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定量分析实验规范操_1_..

定量分析实验规范操_1_..

定量分析实验规范操_1_..
定量分析实验规范操_1_..

定量分析实验规范操作

1、滴定管用其使用P30—33

滴定管是在滴定过程中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玻璃量器。常用的有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使用过程:

准备{检漏、涂凡士林等→清洗(洗液、自来水、去离子润洗三遍、待装液润洗三遍)、排气泡、调整液面、初读数}→滴定→读数→复原。

重点:

清洗:

视情况先用洗液、自来水及蒸馏水洗净后,要用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润洗时,可装入5~10mL洗液,双手平托滴定管的两端,不停转动滴定管,使洗液润洗滴定管的内壁,洗完后,溶液分别从两端放出。

装溶液:

要直接从原试剂瓶中装入滴定管以免溶液被污染或被稀释;每次滴定从“0”刻度附近开始,即滴定完一次后要加液调整到“0”刻度附近再进行第二次滴定,以减小由于滴定管管径不均匀引起的误差;检查并排出活塞附近(或橡皮管内)的气泡。

滴定:

碱式滴定管的手的用力点在玻璃珠中心偏上,用左手操作要捏玻璃珠的右上方的橡皮管然后用力挤玻璃珠,使玻璃珠移向手心一侧,溶液就可从玻璃珠旁的空隙流出。不要捏玻璃珠;也不要使玻璃珠上下移动;不要捏玻璃珠下部的胶管以免空气进入在尖嘴形成气泡,影响读数;使用酸管时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手心弯曲,其余三指控制旋塞的转动,握活塞的左手手心不能碰到活塞,否则会将活塞顶出而漏液。滴定前必须去掉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残余液滴,读取初读数。用右手拿住锥形瓶颈,使溶液单方向不断旋转。

加液速度,一般开始时可稍快(不超过每分钟10mL,每秒3~4滴),见滴,不要成水线,接近终点时,改为一滴,每加一滴都要摇匀,最后每加半滴摇匀。

终点前,需用蒸馏水冲洗杯壁或瓶壁,再继续滴到终点。

读数:

常量滴定管(25mL和50mL)应读准至0.01mL。取下滴定管读数,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住滴定管上端,滴定管自然垂直,眼睛平视凹液面读数。滴定管夹在滴定架上,很难确保滴定管的垂直和准确读数。

复原:

用完后要清洗干净,倒置于滴定管架上。

使用滴定管常见错误

1洗涤:

用蒸馏水洗净后不用待装的溶液润洗就直接加待装液;

2装液:

将待装液倒入烧杯或其他容器再装入滴定管,即不从待装液的试剂瓶中直接装入滴定管(二传)。

3不赶气泡;滴定完一次后,不加回零刻度附近就开始下次滴定;4读数时不从滴定管架上取下滴定管读数,踮着脚或蹲着读数;用两只手握着滴定管读数,滴定管管身不垂直;读数时管尖挂有液滴。

5滴定操作(手的姿势):

碱管捏玻璃珠或玻璃珠的下方橡皮管或上下移动玻璃珠;酸管的手式不按标准要求,用拇指和食指直接转动活塞柄;手离开活塞,任溶液自流;只看滴定管刻度变化,不注意锥形瓶中反应的进行;滴定速度控制不好,过快成线,过慢;近终点时不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壁。

2、移液管及其使用P33—34

移液管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常用的有胖肚移液管和刻度移液管。

使用过程:

检查→清洗(洗液、自来水润洗三次、待装液润洗三次)→移取。

重点:

检查:

移液管是否破损特别是管尖和管口,看移液管上的文字说明。

清洗:

经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3次后,用吸耳球吹移液管内使管壁的水滴流下,并用吸水纸吸干移液管上的水,再伸入待移取的溶液中吸取少量溶液,此时不要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溶液,取出移液管,双手平托移液管的两端,不停转动移液管,使溶液润洗移液管的内壁,润洗过的溶液应从管尖放出,用待取液润洗内壁3次,以保证移取后溶液浓度不变。可以用待转移溶液润洗后的烧杯装待转移液,再用此来润洗移液管(公用溶液或溶液比较多时)。

移取: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一般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部分,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以防吸空(吸液时,注意管尖的位置,随着液面下降,要及时调整管尖的位置),也不要伸入太深(移液管外挂液太多若带入受液器引起误差)。当溶液吸至标线以上时,迅速用食指紧按管口,将移液管取出液面。

左手使试剂瓶倾斜约45o

,右手垂直地让移液管尖紧靠液面以上的瓶壁(移液管外部的溶液可流下到管尖,管尖的液滴靠在瓶壁,不多带溶液过去),微微松开食指,待液面缓缓降至与标线相切时,再次按紧管口,使液体不再流出。把移液管移至接受

容器上方,倾斜容器使其内壁与移液管尖接触,松开食指让溶液自由流下,待溶液流尽后再停10~15 s(使内壁的挂液流下),使移液管管尖靠在容器内壁上右手捻动移液管原地转一圈(滴定管尖部做的不圆滑或不均匀,因此靠在接受器壁的滴定管尖的部位不同,留在滴定管尖内的溶液体积不同会引起平行测定误差),再取出移液管。不能把残留在管尖的液体吹出,除非管上注有“吹”的字样。

刻度移液管的使用方法相同,但移取溶液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尖端处,如用总量为2mL的移液管移取0.5mL溶液时,应从管的上端“0”刻度处开始放到0.5mL处,而不是从“1.50”刻度开始到放完。

使用移液管常见错误

1洗涤:

蒸馏水洗净后,移液管内外带有水珠就伸入待移取液中;用蒸馏水洗净后不用待移取液润洗;

2看错移液管刻度,移取溶液体积错误;

3取溶液时,用拇指盖移液管管口;移液管管尖伸入待取液容器太深或底部;液面上升到刻度上后调整移液管的液面时,管尖没离开液面或管尖离开液面但管尖不靠瓶内壁;4放溶液:

移液管倾斜;用吸耳球吹;放液时管尖没靠受液器内壁、放完液后没有停留15s、没转动360°;

5使用刻度移液管时用管尖部位;

6移液管随意放在实验台面上。

3、容量瓶及其使用P34—35

容量瓶是一种主要用来配制标准溶液或稀释溶液到一定体积的量器。

使用过程:

检漏→清洗(洗液、自来水、去离子水润洗三次)→溶液转移→预混→定容。

重点:

检漏:

在瓶中加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将塞子转动使用配合紧密,将瓶倒立2 min,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渗水。然后将瓶塞转动180度后再检查,仍不渗水即可使用。

清洗:

洗液洗、自来水洗干净、去离子水润洗三次。

转移溶液:

在用基准物质准确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需先把准确称量的固体

物质置于一小烧杯中溶解,然后定量转移到预先洗净的容量瓶中。转移时一手拿玻棒,一手拿烧杯,在瓶口上慢慢将玻棒从烧杯中取出靠着烧杯嘴,将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磨口以下,玻棒下端靠容量瓶内壁,慢慢倾斜烧杯,使溶液沿着玻璃棒和容量瓶的内壁流下。当溶液转移完后,玻璃棒仍靠着烧杯嘴并逐渐上移的同时慢慢地将烧杯直立,将玻璃棒放回烧杯中,此时玻璃棒不要靠在烧杯嘴。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烧杯3~4次,洗出液按上法全部转移入容量瓶中。

预混合:

因容量瓶定容后留下的空间很小,不易混合均匀,故稀释到容量瓶容积的时,直立旋摇容量瓶,使溶液初步混合,此时不要盖盖子。

定容:

继续稀释至接近标线时,改用滴管逐滴加水至弯月面恰好与标线相切(热溶液应冷至室温后,才能稀释至标线)。盖上瓶塞,将瓶倒立,待气泡上升到顶部后,再倒转过来,如此反复十次以上,使溶液充分混匀。

按照同样的操作,可将一定浓度的溶液准确稀释到一定的体积。

使用容量瓶常见错误

1定量转移的基本操作:

配溶液时玻璃棒放在烧杯嘴部位,或随便乱放桌上;用玻璃棒引流,玻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口,溶液外流;

2预混合:

用蒸馏水稀释到容量瓶容积的,不预混合或盖塞子,倒立摇瓶。

3定容:

稀释到接近刻度线,用多个手指握容量瓶定容;容量瓶放在桌上或试剂架上,蹲着或踮起脚看容量瓶的刻度。

4、分析天平及其使用P25--29

天平是化学实验室里最重要的称量仪器。

在称量过程中,称一份样品需读两次数,故称量误差为感量的两倍。

1称量的一般程序

①取下天平罩,叠好置于天平箱顶,将所有需用物品有序摆放。

②检查天平内部是否干净、各部件是否正常,检查天平的水平位置。

③开机(短按ON键)、称量。

④天平复原:

称量结束后关闭天平(长按OFF键),确定已无任何物品留在天平的

托盘上后,关上天平门,关闭电源,罩好天平罩,放好凳子。

⑤登记。

2称量的方法

a、直接法(增量法):

该法适于称量不易吸湿且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发生作用的、性质稳定的粉末状样品。

调好天平零点,将称量盘上放折成簸箕状的称量纸,准确称重,去皮。用药匙往称量纸里逐渐加入试样至与所需质量相近,关上天平门,准确读数,数据记录在预习报告上。(过多时可取出,但不能再放回试样瓶中),准确读数。

b、差减法(减量法):

适合称量称取时易吸水、易氧化或易与CO

2起反应的物质。

用小纸条拿取称量瓶,放入天平中,称重,记下读数1。取出称量瓶,用瓶盖(用小纸片包着瓶盖柄)轻敲瓶口外缘,使试样缓缓加入接受容器中。至接近所需质量时,继续轻敲瓶口外缘,同时逐渐竖直瓶身。再次称量,两次称量的差值即为所称样品的质量。差减法称量时若倾出样品不够时可重复上述操作,而过量太多则只能弃去重称。同时,如称量过程中有试样落在接受容器外,也必须弃去重称。

清零或去皮法:

可在称出称量瓶质量(含样品)后,按“O/T”清零(去皮),然后取出样品,读数此时为负值,其绝对值就是样品质量。大学化学实验G常用此法进行称量。

天平称量常见错误

1、将湿的容器(如烧杯、锥瓶、容量瓶等)直接放入称量盘中称量;读数时只把称量瓶身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盖子不盖上。

2、手直接接触称量瓶和xx。

3、读数时不关天平门。

4、差减法称量时加太多样品;差减法称量时称量过程中有试样落在接受容器外,不重称。

5、数据记录在随意的纸上、瓶上、书上、手上等。

7、有效数字:

记录不到四位。

8、称量结束不复原,即样品洒落在天平内不清除;不关天平门;不登记;天平罩不罩上;凳子不放回原位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