《醉花阴》《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 2、自读并比较《醉花阴》《声声慢》中愁绪的不同 3、作者还通过那些意象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愁绪,请同学们再读两词,选出你喜

欢的词句及意象,从深层赏析两词,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试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以“我”开头进行描述。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3.利用早读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这两首词。 二、新课导入 请大家欣赏歌曲《菊花台》,歌词中为什么说“菊花残,满地伤”?菊花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家可能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比较熟悉,铺满皇宫的菊花象征着宫廷军变的失败,生命的凋残消逝……所以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对已逝辉煌的伤感②对生命凋残的悲悼。“花”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有以花喻女子美貌的习惯,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黄花也无例外地成为这一习惯借用的对象,菊花就是黄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位善用“黄花”表达情思的人,《菊花台》中的菊花意象就是对古诗词中黄花意象的继承。 李清照在一个秋雨点点滴滴的黄昏,看着满地堆积残损的黄花正伤怀,听着急风细雨吹打梧桐的哀乐,又想起那声声凄厉的雁鸣,不觉悲从中来,百感交集,写出了饱含苦涩愁情的词作《声声慢》,而在《醉花阴》中她写黄花则是一句肝肠寸断的“人比黄花瘦”,同样的黄花词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从黄花入手,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 三、诵读感悟 首先请同学们听名家诵读,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读音和断句,请大家自由诵读,我们齐读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定)

《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李清照词两首》,这是高一第二学期必修四的学习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篇目,这一单元选编的是宋词,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李清照的词《醉花阴》《声声慢》放在最后,属略读篇目,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的作品,抒发“相思闲愁”,《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的名篇之一,将重点赏析,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夫丧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本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深入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学情介绍 通过本单元前面六首词的学习,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已有了大体认识,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这一点对学生学习本课是很有利的,但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如果不了解词人的人生遭遇就很难把握两首词中深层的感情内涵。 针对学生学习本课的不利因素,我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然后谈谈对李清照的理解,最后由老师补充相关生平资料。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品读诗词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掌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 2、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第四部分——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将通过诵读法、情境法、对比探究法来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紧接着我将要说的是“教学过程”,分五步走。 第五部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菊花台》歌曲,引入课题,从黄花入手,感悟一般黄花别样情。 之所以设计这样开头,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一情境和导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氛围,让学生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重阳节祝福语】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以下是分享的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⑴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⑵“寻寻觅觅”三句:此词起拍连用十四叠字,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实,此十四叠宇,既是李请照的独创,亦有

其对韩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诗中“凄凄恻恻又微颦”等句的一定取义和隐括。 ⑶乍暖还寒: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谓天气忽冷忽暖。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⑸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⑹“雁过也”三句:化用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夜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⑺黄花:菊花。 ⑻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言无甚可摘。谁:何,什么。 ⑼怎生:怎样,如何。 ⑽这次第:这情形,这光景。

辛弃疾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说课材料

辛弃疾词两首翻译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远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吴地产的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然而)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我来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我一个人孤独地在陋室里若有所失地东寻西找,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找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只有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却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可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看见北雁南来,就自然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同采摘啊!我只能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这样怎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天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滋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优质课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公开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掌握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②过程与方法: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 学习方法:比较阅读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对联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幅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写的是谁?就是李清照,一位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指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漱玉集》是她的词集;《金石录》是她和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集子(清照和明诚都酷爱收集古玩字画);“文采有后主遗风”指她文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 那么我们在初中学过她的哪些作品呢?请大家一起来背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写在李清照少女时期,从词作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少女时代常常和朋友一起饮酒游玩,过着幸福无忧的快乐生活。是呀,生活是那么美好,年轻是那么可爱。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怀恋! 然而,法国作家缪塞却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但读到了千古文人的真性情,也读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的李清照尤其善于写愁、写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走进她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吧! 2:易安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今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精品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李清照词两首》说课稿精品版

语文“说课”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讲的篇目是《李清照词两首》,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 《李清照词两首》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第_四__册第_二_单元第_4_课。这个单元是__诗词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学习本文有助于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领略婉约词风,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感受婉约词的风格,品味词的意境。 2.把握词人思想情怀,体味词中蕴涵的细腻情感。 (2)能力目标:1.学会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2.学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词中意象的特点,把握词人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影像资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 5、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 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 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 书善文。 2.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 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 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 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 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3.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4.关于《醉花阴》 《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 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 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中、玉枕上,难以 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 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 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