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策工具选择与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

政策工具选择与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

政策工具选择与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

作者:曾军荣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刊名:

理论探讨

英文刊名: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年,卷(期):2008,(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0条)

1.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2(06)

2.Salamon,Lester M.Odus V.Elliott The Tools of Governance: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2002

3.Peters,B.Guy.Frans K.M.van Nispen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s:Evaluating the Tool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8

4.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 1995

5.Howlett,Michael.M.Ramesh Studying Public.Policy: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1995

6.陈恒钧.黄婉玲台湾半导体产业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径 2004(75)

7.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1993

8.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 1994(03)

9.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2(08)

10.孙军民中国国家能力研究 2000(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刘广香浅析我国公共管理的社会化-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6(10)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既是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涵义,接着分析了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途径.

2.学位论文陈东方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研究2005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育程度和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政府管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社会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谓公共管理社会化,就是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要改变传统的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政府,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之目的。其本质就是要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政府管理的现代化,使政府的能力和作用、政府规模和社会需要相适应。

本文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阐述了公共管理的涵义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涵义。其次,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客观要求,政府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三个方面来阐明在我国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再次,从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现状;最后,从四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在我国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思路: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放权还权于社会;扩大市场主体准入

,放松对市场的限制;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社会化改革对我国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但如何在我国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的弱化或取消,社会的一切事务都要由政府亲自筹划与实施,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权力高度集中、无所不包,无所不为的大政府。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许多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完成,应通过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来实现,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府精干、高效和廉洁,降低成本和培育社会自治组织,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3.期刊论文龚静怡西方公共管理社会化简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面对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不利,以英国行政改革为起源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波及全球,强调政府把应由市场管理的一部分职能转交市场,以提高行政效率,这对中国公共管理的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4.学位论文王杰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管理社会化研究2009

公共管理社会化,是西方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公共管理社会化,就是指政府在实施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变传统的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政府,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之目的。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公共选择理论,二是新公共管理论。国外公共管理社会化主要有合同承包、放松规制、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社区化和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这五种形式,国外公共管理社会化给我国提供了重要启示。公共管理社会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有利于精简结构,减轻财政压力;有利于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民主

;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六个方面。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主要有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引入市场机制、转移政府职能、放松市场限制,扩大准入、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四个方面入手。而公共管理社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主要从突出服务行政、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推行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实施行政公开透明制度、注重行政成本和绩效评估五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公共管理社会化模式的思路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通过政治社会化培育市民社会;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放权还权于社会;推进社区建设;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建立与完善公共服务制度。

5.学位论文许松乔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基础问题研究2007

政治发展民主化,公共管理社会化、经济改革市场化是我国当前改革的三个基本方面。在我国当前政治改革久滞不前,而经济改革又面临瓶颈,大力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对于打破当前的僵局,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有效授权是关键,而有效授权的前提是民众和非政府

组织有能力和意愿来接受授予的权力。因此,培育和发展民众自主性和非政府组织自治能力,是有效授权实现的基础。本文采用类比归纳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和授权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培育发展民众自主性和非政府组织自治能力的一些建议。全文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一、介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该部分从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认识着手,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共管理的模式、特点、及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有效授权的基础是民众的自治意识和非政府组织的自治能力。

二、分析了我国当前民众自治意识和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该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证入手,介绍了我国当前民众自治意识和非政府组织发展和所面临的困境,并深入分析了阻碍其发展的深层原因,国家对其认识不到位,法律制度安排缺位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

三、提出了培育发展我国民众自主意识和非政府组织的对策。对非政府组织:首先改革准入制度,其次改进管理制度,再次改进监督制度,第四要建立竞争机制,最后激励机制。对培育民众自主性则分为培育其公共精神和扩大政治参与两部分来阐述。

总之,培育发展民众自主意识和非政府组织自治能力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前提。只有民众具有良好的自主意识、非政府组织具有良好的自治能力,我国的公共管理社会化才能顺利推进,有效授权才能实现,才能最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6.期刊论文高秦伟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行政法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

公共管理社会化是参与型行政理念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具体实践,我国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借鉴这一做法.同时,公共管理社会化也对行政法带来了许多影响,我们应该深入研讨,应对公共行政的发展.

7.学位论文安建增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供给行为探析——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前提条件2006

在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社会化已成客观趋势,政府逐步退出微观的社会管理和基层的公共事务,而在全局上的关键事件中承担更多的责任: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非政府公共组织作为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组织载体,是公共管理能否真正社会化的前提条件,其成熟与否,决定了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所以,讨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供给问题对于现实的发展显得较为重要。

目前学界在讨论非政府公共组织出现并发展的原因时,多认为政府对公共管理领域的选择性退出,给予非政府公共组织一定的社会空间和资源空间是非政府公共组织进入社会的前提条件。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非政府公共组织产生的另一个侧面:社会也有着相当的主动性,政府退出的同时,若没有社会的跟进,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供给机率不会太高。本文从历史发展视角和地区比较视角分析得出:社会自主性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国家(地区)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供给可能性之大小;社会自主性包含有社会自主性格和社会自主能力两个层面。

社会毕竟是由一个个个体所组成。具体到某个体层面上,又是怎么样的昵?本文认为:只有理性公益人才可能供给真正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但是,现实中又不乏有理性经济人供给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情况,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规范措施来规范其行为,实现理性经济人向理性公益人的转变。

我国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官办”非政府公共组织,如各类事业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等。它们虽由政府举办,但在运作方式、职能范围等方面都不同于政府。并且,在我国,这些组织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讨论政府供给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相关问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初始过程,在本质上是对国家权力垄断性的消解

,因此,政府往往是其抑制性要素;当国家能力不能够提供满足所需的公共物品需求量时,政府会允许甚至自己启动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初始过程。

政府本身仅仅是一组织架构,体现的是一种用合法强制性方式获取资源、提供社会公益的公共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则表现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政府公务人员(称“政府人”)的行为。对于政府组织来讲,我们可以设定为其是绝对“公共”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政府人那里,则很难保证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是“全心全意为公益服务”、舍弃“小我”而追求“大我”的。正是政府与政府人之间有可能存在的性质差异,决定了我们还必须从微观层次上——政府人这一角度来讨论政府供给非政府公共组织这一问题。政府公益人与政府的本原特性相符合,这也是其在合适的时候供给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本原动机。同时,政府经济人的存在使得我们还必须采取措施矫正其对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供给行为。

在我国目前提高非政府公共组织供给行为的发生机率需要:一是提高政府的合作性。二是规制非政府公共组织替代模式的建立。三是社会自主性的提高。四是社会包容性的提高。

8.期刊论文陈永钊.李长江.冷树青.Chen Yongzhao.Li Changjiang.Leng Shuqing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转型的渐

进性-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9(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管理开始了社会化转型的征程.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具有突出的稳步推进、巩固发展的特点,它充分考虑社会结构变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深刻体现出稳定、改革和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渐进转型成果显著,应充分肯定与发扬.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9.学位论文黄祎长沙市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200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和逐步完善,政府机构的职能正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企业,也由传统的一元化的国有形式向多元化的公司制发展。如何适应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如何加强和创新新形势下出现的多元化企业的档案管理,是政府职能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个亟待解决和加强的问题。

本文以企业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将公共管理社会化理论引入企业档案的管理体系,从长沙市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运用系统分析法、成本效益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分五个部分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基于社会化理论的企业档案的新型管理模式。

首先从全国的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中总结了长沙市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并结合长沙市企业档案的管理现状,全面阐述了长沙市企业档案的现行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集中统一管理档案与企业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相矛盾、企业类型多元化与“大一统”管理思想相矛盾、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档案行政管理手段相矛盾、以行业管理为主管理模式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矛盾等新问题。同时还对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新构想。其次对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社会化管理模式进行优势分析,运用公共管理社会化理论从现实条件、现实动力、现实基础、现实可能四个方面对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进行现实可行性分析。最后,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政府“掌舵”、效益性、灵活性、自主管理、创新与务实相结合的五项基本原则,以及长沙市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对参与社会化管理的档案中介机构和档案协会进行了分析。借鉴了深圳市、上海市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论证长沙市推行企业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10.期刊论文刘英茹.张怡梅.LIU Ying-ru.ZHANG Yi-mei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社会化模式探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变革对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中国,建立社会化公共管理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制度保障.建立社会化公共管理新模式,要明确其必要性、可能性,规范其框架内容,树立新思维,开创新途径.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6164937.html,/Periodical_lltt200803033.aspx

授权使用:秦皇岛市委党校(qhdswdx),授权号:50884669-16a5-4ddc-b0c9-9eca010204b3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